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综合真题答案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政治经济学(50分)

1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15分)

答:(1)剩余价值的含义

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或者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为了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首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如果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那么在商品价值中,就只有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等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而没有剩余价值。但是,这种不赚钱的买卖资本家是断然不会接受的。事实上,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那么,价值形成过程是如何变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呢?价值增殖过程不外乎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具体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少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若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去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就不复存在。因此,工人的工作日时间必须多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这样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工人必须每天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吃饭等,以便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社会活动及文化生活(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②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由于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时间,因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假定资本家是根据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工人的工资。现在,要使劳动力价值降低,就要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和与之相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价值才会普遍降低,劳动力价值才可能下降,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够缩短,剩余劳动时间才能够相应延长。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众多的个别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综合反映。

(4)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①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

产,都是以能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以及取得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③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要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被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2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或私有权规律,通过它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那么,请问:

(1)这里的“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是指什么?“直接对立物”又是指什么?

(2)所谓的“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是怎样的过程?

(3)这个思想对我们理解Thomas Plketty在《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中所述的现象有何意义?(每问5分,本题共15分)答:(1)①“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指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即商品生产者对自己的商品具有所有权,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占有别人的商品。商品生产的所有权意味着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参与商品交换的双方,都是自己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在交换中都承认对方的所有权,从而商品所有者之间是平等关系,只能按等价进行交换。遵守了等价交换原则,就意味着遵守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②“直接对立物”是指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即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无偿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却不能占有产品。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购买劳动力的等价交换,仅仅在外表上是等价交换,即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总是用他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剩余劳动。所以,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特点,是以等价交换为形式,而以无偿占有并且不断扩大这种占有为实质。资本主义占有的结果,是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

(2)①“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的过程表现为:

最初,资本家把一定数额的货币转化为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而工人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取得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工人把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让渡给资本家,资本家就把这种已归他占有的劳动,同另外也归他占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转化为一种新的产品,因而这个产品在法律上也归他所有。所以资本家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劳动,遂占有产品,遵守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

然而,货币转化为资本和用以购买劳动力(包括追加的劳动力),尽管完全符合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权,但仍有以下结果:

a.产品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

b.这一产品的价值,除包含预付资本的价值外,还包含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与产品一起成为资本家占有的财产;

c.工人继续保持自己的劳动力,仍然作为劳动力的出卖者而存在。因此,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作为商品生产所有权表现的等价交换仅仅是形式,而它的内容完全改变了。这是因为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只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新的剩余价值。

②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关键。劳动力一旦变成商品,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必然要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只有从这个时候起,每种产品才一开始就是为出卖而生产,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都要经过流通。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而“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3)Thomas Plketty的著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分析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财富分配的数据,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二十世纪短暂的财富不平等降低的现象与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有关,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致命缺陷。由于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他由此预测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将会继续扩大,建议实行严格的财产征税制度和所得税累进税制,对高收入人群和资本征收高额税率,从而对资本主义进行制约,有效降低财富不平等现象。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也就是商品生产的等价交换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资本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即“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因此,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的贫困。无产阶级贫困意味着随着资本积累,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贫富差别越来越悬殊,它们之间的生活状况的鸿沟越来越深。

根据上述分析,马克思对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分析与Thomas Plketty在其著作中描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现象一致,可以作为Thomas Plketty著作的一种理论支撑。

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的关系。(20分)

答:(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强化和扩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把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由“基础性”升级为“决定性”,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和要求,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其中也有条件成熟的因素。这里的条件大体上有两方面,一是认识上的条件,即人们的思想认识已经成熟;二是实践所提供的条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风雨洗礼,党和政府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提高和扩大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主客观条件都已成熟,可以和有必要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由“基础性”改为“决定性”。

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习近平同志指出,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规律,是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并且“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决定”事项:①价格不再由政府决定,而是在价值基础上由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决定;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由政府计划决定,而是由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信号决定;③消费方面不再是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下消费者没有选择权的状况,而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也就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2)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例如,发展国防军事工业、航天事业等,需要党和政府根据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作出决定。另一方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要影响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如经营性文化发展应引入市场机制,而公益性文化发展不能由市场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应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供有利条件、起推动作用;同时应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应“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也有各自“紧紧围绕”的内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等,应有利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但不能引入市场机制,更不能由市场决定。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决定》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强化和扩大市场作用的同时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除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市场监管。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越大、范围越广,政府监管市场的职责也越大。政府还应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维护公平竞争、引导企业科学发展、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等。

微观经济学(50分)

4一个垄断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函数为:C=5+3Q,将其产品在两个地理分割的市场上销售,这两个市场对该

产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P1=15-Q1,P2=25-2Q2。

(1)该垄断厂商将针对两个市场制定何种价格策略?两个市场各自能够销售多少产品?厂商实现多少总利润?在两个市场分别造成多少福利损失?(8分)

(2)假设企业被禁止使用价格歧视策略,那么该企业将采取何种价格策略?能够在两个市场各自销售多少产品?两个市场总共实现多少利润?在两个市场上分别造成多少福利损失?(7分)(本题共15分)

解:(1)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能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则要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策略。

市场1的收益函数为:R1=P1Q1=15Q1-Q12

市场2的收益函数为:R2=P2Q2=25Q2-2Q22

所以总收益函数为:R=R1+R2=15Q1-Q12+25Q2-2Q22

总利润函数为:π=R-C=15Q1-Q12+25Q2-2Q22-5-3(Q1+Q2)=12Q1-Q12+22Q2-2Q22-5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则利润函数关于Q1、Q2的一阶导数等于零,即:

解得:Q1=6,Q2=5.5,P1=9,P2=14,π=91.5。

如果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1=P2=MC=3,Q1=12,Q2=11。

所以,市场1的福利损失为:W1=1/2×(9-3)×(12-6)=18。

市场2的福利损失为:W2=1/2×(14-3)×(11-5.5)=30.25。

(2)如果企业被禁止使用价格歧视策略,则要采用一价策略,即P1=P2=P;

新的利润函数为:π=R-C=P(Q1+Q2)-5-3(Q1+Q2)。

又因为P1=15-Q1=P=P2=25-2Q2,所以化简后的利润函数为:π=-6Q22+86Q2-225

最大化条件为:dπ/dQ2=86-12Q2=0

解得:Q1=13/3,Q2=43/6,P=32/3,π=499/6。

如果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1=P2=MC=3,Q1=12,Q2=11。

所以,市场1的福利损失为:W1=1/2×(32/3-3)×(12-13/3)=529/18。

市场2的福利损失为:W2=1/2×(32/3-3)×(11-43/6)=529/36。

5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x2)=x11/3x22/3,x1和x2分别为两种商品的消费量,消费者收入为100,两种商品现在价格分别为P1=1,P2=2,求:

(1)消费者最优消费的x1和x2量。(5分)

(2)如果第一种商品价格由1提高为2,其他因素不变,则价格上升对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影响的总效应有多少?按照Slutsky分解原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别是多少?(10分)

(3)计算第一种商品价格从1变化为2,要保持原有效应不变的收入补偿数额。(5分)(本题共20分)

解:(1)由题意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1/3x22/3,预算约束为:x1+2x2=100。

因此可以建立拉格朗日方程:?=x11/3x22/3-λ(x1+2x2-100)

对x1,x2,λ求偏导得:

解得:x1=x2=100/3,即最优消费量为x1=x2=100/3。

(2)当P1=2时,新的预算约束为x1+x2=50,按照(1)的解法算得:x1=50/3,x2=100/3,所以总效应为:Δx1=50/3-100/3=﹣50/3。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性质可知,商品x1和商品x2的马歇尔需求函数分别为:x1=I/(3P1),x2=2I/

(3P2)。

根据Slutsky分解原理,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斯拉茨基替代效应是指保持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价格变化前的消费束是(100/3,100/3),价格变化后要使消费者仍消费原来的消费束,收入应为:I′=2×100/3+2×100/3=400/3。

所以斯拉茨基替代效应为:

收入效应为:

(3)按照希克斯分解原理,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的变动,由(1)知原来的总效用水平为U(x1,x2)=100/3。

当P1=2时,在保持既定效用水平的情况下,寻求支出最小化,构造新的拉格朗日方程:

对x1,x2,λ求偏导得:

解得:

在新的价格下,要保持效用不变,则收入补偿额为:

6假设一个地区有两家企业,企业1是上游企业,生产x产品,生产函数为x=g(L x),其中L表示劳动力投入,企业2是下游企业,生产y产品,其产量不仅取决于自身劳动投入,还取决于企业1的产量x,生产函数为y=h(L y,x),劳动力的工资为w,x和y产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请证明: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出现无效率的资源配置。(15分)

证明:(1)先看厂商1和厂商2分开决策的资源配置情况

对于厂商1而言:π1=P1g(L x)-wL x;

最大化π1的一阶条件为:

 ①

对于厂商2而言:π2=P2h(L y,x)-wL y;

最大化π2的一阶条件为:

 ②

式①和式②对L x、L y求解即为两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各自会实现的资源配置情况。

(2)再看厂商1和厂商2作为一个利益整体去决策的资源配置情况

此时π=P1g(L x)+P2h(L y,g(L x))-wL x-wL y。

最大化π的一阶条件为:

 ③

 ④

式③和式④对L x、L y求解即为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情况。

(3)接下来讨论若存在外部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资源配置是否会失效:

①若存在正外部性,那么?h/?x>0,从而

此外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知g′(L x)随L x增大而递减,因此式③解得的L x(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会大于式①解得的L x,因此存在正外部性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资源投入不足,不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

②若存在负外部性,那么?h/?x<0,从而

此外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知g′(L x)随L x增大而递减,因此式③解得的L x(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会小于式①解得的L x,因此存在负部性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资源投入过多,不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50分)

7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与实际经济周期(RBC)对经济波动的根源和传导机制的看法有什么不同?(10分)

答:(1)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卢卡斯等人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论证了货币政策无效。该论述的中心内容是,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产量;只有未被预期到的货币供给才影响产量。因此,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根源,且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冲击引起了经济波动。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市场分割而造成的信息障碍,即经济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他们的经验和技术通常是不足的,而经济交易又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当事人总是不能得到预期变量的完整和全部信息,而且当事人之间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种信息障碍也是造成货币非中性的源泉。

(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把经济波动看作主要由持续的实际(供给方)冲击引起,而不是由未预见的货币(需求方)冲击引起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供给面而不是需求面冲击是导致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如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冲击,能源价格上升的冲击等。宏观经济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明显的两个例子是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因此,该理论认为经济的波动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而且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动力之源,而总需求冲击如货币供给的变动即使在短期,也是中性的,因此不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期替代,即在不同时期配置工作时间的意愿。人们在不同时期中劳动投入的比率是由各时期的相对工资决定的,减少相对工资较少的时期的劳动量而增加相对工资较高的时期的劳动量,从而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收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供给对工资的永久性变动很敏感。因此,如果技术冲击是暂时的,使得当期的实际工资暂时地高于标准,那么劳动者将以工作替代闲暇,提供更多的劳动,从而产出和就业均上升,而在预期实际工资较低的未来减少工作。因此,实际工资的变动会带来较大的供给变化。这样,通过跨时劳动替代对外来冲击形成了经济波动。

8什么是非常规货币政策?为什么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10分)

答:(1)非常规货币政策是相对于传统的常规货币政策而言的。常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利率来传递其政策立场,调节市场流动性,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主要政策工具就是所说的“三大法宝”,即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非常规货币政策则是指在没有降息空间或利率的市场传递机制严重受阻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或扩张资产负债表规模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行为,以保证在利率极低的情况下维持市场的流动性。

(2)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兴起主要是由于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后,传统的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常规货币政策根据不再有效。常规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包括:①利率刚性问题。传统的货币政策认为利率具有弹性,但实际操作中利率可能缺乏弹性甚至具有刚性。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导致了名义利率无法下降的情况,利率面临刚性约束。②面临零利率下限约束。危机的发生使人们意识到零利率下限问题比预期的更加严重。当面临零利率下限问题时,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手段受到制约,如果此时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可能导致实际利率提升进而使经济恶化。此外,若零利率下限与流动性陷阱相互叠加,会加剧经济恶化。③通货紧缩因素。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凸显疲态,各国经济下行并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由于产出缺口为负,物价水平下降速度甚至超过利率的下降速度,使得实际利率难以降低。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传统货币政策已不足以达到刺激经济复苏的目的,因此,为了使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各国央行纷纷开始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它可以弥补常规货币政策的不足,在利率极低或利率机制受阻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3)非常规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两类:①前瞻性指引,即在短期利率接近零下限时,央行针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势与公众沟通,向市场传递央行对宏观经济状况的看法及政策应对机制,影响公众的利率预期,从而影响长期利率,利率承诺就是一种前瞻性指引政策工具。②货币宽松,通过改变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规模来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流动性宽松和信贷宽松。

9在过去几年中,通货紧缩是宏观经济分析中频繁出现的术语。很多人认为通货紧缩与债务问题结合在一起,会严重抑制总需求的增长,进而加剧经济衰退的风险。请利用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回答如下问题。

(1)未预期到的通货紧缩是如何影响总需求的?(7分)

(2)预期到的通货紧缩是如何影响总需求的?(8分)(本题共15分)

答:(1)未预期到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总需求,分析如下:

未预期到的物价变动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未预期到的通货紧缩使债权人变富而债务人变穷,这种财富再分配将影响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债务人支出减少而债权人支出增加。由于债务人的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所以债务人支出的减少大于债权人支出的增加,净效应是支出减少,IS曲线紧缩性移动,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2)预期到的通货紧缩也会抑制总需求,分析如下:

当企业预期到通货紧缩时,也就预期到对于任何给定的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上升,而这抑制了投资支出。投资的减少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收入减少。如图1所示,收入水平从Y1下降为Y2,名义利率从i1下降为i2,而实际利率从r1上升为r2。

图1 IS-LM模型中可预期的通货紧缩的影响

10在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经济一旦达到稳定状态,实际利率将维持不变,实际工资将按进步的速度增长。

(1)请推导有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7分)

(2)证明上述关于实际利率和实际工资的判断。(8分)(本题共15分)

答:(1)在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技术进步是劳动效率型的,即技术进步导致工人的有效数量增加。设E为劳动效率,则生产函数为:Y=F(K,L×E)。其中,L×E为有效工人数。劳动效率型技术进步就像增加劳动力数目一样,对产出构成影响。劳动效率E以不变的外生比率g增长:g=ΔE/E,称为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的速率。

设y=Y/(L×E),k=K/(L×E),分别表示有效工人的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对生产函数两边同除以L×E,得到有效工人的人均产出函数:y=f(k)。设储蓄率为s,则有效工人的人均储蓄(投资)为:sy=sf(k)。人口增长率为n,资本折旧率为δ,则有效工人的人均补偿投资(资本扩展化)为:(δ+n+g)k。从而资本存量的变动为:Δk=sf(k)-(δ+n+g)k。

在稳定状态下有效工人的人均资本k是不变的,即Δk=0。因此,当有效工人的人均储蓄和补偿投资相等时,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即:Δk=sf(k)-(δ+n+g)k=0,如图2所示,稳态时不变的有效工人的人均资本为k*。

此时有效工人的人均资本k不变;有效工人的人均产出y=f(k),亦不变;人均产出为yE,以g的增长率增长;总产出为yLE,增长率为(n+g)。

图2 技术进步和索洛模型

(2)记实际利率为r,实际工资为w,那么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是:以实物衡量的边际收益=以实物衡量的边际成

本,即为MPK=r,MPL=w。

①因为MPK=?Y/?K=f′(k),而k=k*不变,那么MPK恒定不变,从而实际利率恒定不变;此外社会资本存量K=kLE,增长率为(n+g),社会资本回报MPK×K的增长率为(n+g)。

②已知Y=MPK×K+MPL×L,又知Y和MPK×K的增长率均为(n+g),为了让Y=MPK×K+MPL×L恒成立,MPL×L必定以(n+g)为增长率;又知L的增长率为n,因此MPL的增长率为g,即实际工资增长率为g。

从另一角度也可得出上述结论:

而k=k*不变、E的增长率为g,因此MPL的增长率为g,那么实际工资按技术进步的速度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