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成果发展

我国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成果发展
我国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成果发展

我国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成果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作为衡量土地整理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被日益重视。本文以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意义开篇,重点阐述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以及成果应用几个方面的研究发展,为进一步深入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规范化、科学化土地整理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综述

1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产生与研究意义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一切资源之首的土地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可以增加土地有效供给,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被日益重视。自1998年国家成立土地整理中心以来,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并且有的项目已经投入使用,这些土地整理工作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依旧有重数量、轻质量、脱离实际、破坏生态、追求高品位设计等错误倾向,因此,开展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工作以衡量土地整理实践的成功度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利于提高我国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使用水平。

目前,一个土地整理项目往往需要几千万元的投资,同时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国家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土地整理资金的有效供给总是小于社会需求,通过开展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以使土地管理部门全面了解各地土地整理内容完成情况、项目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准确掌握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效率和有效性,为决策、规划部门科学编制年度土地整理计划和土地整理资金分配使用指明方向,对优化土地整理资金在地区和项目类型之间合理分配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2]。

1.2 有利于促进我国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加强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有利于促使相关部门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实际完成内容和拟完成内容情况,实际取得效益与预期取得效益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促进各地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加以改进。同时,通过开展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以促使相关管理部门提高对土地整理专项资金

使用效果的重视,建立相关制度,提高监督管理水平[3]。

1.3 有利于推动我国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由于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很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还不尽完善,尽管有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工作,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开展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工作,有助于推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土地整理相关理论。

2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我国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始于夏商的“刀耕火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开始出现,这是我国最早的土地整理雏形,随后出现的国有土地制、各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庄园制、占田制、均田制等,其目的也是对土地进行开垦和整理。但是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期,土地整理和整治没有较大的进展[4,5,6]。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土地整理方式,从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土地整理的内容与重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详见表1)。

随着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土地整理的研究开始由理论与实践扩大到对土地整理取得效益的评价方面。加之政府越来越重视土地整理专项资金支出效果,因此如何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成为很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成果应用几个方面。

2.1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内涵研究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核心是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确定,而评价内容的确定取决于对土地整理绩效内涵的界定。因此正确认识土地整理绩效的内涵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

绩效在经济学领域就是效益、效率和有效性的总称,包括行为过程、行为结果两方面。行为过程是指投入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是否符合规定;

而行为结果则是指产出相对于投入的有效性,预期目标是否实现以及产生的中长期影响[7]。基于对绩效的理解,一些学者也对土地整理绩效的内

涵进行了研究。张东建、王威等人首先界定了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土地整理绩效包括项目规划目的、实施过程、获得效益、发挥作用以及产生的影响,对土地整理进行评价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8];冯应斌,杨庆媛等在《西南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

系研究》中指出土地整理绩效包括对整理区域的贡献和对土地整理项目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并以此为据,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内容体系分为两大块,即对整理区域的贡献和土地整理产生的效果:包括增加农户收入、景观生态建设效果、推动整理区可持续发展、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改善生产条件效果以工程设施效果、及提高生产能力效果[9];金晓斌、黄玮、

展炜等人则认为土地整理绩效由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部分组成,对土地整理进行绩效评价实质就是对项目产生的效益进行等级划分[10,11]。与此同时,各个省市的相关政府部门亦开始围绕土地整理项

目绩效评价开展工作,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在2005年的《河北省省级土地

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中规定: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按照公共财政管理要求,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采取科学、规范的考评方法,对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支出效益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综合判断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运营状况、风险程度和资金使用效益,为合理分配资金、优化支出提供依据[12];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在《河南省土地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也对土地整理绩效给予了重视[13]。

从以上各个定义看,人们对土地整理绩效理解的差异主要是绩效的范围不同,但是在土地整理绩效的核心思想上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即认为土地整理绩效是实施土地整理活动的有效性。在归纳各个定义后,本文认为土地整理绩效是指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为衡量该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对该项目的目标、规划设计、执行过程、效益、作用以及影响等方面,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标准,采取科学、规范的考评方法判断土地整理专项资金运营状况、风险程度和资金使用效益。

2.2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金晓斌、黄玮等人在《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初探》中将影响土地整理绩效水平的因素分为三大类,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并进一步细分为耕地面积变化率、公众支持变化率、土地质量变化等[10];吴莹、展炜、徐涞、左欣艳、陈薇等人也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绩效进行了研究[14,11,15,16,17];覃事娅、尹惠斌从土地整理效益的角度,建立包含社会、经济、生态、景观四大内容的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的成效进行评价[18];王瑷玲、赵庚星等人从反映土地整理项目审批、决策、实施、验收至后期维护全过程的角度,建立包含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生态环境效益[19];冯应斌在《西南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整理区域的贡献及土地整理所产生的效果两大类[9];张东建不仅建立了衡量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指标,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建立了衡量土地整理成绩的指标,即项目实施内容、项目功能技术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综合评价,项目评价在内容上更加完善化、系统化[8]。综上可知,目前对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四方面,只有部分学者考虑到了管理因素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中的作用,但并没有做详尽的研究。

2.3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王炜、杜静、吴莹、信桂新等人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的研究土地整理项目成功度,对于后来的定量研究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多数研究者和实践应用采用的是这一思路[20,21,22];陈薇在《土地整理效益分析评价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权重加权法确定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分值[17];孙雁、付光辉等人把传统市场法、土地生态功能价值计算法及替代市场法分别引入到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中,将土地整理绩效中的效益以价值形式体现[23];陈超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前后对比法相结合,对土地整理效益进行评价,将结果进行比较[3];覃事娅、尹惠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5个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18]。此外,常春还利用能值理论对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进行单项评价[24]。这些方法既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微观的角度了解土地整理项目整个运行情况,找出不足,但缺乏对土地整理绩效明确的判断;能值理论、生态服务价值等方法可以提供明确的数据,但是缺乏对具体技术指标的分析,不利于土地整理项目微观上的管理。此外浙江大学博士生艾亮辉、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庞峰、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贾芳

芳等人也开始关注土地整理效益研究,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研究[1,26,27]。张雅杰、张丰、王廷等人对后评价的基本内容、后评价的方法体系及操作步骤和关键要点进行了诸多探讨[25]。

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鉴于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对于衡量土地整理项目成功度具有很重

要的意义,目前,国土资源部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展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但是由于土地整理工作具有多目标性、外部性和决策分散性,并且涉及到审批、管理、施工、竣工验收以及后期维护等,使得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存在很多问题:(1)相关部门过分注重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而对项目审批、施工以及后期维护关注度不高,在实践中总是忽略或者仅以定性描述为主。(2)部分指标界定含糊,考虑不充分,造成有些评价指标相关性很高,不能适应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实践活动发展的要求。(3)对评价结果不够重视,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是衡量一个土地整理项目成功度的价值尺度,是指导以后活动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对结果应用不足。因此,今后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该注重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具体来说今后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是:(1)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内容日趋完善,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和景观效益的统一,同时还要关注管理因素在完成预期目标中的作用;(2)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对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方式与方法更加丰富全面。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整体方案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整体方案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业务活动,绩效考核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从理论上讲,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能促进员工个人的绩效提升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正因为如此,绩效考核受到了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企业都将这一机制引入到了自己的管理实践中以期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实施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存在种种偏差。 那么为了保证绩效考核实施的效果,企业应当如何来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呢?一般来说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主要包括绩效考核周期、绩效考核内容、绩效考核者和绩效被考核者等方面的内容。 1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事务中,绩效管理被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绩效管理实施中,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绩效考核的指标从哪里来呢?指标提取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具体内容见下图。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依据

为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具体内容见下表。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原则 绩效考核指标的类别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绩效考核指标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具体内容见下表。 绩效考核指标的类别 KPI指标设计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这样一点,即绩效考核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说企业管理人员需将精力放在关键的指标和关键的过程上,抓住了20%的关键指标,就抓住了考核的主体。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愿景目标的工具。它具有如下图所示的4个特点。

《现代企业中的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现代企业中的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教育技术学2002级申政 22# [摘要]: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都积极地寻求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也越来越关注绩效管理,并着手于以绩效来提高建构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与开发,上下协力树立注重实绩的理念和创造价值的理念。成功实施绩效管理,不但能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帮助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更能提升管理部门的地位。 [关键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绩效(Performance)就是企业的运作效率。近年来,有关绩效评价提出了很多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选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若干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综合,如层次分析法[1]、数据包络法[2]、主成分分析法[3]等等,而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和探讨企业绩效动态变化的理论和方法却不多见。研究企业绩效的变化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风险防范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绩效评估形成完整的闭环,使企业运作方式得以改进。因此,关于绩效的动态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入WTO使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与世界接轨,而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让世界经济贸易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外国企业的冲击及挑战,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切实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评估体系,探索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模式,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管理效用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绩效管理发展的总趋势 人力资源体系中最核心的模块是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价值创造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通过“选、育、用、留”4个环节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因此,企业经理必须认真研究绩效管理,努力推动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有效利用绩效管理整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水平,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都积极地寻求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 “商场如战场,商海多风浪”。一方面是日趋复杂的经营管理环境,一方面是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对于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士而言真可谓是“前狼后虎”,进退两难。在这种情况下,惟一有把握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将会发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4]。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商场中打拼也是如此。而且更让人为之扼腕叹息的是,在商场中往往棋差一招,全盘皆输。可以想见,在这样一个“管理之王”的时代,钻研更为精要的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每一位矢志开拓市场、铸造辉煌业绩的经营管理人员的第一要务[4]。 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绩效管理必将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走下去,并且会越来越有成效。 二、关于绩效管理 我们经常认为对员工的绩效管理只是为了奖优罚劣。于是绩效管理成为管理者手中的鞭笞,而员工则视之为监工的化身,秋后算帐的变种。实际上,绩效管理的真正目标是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提升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意识,促使员工团结一致向组织目标前进[8]。 绩效管理是对绩效实现过程各要素的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活动,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以及战略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是员工和经理就绩效问题所进行的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理与员工在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员工定立绩效发展目标,通过过程的持续沟通,对员工的绩效能力进行辅导,帮助员工不断实现绩效目标。在此基础上,作一段时间绩效的总结,经理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确立员工的绩效等级,找出员工绩效的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帮助员工改进绩效提高中的缺陷和不足,使员工朝更高的绩效目标迈进[6]。 管理就是对绩效的管理,即管理者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绩效的管理进行的。绩效管理所涉及的对象有:(1)组织;(2)总经理;(3)人力资源部经理;(4)直线部门的经理;(5)全体员工。它不是经理对员工做某事,也不是简单的填写考核表,更不是涨薪的依据,而是一个全面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直线部门的经理、全体员工等企业的所有人员包括整个企业本身都涉及其中,而且都是绩效管理的受益者。

文献综述绩效评价

绩效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的有效尺度和客观标准。伴随着我国产业集聚的迅速发展,产业集聚的绩效评价也在不断地完善。 对于产业集聚绩效评价,起初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的影响来分析。如鲁丹和张肖虎(2009)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规模经济、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和市场效应分析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赵军和时乐乐(2012)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评价产业集聚绩效;陈建军和胡晨光(2008)、宋燕平和王艳荣(2009)、常亚楠(2012)他们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效应的关系,产业集聚的效应通过创新、技术的提升效应、生产率的提升来表现;彭国川(2005)通过生产率的提高评价工业集聚绩效,孙兆斌(2008)业提出利用生产率来评价金融产业集聚绩效;赵忠华(2009)利用创新效率和创新效益来度量产业集聚创新的绩效。 为了更直观的评价产业集聚的绩效,一些学者不断地探索构建产业集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苏李、臧日宏和田国英(2011)利用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指标对及集聚绩效进行评价;左和平和杨建仁(2014)提出了陶瓷业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集聚、竞争、合作、创新、产出和经济促进六个方面;《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具体产业集聚绩效评价的指标集聚联系程度、合作程度(基础设施的投入、服务机构收入及种类、中介机构收入对产业的贡献率)、创新程度(成果及专利数、技术人员数、研发投入、新产品率)、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占有率、产业增加值率、总产值和企业及规模以上数目)、单位经济效应和总体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全员生产率)。 参考文献 1、鲁丹,张肖虎.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赵军,时乐乐.中国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给予区域将经济发展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2.09 3、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06 4、宋燕平,王艳荣.面向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科学学研究.2009 5、常亚楠.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实证研究.商业时代.2012.02 6、彭国川.中国工业集聚与经济绩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5 7、孙兆斌.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检验—以银行业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08.09 8、赵忠华.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土地复垦文献综述word版本

土地复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土地复垦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增加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研究土地复垦、搭建土地复垦相关理论、探讨土地复垦的有效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土地复垦”一词来源于国外,欧美常用Restoration、Reelamation、Rehabilitation三个词进行描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习惯用“Rehabilitation”,英国则常常用“Restoration”。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这三个词具有相同的含义,国外常常用这三个词中的一个代表其他词以表示所有的“恢复”工作(胡振琪等,2004)。 国外政府十分重视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美国、英国、加拿大、匈牙利、德国等政府对复垦资源给予补贴,或者建立复垦基金,并疏通各种渠道筹集复垦资金,支持土地复垦工作。另外各国内都有专门的土地复垦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如美国为推动土地复垦研究、技术革新专门成立“国家矿山地复垦研究中心”,并由国会每年拨款140万美元作为土地复垦研究专项资金,组织多学科攻关,美国的露天采矿与土地复垦学会还每季度出版一期会讯,每年组织一次全国学术会议。 美国和德国是最早开始土地复垦的国家,在美国,主要研究露天矿的复垦(特别是煤矿),对复垦土壤的重构与改良(包括培肥)、重建植被、侵蚀控制和农业、林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深入,对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复垦、湿地复垦、复垦

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附件2: 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009年新建成) 或(2009年前已建成)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主管部门 评价类型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评价方式:部门(单位)绩效自评□财政部门组织评价□评价机构:中介机构□部门(单位)评价组□财政评价组□ 年月日 浙江省财政厅(制)

五、评价报告文字部分(报告综述)(一)项目基本概况 (二)项目绩效及评价结论 (三)评价发现的问题 (四)相关意见与建议 (五)附件 填报说明

一、本评价报告由评价机构填写,所有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二、封面填写 1.项目名称:须与项目批复文件一致。 2.项目单位:填写全称,不得省略。 3.主管部门:填写全称,不得省略。 4.评价类型:分为预算申报(事前)评价、实施过程(事中)评价和完成结果(事后)评价三种。属于预算申报情况评价的在“事前评价”后打√;属于跨年度支出项目中期评价的在“事中评价”后打√;属于项目完成后评价的在“事后评价”后打√。 5.评价方式:即指评价组织方式。属于部门(单位)自评的在“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后打√;属于财政部门评价的在“财政部门组织评价”后打√。 6.评价机构:以部门(单位)内部人员为主实施评价的在“部门(单位)评价组”后打√;以财政部门内部人员为主实施评价的在“财政评价组”后打√;委托中介机构实施评价的在“中介机构”后打√。 三、评价报告表格内容填写 1.项目负责人:当项目负责人有多个时,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地址和邮编等栏目,可调整格式,逐个填写。 2.项目起止时间:按照项目预算批复至项目完工(竣工验收)的实际时间填写。 3.项目支出明细情况:按照实际支出内容(经济科目)不同,对照项目申报书中的项目支出明细和实际支出情况对应填写。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步骤

?标度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标度划分 考评标度,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就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多种状态中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员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是少数几种,如何把这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类型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划分的实质工作。 考评标度的划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术。1.习惯划分法。这是一种依据考评实践中人们对考评对象区分的心理习惯而划定标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等级一般是3至9级,等级过少例如考评者容易操作区分,但对象差异区分不明显且评判结果相对集中,等级过多可以展示不同对象的差异,评判结果相对分散,但考评者不便把握与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9个级别,考评者往往就难以把握与 平衡了,一般来说3、4、5三个等级标度较为合适。 2.两级划分法。所谓两级划分法,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 考评标志上正反两种极端的表征,把每个指标度划发为2至 3个等级。 这种划分法便于操作,但中间状态不好评判,因此又有人在两级划分基础上增设中间一档,成为三级标度。 3.统计划分法。所谓统计划分法,就是考评指标标度的等 级划分并不是事先主观规定,而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 标志上的实际表现统计,来确定等级的一种方法,例如根据 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划分。 4.随意标度法。所谓随意标度法,就是在每个指标内容中, 考评的标志是考评对象最佳状态或最优水平的描述,标志实 际上是一种最高级的标准特征表述,考评者考评时可以根据 考评对象与这一标准的差异程度酌情给以不同的分数或等 级。 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的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评价系统的内容经过层层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例如,干部素质的测评,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进行: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摘要】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地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从绩效管理思想的起源、绩效管理的概念,以及绩效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对绩效管理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综述。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关键词】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模型经济竞争文献综述 对于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下我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管理在一个组织中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整个组织的绩效;二是指个人的绩效。对于绩效的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最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是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二是从工作行为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因此我们主张应当从综合的角度出发。所谓绩效,就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工作的行为。 一、参考文献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2003年陈瑜编写的《DT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与设计》中以是以DT公司为研究对象。DT公司是一家由研究所转制形成的高科技上

市公司,本文的作者作为DT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同业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指导并实施了公司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力地支撑了公司业绩的高速成长。作者所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以对DT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为主线,针对DT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在对企业现有的职位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估并据此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上,分为部门、干部和员工三个不同的层面分别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并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进行研究,构建了企业的基础激励框架。本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综合运用绩效考核理论、技术与方法,根据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成功建立了适合于DT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并对体系的推行和实施进行了研究,为高科技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7年杨建奎编写的《国有大型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企业经营目标已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提升企业价值转变。经营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不仅是激励与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已成为企业实施价值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绩效是企业价值增长的具体体现。从而对影响企业价值的三大策略,即价值源泉、价值动力和价值形象进行了系统剖析,归纳出影响这些策略的驱动因素,进而应用价值战略的思想构建了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同时,在评价模型中嵌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使模型更加完善和体现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特征。以经营绩效评价模型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主体对价值的判断为依据,以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和

关于耕地质量保护的文献综述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质量研究综述 姓名: 张朕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 土管102 学号: 20210224 指导教师: 王群职称:副教授 2013年6 月13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质量研究综述 指导教师:王群 作者:张朕 摘要:耕地是土地的精华,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耕地高强度开发和耕地数量日趋减少的背景下,如何保护耕地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无论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与否,国家和政府均应把保护耕地质量作为缓解耕地供需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基于这样一种态势,本文对耕地质量保护现状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期望对更好的保护耕地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耕地保护;质量;存在问题;综述 Present Research Summarization 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Protection in China Zhang Zhen Wang Qun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land is cultivated land.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s a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China is a country ,more people and less land.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gh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 which keeps decreasing,how to protect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s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ether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re rich or not, therefore, countries and governments should regard the protecting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as the fundamental measures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ultivated land 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a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ultivated land,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 expecting to protect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well. Key words: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quality ;existing problems;ways of protection 引言 耕地保护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牵扯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可以说在中国上下已经形成共识。从社会和经济角度来看,耕地保护强调的是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并努力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在思想意识上,还是实际运作中,当前对耕地质量动态平衡的认识和做法与中央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从今年来报刊上论及耕地质量的文章尚不及耕地数量的文章的十分之一就可见一斑。因此,亟待全面认识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通知》精神,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确保我国农业持续高效地发展。 1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2)

附件3: 省级预算部门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年度) 评价方式:□直接组织评价□委托评价 预算部门代码:□□□□□□□□□□□□□□□ 预算部门:(公章) 预算部门负责人(签字): 填报日期:年月日 河北省××厅(局)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年度) 评价类型:□阶段评价□结束评价 项目编码:□□□□□□□□□□□□□□□□□ 项目承担单位: 填报日期:年月日 河北省××厅(局)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编写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资料。简要说明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和用途(主要解决的问题)、资金来源与预算安排、项目历年安排等情况。 (二)项目资金细化分配情况。 (三)项目政策依据。简要说明项目符合政府和本部门中长期规划,符合中央、省(市、县)政府有关政策情况。 二、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主要说明项目年度预期绩效目标、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设定情况(指标构成及分值权重)及设定原因。 三、绩效评价组织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二)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2、组织实施。 3、分析评价。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管理绩效情况分析。根据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表中各指标得分对项目的立项定位、预算编制、组织实施、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分析。 (二)项目结果绩效情况分析。针对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绩效分析,重点说明经济、社会、政治效益及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影响等情况。 (三)分析要有因果关系,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勾稽关系严密。 五、项目综合评价等级和评价结论 (一)项目综合评价得分及评价等级(分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分值)。 (二)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六、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主要描述项目实现绩效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改进措施,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和建议。 七、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重点说明应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管理、合理预算安排、实施奖惩和问责以及对绩效评价结果公开等情况。 八、附件 (一)附表(表格附后)。 (二)其他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如何设计绩效评估系统(精)

在 19— 20世纪的工业时代,企业如要获得竞争优势,只要大量投入有形资产,如:土地、劳动、厂房、设备便可达成企业目标。但是,在 20世纪末,信息时代的出现,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明显地, 企业为了创造价值, 已从管理有形资产策略转换到以知识管理为主的策略模式, 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运用无形资产的能力比投资及管理有形资产更具决定性。 自从平衡计分卡出现之后, 许多硕士论文和实务研究都直接套用原作者所创造出来的四个构面, 这促使我反思一个问题, 难道这四个构面放诸四海皆准吗?不同的行业, 难道没有产业之间的差异吗?而且原作中的第四个构面———“ 学习成长” 在实务应用上一直困难重重, 最主要理由有二:一是无形的资产本来就是非常难以衡量的, 员工经过学习之后是否产生成长, 不是短期或容易衡量的; 其二就是这个构面包括两大类, 分别是人员激励等人力资源的能力以及信息系统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是具有显著差异的, 不能也不应该混为一谈, 否则怎么“ 平衡” 且又“ 具体” 衡量呢? 而当今企业流行的运用平衡计分卡 (BSC,在于将组织整体的资源及行动聚焦在策略上, 促进策略的具体行动化, 进而发挥企业的整体力量。唯有拟定出明确及具体的愿景及策略,透过 BSC 制度,将焦点集中、资源集中,并确实地贯彻执行力,才能够创造聚焦的优势,进而使组织保持竞争优势。 然而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构面是否足够?连原创者都不能保证够用, 他们也认为必须视产业特性予以调整, 而且也有金融服务业的例证说明, 平衡计分卡可能有六个构面, 而且构面的名称也与平衡计分卡原型不全然相同。然而, 如何调整?或者说, 如何设计出适合组织特性的平衡计分卡?这需要管理者从根本去建立,而非整体复制。

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1(2)班 姓名朱进炎 学号2011326690225 指导老师倪旭东 2013年11月10 日

组织文化与绩效的文献综述 引言 组织文化被认为是影响员工组织行为的一个深层次的变量,对组织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组织文化这种无形因素可能会对员工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绩效产生有形的影响。 现今人们对绩效的理解已经从经济价值发展到社会价值;从注重“短时绩效”发展到注重“未来绩效”。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的充分发展所带来人们消费层次的提高,组织文化建设在以经济方面的绩效为中心的同时,也明白了长期的绩效的重要性,即对社会价值的引导,并以此为企业获得长远的利益和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组织文化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组织文化的内涵;第二部分论述组织文化与企业工作绩效,分别从组织文化匹配性与组织文化认同度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论述组织文化与企业社会绩效;而第四部分则是对于此次文献综述的个人总结。 一.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伴随着管理理论和相关学科,它是组织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对组织管理过程中包括文化价值和心理因素等在内的非结构因素的一种整合,并使之成为一个组织或企业独具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着组织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这种文化的力量能够影响成员的行动和组织的功能,且不用直接的和强加的控制。作为一种利用文化手段建立的全新管理模式,它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影响着企业绩效的方方面面,适合的组织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组织承诺、改善决策、更高效地管理组织等,在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等方面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1.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文化的理解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国内学者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绩效;统计分析;评价;文献综述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 he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 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工具。但其实,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的方法。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

文献综述家庭农场综述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业经济结构发生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得到改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的农业政策无疑更好的印证了发展现代农业真正潮流和形式的到来。家庭农场这一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针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家庭农场发展合理性、发展前提条件、发展现状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发展模式的深入、继续探讨符合国内不同省际之间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发展地方家庭农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必要和迫切的课题。 2.研究现状 2.1对国外家庭农场的研究 朱博文[1]认为土地私有是国外农场的根本特性。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场都是在私有制基础上逐步实行土地相对集中,生产要素完全有市场调节,最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起来的。刘志雄[2]认为美国农场的组织形式主要分为家庭农场、合伙农场、公司农场三种形式。其中张妮妮[3]研究显示这三种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主,2007年农场数量为206.9万个,家庭农场比重为97.6%。贾佳佳[4]认为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农场土地私人所有;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农场主拥有的土地权利是稳定而有保障的。而早在1959年列宁[5]就提出过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存在两条道路,一条是普鲁士改良道路,一条是美国的改良道路,而在地主经济不存在的情况下农民在后一种情况下占据优势,成为独一无二的代表,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农场主。克拉夫和马伯格[6]在《美国文化的经济基础》一书中提出家庭农场在美国社会中始终有其经济意义以及象征意义。个人家庭农场制度,是所有西方文化国家为了社会的和政治的原因二促成的

集团的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全套方案设计)(1)

公司绩效考核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绩效制度篇………………………………………………………… - 2 - 第一章绩效管理制度…………………………………………………- 2 - 第二章薪酬福利制度………………………………………………………- 2-第三章业绩提成方案……………………………………………………- 2 - 第四章工作会议与工作汇报制度………………………………………- 2- 第二部分绩效实施方案篇……………………………………………………- 8 - 第一章绩效考核实施前准备工作……………………………………- 0 - 第二章绩效考核实施流程步骤………………………………………- 0 - 第三章绩效考核相关时间节点…………………………………………- 11- 第四章绩效分值与系数设定…………………………………………- 12-第五章绩效面谈与绩效申诉 (12) 第六章绩效相关培训宣讲……………………………………………- 12- 第三部分绩效应用篇………………………………………………………- 14 - 第一章绩效工资标准与发放……………………………………………- 14 - 第二章岗位评价与岗位薪酬调整…………………………….……. - 14 - 第三章绩效提升与改进计划…………………………………………. - 15 - 第四章员工晋升与职业发展通道…………………..………. - 16 - 第四部分表单篇……………………………………………………………- 16 - 表一:年度目标管理卡……………………………………………….. - 16 - 表二:工作周报表…………………………………………………………- 16 -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莱文森(1976)指出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管理系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尼科尔斯(1991)认为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依赖于一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吃点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能灵活反应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当作评价者,更应当成指导者,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詹思金(1991)提出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应该是组织整体文化的变化,包括指导、反馈、薪酬和晋升决定以及法律上的阐述。这其实已经包括了当代绩效管理系统理论的大部分内容。 施潘根贝格(1992)认为传统的绩效考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考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传统的绩效考核对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导致了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 帕门特(2000)指出应该把传统的绩效考核的目的转移到提高员工效率上来。传统的绩效考核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由于考核的主观性,考核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许多管理者当面对员工评价甚高,但私下里却想解雇他们。太过注重考核的过程和形式,不注重考核的价值,对组织和员工的作用不大等等。 范德瑞(2001)之处应该用绩效管理系统代替每年的绩效考核。考核的废止仅仅只是绩效管理的开端。所以我们可以得知,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绩效管理决不等于绩效考核。 (二)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和咨询公司在研究绩效管理,并且不少专家和咨询公司也在为企业提供绩效管理建设的咨询服务,但总体上看,国内绩效管理理论绝大多数都是沿用的西方绩效管理理论。为加强管理,提高业绩,有些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绩效考评体系,员工和企业的绩效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的来看,运转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不多,大多只和目标及薪酬挂钩,却与晋升和员工发展脱节,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更无从谈及。不少企业正在尝试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系统的知识,不知从何处着手。 岳玲(2010)认为管理控制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绩效管理是企业实施管理控制的一种手段,以管理控制的角度分析绩效管理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在研究上是一种创新,也将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组织工作方式以及对人性假设认识的变化,管理控制的基本思想经历了从简单控制、结构控制到协和控制的演变,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李桂英(2011)认为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具体的的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却存在了诸多问题,导致绩效管理往往只存在于形式。她指出我国企业要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应该抓住几个关键:转变观念,打好基础,抓住轴心,完善考核制度,构建高绩效的企业文化氛围。 黄蓉(2010)认为职工的绩效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绩效工资的高低,进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要做出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者必须与职工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掌握绩效沟通的方法,以此来提高用人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 梁新波(2010)认为绩效管理包括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反馈与辅导改进、绩效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等。这四个环节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这

绩效考核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 关键字:绩效绩效考核绩效管理 1 简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对企业来讲,企业的目标是分解到了各个业务单元的目标以及各个职位上的每个工作者的目标,而个人目标的达成构成了业务单元目标的达成,企业的整体目标是由各个业务单元的绩效来支持的,也就是由每个员工的绩效来支持的。是否存在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绩效考核在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是改善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评价与激励员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绩效考核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员工主要途径之一。绩效考核做得好,可以从多方面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反之企业管理就会出现混乱,造成无序发展,因此,绩效考核就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中心工作之一。 2.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绩效考核是“舶来品“,最早是在外国过引进,而外国现在的考核更多的是一种定性化,因为在经历了200多年工业化之后,西方管理已经非常标准化,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就是清晰、混沌、再清晰、再混沌的过程。所以西方的考核注重了定性化。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文明刚刚开始,管理水平较低,尚没有经历清晰的发展过程,而管理对象的素质也较低,还没有达到自发自动的程度所以采用定量化的考核制度。在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非科学性主要表现为考核目的的不明确,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2)绩效考核基准模糊化;(3)绩效考核角度的单一,往往是上级对下属进行审查或考核;(4) 对绩效考核体系理解的发散性;(5)考核过程的形式化,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6)考核结果无反馈,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第二种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7)考核者态度的极端化,出现过松或者过严;(8) 业绩考核方法的选择不当,员工比较评价法、行为对照表法、关键事件法、等级鉴定法、目标管理评价法等方法运用不当;(9)考核者心理、行为上的错

参考文献

1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0 2Turner ⅡB.L,Skole D.L,Sanderson S.et 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Science/Research Plan. IGBP Report No.35 and HDP report No 7,Stockholm and Geneva, 1995 3Harvey D.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4Irwin E G, Geoghegan J. Theory, data, methods: developing spatially explicit economic models of land usechange.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1, 85: 7-24 5Turner B L II , Clark W C , Kates R W etal. The earth as transformed by human action in global and regional changes in the Biosphere over the past 300 yea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th Clark University) 6FAO.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land resources.Draft report of the UN Secretary-General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apter 10 of Agenda 21(UNCED) to the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ma, 1994 7Treitz P, Rogan J. Remote sensing for mapping and monitoring land-cover and land-use change: An introduction.Progress in Planning, 2004, 61: 269~279 8Reg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IGU) .Abstracts of Geographical Renaissance at theDawn of the Millennium.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re (ICC), Durban, South Africa, 2002 9张志成.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与区域对比——以福州和台北为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10李秀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7 11熊勇珍, 陈传明.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综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8(6): 117~118 12李雪梅,李忠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及其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1-2 13Lambin E F,Baulies X,Bockstael N.et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M].IGBP Report No 48 and IHDP No 10 Stockholm,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