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3.1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教案(1)

沪科版3.1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教案(1)
沪科版3.1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数学思考

1、经历生活中具体的数学关系,初步感受用方程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况过程,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概况和转化能力。

问题解决

1、通过问题需要解决的迫切要求,激发学生思考。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1、通过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2、通过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阅读下列内容,并列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式子:

(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8人,比跳水运动员的2倍少4人。跳水运动员有多少人?

如果设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x人,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2x-4=18

(2) 某班级有48名同学,其中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2倍。该班男同学、女同学分别有多少人?

设女同学有x人,则男同学有2x人,得方程:x+2x=48 。

(3)小华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问再过几年,她爸爸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

设x年后爸爸年龄是小华年龄2倍,且爸爸年龄为(36+x)岁,小华年龄为(12+x)岁,得方程:36+x=2(12+x) 。

(让学生做,然后交流。通过活动,呈现出用方程解答上述问题。)

二、新知探究

(一)、探索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特点(让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观察得到的方程,看看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点?

2x-4=18 x+2x=48 36+x=2(12+x)

(通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特点。)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

2.所含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

3.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具有上述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二)、巩固新知1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5x=0 (2)1+3x (3)y 2=4+y (4)x+y=5

(5) 3m+2=1–m (6)3x+y=3x-5 (7) 2πr =10 (8)

2、ax-4=18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a-2)x-4=18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a-2)x|b|-4=18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吗?

(三)、新知讲授:等式的基本性质

我们已经理解了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大家会解这些方程吗?能说出解方程的理由吗?

要真正领会解上述方程的理由,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3】(对称性) 如果a=b ,那么b=a 。

【等式性质4】(传递性) 如果a=b ,b=c ,那么a=c 。

(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与上述性质类似的例子吗?)

(四)、巩固新知2 说出下列变形是根据等式哪一条基本性质得到的:

(五)、例题展示

例1、解方程: 2x -4=18

解:两边都加上4, 得

2x -4+4=18+4 (根据等式性质1)

即 2x=22

两边都除以2,得 x=11 (根据等式性质2)

011=+x 313221)6(;

25.0,5.205;1,1234;,553;21,48)2(;45735)1(∠=∠∠=∠∠=∠-==-=+==-=--==-==+,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

那么如果,那么如果x x x x x b a b a x x x x

(需要注意:x=11 叫做方程2x-4=18 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跟。一般情况下,方程的解需要进行检验。)

(六)、巩固新知3

练一练: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

(1) 4x -15 = 9;(2) 2x = 5x -21.

解答:(学生进行计算并板书过程。)

三、课堂小结

1、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2、等式的基本性质内容

3、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

四、巩固提高

1、(1)当a为何值时,方程2x+(a+1)y=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2)已知方程(a-1)y|a|=-3 是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求a 的值。

2、某同学在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mx=4m时,两边同时除以m,得到x=4。他的答案正确吗?为什么?

作业布置

(课本P91面,习题3.1 第2题)

板书设计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1、方程实例:2x-4=18 x+2x=48 36+x=2(12+x)

2、一元一次方程特点: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次数是1、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3、等式的性质:性质1 性质2 性质3 性质4

4、习题展示:(学生板书)

2019年(沪科版)物理必修一精讲学案 第20点 含解析

第20点静摩擦力的被动性 对于物体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怎样,不少同学模糊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摩擦力的“被动性”不理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1.方向的被动性: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受主动力的方向、运动状态有关.2.大小的被动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主动力的大小、运动状态有关. 对点例题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图1 A.10 N,方向向左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左D.零 解题指导F1没有撤去时,木块所受合力为零,此时静摩擦力大小为8 N,方向向左.撤去F1以后,木块在F2作用下不可能沿水平方向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木块仍保持静止,此时地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2 N,方向向右,木块所受的合力仍为零,选项D正确. 答案 D 规律总结静摩擦力是被动力,没有自己独立的方向和大小,要视物体受到

的主动力和运动状态而定. 如图2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定滑轮,两物体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图2 A.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向下 B.Q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上 C.Q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 D.Q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答案BC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对Q进行受力分析,将重力G进行正交分解,沿斜面方向:G x=mgsin θ;垂直斜面方向:G y=mgcos θ.(1)当mgsin θ>T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2)当mgsin θ=T时,静摩擦力为零;(3)当mgsin θ<T时,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故选项B、C正确.

沪教版六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题思路) (1)审—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找出 等量关系). (2)设—设出未知数:根据提问,巧设未知数. (3)列—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 出的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 际, 检验后写出答案.(注意带上单位) 类型1:比例分配问题: 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设其中一份为x ,利用已知的比,写出相应的代数式。 常用等量关系:各部分之和=总量。 【例1】三个正整数的比为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几? 分析:等量关系:三个数的和是84 解:设一份为x ,则三个数分别为x ,2x ,4x x x x x ++==2484 12 答:略. 【例2】甲、乙、丙三个人每天生产机器零件数为甲、乙之比为4:3;乙、丙之比为6:5, 又知甲与丙的和比乙的2倍多12件,求每个人每天生产多少件? 变式训练1 甲、乙、丙三个乡合修水利工程,按照收益土地的面积比3:2:4分担费用1440 元,三个乡各分担多少元? 变式训练2 今年小杰的岁数与爸爸的岁数之比是2:7,又知道小杰的岁数与爸爸的岁数之 和是54,今年小杰和爸爸各几岁?

类型2: 储蓄问题 ⑴ 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 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20%付利息税 ⑵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 【例1】某人把若干元按三年期的定期储蓄存入银行,假设年利率为%,到期支取时扣除所 得税实得元,求存入银行的本金。(利息税为5%) 【例2】活期储蓄月息为%,如果储蓄5000元,5个月后可得的税后利息是_____元。 变式训练1 某同学把积攒的零用钱100元存入银行,如果月利率为%,那么x 个月后,连 本带利可取回_____元钱。 变式训练2 银行定期一年存款的年利率为%,某人存入一年后本息元,问存入银行的本金 是多少元? 类型3: 利润赢亏问题 (1)销售问题中常出现的量有:进价、售价、标价、利润等 (2)有关关系式: 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进价 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进价 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 %100-×= 成本成本售价盈利率 %100-×=成本 售价成本亏损率

沪科版牛顿第一定律

沪科版版《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3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反思五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五节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方面的内容。本节设计有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那就是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转变错误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推理,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有利的方面是: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学习了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二)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课时我主要采用“演示法”与“科学推理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三)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我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四)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多媒体 教师演示用: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等 学生分组器材: 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斜面、毛巾、棉布、乒乓球等 丰富的教学设备,尤其是身边的器材拿来实验,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后训练{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docx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四个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是( ). A .1x =1 B .x =0 C .x 2-1=0 D .x +y =1 2.已知a =b ,下列变形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a -5=b -5 B .-3a =-3b C .ma =mb D .22a b c c = 3.如果x =2是方程12 x +a =-1的根,那么a 的值是( ). A .0 B .2 C .-2 D .-6 4.下列变形是移项的是( ). A .由3=52x ,得532 x = B .由6x =3+5x ,得6x =5x +3 C .由2x -3=x +5,得2x -x =5+3 D .由2x =-1,得x =12 - 5.将方程213x -=1-522x +去分母,得( ). A .2(2x -1)=1-3(5x +2) B .4x -1=6-15x -2 C .4x -2=6-15x +6 D .4x -2=6-15x -6 6.解方程384 x x -=时,第一步最合理的做法是( ). A .同乘以43 B .同除以x C .两边都加上8-x D .两边都除以-8 7.如果-2x n -1+1=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n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8.已知3xy 2a -1与-9xy a +3是同类项,则a +1的值为__________. 9.若整式12-3(9-y )与5(y -4)的值相等,则y =__________. 10.解方程: (1) 212511(25)4326 x x x +-??--=- ???; (2)1261220 x x x x +++=; (3)24 3.90.1250.2x x -+-=; (4)(x +1)34%+0.1x =(x -1)60%. 能力提升 11.解答下列各题: (1)当a =2时,代数式3a 2-2a -4的值恰好是关于x 的方程3mx -2m +1=mx -6的解,求m 的值; (2)若整式 213x +与516 x -的差为1,求x 的值; (3)若关于x 的方程9324522m x x m -=+-的解是x =23-,求m 的值.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试题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矢量的是() A.路程B.加速度C.速率D.质量 2.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三角形法,运用三角形法求合矢量有时很方便。如下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围成一个闭合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A.B.C.D. 3.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刘老师在操场跑步,跑了5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 D.研究跑步姿势时可以将刘老师看作质点 4.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如图所示,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O的上方,重力大小为240 N。横梁AO水平,斜梁BO跟横梁的夹角为37°,sin 37°=0.6。假定横梁对O点的拉力总沿OA方向,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总沿BO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 横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 B.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 斜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 C.横梁对O点的拉力为160N D.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为400N 5.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6.0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A.30m B.40m C.216m D.342m 6.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 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7.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有时发现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不稳 定,其原因可能是( ) A.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定 B.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C.永久磁铁的磁性太弱 D.小车运动时快时慢 8.A、B两辆汽车在同一直线路段上同向行驶,它们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且A车在前、B车在后,时刻,两车相距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A、B两车在内的位移相同D.若,A、B两车必定相撞 9.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10.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的重点和要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 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沪科版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2、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并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转化能力。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1、通过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2、通过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精讲点拨、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学过的方程,并上黑板写出几个方程。 (二)、新知探究 1、探索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特点(让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观察得到的方程,看看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点? (1) (2)36+x=2(12+x) (3)2[y+(y+36)]=344 (4)2(z+1.5z)=24 (通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特点。)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 2.所含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 3.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具有上述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巩固新知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5)3x ﹣1=11 3542)1(+=-x x 1 )2(=+y x 13)3(2=a 3)4(=x x x 11)6(=+51 93=+x

3、探索方程的解的概念 (三)、新知讲授: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师演示天平,小组合作讨论。 结合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四个基本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3】(对称性) 如果a=b ,那么b=a 。 【等式性质4】(传递性) 如果a=b ,b=c ,那么a=c 。 (四)、巩固新知2 说出下列变形是根据等式哪一条基本性质得到的: 1.如果5x+3=7, 那么5x=4 2.如果5x=4, 那么 3.如果-8x=4, 那么 4.如果3x=2x+1, 那么 x=1 5.如果-0.25=x, 那么 x=-0.25 6.如果 ,那么 (五)、例题展示 例1、解方程: 2x -4=18 解:两边都加上4, 得 2x -4+4=18+4 (根据等式性质1) 即 2x=22 两边都除以2,得 x=11 (根据等式性质2) (需要注意: x=11 叫做方程2x -4=18 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一般情况下,方程的解需要进行检验。) (六)课堂探究 七、巩固新知3 练一练: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 ①5x-7=8 ②27=7+4x ③1/2=1/3x-1/6 解答:(学生进行计算并板书过程。) 三、课堂小结 1、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2、等式的基本性质内容 3、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 四、作业布置:习题3.1第1、2、4、5题 613121- =x x 3 16121=+45x =12 x =-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教(学)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收集整理 澄城中学高一物理教(学)案 年级:高一编写人:雷娜审核人:胡晓亮编制时间:2011.11.7 课题力与相互作用单元检测 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进一步认识受力分析,对受力分析形成更深刻地认识 过程与方 法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正确的选取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的求知态度 重点 难点 学会灵活选取研究对象,会正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学生 自学 反馈 新知导学备注分析以下物体的受力: 1、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试画 出梯子的受力示意图:

2、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 、B 两木块,当对木块A 施以水平力F 时,能使两者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B 两木块分别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分别画出它们的受力示意图。 3、光滑圆柱体固定于水平地面,AB 为一重为G 的均匀直棒,A 端放在地 上,C 点压在柱面上,AB 棒处于静止,请画出直棒AB 所受各个作用力。 4、如图,放在地面上的斜面和斜面上的木块都静止,O 为斜面的重心,请画出斜面所受的各个作用力。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 备注 O A B C O A B

1、如图,重力大小为G 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 ,若F 总小于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 增大而减小 B .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 .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重力的大小 D .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压力的大小 2、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 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 B.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下滑力 C.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 D.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3、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 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 、B 两个物体上,A 、B 、C 都静止,则地面对A 物体,A 物体对B 物体,B 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 E. 1N ,2N ,1N B. 1N ,0N ,1N C . 0,1N ,0 D. 1N ,1N ,0N 赢在课堂课内探究3、5、6、 课后巩固1、7 A B C F F A B F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2(含答案)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含答案) 1. 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 ) A. 由3x=-2,得x=-3 2 B. 由2 x =3,得x=6 C. 由5x -7=0,得5x=7 D. 由-5x+2=0,得2-5x=0 2.将方程3x+6=2x -8移项后,正确的是( ) A.3x+2x=6-8 B.3x -2x=-8+6 C.3x -2x=-6-8 D.3x -2x=-8-6 3.下列是李明同学作业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方程2x -3=3x -2,移项得3x -2x=-8+6 B.方程2x -4x=5-3,合并同类项得x=-1 C.方程8x -2x=-12,合并同类项得6x=-12,系数化为1,得x=2 D.方程-6x=-12,系数化1,得x=2 4.方程2x -1=3x+2的解为( ) A.x=1 B.x=-1 C.x=3 D.x=-3 5.将下列方程移项: (1)方程2x -1=3x+4,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程1.5x+1=0.5x -4,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程2-0.3y=0.5y -2,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方程:-3x+7=5x -9. 解:移项得-3x+___=-9+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 两边都除以_______,得x=_______. 7. 若关于x 的方程2ax -12=a+5的解是x=9,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8. 当a=______时,式子2a+1宇2-a 的值互为相反数。 9. 解方程: (1)4x+12=-8 (2)5x -25+2x=-4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后训练{3.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docx

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甲厂的年产值为7 450万元,比乙厂的年产值的5倍还多420万元,若设乙厂的年产值为x 万元,下列所列方程中错误的是( ). A .5x +420=7 450 B .7 450-5x =420 C .7 450-(5x +420)=0 D .5x -420=7 450 2.某人以8折的优惠价买了一套服装省了25元,那么买这套服装实际用了( ). A .31.25元 B .60元 C .125元 D .100元 3.A 种饮料比B 种饮料单价少1元,小峰买了2瓶A 种饮料和3瓶B 种饮料,一共花了13元,如果设B 种饮料单价为x 元/瓶,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x -1)+3x =13 B .2(x +1)+3x =13 C .2x +3(x +1)=13 D .2x +3(x -1)=13 4.用一根长为24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长与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 A .32 cm 2 B .36 cm 2 C .144 cm 2 D .以上都不对 5.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2 86(5)22x x ππ?? ???=?+ ? ????? B .2286(5)22x x ππ?????=?- ? ????? C .π×82x =π×62×(x +5) D .π×82x =π×62×5 6.为了准备小颖3年后上大学的学费,她妈妈现将5 000元钱存入银行,已知此种储蓄的年利率为 2.7%,3年后小颖能从银行取出的本息和是__________元. 7.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的单价新进了10 000千克柑橘,为了合理定出销售价格,水果公司需将运输中损坏的水果成本折算到没有损坏的水果售价中.销售人员从柑橘中随机抽取若干柑橘统计柑橘损坏情况,结果如下表.如果公司希望全部售完这批柑橘能够获得5 000元利润,那么在出售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__________元. 8.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能力提升 9.甲、乙两列火车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早发车1 h ,甲车比乙车速度每小时快30 km ,甲车发车两小时恰好与乙车相遇,相遇后为了错车,甲车放慢了速度,以它原来速度的 23行驶;而乙车加快了速度,以它原来速度的53倍飞速行驶,结果12h 4 后,两车距离又等于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求两车相遇前速度及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 10.如图,剃须刀由刀片和刀架组成.某时期,甲、乙两厂家分别生产老式剃须刀(刀片不可更换)和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练习题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学生版+教师版) 第1课时 等式的性质 1.只含有__ ____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__ __,且等式两边都是__ __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4x -5=0 B .3x -2y =3 C .3x 2-14=2 D .-2=3 3.如果方程(m -1)x +2=0是表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1 C .m =-1 D .m =0 4.若方程x a -2 -3=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__ __. 5.使方程_____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在0,1,2,3中,____是方程13x -12=-1 2的解. 6.下列方程中解为x =0的是( ) A .x +1=-1 B .2x =3x C .2x =2 D.x +1 2 +4=5x 7.x =3是方程①3x =6,②2(x -3)=0,③x -2=0,④x +3=5中____(填序号)的解. 8.(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a =b ,那么a ±c = . (2)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a =b ,那么ac = ,a c = b c (c ≠0). (3)如果a =b ,那么b = .(对称性) (4)如果a =b ,b =c ,那么a = .(传递性) 9.下列利用等式的性质,错误的是( ) A .由a =b ,得到5-2a =5-2b B .由a c =b c ,得到a =b C .由a =b ,得到ac =bc D .由a =b ,得到a c =b c 10.下列方程的变形,符合等式性质的是( ) A .由2x -3=7,得2x =7-3 B .由3x -2=x +1,得3x -x =1-2 C .由-2x =5,得x =5+2 D .由-1 3 x =1,得x =-3 11.等式-6x =12两边 ,可得x = ,依据是 . 12.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3-x =-2得x =3+2 B .由3x =-5得x =-3 5 C .由1 4y =0得y =4 D .由4+x =6得x =6+4 13.解方程-23x =3 2 时,应在方程两边( ) A .同乘-23 B .同除以23 C .同乘-32 D .同除以3 2 14.将方程4x -5=7的两边____,得到4x =12,这是根据 ;再将方程的两边__ __,得到x =3,这是根据 . 15.由2x -1=0得到x =1 2,可分两步,按步骤完成下列填空: 第一步: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等式两边____,得到2x =1. 第二步:根据等式的性质____,等式两边____,得到x =1 2.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等式ab =ac 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B .在等式a =b 两边都除以c 2+1,可得 a c 2 +1=b c 2+1 C .在等式b a =c a 两边都除以a ,可得b =c D .在等式2x =2a -b 两边都除以2,可得x =a -b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四

章末检测卷(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不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答案 C 解析由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就是|F1-F2|≤F≤F1+F2,故合力的大小可以比分力大、比分力小或者与分力大小相等,故C对,A、B、D都错、 2、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就是() 答案 B

3、如图1所示,物体A与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就是() 图1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答案 A 4、如图2所示,一把正常使用的自动雨伞,关于其中弹簧的状态,正确的说法就是() 图2 A、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压力 B、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拉力 C、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压力;雨伞收起时,弹簧受到拉力 D、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拉力;雨乎收起时,弹簧受到压力

答案 A 5、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3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图3 A、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B、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不变 C、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D、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答案 D 解析以电线为研究对象,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发生变化,即电线重力的两个分力的夹角发生变化、冬季,两分力夹角较大,所以分力较大,使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综上,选项D正确、 6、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 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就是() A、F1=2 N,F2=9 N B、F1=4 N,F2=8 N C、F1=1 N,F2=8 N D、F1=2 N,F2=1 N 答案 B 7、如图4所示,小球系在细绳的一端,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用力将斜面在水平桌面上缓慢向左移动,使小球缓慢上升(最高点足够高),那么在斜面运动的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二:导入课题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三:问题情境导入 问题1: 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8人,比跳水运动员的2倍少4人,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多少人? 如果设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x人,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2x-4=18 问题2 王玲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问再过几年,她爸爸的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 如果设再过x年, 则x年后王玲的年龄是岁 则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岁 由题意可得: (让让学生做,然后交流。) 四:想一想 看看式子:2x-4=18 36+x=2(12+x) 1、它们属于我们小学里学过的什么内容?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上面的两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式子属于我们学过的代数式中的哪一类式子? 它们都是整式 3、如果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我们就把这样的方程叫整式方程。 五:合作探究 观察方程:2x-4=18 36+x=2 (12+x) 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特征?(从未知数的个数与未知数的次数两方面去考虑) 一元一次方程:象上面的两个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六:相信你会判断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教材分析 方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应用非常广泛.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探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下一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做铺垫.本节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计算能力等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学生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分式方程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3.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会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4.会用去括号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5. 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6. 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形成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概括和转化的能力; 2. 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进一步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由具体实例抽象概括的思考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1. 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会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会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 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4. 运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1. 对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2. 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会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 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4. 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①在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9人,比跳水运动员的2倍少1人.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多少人? (1)如果设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x人,则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羽毛球运动员为______人; (2)根据上述关系,可列方程为________. 问题②王玲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问再过几年,她爸爸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 (1)如果设再过x年,则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王玲的年龄为______岁,她爸爸的年龄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章末综合测评(一)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D[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看作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 D[“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A错误;“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所以B错误;“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C错误;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所以D正确.] 3.如图1所示,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2011年12月10日,我国上空出现一轮十全十美“红月亮”.这是十年一遇最美月全食,本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20时45分开始初亏,经过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持续约3个半小时.而完全“被吃掉”的“红月亮”,只有大约51分钟.文中提到的“时刻”有() 图1 A.51分钟B.3个半小时 C.20时45分D.2011年12月10日 [答案] C 4.如图2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 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沪科版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沪科版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设计 课题教学目标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时 1 总 1课时第 1课时课型:新主备人授审查人1·知道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2·能够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重点难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得出教具教学方法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小球、杯子、硬纸板、惯性演示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习环节一、复习提问学习内容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教师活动出示四个问题: 1、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如何减小摩擦? 4、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回答老师提问的间题。 二、 1、思考课题想象引入教师引导:力的效果之一是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如果物体不受力时将会怎样呢?看课本回答出亚里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新课改理念。副板的目的: 1、把两种不同的观点清晰地描述出的探究实验; 2、在观点上学生形成对立的两大派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3、讲完牛顿第一定律后回扣时使用。 2、自学让学生自学课本126页分析,阐“物体运动需要力吗?”多德的观点是什么,明观点这一部分,特别提示学

生伽利略的观点是什理看出每副图画的意思,并么。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 1、课本中两个著名的人物及对立的观点各是什么? 2、你支持谁的观点,请举例证明。书:需要力维持。学生表明自已支持哪位科学家的观点,并3、讲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举例证明。在讨论过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学生们逐渐形成现两要力维持。大派。当同学们意见不统一时,教师借机点明:这两位科学家的观点截然相反,肯定有位对的有位错的,到底哪部分同学追随的科学家是正确的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推理。程中,于观点不同,来,以便引出下面 三、实验探究 1、感受情景,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老师摆出事先安装好次出示下面的问题: 1:当小车从斜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滑上水平桌面上的木板和毛巾表面阻力一样大吗? 2:那么小车运动的远近一样吗? 3:同学们此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师分析学生提出的思考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的斜面、小车、毛巾。顺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即各种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确定一个探究问题:阻力对物体运动有怎样的影响?让学生根据自已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学生思考、讨论,最后一名学生代表阐明方

沪教版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专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基本概念 1.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的三种情况: 无解(x+y=4① 2x+2y=10②) 有一组解(x+y=5① 6x+13y=89②) 有无数组解(x+y=6① 2x+2y=12②) 二:基本解法 (一)消元法 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个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加减消元法:联立两式消去一元。 (二)换元法 例1, (x+5)+(y-4)=8 (x+5)-(y-4)=4 令x+5=m,y-4=n 原方程可写为 m+n=8 m-n=4 解得m=6, n=2 练习: 1、()1232111x y x y +?=???+-=? 2、361463102463361102x y x y +=-??+=? 3、4258mx y x y +=??+=? 4、

5、 2320 235 29 7 x y x y y --= ? ? -+ ? += ?? 6、 () () 9 18 5 23 20 32 m n m m n ? += ?? ? ?++= ?? 7、 7 231 x y x y ?+= ? ? -=- ?? 8、 199519975989 199719955987 x y x y += ? ? += ? 三:应用题型 题型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产中的配套问题 某服装厂生产一批某种款式的秋装,已知每2米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的衣身3个或衣袖5只,贤计划用132米这样布料生产这批秋装(不考虑布料的损耗),应分别用多少布料才能使做的衣身和衣袖恰好配套 题型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行程问题 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由甲、乙两地相向而行,1小时20分相遇。相遇后,拖拉机继续前进,汽车在相遇处停留1小时候后调转车头原速返回,在汽车再次出发后半小时后追上乐拖拉机,这时,汽车、拖拉机各行驶了多少千米? 题型三、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问题 在“五一”期间,某超市打折促销,已知A商品7.5折销售,B商品8折销售,买20件A商品与10件B商品,打折前比打折后多花460元,打折后买10件A 商品和10件B商品共用1090元。求A、B商品打折前的价格。 题型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工程问题 某城市为了缓解缺水状况,实施了一项饮水工程,就是把200千米以外的一条大河的水引到城市中来,把这个工程交给甲、乙两个施工队,工期为50天,甲、乙两队合作了30天后,乙队因另外有任务需要离开10天,于是甲队加快速度,每天多修0.6千米,10天后乙队回来后,为了保证工期,甲队保持现在的速度不变,乙队每天比原来多修0.4千米,结果如期完成,问:甲、乙两队原计划每天各修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