军事知识1 军事思想

军事知识1 军事思想
军事知识1 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一、约从公元前 8世纪初至前 3世纪末,即春秋战国时期。

1、著名的《孙子兵法》,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并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着后代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研究,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孙子兵法》提出,军事斗争必须巧妙地运用权谋,即“上兵伐谋”,“必以全争于天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军事家所期求的最理想的战争结局。

“知彼知己”,就可以“百战不殆”。它提出了“以正合,以奇胜”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作战思想。

《孙子兵法》还指出,战争胜负是由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事等因素所决定的,所以封建统治阶级要修明政治,顺应民心。

2、战国时期,

吴起所著的《吴子》,就探索了战争的实质,论及战争发生的根源,并把战争分成几种类型,赋予定义,提出对付各类战争的方略。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兵法》,更主张抛弃“责仁义,式礼乐”的思想,要求用战争手段解决社会混乱局面;其作战思想则特别强调“贵势”和以奇制胜。

二、从公元前 3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中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等几个大的王朝的统治和更迭。

1、兵书《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的思想,并对作战指挥机构以及步兵、骑兵的协同作战等作了论述。

2、兵书《三略》,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

3、《李卫公问对》一书,联系唐代初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比较辩证的论述。

4、李筌的《太白阴经》认为,战争的取胜决定于国家政治的优劣、力量的强弱以及谋略的运用。

5、宋,许洞的《虎钤经》和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了非议。南宋名将岳飞提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率“岳家军”突破皇帝“钦定”的作战旨意,采取步、骑配合的灵活战法,击败了金军强大的骑兵。

6、陈规在《守城录》中,记录了军队开始使用火器和改进城防工事进行防御作战的方法,主张“守中有攻”,对城市防御战法有所创新。

三、大约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约从明朝至清朝后期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的境地,不但有连绵不断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民族起义战争和统治者的平叛战争等,而且外国也开始入侵中国。这一时期,由于火器的改进和从外国引进部分先进兵器,出现了独立的水师、炮兵、工兵及其他技术兵种,加以作战对象发生了变化,因而在建军和作战指挥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1、明代杰出抗倭将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他根据沿海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倭寇火器装备的特点,对阵法作了重大改革。他制定了以12人为单位的“鸳鸯阵”,把它作为战斗队形的基础。

2、何良臣的《阵纪》一书,对于军队组训和战法的论述,也具有革新的内容。

3、孙承宗主编的《车营扣答合编》,反映了在大量火器装备部队后,编制和战法的改革。

4、茅元仪编纂的《武备志》,则试图从军事理论、建军作战、兵器制造使用、天象地理、江河海防诸方面,提出实行军事改革的依据,以求振兴明王朝的武备。

5、清王朝建立以前,后金(清王朝前身)与明军发生萨尔浒之战,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夏允彝《幸存录》)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发挥其步骑协同作战的长处,对明军的多路进攻实行各个击破,反映了军事指挥上的新思想。

【总结】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2、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1、重站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

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3、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

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

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

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

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其主要表现在:“致人而不制于人”,夺取主动权。强调的就是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制胜方法。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他说:“凡战者,以正合(合力攻击),以奇胜(奇兵制胜)”。奇正是我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军事矛盾,历代兵家多有阐述和运用。奇正的含义广泛,一般说来,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分而言之:在兵力使用上,守备、钳制的为正兵,机动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进攻、明攻的为正兵,迂回、侧击、偷袭的为奇兵;在作战方法上,按一般原则作战的为正兵,采取特殊战法的为奇兵。奇正充分体现了用兵的机动灵活性,出奇制胜的高妙之处,在于攻击敌人无备与虚弱之处。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选贤任能,不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将之道。

1、重将思想。《投笔肤谈·军势第七》指出:“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并且认为,“大将,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我们现代所说的“千军

易得,一将难求”。

2、选将思想。在古代,选将标准有五,《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3、用将思想。古人认为,将帅使用的原则,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

【一】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

这本《概论》,就是一本现代战争理论及原则的综合体系。关于战争艺术的定义,作者认为"战争艺术"一般分为五个纯属军事问题的组成部分--战略,大战术,战争勤务,工程艺术和基础战术以及战争政策。由此,作者指出,战争艺术实际包括六个各不相同的部分。第一章为战争政策,主要按战争目的、性质和形式探讨各种不同战争。第二章为军事政策或战争哲学,主要探讨影响战争胜负的各种基本因素。第三章为战略,除探讨战略定义和一些基本原理外,还具体探讨了各种作战体系,而对战略计谋作了更深入的探讨。第四章为大战术与交战,具体探讨各种交战,诸如进攻、防御、迂回机动、行军遭遇交战、突然袭击和要塞围攻战等。第五章为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主要探讨攻击、渡河、退却、追击、行军、登陆作战等。第六章为战争勤务或调动军队的实用艺术,主要探讨战争勤务的概论、范围,以及侦察和及时查明敌人移动情况的其他方法。第七章为军队的战斗部署和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作用,主要探讨军队在战斗线上的配置及编成,

以及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在"结论"中,主要探讨了战争取胜有赖于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阐明了战略与战术定义、战略侦察以及认识战争规律、指导原则、进攻和防御等原理。在"补遗"中,着重探讨了几次海外的主要远征。在"续编"中,主要对战略、培养战略眼力的方法和军队战斗部署作了进一步的概述和探讨。

马汉的‘海权论三部曲’

海权的发展属外线作战,以攻击为主要任务,陆权则以防御为主。(三)有优势之海军,优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与敌人抗衡,发挥海权之力量。1、马汉认为海军的目的在于会战,而最终的目的则为取得制海权以控制海洋,因此舰队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强力的攻击火力,拥有优势的海军,才能控制海洋。

杜黑的‘制空权’

该书以“制空权”为中心,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有关空军建设和作战使用的许多问题,是一部专门论述空军战略理论的著名军事著作,也是地缘政治理论中空权理论的代表作,在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富勒的‘装甲战’

第一部探索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战争的理论著作,坦克作战理论的创始,古德里安只是富勒理论的实践者。

【二】西方国家军事思想著名代表人物

1、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 .6——1831.11),普鲁士人,主要代表作为《战争论》,《战争论》简介(略)

2、波拿巴?拿破仑(1769.8——1821.5),法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他的军事思想,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重视武力和思想的双重作用

2)、重视军队的改革和建设

3)、重视歼灭战的原则

4)、重视集中兵力和实施机动作战

3、若米尼(1779.3——1869)瑞士人,军事思想代表作有《战争艺术概论》。

4、毛奇(1800.10——1891.4)普鲁士人,军事思想重要著作有《毛奇军事论文集》,是第一个主张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总参谋部体制的人。

5、马汉(1840.9——1914)美国人,“海权论”的倡导者,对世界各国,尤其对西方各国海军建设影响很大。

6、杜黑(1869.5——1930.2)意大利人,“制空权”理论的倡导者。

7、古德里安,德国人,“机械化战争论”的倡导者。

(二)、当前西方国家军事思想的几个主要观点。

1、强调核威慑与常规威慑相结合。

2、重视部队精简与质量建军。

3、提倡多国联盟的作战行动。

4、强调应急反应和快速部署。

(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著名论断所面临的挑战及核大战始终没有打起来的原因:

1、现在拥有核武器得国家越来越多,相互制约。

2、核战争打起来,会导致人类毁灭。战争没有胜利者,达不到政治目的。从这一层面上讲,战争已不是政治的继续了。

3、人类只有一个家园,出于人类自身安全和生存、发展的考虑,世界各国都一致反对使用核武器。

【西方大国战略思想】

二、美国军事战略

1、军事战略的制定依据

(1)依据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2)依据对安全环境的分析。(3)依据国家的物质基础。

2、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演变

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遏制战略”时期(1945-1952)。(2)“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1953-1960)。(3)“灵活反应战略”时期(1961-1968)。(4)“现实威慑战略”时期(1969—1980)。(5)“新的灵活反应战略”时期(1981-1988)。

3、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1)设想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式的常规战争,以原子弹作为增强空军威力的手

段。(2)主张联合盟国作战,积极建立军事联盟。(3)建立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基地网,进行前沿军事部署。

4、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的主要特点?

(1)侧重准备打“闪电”式的核大战。(2)在“不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当地反动武装进行局部战争。(3)扩充海外军事基地,建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军事包围”。

5、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核心思想是,根据冷战结束后对付地区危机、冲突和制止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的需要,进一步调整美国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备重点,扩大美国在全世界的势力范围,维护美国军事强国和惟一超级大国地位,力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6、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要对付的“四种威胁”是什么?

一是核武器等大规模毁伤武器造成的危险;二是地区冲突爆发的危险;三是难民潮、国际犯罪、特别是毒品走私、恐怖主义活动等跨国危险;四是“新兴民主国家”倒退的危险。

7、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的“防务三原则”是什么?

预防、威慑和击败。

8、“营造、反应、准备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针对地区性危险、非对称性挑战、跨国危险和“意外情况”等四大威胁,确立以营造、反应、准备为战略指导,以和平时期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对各种危机作出反应、立即着手准备应付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为三大战略任务,通过和平参与、危机反应和改革完善军队编制体制、作战理论和武器装备,全面提高美军实力,从而实现“促进和平与稳定”与“击败对手”的两大军事战略目标。9、美国把国家利益区分为哪三类

第一类是“生死攸关的利益”;第二类是“重要利益”;第三类是“人道主义利益”。

10、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调整的原则

(1)维持原有联盟,充分发挥盟国的作用。(2)调整传统联盟关系,适应冷战后的需要。(3)加强与友好国家的关系,为必要时组建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做好准备。(4)加强与“非敌非友”国家的接触,力促双边和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

11、“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先发制人”国防战略,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觉察到对手对美国有威胁时,先于其行动之前将其击败。即过去美国主要是通过威慑敌人来达到自身的安全,现在企图通过先发制人战略,迅速击败敌人,从战略上保卫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12、美国“地区防务战略”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战略核威慑与战略防御、前沿存在、危机反应和部队重建,其核心为“全球威慑,危机反应”。

13、2010年2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概括了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可能面临的重大安全挑战是什么?

包括:“基地”组织及其同伙构成的持久恐怖威胁;反介入挑战日益增大;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不断扩散;对手越来越喜欢综合运用各种作战方法和武器实施“混合战争”;非国家行为体影响力越来越大;使用代理人使美国付出代价。14、什么是“混合威胁”?

2010年2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报告认为,未来的敌人可能是

国家,采取的是持久战,可能利用代理人进行胁迫和恫吓;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采用的是传统上只有国家才能采用的作战理论和高端能力。因此,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强,参战的行为体多种多样,传统的冲突分类日趋模糊。15、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军事战略作了哪些调整?

一是巩固成果采取“收缩战略”;二是从“先发制人”到“柔性战争”;三是重点发展信息作战武器;四是“拨乱反正”重整军事力量。

16、评奥巴马政府的“柔性战争”论

“先发制人”战略本质上是共和党新保守派单边主义思想的产物。然而伊战后,美国防务实践很快暴露出“先发制人”的自裂阵营、伤筋动骨、劳民伤财三大败笔。奥巴马政府的军事纲领转向“软实力”论,把战争思想转移到打“柔性战争”上来。“柔性战争”的基本精神是,要想维护美国在伊拉克的既得利益,需要改变传统战争进攻、占领、镇压的刚性逻辑,避免最后不体面撤出的历史悲剧。提出美军要把高技术作战和经济发达的硬实力与美国的外交、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加强对亲美势力的军事训练和武器援助,加强对敌人内部的军事渗透,让军队搞人道主义救援,搞宣传、分化,支持敌对国家反对派的街头暴乱等行动。

二、日本军事战略

1、日本的战略体系是如何划分的?

第一级是国家级战略。第二级是国家安全战略。第三级即军事战略。第四级是作战战略。

2、日本和平宪法对武装和战争权是怎么规定的?

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利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3、70年代日本“专守防卫”军事战略的内涵是什么?

日本防卫厅对“专守防卫”所下的定义是:“所谓专守防卫,是指当受到来自对方的武力攻击时才可动用防卫力量。防卫力量行使的程度仅限于自卫所需的必要的最小限度之内,而且所拥有的防卫力量也仅限于自卫所需的必要的最小限度之内,这是依照宪法精神所采取的一种被动的防卫战略。”

4、70年代日本军事战略的特点?

进入70年代后,日本军事战略的特点是,确定“专守防卫”战略,主张继续坚持日美安保体制的同时,强调加强“自主防卫”;主要作战对象由中国、朝鲜再次转变为苏联;在军队建设上提出建设一支能应付小规模军事入侵的“基础防卫力量”。

5、80年代日本“前方阻止”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以苏联为主要假想敌;以美国的战略威慑力量为后盾,以日本高质量的战术力量为主力;以西太平洋的广阔空间为战场;以一道(北海道)、两线(东南、西南远洋航线及其与本土所夹三角形海域)、三海峡(宗谷、津轻、对马)为防御重点;以海空决战为主要作战样式。

6、冷战后日本“专守防卫”军事战略有哪些重要变化?

日本的“专守防卫”战略至今在文字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经过冷战后的逐步调整,日本的军事战略方针已从最初强调的“行使武力于遭敌入侵之后”转变为强调“遏制敌人入侵企图”,突出了主动性;从原来所强调的“不对对方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只在受到武力攻击时才进行有限的武装自卫”的原则转变为日军能够在未来作战时进行“洋上防空”、“海上歼敌”、“前方处置”等采取将敌拦截在领土以外的、甚至先发制人的攻势战略;从防止侵略到预防发生周边事态;从保卫日本的“内向型”转变为干预别国内政的“外向型”;从对美国的依赖转变为同美国的联合,突出了进攻性。概括地说,日本的“专守防卫”军事战略实际上已经蜕变为“主动先制”的战略。

7、1997年9月《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规定的日美三大合作机制是什么?

平时合作、日本有事时的合作、周边事态时的合作。

三、俄罗斯军事战略

1、沙俄时期军事战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以夺取出海口为战争主要目标;(2)以欧洲为战略重点,以亚洲为次重点;(3)强调军事行动的进攻性、突然性;(4)集中优势兵力,力避两线作战。

2、苏联“火箭核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强调未来战争必然是火箭核大战,否定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强调战略进攻,否定战略防御,主张先发制人、突然袭击、速战速决;强调火箭核突击的作用,改变以陆军为主、诸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竭力争夺火箭核优势,降低常规军备。

3、俄罗斯联邦时期的军事战略包括哪几个阶段?

一是“纯防御”军事战略时期(1991年12月—1993年上半年);二是“积极防御”战略时期(1993年下半年—1995年上半年);三是“现实遏制”战略时期(1995年下半年开始)。

4、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制止对俄罗斯主权、领土完整的挑衅和蓄意侵略,遏制境外武装冲突向俄罗斯蔓延,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力守周边势力范围,保持和维护大国地位,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创造有利的和平环境。

5、2000年1月发表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认为基本的外部威胁主要有哪些?

其他国家对俄联邦提出领土要求;对俄内部事务进行干涉;无视俄国家利益,阻止俄成为多极世界中一个有影响的中心的努力;扩大有损俄军事安全的军事集团和军事联盟等。

6、2000年1月发表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认为基本的内部威胁主要有哪些?

企图以暴力推翻俄政治制度;极端民族主义、宗教、分立主义和恐怖主义分子破坏俄联邦统一、领土完整、内部政治形势稳定的活动等。

7、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关于“战略指导”的内容是什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重新确定了军事战略目标、主要作战对象和战略指导方针。(一)以维护大国地位为总目标,力守周边“势力范围”,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二)重新确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主要军事对手。(三)奉行“威慑加实战”的战略指导方针,确保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8、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关于“进行战争的方法”是什么?

(一)以欧洲战争区为重点,立足于打高技术战争。(二)突出地区战争这种新的战争形态,将地区战略性战役作为军队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 (三)强调机动作战,争取速战速决。(四)强调进攻和防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主张以积极防御粉碎敌人。(五)强调防空战役与空中战役相结合,夺取战争初期的主动权

四、印度军事战略

1、什么是“印度中心”论?

根据尼赫鲁的“印度中心”构想,“在印度洋地区,从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所有国家都要纳入他所设想的印度大联邦,再以南亚和印度洋为支撑点,将印度的影响力扩展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通过亚太地区“印度中心”的确立,最终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性大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印度中心”论思想的实质是以印度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展,将印度的影响力由近及远向外辐射,最终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2、印度现行军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印度现行军事战略的总体目标归纳起来应是:以国家战略为指导,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威慑巴基斯坦,遏阻中国,控制弱小邻国,拦阻区外大国,加强内卫治安,并通过发展海洋威慑和核威慑能力,争当世界军事强国。

3、印度把中国视为战略上的主要潜在对手,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哪些?

一是中国在与印度争夺亚洲领导权;二是中国的强盛是对“印度安全的潜在威胁”;三是中国“孤立和包围了印度”。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实施“地区威慑”战略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第一,对巴基斯坦保持绝对优势地位和进攻态势。把近50%的陆、空军兵力部署在印巴边境,海军兵力部署以西部的阿拉伯海为重点,对巴形成强大的威慑力。第二,对中国维持局部军事压力。印度在印中边境地区陈兵20余万,继续保持“攻势防御”态势。第三,加快向印度洋扩张步伐。第四,公然发展核武器。1998年5月连续进行5次地下核试验,宣布成为核武器拥有国,确立“最低限度有效核威慑”的核战略,积极发展“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战略力量,拒签核不扩散条约。

5、印度目前的建军方针是什么?

以现有的“足够”实力为基础,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中心,相对稳定数量,重点提高质量,建立一支能够同其战略目标相适应、保持地区军事优势、具有攻防兼备能力并可满足国内安全作战需要的现代化合成武装力量。

五、台湾军事战略

1、台军现行战略的“六大思想”是什么?

(一)“联合”作战,全军破敌思想;(二)层层设防,扩展战场思想;(三)本岛守卫的“狼群战术”思想;(四)首先海空拦截,其次陆上决战思想;(五)以攻辅守,主体“反制”思想;(六)重视反非正规登陆思想。

2、陈水扁的台湾新战略是什么?

先制防御,纵深打击;快速反应,决战境外。

3、台军加紧实施“决战境外”新战略的措施有哪些?

(1)积极发展武器装备;(2)在作战指挥上,建立“联合作战指挥机制”;(3)在组织变革和兵力部署上,对台湾陆海空三军组织变革进行了详尽的律定,旨在减员精兵,理顺关系;(4)在作战时机与方式上,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在必要的时候“对大陆实施‘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对大陆发动“第一击”;(5)在全民“国防”动员准备上,“精简常备、广储后备”,增加预算,加强科技装备建设,企求提高全民防卫能力。

2021年军事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110题)

2021年军事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 110题) 1.中国的国防类型属于( C )。 A.扩张型 B.联盟型 C.自卫型 D.中立型 2.国防的主体是( B )。 A.人民 B.国家 C.军队 D.警察 3.科索沃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是: ( D ) A.地面突袭 B.斩首突击 C.全面推进 D.空中打击 4.下列国家哪一个不属于三大兵法王国?( A ) A.古埃及 B.中国 C.古希腊 D.古罗马 5.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 ( C ) A.1929年8月1日 B.1928年8月1日 C.1927年8月1日 D.1926年8月1日 6.国防的主体是( B )。 A.人民 B.国家 C.军队 D.警察 7.国防教育的对象是( C )。 A.学生 B.高校学生 C.全体公民 D.符合征兵条件的人 8.从根本意义上说,国防力量的较量是( C )的较量。 A.科技要素 B.政治要素 C.经济要素 D.自然要素 9.国防法规是(C)的组成部分。 A.国家政策 B.国家战略 C.国家法规 D.国家利益

10.我国古代海防建设是始于( D )。 A.秦 B.宋 C.元 D.明 1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 B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A.经济利益 B.安全利益 C.政治利益 D.文化利益 12.( B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A.秦朝 B.春秋战国 C.唐代 D.汉朝 13.孙武所著的( C ),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A.《军志》 B.《司马法》 C.《孙子兵法》 D.《六韬》 1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 D )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C.人民战争思想 D.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5.在兵役登记方面,年满( B )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按规定进行兵役登记。 A.17 B.18 C.19 D.20 16.我国第一艘航母的名字是( C )。 A.瓦良格号 B.安南号 C.辽宁号 D.富兰克林号 17.下列不属于国防要素的是( D ) A.政治要素 B.经济要素 C.文化要素 D.历史要素 18.从根本意义上说,国防力量的较量是( C )的较量 A.科技要素 B.政治要素 C.经济要素 D.自然要素 19.现代战争手段的核心是( D )

军事理论整理(复习重点+真题+答案+论述题范文)

军事理论整理 中国国防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种,我国是自卫型国防。 2、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国防法规主要包括:《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 3、学生军训的意义:(1)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2)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 (3)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4、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的、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结合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5、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第二炮兵、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和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6、陆军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7、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我国海军的使命是什么?(1)防御外敌海上入侵;(2)收复敌占岛屿;(3)保卫我国领海主权;(4)维护祖国 统一和海洋权益。 1.军训的意义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国防教育都被各国置于极为关键的位置上,理所当然,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国防教育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军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这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在校学生的一项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又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大学生通过军训,不仅能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学到了军事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理解,为国家战时兵员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参加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真才实学;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既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又有健康体魄和勤劳朴实工作态度的优秀人才,是我国新时期赋予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发达的战略目标。学生通过军训,不仅可以磨炼意志,增强斗志,培养组织纪律性,树立修身立人的标准;同时,也丰富了头脑,拓宽了知识,增强了体魄,促进了专业学习。所以说,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是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造就国家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青年学生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军训作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2.论述大学生树立国防意识的重要意义 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毛泽东主席曾说:“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组的运动,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在七十年后的今天,重复那段熟悉的历史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现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的作用。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抗战”将在何时打响......

大一期末考试《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大学课程《军事理论》复习提纲 1 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2)人民军队思想 (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5)国防建设思想 2 国际战略环境 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从本质上反映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治集团建立 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 制定战略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国际战略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和条件。 3、如何理解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长期性综影响? (1)政治上继续推行和平演变 (2)经济上视为战略竞争对手 (3)军事上形成潜在的包围 (4)台湾问题上阻碍两岸统一 4、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主要有哪几点? (1)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长期综合性影响 (2)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3)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

(4) 印度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与挑战 (5)我国在南海与东南亚国家的岛礁和领海争端 (6)台湾与祖国统一问题 5、高技术战争使武器装备发生了哪些质的变化? 第一是毁伤效能剧增 第二是突防能力增强 第三侦察监视能力扩大 第四自动化水平在幅度提高 第五机动能力更强 6 一是武器装备智能化 二是体制编制精干化 三是指挥控制自动 四是作战空间多维化 五是作战样式体系化 7 (1)信息力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2)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将不断变化 (3)人类的战争能力将持续提升 (4)对经济和科技的依赖将越来越强 (5)战争不对称表现日趋多样 8 1、加快国家战略能力建设 2、提高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3、谋求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4、发展与创新信息化战争现论 9、国防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方针: 1.全民参与。国防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它以社会全体公民为对象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 1. 国防的概念: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 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 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 4. 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 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 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 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5. 中国近代的国防: 了解如下对外反侵略战争(书P12)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民国时期的国防:

军阀混战和中华民族的崛起 日本的侵略及中国抗日战争 思考题: 1.富国强兵(古代、现代):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从二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富国强兵? 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2.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7. 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8. 国防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 (1)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 (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 (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 (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

军事理论整理

军事理论整理 论述题 一、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含义的理解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 反侵略战争, 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和研究军事问题的方法论(战争军事相辅相成); (二)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建设人民军队,秋收起义后,秋收起义出现很多兵,明确为谁而战); (三)人民战争思想(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基本特征:战争的正义性和群众性;(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本质;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战略; (五)国防建设思想:产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党的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产生形成: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形成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军事发展思想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发展。 二、结合现实情况谈一下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

(1)军备竞争显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相互联合趋势明显; (2)恐怖活动分裂势力加紧渗透和活跃; (3)地区摩擦以及资源争夺常态化; (4)缓和和稳定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5)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三、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结合材料(我国国防建设实际情况)论述) (1)经济建设是国家富强的根基,国防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支柱。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国防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就难以保障。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我国要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国安全和发展的长远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军事力量。 (2)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国家建设的一个重大关系。和平时期,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逐步增加国防投入,保障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对统筹、协调国防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国防建设的基础前提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国民的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4)国防建设对于经济建设具有的促进作用,国防的建设能保证经济建设的安全,例如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争中,人民生活被完全打乱,国家经济被严重的破坏。所以说加强国防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制止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而且可以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要大力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结合,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实现既促进经济建设又增强国防实力。

谈对军事理论课的感受

谈对军事理论课的感受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我在这一周里通过国防大学老师们的讲解,接受了一次难得的国防教育。开课以来,我能明显感觉到不论是国防学校的老师,还是年级里的辅导员,都对这一次的军事理论课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们的认真使我认识到,军事理论课不同于其他的必修课,我们应该更加用心的学习。 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渐渐明白了学校设置这门课的意义。军事课程以国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 课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五个方面。在中国国防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国家的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还明确了我国军队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并且增强了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军事思想课中,首先接触了军事思想的概念和形成与发展,并且了解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时期下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等知识。至于国际战略环境,我了解到当今世界的新格局,以及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变、现状及发展趋势,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及影响等知识。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军事高技术了,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许多视频的观看,我了解到各种高科技在军事上的应用,还有世界新军事变革等知识。最后的信息化战争让我明白当今战争的主要形式已经发展到信息化战争,通过学习我们国家现在军队的信息化水平我明确了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依靠科技发展的认识。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特殊社会现象,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古代兵圣孙武在《孙子兵法》开篇中即写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了反对战争,制止战争,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安全,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战争,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对承载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希望的我们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军事理论课,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国防教育是维系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开展国防教育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和职责,开展国防教育是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落实战时动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开展国防教育是全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想,通过军事理论教育,加深了我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军队的感情,能够培养我们高度的献身精神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顽强意志,是我们明确个人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确立了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通过学习,是我们了解了最新的军事科学技术成就和武器装备发展,可以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学习军事指挥、军事管理知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可以进一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最后,我们在学习中了解了世界和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总之,军事理论教学对于青年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最后,我非常感谢所有老师为这门课程做出的努力,是我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门与国家息息相关的课程,并为国防大学老师们的精彩演讲由衷的感到激动与振奋。

军事理论知识整理

知识整理 海湾战争的时间地点 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主要战斗是历时42天的空袭和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伊拉克战争的时间地点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美国空军发展战略 全球到达,全球警戒,全球力量 你如何理解国家安全威胁 请自行理解并回答 关于如何理解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的题目: 1、什么是非传统安全威胁?其特点是什么?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和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特点:跨国性、突发性、多样性、互动性。 2、国家安全主要受到那些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 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人口安全,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恐怖主义、疾病蔓延 3、如何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1)更新安全观念,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念 (2)注重借鉴有益经验,加大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理论研究 (3)紧密结合国情,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 (4)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搞好军民联合应急演练 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范围、定义、通过权利与自由 ①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规定:国家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 海岸的海域,称为领海。 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领海是沿岸国领土的一部分,属于沿岸国的主权,但在一国领海内,外国船舶享有 无害通过权。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指出,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根据国家属地优越权,各国对在本国领海内发生的一切犯罪行为,包括发生在外国

(精选)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 摘要: 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国防教育应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同时指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途径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军训教育,从开学的军事技能训练到军事理论课程,以此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军事素质。而作为受教育者的我,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提高,汗水与欢笑、感动与深思、激动与忧虑以及一股不可遏制的爱国激情冲击着我的心,在其中我受益匪浅。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第一次与祖国母亲贴得那么近,由衷地体会到对她的爱,深切地感受到她的脉动,也真心地为她的安危担忧。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学习军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放眼世界,立足当今。对个人而言,学习《国防教育》能加强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因而,我深刻的感受到在高校开展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它既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对于军训教学对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一、增强国防意识 什么是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如今,虽然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迟迟未决的台湾问题,剑拔弩张的日本与朝鲜等等这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不得不引起我们在和平年代的忧思。 因此必须加强国防,一个国防的国防建设是其主权的保证、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国防观念是其爱国精神及综合素质的体现。那么如何加强国防观念呢?军训教育就是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军训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国防、了解国防,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国防与我们息息相关,这对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健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拓宽学生眼界,端正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增强国防意识是维护祖国的必须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须。 二、端正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什么是爱国精神呢?其实这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不是盲目的热爱。其实爱国精神包含很多内涵,它既是一个人知识是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反映,也是一个人思想觉悟的展示,可以说爱

[VIP专享]大一军事理论课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重点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 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重点提纲

军理重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 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 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主要有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八号主席令予以公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2010年2月26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二十五号主席令予以公布,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9.公民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形式:服兵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10.公民国防权利:①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地形图基本常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46 更新时间:2007-7-31 11:52:12 (1)地形图基本知识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 (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 (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 (10)(一)、地形图比例尺 1、定义 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设图上线段长为l,实地相应线段之水平距离为L,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l/L=1/M,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率。为了明显地看出缩小倍率,规定分子以1表示。 (11)2、比例尺的形式 地形图上有两种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以数字显示比例关系的比例尺形式,如:1:5万、1:50000等,数字比例尺的优点是比例关系明确,根据公式能方便地依比例尺进行图上长或实地长的计算。L=l*M、l=L/M。 直线比例尺是将图上长,按比例尺关系直接注记成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比例尺形式。直线比例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从0分划向左的部份为尺头,尺头全长为1厘米,并将其等分为10个分划,每一分划的分划值为1毫米;从0分划向右的部份为尺身,尺身亦按1厘米一个刻划。尺头的左端点按比例尺以米为单位将图上长注记为实地水平线段长,尺身以整公里为单位注记。如图: 3、地形图的分类和用途 (1)分类 (12)按地形图的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大于1:5万(含)的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10万和1:25万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50万和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13)按用途分类

军事理论(考试必考知识点)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是国防的实行者,通常是国家。 3:国防必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4: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中占第一位的根本的目的和任务。 5:我国国防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6: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7: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国防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8:现代国防类型:扩张型国防、自卫型、联盟型、中立性。 9:国防的产生时间:夏朝。 10:夏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主要实行“兵民和一”的军民制度,同时实行临时性的征兵制度。战国时期,正式实行征兵制 11:中国古代的巨大国防工程:万里长城。 12:古代兵法的基本思想逐步形成:《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兵书。13:国防历史的启示: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国家统一和民主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科技强大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 14: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国防法规:《国防法》《兵役法》《军官军衔条例》等。15: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审议通过《国防法》,《兵役法》于1955年颁布。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7:义务兵役现役期限为2年。 18:《兵役法》对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作了如下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19:《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国防教育事业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军事理论整理

军事理论核心名词 预祝大家考得好成绩!整理来自扬州大学于计算机1801赵钰新 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建设: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国家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4. 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进行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和使用力量,以及进行与国防建设有关的活动的准则。 5. 武装力量: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一般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正规与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构成,是国防力量的主体。

6. 国防动员: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是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7.人民防空: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后果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 8.军事思想: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9.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0.人民战争:指被压迫阶段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也包括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反侵略战争. 11.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中关于战争与和平形势判断的主要内容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但推迟或制止世界战争的爆发已成为可能,要以"和平方式"和"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 12. 战略:策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略指导者遵循军事斗争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以保证有效地实现既定政治目标。

2021年大一军事理论课论文

大一军事理论课论文 欧阳光明(2021.03.07) 几天的军事理论课下来,让我认识到了国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战争制胜的手段,根据本人的学习和认识,我更加意识到古往今来军事家所说“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将其对应起来,我总结为:天时——制胜之法,军事思想策略,地利——战争利器,高新技术对战争的影响,人和——人力之重,后备生力军,青年对国防的重要作用。 一、军事思想策略 一>古代军事思想与现代战争 孙子是我国古代兵家之大成者,其所著《孙子兵法》家喻户晓,名扬海外。《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文字苍古雄劲,内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故争的最一般规律,在中国军事史和军事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舍事而言理”,采用”抽象法”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它从战略高度来论述军事问题,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详备富赡的内容。《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因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与国外的一些军事理论著作相比,它不仅成书时间要早,学术性要强,而且有其独特新颖的思想体系。它几乎涉及了军事学中理论科学的各个门类,各个分支学科。它在军事学本上的理论意义,不仅跨出了奴隶制时代,也跨出了封建时代。《孙子兵法》传到国外以后,对世界各国军事学术

思想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受到很高评价和赞誉。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战略家竟把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请到今天这个核时代的世界上来,对《孙子兵法》作了新的解释,制定出了所谓“孙子的核战略”。 二>毛泽东思想与现代战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源于它的指导。军事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个核心内容: 1人本思想。政治上强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军事上强调依靠人民进行战争,战术上着重保存已方实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把“人”放在战争的首要位置上。运动战。红军使用这种战法击败了国民党的强大军队,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弱者的选择,是在没有强大的火力进行阵地攻防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事实上,无论实力强弱,这种战法都显得更为灵活机动,战术的应用更加多样化,只要不是坚守不可丢失的战略要地,运动战都是一种好的选择。这些特点,使得毛泽东思想可以用来指导现代战争。 2军事辩证法学说。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概括,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最高层次。它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精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是用以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战争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要用辩证的观点而不一定是径情直遂的方式,处理战争指导上的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战争与和平、物质与精神、进攻与防御、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内线与外线、持久与速决等等矛盾关系。可以

军事理论知识考试试题(九)

军事理论知识考试试题(九) 31、信息化战争中____成为了作战双方争夺的焦点。 (A)制空权,(B)制海权,(C)制信息权,(D)制陆权 【答案】:制信息权 32、现代战争已经发展为“五维空间”的角逐。“五维”指的是____ (A)东西南北中,(B)陆海空天电,(C)上下左右中,(D)C4KISR 【答案】:陆海空天电 33、C4KISR中的I是指____。 (A)指挥,(B)情报,(C)侦察,(D)监视 【答案】:情报 34、工业社会决定了其战争形态是____。 (A)徒手战争,(B)热兵器和机械化战争,(C)冷兵器战争,(D)信息化战争 【答案】:热兵器和机械化战争 35、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____,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A)信息技术,(B)精确制导技术,(C)军事高技术,(D)航天技术 【答案】:军事高技术 36、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以____为指导,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A)科学发展观,(B) “五句话”总要求,(C)我军新时期战略,(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科学发展观 37、新军事变革的本质与核心是: A.太空化 B.精确化 C.自动化 D.信息化

【答案】:信息化 38、一体化作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A.作战指挥、作战力量、作战行动、作战保障的一体化 B.作战指挥、作战控制、作战进程、作战空间的一体化 C.作战时间、作战地点、作战行动、作战样式的一体化 D.作战内容、作战标准、作战程序、作战方法的一体化 【答案】:作战指挥、作战力量、作战行动、作战保障的一体化 39、从系统结构的角度讲,指挥自动化系统是用( )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各分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系统。 A.指挥员 B.手机 C.通信站 D.电子计算机 【答案】:电子计算机 40、人们预测,到21世纪初,外层空间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战场。随之军队中将继陆、海、空军之后出现一种新的军种叫“( )”。 A.电磁军 B天军 C.导弹军 D.信息军。 【答案】:天军 (九)

新编军事理论教程 知识点 完整版20130122 (1)

《新编军事理论教程》知识点 20130122 第一章中国国防 1.国防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2.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3.国防法规的概念及其特性。 4.中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 5.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6.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 7.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 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三种形式。 9.国防建设的概念。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0.国防政策的概念。新时期中国国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 11.武装力量的概念。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1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成及其各军兵种的成立时间。 13.国防动员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组织实施步骤。 14.人民防空的概念及其基本手段。 15.防空袭的方式方法。防空警报的分类及其音响特征。 16.新“三打三防”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的含义及其内容。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代表性的军事著作。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与内容。 4.《武经七书》。 5.《孙子兵法》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内容。 6.《战争论》、《战争艺术概论》、《海权论》、《总体战》、《制空权》的作者及其主要军事思想。 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8.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9.毛泽东关于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10.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思想的主要内容 11.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含义。 12.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内 容体系。 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 1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6.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思想的“五句话”总要求。 17.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 述的主要内容。 18.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三个 时期”、“三个战略关系”和“两个不相适应”。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1.战略的含义。 2.军事战略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 3.国际战略环境的概念。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特 点。 4.国际战略格局的概念。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 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5.冷战后新旧格局转换的特点。 6.面对新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世界各主要大 国的安全战略。 7.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 8.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因其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 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 9.我国陆地边界线长度,海岸线长度。直接接壤 邻国个数。海上邻国个数。国土总面积(陆地+海域)。 10.南海周边最早向我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国家 名称。抢占我岛礁最多的国家名称。 11.我国安全环境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12.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 胁主要表现。 13.南海问题的由来。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主要措 施。 14.国际社会公认的“三股恶势力”。 15.中国安全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 16.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1.军事高技术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作战 的影响。 2.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3.导弹基本组成及其分类。导弹与精确制导弹药 的主要区别。 4.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及其对现代作战的 影响。 5.侦察监视技术的定义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现代侦察监视系统主要组成。 6.雷达侦察的优缺点。 7.“声纳”一词的含义及其主要用途。 8.伪装的概念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9.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10.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手段和应用领 域。 11.航天技术的概念、主要组成及其军事应用。 12.军用卫星的分类。 13.指挥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C4ISR的含 义。 14.新概念武器的定义。 15.目前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的主要 类型。 16.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特点。 17.非致命武器的定义。 第五章现代战争 1.现代战争的含义及其特点。 2.历经数次军事变革,四次较大战争形态的演变 过程。 3.现代战争起因复杂的主要表现。 4.传媒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5.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6.非军事战争行动的主要表现形态。 7.信息化战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8.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种主导型战争 形态。 9.海湾战争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10.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11.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