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联考科学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联考科学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联考科学试题含答案

五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联考科学试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 C 、 D 、

胶头滴管的使用试管夹套入试管熄灭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

3、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如图为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尼泊尔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4、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分类

5、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

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

A、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B、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C、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D、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6、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 B C D

7、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8、当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9、下图甲①→④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某种生理过程,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单细胞生物喇叭虫.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组织以利于变形虫的继续发育

B、图甲示细胞的分裂,④中的两个细胞与①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少了一半

C、若将乙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①、②、③任一部分

D、若将乙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②

10、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由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11、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2、生物体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鱼有鳍适于水中生活

B、鸟类有发达的胸肌适于飞翔生活

C、鲸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D、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沙漠缺少水的环境

13、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出的四个哺乳动物的体形图,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你认为哪一动物最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A、A

B、B

C、C

D、D

14、南极洲一片冰天雪地,却分布有巨大的煤田,原因是()。

A、南极地区好久以前,气候非常暖湿

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了煤,大陆漂移带到今天的位置

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

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漂移了

15、下列哪种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只由一个细胞完成?()

A、水绵

B、草履虫

C、噬菌体

D、烟草花叶病毒

16、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

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物理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17、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18、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4℃

B、一定是-40℃

C、0℃

D、应该略高于-40℃

19、如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

A、液泡之右;顺时针

B、液泡之左;逆时针

C、液泡之右;逆时针

D、液泡之左;顺时针

20、2016年2月,某地发生了6.6级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下列对其震中“P(23.4°N,100.5°E)”的位置,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8分其中[ ]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21、地球历史的记录,内含有化石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________。

22、下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⑦]反光镜)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若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载玻片向__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处是:A的细胞质中含有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4)细胞结构中[ ]______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23、小刚同学在测定腊块的密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请帮他记录在表格中。

腊块的质量(克)腊块的体积(厘米3)腊块的密度(千克/米3)

24、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25、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为了给泄漏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 较大的性质。

26、如图表示了一种怀孕蜥蜴培养在不同温度下,所产幼仔的性别百分比。

(1)如果有10只蜥蜴出生于32℃的环境中,则雄性的数目最可能是______只。

(2)根据图示信息,请提出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____℃。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8、大课间活动,男女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投篮比赛,小明发现男、女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猜想.

猜想l: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篮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组同学们用两只充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质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小组中,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球的型号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反弹高度/cm

1 #7 120 木质80

2 #7 120 水泥90

3 #7 150 水泥110

4 #6 120 木质80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高度和______有关,与______无关。

29、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的食盐水。

(4)实验步骤: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 组浸泡在______中。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B。再将A、B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

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

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______。

30、陈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对烧瓶里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玻璃管通入烧杯中(烧杯中盛有15℃的冷水),温度计甲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温度计乙用于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

甲乙

(1) 烧瓶内的水沸腾后,陈明观察到甲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说明水的沸点为____℃,此时烧瓶内液面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整个加热过程中,甲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规律是_____;

(2)一段时间后乙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说明烧杯中水的温度____了,这是因为________;

(3)随着实验的进行,右侧烧杯内水的质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简答题(共18分其中31题10分,32题8分)

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

【材料一】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

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

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材料二】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材料三】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

10~15℃。

(1)“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这是利用了它的。(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将会。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

C、60%

D、90%

(4)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2、今年小明家种植的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克,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 克;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 克。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B C A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B B D A C B B

二、填空题(共38分,其中[ ]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21、沉积岩

22、(1)[6] 细准焦螺旋,右上方

(2)叶绿体(3)清水,生理盐水(4)[4] 细胞核

23、 18.2 , 20 , 0.91×103

24、熔化,放热

25、比热

26、(1) 10 (2)温度可能是影响幼仔性别百分比的因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7、气体的热胀冷缩,左, 0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8、(1) 2、3 (2)地面材料,球的型号

29、①清水② A ③无影响

30、(1) 102 ,高于,先升高后不变

(2)升高,水蒸汽液化,放出热量

(3)变大

四、简答题(共18分其中31题10分,32题8分)

31、(1)物理性质(2) D (3) B (4) 120 (5)升高

32、(1)(2分)

m 排=360g – 240g = 120g

(2)(4分) 3

3

120/1120cm cm

g g m V ==

=

排ρ 3120cm V V ==排柑

3

3

/95.0120114cm g cm g V m ===

柑柑柑ρ

(3) 偏小 (2分)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的入门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质量的测量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过程 1.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测和假设 3.依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的计划 4.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5.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而动物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的哺乳类及体外没有毛皮的卵生类; 卵生类又分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的鸟类及体温不恒定的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身体多细胞类及身体单细胞类; 植物分为有种子的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 没有种子植物分为有茎和叶分化的及无茎和叶分化的(藻类植物); 有茎和叶分化的分为有根的蕨类植物和没有根的苔藓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

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霉菌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等; 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起保护作用,是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能输送由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组织;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的七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 地球与宇宙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 新教材已舍去“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这一说法。 读数要看仔细,单位换算要仔细。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优点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精确。 特别细的弯曲。离开读数。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第二章观察生物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全)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 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 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 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 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 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烫伤用大量冷 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 再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用完后立即用水洗净。滴瓶上配有的滴管必须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吸上的药品剩余不可倒回。 11、酒精灯:酒精的量在1/4~2/3之间;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为外焰与空气接触 最充分,燃烧也最完全,温度最高;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 12、放大镜:可以用来聚焦取火。 1.3科学观察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观察除了用感官进行,还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 测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地观察小鸟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皮尺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 4、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15℃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米、分米、厘米、微米 B.分米3、毫米3、厘米3、米3 C.米、厘米、分米、微米 D.米3 、分米3、毫米3、厘米3 7、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课桌的高度 8、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9、我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0、当室温为20℃时,用体温计测得甲病人的体温为39.1℃,把该体温度计消毒后未甩就直接给体温正常的乙测量,则体温计的读数应该是() A.20℃ B.37℃ C.39.1℃ D.以上都不正确 11、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全册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概念: 2、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气机。都开始于观察。 二、实验和观察 1、借助仪器和工具,我们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2、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会下沉;往烧杯里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 浮并最终漂浮;如果再往烧杯里添加清水,鸡蛋会慢慢下沉。玻璃棒的作用:加速食盐的溶解。 3、实验仪器: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进行加热。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 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搅拌时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外焰温度最高,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的概念: 2、长度的测量。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国际制单位是米,符号是m。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量程 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注明单位。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先测出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化曲为直法: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用刻度尺量出重合的棉线的长,即为曲线的长度。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3、体积的测量。 (1)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2)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量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5. 刻度尺的使用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1 垂直。)看正确:视线与尺面2 。估计值+单位准确值3)读正确:读数=+ 单位。+估计值+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特殊长度的测量6.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A 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B :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8. 物体体积的测量 15 / 1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 B、沸点 C、质量 D、溶解性 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压锅爆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牛奶变酸 D、钢铁生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 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 图5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 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 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9、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 B、搅拌汽水 C、加热汽水 D、冷冻汽水 10、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下面叙述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A、混合物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B、混合物的体积不变,温度不变 C、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温度升高 D、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温度不变 11、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难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12、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植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 4.5 2.9— 3.3 6.3—6.6 7.8—8.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 ( ) A.350升 B.350毫升 C.35升 D3.5毫升 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B.物体从地球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 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3.青娃、蛇、羊与蚯蚓、蜜蜂、草履虫的根本区别是 ( ) A.体外有无鳞片和毛 B.是否生活在水中 C.是否有恒定的体温 D.有无脊椎骨 4.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5.厨房中蕴藏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物质在水中不易溶解的是 ( ) A.食用油 B.食盐 C.味精 D.白酒 6.从下列现象中可以确定所述物质是晶体的是 ( ) A.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好 B.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C.丙物质可以制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D.丁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7.以下生物体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 A.种子 B.心脏 C.血液 D.叶 8.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 ( ) A.缺水环境 B.缺日光的环境 C.低温环境 D.缺养分的环境 9.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阵阵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雪花漫天 10.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 ) 11.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 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 ) A.点燃蜡烛 B.放风筝 C.种植蔬菜 D.跳远 12.通过测定,我们可以得知:几种食物的PH 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C.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3.下列四幅图中的P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 14.下列有关星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天全球观测到的星空是一样的 B.同一地点同一天观测的星空一样 C.在同一地点同一季节观测到星空一样 D.同一地点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星空不一样 15.下面四条河流中,实际河面最宽的是 ( ) 16.读月球运行轨道图,正确的选项是 ( ) A.a 处为满月,可能发生月食 B.b 处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 C.c 处为满月,不可能发生日食 D.d 处为下弦月,为农历的初七,初八 17.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8.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夏天的露和秋天的雾都是液化现象 B.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是汽化现象 19.下图能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20.如图所示情景 ① 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最新资料推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两极半径为 6357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仅差 0.33%;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 3.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 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将地球比喻成鸡蛋的方法叫模型法。 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厚度:地核 >地幔 >地壳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纬线和纬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从半球看,长度不等。 (不同纬度纬线长不相等,相同纬度纬线长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 (3)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1/ 12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4)北纬、南纬各有90°。 南纬90°就是南极,北纬90°就是北极。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17.天平使用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明确天平的称量范围(量程)和感量(所能称量的最小质量); (2)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3)称量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 (4)称量中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直接接触砝码,取放砝码应用镊子; (5)潮湿药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6)加减砝码应从大到小,轻拿轻放。 (7)读数时,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游码读左边)。 (8)放好,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锈蚀。 1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19.常见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1)试管:盛少量液体或固体的;可直接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 ①装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盛放液体量不能超过总容积的1/3; ②夹持试管应用试管夹或铁夹,自底部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试管的中上部); ③加热前,应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应将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要向着自己或别人。加热时应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加热后试管不能骤冷,防止炸裂;也不能直接放在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2)酒精灯: ①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1/4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去吹 ⑤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3)烧杯:盛放液体的仪器、不可以直接加热,要垫上石棉网,以均匀供热。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知识要点 1、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着手。 2、科学知识是十分有趣和有用的。 3、积极主动地观察、认真仔细地思考是学好科学的基本方法。 巩固练习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__________,并寻找___________。每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__________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__________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气机。 2、同学们只要留心__________,从__________身边的问题入手,我们都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夏天,当你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冰冻的可乐,放置在桌面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4、分别取一张A4纸和三张A4纸,紧紧的捏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纸团,同时使它们从同一高度下落,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看到它们会同时落地吗? (2)如果把一张A4纸捏成纸团,另一张A4纸张开,再做上述实验,它们会同时落地吗?(3)比较以上两种情况,你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吗? 5、动手做做以下两个有趣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1)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大小相同的纸张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取一只电吹风机,接上电源并设置为冷风档,然后合上开关,让吹风机向上吹冷风,将一个乒乓球放在吹风口的上方,放手后,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第2节实验和观察

知识要点 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科学、学习科学的基础。 2、观察有时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实验时要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巩固练习 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践和应用 2、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下面两图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工具准确测量,看结果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3、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靠近木块、铁钉、橡皮、书本、铅笔、铝制易拉罐,判断哪些物体属于磁性物质,判断哪些物体属于非磁性物质。把你作出判断的结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纸盒可以用来烧水,你信吗?取一张不易透水、纸质较好的纸,将其折成一个不漏水的纸盒,装上一定的水。然后按下图所示将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热(注意不要让火烧到水面以上的纸和线),观察水能否沸腾,查阅资料尝试着解释纸为什么不会燃烧?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知识要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教案

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第一章科学入门 (2) 课题: 科学入门第1、2、3节 (2)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2)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3)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3) 课题:科学入门第4、5节 (7)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 (7) 第五节质量的测量 ..........................................

8 课题: 1.6 时间的测量 (10) 第二章观察生物 (13) 课题:观察生物第1、2节 ...................................... 13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 13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 ......................................... 14 课题:观察生物第3、4节 ...................................... 16 第三节常见的植物 ......................................... 17 第四节细胞 ............................................... 18

课题: 2.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20) 课题:观察生物第6、7节 ...................................... 24 第六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24 第七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 25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26) 课题: 3.1 我们居住的地球 (26) 课题: 3.2 地球仪和地图 (28) 课题: 3.3太阳和月球 (30) 课题: 3.4观测太空 (3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质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 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

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 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 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第二节走进实验室 一、从观察到实验 1. 重视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同学们会发现,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做一些小实验,有时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有时到实验室亲自动手,而更多的是在家中进行,可别小看了这些实验,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各种能力,还可以巩固知识。2. 学会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