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歌唱课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

浅谈音乐歌唱课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
浅谈音乐歌唱课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

浅谈音乐歌唱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千秋岭小学蒋映博

随着新课改和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音乐课歌唱教学如何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很多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师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前些天,观摩了市里组织的音乐课歌唱教学比赛,感叹音乐教学发展和新人辈出的同时,却也感觉部分教师队对歌唱教学课认识的不足。下面,我谈谈音乐课歌唱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轻重倒置,导入时间冗长或文不对题。

一节课有好导入铺垫,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些音乐教师为了

追求新、奇、特的导入效果,挖空心思设计课堂导入铺垫。导入成了歌唱教学的重心,花样成了整堂课的设计重点。还有个别教师新课导入甚至花费了整堂课的四分之一以上时间,人物故事、歌曲背景、音乐图片等全成了课堂导入的工具,一一登场,目不暇接。部分教师认为只有这样,导入才有效果,才能吸引学生喜欢眼球和兴趣。诸不知,这样费劲心思长时间的课堂导入,缩短了歌唱教学的真正教学时间,有点轻重倒置的感觉。更有个别教师为寻求课堂导入效果,强求混搭、文不对题,导入的内容与新课无任何关联。

真正的一节好的课堂导入,首先应该是课堂教学内容需要,而不是勉强凑合。其次,导入内容不要面面俱到,找准一个好的导入点就可。另外,导入时间应该有所把握,恰当而合理。

二、歌唱教学课重点偏离,唱歌仅成“走过场”。

一些音乐授课教师往往忽视了歌唱教学课的重点,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新课导入、人物背景讲解、歌词分析及课堂拓展等方面上,整堂课只有几遍歌曲学唱。这样歌唱教学课完全脱离了教学要求和目的,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课堂效果看似完好,实则外实里虚。

唱歌课的重心应该体现在“唱”字上,教师应在这点上多花时间和心思。歌唱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歌曲中欣赏美、发现美、体会美,一首歌仅仅听或者唱一、二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回答肯定是NO。学生只有唱会且唱好歌曲,才能感受歌曲带来美,从而达到喜欢和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把歌曲编排成齐唱、轮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来进行,防止唱歌教学环节过于单调和枯燥。歌唱教学课,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唱high起来,切莫让唱歌环节成了走过场。

三、歌唱无声音技巧训练,学生声音“原汁原味”。

很多教师歌唱教学中,只教会了学生唱会了歌曲,而根本没有达到唱好的

要求,或者根本没有歌唱教学训练手段。整堂课下来,学生声音仍然惨白,毫无变化。有美感的歌唱才是歌唱教学基本要求,我们歌唱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唱会就可,而一个真正有素养的音乐教师会通过有效的声乐训练,使学生的歌唱声音变得更加美好,从而领悟歌曲美的情感。

为了获得美好的声音,教师歌唱教学时应该多加强声音训练,可通过正确歌唱气息支撑、正确的口咽腔打开状态、歌唱共鸣和发声位置的掌握,歌曲情感的领会这几点来获得。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但好的教师能根据学生演唱的的实际情况,正确的引导学生获取美妙的好声音,从而真正的达到歌唱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四、歌唱教学仅教唱歌,视唱基础训练可有可无。

唱好一首歌,没有好的音准和节奏只是一句空话,而视唱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唯一办法。很多教师觉得视唱训练可有可无,只要唱好歌就行了。或者嫌视唱训练枯燥一带而过,甚至直接播放录音,学生跟唱。这样歌曲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长此以往,音准和节奏问题无法解决,当然也无法达到歌唱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音乐视唱基础训练,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唱会歌即可。要想获得好的视唱效果,在视唱中运用科学发声的方法,合理气息的运用会使视唱变得更加动听和完美,从而使歌唱学习更为容易。

五、拓展环节“离题万里”,游戏或成主角。

一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烈氛围,把歌曲拓展环节变成了学生们的游戏舞台,学生一一登场,场面甚为热闹,整堂课成了学生们的游戏舞台,课堂拓展“越拓越远”,离题万里。而有的拓展活动几乎与歌曲教学内容无任何关联,教师们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所谓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堂拓展有“皇帝的新装”之嫌,最好弃之。

真正的的教学歌曲拓展和延伸,是在本节歌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而不是一味的靠做游戏或者偏离教学内容的的活动拓展。好的拓展和延伸就应该围绕歌曲教学本身而设计,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合理而有效果。

正确认识歌唱教学的实际目标和要求,走出歌唱教学课误区,让孩子们真正的唱起来,乘着歌声的翅膀,享受音乐的美好和快乐!

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州某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3.69%。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05%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的分别只占10%左右。以上调查虽不能说完全精确,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我们中学目前的音乐教育呢?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下面,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的经典作品和德育内容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的音乐作品。其中一部分音乐作品政治色彩过分浓重,艺术技巧过分深奥,学究气强,学生味弱。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课上得不到课外补的现象。他们更愿意欣赏的是流行音乐(包括声乐、器乐)。这些音乐往往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学生的

心。? 2、家庭、社会对少儿音乐学习的两极取向 目前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较为极端的价值取向:一种是过分重视。有些家长自己年轻时喜爱音乐但从事音乐工作的梦想未能实现,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管孩子的自身条件如何,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在儿童时期,由于孩子缺少自我意识,因此对家长的选择被动顺应。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反权威意识很强,从本能上更愿意自己去选择,而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另一种是不太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看待,仅仅把音乐课当成繁忙课程中间的休息和放松。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无法像其它理科课程考试一样,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学生就更不把音乐课放在心上了。 3、对音乐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美育、德育、智育及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音乐教学首先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美育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慧敏能力、感受力和永恒心的培养,特别对联想

(论文)浅谈中学音乐课教学法

浅谈中学音乐课教学法 -------启发式提问艺术 【内容摘要】启发式提问教学,我认为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提问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是引导学生在迷宫之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我们留给他们的光线,走向胜利之门。我想那样的心情是幸福的和富有成就感的。 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一节音乐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问题并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音乐学科。我认为,是在艺术课的课堂讲艺术,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有效课堂;课堂提问艺术;启发式提问; 新课程理念,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是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战斗在一线课堂的音乐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冲击。我们不得不思考,怎么上音乐课?怎么上好音乐课?怎样的音乐课是高效的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恰当的,是科学的,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遵循教学规律的等等。我针对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对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剖析,反思了在日常教学和公开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几种教学现象的疑惑。我认为在音乐教学法中启发式提问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提问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是引导学生在迷宫之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我们留给他们的光线,走向胜利之门。我想那样的心情是幸福的和富有成就感的。 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一节音乐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问题并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音乐学科。我认为,是在艺术课的课堂讲艺术,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纽带。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与学生是互动关系,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和谐。教师必须提高提问的技巧,把握提问的时机,掌握提问的分寸,考虑提问的层次,优化提问的方法,多提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提问,敢于提问。学生要以问为荣,学以致用。学生要以问为荣,学以致用。使教师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效果。问题就是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或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探索完成的任务。课堂从教师问问题,提升到学生思考,而后由学生提出问提。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面临问题”。因此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探究问题的热情才会爆发出来。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一次在某音乐老师的公开课上,觉得教师在刻意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但仔细审视教师设计的问题就会发现,或过于简单,或过于浅薄,或提问的并不恰当。并不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刻意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然实际效果,学生们目光呆滞,注意力已不集中。更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而我们的学科,是最需要学生有想象有学生的感受的学科。很难想象这样的课堂竟然是一堂音乐课!而事实上这就是一堂放着音乐的音乐课!无从谈起孩子的音乐审美,孩子的情趣。 我想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提问。那种“机械式”的提问,只能答“是”与“不是”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小学音乐课中欣赏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5]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音乐欣赏课教学,是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当前现状看,它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作品本身缺乏吸引力;2.教学设备落后,影响听觉效果;3.教师上课形式单调,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4.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没有目的性。本文就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作以下三点阐述。 一、运用多媒体 音乐理论家修海林曾说过:“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6]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音乐欣赏课,只有开放学生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欣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意境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新技术,以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巧妙地运用它,教学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二)突破难点,优化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在音乐欣赏课中,如采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补充知识容量。例如在欣赏教学中,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但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 《鸭子拌嘴》的乐曲发展顺序是出发——到池塘——拌嘴——回家,在录音时,可分四次将四个乐段分别命名录制,播放时点击哪个乐段,就会播放那个乐段,还可以将“拌嘴”这一乐段设定成循环播放,反复聆听,便于在欣赏时加深印象,对作品更深入的理解。在欣赏《丰收锣鼓》第一乐段主题时,第一遍播放时,采用原速,学生听完后说表现的是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本文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为依托,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标签: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1.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整个的教育事业也渐渐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良好发展机遇,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2)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趋势。我国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必然。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可以使音乐教育成为一种普及的教育,为国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起了重要作用。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便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段话充分说明,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当然,这里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博采众长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2.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逐渐发展,但步伐非常缓慢,存在很多问题,是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应该思考的。我校是艺术特色学校,音乐器具资源相对丰富,其他一些普通中小学则不同,学校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学校教师大多都是身兼多职,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学生的音乐教材更是少得可怜。下面将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想进行梳理分析。 (1)教学观念方面。应试教育以学生文化课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这样一来,使得音乐教育的不受重视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学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教师甚至用“副科”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很多学校由于课时繁多,不重视音乐课,音乐课的教师在很多时候显得很被动,我在泾龙某小学实习期间,发现往往到了音乐课的时候,那些主课老师就会把音乐课占掉,甚至有很多家长和教师觉得学习音乐就是不务正业,没有前途。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 这学期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现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1.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2.培养了学生初步分辨节拍、听辨不同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的能力,并运用体态、线条能够做出反应。 3.培养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能够在自己的的表情动作的配合下演唱歌曲,并了解中国及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4.培养了学生创作的能力,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陶冶了学生情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培养了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6.在教学中,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了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了成思想教育。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五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我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学

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三、存在问题大多数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音乐基础,是一个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大部分学生表现欲强烈, 集体合作意识增强,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是个别学生还存在胆小不敢“出头”的现象,特别是在变声期,很多学生不敢唱歌。 四、采取措施在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好过渡时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5.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7. 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考试方法灵活: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

最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艺术教研组提质减负措施及方案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发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一、教学准备 1、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2、通读教材,了解各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及音像资料,整体把握本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 3、了解、分析学生音乐爱好的状况、认知基础、行为习惯。 4、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需求,确定本学期学段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分配课时,规划音乐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制定教学计划。 5、明确学段目标,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安排课时教毕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教案。教案应含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分析处理、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 二、教学实施 1、欣赏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聆听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作品音乐知识、人文背景的介绍、讲解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2、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3、注重基本歌唱技能的练习指导,避免喊唱,注意变声期学生的嗓音保护。指导学生

自信有表现地歌唱。 4、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综合表演艺术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表演水平不能要求过高,使他们在这些表演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提高。 5、识读乐谱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表现各种节奏符号、模唱乐谱、视唱乐谱、认知常用音乐记号等。 三、教学评价 1、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强化评价激励作用。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学生参加课外艺术活动及各类竞赛可作为学业评价内容。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通过不同方式的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但评价活动不宜过多,简化评价过程。 四、课外活动 1、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多形式课外艺术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声乐、舞蹈、器乐、等兴趣小组、学校艺术节活动。 2、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应与音乐学科教学相联系,拓展学生兴趣、关注个性发展。 白云一中艺术教研组 2012年3月20日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纵观中学音乐课教法,几乎是一个模式,即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口传心授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语文、数学等知识的学习后,以是筋疲力尽,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又上得这么认真、严肃。我通过听专家的精彩讲座,观看音乐优质课等,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归纳如下。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尽早地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好感。例如在给新生上课时,可以巧妙地用音乐的形式做自我介绍,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老师的形式,能很快让学生消除陌生感,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铺垫,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节奏、旋律等音乐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要总是提醒自己要面带微笑,语言诙谐幽默,不要把太专业的内容带进课堂。在学生走进教室时,可以播放柔和、优美的曲子,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音乐;学生因无意而破坏了课堂纪律时,也要以宽容、理解、对话的态度来解决;对于个别学生的故意行为也绝不手软,对话与批评相结合,但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相信这样的努力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取以情感为主线的感染教学法,用音乐本身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氛围到教师的范唱、范奏,从对学生演唱的指导,到每首歌曲的艺术处理,挖掘出音乐的情感美,给学生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使其感情升华。把乐曲中最闪光的部分,用最生动诱人的导语,用最美妙的音响,用最有感情的手势及形态,来诱使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2、强化教学过程的吸引力。这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新的学习方法,巧妙地将这些方法安排在教学过程之中,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生初学五线谱时,开始学生记不清每一条线和每个间的名称,在学习时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五线谱谱表上的音名和唱名,我是这样做的:我说每个人的一只手,就可以当作五线谱来看,我抬起左手,手心朝外,拇指在下,小手指在上,边指边念这样的顺口溜:拇指E食指G,三指四指B和D;五指F记心里,下加一线是中央C;指间便是F、A、C加上E,三间开始高音区、牢记音名CDEF 一GA氏然后把“指”换成“线”,即成一线E,二线G等等。这样每个同学可以随时熟悉五线谱上的音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五线谱的《识谱歌》,木家很快便记住了五线谱高音谱表上的音名和唱名位置,所以学习五线谱也就不觉得难了。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始终都是兴致勃勃地自觉学习。

浅谈音乐课的情景教学

浅谈音乐课的情景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生活实际为参考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问题等情境,真是而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机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最初由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提出,她从语文教学的情景训练法得到启示,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意境说”汲取营养,从而提出了情景教学这一教育学理论。 实施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情景教学的理论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和罗良博士从心理学诠释,他们认为,情景教学强调的是主客观的统一。情境教学中,情境的“情”是一种主观的动机系统,“境”是客观的环境。这就是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积极认识和构建外在客观世界;此外,情境教学强调需要、情绪情感的作用;强调在教学中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起来;强调在教学中认知与社会认知的结合,情境教学的四大特点即“行真、情切、意远、理念寓于其中”,这与社会认知的要求是一致的;强调发展智力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强调语言与思维辩证关系;强调播种的快乐,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

情境教学强调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李吉林集》第三卷里阐述了“带入情境、优化情境、运用请境、拓宽情境”的思想。情境教学最初用于儿童语文课程的教学研究,而扩充至其他课程的教学研究,在超越儿童这一年龄区域,研究逐渐全面与广泛,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还是本科院校专业与非专业的音乐课教学,都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情境法容情、言、行为一体,这与音乐教学特征极相吻合,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往往需要借助情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用歌唱、奏乐、动作等形式把它表现出来。人们常说:“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说明了“请”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意义。情境法在音乐教学中的途径有: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语言描绘情境; 音乐渲染情境等。通过这些途径,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用音乐来表达的欲望,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实践方法如下: 一、联系生活展示情境: 艺术是源于生活,音乐同样是表现自然,表现生活,音乐课的教学不能把学生拘泥于室内,一板一眼的教,告诉学生这一段是在描写水声,这一段是在描写鸟叫声,这一段是在描写对话等等,何不让学生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呢?我们可以带学生在公园里感受树叶的沙沙作响,感受小溪的欢快流淌,感受鸟儿的放声歌唱。这样,学生在听到自然独特的淳朴、清新和美好。教授革命歌曲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看过的关于革命战争的记录片,影片,想象战争中催人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困惑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困惑 大沙田小学李婷小学音乐课程随着改革的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呈现出思想认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及其困惑。教师要针对问题不停探索对策,改良教学方法,让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小学教育的主阵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新课程也和其他课程一样走进了学校,步入课堂。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课改而欢欣鼓舞,觉得有了自己施展的舞台,然而,音乐课要从探索阶段到深入实施,真正进入音乐教学课堂,要把全新的教育理念付之于实践,历经坎坷,我又感到有太多的迷茫与困惑,深深到体会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矛盾冲突与观念碰撞,我们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面对问题探索对策,然而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一、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家长及学生对音乐教学认识不够 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学。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边远县城或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仍感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领导对音乐课的教学观念,由于升学率是学校声誉和生命力的标志,不少学校仍把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惟一标准,单纯的追求高分,所以统考科目之外的课程受到冷落。音乐课虽然是必修课,但未列入升学考试科目之中。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开设音乐课的目的只是一种点缀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甚至占用音乐课用做其他学科的复习课等现象。 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部分教师上课时抱有一种应付的了心理,在教学上不愿去深钻,敷衍了事。因为他们认为在待遇上,音乐教师要比其它教师完成更多的课时量,才能获得相同的待遇。评定职称、评优、进修深造、出外考查等机会都离音乐教师太远。 家长们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也有多种不同意见。有些家长期望孩子长大后在音乐上有所突破;有些家长把音乐课当成繁忙课程中间的休息和放松;有些家长甚至认为上音乐课会耽误学习时间,可取消音乐课程。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精选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精选,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精选 【编辑按】;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1不知不觉,来到平山已经一学期。此刻,我将本学期高一音乐教学工作总结以下四个方面,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我们为您整理了《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优秀优秀范文5篇精选》,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1 不知不觉,来到平山已经一学期。此刻,我将本学期高一音乐教学工作总结以下四个方面,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音乐教学 努力经过高中音乐欣赏课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爱好及情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

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明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必须基础上创新音乐。高中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我介绍音乐,表达自我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本事得到了锻炼。同时,关注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处理好培养审美本事与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本事,提高音乐鉴赏水平,从而完善人格。 二课堂教学 本学期的音乐课以音乐欣赏为主。既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重点介绍世界音乐文化以及音乐文化与其他人文文化的同构关系,有益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为了使学生能简便愉快地上好音乐课,经常采纳激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重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力求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和谐欢快的学习音乐欣赏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存在不足之处就是侧重了情感爱好的培养,忽略了高一新学生对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仅有更好地掌握了乐理知识才干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三考试方面 为了让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我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吸取教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每学期对自己的一次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该如何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调控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 本学期,我主要是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后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

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在音乐课中,学生们对于唱谱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感觉到乏味。刚开始我对这情况并没有摸着头脑,还以为是他们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

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专题一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 主讲专家: 蔡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吴斌,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社长,课标研制组的副组长,课标修订组 的召集人 李存,北京中学音乐特级教师 刘德昌,上海的小学音乐特级教师 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正在进行的是音乐学科课程标准修订远程研修。我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蔡梦(音)。来介绍一下,参与这次研讨的三位专家,这位是前几个模块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社长,课标研制组的副组长,课标修订组的召集人之一,吴斌(音)老师。这两位分别来自于北京、上海的两位音乐特级教师,一个是中学音乐特级教师,李存(音)老师。 大家好! 另一位是上海的小学音乐特级教师,刘德昌(音)老师。我们现在开始模块五的研讨。这个内容是教学建议,在这块中,修订后的标准建议老师们,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七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先进行第一个专题的研讨,着重围绕前两点来进行研究。首先第一点,它的标题是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那么开宗明义就说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形成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我估计这个内容在前面已经提过多次了,这次再从这个教学建议这一部分提出来,我想两位李老师,刘老师,有着50年、40年的教学经验两位音乐课堂里的特级音乐教师,肯定对这点有切身的体会,那李老师先说说。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儿,要把这个,上音乐课,就要把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出来,因为我们是音乐课,所以我都建议,从一开始,这节课开始就有音乐进来,或者是也不要,最多不要晚于三分钟,两分钟,这样的话,我

们的课堂上它就有了音乐的气氛,而且呢,一直要围绕着音乐进行教学,而不要围绕着别的去进行教学,我们有的老师呢,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心理都很明白,但是一做有时就走样了。你比如说,我知道有这样一个例子,讲新疆舞曲,青春舞曲,讲这个青春舞曲,这个课是很好的一节课,有歌舞性,而且它也能够给孩子们一些寓意,都不错。老师呢,这个老师一开始也是上的很有劲,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知道新疆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吗?“啪”打出一个图来,在中国的西北部,然后紧跟着又再问,你们知道新疆的地理面积吗?又打出一个新疆地图,面积出来了,这个图上就有面积,有民族,有特产等等这些个知识全进来了,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你问他,问张三,问李四,回答的非常热烈,学生们当然也很高兴,结果这节课还差五到七分钟的时候,他开始说,今天我们要学唱青春舞曲,但是这个青春舞曲,学生都会唱了,他一谈我们现在开始识识谱什么的,学生一下子把词全唱出来了,而且唱的很流畅,老师也傻了,再唱一遍,男生唱一遍,女生唱一遍,第一组唱一遍,还有谁愿意自己来唱一遍,下课,完了。这节课就这么过去了,下课的时候,老师就也觉得这个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问问同学,你们觉得这节课怎么样,同学就说了,老师你讲的特别好,比我们地理老师上的好多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课,他就是把音乐学科的特点给忘了,实际上这节课是一个地理学科特点,比地理老师讲的好,那就是地理学科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要印证老师们在突出学科特点这个问题上,应该注意。 这个例子真是很有说服力,是一堂丰富多彩的好课,但是这个好课,恰恰没有了音乐的特点,音乐的音符,音响的流动,在这儿被地理和人文替代了,所以孩子们在其中他得到的应该不是音乐的熏陶,所以课标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在下面有对老师们具体的要求。比方说,他要求老师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并且要善于运用生动的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来体现音乐的美和意义。 好!我想接着说。 好的!刘老师! 刚才我非常同意这个教学建议,实际上李纯(音)刚才说的,也就是像注意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浅谈小学的音乐教育 ——织金县官寨乡银杏小学:邓红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县里的特岗教师招考,并且通过了面试成为一名村小的语文老师。在学校里我除了教学生们的语文外,还教他们的音乐。在这个不大的校园里,有着较多的学生,而仅是我的一个班就有九十一个,这也是我平日里忙不过来的原因。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教他们文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和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渊远流长;授其乐礼,让音乐释放每一天疲惫的心情,通过音乐让他们体会生活的真谛,和歌曲中的百态人生。而辛劳背后的欢声笑

语则是我们付出后收获的璀璨晶石。 一直以来我就对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充满着羡慕之情,身边的老师们就是我心中的榜样。进了大学的校园,我选择了音乐系,因为我喜欢它;同时我也为之付出了我所有的空余时间,目的就是为了学好它,另外也想通过音乐来影响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然而参加工作后,我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虽然有心想把所有的事都做得尽皆完美,但是竭尽全力之后我只能做到尽量平衡。 作为村小,不像城里的学校那样有着优越的硬件设施,我们拥有的乐器仅仅是一台电子琴,一台看上去很久没有人抚摸过的——而我和它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每次学校有活动,它总和我一起出现。而它和我那些可爱的小学生也成了朋友,有些同学还 会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悄悄的弹起它。每逢音乐课,我就会用它来给我的

学生弹奏乐曲,给他们讲音乐的文化,讲那些传承了一代代老艺术家们心血的乐章,然后唱在一起,笑在一起。而我的学生们也因此爱上了它和它演奏出来的优美的旋律。 我之所以会这么的执爱音乐,甚至想把它带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它能放松我们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能把我们的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比如说,一首忧伤的乐曲可以让你潸然泪下;同样一曲欢快的大调也能让你心情舒畅。而我们所感受到的欢喜、忧愁不也正是作家们那时那刻拥有的心情吗? 我们的民族自古就有重视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许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早就提出了“唯乐可以治国”的思想。先圣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音”,他认为事物触动了人的情感从而产生了音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 策分析 广州某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3.69%。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05%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的分别只占10%左右。以上调查虽不能说完全精确,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我们中学目前的音乐教育呢?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下面,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育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的经典作品和德育内容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的音乐作品。其中一部分音乐作品政治色彩过分浓重,艺术技巧过分深奥,学究气强,学生味弱。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课上得不到课外补的现象。他们更愿意欣赏的是

流行音乐。这些音乐往往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学 家庭、社会对少儿音乐学习的两极取向 目前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较为极端的价值取向:一种是过分重视。有些家长自己年轻时喜爱音乐但从事音乐工作的梦想未能实现,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管孩子的自身条件如何,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在儿童时期,由于孩子缺少自我意识,因此对家长的选择被动顺应。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反权威意识很强,从本能上更愿意自己去选择,而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另一种是不太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看待,仅仅把音乐课当成繁忙课程中间的休息和放松。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无法像其它文理科课程考试一样,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学生就更不把音乐课放在心上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美育、德育、智育及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音乐教学首先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美育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音乐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音乐课教学工作总结 任严冬再冷漠,在阳光中也会悄然融化;任路途再遥远,在征程中也渐见曙光。任音乐教师已有十年的时间,教育教学路上我在不断摸索中学习着,内心由迷茫到清晰,渐渐明白,从自己踏进音乐教师队伍那天开始,便开始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这份执着。于是我在春季播撒着希望,在秋季里收获着快乐,在冬季里又孕育新的期望!忙碌而紧张的教学工作即将接近了尾声,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中学音乐课教学是中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中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小学音乐课学习心得感想【精品】

音乐是动听的歌声、优美的乐曲、美丽的鲜花,流淌的小河,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用音乐来表现,同时喜、怒、哀、乐也都将用音乐去渲染。下面是小学音乐课学习心得感想,供你参考! 多年来,我们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计划、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理论研讨,在“碰撞”中拓宽工作思路。 通过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集体教研活动,集中了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强化了合作意识,共享,做到了优势互补。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从不同角度研讨,集思广益。既有相互间的合作,又有教师个性化的发挥,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频频碰撞。这样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广泛切磋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研究,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 (一)、教研促进 ①结合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比较明显这一特点,我们在一年级开设了彩色谱、彩条谱的课程实验,通过在同一年级五个班的实验,我们发现彩色谱效果要好于彩条谱。彩色谱是把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展示,彩条谱是把五线谱的五条线变成五种颜色。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十分喜欢彩色谱,通过有趣的游戏,轻而易举的认识了各个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决了识谱难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识谱教学成为一年级学生的乐趣。我们将使用彩色谱的实验,并将逐渐推广。 ②中高年级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尝试,对于中高级的识谱,是难度较大的曲谱,我们摒弃了以往先识谱、后唱歌的学习,大担地实验,对于识谱中跨度大的音符演唱,我们是这样尝试的:部分歌曲采用先识谱、后唱歌,而对于较难的歌则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教学。通过实验,我们归纳出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让学生分析歌谱、识谱、填词唱歌等过程,使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歌曲的演唱更加准确,达到能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内涵的目的。 第二:先唱歌、后识谱是先让学生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视同儿戏中解决歌谱中的难点,在学生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不管是先识谱、后唱歌,还是先唱歌、后识谱,其教学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来完善他们的演唱水平,只是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同而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