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建模教育研究三十年概述及启示_翟小铭_郭玉英

美国科学建模教育研究三十年概述及启示_翟小铭_郭玉英
美国科学建模教育研究三十年概述及启示_翟小铭_郭玉英

2015年第12期(总第341

)GLOBAL EDUCATION Vol.44No12,2015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科学概念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880022)阶段成果;本研究第一作者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1506040139)资助。

美国科学建模教育研究三十年

概述及启示

*

翟小铭郭玉英摘要科学建模教育是美国科学教育实验的典范,在理论和实践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有三十年研究历史。通过介绍其理论产生背景,结合273篇文献以教育学的理论视角、学科学、教科学、公民身份为内容分析框架,分三个阶段沿国际科学教育变革线索分析其研究发展历程,得出对科学教育研究发展范式、科学教育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学科专家引领的教学改革等方面启示。

关键词

模型;建模;科学建模;建模教学;建模教育;建模素养;建模理论;核

心素养作者简介翟小铭/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博士研究生

(北京100875)郭玉英/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北京100875)科学建模教育的研究是美国近三十年科学教育研究的缩影,

导致了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教学实验改革。[1]它先后受到科学教育中几次大的思潮影响,如

建构主义(概念转变)、综合课程改革、“科学素养”运动及“整合与发展”等,研

究的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相应变化,越来越受到科学教育界学者的重视。研究显示,建模是近十年国际物理教育最热门的研究主题,相比较,我国的物理建模

教育研究只占到0.56%,且缺乏实证研究。[2]系统梳理美国科学建模教育(主要

关注物理教育中的科学建模)研究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将对我国本土的科学教育改革研究以启发和借鉴。

一、背景

1984年,科学建模教育理论主要的创立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海

斯特斯(Hestenes )指导他的学生哈伦(Halloun )完成了博士论文[3]《牛顿运动定

律教学中模型的应用》,结合理论和实践提出了科学建模教学的概念,标志着建

18—

模教育理论的萌芽。1987年,他将这一理论及其首次实践结果发表在《美国物理杂志》上,[4-5]并主持了美国著名的“建模教学项目(简称MIP,1989,NSF资助)”。2000年,美国教育部从134个教育技术项目中挑选了七个推荐为样板项目;第二年,教育部专家委员会从27个科学项目中推荐了其中的两个作为样板项目———MIP都名列其中。[6]时至今日,NSF已经连续资助MIP近二十年,建立了许多建模教学工作坊,[7]开发了建模教学的教材,并成立了“美国建模教师协会”,[8]超过10%的美国物理教师(截止2008年)接受了建模教学的培训,[9]使数以万计的学生因此受益。反思科学建模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理论是当时特定教育文化背景下,科学理论受其它理论发展影响及科学教学需求的产物;同时也是创立者团队特殊的人员构成、经历及智慧的体现。

(一)“科学理论”的丰满与“教学理论”的呼唤

海斯特斯学习和工作的时期,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各种新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新理论影响着人们对科学研究本身的认识,促使人们反思科学建模的本质,进一步丰富了对它的认识。海斯特斯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他大学期间专门修过哲学、数学、物理学,受其父亲(美国著名数学家)的影响,他最早接触了计算机及其系统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并最终成为一名物理学家,[10]因此海斯特斯对建模理论的认识融合了当时各种学术成果、多维度的视角。1956年,海斯特斯在哲学系学习时便试图寻找认知和学习相关问题的答案,一直到他从事物理教学,这期间受到Giere和Barwise等关于模型、基于图表推理演绎等研究的影响。广博的学识使他能够从历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借鉴相关的研究方法,其中以认知语言学对其影响最大。[11]模型作为表征科学的语言,是通向科学的窗户,海斯特斯从认知语言学中找到了解释“建模意义”的答案:科学即通过模型语言(特别是数学)表征物理规律的过程,科学的追求即不断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对“科学理论”认识的深入,为科学建模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同一时期,受第二次科学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缩短计划课程与实施课程之间的差异”成为科学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12]产生了一种解决“课程”与“实施”之间矛盾的需求、迫切要求一种有效“教学理论”的诞生。于是,在建构主义、人脑机能、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科学理论”的“科学建模”找到了形成系统教学理论的有力支撑,其作为“教学理论”的指向进一步明确为:科学教育的过程即帮助学生构建和优化心智模型的过程。信息技术、概念转变、探究教学等的发展,又为其实践内容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使科学建模理论迅速与实践结合,受到科学教育界广泛关注。(上述相关的理论、思想等见表1)

28

表1影响建模理论建立的各领域及其代表人物、思想或理论[13](修改)领域人物思想或理论

哲学Ronald Giere基于模型的哲学Jon Barwise基于图表的推理演绎

历史社会学Thomas Kuhn典型案例驱动的研究Nancy Nercessian麦克斯韦类比建模

认知心理学Dedre Gentner类比推理

Philip Johnson-Laird应用心智模型推理Barbara Tversky空间心智模型与可视图景

认知语言学George Lakoff象征与辐射分类

Ronald Langacker认知语法与想象图示

认知神经学Michael O'Keeffe海马区作为认知图Stephen Grossberg神经网理论

教育学Jean Piaget建构主义理论

科学教育Posner概念转变JosephJ.schwab科学探究

物理教育研究Andy diSessa早期现象学John Clement架桥类比

信息与设计学泛化建模语言指向对象的编程

(二)杰出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

在海斯特斯的团队中,既有科学家,也有教育研究的学者,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实践者。海斯特斯本人是一个科学家兼教育研究的理论学者,他的学生哈伦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教育研究学者。哈伦在做博士论文之前,即参与了海斯特斯在大学课程中进行的建模教学实践,并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检测建模教学效果,他主持开发了测试工具MBT和MD等,其中MD后来演化发展为FCI,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概念测试工具。他的另一个学生韦尔斯(Wells)是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杰出中学物理教师,他的加盟让建模理论有了实践的土壤,并最终催生了美国有燎原之势的建模教学尝试和改革。

除了海斯特斯的团队,同一时期关注建模的学者中较有影响的当属马塞诸塞州立大学的克莱门特(Clement)。他虽未参与海斯特斯的团队,但他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建模教学理论的研究,推动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海斯特斯从个人经验介入建模的研究不同,他的研究基于对一个个教育科学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1981年,克莱门特开始研究“类比”在科学问题解决中的意

38

义,[14]后续对类比的研究逐渐深入,特别是他对专家在问题解决中的类比推理模式[15]的研究,使其认识到心智模型构建在解决科学问题以及形成科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最终投身建模教学研究中去。克莱门特对科学建模的相关研究也在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建模理论的研究已经不是某几个人的事情,美国有许多团队都致力于建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科学建模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1992年,在各种实践研究的佐证下海斯特斯发表《牛顿世界中的建模游戏》,[16]从理论上对科学建模教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经过了多轮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标志着该科学建模理论作为教育理论正式形成。2006年Hallou的专著《科学教育中的建模理论》中写道“科学各个学科的共同特征致使各学科从科学理论和科学教育的角度共同关注建模理论”,[17]标志着伴随着科学综合课程的发展,最初在物理学科发展起来的建模理论开始成为科学各学科的共同教学理论。本文以这两篇重要文献为主,按时间节点分了三个阶段。同时,以Bruguière等在《科学教育的主题与趋势》一书中提出的分类:教育学的理论视角、学科学、教科学、公民身份为内容框架,[18]以243篇重要文献为基础,系统梳理评述科学建模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从“科学理论”到“教学理论”(1984—1992年)

科学建模理论最初是一种“科学理论”,它起源于科学哲学。[19]这种理论认为,模型是科学理论的核心,科学探究活动最根本的活动即建构科学模型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一理论受物理教育研究者重视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教学理论”,随后在“科学教育和认知科学两个领域”[20]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受建构主义影响,研究者主要从“教学的理论视角”这个角度,藉由学科教学理论发展、专家建模过程分析、学生对模型本质理解、教学实践四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促成了其由“科学理论”向“教学理论”发展。

1.从物理学科本身发展促进教学理论构建

1985年,海斯特斯写出了第一篇关于建模理论的文章《指向物理教学的建模理论》,这篇文章主要基于物理学科本身从理论上分析了建模教学理论的基础、内容、依据等,并对建模的一般过程进行了阐释。[21]由于这篇文章理论性强,缺乏实证证据,直至两年后才与另一篇实证性文章《力学中的建模教学》一起被《美国物理杂志》接收。后者以力学为例,主要阐释了如何围绕建模进行问题解决,并提出了实践中的“七步”。[22]由于该文章提供了详实的实证数据,才使得建模理论的相关文章得到认可。1992年,海斯特斯又基于前期的理论基础,以牛顿力学为例系统阐述了建模理论及其建模过程,并试图从物理学、教育学、历史及认知等方面为其寻找新的理论支撑。[23]在这一过程中,实证测评工具MD (FCI)及MBT等为教学理论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48

2.从分析科学家思维与认知视角促进教学理论构建

与此同时(1989年),以美国马塞诸塞大学的克莱门特等为代表的另一个团队通过“speak out”的方式,实证分析科学家产生科学假设的过程。发现,[24]一个基于创造性思维的建模(心智模型)循环包括五个循环步骤:观察、类比和联系模型的元素、构建初始模型、理论评估模型(拒绝或修正模型、或进入下一步)、构建并进行试验检验(拒绝或修正模型,或重复之前步骤)。进一步分析发现,类比是科学家构建模型最主要的方式,他们通常会基于模型的解释能力修正模型以使其更好地解释问题或现象。克莱门特等的研究更关注认知心理过程,他所强调的建模侧重于心智模型,是对海斯特斯所述模型的有力补充,也是建模过程从认知心理角度进行的解释。

3.从发展学生对模型本质理解角度促进教学理论构建

美国哈佛大学的格鲁斯莱特(Grosslight)则从学生对模型本质理解的角度,基于新手与专家的比较关注科学建模。1991年,他通过对7年级和11年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模型本质的理解,并划分了三个理解水平。研究结果显示,[25]这些学生对模型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水平一,只有少数达到了水平二,没有人达到水平三。同时对专家的访谈显示,专家都达到了水平三。这项研究将焦点拉近到对模型本质的认识上,关注学生的模型本质观的发展,与这一时期兴起的对科学本质的重视相一致,对后续的研究启发很大。

4.从实践角度促进教学理论的构建

建模教学理论的发展需要实践的支撑,由此催生了一些有效的建模教学策略和手段。如韦尔斯最早在建模教学中引入围绕模型的讨论,以及将便携式白板引入课堂等以促进学生的科学建模。Carol[26-27]和Ellen[28]等探索基于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的建模教学策略,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限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这些仿真模拟软件仅有很少量的互动功能,且其模拟过程主要依赖于学生的主观想象。

尽管这一时期科学建模从“科学理论”发展成为了一种“教学理论”,但是实践的步伐才刚刚迈出。对于建模教学应该如何围绕“公民身份”实施教学,构建明晰的教育发展目标,尚没有答案。

(二)第二阶段———围绕“科学素养”教育目标的多元发展(1992—2006年)二十世纪90年代,国际科学教育界开始热议科学素养,诸多的课程、教学研究都围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合格公民”展开,[29]这为科学建模的实践与多元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果说海斯特斯等前一阶段的研究是从培养“科学人才”的视角建构教学理论,那么这一阶段则更强调建构对“所有学生”的、一般普适的教育理论。科学建模教育研究围绕科学素养是什么、如何培养科学素养这样的核心议题,结合同期发展起来的诸多相关理论,在认知、课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使科学建模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

1.发展学生的科学建模能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界对概念转变理论给予了普遍重视:一种框

58

架理论认为,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即建模的过程,通过科学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科学建模能力发展。建模能力可以分为“模型建构的能力”和“基于模型的能力”两大类。建构模型的能力,是基于自然现象形成心智模型及其付诸表征的能力,如类推、想象、可视化例子、极端例子和直觉等。[30]1997年,Callison等研究认为模型构建需要将信息形象化及信息加工的能力,他分别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视角对人类学习的过程进行了综述。[31]基于模型的能力是学习者运用模型的能力,如基于模型的推理、表征等。1997年,Greca对心智表征物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借用了Johnson-Laird对心智表征的分类(心智模型、命题和图景),通过实证确定了六类模型变量:概念、问题、实验、图Ⅰ、图Ⅱ、组、模型等,发现大学生在物理电磁学学习中主要机械地依赖于命题而不是心智模型来解决问题。[32]建模能力研究还拓展到了一些特殊人群,如反映自闭症儿童的三维空间建模能力研究等。[33]尽管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学生建模能力的发展,但缺乏对建模能力模型系统构建的相关研究,相关研究也只是开启了这个研究方向,并不深入。

2.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对建模元认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本质观。所谓建模元认知,是指学生对模型及建模过程本身的认知,是建模理论中“本体论”研究的范畴。继Grosslight的研究之后,元认知的研究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元认知主体对象范围的扩大,以及建模元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在认知主体对象方面,继1991年Grosslight对7年级和11年级学生进行测查后,Treagust 等又对228名高中生分五个主题对其模型理解情况进行了侦测。[34]为了促进元认知的教学,对教师的测查成为必然。1995年,Smit等对职前教师的关于建模和模型知识进行了测试;[35]Driel等则针对有经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师对模型及建模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研究。[36-37]另一方面,因Grosslight对元认知的测查是一项对元认知的整体测查和水平划分,无法分析学生具体的元认知水平。因此,Treagust等、Justi等、Crawford等、Schwarz和Driel等的测查则均采用了分维度测查的方式。如Treagust等分了五个维度:科学模型是多样的表征物;模型是精确的复制品;模型作为解释工具;如何应用模型;科学模型可以变化的本质进行测查。多维度研究是本阶段对建模元认知研究的特点,反映了对建模元认知研究的细化。不足之处是缺乏对建模元认知与建模认知过程关系的研究。

3.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围绕科学概念的建构,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模型是人们进行推理、解释和预测的工具,在围绕概念构建的问题解决及科学探究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围绕科学建模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议题。Weller等基于计算机模拟系统建构模型以探测和转变学生关于力和运动的的三个相异概念的前、后测结果显示,学生的前概念跟他在科学学习方面的思维能力无关,已经学完课程的学生和正在学习的学生在非科学回

68

答模式方面有显著的差异,[38]这促使人们思考是什么因素在建模过程中影响了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发展。1999年,Spitulnik等通过构建多样的建模环境,使学生参与模型构建来促进其概念转变及科学思维能力发展,[39]取得了较好效果。而Jonassen认为基于建模的推理能力是促进概念转变重要因素,提出通过模拟经历、思维(如认知冲突、本体转移等)、过程等促进概念转变的观点。[40]这一时期的一些研究还关注心智模型,但由于心智模型的测量难度较大,针对心智模型的实证研究仍处于起步期,比较有代表的如Borges针对此现象探测的五种心智模型等。[41]

4.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克劳普福认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42]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科学探究形态的转型,[43]也促进了基于数字技术的探究与建模教学的融合。借助于数字媒体技术,围绕模型构建开展探究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数字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在探究的交互性、仿真性和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都有了新的发展。White等的ThinkTool软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互性,它提供了一个编辑器,学生在探究时可以用以定义墙、点等,还可设定物体的质量、位置、初始速度、颜色等,并可设定与每一个点相关的可选取的替代装置(如箭头等),以描述物体的运动,[44]不足之处是其仿真效果仍不理想,仿真情景与真实情境仍有较大差距。1998年,Hartley应用的VARILAB能定性描述物理系统及现象,创建比较复杂的物理情境,仿真性和交互性都得到了提高。Jonassen介绍了两类建模软件:第一类基于图表界面用以建构测试模型,如Stella,PowerSim,VenSim 等;第二类用以构建微观世界模型,如NetLogo,AgentSheets,Eco-Beaker等。[45]这些软件能较好地体现学科特色,通过改变参数等实现交互,界面更加友好,深入到实现了一些真实实验无法触及的探究活动。不足之处,这些研究多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如何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研究较少。

5.围绕“科学素养”发展的科学建模课程开发

伴随着第三次世界范围的科学课程改革,多样化、旨在“缩短计划课程与习得课程之间差异”[46]的基于建模理论的课程应运而生。1993年,White等开发的ThinkTool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包含牛顿运动定律原理的概念模型,以进行预测、问题解决和产生解释,并发展学生的探究技能;[47]Schwarz利用修订版的ThinkTool课程研究发现,其还能显著提高学生对科学建模的理解;[48]White进一步测试了该课程对学生的探究技能、物理知识理解和对科学的态度的教学效果。[49]1995年,Raghavan等基于计算机技术开发了MARS课程,该课程以构建和应用定性模型为主,能促进建模能力和基于模型的推理等,通过将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以澄清复杂现象并预测趋势和解释机理及过程。[50]这一时期开发的关于建模的物理课程,多数是基于正蓬勃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在促进科学建模的可操作性及系统性实施方面有重要意义,也为计算机技术迅速融入教育过程开辟了道路。

78

本阶段的研究围绕“公民身份”维度展开,从“教科学”和“学科学”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实践,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着力点向更普及、大众化的教育转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第三阶段———“多元整合”与“核心素养”(2006至今)

在“整合与发展”的科学教育国际背景下,科学建模教育的研究范畴得到了拓展,其教育目标聚焦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建模素养的发展。其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合格公民”,更强调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获取未来学习、工作的核心素养。

1.科学建模教学的多元整合

进入二十一世纪,受前期科学综合课程改革影响,建模逐渐成为科学各领域乃至工程实践、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建模必须体现科学共同的本质,并融合科学教育的各相关理论及实践成果。其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也相应地由一种独立的教学理论融通为整个科学教育理论框架的一部分,一种“整合与发展”的需求迫在眉睫。这种需求下的结果一方面集中体现在美国NGSS中,将“建模”作为八个核心实践活动之一表述的同时,“模型”在其它七个实践活动中均担当了重要角色(如表2[51]),成为各类科学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即建模在工程、数学、科学教育各领域的研究的深入(因本文重点讨论物理教育领域,此方面不做深入探讨)。

表2NGSS中除“构建和应用建模”之外七种实践活动中对“模型”的相关表述(部分)

实践活动相关表述

提出并界定问题处于任何年级水平的学生都应该能从自己的模型或科学探究结论中提出问题……

科学问题可以来自于对世界的好奇,来自于模型的预测的灵感、理论或发现……

计划和执行研究科学研究是用来描述现象、验证模型或理论以了解自然是如何发展的。9—12年级的学生通过计划和执行研究为概念、数学、实物和实验等各种模型提供证据。

分析和解释数据9—12年级学生能……,用模型来生成和分析数据。

用计算和数学思维9—12年级学生能……,用计算工具统计分析的方式分析、表征和模拟数据。在数学模型假设的基础上,创建和应用简单的计算模拟。

构建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6—8年级学生能够用模型或表征物构建解释;

9—12年级学生能基于有效和可靠的证据(包括学生自己的研究、模型、理论、模拟、同伴检查)构建和修正解释……

基于证据的辩论6—8年级学生能尊重地提出或接受关于解释、过程、模型、问题的批评……能通过实证证据和科学推理构建、应用和呈现一份口头或书面的论据以支持或拒绝一个解释、或对现象建立的模型或问题解决的方案等。

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交流信息、证据和观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用表格、图表、曲线、模型、交互呈现、方程以及口头、书面或者讨论……

2.科学建模素养模型的构建及其教学实践

受OECD“素养的遴选和界定: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的影响,近

88

十年来,各发达国家开始在其框架下构建本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52]OECD 界定的核心素养,即满足人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的需求。具体到科学教育中,它是人们能够从自然现象及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概念和规律,发展对科学本质理解的能力;是科学教育价值的核心体现;是生产、生活对科学教育的基本诉求。由于科学建模在科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许多国家的课程纲领性文件中都得到了体现,被认为是科学教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件。在这一时期,诸多科学教育研究集中在建模素养上:一方面致力于构建科学建模教育的系统化目标———科学建模素养模型;另一方面围绕实现科学建模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也日益广泛。

2.1科学建模素养模型构建

关于科学建模素养的具体内涵,学界并未达成共识。一般认为,建模素养从广义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实践活动和元知识(包括对模型本质的理解和对建模过程的理解),多数学者的研究都在这一框架下。台湾学者Chiu等率先提出了一个基于本体论[53](即元认知)、认识论[54]和方法论[55]的建模能力三维模型,该模型的框架是一个整体素养模型,既继承了前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本体论部分;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框架。但由于该项测量是一种普适(即不结合具体科学内容)测量,缺乏真实问题情境,局限了其应用范围。根据该模型研制了一套普适(General-base)的三维量表。[56]Chang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建模能力结合具体内容(Content-base)开发了前后测问卷,并进行了教学实践。[57]Lopes等分别从“对待方式”、“概念化问题”和“操作”三个维度界定了建模过程的素养,并基于纸笔测试开发了力学测试工具。[58]Hung(2009)等则沿用了Halloun的理论构建了五维能力模型,其创新之处是采用了计算机模拟手段和模糊统计理论进行测量。[59]以上三项研究与Chiu研究的区别在于,都是在具体问题任务下的测量,侧重的是Chiu模型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维度。Sins等则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研究了对模型的理解与建模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并在四个维度上给出了三个水平。[60]建构建模能力的水平模型是这一时期研究的重要发展,其中以Schwarz团队对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构建的学习进阶影响最大,[61]侧重于对模型的生成性功能和模型可修正性的理解。该团队Bamberger等在原学习进阶框架下又对中学生建模表现在知识间的迁移等进行了研究,[62]使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到了中学,同时是对原水平模型描述的补充。Wei等利用Rasch模型对学生的建模理解进行了水平测量,在数据处理方式上应用了项目反应理论,较Schwarz等的质性分析有较大变化。[63]

科学建模素养体系的构建不是某个人的工作,而是科学建模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基本意旨是要传递科学教育最核心的育人价值:能进行科学建模实践活动并理解模型及建模在科学研究及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满足社会生活、工作的需要。

2.2实现科学建模素养发展的教学实践

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建模素养,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基于模型的探究

98

(Model-based Inquiry,简称MBI)”教学。所谓MBI,即围绕模型构建的的探究教学。在MBI中,学生面对的是物理现象或情境,自发产生问题并形成心智模型,教学则围绕如何验证、评价、发展学生的心智模型展开。正如Hung等的观点一样,“建模也是一种探究”,[64]其本质上反映的是科学实践活动的两种观察视角: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既是探究活动,也是科学模型的建构、分析、验证、评估和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建模实践能力以及对模型和建模本质的理解将得到发展。

Ting等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的DDN(动态决策网络)探索互动的MBI过程,该网络提供“决定”和“使用”两个功能,能基于时间线索为探究活动建构变量模型并提供反馈。[65]Windschitl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入手,分析MBI的教学效果。[66]Pawl在海斯特斯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建模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习专家的问题解决方式,发现能极好地提高差生的问题解决技能。[67]Campbell等通过PASKS量表比较了传统教学与MBI在概念理解、对科学过程及科学本质的理解方面的差异。[68]接着,他们又用量表对物理课堂录像进行了分析,以探测MBI 中无秩序讨论模型的效能。[69]Louca等研究了MBI过程中全班辩论的效果,发现了三种主要辩论类型。[70]Sun等则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模与可视化技术(WiMVT),通过合作形式的MBI提高中学生对概念和探究过程理解,发展学习技能。[71]上述MBI的教学研究,针对MBI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从MBI的教学方式上,Wells最早在建模教学中引入的辩论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如Buty等、[72]Megowan等、[73]Louca等、[74]Campbell等,[75]Passmore 等、[76]Mendonca等[77]的团队对如何通过辩论进行建模教学、建模中辩论的效果及辩论与建模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于MBI的策略研究,这一时期最受关注的是两类:对话策略和模型进阶策略。代表性的研究如Darabi等对心智模型进阶策略的研究,该研究基于计算机模拟环境,关注了学生的认知灵活度发展。Williams等针对基于讨论的教师建模教学对话策略进行了测查,并分出了两个认知层次。对教学策略等细节的深入研究,是一种教学理论在实践中成熟的表现。

本阶段是对“公民身份”视角的深化,围绕科学建模对于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价值展开。在科学建模教育整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教科学”与“学科学”维度上体现了科学建模的实践特质和科学本质,并致力于如何实现这些特质。

三、启示

建模教学研究在第一阶段主要聚焦于“教育学的理论视角”,后两个阶段则围绕“公民身份”维度展开,这两个维度是科学建模研究发展的内因;其中“学科学”、“教科学”两个维度贯穿于三个研究阶段,是研究发展的外因。内外因的共

09

同作用,促进了该教学改革项目的发展,从而促成了美国物理教学改革最成功的范例。[78]

(一)现代科学教育研究范式

科学建模教育走过的三十年,伴随着国际科学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和变革。以实证为支撑、凭事实和数据说话、遵循科学研究的范式是当代国际科学教育主流研究范式的典型特征。科学建模从理论产生、发展到成熟遵循了这样的发展模式:“科学理论———教学理论———实践检验———实践发展”如图1所示。建构主义的发展促成了其由“科学理论”向“教学理论”的发展,在实证研究范式检验下该教学理论得到了认可和推广;素养教育目标、综合课程改革及认知教育发展促进了其实践向更深、更细方向的发展,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课程构建等方面都有了深入探索。实践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可以看出,科学建模的研究发展是各种科学背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得益于科学教育研究范式本身的发展。

图1科学建模理论与实践发展模式

(二)科学教育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科学建模教育研究成果为我国构建科学教育核心素养体系提供参考。目前,美国科学建模教育研究走向了建模与探究、工程及其它实践活动融合的阶段。多样的学习活动围绕模型和建模展开,体现科学的本质并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连续、进阶发展[79]有重要意义。我国正处于高中新课标修订阶段,将建模能力培养及模型和建模本质的理解纳入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内涵明确、层级清晰的教学、评价一体化模型[80]将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

(三)学科专家引领的教学改革模式

建模理论在科学教育中产生广泛影响,其所采用的这种学科专家引领实践的模式对我国的教学改革有借鉴意义。从其理论产生过程看,这种以科学家根据自身科研经验并结合教学实践形成的理论扎根科学最本质的土壤,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海斯特斯团队在NSF资助下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利用假期对教师的培训不仅使老师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点燃了教师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以专家团队为火种,教师为播火者的方式使其科学建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人对其进行研究和改进。

19

参考文献:

[1][6][9]Jackson,J.Dukerich,L.&Hestenes D.Modeling Instruction:An Effective Model for Science Education[J].Science Educator,2008,17(1):10-17.

[2][61]翟小铭,郭玉英.十年来国际物理教育研究热点分析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5):108-117.

[3]Halloun,IA.The Use of Models in Teaching Newtonian Mechanics[D].Ann Arbor:Arizona State University,1984.

[4][21]Hestenes,D.Toward a Modeling Theory of Physics Instruc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1987,55(5):440-454.

[5][22]Abouhalloun,I.,Hestenes,D.Modeling Instruction in Mechanic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1987,55(5):455-462.

[7]Hestenes,D.Modeling Theory for Math and Science Education[A].In:LeshR,Galbraith PL,Haines CR,Hurford A,editors.Modeling Students'Mathematical Modeling Competencies[C].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al Modelling:Springer Netherlands,2013:13-41.

[8]AMTA.American Modeling Teachers Association[EB/OL][2015-2-7].http://modelinginstruction.org [10]Tasar,MF.,Bilici,SC.&Fettahlioglu P.An Interview with David Hestenes:His life and achievements [J].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12,8(2):139-153.

[11]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Chicago Pres,1987.

[12][46]郭玉英.综合科学课程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8.

[13][20][78]Hestenes,D.Notes for a modeling theory of science,Cognition and physics edu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GIREP conference:Modelling in Physics and Physics Education,2006.

[14]Clement,J.,editor.Analogy generation in scientific problem soving[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1981,3:137-140

[15]Clement,J.,editor.Analogical reasoning patterns in expert problem solving[C].Proceedings of Fourth Annual Meeting of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1982,4:79-81

[16][23]Hestenes D.Modeling Games in the Newtonian World[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1992,60(8):732-748.

[17][19]Halloun,IA.Modeling Theory In Science Education[M].Springer Netherlands,2006.

[18]Catherine Bruguière AT.&Pierre Clément.Topics and Trends in Current Science Education[C].9th ESERA Conference Selected Contributions,2014:Springer Netherlands,1.

[24]Clement,J.Learning via model construction and criticism[A].In:Glover,G.,Ronning,R.,Reynolds,C.,editors.Handbook of creativity:Assessment,theory and research[C].New York,NY:Plenum,1989:341-381.

[25]Grosslight,L.,Unger,C.,Jay,E.&Smith CL.Understanding Models and Their Use in Science—Conceptions of Middle and High-School-Students and Experts[J].Journal of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91,28(9):799-822.

[26]Smith,C.,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CMA,et al.Promoting6th Graders'Understanding of Density:A Computer Modeling Approach.TechnicalReport86-5[R].1986:1-123.

[27]Smith,C.,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CMA,et al.Teaching for Conceptual Change Using a Computer-Based Modeling Approach:The Case of Weight/Density Differentiation.TechnicalReport87-11[R].1987:1-147.

[28]Mandinach,EB.The Cognitive Effects of Simulation-Modeling Software and Systems Thinking on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R].1988:1-19.

29

[29]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9:68.

[30][41]Borges,AT.,Gilbert,JK.Models of magnet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98,20(3):361-378.

[31]Callison,D.Mental Models[J].School Library Media Activities Monthly,1997,14(4):37-39,45.[32]Greca,IM,.&Moreira,MA.The kinds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models,propositions and images—used by college physics students regarding the concept of fie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97,19(6):711-724.

[33]Bujas-Petkovi,Z.,Rutter,M.&Schopler E.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bility of a boy with autism [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3,23(3):569-575.

[34]Treagust,DF.,Chittleborough,G.&Mamiala,TL.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scientific models in learning sc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2,24(4):357-368.

[35]Smit,JJA.&Finegold M.Models In Physics—Perceptions Held By Final-Year Prospective Physical Science Teachers Studying At South-African Univers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95,17(5):621-634.

[36]Van Driel,JH.&Verloop,N.Teachers'knowledge of models and modelling in sc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99,21(11):1141-1153.

[37]Van Driel,JH.&Verloop V.Experienced teachers'knowled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odels and modelling in science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2,24(12):1255-1272.[38]Weller HG.Diagnosing And Altering3Aristotelian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Dynamics—Microcomputer Simulations Of Scientific Models[J].Journal of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95,32(3):271-290.[39]Spitulnik,M.,Krajcik,J.&Soloway,E.Construction of Models to Promot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A].In:Feurzeig,W.,Roberts,N.,editors.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C].Modeling Dynamic Systems:Springer New York,1999:70-94.

[40][45]Jonassen,D.,Strobel,J.&Gottdenker,J.Model building for conceptual change[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05,13(1-2):15-37.

[42]Klopfer,LE.Scientific Literacy[A].In:Husen,T.,Postlethwaite,TN.,editors.The International Encylopedia of Education[C].1985.

[43]翟小铭,项华.科学探究形态举隅及对科学教育的启示[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11):2-5.[44][47]White,BY.Thinkertools-Causal-Models,Conceptual Change,and Science-Education[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93,10(1):1-100.

[48]Schwarz,CV.Developing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modeling[D].Ann Arbo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98:1-521.

[49]White,BY.&Frederiksen,JR.Inquiry,modeling,and metacognition:Making science accessible to all students[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98,16(1):3-118.

[50]Raghavan,K.&Glaser,R.Model-based Analysis andReasoning in Science—The Mars Curriculum[J].Science Education,1995,79(1):37-61.

[51]Achieve I.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EB/OL].http://www.nextgenscience.org/next-generation-science-standards.2013.

[52]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5-11.

[53]Chou CC.Investigating senior high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category and composition of scientific models[C].The23rd annual meeting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Taiwan;Dec.13-15,2007:Kaohsiung/ Taiwan.

[54]Wu HF,Ronsky,JL.,Poncet,P.,Cheriet,F.,Xue DY,Harder,JA.,et al.Prediction of scoliosis progression in time series using a hybrid learning technique[J].20052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2005(1-7):6452-6455.

39

[55][56]Chiu MH.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rument regarding model and modeling.The23rd annual meeting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Taiwan;Dec.,13-15,2007:Kaohsiung/Taiwan.[57]CHANG S-N.The learning effect of modeling ability instruction[J].Asia-Pacific Forum on Sci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2008,9(2).https://www.ied.edu.hk/apfslt/v9_issue2/changsn/

[58]Lopes,JB.&Costa N.The evaluation of modelling competences:Difficulties and potentials for the learning of the sci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7,29(7):811-851.

[59][64]Hung,J-F.&Lin,J-C.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mulation Modeling System and Modeling Ability Evalu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and e-Service,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4):1-16.[60]Sins,PHM.,Savelsbergh,ER/,van Joolingen,WR.,van Hout-Wolters B.The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Epistem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Computer Models and their Cognitive Processing on a Modelling Tas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9,31(9):1205-1229.

[62]Bamberger,YM.&Davis,EA.Middle-School Science Students'Scientific Modelling Performances Across Content Areas and Within a Learning Progres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13,35(2):213-238.

[63]Wei,SL,Liu,XF.&Jia,YN.UsingRasch Measurement to Validate the Instrument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odels in Sci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2014,12(5):1067-1082.

[65]Ting,C-Y,Phon-Amnuaisuk,S.&Chong,Y-K.Modeling and Intervening across Time in Scientific Inquiry Explor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08,11(3):239-258.[66]Windschitl,M,Thompson,J.&Braaten,M.Beyond the scientific method:Model-based inquiry as a new paradigm of preference for school science investigations[J].Science Education,2008,92(5):941-967.[67]Pawl,A,Barrantes,A.&Pritchard,DE.Modeling Applied to Problem Solving[A].In:Sabella M,Henderson C,Singh C,editors.2009Physics EducationResearch Conference[C].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1179.Melville:Amer Inst Physics,2009:51-54.

[68]Campbell T,Zhang,DH.&Neilson,D.Model Based Inquiry in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Classroom:An Exploratory Study of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11,20(3):258-269.

[69][75]Campbell,T,Oh,PS.&Neilson,D.Discursive Modes and Their Pedagogical Functions in Model-Based Inquiry(MBI)Classroo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12,34(15):2393-2419.[70][74]Louca,LT,Zacharia,ZC.&Constantinou CP.In Quest of Productive Modeling-Based Learning Discourse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J].Journal of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11,48(8):919-951.

[71]Sun,D.&Looi,CK.Designing a Web-Based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Model-Based Collaborative Inquiry[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13,22(1):73-89.

[72]Buty,C.&Mortimer,EF.Dialogic/authoritative discourse and modelling in a high school teaching sequence on opt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8,30(12):1635-1660.

[73]Megowan-Romanowicz,MC.Modeling Discourse in Secondary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Classrooms[M].LeshR,Galbraith PL,Haines CR,Hurford A,editors.New York:Springer,2010.

[76]Passmore,CM.&Svoboda J.Exploring Opportunities for Argumentation in Modelling Classroo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12,34(10):1535-1554.

[77]Mendonca,PCC.&Justi,R.TheRelationships Between Modelling and Argumen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del of Modelling Diagra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13,35(14):2407-2434.

[79]翟小铭,郭玉英,陈颖.中学物理核心能力的百年沿革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15(9):59-67.

[80]翟小铭,郭玉英.科学建模能力评述:内涵、模型及测评[J].教育学报,2015(6):75-82.

49

Overview and Implications of American Scientific

ModelingResearch inRecent30-year

ZHAI Xaoming&GUO Yuying

(Department of Physic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Scientific modeling,the most popula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hot point of physics education in recent ten years,whi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erms of aspect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is the paradigm of science education experiment in America.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its theoretical background,course of stud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long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thread is analyzed with the educa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learning science,teaching science,citizenship as content analysis framework.Implications are draw on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 modeling of science education,the utilization of scientific model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and the reform mode of teaching in China.

Key words:model;modeling;scientific modeling;model-based instruction;model-based education;modeling competence;modeling theory;core competence

(责任校对:王萍萍

)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櫘

(上接第58页)

government issued,and analyzes the backgrounds,contents,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of these policies.Finally,make some reflection about how to realize the connotation of academic burden,make policies focusing on problems,take policies into action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wo paths,and monitor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academic burden based on fact.

Key words:academic burden;historical retrospection;policies of academic burden

(责任校对:邵丽)

59

2019中国教育产业研究报告

01 教育产业前沿综述 教育产业发展分析 教育产业发展趋势 02 03

中国教育政策演进三阶段 2015年以前 2015年-2017年2018年至今 以纲领性文件为主推动教育改革 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 育健康发展的通知》 各细分领域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并推动其发展 2010《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推进民促法修订,扫清教育资产上市障碍2015.08《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2017.01《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7.09 新版《民促法》实施进一步推动细分领域发展2016.06《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5.04《义务教育法》修订推进新版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送审,规范民办教育发展2018.0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2019.02《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各细分领域顶层设计逐步完善、规范2018.08《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2018.1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8.11《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05《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升级 科技与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加速进步,AI+教育成为行业内的新浪潮,塑造出新形态。AI 老师、AI 批改作业、人脸识别、个性化推荐等技术被众多教育企业运用在自身业务场景中,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为用户创造新的体验。 作业批改AI 老师 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取代老师做一部分基础工作,如作业批改、打分等; 还可以根据系统对用户进行口语评测,发音纠正;帮助老师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AI 老师拥有全面的知识储存技术,可以24小时在线为用户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了人工不在线问题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分析用户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微表情变化并输出智能评测数据,侧面反映出用户的专注度及课堂表现,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用户状态。AI 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识别不同用户的特点及需求,并定制相应的学习计划;另外可以从海量的学习资源中匹配出符合用户学习的内容,使每位用户获得适合自己知识 程度的教学系统。 人脸识别

科学技术概论论文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享用着科学所带来的众多方便时,也越来越了解了科学所带来的消极的影响。如今,现代科技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作为追求新事物和尝试新生活的主体,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人们对生活中的科技发展愈加关注。科技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未来发展状态。 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人类所经历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都是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技术达到实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的技术体系。使得人类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传统的农业革命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气化技术为主导技术,推动了工业的电气化进程,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极其产业为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二战后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产大发展时期。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对经济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信息传

递更快、更便捷,促进了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当前国际分工的资源基础不断削弱,技术基础大大增强,科技进步的水平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依据。对经济全球化起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对生活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了人们 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3.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人类基 因工程的业已完成,使得科学家对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人类借助生物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 4.对人类认知的影响: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 界的认识水平。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

第六章 体育教学模式

第六章体育教学模式 第一节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导入:请学生回答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采取了那种教学形式?一、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兴起和意义 (一)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引进了苏联的教育理论,将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4个基本阶段,这个教学过程反映在体育课上就是以掌握运动技能的顺序为主线设计的体育课堂教学程序,即“开始阶段(课堂常规、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等)---基本部分(技能练习和课课练等)----结束部分(放松练习和讲评)”的教学程序,它也被称为“三段制”或“四段制”教学程序。上述这种教学程序比较能够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也有利于比较系统的运动技术传授和运动技能习得,并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身体锻炼,因此这种模式从新中国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一段时期一直占了主导地位,形成一种惯例性的教学程序,以至于有人称这种教学程序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或“传习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传习式”与“师徒式”有什么区别?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的体育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非常活跃,最终形成了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热潮。随着教育改革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成为最热的研究课题,广大体育教师依据各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理论,结合面前的体育教学问

题,不断寻求新的体育教程和体育教法,对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构思、实验和理论总结,各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报告层出不穷。

(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当前,中国体育教学的目标(为什么教的问题)业已明确,概括地说就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但是内容(教什么)的问题、教材(用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教多少)的问题、方法(怎么教)的问题等等则是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中的问题,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是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以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承上启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略的问题,因此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2.有利于简化教学问题 模式的研究是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排除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抓住事物主要的、本质的部分进行研究。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简化复杂的体育教学过程,将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因素突出出来,便于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概括的观察、总结和模仿。 教师:请举例说明简化教学? 3.有利于体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涉及的教学因素非常广泛,包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等。从体育教学理论上来看,体育教学模式可以从动态上把握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重视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从体育教学实际上看,体育教学模式既是体育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体育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

中国教育研究学会

中国教育研究学会 目录 学会简介 学会职责 学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三章会员制度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五章资产管理与使用 第六章章程修改与解释 第七章终止程序 第八章附则 学会简介 中国教育研究学会,英文全称为:The Chinese Education Research Society,缩写为:CERS。正式成立于2006年9月10日。中国教育研究学会由从事教学研究与热心教育事业的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自愿组成,是全国性、非营利性、学术性民间社团组织。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会会徽图案为圆形徽章,由科研 图标、书册、萌芽、麦穗及学会中英文 名称组成;背景辅以中国地图和世界地 图。徽标以蓝色和绿色为基调,辅以橙 黄色的麦穗。释义:书能启迪智慧,是 理想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是科研活 动的原动力,产生的能量促使萌芽充满 生机和活力;橙黄色的麦穗象征我们的 研究工作收获硕果累累;寓意所有教育 工作者植根中华大地,团结一心,充满 希望,默默地为人类最光辉的事业增光

添彩、贡献力量;呵护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幼苗茁壮成长。会徽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中国教育研究学会宗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宣传“科教兴国”思想,团结组织广大教学研究工作者,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活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教学科研人才的成长,增强我国教学研究工作者的科研能力,转化科研成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学会职责 中国教育研究学会职责:接受政府委托,协助主管部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收集整理教育信息和教研成果,为广大教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咨询服务,积极宣传中国教学研究专家,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辉煌经历,吸收会员、建立教育人才库,向有关教学团体、机关单位举荐人才。聘请优秀知名学院院长、学术期刊编辑、教育企业家、教学研究专家担任学术顾问和荣誉理事,成立专业委员会,由各优秀学校组成教学研究中心。 学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名称是中国教育研究学会。英文全称为:The Chinese Education Research Society,缩写为:CERS。 第二条本会由从事教学研究与热心教育事业的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 自愿组成,是全国性、非营利性、学术性民间社团组织。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条本会宗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宣传“科教兴国”思想,团结组织广大教学研究工作者,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开展教学研究与创新活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教学科研人才的成长,增强我国教学研究工作者的科研能力,转化科研成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第四条本会职责:接受政府委托,协助主管部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收集整理教育信息和教研成果,为广大教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咨询服务,积极宣传中国教学研究专家,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辉煌经历,吸收会员、建立教育人才库,向有关教学团体、机关单位举荐人才。聘请优秀知名学校校长、学术期刊编辑、教育企业家、教学研究专家担任学术顾问和荣誉理事,成立专业委员会,由各优秀学校组成教学研究中心。

现代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国的生命中蕴含着两百年前的辉煌,一百年前的耻辱与一百年后的奋争百年前的炮火轰开了这片古老大地的国门,持有先进武器的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使我们的民族濒临灭亡。我们依靠民族的意志与精神战胜了苦难,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国联军退守三八线,历史的瞬间让我们为百年战火的耻辱划上了句号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惧怕武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新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掠夺与侵占的内涵变得深远。经济手段的蚕食是一种无形的掠夺与侵占,它虽没有战争那样残酷,但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逐渐消亡。一个失去民族工业、失去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里,同样意味着遭受殖民统治似的损失。麦当劳、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等,在带给我们世界先进的产品、先进的管理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列强在疯狂掠夺之余嘲笑我们的无知、无能,大量倾销劣质产品,大力宣传所谓的西方文明,在物质与精神上逐渐使我们丧失反击的能力。这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耻辱,一种比武力侵占容易让国人忍让、接受的耻辱。中国人何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科人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成败在于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于现代化管理、领导者的思维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中科人自喻为拓荒者,选择了一块提高民族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并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劳换取的是为社会贡献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她的应用可以使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广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与我们携手认同,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创造未来。 《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 《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 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

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及借鉴意义

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及借鉴意义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让个体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工作压力。我国的学校教育业也一直很重视体育教育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系,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一些外国先进体育教育理念的引进与借鉴也成了一个重要课题。从我们的文献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美国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存在着较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本文以体育教育与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系为出发点,重点研究和论述了美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计划,及其发展现状、组成部分等内容,希望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学校体育教育计划的背景与意义 美国是较早认识到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重要性的国家,且在二十多年前参加体育运动已经从社会层面上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各种健身书籍、健身俱乐部、体育运动设备与服装等也都非常流行。[1]但是,与这种社会体育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相对应的是,当时学校体育教育与体育活动的缺失。 (一)青少年肥胖问题

美国的身体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而相关研究认为,青少年时代的肥胖症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成年后的肥胖,而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刺激青少年参加运动与社会活动的积 极性,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2]2002年美国健康福利部做过一项调查统计,1972-2002年间美国年轻人中的肥胖人群比过去增加了三倍,肥胖问题已经开始困扰美国的政府与社会。 (二)青少年时期的运动积极性会延续到成年后 研究表明,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难忘经历将会对其成年后的体育活动参与度产生激励作用。2000年体育运动产品协会调查发现,在18-34岁人群中有60%的人认为自己少年时代的体育活动对成年后的运动积极性产生了重要影响。[3]学校的体育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运动器材、环境与技能,为其成年后参加体育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参加体育运动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 尽管在教育领域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体育活动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将会影响学生在其它课业上的表现,甚至因此荒废学业。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相关调查研究己经证明,那些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在学业上并不优于参加体育活 动的学生。而体育活动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能够为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必要的身体保障。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_____________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_______学说,牛顿和_________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_______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___________。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_________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_______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_______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23. 化学键主要有_________、共价键和_________。 24.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25. 生殖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019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201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2010年是我国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这一年,教育研究也取得新的进展。教育研究者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理论成果众多,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根据有关文献,对2010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进行评析。 一、育人为本与教育的价值取向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构建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价值观。 (一)育人为本: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学者们普遍认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强化了教育培养人的重要使命。 有学者指出,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服务对象——国家和人民,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不断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1]有学者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社会都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

最新科学技术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资料

(第一章)一、填空题 1. 14 ——15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手工业的兴起,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和东方文明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2. 1543 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留斯《人体结构》,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3.开普勒通过长期从观测和计算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他们分别是等面积定律、椭圆轨道定律和公转的周期定律。 4. 伽利略对科学做出了许多贡献,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地面物体的研究。 5. 牛顿力学包括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整个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6. 17 世纪上半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7. 英国的化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定义,把化学确立为一门科学。法国的拉瓦锡否定了“燃素说”,建立燃烧的氧化理论。 8. 荷兰人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动说。1785 年法国人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使静电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9. 林耐创立了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并用双名命名法为植物命名。 10. 在科学方法上,培根强调观察和实验,笛卡尔推崇理论思维。伽利略提出理想实验方法。惠更斯阐述了假说的作用。牛顿提出分析和综合方法。 二、简答题 1. 哥白尼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是什么? (1) 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科学的天文学诞生的标志,也是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2) 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神学宇宙观,成为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 (3) 哥白尼的日心说的革命性作用不在于强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在于指出了地球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特殊地位。这正是宇宙论原理的精神,也称为哥白尼精神。 2. 简述培根关于运用归纳法必须记住两条规则。 ①放弃所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而重新开始; ②暂时不要企图上升到一般的结论。 3. 简述笛卡尔的演绎法要遵守的几个原则。 ①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在我的判断中; ②把难题尽可能分解为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圆满解决为止; ③按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复杂对象的认识; ④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以保证没有遗漏。 (第二章)一、填空题 1. 18 世纪60 年代以英国的凯伊发明了飞梭,为导火索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重要标志。 2. 英国产业革命的源头是纺织业机械化,技术变革的原因是垄断地位的传统毛纺织业的排挤而产生的;另一产业是钢铁产业,冶金工业的变革是因化学发明而推动的。 3. 1709 年,英国的达比父子发明了用焦炭炼铁的方法。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4. 18 世纪,法国在分析力学方面的工作是首屈一指的。 二、简述题答案 1. 蒸汽技术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大规模地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推动了科学、热力学和能量转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动了纺织、采矿、冶金、机械等各类技术科学;也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简述法国的科学之所以能超过英国成为近代科学的中心,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 ①任命一大批科学家为革命政府的重要官员,提高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②发展科学教育。创办了一系列的新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包括巴黎综合工艺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③改造旧的皇家科学机构使之从宫廷走向社会。 (第三章)一、填空题 1. 19 世纪下半叶,康德, 拉普拉斯先后提出了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英国人赫歇尔发现了天王星和太阳的自行,并把人们对天空的认识扩展到了银河系。 2. 19 世纪初,地质学之父史密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化石层序律。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了地质变动的灾变论。 3. 能量守恒定律有不同国籍的10 多个科学家的工作有关。其中有突出贡献的3 位科学家是迈尔、焦耳、亥姆霍兹。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1、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写出课题名称。 2、根据自己选定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将所有相关度高的文献资料全文收集在一个文件夹内,根据综述写作要求,整理撰写研究资料的综述,并正确罗列参考文献。 3、请根据第五章的学前教育调查问卷中问卷设计要求,设计《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问卷,并详细说明设计问卷的构思。 主要内容有: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2、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3、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写作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学前教育测量研究 6、学前教育调查研究 7、学前教育叙事研究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但是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于小班课间游戏,一些老师认为, 让孩子们好好玩一下,自己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针对本园小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间游戏。

教育重演论与中国教育改革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教育重演论与中国教育改革 ●张红霞 聂克?福斯克特 一、教育重演论的概念与历史 教育重演论(R ecap itu la tion theory of ed u2 ca tion)的基本原理是,第一,一个人的教育发展是一个过程。进入高一级的教育阶段一定是以通过了低一级的教育阶段为前提,阶段不可跳跃或颠倒。第二,现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人类文化(原仅限于欧洲文化,本文将其引伸为整个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Cog n i2 tive)意义上的重演,即现代人的认知发展(Cog2 n itive d evelopm en t)是对其祖先认知水平长期演化过程的浓缩,①恰以生物学上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重演祖先的进化过程。根据对儿童语言发展及语言文化发展的研究成果,伊根将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划分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四大阶段:神话(敏感)阶段(4、5岁—9、10岁),浪漫(敏感)阶段(9、10岁—14、15岁),哲学思辨(敏感)阶段(14、15岁—19、20岁)和隐喻批评(敏感)阶段(大于19、20岁)。② 处于神话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与历史上使用神话阶段的人类相似。他们的智力工具和知识成份不是理性的和逻辑的,而是情感上的和道德上的。据前人研究③,神话的特殊作用有四,一是提供使用者智力上的肯定感、安全感。而神话阶段的儿童也恰好要求精确、具体、肯定的概念。第二,神话和孩子们一样缺乏时 空观,规律观,缺乏逻辑联系和因果关系。第三,神话忽视世界的客观性和统一性。第四,神话故事往往建立在简单的二元论的基础上,生死,好坏,勇敢与胆小,自然与文化等等。这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中最原始的二元化概念相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开始注意现实中的二元对立物与神话中的二元对立物的差异。现实中的能力有限的英雄会比神话中的能力无比的英雄更有吸引力。这标志着他们已进入了“浪漫阶段”。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孩子们又开始懂得,界于二元对立体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连续体;他们开始注意事物的规律性。这已是进入“哲学思辩”阶段的标志。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会发现某些既定的定律不能完美地解释所有相关的现象,因此他们要发明自己新的模式去解释世界,这就是隐喻批判阶段。这里要稍加说明的是,此外“浪漫”和“哲学”二词是广义的、超出我们常用的含义。 教育重演论还进一步指出,为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习内容应该放在一定形式的文化背景之中。以读、写教学为例,对于孩子来讲,没有内容的纯粹的读、写技巧的训练不仅是低效的,而且破坏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不要作大量的认字和默写生字的训练,而要作大量的读故事、写故事的练习。大量的阅读不应该被看做是课外的任务,而应该是包括

科学技术概论2006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 试题代码:444 试题名称:科学技术概论 第 1 页 共2页 一、填空(每空题1分,共30分) 1、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劳动力经济阶段,()和()。 2、人类已知的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即(),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3、在宇宙学中()被看作宇宙物质的基本单元,它可以看作是由气体和()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成分组成的。 4、地球内部的圈层主要是指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外部的圈层主要是指大气圈、()和()。 5、国际统一的地球历史划分的年代单位是宙、()、纪、()。 6、蛋白质大分子的组成单元是()。核酸是一种复杂的()聚合物, 7、()和沃森构建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8、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具有双重性,即()和()。 9、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由如下几种基本粒子,即(),夸克,()和希克斯粒子。 10、非线性科学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混沌论和()。 11、集成电路问世以来,便遵循()发展,也就是说其集成度每()年翻两番。 12、通常根据软件的用途可以将软件分为()和()。 13、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藏性、()、()和破坏性。 14、通信网络有三种主要设备构成,即末端设备、()和()。 15、新材料的品种繁多,按照材料的属性可以划分为金属、()、()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 二、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哈勃定律 2、生命 3、(生物学)中心法则 4、核酸 5、宇宙热寂说 6、自组织 7、有序和无序 8、克隆 9、集成电路10、分形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知识经济的特点。 2、根据你已有的天文学知识描述宇宙的概观。 3、简述激光的特征。 4、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科学技术概论

论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 樊海洋 09级外语2班 200906262031 [摘要] 科技技术影响深远,而科学技术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科技不仅推动着现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而且促使教育功能的不断增强和放大;另一方面,教育与其它因素一起既催生了科学技术、又独立地促成了科技的增强和放大机制,还促进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甚至产品创新等;而且科技还与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起协调发展和共同促进。 [关键词] 科学技术;教育;发展;整合;协调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集中体现在它与社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在此仅对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从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来间接展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及其发展的基础或前提。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应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国民素质的竞争。在人类步入2l世纪.科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又主要表现为以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与教育综合实力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不仅是催生和造就高级专门

人才的最重要手段,而且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基地之一。因此.全面审视科技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在当前仍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科技对教育有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科技发展为现代教育的兴起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在历史上,l8世纪以前的近代教育从思想、内容到体制都笼罩在宗教主义和人文主义之下.还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或现代教育。而从理论上讲科学教育又包括两重涵义:一层意思是强调在初等、中等到高等教育的整个体系中.以教育对象为主体,通过对教育对象成长特征的研究,使受教育者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层意思是以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教育为手段,以培养从事职业化科学研究及其他与科学有关的社会职业活动的专门人才为目的。事实上要取得上述目标,科学教育就必须以作为文化的科学得以在社会文化系统中赢得独立地位、教育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科学和教育的双重社会建制化为前提。现在我们以法国为例,l8世纪的法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科技活动中心,以及其科学教育之所以得以确立和普及,是因为它们都与法国启蒙运动密切相关并互为前提。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科学(即科学文化)及其在法国的广泛传播.为法国启蒙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启蒙运动反过来又成为法国科学和教育的解放条件。启蒙运动把科学的精神、原则和方法贯彻到法国社会各个领域,使科学成为谋求社会进步的惟一选择,赢得了社会对科学的认同和支持,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主导性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关于科学虽然有多种定义,但总括起来不外是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倾向,一个维度是活动倾向。 2.技术就是规范化的技巧和技能,也就是方法。 3.从最一般的角度可以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4.古代科学技术是指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所产生的科学技术。 5.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恒星、行星、日月和异常天象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6.阴阳说和五行说构成了中国古人考察万事万物生衍变化的途径和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7.公元2世纪罗马人托勒密完成《至大论》,系统地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体系。 ¥ 8.传承希腊科学文化遗产是古代阿拉伯人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奏响了科学革命的序曲。 10.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和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 11按照狭义相对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 年费米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利用核能时代的开始。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揭开了现代宇宙学的序幕。 14.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现今的宇宙大约开始于200亿年前的一次“奇点”爆炸。 15.地壳是指从地表到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研究的类型,现代科学一般相应地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三大类。 A.应用科学; B.工程科学; C.信息科学; D.计算机科学。 2.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整体发育性;第二,();第三,自相关性。

A.整体发展性; B.自我发展性; C.内对应性; D.外对应性。 3.汉代出现的()是现存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其中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营造法式》; D.《数书九章》。 4.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 世纪70年代;世纪30年代;世纪20年代;世纪30年代。 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技术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革命。A.蒸汽;B.化工;C.自动化;D.电力。 年达尔文出版()一书系统地建立了生物进化论。 A.《生物进化论》; B.《自然选择论》; C.《物种起源》; D.《生物哲学论》。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 A.质子的发现; B.放射性的发现; C.阴极射线的发现; D.黑体辐射的发现。 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 A. 土星环模型; B.恒星模型; C.行星模型; D.面包葡萄干模型。 年科学家们建立起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即()。 A.矩阵力学; B.统计力学; C.量子力学; D.相对论力学。 10.恒星一般有三种归宿,即()、中子星和黑洞。 A.脉冲星; B.白矮星; C.红巨星; D.主序星。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5分) 1.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 2.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 4.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于国内义务教育研究现状的分析

关于国内义务教育研究现状的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我国义务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之国内对义务教育的研究也如火如荼。本文试图运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2000~2007年义务教育的研究论文进行总结,通过梳理纷繁复杂的义务教育研究来分析国内义务教育研究的现状、趋势及不足。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是提升国民素质、弘扬本民族文化、传播人类科技和文化基础知识、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2006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及“二免一补”政策实施之后,义务教育更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文运用的是内容分析法的发展分析模式,即A-X-T模式。发展分析模式是对同一对象不同时期内容资料量化结果的比较,分析该对象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模式。本文试图运用此模式来分析国内义务教育研究的现状、趋势及不足。在本文中,A表示选取的样本来源,即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核心期刊,X为同一内容变量,即有关义务教育论文,T表示抽取样本的不同时间,T1~T8分别表示2000~2007年。具体操作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为检索项,以“义务教育”为检索词,时间分别设为2000年到2007年,范围为核心期刊。本文主要从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问题领域、研究性质、作者单位、研究形式、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三、统计研究及相关结果 1.义务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文对每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义务教育的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统计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关于科学虽然有多种定义,但总括起来不外就是两个维度,一个维度就是知识倾向,一个维度就是活动倾向。 2、技术就就是规范化的技巧与技能,也就就是方法。 3、从最一般的角度可以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4、古代科学技术就是指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所产生的科学技术。 5、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恒星、行星、日月与异常天象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6、阴阳说与五行说构成了中国古人考察万事万物生衍变化的途径与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7、公元2世纪罗马人托勒密完成《至大论》,系统地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体系。 8、传承希腊科学文化遗产就是古代阿拉伯人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9、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奏响了科学革命的序曲。 10、伽利略就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与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 11按照狭义相对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 12、1942年费米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利用核能时代的开始。 13、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揭开了现代宇宙学的序幕。 14、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现今的宇宙大约开始于200亿年前的一次“奇点”爆炸。

15、地壳就是指从地表到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研究的类型,现代科学一般相应地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三大类。 A、应用科学; B、工程科学; C、信息科学; D、计算机科学。 2、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整体发育性;第二,() ;第三,自相关性。 A、整体发展性; B、自我发展性; C、内对应性; D、外对应性。 3、汉代出现的()就是现存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其中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营造法式》; D、《数书九章》。 4、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 ,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A、18世纪70年代; B、18世纪30年代; C、19世纪20年代; D、19世纪30年代。 5、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就是以()技术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A、蒸汽; B、化工; C、自动化; D、电力。 6、1859年达尔文出版()一书系统地建立了生物进化论。 A、《生物进化论》; B、《自然选择论》; C、《物种起源》; D、《生物哲学论》。 7、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就是:X射线的发现、()与电子的发现。 A、质子的发现; B、放射性的发现; C、阴极射线的发现; D、黑体辐射的发现。 8、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A、土星环模型; B、恒星模型; C、行星模型; D、面包葡萄干模型。 9、1926年科学家们建立起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