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选大王.二叉树,层序、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猴子选大王.二叉树,层序、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猴子选大王.二叉树,层序、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猴子选大王**建立二叉树,层序、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用递归或非递归的方法都可

目的与要求

1. 巩固和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2. 掌握基于数据结构进行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掌握用高级语言实现算法的基本技能

4. 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

5. 提高运用数据结构知识及高级语言解决非数值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说明

1. 项目一

(1) 对设计任务内容的概述

任务:一堆猴子都有编号,编号是1,2,3 ...m ,这群猴子(m个)按照1-m的顺序围坐一圈,从第1开始数,每数到第N个,该猴子就要离开此圈,这样依次下来,直到圈中只剩下最后一只猴子,则该猴子为大王。

(2) 需求分析或功能描述

要求:

输入数据:输入m,n m,n 为整数,n

输出形式:中文提示按照m个猴子,数n 个数的方法,输出为大王的猴子是几号,建立一个函数来实现此功能

(3) 概要设计或程序流程图

(4) 详细设计或源代码说明

void main()

{

int i,j,m,n;

A *h,*p,*q;

printf("Input m:");

scanf("%d",&m);

p=(A *)malloc(sizeof(A));

p->m=1;

p->next=NULL;

h=p;

for(i=1;i

{

q=(A *)malloc(sizeof(A));

q->m=i+1;

q->next=NULL;

p->next=q;

p=q;

}

p->next=h;

printf("Input n:");

scanf("%d",&n);

q=p;

p=p->next;

while(p->next!=p)

{

for(i=1;i

{

q=p;

p=p->next;

}

printf("%d",p->m);

q->next=p->next;

p=q->next;

}

printf("\n%d",p->m);

}

(5) 程序模块及其接口描述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m;

struct node *next;

}A;

(6) 程序的输入与输出描述

输入猴子数m,和参数n.

(7) 调试分析或程序测试

没有任何问题.

(8) 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改进方向

错误数据不能报错。

(9) 对软件的使用说明

能清晰的显示选出猴王的过程。

2. 项目二

(1) 对设计任务内容的概述

任务:

要求能够输入树的各个结点,并能够输出用不同方法遍历的遍历序列;分别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的的输入函数、输出层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先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中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后序遍历序列的函数;

(2) 需求分析或功能描述

要求能够输入树的各个结点,并能够输出用不同方法遍历的遍历序列;分别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的的输入函数、输出层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先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中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后序遍历序列的函数;

(3) 概要设计或程序流程图

二叉树

(4) 详细设计或源代码说明

void main()

{

bstnode *bst;

int i,j,k;

bst=creatnode(); //建立二叉树,// printf("%c%c",bst->data,bst->rchild->data);

printf("1.层序\n");

printf("2.先序\n");

printf("3.中序\n");

printf("4.后序\n");

printf("输入遍历的要求:");

scanf("%d",&i);

switch(i)

{

case 1: piece(bst);break; //层序

case 2:preorder(bst);break; //先序

case 3:inorder(bst);break; //中序

case 4:postorder(bst);break; //后序遍历}

}

(5) 程序模块及其接口描述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data;

struct node *lchild;

struct node *rchild;

}bstnode;

.

(6) 程序的输入与输出描述

整形

(7) 调试分析或程序测试

很完美.

(8) 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改进方向

在输入的过程中,只能手动输入二叉树。

(9) 对软件的使用说明

主要通过对二叉树的各种遍历进行处理。经常使用能节约时间。

3. 项目四

(1) 对设计任务内容的概述

任务:

要求能够输入树的各个结点,并能够输出用不同方法遍历的遍历序列;分别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的的输入函数、输出层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先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中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后序遍历序列的函数;

(2) 需求分析或功能描述

要求能够输入树的各个结点,并能够输出用不同方法遍历的遍历序列;分别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的的输入函数、输出层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先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中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后序遍历序列的函数;

(3) 概要设计或程序流程图

普通计算

(4) 详细设计或源代码说明

void main()

{

int i,j,k;

A a[52];

for(i=1;i<=52;i++)

{

a[i].no=i;

a[i].flag=1;

}

for(i=2;i<52;i++)

{

for(j=1;i*j<53;j++)

{

if(a[i*j].flag==1) a[i*j].flag=0;

else a[i*j].flag=1;

}

}

for(i=0;i<52;i++)

if(a[i].flag==1) printf("%d ",a[i].no);

}

(5) 程序模块及其接口描述

#include

typedef struct

{

int flag;

int no;

}A;

.

(6) 程序的输入与输出描述

整形

(7) 调试分析或程序测试

很完美.

(8) 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改进方向

就是整体的美观简洁程度还不够!!!

(9) 对软件的使用说明

呵呵。比较清晰的看出整个翻牌得过程。

4. 项目四

(1) 对设计任务内容的概述

任务:

要求能够输入树的各个结点,并能够输出用不同方法遍历的遍历序列;分别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的的输入函数、输出层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先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中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后序遍历序列的函数;

(2) 需求分析或功能描述

要求能够输入树的各个结点,并能够输出用不同方法遍历的遍历序列;分别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的的输入函数、输出层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先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中序遍历序列的函数、输出后序遍历序列的函数;

(3) 概要设计或程序流程图

普通计算

(4) 详细设计或源代码说明

}

int main()

{

int i;

printf("1)递增线性表合并\n");

printf("2)递增链表合并\n");

printf("0)返回上级\n");

scanf("%d",&i);

switch(i)

{

case 1:f1();break;

case 2:f2();break;

case 0:exit(0);

}

}

}

(5) 程序模块及其接口描述

使用了非模块和非接口模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50

typedef struct

{

int m[max];

int n;

}sqstring;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key;

struct node *next;

}listring;

开始

输入i,j, k

i<52

j<=52

k<=52

N

k%j=0

(6) 程序的输入与输出描述

主要输入的两组数字进行有序合并, 整形

(7)

调试分析或程序测试

(8) 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改进方向

翻牌

Y

输出所有向上的牌

结束

不翻牌

输入不能自动纠错.本来做了的,不知存到哪里去了.还有有的时候输入回车后不能继续。多试一次就可以了。

(9) 对软件的使用说明

本实验能为两个或多个数列或链表的合并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二.结论及体会

有些很简单,有些很难.

体会:有点乱,有点烦.

附录1:参考文献

[1]《数据结构教程(第3版)》,李春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数据结构》,杨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Data Structures Using C数据结构(C语言版)》,R Krishnamoorthy、G Indirani Kumaravel,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5]《C++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美)Robert L.Kruse/Alexander J.Ryba著/钱丽萍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2版)》,王晓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附录2:部分源代码清单

已知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是先序遍历ABDEGCF

树与二叉树复习 一、填空 1、由二叉树的(中)序和(前、后)序遍历序列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2、任意一棵二叉树,若度为0的结点个数为n0,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n2,则n0等于(n0=n2+1 )。 3、一棵二叉树的第i(i≥1)层最多有(2i-1 )个结点。 4、一棵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若它有n0个叶子结点,则该二叉树上度为1的结点个数n1=(n-2n0+1 )。 5、在一棵高度为5的完全二叉树中,最少含有( 16 )个结点。 6、 2.有一个有序表为{1,3,9,12,32,41,45,62,75,77,82,95,100},当折半查找值为82的结点时,( C )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A. 11 B 5 C 4 D 8 7、在有n个叶结点的哈夫曼树中,总结点数( 2n-1 )。 8、若一个问题的求解既可以用递归算法,也可以用递推算法,则往往用(递推)算法,因为(递推算法效率高)。 9、设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00个结点,则共有( 350 )叶子结点。 10、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具有1000个结点,该树有(500)个叶子结点,有(499 )个度为2的结点,有( 1 )个结点只有非空左子树。 二、判断 1、( × )在哈夫曼树中,权值最小的结点离根结点最近。 2、( √ ) 完全二叉树中,若一个结点没有左孩子,则它必是叶子结点。 3、( √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中,任意一个结点均处在其孩子结点的前面。 4、( × ) 若一搜索树(查找树)是一个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则该树的最大值一定在叶结点上。 5、( √ )若以二叉链表作为树和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则给定任一棵树都可以找到唯一的一棵二叉树与之对应。 6、( √ )若一搜索树(查找树)是一个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则该树的最小

二叉树前序或中序或后序遍历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 年级:2010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 黄襄念 姓名: 实验教室:6A-413 实验名称:二叉树前序或中序或后序遍历 学号: 实验日期:2012/6/10 实验序号:实验3 实验时间:8:00—11:40 实验学时:4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的掌握树的创建,和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二、实验环境 1. 操作系统:Windows7 2. 开发软件:Microsoft Visual C++ 6.0 三、实验内容 ● 程序功能 本程序完成了以下功能: 1. 前序遍历 2. 中序遍历 3. 后序遍历 ● 数据结构 本程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若有多个,逐个说明): 1. 它的优缺点 1) 可以快速的查找数据。 2) 让数据层次更加清晰。 2. 逻辑结构图 3. 存储结构图

、、、、、、、、、、、、、、、、、、、、 4.存储结构的C/C++ 语言描述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child; struct node *rchild; } BiTNode, *BiTree; typedef BiTree type; ●算法描述 本程序中采用的算法 1.算法名称:递归 2.算法原理或思想 是通过访问结点的左右孩子来进行循环查找的方法,拿中序遍历来说明:先从头结点开始,再去访问头结点的右孩子如果为空就访问头结点的左孩子,依次进行访问当结点的左右孩子都为空时,就访问上一级,到了最后。 3.算法特点 它能将查找进行2分,体现出了更高效快捷的特点,并且层次很清晰。 ●程序说明 1. 2. 1)前序遍历模块:将树进行从头结点开始再左孩子再右孩子。 代码:void InOrder(BiTree root) { Stack S(100); initStack(S); BiTNode *p = root; do { while(p != NULL) { Push(S, p);

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及遍历的实现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二叉排序树的建立及遍历的实现 初始条件: 理论:学习了《数据结构》课程,掌握了基本的数据结构和常用的算法; 实践:计算机技术系实验室提供计算机及软件开发环境。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1)建立二叉排序树; (2)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并输出排序结果; 2、数据结构设计; 3、主要算法设计; 4、编程及上机实现;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 (1)设计题目; (2)摘要和关键字; (3)正文,包括引言、需求分析、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程序实现及测试、设计体会等; (4)结束语; (5)参考文献。 时间安排:2007年7月2日-7日(第18周) 7月2日查阅资料 7月3日系统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 7月4日-5日编程并上机调试7月6日撰写报告 7月7日验收程序,提交设计报告书。 指导教师签名: 2007年7月2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07年7月2日 排序二叉树的建立及其遍历的实现

摘要:我所设计的课题为排序二叉树的建立及其遍历的实现,它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的数据 组合成排序二叉树,并进行,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设计该课题采用了C语言程序设计,简洁而方便,它主要运用了建立函数,调用函数,建立递归函数等等方面来进行设计。 关键字:排序二叉树,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0.引言 我所设计的题目为排序二叉树的建立及其遍历的实现。排序二叉树或是一棵空树;或是具有以下性质的二叉树:(1)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作子树上所有的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2)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3)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对排序二叉树的建立需知道其定义及其通过插入结点来建立排序二叉树,遍历及其输出结果。 该设计根据输入的数据进行建立排序二叉树。对排序二叉树的遍历,其关键是运用递归 调用,这将极大的方便算法设计。 1.需求分析 建立排序二叉树,主要是需要建立节点用来存储输入的数据,需要建立函数用来创造排序二叉树,在函数内,需要进行数据比较决定数据放在左子树还是右子树。在遍历二叉树中,需要建立递归函数进行遍历。 该题目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排序二叉树的建立;二为排序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排序二叉树的建立主要运用了循环语句和递归语句进行,对遍历算法运用了递归语句来进行。 2.数据结构设计 本题目主要会用到建立结点,构造指针变量,插入结点函数和建立排序二叉树函数,求深度函数,以及先序遍历函数,中序遍历函数和后序遍历函数,还有一些常用的输入输出语句。对建立的函明确其作用,先理清函数内部的程序以及算法在将其应用到整个程序中,在建立排序二叉树时,主要用到建立节点函数,建立树函数,深度函数,在遍历树是,用到先序遍历函数,中序遍历函数和后序遍历函数。

C语言实现二叉树的前序遍历(递归)

C语言实现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算法实现一: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BiTNode//定义结构体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前序创建树 { char ch; scanf("%c",&ch); if(ch==' ') T=NULL; else { T=(struct BiTNode *)malloc(sizeof(struct BiTNode)); T->data=ch; CreateBiTree(T->lchild); CreateBiTree(T->rchild); } } int print(BiTree T)//前序遍历(输出二叉树) { if(T==NULL)return 0; else if(T->lchild==NULL && T->rchild==NULL)return 1; else return print(T->lchild)+print(T->rchild); } void main()//主函数 { BiTree T; CreateBiTree(T); printf("%d\n",print(T)); } 算法实现二: #include

#include struct BiTNode//定义结构体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 int num=0; void CreatBiTree(struct BiTNode *&p) //前序创建树 { char ch; scanf("%c",&ch); if(ch==' ') p=NULL; else { p=(struct BiTNode *)malloc(sizeof(struct BiTNode)); p->data=ch; CreatBiTree(p->lchild); CreatBiTree(p->rchild); } } void print(struct BiTNode *p) //前序遍历(输出二叉树){ if(p!=NULL) { if(p->lchild==NULL&&p->rchild==NULL) else { print(p->lchild); print(p->rchild); } } } void main()//主函数 { struct BiTNode *p; CreatBiTree(p); print(p); printf("%d\n",num); } 供测试使用的数据

二叉树的建立与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求叶子节点个数 求分支节点个数 求二叉树的高度

/*一下总结一些二叉树的常见操作:包括建立二叉树先/中/后序遍历二叉树求二叉树的叶子节点个数 求二叉树的单分支节点个数计算二叉树双分支节点个数计算二叉树的高度计算二叉树的所有叶子节点数*/ #include //c语言的头文件 #include//c语言的头文件stdlib.h千万别写错了 #define Maxsize 100 /*创建二叉树的节点*/ typedef struct BTNode //结构体struct 是关键字不能省略结构体名字可以省略(为无名结构体) //成员类型可以是基本型或者构造形,最后的为结构体变量。 { char data; struct BTNode *lchild,*rchild; }*Bitree; /*使用先序建立二叉树*/ Bitree Createtree() //树的建立 { char ch; Bitree T; ch=getchar(); //输入一个二叉树数据 if(ch==' ') //' '中间有一个空格的。 T=NULL; else { T=(Bitree)malloc(sizeof(Bitree)); //生成二叉树(分配类型*)malloc(分配元素个数*sizeof(分配类型)) T->data=ch; T->lchild=Createtree(); //递归创建左子树 T->rchild=Createtree(); //地柜创建右子树 } return T;//返回根节点 } /*下面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Bitree T) //先序遍历 { if(T) { printf("%c-",T->data); preorder(T->lchild); preorder(T->rchild); } } */ /*下面先序遍历二叉树非递归算法设计*/ void preorder(Bitree T) //先序遍历非递归算法设计{ Bitree st[Maxsize];//定义循环队列存放节点的指针Bitree p; int top=-1; //栈置空 if(T) { top++; st[top]=T; //根节点进栈 while(top>-1) //栈不空时循环 { p=st[top]; //栈顶指针出栈 top--; printf("%c-",p->data ); if(p->rchild !=NULL) //右孩子存在进栈 { top++; st[top]=p->rchild ; } if(p->lchild !=NULL) //左孩子存在进栈 { top++; st[top]=p->lchild ; } } printf("\n"); } }

二叉树的遍历(先序、中序、后序)

实践三:树的应用 1.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深刻理解二叉树的性质和存储结构,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认识哈夫曼树、哈夫曼编码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要求:建一个二叉树并按照前序、中序、后序三种方法遍历此二叉树,正确调试本程序。 能够建立一个哈夫曼树,并输出哈夫曼编码,正确调程序。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主要内容 2.1 对二叉树进行先序、中序、后序递归遍历,中序非递归遍历。 2.2 根据已知的字符及其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输出哈夫曼编码。 3.实验步骤 2.1实验步骤 ●输入p127二叉链表的定义 ●录入调试p131算法6.4,实现二叉树的构造函数 ●编写二叉树打印函数,可以通过递归算法将二叉树输出为广义表的 形式,以方便观察树的结构。 ●参考算法6.1,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的递归遍历算法。 为简化编程,可以将visit函数直接使用printf函数输出结点内容来 代替。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0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typedef char TElemType; typedef char Status; // 构造书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BiTNode{ T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BiTNode, *BiTree; // 构造栈的结构体 typedef BiTree SElemType; typedef struct{ SElemType *base; SElemType *top; int stacksize; }SqStack;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 //构造一个空栈 S.base = (SElemType *)malloc(STACK_INIT_SIZE * sizeof(SElemType)); if(!S.base)exit(-2); S.top = S.base; S.stacksize = STACK_INIT_SIZE; return OK; } Status StackEmpty(SqStack S){ //若栈S为空栈,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f(S.top==S.base)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C++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层序遍历的递归算法55555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queuesize 100 #define ERROR 0 #define OK 1 typedef struct BiTNode//二叉树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nNode; typedef BinNode * BiTree;//定义二叉链表指针类型 typedef struct { int front,rear; BiTree data[queuesize];//循环队列元素类型为二叉链表结点指针 int count; }cirqueue;//循环队列结构定义 void leverorder(BiTree t) { cirqueue *q; BiTree p; q=new cirqueue;//申请循环队列空间 q->rear=q->front=q->count=0;//将循环队列初始化为空 q->data[q->rear]=t;q->count++;q->rear=(q->rear+1)%queuesize;//将根结点入队 while (q->count) //若队列不为空,做以下操作 if (q->data[q->front]) //当队首元素不为空指针,做以下操作 { p=q->data[q->front]; //取队首元素*p cout<data; q->front=(q->front+1)%queuesize;q->count--;//队首元素出队 if (q->count==queuesize)//若队列为队满,则打印队满信息,退出程序的执行cout<<"error,队列满了!"; else {//若队列不满,将*p结点的左孩子指针入队 q->count++;q->data[q->rear]=p->lchild; q->rear=(q->rear+1)%queuesize; } if (q->count==queuesize)//若队列为队满,则打印队满信息,退出程序的执行cout<<"error"; else {//若队列不满,将*p结点的右孩子指针入队 q->count++;q->data[q->rear]=p->rchild;

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相互求法

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相互求法今天来总结下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相互求法,即如果知道两个的遍历,如何求第三种遍历方法,比较笨的方法是画出来二叉树,然后根据各种遍历不同的特性来求,也可以编程求出,下面我们分别说明。 首先,我们看看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的特性: 前序遍历: 1.访问根节点 2.前序遍历左子树 3.前序遍历右子树 中序遍历: 1.中序遍历左子树 2.访问根节点 3.中序遍历右子树 后序遍历: 1.后序遍历左子树 2.后序遍历右子树 3.访问根节点 一、已知前序、中序遍历,求后序遍历 例: 前序遍历: GDAFEMHZ 中序遍历: ADEFGHMZ 画树求法: 第一步,根据前序遍历的特点,我们知道根结点为G 第二步,观察中序遍历ADEFGHMZ。其中root节点G左侧的ADEF必然是root的左子树,G右侧的HMZ必然是root的右子树。 第三步,观察左子树ADEF,左子树的中的根节点必然是大树的root的leftchild。在前序遍历中,大树的root的leftchild位于root之后,所以左子树的根节点为D。 第四步,同样的道理,root的右子树节点HMZ中的根节点也可以通过前序遍历求得。在前序遍历中,一定是先把root和root的所有左子树节点遍历完之后才会遍历右子树,并且遍历的左子树的第一个节点就是左子树的根节点。同理,遍历的右子树的第一个节点就是右子树的根节点。 第五步,观察发现,上面的过程是递归的。先找到当前树的根节点,然后划分为左子树,右子树,然后进入左子树重复上面的过程,然后进入右子树重复上面的过程。最后就可以还原一棵树了。该步递归的过程可以简洁表达如下: 1 确定根,确定左子树,确定右子树。 2 在左子树中递归。

二叉树的建立及几种简单的遍历方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0 //栈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define STACKINCREMENT 10 //存储空间分配增量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表示------// typedef struct BiTNode{ int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顺序栈的存储结构表示------// typedef struct{ BiTree *top; BiTree *base; int stacksize; }SqStack; //*************************************************** //构造一个空栈s SqStack *InitStack(); //创建一颗二叉树 BiTree CreatBiTree(); //判断栈空 int StackEmpty(SqStack *S); //插入元素e为新的栈顶元素 void Push(SqStack *S,BiTree p); //若栈不为空,则删除s栈顶的元素e,将e插入到链表L中void Pop(SqStack *S,BiTree *q); //非递归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L); //非递归中序遍历二叉树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L); //非递归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L); //递归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BiTree bt); //递归中序遍历二叉树 void InOrder(BiTree bt); //递归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BiTree bt); //***************************************************

遍历二叉树老师的程序(绝对正确,实现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include #include"stdlib.h" //节点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先序建立二叉树中的节点****************** void CreatBiTree(BiTree *T) //指针的指针 { char ch; if((ch=getchar())==' ') *T=NULL; else { (*T)=(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 if(!(*T)) exit(1); (*T)->data=ch; CreatBiTree(&((*T)->lchild)); CreatBiTree(&((*T)->rchild)); } } //***************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Travel(BiTree T) { if(T) { printf("%c",T->data); PreTravel(T->lchild); PreTravel(T->rchild); } }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Travel(BiTree T) { if(T) { InOrderTravel(T->lchild); printf("%c",T->data); InOrderTravel(T->rchild); }

C语言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续遍历(递归法)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续遍历 (递归法) 1、前序遍历(递归): 算法实现一: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BiTNode//定义结构体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前序创建树 { char ch; scanf("%c",&ch); if(ch==' ') T=NULL; else { T=(struct BiTNode *)malloc(sizeof(struct BiTNode)); T->data=ch; CreateBiTree(T->lchild); CreateBiTree(T->rchild); } } int print(BiTree T)//前序遍历(输出二叉树) { if(T==NULL)return 0; else if(T->lchild==NULL && T->rchild==NULL)return 1; else return print(T->lchild)+print(T->rchild); } void main()//主函数 { BiTree T; CreateBiTree(T); printf("%d\n",print(T)); }

算法实现二: #include #include struct BiTNode//定义结构体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 int num=0; void CreatBiTree(struct BiTNode *&p) //前序创建树 { char ch; scanf("%c",&ch); if(ch==' ') p=NULL; else { p=(struct BiTNode *)malloc(sizeof(struct BiTNode)); p->data=ch; CreatBiTree(p->lchild); CreatBiTree(p->rchild); } } void print(struct BiTNode *p) //前序遍历(输出二叉树){ if(p!=NULL) { if(p->lchild==NULL&&p->rchild==NULL) else { print(p->lchild); print(p->rchild); } } } void main()//主函数 { struct BiTNode *p; CreatBiTree(p); print(p); printf("%d\n",num); }

二叉树及其先序遍历

实验二叉树及其先序遍历 一、实验目的: 1.明确了解二叉树的链表存储结构。 2.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先序遍历算法。 一、实验内容: 1.树型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线性结构。树在客观世界是广泛存在的,在计算 机领域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编译程序里,也可用树来表示源程序的 语法结构,在数据库系统中,数形结构也是信息的重要组织形式。 2.节点的有限集合(N大于等于0)。在一棵非空数里:(1)、有且仅 有 一个特定的根节点;(2)、当N大于1时,其余结点可分为M(M大于0) 个互不相交的子集,其中每一个集合又是一棵树,并且称为根的子树。树 的定义是以递归形式给出的。 3.二叉树是另一种树形结构。它的特点是每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并且,二叉 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其次序不能颠倒。 4.二叉树的结点存储结果示意图如下: 二叉树的存储(以五个结点为例):

三、实验步骤 1.理解实验原理,读懂实验参考程序。 2. (1)在纸上画出一棵二叉树。 A B E C D G F (2) 输入各个结点的数据。 (3) 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四、程序流程图 先序遍历

五、参考程序 # define bitreptr struct type1 /*二叉树及其先序边历*/ # define null 0 # define len sizeof(bitreptr) bitreptr *bt; int f,g; bitreptr /*二叉树结点类型说明*/ { char data; bitreptr *lchild,*rchild; }; preorder(bitreptr *bt) /*先序遍历二叉树*/ { if(g==1) printf("先序遍历序列为:\n"); g=g+1; if(bt) { printf("%6c",bt->data); preorder(bt->lchild); preorder(bt->rchild); } else if(g==2) printf("空树\n");

习题6 树和二叉树

习题6 树和二叉树 说明: 本文档中,凡红色字标出的题请提交纸质作业,只写题号和答案即可。 6.1 单项选择题 1.由于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度最大为2,所以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这种说法__B__。 A. 正确 B. 错误 2. 假定在一棵二叉树中,双分支结点数为15,单分支结点数为30个,则叶子结点数为B 个。 A .15 B .16 C .17 D .47 3. 按照二叉树的定义,具有3个结点的不同形状的二叉树有__C__种。 A. 3 B. 4 C. 5 D. 6 4. 按照二叉树的定义,具有3个不同数据结点的不同的二叉树有__C__种。 A. 5 B. 6 C. 30 D. 32 5. 深度为5的二叉树至多有__C__个结点。 A. 16 B. 32 C. 31 D. 10 6. 设高度为h 的二叉树上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则此类二叉树中所包含的结点数至少为_B ___。 A. 2h B. 2h-1 C. 2h+1 D. h+1 7. 对一个满二叉树,m 个树叶,n 个结点,深度为h ,则__A__ 。 A. n=h+m B. h+m=2n C. m=h-1 D. n=2 h -1 8. 任何一棵二叉树的叶结点在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序列中的相对次序__A__。 A.不发生改变 B.发生改变 C.不能确定 D.以上都不对 9. 如果某二叉树的前根次序遍历结果为stuwv ,中序遍历为uwtvs ,那么该二叉树的后序为__C__。 A. uwvts B. vwuts C. wuvts D. wutsv 10.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中,任意一个结点均处在其子女结点的前面,这种说法__A__。 A. 正确 B. 错误 11. 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点访问顺序是abdgcefh ,中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dgbaechf ,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__D__。 A. bdgcefha B. gdbecfha C. bdgaechf D. gdbehfca 12. 在一非空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中,根结点的右边__A__。 A. 只有右子树上的所有结点 B. 只有右子树上的部分结点 C. 只有左子树上的部分结点 D. 只有左子树上的所有结点 13.如图6.1所示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是__B__。 A. abcdgef B. dfebagc C. dbaefcg D. defbagc 图 6.1 14. 一棵二叉树如图6.2所示,其中序遍历的序列为__B__。 A. abdgcefh B. dgbaechf C. gdbehfca D. abcdefgh 15.设a,b 为一棵二叉树上的两个结点,在中序遍历时,a 在b 前的条件是B 。 图6.2

根据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还原二叉树解题方法

【题目】 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为DGJHEBIFCA ,中序遍历序列为DBGEHJACIF ,则其前序 遍历序列为( ) 。 A. ABCDEFGHIJ B. ABDEGHJCFI C. ABDEGHJFIC D. ABDEGJHCFI 由题,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值为A,说明本二叉树以节点A为根节点(当然,答案中第一个节点都是A,也证明了这一点) 下面给出整个分析过程 【第一步】 由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节点可知本树根节点为【A】 加上中序遍历的结果,得知以【A】为根节点时,中序遍历结果被【A】分为两部分【DBGEHJ】【A】【CIF】 于是作出第一幅图如下

【第二步】 将已经确定了的节点从后序遍历结果中分割出去 即【DGJHEBIFC】---【A】 此时,位于后序遍历结果中的最后一个值为【C】 说明节点【C】是某棵子树的根节点 又由于【第一步】中【C】处于右子树,因此得到,【C】是右子树的根节点 于是回到中序遍历结果【DBGEHJ】【A】【CIF】中来,在【CIF】中,由于【C】是根节点,所以【IF】都是这棵子树的右子树,【CIF】子树没有左子树,于是得到下图 【第三步】 将已经确定了的节点从后序遍历中分割出去 即【DGJHEBIF】---【CA】 此时,位于后序遍历结果中的最后一个值为【F】 说明节点【F】是某棵子树的根节点 又由于【第二步】中【F】处于右子树,因此得到,【F】是该右子树的根节点

于是回到中序遍历结果【DBGEHJ】【A】【C】【IF】中来,在【IF】中,由于【F】是根节点,所以【I】是【IF】这棵子树的左子树,于是得到下图 【第四步】 将已经确定了的节点从后序遍历中分割出去 即【DGJHEB】---【IFCA】 此时,位于后序遍历结果中的最后一个值为【B】 说明节点【B】是某棵子树的根节点 又由于【第一步】中【B】处于【A】的左子树,因此得到,【B】是该左子树的根节点 于是回到中序遍历结果【DBGEHJ】【A】【C】【F】【I】中来,根据【B】为根节点,可以将中序遍历再次划分为【D】【B】【GEHJ】【A】【C】【F】【I】,于是得到下图

二叉树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实现

试验五 课程名称实验室名称 实验名称二叉树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实现 指导教师成绩 1、实验目的 二叉树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实现 2、实验原理和内容 二叉树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实现 3、实验步骤 1.链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栈结构的定义 2.编写进栈函数push和出栈函数pop实现中序遍历过程中需存储的数的进栈和出栈过程 3.创建一棵二叉树 4.对该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采用非递归算法实现

4、程序及运行结果(或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include #include typedef char datatype; //* 链式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ntnode; typedef bintnode *bintree; typedef struct stack{ /* 栈结构定义*/ bintree data[100]; int top; }seqstack; void push(seqstack *s,bintree t) { s->data[s->top]=t; s->top++; } bintree pop(seqstack *s) { if (s->top!=0) { s->top--; return(s->data[s->top]); } else return NULL; } void createbintree(bintree *t) { char ch; if ((ch=getchar())==' ') *t=NULL; else { *t=(bintnode *)malloc(sizeof(bintnode)); (*t)->data=ch; createbintree(&(*t)->lchild); createbintree(&(*t)->rchild); } } void inorder1(bintree t) {

二叉树的先序遍历

如下图表示一颗二叉树,对它进行先序遍历操作,采用两种方法,递归和非递归操作。。 遍历结果为:1245367。 1、递归操作: 思想:若二叉树为空,返回。否则 1)遍历根节点;2)先序遍历左子树;3)先序遍历右子树 代码: void PreOrder(BiTree root) { if(root==NULL) return ; printf("%c ", root->data); //输出数据 PreOrder(root->lchild); //递归调用,先序遍历左子树 PreOrder(root->rchild); //递归调用,先序遍历右子树 } 2、非递归操作 思想:二叉树的非递归先序遍历,先序遍历思想:先让根进栈,只要栈不为空,就可以做弹出操作,每次弹出一个结点,记得把它的左右结点都进栈,记得右子树先进栈,这样可以保证右子树在栈中总处于左子树的下面。 代码: void PreOrder_Nonrecursive(BiTree T) //先序遍历的非递归 { if(!T) return ; stack s;

s.push(T); while(!s.empty()) { BiTree temp = s.top(); cout<data<<""; s.pop(); if(temp->rchild) s.push(temp->rchild); if(temp->lchild) s.push(temp->lchild); } } 或者: void PreOrder_Nonrecursive(BiTree T) //先序遍历的非递归 { if(!T) return ; stack s; while(T) // 左子树上的节点全部压入到栈中 { s.push(T); cout<data<<""; T = T->lchild; } while(!s.empty()) { BiTree temp = s.top()->rchild; // 栈顶元素的右子树 s.pop(); // 弹出栈顶元素 while(temp) // 栈顶元素存在右子树,则对右子树同样遍历到最下方 { cout<data<<""; s.push(temp); temp = temp->lchild; } } }

二叉树的遍历(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实验内容 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编写程序 /***********二叉树的遍历**************/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 //按先序次序构建的二叉树链表 void CreatBiTree(BiTree *T) { char ch; if((ch=getchar())==' ') *T=NULL; else { *T=(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 if(!(*T)) exit(1); (*T)->data=ch; CreatBiTree(&(*T)->lchild); CreatBiTree(&(*T)->rchild); }

} /*************************************************/ //先序遍历--递归算法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 printf("%c",T->data);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 } /*************************************************/ //中序遍历--递归算法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 InOrderTraverse(T->lchild); printf("%c",T->data); InOrderTraverse(T->rchild); } } /*************************************************/ //后序遍历--递归算法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 PostOrderTraverse(T->lchild); PostOrderTraverse(T->rchild); printf("%c",T->data); } } /*************************************************/ //main函数 void main() {

快速判断二叉树先序遍历 后序遍历

一、知道二叉树的先序/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中序必须要知道,不然无法判断),要快速判断后序/先序遍历,首先要了解二叉树的遍历规律 二、二叉树遍历规律 1、三种遍历都有一个规律,就是:逆时针沿着二叉树外缘移动,即方向相同,如下图1: 图1 2、 3、不同的是他们出发点不同,下面说明他们的出发点和遍历顺序序列 三、二叉树三种遍历 1、先序遍历 先序遍历先从二叉树的根开始,然后到左子树,再到右子树,,如图2 图2 先序遍历序列是ABDCEF,重点是记住第一个字母“A”是根,出发点是根“A” 2、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先从左子树开始,然后到根,再到右子树,如图3 图3 即中序遍历序列是DBAECF,重点是记住中序遍历的根位置,是在序列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之间,出发点是左子树的最下边的左边的开始,(为什么到A之后直接跳过C呢?因为C也是E和F的根,所以按照中序遍历规律,先到

E再到C再到F) 3、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先从左子树开始,然后到右子树,再到根,如图4 图4 即后序遍历序列式DBECFA,重点是知道了根是最后面一个字母“A”,出发点是左子树的最下边左边,。 四、道了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或者是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判断出后序遍历,或者是先序遍历的方法 比如知道先序遍历是ABDCEF,中序遍历是DBAECF,那么可以从先序遍历知道这个二叉树的根是A,(如果是选择题,可以快速判断出后序遍历的序列最后面一个字母肯定是A,然后选择最后面有A的选项) 从中序遍历看出A把DB和ECF隔开,即DB \A \ECF,因此可以知道DB属于左子树,ECF属于右子树 如果是填空题就要写出该二叉树的图,先写出左子树,从中序遍历知道DB是右子树,把DB看成一个整体,则从先序遍历判断可以确定B是D的根,这样就确定出左子树的图是 把ECF右子树看成一个整体,则从先序遍历可以知道C是E和F的根,确定出右子树是 然后把两个子树连在根“A”的下面,再根据后序遍历规律读出序列就可以了 后面省略。。。。。。。。。。。 这是我参考网上的一些资料总结出来的,只要你理解了三个遍历的规律就很容易做出判断了,我觉得考试的重点是C 语言方面的,比如条件语句,分支结构,循环结构,逻辑判断,数组等,,,,,,,,我当时主要是靠c语言那块得分的,数据结构我也不是很懂,你可以从简单的开始,记一些基本的,祝你考试成功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1452477.html,/link?url=b8c_4x48kZCaZsaz7UBkf6IuV27eXjYClCx1VpY_o06icCzcVRjmN_Rd9HtsPzs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