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克枝:日本宫殿建筑_京都御所

表克枝:日本宫殿建筑_京都御所
表克枝:日本宫殿建筑_京都御所

建筑?佳制点评

日本宫殿建筑——京都御所

○表克枝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84)

摘 要:现存日本古代宫殿建筑群——京都御所。从平安时代开始,历代天皇就在京都定居,平

安宫仿中国唐代长安的大明宫,京都御所也继续受其影响。平安宫多次遭火灾,多次修复,1371年,天

皇选中了平安京的东北作为新的皇宫,这就是京都御所。到1868年,即天皇迁都到东京的时候,共有

28位天皇在此即位。京都御所经过12次改造、几乎失去了原来的面貌。然而,1788年,由于在社会上

兴起平安复古的潮流,京都御所重新采用仿平安宫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其中,把紫宸殿一组院落布局

改为对称,但其余的没有轴线,极其错落。日本宫殿与中国宫殿的建筑样式、布局、材料有很大的区别,

日本宫殿没有华贵的材料、鲜艳的色彩、精巧的装饰,始终保持着离宫的特色。京都御所也不例外。日

本宫殿这种不求华美而崇尚雅洁的建筑,在世界建筑中也是少见的。这与日本皇权名存实亡及幕府专

政有关。

[中图分类号]TU -0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78(2000)04-0015-16

京都御所的现状

京都御所是日本唯一的现存古代宫殿建筑,作为日本国的象征仍保持着独特的天皇时代的气息。拙作即介绍京都御所,从日本文化与天皇制度的特异性的角度,探讨日本宫殿建筑发展的原因,又与中国宫殿建筑作些简单的比较。

总平面布局

京都御所里作为天皇的居住场所一般叫做“内里” 。京都御所的建筑平面图的东北地区稍微亏缺一些,几乎呈长方形状,京都御所的外门总共有6座,筑地土屏 的南边、东边与北边各有1座,西边有3座,其他有简单的小门,叫做穴门,是日常使用的通门。南边有京都御所的正门建礼门,它在稍偏西的地方。它与紫宸殿有一条明显的南北向轴线贯穿,在这条轴线上,入承明门后,有一座紫宸殿。从紫宸殿两侧伸出的回廊形成的方形的空间是京都御所的外朝,此外朝占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外朝的南部就是内廷,以紫宸殿为中心的外朝形成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但是,内廷没有轴线,布局随意。北边的朔平门也不在从建礼门延伸出的轴线上。

关于总体建筑布局,只有紫宸殿一组院落基本是对称的,其余的极其错落。主要建筑物向东北方延伸,依次是小御所、御学问所、常御殿、迎春殿、御凉所、御花御殿等次要的仪典性的或日常起居、读书、宴乐等用的建筑物。它们朝东,东面是花园,夏季可以得到主导的东风。西部大都是次要的或者服务性的建筑物,皇后用的一组殿堂在北端。

主要宫殿的功能、建筑样式及其结构特点

现存的御所建筑群组是1854年,安政期内里营造时建造的。由于安政期的营造是根据实现平安宫复兴的宽政期营造时的设计图再建的,所以现存的建筑各部分也能看到平安复兴的特点。但因为当时的考证与营造技术有限,实际上京都御所的建筑样式保持着从平安时期到江户时期的混合样式。

2000年12月第1卷第4期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J ou rnal of Chongqing Jianzh u U nivers 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 ol.1D ec.2000

[收稿日期]2000-09-25

 [作者简介]表克枝(1975-),女,日本国大阪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留学生。

V ol.1 N o.4

建筑?佳制点评

日文拼音

 Seisho-mon

 Gish -m on

 Okuruma-y ose

! Shodaibu-no-ma

? Shin-mikurum a-yose

# Gekka-mon

? J mei-m on

% Kenr ei-mo n

& Kenshun-mon

 Shunk -den

 Nikka-m on

! T achibana-orang e tree

? Cher ry tree

# Shishin-den

? Konr

% Giy -den

& jin-no-za

? Seir y -den

( Ko-g osho

) Ogakumon-jo

) Omima

)! Otsune-g oten

)? Oike-niwa

)# Gonaitei g ar den?Kintai a tea bow er

)? Jishin-den

)% K shun

)& Osuzumi-sho

)? Ch setsu

)( Hana-goten

? K g -goten

? Higy -sha

?! Wakamiya-go ten

?? Himemiy a-g oten

?# Genki-mon

?? Sakuhei-m on

?% Obunko

?& S ja-den

?? Sandai-den

?( Nag ahashi-no-tsubo ne

+ Watar

+ Rodai

+! Shum oku-r ka

+? Gohaim ichi-r ka

+# Hikur do-r ka

+? Hakkei-no-ma

+% Keyaki-bashi

16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 关于建筑样式。京都御所建筑里较常见的样式有两种,以平安期的贵族住宅为起源的“寝殿造”和从武士住宅发展的新样式“书院造 。天皇的居住场所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选择了新的建筑样式。因此,后代的天皇选择住在适合新生活方式的书院造的宫殿是不足为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宫殿建筑采用的书院造也不是跟武士用的完全一样,而是只在京都御所看到的变形书院造,这是宫殿建筑式书院造!

紫宸殿

功能 紫宸殿是京都御所的正殿。在紫宸殿前庭不仅举行了天皇即位等

的公共仪式,而且还举行了皇族所举办的宗教祭祀等的私人仪式。如前所

述,原来平安宫设有举行公共仪式的朝堂院,不设朝堂院后,紫宸殿承担

了所有的任务。

建筑样式 典型的寝殿造正殿的样式,宽政期改造时,看来紫宸殿是按照

平安初期的样式营造的。

结构特点 其平面朝南,左右对称,面阔9间,进深3间。东西两端各加一

间披厦,除房檐间外,不划分。其平面形式是跟寝殿造的正殿同样的厅堂

形式。陈设着天皇与皇后的御座“高御座”与“御帐台”?。只在紫宸殿的御座背后金柱之间的障壁上,画着中国从周初到唐代的三十二个名臣的立像,叫做贤圣障子。铺地板,这地板看不到钉头,叫做“拭板敷”。紫宸殿不镶天花板,这叫做“化妆屋根里#。殿前设有十八蹬的木制台阶。这正面台阶的上面,挂匾额。除了紫宸殿与茶室

内以外,在京都御所里没有挂匾额的建筑物。门窗形式是木板门和部

艹户?。紫宸殿仁考天皇即位式图

紫宸殿的屋顶结构特点是在正房与房檐的接

合有断坡的,叫做“ 葺”%

。屋面全葺桧树皮。高

级的或天皇用的建筑只能用桧树皮葺屋顶。木材

料都是丝柏,高床式地板。所有的柱子都是圆柱,

用“二重虹梁”&。“箦子缘” 与高栏(木制栏杆)围

绕正房。外檐的柱子暗红色,内檐全用白木,叫做

“素木造”。檐下有七踩斗拱,叫做“二手先斗

拱” 。紫宸殿与主要的大门是唯一用斗拱的建筑。在斗拱的断面涂着白灰泥,为防腐作用。

在紫宸殿构件里,只是平面、墙垣、门等正确

地再现平安宫。其他的二手先斗拱、二重虹梁、 葺是没有在平安时期用过的证据。这些部件都是江户时的技术制作的。尤其是二手先斗拱的使用是为了抬高建筑的高度。随着紫宸殿平面的扩大,其高度也需要更高。

江户时代,日本建筑技术上确立了“木割法” !,当时的工匠就考虑到平面与高度的比例关系。

从紫宸殿的两侧伸出了朱漆的回廊,连接了与紫宸殿相对的承明门,以及与紫宸殿东西对称的日华门与月 在古汉语,内里指皇宫。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时,并开始用中国式名称。其以前,“宫”指皇宫。

 参见P 6照片

 “造”即结构。

! 参见《武家风书院造与宫殿建筑式收院造平面比较图》

? 参见p10照片

# 参见《京都御所?主要天花板形式》

? 像中国的支摘门,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2》

% 参见《京都御所?主要的屋顶形式》

&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1》的紫宸殿剖面图

 地板和地板之间留空隙的廊子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1》的照片

! 木材尺寸的比例规定17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华门,形成了方形的庭院。铺上白沙,紫宸臀前面的东西两侧植“左近之樱花”与“右近之柑橘”。紫宸殿前面,铺

特别白的沙,是为了尽量把日光反射到殿面的办法。承明门、日华门与月华门都是在石造台基上,“切妻造” ?瓦

顶。它们的形式是再现平安宫宫殿最明显的部分,它的色彩上能看到受唐代建筑的影响。而且,朱漆的回廊与门围绕不施彩绘的紫宸殿,如此组合让其空间显得更加神秘。

清凉殿前庇、箦子缘和高栏

清凉殿

功能 平安时代中期,天皇开始在清凉殿居住。但天正内里营造

时,原来清凉殿的一部分“常之御座所”独立成常御殿后,清凉殿

开始加强仪式场所的特性。

建筑样式 宽政期的平安复兴时,按照平安后期的样式营造。与

皇后御所的飞香舍,是京都御所唯一的两所保持平安宫风格的

建筑,典型的寝殿造。但这古典样式也并不完全。例如,立面的

上部改为涂灰泥的墙壁的部分。天皇休息的地方“夜御殿”,以涂

灰泥的墙壁围绕,叫做“涂笼” #等。这种例子不是在平安时期的样式,而是江户时代的样式。

结构 平面朝东。面宽9间,进深5间。由于原来是居住场所,平面布局较复杂,是多用途的建筑。有举行仪式时天皇坐的御座,专为天皇祈祷的“石灰坛”等宗教性空间,平常吃饭的空间,天皇休息的空间,女侍者待命的空

间等。虽然有很多用途,但其规模不大。较小的空间划成小房子。屋面全葺桧树皮,入母屋形式 ?。外檐的柱子

清凉殿平面图

暗红色,内檐全用白木。外围的柱子是方柱,内部的是圆柱。不设斗拱,用

舟肘木 %。地板铺得比紫宸殿低一些,上面是天花板的“化妆屋根里”。东

侧正面铺较低的地板“箦子缘”与“高栏”。设有两座3蹬木制台阶。清凉

殿的靠北的中心部分有天皇休息的场所“夜御殿”。此房间在清凉殿比较

特殊。不仅用如前所述的“涂笼”,而且地板上还有双层“榻榻米”,其周围

立屏风。“夜御殿”的后面,从北到南有三个房间:天皇平常吃饭的地方“

半部艹饷之间”,天皇专用的厨房

“台盘所”,女侍者的待命

房间而以前画有鬼壁画的

“鬼子间”。用“鸟居障子”

划分这三个房间。清凉殿

北侧的“殿上之间”是高级

官吏待命的地方,事务所

或会议室。从“殿上之间”

到清凉殿的正房有2蹬台阶。因为这台阶不打钉子,

所以上其台阶时会弄出声音,就有相当于叫人的铃的作用。“殿上之间”、“鬼之间”与清凉殿正房之

间有梳子型的窗户,可以互相窥视。

清凉殿的东南角有宗教空间,叫“石灰坛”。是天皇每天向伊势神宫与内待所祈祷的地方。因为天皇原来有直接站在地面的习俗,为了方便,使地板以灰泥凝固,代替地面。小御所

? 参见《京都御所?主要的屋顶形式》

#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2》 ? 参见《京都御所(主要的屋顶形式》

%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1》

18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功能 小御所在紫宸殿的东北。又称为“东宫御元服”,常举行皇太子册立仪,又叫做御元服御殿。有时天皇接受百官朝贺等也在小御所,因而,没有固定的使用目的。

建筑样式 平安时期还没有小御所,1212年,镰仓时期闲院内里营造时,第一次建造小御所。

外观有寝殿造的特点,而内部则有书院造的气息,还有镰仓建筑样式的特点。宽政期平安复兴时,没有成为复兴工程的对象。

结构 小御所的平面可分为上、中、下段三部,上段是天皇的御座。铺“榻榻米”,上段与中段之间有一点高低差异。上、中、下段的三部分房间的“榻榻米”除中轴线部分是深黑色,其他地方是浅白色的,以如此色彩的对比为强调这房子的深度。京都御所建筑中,小御所是第一次在正房铺上“榻榻米”的房屋。这三段房间天花的形式是

上段为“折上小组天井” &,中段为“小组格天井” ?,下段为“格天井板违”。其周围的房檐间铺地板,天花是“化妆

屋根里”。为划分房间用“ 栏间” (、“鸟居障子”)

等书院造的手法。

屋顶的形式是“入母屋屋根”,屋面全葺桧树皮。外檐的柱子暗红色,内檐全用白木,又用“舟肘木”。“箦子

缘”法铺地板与“高栏”则是寝殿造的手法。小御所外部的门用“半部艹”,此门的上部可以向外挑起,其内部则设有障子。

小御所平面图

常御殿

功能 常御殿是原来清凉殿的一部分。天正期内里营造时,与清

凉殿分开,作为天皇居住的专门场所独立建设。根据天皇日常居

住的功能,按照当时的典型住宅平面而设计的。

建筑样式 其外观是寝殿造,而在内部看得到书院造的特点。

结构 常御殿在京都御所里,是与紫宸殿并立的,且是规模最大

的宫殿。其平面的南部,从东向西有上、中、下段的三个房间还保

持着清凉殿时的形式,特别是正房与房檐结构形式。因此,三个

房间不划分开,各房间用独立的二根柱子划分每个空间。下段的

天花板保持清凉殿的形式,采用“化妆屋根里”。上段的天花板为

“二重折上小组格天井”) ,下段为“格天井板违”。其他大部分的房间的天花为“猿颊天井”)

!。这上、中、下段的三个房间的地板

高低都不同,以上段最高,如此地板的高低从外部也能看出,这

表明设计手法里有外部与内部的密切的关系)?。屋顶形式是“入母屋屋根”,屋面全葺桧树皮。外檐的柱子暗

红色,内檐全用白木,又用“舟肘木”。铺地板“箦子缘”与“高栏”。在外部用“部艹户”。以“无目敷居”)#划分各房间,其上部设“ 栏

间”。在上段房间陈设“帐台构”)?,这是书院造的手法。“御寝之

间”是天皇日常用的卧室。铺18张的“榻榻米”,这18的数字是

从中国的“九五之尊”的思想来的。紫宸殿面宽9间的数字也受到了如此影响。这房间的天花与地板采用特殊的结构,与皇后御所的“御寝之间”是一样的。

& 参见《京都御所?主要天花板形式》

? 参见《京都御所?主要天花板形式》

(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2》

)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2》

) 参见《京都御所?主要天花板形式》

)! 参见《京都御所?主要天花板形式》

)

? 参见照片)#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2》)? 加以装饰的卧室门。参见《武家风书院造与宫殿建筑式书院造平面比较图》

19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御学问所

功能 御学问所在小御所的北部。在此由亲王传达天皇的命令、举行开封新茶的仪式、正月二日用毛笔写字的仪式、每月创作和歌的仪式、天皇召见亲王等。

建筑样式 御学问所原来也是清凉殿的一部分,庆长期内里营造时,作为独立的建筑物成为御学问所。保持室町时期建筑样式。外观是寝殿造,内部则有宫殿建筑特有的布局。

结构 屋顶形式是与小御所同样的“入母屋屋根”,屋面全葺桧树皮。外檐的柱子暗红色,内檐全用白木,又用

常御殿平面图“舟肘木”。铺地

板“箦子缘”与

“高栏”。没有“阶

隐”)

%的木制台

阶,内部有“舞良

户”)&”与“ 栏

间”等有书院造

的东西。御学问

所也有上中下的

三段房间,以

“袄”)?划分各房间。上段的天井

为“二重折上小

组格天井”,中下

段为“格天井”,

所有的房间都铺

“榻榻米”。虽然

设有“棚和床”

(即装饰性的书

架和壁龛。)等,

具有一些书院造的特点,但其布局与武士住宅的书院造不同。武士的书院造,它的“棚和床”设在主人座位的后面。而京都御所的“棚和床”设在主人,就是天皇的左或右边。在天皇的后面不陈设任何东西。这平面布局只在京都御所见到,为与书院造区别,这是宫殿建筑特有的布局。

皇后御殿

功能 皇后御殿在京都御所的北部,是皇后的居住场所。原来与常御殿毗连的地方,宝永期内里营造时,两者分开。皇后御殿与“若宫御殿”和“姬宫御殿”毗连,皇后跟其儿子与女儿可住在一起。最北部有“飞香舍”,它原来是平安后宫五舍之一,宽政平安复兴时再建的。在平安宫,飞香舍原来是为高级女侍者、皇后、皇太后与太皇太后的居住场所,但在江户时期再建后,成为举行公式仪式的场所。

建筑样式 有宫殿建筑的特有的以及书院造的布局。

结构 屋顶形式是“入母屋屋根”,屋面全葺桧树皮。外檐的柱子暗红色,内檐全用白木,又用“舟肘木”。外面铺

较窄的地板,但没有“高栏”。窗户的形式是“杉户”)(。内部都铺“榻榻米”,“棚”、“床”的布局形式还是“宫殿建筑

式样”。皇后御殿也有皇后休息的房间“御寝之间”,与常御殿同样,其天花与地板有特殊的结构。但其规模比天皇的小一张,即十七张。“若宫御殿”和“姬宫御殿”也是铺“榻榻米”,各房间的天井为“格天井”与“猿颊天井”。

)

% 在建筑的正面为参拜者使房檐探出去的形式。参见p 10内侍所。)&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2》)? 木格棂上两面糊纸的隔扇门或拉门。)

( 杉板门。20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

建筑?佳制点评

御学问所平面图 皇后御殿平面图

飞香舍的南侧敞开、外部的门有较多的形式,用“部艹户”、“遣户”? 、“唐户”? 、“舞良户”、“鸟居障子”等,铺地

板,没有天花的“化妆屋根里”,陈设仪式时天皇坐的玉座“御帐台”。在飞香舍的结构中,最特殊的是内部结构,

就是以“ 扌叉首”支撑“栋木””的结构?!。这是完全再现平安时期的建筑手法,在别的建筑物里看不到如此手法。

京都御所的门

御所的门设在外墙的有6座,地基内的主要的门有4座,其他有小门。主要的门如下所述

:

建礼门和筑地 建礼门 建礼门是御所的正门,又叫南御门。为天皇专用的,是

最高等级的门。用桧树皮葺顶,切妻形式,素木造,用方柱,“四脚

门”??结构。

建春门 在御所的东部。举行大典时皇后专用门。葺桧树皮,素

木造,“向唐破风”?#形式。在江户时期又叫日御门。

宜秋门 皇家贵族专用门。但穿礼装的武士也能用。其结构与

建礼门同样。又叫“公家门”。

朔平门 在最北端的门。宽政期内里营造时建设。其结构与宜

秋门相似。

以上四座门以“ 股”??为装饰。还用较简单的斗拱。

清所门 是通向厨房的入门。又叫御台所门。武士也从此进来。

葺青瓦,表示等级低。切妻形式,素木造,“药医门”?%形式。

?

 拉门或滑门。?

 隔扇门。?!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1》

?? 参见《门的形式》

?# 参见《门的形式》

?? 结构的一部分,后来加以装饰性的特色。参见《门的形式》?% 参见《门的形式》

21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皇后御门 又叫表御门,寻常门。葺青瓦,切妻形式。清所门与皇后御门,平安宫里已经有其名称。

承明门 入建礼门后,有朱漆的门,就是承明门。宽政期内里营造时,按照平安复兴的计划建造的。但结构上,江户时代的特色较浓。圆柱上有舟肘木,单层五间门?

&。

日华门?月华门 在于紫宸殿前,东西对称,朱漆的门。切妻形式,圆柱,有舟肘木。八脚门??的形式。承明门、日华门与月华门都立在石制台基上,并且天花板的形式是“化妆屋根里”。

玄辉门 在北部靠朔平门,与朔平门同样,宽政明营造时建立。朱漆,“入母屋屋根”、葺瓦。圆柱,用舟肘木。八脚门的形式。

在长期改造的历史上,门的布局与存在有很多变化,但是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京都御所的门最能保持改造

以前的结构形式。

瓦屋顶的装饰建筑装饰

御所建筑中,除了围绕紫宸殿前庭的回廊以及日华门、月华

门、承明门和北部门的玄辉门以外,不着彩色。基本上,所有的御

所建筑是不着彩色,而是露出木头本色的“素木造”。屋顶的外部

形式最能体现艺术匠心,此外还有瓦当的图案、“狮子口”?(、斗

拱、舟肘木等的结构部件上的形式,“ 股”的雕刻,窗户与门的

形式,细部小五金,“悬鱼”+ 的形式等。主要建筑的屋顶葺桧树皮,多用“入母屋屋根”的形式。用桧树皮葺的屋顶容易形成其曲

线美,瓦当、“狮子口”、“ 股”、小五金等都雕以菊花的图案,菊

花是皇家徽章。御所建筑的外观与中国宫殿建筑不同,不华丽,

但以周到的总体设计与细部的装饰,表现日本独特的建筑美。

内部装饰表现在“ 股”的雕刻,“袄”、“棚”、障子、屏风上画的障壁画等,细部还多用菊花的图案。到宽政期内里营造时,当时由流行画家来画御所的障壁画,就是“狩野派”画家所画的“唐绘”。唐绘是从中国宋元绘画学来的,沿用中国式绘画的手法。但随着平安复兴的兴起,唐绘被改为“大和绘”。大和绘是平安时期流行的手法,以日本式的题目而画的,有日本风格。同时还采用中国故事,尤其是在女人用的房间里画了“列女传”的故事。这现象与宽政时期兴起的儒教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宽政时期,在京都御所里有日本风格的与以中国故事为主

题的两种风格的障壁画。

御池庭的州浜 太鼓桥

御所的庭园

京都御所有紫宸殿前庭(又叫南庭),清凉殿正面的东庭,位在御所东中部的“御池庭”,靠北部皇后御所的“御池庭”。

?& 参见《门的形式》

?? 参见《门的形式》

?

( 即正吻+ 即悬鱼22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 紫宸殿前庭与清凉殿东庭是仪式性较强的,铺白沙的平地空间。紫宸殿前左右植“左近之樱花”与“右近之橘柑”以外,以朱漆的回廊与门围绕,形成安静而严肃的空间。清凉殿东庭也植“吴竹”与“汉竹”,以及有叫做“御沟水”的水沟而已。这种四周有建筑物所形成的庭园形式叫做“壶庭”。清凉殿西侧也有同样的壶庭,由于在此植“秋艹”,叫做“秋艹壶”。在飞香舍也有“秋艹壶”。这些南庭、东庭和“秋艹壶”的形式是按照古代传统的手法设置的,是举行仪式的庭园。

以御池为主的“御池庭”可分为三个部分:从小御所到御学问所的“御池庭”,从常御殿到茶室锦台、地震御殿、御凉所的“御内庭”;和以茶室为主的最后部分“龙泉之庭”。“御池庭”是回游式庭园,不论从何角度,都是绝佳设计。池塘的周围有“中岛”、小桥、假山、老松、樱花等,形成小环境。“御池庭”里设有茶室锦台,在此能泡茶。庭园里有小溪,流入御池。“龙泉之庭”也有小溪,茶室“听雪”横跨小溪上,十分风雅。“听雪”的北侧,有禅僧与武士喜爱的“枯山水”式庭园。因此,在御所里,可以享受日本园林美。

《京都御所东部园林平面图》

御所建筑与日本特色

天皇制与京都御所

京都御所虽然在几个世纪里是日本的正式皇宫,

但始终保持着离宫的特色,这和幕府专政相关。在京都

御所居住的天皇,其地位与中国皇帝相比有很大的差

别。自古以来,日本历史上,一直保持天皇制度的同时

还存在着以将军为主的幕府专政制度。它们形成了对

立的双层统治结构。实际上,皇权名存实亡。从武家

(武士的家系)出身的皇后进宫,武家与皇家开始有亲

戚关系后,武家为主的幕府控制着皇家权力。虽然天皇

把其地位放在象征国家的名义下,并一直受到幕府的

保护,但实际上他掌握实权的时间特别短,并且游离于

政治。德川幕府严格地限制了天皇举行的仪式、公务

等。那时的天皇不过是一个无所事事,优游终日的寓

公。于是,在江户时代,1653年承应期与1661年宽政

期内里,在紫宸殿的面前有了戏台+ 。紫宸殿原来是举

行大典的地方,如此改造表示皇家权力的没落。平安宫

时代朝堂院在内里的西面,并在此举行国家大典,十三

世纪,朝堂院已经没有了,这可以说,天皇所举行的典

礼已经开始不受重视。

御所的改建、设计及其经费都是幕府承担的。因皇

家的财力总是缺乏,无法修理宫殿建筑,所以御所曾有

长时间荒废的时候。历史上,天皇发动了几次政变。那

时,京都御所的改建既是为讨好天皇,又有政治上的意

图。1788年,宽政期内里营造时,幕府接受了皇家要把

紫宸殿前部的空间扩大的要求,但是当时进行的平安复兴的方案是从幕府提出而决定的。日本宫殿建筑没有中国宫殿建筑那样的雄伟壮丽,没有挥金如土地使用高级材料。京都御所的建筑,也同样没有华贵的材料。现在的京都御所里能看到障子的糊纸方法,叫做“御所

张”+!。这方法是因当时的技术不能制造大纸,或为了节约用纸的缘故而出现。又如,平安宫的外廷是与内里分开的朝堂院,在此举行了跟政治有关的所有的大典。内里的紫宸殿前庭曾经是为举行天皇个人仪式的场所。从+ 参见《承应期(1653年)内里外朝平面图》

+

! 以小块纸片糊的障子。一般一扇用一张大纸。23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十三世纪,开始建设内里裹,不设朝堂院。随着“里内 ”的出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便接合在一起。因此,在京都御所的紫宸殿前庭举行所有大典。这现象跟当时天皇举办各种仪式重要性逐渐降低等社会因素有关。日本的气候与生活习惯

大部分的御所建筑不只受到中国的影响,还有根据日本独自的文化,气候而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中国宫殿的主要建筑都是朝南,而在御所建筑里天皇使用的主要建筑清凉殿、小御所、常御殿、御学问所等都是朝东、这是为了适应京都的气候。京都夏天闷热,多为东风。为了适应如此气候特点,御所建筑朝东,建筑形式也考虑到通风问题。另外,由于日本潮湿,御所建筑采用铺较高的地板的建筑方法。

众所周知,日本地震多。因此,在常御殿与皇后御殿的东北方向,各设有地震御殿,又叫泉殿。这是为发生

地震时的避难所。地震御殿的屋顶葺以轻便的材料,叫做“柿葺”+?。其地基很坚固。但专家说,它没有特别考虑

到作为避难所的功能。

日本人有脱鞋上殿的习惯。高级贵族从“御车寄”等的门厅上殿,但下级无法从此而上,就从廊子上。因此,

在廊上下设一个“沓脱(脱鞋)石”+#。上殿后,穿布袜的脚直接在“榻榻米”上走路。御所的建筑除了紫宸殿与清

凉殿以外,都铺“榻榻米”,天皇使用的走廊也不例外。日本的习惯,不在床上休息。直接在“榻榻米”上铺被子而休息。天皇专用的休息空间“御寝之间”,铺双层“榻榻米”,而且其地板与天花板也采用特殊的结构。

远古以来,日本城市与皇城有不设城壁的特点,京都御所也不例外,只用“筑地 ”围绕御所周围而已。这与中国城市和宫殿的布局有很大的差别。并且,从京都御所的总体上看,其建筑结构是敞开的,不太注意防盗,连御所的外墙也没有防盗的作用。这不只是京都御所,古代日本城市基本上都不设城壁。从史料看来,实际上在御所里常常发生盗窃,打劫等犯罪。于是,京都御所被火灾多次烧掉的原因不只是以没注意而引起火灾的,也有被纵火的可能。

高御座和御帐台

御所建筑的等级制度

京都御所有以天皇为至尊的等级制度,在御所的各地方能看到

其表现。但是,日本跟中国的不同,等级差别不明显。例如屋顶的形

式,最高级的是葺桧树皮,不太重要的建筑葺青瓦。

举行大典时,在紫宸殿里天皇的御座在西,皇后的陈设在东。皇

后的御座比天皇的退后一步,其形式没有明显的差别。在中国宫殿不

陈设皇帝和皇后的并列的两个御座,这是日本特有的。在清凉殿也有

天皇的两种御座,可不设皇后的御座。

在皇太子、辅佐天皇的大臣等待命的“诸大夫之间”,类似手法的

作用较明显。整个建筑可分为上、中、下三个房间。靠紫宸殿的,最高

级房间的“榻榻米”边缘的颜色是白的,其他的是红色。而且其最下级

的房间不跟门厅“御车寄”连接,所以下级官吏从廊子上殿。有天皇通向清凉殿专用的走廊。在此铺“榻榻米”,其颜色是红的。如前所述的

在“诸大夫之间”下级的房间也用红色边缘,由此,可知道其边缘色彩不表示等级制度。这一点也跟中国皇帝用

的等级制度不同的。天皇日常用的房间往往铺“榻榻米”,它坐的“榻榻米”较厚,其缘以“纭 缘包边”+?,上、中、

下的三个房间中,上段是天皇坐的地方。这三个房间的地板的高低不同,上段稍微高一点。中段与下段有的高度一样,有的中段比下段高一些。而且上段的房间的天花板用“二重折上天井”的形式,是居住地方最高级的形式。

如此,京都御所建筑的等级制度手法不像中国的,没有在天皇与下级官吏之间设置台阶等表示明显的差别和威摄的手法。它表示的等级制度的方法不太明显,看来,这原因跟天皇在社会上的地位有关。御所建筑与信仰

+

? 葺薄木板的屋顶+# 参见《京都御所?建筑构造图版2》

+

? 纭绸绵红(底彩色花样识绵)包边的草席(榻榻米)24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 御所建筑里有较多的宗教空间。当时,日本的主要宗教是神道与佛教。紫宸殿之东有内侍所,又叫做春兴殿,是安放宝镜的地方。而在常御殿里的“剑玺之间”安放了宝剑与勾玉。这三样是天皇家代代相传的家宝“三种之神器”。但其中有复制的。清凉殿有“石灰坛”,是天皇每天向伊势神宫与内侍所礼拜的地方。御所各地方没有佛龛,叫做“黑户”。从史料上能看到,在紫宸殿曾举行了有宗教性的仪式。紫宸殿东侧有“轩廊”,在此有方形石板,在其石板上进行龟甲占卜,

也有原始信仰的痕迹。

内侍所京都御所的东北角有缺口的原因是考虑回避灾祸,这种想

法是由风水的观念来的。京都御所的东北,就是朝比睿又山方向

是忌讳的。

嘉永期的火灾时,奇怪的是只有这一角没有烧掉,以前在内

里有了很多像这样的回避灾祸的做法,江户时代,紫宸殿、清凉

殿、常御殿等天皇常用的宫殿也有东北角的缺口,江户时代中期

以后,这风俗没有了,现在只能在外墙的东北角看到。如前所述

的回避灾祸的东北角被叫做“猿 迁”,其 股有戴“乌帽子”手

拿御币的猴子雕刻(在古代,猴子象征神仙的待者)。赐给的御所建筑与古代日本城市制度“一代一宫”

改建御所建筑时,在多数的情况下,把前时期的御所建筑迁

移到跟皇家有关的佛寺。绝对不废弃其古材料。如前所述,京都御所曾经历了多次的改造。其改造的原因不只是被火灾烧掉的,也有政治上的理由。在如此情况下,不只是古材,建筑本身仍能使用的话,也把它迁移到有关佛寺了。此外,作为赐给的理由,有因先皇的去世而迁移的。在平安初期,因天皇在清凉殿去世了,就只把清凉殿一座建筑迁移到别的地方了。这能看到“一代一宫”思想的痕迹与忌死的心理。按照古代日本的一代一宫制度,历代天皇一代用一座城市与宫殿,天皇退位后,继位者拆其宫殿,找其他的地方又建设新的城市与宫殿。因此,日本古代宫殿的地点并不确定。从平安京时时代开始,历代天皇就在京都定居。这在江户时期有明显的例子。延宝6年(1678年),从德川幕府进宫的皇后在御殿去世时,其御殿被迁移到跟德川幕府有关的寺庙。因此,今日在现存的寺庙能看到原来的紫宸殿或御门等的前期御所建筑的形态。这样一来,御所改建时,当时的工匠为参考前一代的技术与创意而来研究这些赐给的御所建筑,从而设计了新御所建筑。

京都御所的历史背景

历史过程——从平安宫到京都御所

京都御所的前身是作为平安京的中心而建设的平安宫。794年桓武天皇仿中国唐长安、建设了平安京。平安宫也是仿唐朝宫殿——大明宫,京都御所也继续受到了其影响。

平安宫多次遭火灾,多次修复。修复之间,天皇住在作为离宫的臣下的府邸,这叫做“里内 ”(等于中国的离宫)。1227年,大内里又遭焚毁。正值全国战乱,皇权极度衰落之际,所以没有修复。1371年,选中了京都上京区土御门东洞院里内 作为新的皇宫。因此,现在的京都御所不在原来的地方,由于经过几度火灾,搬到了平安宫遗迹之东北。御所建筑群,由于遇到了多次的火灾和改建,简直看不出原来的面貌,然而,到了1788年,江户时代,营造宽政期内里,兴起平安复兴的倾向,根据研究平安宫的资料,京都御所的一部分也回复了原来的面貌。

京都御所的改建

经过几度火灾和扩建,终于把原来不过1250平米的裹内里建成了东西250米,南北447米的一所宫殿。现在的主要建筑物大多数是1854年以后建造的。从1371年到1854年京都御所经过了12次的改建。改建的原因有三种;第一是由于火灾,第二是建筑本身的破旧,第三是政治上的理由。在京都御所的建筑改造史上,最主要的修复工程如下:

天正期内里 1589年,由完成日本统一事业的丰臣秀吉进行改建,有政治上的原因与建筑的破旧的原因。主要是独立建造了常御殿。

庆长期内里 1611年,由德川幕府进行的第一次改建。以后,德川幕府进了总共8次的改建。独立建造御2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学问所。1619年,新建造女御御殿。

宽政期内里 1788年,在幕府官吏松平定信的指导下,进行了第9次改建。当时的社会,兴起了复兴主义。里松固禅写的“大内里图考证”作参考,紫宸殿、清凉殿这两座最重要的仪典性大殿以及紫宸殿前院落四周的建筑物,承明门、日华门、月华门等模仿八至十一世纪间平安宫里的建筑样式修建。

安政期内里 1854年,又遭了火灾,复原宽政期内里的样子,

即现在的京都御所。

中国大明宫 日本平安宫

《中国大明宫与日本平安宫平面图》

在天正期与庆长期内里营造时,为建设女御御所,把其占地面积向北扩大了。后来又缩小一些,到宝永期内里营造时(1589年),一直保持42975.4平方米左右。宝永期(1708年)与宽政期(1788年)扩大到69421.8平方米,1865年,再次扩大东北地区,成为现在的长方形状。

总结

794年平安时代,按照中国的都城制度,在日本国建造了平安宫。经过多次的迁居与改造,平安宫建筑已经不见了。但是,京都御所是平安宫变了样的面貌。每改造一次其布局就脱离原来的面貌而失去了人为政治场所的功能,比如在紫宸殿面前建造戏台等。但江户时期宽政期内里营造时,它的一部分恢复了平安宫的面貌。复兴平安宫的对象只是紫宸殿前庭,就是外朝与御所建筑的一部分而已,把它改为对称和上朱漆的平安式建筑。但内廷的建筑布局没有明显的变化,还是原来的自然布局。从此看来,平安宫的痕迹在京都御所的外朝还有一些。因此,中国的宫殿到最后一直保持了中轴线与对称的形式,与日本宫殿的平面布局的特点,即对称与自然的混合形式相比,这是很明显的差别。

日本宫殿建筑何故放弃对称的建筑布局,而采用自然布局?这与气候、地形以及政治上的外因与内因有关。主要的内因有两个:第一是御所建筑的主人天皇在日本历史上的存在价值。日本历史上有两种统治者,天皇与将军。实际上,掌握实权的是将军,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而已,由以将军为主的幕府来管理。虽然天皇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但在作为国家的主宰的名义上,天皇制度一直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因此,天皇的权利不像中国皇

26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27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28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29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V ol.1 N o.4建筑?佳制点评帝掌握着霸权,因而不需要展示权利的,让人强烈地感到等级制度的建筑效果。况且,天皇自己连改造宫殿的财力也没有。第二是中国宫殿设计制度是以古代思想为创作原则的,历代中国宫殿都源于此。同时,传统思想紧紧地束缚宫殿建筑规划。反之,日本宫殿建筑虽然受到中国的影响,学了中国的都城制度,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已,所以还能自由改造,没有像中国的建筑给人心理上的拘束。作为形式上的基本单位,中国宫殿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式。虽然四合院建筑在功能上有一些问题,但中国一直采用它的事实,就证明了中国人一直固执地坚持着建筑规划的传统思想。由此证明了其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程度如何。

日本历史上的两个统治者天皇与将军制度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形态,而且使得日本建筑增添了复杂性。研究他们建造的许多建筑物与有关文献,并与中国建筑进行比较研究,是了解亚洲建筑史的重要任务之一。参考文献:

[1] 藤 通夫,京都御所,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1986

[2] 皇室 百科事典,新人物往来出版社,1987

[3] 中川登史宏,京都御所?离宫 流 ,京都书院,1996

[4] 京御所文化! 招待,淡交社,1994

[5] 武井丰治,古建筑辞典,理工学社,1994

[6] 近藤丰,古建筑 细部意匠,大河出版,1972

[7] 迁惟雄,日本美术史,美术出版社,1991

[8] 石川忠,京都御所,亻云统文化保存协会,1999

[9] 太田静六,寝殿造? 研究,吉川弘文馆,1998

[10]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11]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The Imperial Palace of Japan :Kyoto -Gosho in Tokyo

BIA O K e -zhi

(Research Institute o f A rchitectur e Histor y,Academy o f A rchitectur e,

Qinhua U niv ersity)

Abstract :T his paper int ro duces K yo to -Go sho ,the imperial pala ce of Japan .T he a rchitectur al style of Heian -P alace w as built in emulatio n of Daming -Go ng in Changan,the T ang dy nasty capital palace in a ncient China.U nfo rt unately ,t he or ig inal building s wer e damag ed by sev era l disaster s.A s a r esult ,t he empero r decided to mo ve into to day 's K yo to -Go sho ,which became the o fficial imper ial residence in 1331.Due to the fire ,K y oto -G osho ha d been remo ded 12times .In 1788,based o n Heian -palace the ar chitectural sty le of K y oto -G osho w as co nstr uct ed .Specially ,the flo or plan o f Shishin -dan and its surr o unding desig n are the pr incial edifice of the Imperial P alace.Its lay out,st yle desig n and cho sen mater ials are to tally different fr om pala ces of ancient China.It do es no t have pr ecious mater ials and g or geo us o nament but it fulfills a peaceful atm ospher e.A lso ,it has no pur suit in w ide space and luxur ious mater ials .T he Shong unate co nstr uct ed it against the backgr ound o f the fall of the Empero r and the absolute r uler .Such an understated palace ar chitectur e w it hout embo dy ing ext rav agant mater ials and spatial design is indeed r are in t he w o rld.It g reat ly reflects the Ja panese civilizat ion and the T enno System.

Key words :Ky ot o-G osho ;imper ial palace;ar chitectual st yle

(责任编辑:罗 章)30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卷第4期 

建筑?佳制点评

“乐业山居”

——山地城市旧区更新的一条新思路

○王 敏 (重庆建筑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个设计竞赛方案的介绍,阐述了在旧城更新改造中,应充分重视对社区经

济、城市生态及城市肌理的保护,并在设计方法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旧城更新;城市生态;城市肌理

[中图分类号]TU -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478(2000)04-0031-07

一、被遗忘的角落,都市里的村庄。

重庆——中国抗战时的陪都,这一老工业基地近在二十年来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城市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座座大桥横跨两江,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低矮的民宅让位于五光十色的商厦;市中心解放碑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商业步行街;朝天门广场则“打造”成为扬帆远航的巨轮,宏大的气势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不得不叹服;曾作为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生活背景的菜园坝片区,也仿照上海外滩的模样勾画着自己的未来……

山城的居民们开始为自己的城市感到自豪,媒介也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十大建筑”评选活动,这一切似乎预示着如纽约、香港、上海那样的神话又将在这里变为现实。然而,许多有识之士却意识到,一味地盲目抄袭和牵强附会最终可能会毁掉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有的山地特色。

图1如果有一天,你从沧白路嘉陵江索道的缆车上一回眸,或是

在快到朝天门附近嘉滨路的车窗内一扭头,嚯!逼入你眼帘的会

是这样的一大片“破房子”(图1)就如同街边乞讨的赢弱病人,

让人不忍心多看,却又不得不看。在如此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里,

竟然还藏着这样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都市里的村庄”,颇令人意

外,同时又让人觉得十分的面熟。

二、

严酷的现实、被埋没宝藏。一年以前,当我们带着一份国际竞赛的任务书和地形图来

到这里时,尽管事先已了解了一些背景资料,但眼前的一切还是

让我们吃了一惊。位于重庆沧白路陡崖下面的“洪岩洞”片区,地

处临江门和朝天门之间,占地2.36公顷。这里地势陡峭,最大高差在50米以上,坡度普遍大于30°。在狭窄、潮湿的街巷两侧,居住着168户、442名居民。这里距城市中心的闹市区仅一步之遥,然而居民的生活条件却与解放碑有天壤之别。这里不通公路,仅靠两条石阶小路与外界相连,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极为简陋,整个片区仅有一处公共厕所,大部分居民家里没有卫生间。(图2—3)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在本世纪一二十年代,这一带是叫花子住的地方,据说当时重庆城最大的丐帮王朝就设在洪岩洞内。抗战期间,大批难民流亡到重庆,其中的穷苦人家便在这里搭建棚户。由此,洪岩洞才一步步发展起来。解放后,政府曾对洪岩洞进行过改造,平整街巷、接通水电,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2000年12月第1卷第4期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J ou rnal of Chongqing Jianzh u U nivers 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 ol.1D ec.2000

[收稿日期]2000-10-15

 [作者简介]王 敏(1970-),男,云南昆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