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碱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青藤碱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青藤碱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青藤碱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作者:邹同祥, 张翼冠, 张海港, Zou Tongxiang, Zhang Yiguan, Zhang Haigang

作者单位:邹同祥,Zou Tongxiang(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新药研究中心,重庆,400038;湖南省新化县人民医院,新化417600), 张翼冠,Zhang Yiguan(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610041), 张海港

,Zhang Haigang(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新药研究中心,重庆,400038)

刊名:

中药药理与临床

英文刊名: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卷(期):2008,24(6)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0条)

1.李乐.张彩玲.宋必卫青麒碱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期刊论文]-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6(07)

2.Doherty NS.Poubelle P.Borgeat P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zymosan in mice induces

pain,inflammation and the synthesis of peptidoleukotrienes and prostaglandin E2 1985(05)

3.Van der Ploeg J R.Giertsen E.Lǜdin B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fimA gcnotypes in dental plaque 2004(01)

4.Tangirala RK.Rubin W Quantit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murine models:correlation between lesions in the aortic origin and in the entire aorta,and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t of lesions between sexes in LDL receptor-deficient and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 1995(11)

5.黄坚.覃华丽.黄显凯CRH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创伤外科杂志 2006(01)

6.Stout RD.Suttlas J Functional plasticity of macrophages:reversible adaptation to changing microenvironments 2004(03)

7.Stout RD.Suttles J Immunosenescence and macrophage functional plasticity:dysregulation of macrophage function by age-associated microenvironmental changes 2005(01)

8.Bone RC Sepsis,sepsis syndrome,and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1995(02)

9.梁瑞燕.曹柳英.王文君青藤碱抗炎作用机理研究[期刊论文]-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2)

10.杨德森.刘芳.曾繁典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液细胞因子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04)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林永明青藤碱对THP-1细胞增殖、凋亡及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2006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症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关节骨质破坏。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宿主的遗传易感性以及由此引起的持久的免疫反应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影响全身任何覆盖有软骨和滑膜的骨关节。单核/巨噬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单核/巨噬细胞不仅仅能够产生很多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而且它可通过很多机制引起类风湿关节炎的软骨和骨的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属祖国传统医学“痹病”范畴。痹病是由于风、寒、热、湿等因素引起的以疼痛,关节、肌腱、肌肉僵直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感受的外因的不同决定了临床证候特点和药物的治疗。“风气盛者为行痹”,行痹以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活动受限,发热恶风,舌质淡苔薄白,脉浮为主要特点。“寒气盛者为痛痹”,痛痹以疼痛剧烈,痛处固定,遇寒加重,得温痛减,舌质淡苔白脉弦紧为主要特点。“湿气盛者为着痹”,着痹以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重着,舌质白苔厚腻脉濡缓为主要特点。热痹可由上述三种证型发展而来,热痹以关节红、肿、热、痛,遇热加重,得温痛减,兼见发热、口渴,舌质红,苔干黄,脉滑数为主要特点。

中药青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青藤碱是青风藤的生物碱单体提取物。过去的研究表明,青藤碱有广泛的药理学效应,包括

:抗炎、抗风湿、免疫抑制、镇痛和抗心律失常等。青藤碱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E2,白细胞三烯和—氧化氮等达到抗炎的作用。并且,青藤碱可以有效抑制体外淋巴细胞的增殖,改善大鼠佐剂关节炎和抗炎诱导的关节炎。临床研究已经表明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尽管青藤碱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但是对其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就青藤碱对人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探讨。

目的:

1.探讨青藤碱对人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探讨青藤碱对人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细胞中细胞因子IL-1,IL-6基因表达的影响;

3.阐明青藤碱免疫抑制的机理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靶点。

2.实验分四组:青藤碱高剂量组、青藤碱中剂量组、青藤碱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培养液中青藤碱的终浓度分别为:0.3mmol/L、0.15mmol/L、0.075mmol/L;

3.应用四唑盐比色法分析青藤碱对THP-1细胞增殖的影响;

4.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检测青藤碱对THP-1细胞凋亡的影响;

5.采用吖啶橙/溴已锭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青藤碱对THP-1细胞凋亡的影响;

6.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青藤碱对THP-1细胞IL-1,IL-6基因表达的影响;

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Oneway-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P<0.05为显著性差异。

结果:

1.青藤碱对THP-1细胞增殖影响的测定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检测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高(P<0.01)、中(P<0.01)、低(P<0.05)剂量组OD值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OD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剂量组OD值降低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SIN可有效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增殖的效果与浓度呈依赖性。

2.青藤碱对THP-1细胞凋亡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青藤碱对THP-1细胞凋亡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高(P<0.01)、中(P<0.01)、低(P<0.05)剂量组凋亡率均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凋亡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剂量组凋亡率降低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青藤碱可有效增加THP-1细胞的凋亡,促进其凋亡的效果与浓度呈依赖性。

3.吖啶橙/溴已锭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镜下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细胞几乎所有细胞形态正常,核染色质着绿色;SIN低剂量组细胞可见少数细胞核着绿色呈固缩状,并有少数细胞膜不完整,EB透过后呈橘红色;SIN中剂量组可见胞膜损伤后被EB染色呈橘红色的细胞增多,并可见个别死亡细胞;SIN高剂量组可见较多细胞核染色质呈橘红色,并且死亡细胞增多。凋亡细胞计数显示,空白对照组及SIN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7.5%、9%、3.5%。

4.青藤碱对THP-1细胞的IL-1基因表达的影响

IL-1基因及β-actin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在预期位置出现相应条带。IL-1/β-actinPCR扩增产物的比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青藤碱高(P<0.01)、中(P<0.01)、低(P<0.01)剂量组IL-1基因表达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青藤碱高(P<0.01)、中

(P<0.05)剂量组IL-1基因表达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SIN可有效抑制THP-1细胞的IL-1基因表达增殖,抑制IL-1基因表达的效果与浓度呈依赖性。

5.青藤碱对THP-1细胞的IL-6基因表达的影响

IL-6基因及β-actin扩增片段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在预期位置出现相应条带。IL-6/β-actinPCR扩增产物的比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青藤碱高(P<0.01)、中(P<0.01)、低(P>0.05)剂量组IL-6基因表达均有所降低,高、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青藤碱高

(P<0.01)、中(P<0.01)剂量组IL-6基因表达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SIN可有效抑制THP-1细胞的IL-6基因表达,抑制IL-6基因表达的效果与浓度呈依赖性。

结论

1.青藤碱可以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2.青藤碱可以抑制THP-1细胞IL-1、IL-6基因表达;

3.青藤碱免疫抑制以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与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

2.学位论文易丹丹青藤碱凝胶剂的研制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研究2002

第一部分青藤碱凝胶剂的研制及质量考察; 目的:筛选青藤碱凝胶剂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考察.方法:以卡波姆为基质制备青藤碱凝胶剂,选用L9(3<'4>)正交设计表优选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凝胶中青藤碱含量.按筛选出的最佳处方制备青藤碱凝胶,并对制剂的外观、含量、稳定性进行考察. 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第二部分青藤碱凝胶剂体外透度吸收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浓度氮酮对青藤碱凝胶透皮吸收的影响,进一步为青藤碱凝胶剂的处方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配制含不同浓度氮酮的青藤碱凝胶,采用透皮扩散装置进行离体鼠皮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接收液中青藤碱的含量.结论:选择2.0﹪氮酮作为青藤碱凝胶剂的促透剂.第三部分青藤碱凝胶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研究;目的:研究青藤碱凝胶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经皮给药,观察青藤碱凝胶对大鼠双侧后足跖肿胀度,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论:外用青藤碱凝胶有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免疫抑制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有关.

3.会议论文李晓娟.王培训.刘良.周联.王文君.梁瑞燕.曹柳英青藤碱对J774巨噬细胞株炎症性细胞因子与炎症介

质合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2001

本文选择具有正常巨噬细胞显著特征的J774巨噬细胞株,观察青藤碱对其生长及炎症介质基因表达及生物合成的影响.

4.学位论文何小波青藤碱对巨噬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及其相关机制研究2004

中药在中国应用于临床治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对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上,以往多限于中药的表观、生长习性来解释药性(取象比性)和经验型用药.如果不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阐释中药的药理作用,必将阻碍中药的推广和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近些年,随着中药提取和纯化的工艺的提高,中药中核心物质得以提纯,给中药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为中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我们的研究表明,青藤碱之所以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在于它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诱导巨噬细胞的凋亡.我们首次发现ERK活化可能是青藤碱抑制巨噬细胞增殖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此外,p27、Bax的活化和Bcl-2的抑制也可能参与了青藤碱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过程.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阐明青藤碱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挥免疫抑制效应的作用机理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5.期刊论文王勇.方勇飞.周新.钟兵.罗中华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中华

风湿病学杂志2003,7(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青藤碱体外作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核因子-κB (NF-κB)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IL-10 mRNA的影响,以阐明该药抗炎和抗风湿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模型,收集腹腔巨噬细胞,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 测NF-κB活性,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TNF-α mRNA、IL-1β mRNA、IL-10 mRNA的表达.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后腹腔巨噬细胞内NF-κB活性与TNF-α mRNA、IL-1β mRNA、IL-10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青藤碱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NF-κB活性与TNF-α mRNA 、IL-1β mRNA、IL-10 mRNA的表达.腹腔巨噬细胞NF-κB的变化趋势与TNF-α mRNA 、IL-1β mRNA、IL-10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青藤碱通过下调NF-κB活性而降低腹腔巨噬细胞内TNF-α mRNA、IL-1β mRNA的表达.

6.学位论文靳小石中药预防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2007

第一部分: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目的:建立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并研究排斥反应机理。

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同系和异系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分为3组:同系移植组、异系移植组、异系移植使用CsA组 (环孢素组)。分别在术后

7天、14天、28天、60天进行移植物活检,常规病理学检测,应用 Realtime-PCR 技术检测移植物内IL-4、INF-γ分子 mRNA 转录水平以观察急性排斥反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C1368以观察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情况,使用 Realtime-PCR 技术和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移植物内TGF β1、PDGF mRNA 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上述两种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以明确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4)CD68检测提示在术后第60 天环孢素组较同期的同系移植组显著升高。(5)环孢素组的 TGF-B1 及 PDGFmRNA 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第60天也较同期的同系移植组显著升高,免疫组化可见 TGF-β1及PDGF在间质内高表达,表明环孢素组术后第60天开始出现慢性排斥反应,并同时伴有TGF-β1及PDGF分子的表达水平升高。

结论:(1)移植术后的早期存在急性排斥反应。(2)术后第60天环孢素组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严重。(3)异系大鼠小肠移植经环孢素治疗组术后60天即可出现慢性排斥反应表现,并同时伴有 CD68、TGFβ1、PDGF 因子的显著高表达,提示C1368、TGFβ1、PDGF对于判定慢性排斥反应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单味中药对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对于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并筛选有效药物。

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异系小肠移植模型,受体大鼠应用环孢素1个月后按照实验要求随机分组,分别给予雷公滕、粉防己碱、青滕碱,同时设立同系对照组及异系对照组。术后7天、14天、28天、60天、90 天行移植物活检,常规病理学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CD68 以观察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情况,使用Realtime-PCR 技术及 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 β1、PDGFmRNA 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于实验终点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物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观察受体和移植物的免疫功能。

结果:(1)慢性排斥反应病理评分在第90天各组间比较中出现显著差异,其中粉防己碱组、青藤碱组和异系对照组评分显著高于同期雷公藤组和同系对照组。(2)CD68 的检测结果在术后第90 天组间比较中有显著差异,粉防己碱组、青藤碱组、异系对照组中表达显著高于雷公藤组和同系对照组。(3)TGFβ1和PDGF mRNA 转录水平在术后第60天和第90天的组间比较中有显著差异,粉防己碱组、青藤碱组、异系对照组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雷公藤组和同系对照组,TGFβ1和PDGF蛋白定量及免疫组化结果与mRLNA转录水平一致。(4)实验终止时,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表明雷公滕组和粉防己碱组

CD4+/CD8+显著降低,移植物T细胞亚群检测表明异系对照组CD4+/CD8+显著低于其他各组。(5)肝肾功能检测表明粉防己碱组和青藤碱组AST值显著升高。 结论:(1)粉防己碱组、青藤碱组和异系对照组的组织破坏程度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程度重于雷公藤组和同系对照组。(2)术后第60天和第90天,粉防己碱组、青藤碱组、异系对照组的 TGFβ1和PDGF因子较同时点各组处于较高水平。(3)雷公藤和粉防己碱对于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异系对照组移植物CD8+淋巴细胞浸润增多。(5)粉防己碱和青滕碱对于肝功能有一定影响。(6)雷公滕组与其它中药治疗组相比可更为有效地减低 TGF β1、PDGF因子的表达,减轻和延缓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部分:复方中药对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并进行筛选有效复方中药。

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异系小肠移植模型,应用环孢素1个月后,按照实验要求随机分组,在予以雷公藤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黄芪、丹参、黄芪-丹参,同时设立同系对照组及异系对照组。分别于术后术后7天、14天、28天、60、90天行移植物活检,常规病理学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68以观察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情况,使用 Realtime-PCR 技术和 Western blot 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PDGF mRNA 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以明确各移植组TGFβ1、PDGF 水平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实验终止时移植物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观察受体和移植物的免疫功能。

结果:(1)慢性排斥反应病理评分在第90天各组间比较中出现显著差异,其中丹参组、黄芪-丹参组、异系对照组的病理评分显著高于同期黄芪组和同系对照组。(2)CD68的检测结果显示术后第90组间比较中有显著差异,其中异系对照组CD68表达显著高于同期各实验组和同系对照组。(3)TGFβ1和PDGF mRNA 转录水平、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在第60天和第90天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在第60天组间比较,异系对照组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各组,第90天组间比较表明异系对照组、丹参组、黄芪-丹参组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同期的黄芪组和同系对照组。(4)实验终止时移植物T细胞亚群检测表明,异系对照组移植物中CD4+/CD8+显著减低,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中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1)丹参组、黄芪-丹参组、异系对照组的组织损伤程度要重于黄芪组和同系对照组。(2)异系对照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严重。(3)在第60天和第90天异系对照组、丹参组、黄芪-丹参组的TGFβ1和PDGF因子处于较高水平。(4)异系对照组移植物中CD8+淋巴细胞浸润增多。(5)雷公藤-黄芪配伍与其它配伍组相比可更为有效地抑制 TGFβ1、PDGF 的表达,减轻移植后期移植物中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显著延缓小肠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进程。

7.会议论文王培训.黄宇明等青藤碱对巨噬细胞J774增殖及其产生PGE2的影响

8.学位论文徐广全青藤碱对心脏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和COX-2活性的影响2006

观察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青藤碱在大鼠急性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模型中的作用。

方法以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按照Ono等报道的术式进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供心肺动脉与受者的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心主动脉与受者的腹主动脉端侧吻合。青藤碱30mg/kg/d,评价生存时间,检测移植心切片,进行排斥反应的病理分析和评价的COX-2活性。

结果: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实验组存活时间为(12.5±2.6)d,对照组为(6.8±0.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心的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心肌细胞,移植后第3、5d,青藤碱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03±0.42和3.28±2.42;对照组分别为2.35±1.51和11.35±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移植后第3d表现为炎性渗出和局灶心肌损坏,移植后第5d出现明显的心肌水肿、炎性渗出、心肌损坏;实验组移植后第3d炎性渗出明显减轻,巨噬细胞明显减少,移植后第5d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明显减少;实验组移植后5天COX-2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

结论青藤碱能够延长移植大鼠的生存时间。

细胞凋亡存在于急性排斥的整个过程,并且随着排斥程度的加剧而增加,说明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是心脏移植急性排斥中细胞死亡的重要机制。

青藤碱对移植物的保护可能是通过抑制移植物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

青藤碱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明显减少移植心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急性排斥和移植物损伤,尤其在排斥反应较为严重的第5天最为突出。

9.期刊论文金晓琨.李卫东.滕慧玲.林志彬青藤碱对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20(7)

目的探讨青藤碱对BALB/c近交纯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表达的影响,提供其抗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药物对LPS(Lipopolysaccharides)刺激状态下腹腔巨噬细胞NF-κB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s)核移位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药物对LPS刺激作用下的腹腔巨噬细胞IκB-α降解的影响.结果高、中剂量给药组与模型对照(control)组间NF-κBp65核移位和IκB-α降解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藤碱的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p65核移位和IκB-α降解有关.

10.学位论文赵毅青藤碱对RA患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2007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最为常见的以关节炎症表现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全世界,RA的发病率平均为1%,男女比例为1:3,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的高峰为40-60岁。虽然,RA的发病遍布世界各个地区,但工业化国家的发病率一般比其他国家至少高3倍。RA的临床表现较为广泛,持续性和进展性的外周关节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骨和软骨的损伤是RA发病的主要特点。

RA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然没有阐明,目前认为RA是一种多因素联合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RA的发病过程中,滑膜组织的慢性炎症引起RA患者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增生、血管过度形成,T细胞、B细胞、浆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在RA关节滑膜中浸润。RA的发病以及疾病活动性都与HLA-DR4或HLA-DRl相关,这证明了T细胞在RA的发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A可以被看作是未知抗原诱导T细胞活化介导的自身免疫病。MHC分子给CD4+T细胞提呈自身抗原是T细胞活化的第一步。在抗原的刺激下,炎症细胞分泌、合成炎症因子,引起滑膜炎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功能最为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激活初始免疫反应。DC在免疫监视的淋巴组织中捕获、处理抗原,而后在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的过程中逐渐分化成熟。成熟的DC可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并促使Th细胞向Th1型或Th2型细胞分化,同时DC可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诱导调节性T细胞和B细胞免疫反应,分泌细胞因子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成熟的.DC可活化淋巴细胞诱导免疫反应,而不成熟的DC则可诱导T细胞的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减少自身免疫的发生。因此,DC在RA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A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痹病”范畴。“痹病”是因人体遭受风、寒、湿、热之邪的侵袭,气血为病邪阴闭而引起的疾病。以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和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临床主要表现。按病因的不同可分为行痹、寒痹、湿痹、热痹、风湿热痹等。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因此,“痹病”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为治疗大法,并随其寒热而兼行清热或祛寒。清风藤用于治疗关节炎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青藤碱是清风藤的单体提取物,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青藤碱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风湿

理。

目的:

1.建立人外周血DC体外培养体系;

2.观察青藤碱对RA患者外周血DC免疫功能的影响;

3.建立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2 mRNA和TLR4 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

4.观察青藤碱对RA患者外周血DC中TLR2、TLR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5.观察青藤碱对RA患者外周血DC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和核易位的影响;

6.进一步揭示青藤碱免疫抑制的机理,进一步为青藤碱治疗RA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

1.人外周血DC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RPMI-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采用GM-CSF和IL-4联合刺激,于培养第8天收获,即

control DC。在培养结束前12h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μg/ml)刺激成熟,即LPS-DC。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DC形态。分离、培养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采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DC对T细胞的刺激作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

2.青藤碱对RA患者外周血DC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6名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青藤碱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体外培养、诱导RA患者DC。于培养结束前12h在培养基中分别按照低、中、高浓度加入青藤碱溶液至终浓度为1mmol/L、2mmol/L、5mmol/L,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溶解介质。MTT法检测青藤碱在0.1mM,2mM,5mM,10mM,15mM,20mM浓度下对DC的细胞毒性作用。收集青藤碱干预后的RA患者外周血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MLR检测

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作用。收集DC培养上清,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p70含量。提取RA患者外周血DC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CD80 mRNA、CD86 mRNA、IL-12p35mRNA的表达。

3.青藤碱对RA患者外周血DC中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青藤碱干预RA患者外周血DC,收集干预后的细胞提取DC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PCR扩增TLR2、TLR4、GAPDHcDNA片段,回收并纯化:PCR.产物。将TLR2、TLR4、GAPDH的PCR产物分别按10<'8>,10<'7>,10<'6>,10<'5>,10<'4>copies/μl梯度倍比稀释,荧光定量PCR仪检测并自动计算出样品的定量结果,描绘标准曲线。将各样本cDNA按照建立体系中的反应条件在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扩增,由电脑自动分析并计算出反应体系中待测样品cDNA达到设定阈值的循环数(Ct值)。以公式2<'-ΔΔt>计算出相对于空白对照组的青藤碱干预各组的DC中TLR2 mRNA、TLR4 mRNA的表达水平。提取RA患者外周血DC总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后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TLR2、TLR4蛋白的表达。

4.青藤碱对RA患者外周血DC中NF-κB活性和核易位的影响收集青藤碱干预后的RA患者外周血DC,提取DC总RNA和蛋白。半定量 RT-PCR检测DC中RelB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青藤碱对RA患者DC中磷酸化p38MAPK和IKBα表达的影响。提取DC核蛋白,凝胶迟滞实验 检测RA患者外周血DC中NF-κB的活性。FITC标记DC内RelB蛋白,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DC中RelB核易位的情况。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X±S表示,两种处理因素设计的均数比较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处理的单独效应、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单因素设计的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One way-ANOVA,多个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在GM-CSF和IL-4联合刺激的作用下,单核细胞成功的分化为DC。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可见其呈现典型的树突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CDla、CD40、CD80、CD83、CD86、HLA-DR,并且随着DC数目的增多其对T细胞刺激能力逐渐增强。

2.经lmM,2raM,5mM,lOmM青藤碱溶液干预后的DC其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P>0.05),经15mM,20mM青藤碱溶液干预后的DC其细胞活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1)。

3.经阳性梯度定量模板数与Ct值关系对数拟合作图,得到不同梯度定量模板的对数值与循环数(Ct值)之间关系的标准曲线,分别有着非常好的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985,0.9945,0.9912)。

4.PCR扩增结果显示,青藤碱4个剂量组之间RA患者外周血DC中RelB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经青藤碱干预后4组磷酸化p38和IKBα的表达均有所改变,但p-IκBα的改变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1.以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以GM-CSF和IL-4两种细胞因子为刺激,可充分诱导出具有免疫功能和特征形态、表型的人外周血DC。

2.青藤碱可能通过抑制RA患者DC的免疫功能而阻断RA患者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控制其介导的炎症损伤,最后达到缓解和治疗RA的作用。

3.青藤碱可能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抑制了RA患者DC的成熟或成熟DC的功能,从而抑制了RA患者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异常活化:(1)青藤碱可抑制DC表达MHC Ⅱ类分子,阻断或减弱了DC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提呈自身抗原的能力,抑制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增殖;(2)青藤碱可抑制DC协同刺激分子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阻断或减弱了DC为自身反应性T细胞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抑制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3)青藤碱可抑制DC合成和分泌IL-12,阻断了DC对活化后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诱导和分化能力,抑制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分化。4.青藤碱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能通过对TLRs的作用而产生。

5.青藤碱对RA的治疗作用可能也与其阻断了TLRs对RA发病相关因素的识别,抑制RA发病因素对RA患者免疫的异常活化作用有关。

6.青藤碱可有效抑制NF-κB的活性,但不抑制NF-κB的表达。

7.青藤碱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能与其抑制DC中IκB的磷酸化,降低NF-κB的活性,抑制RelB亚基的核易位有关。

引证文献(1条)

1.刘剑平.张国元.刘增荣.张海港.张翼冠青藤碱对NZB/W F1代狼疮鼠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及Bax、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9(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57050025.html,/Periodical_zyylylc200806008.aspx

授权使用: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授权号:04d10620-2aae-4e38-a3cb-9e35015acc24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1日

实验一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实验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1、【实验原理】 (1)巨噬细胞作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能清除体内抗原物质及变性的细胞,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起重要作用。MΦ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其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2)此实验采用体内法,即: 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30min 后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以冷美蓝染色,油镜下计数吞噬鸡红细胞的百分数,及观察巨噬细胞中内因被杀死而染为蓝色的鸡红细胞的形态、数目,以判断巨噬细胞中的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免疫水平。 2、【实验步骤】 (1)试验前3d,小白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 (2)实验时,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液1ml,轻揉腹部,使红细胞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 (3)30min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吸管取出腹腔液,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然后再滴一小滴 0.03%xx溶液,盖上盖玻片。 (4)低倍镜下找到观察区域后,换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 (1)如图所示,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注射鸡红细胞后镜检腹腔液,可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并且可以看到部分鸡红细胞聚集到吞噬细胞附近。

(2)镜下可见吞噬细胞核呈蓝色,被吞噬的鸡红细胞呈椭圆形,其胞浆呈红色而核被染成蓝色。 (3)由于未将腹腔液和冷美蓝溶液充分混合均匀,使得视野中出现大片深染区域。 总体实验结果较好,视野中央可见清晰的吞噬了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 5、【注意事项】 (1)涂片的薄厚要适当,否则影响计数。 (2)小鼠腹腔注射时不要刺伤内脏。 (3)如小鼠腹腔液过少,可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4)剪开小鼠腹腔时应避免出血,否则将影响试验结果。 (5)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时间过长可被消化,时间过短未被吞噬,必须掌握好吞噬作用时间。实验二双向琼脂扩散实验 1、【实验原理】 (1)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两者比例适当并有电解质存在及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经一定的时间,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环的现象,称为沉淀反应。 (2)琼脂扩散是指为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所呈现的一种沉淀反应。 当对应的抗原、抗体在半固体琼脂终相遇,且二者比例适当时,便出现可见的白色沉淀线,这组沉淀线是一组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复合物。当琼脂中有多组不同的抗原、抗体存在时,便各自依其扩散速度的差异,再适当的部位形成独立的沉淀线。因此,琼脂扩散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更广泛地用于抗原成分的分析。 (3)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定性实验。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分别加人琼脂板上的孔内,两者均可扩散,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如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功能活跃时,可呈多突形。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 深。细胞质较丰富,功能活跃时内含有许多颗粒或空泡。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 组织细胞或巨噬细胞:有吞噬能力,细胞形状不一,亦为多突起的星形细 胞,注意与成纤维细胞的区别在于:细胞质中含有吞噬的台盼蓝颗粒。细胞质染 色较深,细胞轮廓较明显。细胞核较小,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较深,核内的结构 看不清。 单核-巨噬细胞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以及组织内 的巨噬细胞(Mφ)。Mφ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 前体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是自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 节等重要作用。 由游出血管的单核细胞衍变而成的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常伸出短而钝 的突起,作变形运动,能吞噬死亡的细胞和侵入体内的细菌,形成吞噬体,在免疫反 应中起重要作用。 在疏松结缔组织内固定的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常沿胶原纤维散在分布。形态多样可变,常有伪足;核小深染,较圆,偏心位,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酸 性,含空泡和异物颗粒。表面有皱褶、小泡、微绒毛;胞质有初、次级溶酶体、 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膜附近有许多微管微丝。 功能: (1)趋化性定向运动:沿着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定向移动,聚集 到释放这些物质的病变部位。 (2)吞噬作用:伸出伪足包围细菌、衰老细胞等,进而摄入胞质内形成吞 噬体或吞饮小泡。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后被溶酶体酶消化分解。 侵入人体的细菌、病霉或异物,及人体产生的衰老、损伤细胞和坏死组织等,均 需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予以清除。所以,吞噬细胞又被誉为“人体健康的卫士”。 吞噬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两类。大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 胞和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占自细胞总数的3~8%,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为14~20微米左右,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内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此即溶酶体,内含 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等。寿命可长达75天左右。

细胞生物学 课后习题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 2.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1离心分离技术○2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与脂类等的显示方法 ○3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4细胞内特异核酸的定位于定性 ○5反射自显影技术○6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 第四章细胞质膜(重点:1、3题,2题可不看) 1、膜脂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自的功能? (1)基本类型:甘油磷脂、糖脂、胆固醇 (2)功能: 甘油磷脂不仅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其中的某些成分如PI等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鞘脂:其分子结构与甘油磷脂非常相似,可以与甘油磷脂共同组成生物膜。 胆固醇:除了作为生物膜的主要结构成分外,还是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化合物,它还可以与发育调控的重要信号分子Hedgehog共价结合。 3、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细胞红细胞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主要包括:膜骨架、鞭毛、纤毛、变形足和微绒毛,都是细胞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分别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运动、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等功能有关。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比较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特点。 载体蛋白相当于结合在细胞质膜上的酶,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可同特异性底物结合,一种特异性载体只转运一种类型的分子或离子;转运过程类似于酶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特征;既可被底物类似物竞争性地抑制,又可被某种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以及对pH有依赖性等,因此有人将载体蛋白称为通透酶。与酶不同的是,载体蛋白对转运的溶质不进行任何共价修饰。 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与溶质分子结合,允许大小和带电荷适宜的离子通过。绝大多数的通道蛋白形成有离子选择性的、门控的跨膜通道。因为这些通道蛋白几乎都与离子的转运有关,所以又称离子通道。与载体蛋白相比,三个显著特征: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离子通道没有饱和值,离子通道是门控的。 2、试述胞吞作用的类型和功能。 (1)吞噬作用:是原生生物摄取食物的一种方式,其作用不仅是摄取营养物,主要是清除侵染机体的病原体以及衰老或凋亡的细胞,如人的巨噬细胞每天通过吞噬作用清 除10的11次方个衰老的血红细胞。 (2)胞饮作用:是细胞内吞作用从外界获取物质及液体的的一种类型,是细胞外的微粒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包裹形成小囊泡(胞饮囊泡),并最终和溶酶体相结合并将囊泡内部的物质水解或者分解的过程。 3、比较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异同。 1)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一般小于150nm,而吞噬泡直径往往大于250nm。 2)胞饮作用是一个连续发生的过程,所有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连续摄入溶质和分子;吞噬作用首先需要被吞噬物与细胞表面结合并激活细胞表面受体,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 3)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结合素蛋白和结合蛋白等的帮助;吞噬泡的形成则需要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在多细胞动物体内,只有某些特化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解: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人巨噬细胞可从外周血或经斑蝥激发的皮疱液中获取,也可从肺灌洗液或患者腹膜透析液中分离,但操作繁锁,得量不多。许多实验室在进行基础或配合临床研究巨噬细胞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或筛检免疫增强药物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时,常选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 (一)炭粒廓清试验 正常小鼠肝中枯否细胞可吞噬清除90%炭粒,脾巨噬细胞约吞噬清除10%炭粒,据此给小鼠定量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炭粒悬液),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取静脉血,测定血中炭粒的浓度,根据血流中炭粒被廓清的速度,判断巨噬细胞的功能。 (二)吞噬功能的检测 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实验室常用比细菌大的细胞性抗原作为被吞噬颗粒,如鸡红细胞。其检测原理是将受检细胞与适量的颗粒抗原混合后,置37℃保温0.5~1h,其间时加振摇,最后离心取测定细胞制成涂片,染色镜检,分别计数出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各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建立正常参考值。 (三)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 巨噬细胞富含溶酶体酶,如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溶菌酶等,测定这些酶的活性也是衡量巨噬细胞功能的实用指标之一。 1.酸磷酸酶的测定 (1)硝酸铅法:本法优点是用普通试剂,价格便宜,一般实验室均有条件做,封片后可较长时间保存,并可用电子显微镜研究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缺点是细胞必需固定,而且固定条件要求严格,如处理不当酶活性易消失,反应步骤也较多。 该法基本原理是在适当的酶性条件下,巨噬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能使β甘油磷酸钠水解成磷酸盐后,后者与硝酸铅反应产生磷酸铅,而磷酸铅再与硫酸铵反应则形成黑色硫化铅,沉积在胞浆内酸所在处,显示棕黑色颗粒。酶活性强弱可根据颗粒的数量和粗细不同而分级判断,颗粒数量少则细的为+,颗粒多而粗的为++,颗粒很多且很粗的为+++。 (2)偶氮法:本法操作简便,反应液中的底物α-萘磷酸钠被酸性磷酸酶分解后,形成萘酚和磷酸盐,而萘酚结构中的羟基(-OH)邻近的活泼碳原子,立即与偶氮染料起反应,而产生鲜艳的棕色沉积在酶所在处,缺点是封片后保存时间短。 2.非特异性酶的测定该酶比较稳定,酶活性丧失较慢,细胞经涂片干燥,置室温至少可保存半天至一天,因此特别有利于临床检验室采用。 常用α-萘醋酸法,该酶可将-萘醋酸分解成萘酚和醋酸,萘酚迅速与偶染料结合,形成有色反应物而沉积。 (四)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 激活巨噬细胞可产生一种与膜结合的凝血活性因子,加速正常血浆的凝固,为此取已经37℃预温的正常兔血浆和CaC12混合液,加入经粘附单层巨噬细胞的试管中,移置37℃,即时记录血浆凝固时间。实验证明当巨噬细胞与LPS、肿瘤相关抗原或HbsAg等温育后,可见血浆凝固时间明显缩短。本法稳定方便,也是检测不同疾病患者巨噬细胞功能的指标之一。 1 2 下页

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何茂辉学号20062501302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06科三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项目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09 年 5 月19 日 实验指导老师尤蓉、周仁超实验评分 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实验目的: 1.通过红细胞的溶血过程的观察,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种物质进入细胞膜 的速度。 2.通过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过程,了解巨噬细胞对大分子或颗粒物质 的内吞作用。 实验原理: 1.红细胞在低渗液中,细胞很快吸水而胀裂,称为溶血。在等渗液中,由于 有些溶质会进入红细胞内、引起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也会吸水胀裂,由于各种物质透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的时间不同。 2.高等动物具有大小两类吞噬细胞(即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专司吞噬 作用,为非持异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小鼠腹腔注射淀粉肉汤液,可诱导巨噬细胞大量产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 性。 实验步骤: 细胞膜的渗透性(兔红细胞) 1.取1mL兔的抗凝全血于50mL小烧杯中,再加入10mL0.17 mol/L氯化钠,稀 释兔血制成兔的红细胞悬液,观察它的特点为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浑浊液体。 2.取1支试管加入10ml蒸馏水,再加入1ml红细胞悬液,摇动2次混匀,可 见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迅速变成红色澄清液 3.取6支试管贴上标签,依次加入下列等渗溶液10ml:①0.32M甲醇、②0.32M 乙醇、③0.32M丙醇、④0.32M乙二醇、⑤0.32M甘油、⑥0.32M葡萄

糖 4.向每支试管加入1ml红细胞悬液,摇动2次混匀,观察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 记下溶血时间并给予分析 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观察 1.实验前一天向小白鼠腹腔注射6%淀粉肉汤液(含台盼蓝)1ml 2.鸡红细胞悬液制备:取抗凝全血1mL,移入10mL离心管,加入4mL生理盐水 混匀, 1500rpm离心5 min。洗涤2次,最后按压积红细胞体积加生理盐水配成1%鸡红细胞悬液 3.小鼠腹腔注射1%的鸡红细胞悬液1ml,轻揉腹部使鸡红细胞分散 4.20~30min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5.将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腔,把内脏推向一侧,加适量生理盐水与腹 腔液混匀,用吸管吸取腹腔液于试管或小烧杯中备用 6.吸取腹腔液1~2滴,制作临时装片 7.镜检 结果与分析: 1、 2、

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功能实验

实验一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功能实验 原理:巨噬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能清除体内抗原物质及变性的细胞,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起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其吞噬功能明显增强。此次实验我们用体内法来介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体内法: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30min后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以冷美兰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吞噬鸡红细胞的百分数,及观察巨噬细胞内被杀死而染为紫色的鸡红细胞的形态、数目,以判断巨噬细胞的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方法:(1)试验前3天,小白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2)实验时,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1ml,轻柔腹部,使鸡红细胞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 (3)30min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滴管取出腹腔液,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然后再滴一小滴0.06%冷美兰溶液,盖上盖玻片 (4)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实验结果:100个巨噬细胞中已吞噬了鸡红细胞的 巨噬细胞的数目 吞噬百分率 = ———————————————————×100% 100个巨噬细胞 100个已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中 鸡红细胞的数目 吞噬指数 = ———————————————————×100% 100个已经吞噬了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 结果分析:正常值 吞噬百分率:62.77±1.38 吞噬指数:1.058±0.049 我们的实验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腹腔注射时没有完全注射到腹腔内,部分残留在腹腔壁上。 实验二沉淀反应(双向琼脂扩散实验) 原理: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定性实验。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与相应抗体分别加入琼脂板上的孔内,两者均可扩散,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如果不是相应的抗原与抗体,就不出现沉淀线。本试验常用于分析抗原抗体的纯度及相互关系。 方法:(1)将熔化的1%琼脂加在玻片上,3ml/板。 (2)待琼脂凝固后,在板上打孔。 (3)中央孔加抗体,上下孔加抗原1,左右孔加抗原2,每孔10μl。 (4)将琼脂板置于湿盒内,37℃ 24h后观察结果。 结果:在中央孔与周围孔之间,如出现沉淀线,则为阳性反应,提示有相应抗体与抗原反应。结果分析:(1)琼脂铺板应一次铺成,均匀平滑。 (2)打孔时要垂直打孔,防止孔壁破裂。 (3)加样时避免样品量过多溢出,影响沉淀线的生成。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一、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一) 体内法 [材料] (1) 动物: 豚鼠。 (2)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 (3) 无菌注射器及针头、无菌肉汤、玻片、瑞氏染液。 [方法] (1) 第1天注射无菌肉汤10 ml 于豚鼠腹腔,隔24 h 同法注射肉汤5 ml。20 min 后,再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Iml 于上述部位。 (2) 注射完毕,每隔20 min 用注射器抽取腹腔液,并做推片,待其自千后,用瑞氏染色法染色,镜检时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小吞噬细胞吞入胞浆时为宜。 (3) 瑞氏染色方法如下: 将瑞氏染液滴加数滴于涂片上。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轻轻混匀,染5 -10 min。用蒸馏水(或自来水) 冲洗。待干或轻轻用吸水纸将涂片吸干,油镜检查。 [结果] 染色后,可见小吞噬细胞的核及被吞噬的细菌呈深紫蓝色,而小吞噬细胞的胞浆为紫色。 (二) 体外法 [目的] 1.熟悉检测白细胞吞噬作用的原理与实验方法。 2.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检测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3.掌握显微镜、油浸镜的使用与保护方法。 [原理] 中性粒细胞具有在噬杀菌功能,当与颗粒物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混合后,孵育一定时间,颗粒物质被中性粒细胞吞噬。根据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可反映该细胞的吞噬功能,但不能反映其杀伤功能。 [材料] (1) 3.8% 枸橼酸钠。 (2) 碘伏、无菌注射器及针头、吸管、试管、载玻片、温箱等。 (3)瑞氏染液 (4) 葡萄球菌悬液: 取白色葡萄球菌在琼脂斜面上生长24 h的培养物,用无菌生理盐水刮洗下菌苔,用PBS洗涤2次,最后用比浊法将菌液调整至5 x10 7ml悬液,100℃加热15min,置4℃冰箱备用。 [方法]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讲解学习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单核-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对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体外法) 1、原理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的功能,将巨噬细胞与被吞噬物(鸡红细胞、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共同温育,染色,在油镜下计数吞噬异物的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以此判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评价机体的免疫状态。 2、方法 (1).小鼠巨噬细胞制备实验前三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可溶性淀粉1 ml。实验时眼球放血、断椎处死小鼠,碘酒、洒精消毒皮肤,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膜,用镊子夹起腹膜剪开一小口(注意避开血管)用生理盐水(或1640)灌注腹腔,收集腹腔液于试管中(约4 ml),1500 r/min,离心10 min,去上清,沉积细胞用生理盐水(或1640)洗二次,离心转速、时间同上。最后沉积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1640配成适当浓度备用(1~2×106/ml)。

(2)被吞噬物的制备 1).鸡红细胞制备从鸡翼下抽取静脉血,加入5倍量Alsever液(2.05 g葡萄糖,0.42 g NaCl,0.8 g枸橼酸钠 5H2O、0.55 g枸椽酸,加双蒸水到100 ml,加热溶解后过滤分装,8磅高压灭菌,4℃保存),置4℃可以保存1个月。用前取适量鸡红细胞悬液,用PBS洗涤二次后配成1%的浓度备用。 2).白色念珠菌制备将白色念珠菌接种于沙氏平皿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收集菌,用适量生理盐水配成悬液,100℃,煮沸30 min灭活,离心去掉上清,再用1%美兰染色30 min,用生理盐水洗涤二次,用生理盐水配成1×108/ml菌悬液,4℃冰箱保存备用。 3、操作 取巨噬细胞0.5 ml加1%鸡红细胞或l×l08/ml白色念珠菌悬液0.5ml,置37℃温育30min。取2滴混合液置玻片上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观察计数,或离心1000r/ min,10min,取细胞沉淀混悬液制成涂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油镜观察计数。 吞噬率%=(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100个巨噬细胞)×100% 吞噬指数%=1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总数/100个巨噬细胞 **(吞噬指数式中巨噬细胞为阳性吞噬细胞)

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伍国强 (兰州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20) 摘要:本实验用CFA免疫小鼠后,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数目以及用中性红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表明,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的数目和吞噬能力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1 前言 巨噬细胞是一种多功能免疫细胞,在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主要作用有:(1)吞噬杀伤作用:直接吞噬、调理吞噬作用。(2)抗原提呈作用:即外来的抗原性异物通过巨噬细胞的捕获、加工和处理后,与胞内合成的MHC-1/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被呈递到细胞膜表面,被TCR 识别的作用。具有此作用的细胞叫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此外,巨噬细胞表面还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如B7、ICAM-1、LFA-1,3等分别与T细胞上的CD28、LFA -1(CD11)、LFA-2(CD2)等相互作用,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3)抗肿瘤作用:Mφ被某些细胞因子如IFN-γ激活后能有效杀伤肿瘤等靶细胞,其吞噬杀菌能力也显著提高。(4)分泌生物活性介质,产生免疫应答和其它免疫效应:如 IL-1,12、IFN、TNF、PGE等;以及某些补体成份和凝血因子、组织修复因子等。为了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我们用CFA免疫的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作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药品:生理盐水、0.6%环磷酰胺、Hank’s溶液、1640培养基、细胞裂解液、中性红等。 2.1.2 仪器:血球计数板、细胞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等。 2.1.3 动物:小白鼠2只,由兰大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2、方法 2.2.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取小白鼠2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注射0.1ml生理盐水,试验组注射0.1mlcFA。48小时后,小鼠眼眶放血,断颈处死。腹腔注射3ml预冷的生理盐水。吸取腹腔渗出液5ml离心管(冰浴)。1600rpm离心10 分钟,弃上清,4℃生理盐水定容至5ml。血球计数板镜下巨噬细胞计数。用生理盐水调mΦ浓度为1×106,取4ml 1600rpm 离心10分钟,弃上清加4ml 1640定悬。将mΦ加入24孔板,每组4孔,每孔1ml。37℃,5%CO2细胞培养箱贴壁培养纯化2小时。2.2.2 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试验将贴壁纯化好的mΦ弃1640培养液,对照孔加0.5ml生理盐水,其余每孔加0.5ml0.075%中性红,继续培养1小时。倾去上清液,用温PBS 洗细胞3 次,每孔加入细胞溶解液(为体积分数50 %的乙酸和体积分数50 %的无水乙醇) 2ml ,室温下放置30分钟,待细胞溶解后,即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值。以OD 值表示巨噬细胞功能的强弱。 3 结果与讨论表:mΦ的浓度及吸光值 mΦ细胞个数mΦ浓度 (个/ml) 0D值 对照组256 6.4×105 0.252 试验组2176 5.44×106 0.283 3.1 免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浓度从上表可以看出,用cFA免疫的小鼠腹腔巨噬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1周周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1周周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③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④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⑤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⑥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⑦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能力 A.有三个选项正确 B.有四个选项正确 C.有五个选项正确D.有六个选项正确 2.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受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 B.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 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 3.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如图为某地5年内主要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故其在此地将持续呈“J”型增长B.此地5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和加拿大一只黄花的竞争有关 C.此地5年内群落进行次生演替且植物丰富度呈不断增大趋势 D.因巢菜数量不断减少,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在植株密集处多取样方 4. PrP c蛋白是人或动物染色体上的PrP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该蛋白无致病性,当PrP c蛋白转变成PrP sc蛋白(即朊病毒)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如图是PrP sc蛋白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朊病毒和噬茵体都是在各自的宿主细胞内以装配方式进行增殖的 B.图中a、b过程分别需要逆转录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 C.朊病毒的遗传信息来源于它的宿主细胞。 D.如果应用基因操作方法去除动物的PrP基因,即使导入朊病毒该动物也会患病. 5.如图表示人体中细胞甲分泌化学物质a与细胞乙结合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为TRH,则乙代表垂体,当碘元素摄入不足时,TRH的含量较高 B.若a为淋巴因子,则乙可以代表B细胞,且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实验

Everlab云端实验室-----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实验 实验概要 本文介绍了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Assay of the Phagocytic Function of Phagocyte)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实验原理 吞噬细胞具有对异物(细菌、绵羊红细胞、鸡红细胞等)吞噬和消化的功能,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鼠腹腔内注射硫代乙醇酸钠,可刺激巨噬细胞的聚集。四日后小鼠腹腔内注入羊红细胞悬液,一小时后解剖收集腹腔吞嗜细胞,染色、镜检可观察对羊红细胞的吞嗜现象。通过计算吞嗜百分比或吞噬指数可测定吞噬细胞的吞嗜功能。 主要试剂 1. PBS 缓冲液 2. 3%硫代乙醇酸钠 3. 1%羊红细胞悬液 4. 瑞氏染液 5. 甲醇 主要设备 1. 解剖器材 2. 注射器 3. 尖吸管 4. 橡皮吸头 5. 小试管 6. 载玻片 实验材料

ICR 小鼠 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用无菌注射器吸取3%硫代乙醇酸钠3ml,注射于小鼠腹腔内。 2. 四日后,注射1%羊红细胞悬液1ml 于小鼠腹腔内。 3. 注射1 小时后,将小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解剖暴露腹腔,于腹腔靠上部位,用镊子轻轻夹起腹膜,将腹膜剪一小口,用尖吸管注入5ml 预温的PBS,同时用手反复揉搓腹腔约1—2 分钟,以便尽可能多地冲洗出小鼠腹腔的吞噬细胞。 4. 用尖吸管吸取腹腔液,置一洁净试管内。 5. 用尖吸管将腹腔液吹打均匀(尽量避免产生气泡),吸取一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6. 观察结果,也可以将腹腔液涂片,平放于湿盘内,37℃,孵育30 分钟。取出涂片,用预温的PBS 冲洗3 次,然后用甲醇固定1 分钟,以瑞氏染液1 份加pH6.4 的PBS 2 份混匀后,滴于涂片上染色5-10 分钟,以蒸馏水冲洗(切勿先将染液倾去)后,待干,镜检。 7. 实验结果 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羊红细胞的吞噬现象,计算吞噬百分比,即每100 个吞噬细胞中吞噬有羊红细胞的细胞数。也可用吞噬指数表示,即将100 个吞噬细胞中所吞噬羊红细胞的总数除以100,即为吞噬指数。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一般是平行的。 注意事项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实验原理】 巨噬细胞对颗粒性异物具有很强的吞噬功能。当鸡红细胞被注入小鼠腹腔时,会被腹腔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取小鼠腹腔液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鸡红细胞被吞噬的现象。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可判断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试剂和器材】 1. 动物体重20-25g的健康小鼠。 2. 1%鸡红细胞(CRBC)悬液自鸡液静脉或心脏采血,放Alsever液中保存(鸡血与Alsever 液1:5混合),置4℃可有效保存1个月,临用前用生理盐水将CRBC洗3次,按红细胞压积配成1%CRBC悬液。 3. 6%可溶性淀粉肉汤培养基肉汤培养基100ml加入可溶性淀粉6g,混匀,置100℃水浴煮沸消毒。 4. 其他试剂瑞氏(Wright)染液、生理盐水等。 5. 器材无菌注射器及针头、剪刀、镊子、解剖盘、载玻片、显微镜等。 【步骤和方法】 1.试验前3天,于小鼠腹腔注射6%可溶性淀粉肉汤培养基1ml。 2.于试验当天,小鼠腹腔注入1%CRBC悬液0.5ml,并轻轻揉腹。 3.30min后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腹腔液涂片,自然干燥后瑞氏染色,用油镜观察。 【结果判定】 镜下可见吞噬细胞核呈蓝色,被吞噬的鸡红细胞呈椭圆形,其胞浆呈红色而核被染成蓝色。呈油镜下随机观察100个巨噬细胞,计数吞噬有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和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 吞噬百分率= (吞噬CRBC的巨噬细胞数/100)*100% 吞噬指数= 吞噬细胞吞噬的CRBC总数/100 【注意事项】 1.涂片的薄厚要适当,否则影响计数。 2.小鼠腹腔注射时不要刺伤内脏。 3.如小鼠腹腔液过少,可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4.剪开小鼠腹腔时应避免出血,否则将影响试验结果。 5.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时间过长可被消化,时间过短未被吞噬,必须掌握好吞噬作用时间。 阿氏液配方:葡萄糖2.05克柠檬酸钠0.8克柠檬酸0.055克氯化钠 0.42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加热溶解后将pH值调到6.1,经过69千帕,15分 钟的高压灭菌,放置在4℃的环境内,保存备用。

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区别

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区别 侵入人体的细菌、病霉或异物,及人体产生的衰老、损伤细胞和坏死组织等,均需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予以清除。所以,吞噬细胞又被誉为“人体健康的卫士”。 吞噬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两类。大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占自细胞总数的3~8%,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为14~20微米左右,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内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此即溶酶体,内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等。寿命可长达75天左右。 单核细胞渗出血管,进入组织和器官后,可进一步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成为机体内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巨噬细胞可以是固定不动的,也可以用变形虫样运动的方式移动。固定和游走的巨噬细胞是同一细胞的不同阶段,两者可以互变,其形态也随功能状态和所在的位置而变化。巨噬细胞在不同组织中的名称不同:在肺里称“肺巨噬细胞”;在神经系统里称为“小神经胶质细胞”;在骨里则称为“破骨细胞”。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和变性的细胞间质、杀伤肿瘤细胞,并参与免疫反应。 小吞噬细胞由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50~70%,细胞呈圆形,直径10~12微米。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细小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异性颗粒两种。前者约占颗粒总数的20%,直径0.4微米左右。它们也是溶酶体,内含酸性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特异性颗粒约占颗粒总数的80%,直径为0.3微米,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等。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能力,能吞噬、消化细菌及机体本身的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故有防御病菌和清除坏死组织的作用。它是机体发生急性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细菌毒素和坏死组织的产物能引起炎症反应,这些物质可使中性粒细胞发生超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集聚到细菌侵犯的部位,大量吞噬细胞,在胞质内形成吞噬体。吞噬体先后与特异性颗粒和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过氧化物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本身也死亡,形成脓球。中性粒细胞还能在无氧环境中生活并发挥作用。这具有重要意义,使它可在坏死组织中能够杀菌和清除组织碎屑。 嗜酸性粒细胞较中性粒细胞略大,直径约10~15微米,占血中白细胞的1~4%。细胞圆形,内中充满较大的嗜酸性颗粒,它们是一种特殊的溶酶体,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等。嗜酸性粒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吞噬物体能力弱但有选择性,对细菌和异物的吞噬不积极主动,却能迅速吞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通过溶酶体酶的消化降解作用减轻其对组织的有害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对组织胺和5―羟色胺有解毒作用,具有减轻诸如荨麻疹、哮喘等某些过敏反应的功能。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单核-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对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体外法) 1、原理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的功能,将巨噬细胞与被吞噬物(鸡红细胞、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共同温育,染色,在油镜下计数吞噬异物的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以此判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评价机体的免疫状态。 2、方法 (1).小鼠巨噬细胞制备实验前三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可溶性淀粉1 ml。实验时眼球放血、断椎处死小鼠,碘酒、洒精消毒皮肤,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膜,用镊子夹起腹膜剪开一小口(注意避开血管)用生理盐水(或1640)灌注腹腔,收集腹腔液于试管中(约4 ml),1500 r/min,离心10 min,去上清,沉积细胞用生理盐水(或1640)洗二次,离心转速、时间同上。最后沉积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1640配成适当

浓度备用(1~2×106/ml)。 (2)被吞噬物的制备 1).鸡红细胞制备从鸡翼下抽取静脉血,加入5倍量Alsever液(2.05 g葡萄糖,0.42 g NaCl,0.8 g枸橼酸钠5H2O、0.55 g枸椽酸,加双蒸水到100 ml,加热溶解后过滤分装,8磅高压灭菌,4℃保存),置4℃可以保存1个月。用前取适量鸡红细胞悬液,用PBS洗涤二次后配成1%的浓度备用。 2).白色念珠菌制备将白色念珠菌接种于沙氏平皿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收集菌,用适量生理盐水配成悬液,100℃,煮沸30 min灭活,离心去掉上清,再用1%美兰染色30 min,用生理盐水洗涤二次,用生理盐水配成1×108/ml菌悬液,4℃冰箱保存备用。 3、操作 取巨噬细胞0.5 ml加1%鸡红细胞或l×l08/ml白色念珠菌悬液0.5ml,置37℃温育30min。取2滴混合液置玻片上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观察计数,或离心1000r/min,10min,取细胞沉淀混悬液制成涂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油镜观察计数。 吞噬率%=(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100个巨噬细胞)×100% 吞噬指数%=100个巨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总数/100个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式中巨噬细胞为阳性吞噬细胞)

实验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现象观察

实验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现象观察 姓名:李思露 学号:131140040 一、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活动的观察,加深理解细胞吞噬作用的过程; 2. 了解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检测的形态学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吞噬作用也称为胞吞作用(cellular eating ),指细胞通过质膜内陷形成内吞泡的方式吞入不能渗透过膜的较大固体物质(直径一般大于250mm )的过程。许多原生动物通过吞噬作用摄取营养;高等动物体内的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成为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动物来源的巨噬细胞或同一动物来源的不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强弱不同,个体吞噬细胞的平均吞噬能力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强弱的重要反映。 吞噬细胞细胞膜上有识别某些病原体相关分子及凋亡细胞磷脂酰丝氨酸等配体的受体,可以使巨噬细胞识别结合病原体、凋亡细胞及其它异物,引起受体胞内区活化,进而导致与其相连的细胞骨架重排引发吞噬作用。 巨噬细胞吞噬自身衰老凋亡细胞而不吞噬正常细胞,原因是,凋亡细胞细胞膜内侧面的磷脂酰丝氨酸反转到胞膜外侧面而被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识别。 吞噬功能一般用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两个指标反映。 吞噬百分率=吞噬有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巨噬细胞总数×100% 吞噬指数=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吞噬有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 内吞 内吞体 吞噬溶酶体 胞吐

三、实验材料、试剂及器材 (一)材料: 1.健康小白鼠:6-8周龄健康小白鼠,实验前1~2天,每只腹腔注射4%淀粉肉汤1mL。 2.抗凝鸡血 (二)试剂: 1.4%淀粉肉汤 2.D-Hanks液 3.0.85%生理盐水 4.180IU/mL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 (三)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 10mL低速离心机、托盘天平、水浴箱(37℃)、5mL一次性注射器、10mL玻璃离心管、试管架、胶头滴管等 四、实验操作 1.巨噬细胞收集:脱颈处死小鼠;腹腔注入2mL生理盐水,揉匀;剪开腹部皮肤,暴 露腹膜;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插进腹腔吸取腹腔液。 2.体外吞噬。0.3mL腹腔液+0.3mL鸡红细胞悬液,37℃吞噬。 3.制片及观察。分别在0min、15min、30min、45min 制备细胞混合液临时装片,观 察现象并作图。 五、实验结果 图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血红细胞装片(不染色) 表1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过程各个阶段 巨噬细胞吞噬物的变化亦具有与时间相关的特点,巨噬细胞吞噬物在形态上易于观察和检测,这些特征使得巨噬细胞在损伤时间推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 六、作业与思考题 1.画图显示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过程各个阶段。 答:如表1.

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是总称,巨噬细胞是组织中的称法,血中称为大单核细胞 侵入人体的细菌、病霉或异物,及人体产生的衰老、损伤细胞和坏死组织等,均需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予以清除。所以,吞噬细胞又被誉为“人体健康的卫士”。吞噬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两类。大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占自细胞总数的3~8%,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为14~20微米左右,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内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此即溶酶体,内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等。寿命可长达75天左右。单核细胞渗出血管,进入组织和器官后,可进一步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成为机体内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巨噬细胞可以是固定不动的,也可以用变形虫样运动的方式移动。固定和游走的巨噬细胞是同一细胞的不同阶段,两者可以互变,其形态也随功能状态和所在的位置而变化。巨噬细胞在不同组织中的名称不同:在肺里称“肺巨噬细胞”;在神经系统里称为“小神经胶质细胞”;在骨里则称为“破骨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和变性的细胞间质、杀伤肿瘤细胞,并参与免疫反应。小吞噬细胞由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50~70%,细胞呈圆形,直径10~12微米。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细小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异性颗粒两种。前者约占颗粒总数的20%,直径0.4微米左右。它们也是溶酶体,内含酸性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特异性颗粒约占颗粒总数的80%,直径为0.3微米,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等。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能力,能吞噬、消化细菌及机体本身的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故有防御病菌和清除坏死组织的作用。它是机体发生急性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细菌毒素和坏死组织的产物能引起炎症反应,这些物质可使中性粒细胞发生超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集聚到细菌侵犯的部位,大量吞噬细胞,在胞质内形成吞噬体。吞噬体先后与特异性颗粒和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过氧化物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本身也死亡,形成脓球。中性粒细胞还能在无氧环境中生活并发挥作用。这具有重要意义,使它可在坏死组织中能够杀菌和清除组织碎屑。嗜酸性粒细胞较中性粒细胞略大,直径约10~15微米,占血中白细胞的1~4%。细胞圆形,内中充满较大的嗜酸性颗粒,它们是一种特殊的溶酶体,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等。嗜酸性粒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吞噬物体能力弱但有选择性,对细菌和异物的吞噬不积极主动,却能迅速吞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通过溶酶体酶的消化降解作用减轻其对组织的有害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对组织胺和5—羟色胺有解毒作用,具有减轻诸如荨麻疹、哮喘等某些过敏反应的功能。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异物吞噬作用的观察,了解巨噬 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 2.掌握小鼠等实验动物腹腔巨噬细胞采集和制片的方法。 3.学习小鼠腹腔注射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1.向小鼠腹腔内注射无菌淀粉肉汤,排异反应使小鼠产生大量 巨噬细胞,且巨噬细胞吞噬淀粉肉汤后不会对细胞造成伤害,反而被“喂养”。连续多天注射使小鼠腹腔内聚集大量巨噬细 胞。 2.台盼蓝是一种生物染料,专一染色死细胞。活细胞的细胞质膜 对台盼蓝有不透过性。巨噬细胞吞噬含有台盼蓝的淀粉肉汤 后,可以消化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但是不能消化其中的台盼 蓝,因此台盼蓝会聚集在溶酶体中。是一种溶酶体染色的方法。 3.当向小鼠腹腔中注射鸡红细胞时,鸡红细胞作为外源物质,会 被小鼠细胞识别并吞噬,在适当的的时机,我们就有可以在显 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 1.实验材料: a)连续2~3天向腹腔中注射含台盼蓝的淀粉肉汤的小鼠一只 b)鸡红细胞悬液 c)生理盐水 2.实验设备: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载玻片、盖玻片若干 c)注射器 d)染色皿若干、吸水纸、滴管、剪刀、白瓷板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小鼠处理与巨噬细胞采集 a)连续2-3天(每天一次)向小鼠腹腔中注射含台盼蓝的淀 粉肉汤。 b)选择已注射淀粉肉汤3小时以上的小鼠一只。 c)一人控制住小鼠,露出腹部,另一人用注射器向小鼠腹腔 中注射1ml鸡红细胞悬液。按摩小鼠腹部。 d)20-30分钟后,再注射1-1.5ml生理盐水(0.9%NaCl)按 摩小鼠腹部。 e)3分钟后,引颈法处死小鼠 f)迅速在腹腔剪开一个不大的开口(注意要剪开腹部的肌肉 层),用无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腹腔液。 g)在载玻片上滴2-3滴腹腔液,加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 察。 2.观察 在不同倍数下观察样本,找到正在消化或者吞噬鸡红细胞 的巨噬细胞。注意避免玻片液体干涸。 五.实验结果

吞噬细胞 白细胞 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吞噬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白细胞(WBC):包括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包括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即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小吞噬细胞即中性粒细胞。 因此,三者关系是:白细胞包括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为白细胞里面的两种不同细胞。 1.吞噬细胞: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的体积最大,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4%~8%。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组成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的功能:①吞噬消化作用:能吞噬并消化病原微生物、凋亡细胞和损伤组织;②分泌功能:能在抗原或多种非特异性因子的刺激下分泌多种物质;③处理和递呈抗原:激活淋巴细胞并特异性免疫应答;④杀伤肿瘤细胞。 2.靶细胞即目标细胞,为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作用目标。 靶细胞的前身有多种细胞,如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如HIV病毒)后即成为免疫系统能识别并之产生免疫应答的靶细胞。 靶器官也同样意思 3.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5%~33%,含有较少的细胞质和一个较大的细胞核。寿命最短的淋巴细胞可存活几个小时,最长的可达数年。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淋巴细胞可分为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抑制细胞。在功能上T 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1)T细胞T细胞占全部淋巴细胞的40%~60%,T细胞能合成和释放一些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具有破坏肿瘤细胞、限制病毒复制、激活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等多种作用。 (2)B细胞B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20%~30%,当B细胞初次与某一抗原接触而被致敏后,一部分B细胞将分化为成熟的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即抗体,释放入血液中;另一部分发展成为记忆B细胞,寿命可长达一年以上且保持特异性,当它们再次接触到同一抗原时,能被迅速激活为特异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后所表达的抗原特异性受体,称为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antigen receptor,BCR)。据估计一个B细胞膜上约含有104~105个BCR。 (3)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抑制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NK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它具有T细胞和B细胞所不具备的特征。NK能识别并攻击与正常细胞不同的任何膜表面发生变化的细胞,如肿瘤细胞或受到病毒攻击的细胞。NK与靶细胞膜相接触时,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使靶细胞膜穿孔,并最终将膜分解。参考资料:<<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