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生药学(大作业)

2015-2016生药学(大作业)
2015-2016生药学(大作业)

一、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答:(1)植物类生药检查:根据生药的具体情况确定对质量有影响的检查项目,其质量控制内容如下:如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膨胀度、水中不溶物、重金属、砷盐、吸收度、色度等。如可能混有其他有害物质,应酌情检查,如农药残留量等。(2)动物生药检查:动物类生药含较多水分,易霉坏变质,故多规定水分检查。其他如总灰分、重金属、砷盐杂质等检查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3)矿物类生药检查:检查重金属、砷盐、镁盐、铁盐、锌盐、干燥失重等项目(4)限量检查:是指常规检查项目,多数生药均可使用,即共性内容。(5)定量检查:是指与生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项目。即个性内容,如:有效成分的含量,生物活性的强度等

2.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答:限量检查:是指常规检查项目,多数生药均可使用,即共性内容一、水分含量测定:(1)烘干法(2)甲苯法(3)减压干燥法二、灰分含量测定:生药的灰分测定分为总灰分测定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所谓总灰分,是指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成成以及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的总和;酸不溶性是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较准确地表明生药中外来杂质。

三、浸出物的测定(1)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2)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3)醚溶性浸出物的测定四、挥发油测定五、有害物质的控制(1) 农药残留量测定,如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甘草、黄芪含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百成分之零点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成万分之零点一。

(2) 重金属:常以铅盐计(3) 砷盐检查(4) 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查:黄曲霉菌、活螨(5) 杂质

六、.药用部分比例:为保证药品质量,有的生药需规定药用部分的比例。例如穿心莲规定穿心莲叶不得低于35% 七、.酸败度

3.生药质量的定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答:定量检查:是指与生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项目。即个性内容,如:有效成分的含量,生物活性的强度等。一. 以化学成分为对象二. 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1) (2) 1) 2) 3) 4) 5) 6) 7) 8) 9) 含量测定方法选择含量测定方法选定提取条件的选定分离、纯化测定条件的选择线性关系的考察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回收率试验样品测定(3)含量限(幅)度的制定三. 生物检定

4.生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的必须同时具有三个要求

答:指纹图谱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特征性、重现性

5.生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答:生药质量标准一般包括: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及贮藏等项。

二、给出下列生药的来源(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何首乌、绵马贯众、钩藤、连翘、益母草

答: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带叶柄的干燥根茎钩藤:茜草科植物钩藤、华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后三者习称“有毛钩藤” 。连翘: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益母草: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2.牛膝、白芷、杜仲、槐花、猪苓

答:牛膝:苋科植物重齿牛膝的干燥根。白芷:伞形科植物达呼里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猪苓: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3.附子、天南星、大青叶、辛夷、槟榔

答: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的加工品。天南星: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及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大青叶: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辛夷: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和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4.远志、川芎、牡丹皮、菊花、细辛

答: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菊花: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细辛: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北细辛)、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5.苍术、当归、番泻叶、吴茱萸、灵芝

答: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前者习称“茅苍术”或“南苍术” ,后者习称“北苍术”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番泻叶: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灵芝:多孔菌科真菌灵芝(赤芝)的干燥子实体。

成人教育 《生药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药学复习题A 一、名词解释 1、指纹图谱 2、生药鉴定 3、生药学 4.生药鉴定 二、问答题 1.什么是生药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初生代谢、次生代谢?初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各是哪些? 3.什么是生药鉴定?生药的鉴定有哪些内容? 4.现代炮制法分几大类?每一类包括哪几种方法? 5.地黄来源于何种植物?药材加工品主要有几种?如何区别?功效上有何不同? 6.川贝母的原植物有几种?药材有几种?如何区别?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7.简述麝香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以及传统鉴别方法。 三、区别生药松贝与青贝。

生药学复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指纹图谱 生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是指生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化学成分峰的图谱。 2、生药鉴定 生药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部颁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3、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的学科。 4.生药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部颁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生药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研究生药的科学,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鉴定、化学成分(或活性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用途及资源开发与利用。 2.什么是初生代谢、次生代谢?初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各是哪些?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药理名解来源:徐翔的日志 1、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的过程为分布。 2、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3、吸收、首过效应: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大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4、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者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5、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应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6、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8、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 9、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10、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1、ED50, LD50:ED50为半数有效量,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即LD50。 12、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1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兴奋时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毛果芸香家的这种作用称为调节痉挛。 14、调节麻痹: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生药学18春大专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说明:作业共有20道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20分。 单选题 1.党参长圆柱形,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 A.蚯蚓头 B.芦头 C.疙瘩丁 D.狮子盘头 2.银杏叶特有的化学成分为() A.黄酮类; B.双黄酮类; C.二萜类; D.蒽醌类; E.生物碱类 3.下列生药中具有“异型维管束”的是() A.知母 B.当归 C.柴胡 D.牛膝 E.黄柏 4.在某味生药粉末上加1%NaOH溶液显红色,再加10%的HCL溶液后恢复原色,说明其中含有()类化学成分。 A.鞣质类 B.蒽醌苷类 C.香豆精类 D.强心苷类 E.皂苷类 5.燃烧时有大蒜样臭气的是()。 A.信石 B.赭石 C.石膏 D.硫磺 6.泡沫试验可鉴别()成分。

A.糖类 B.蒽醌苷类 C.黄酮苷类 D.皂苷类 E.挥发油 7.何首乌“云锦状花纹”的存在部位为:() A.栓内层 B.皮部 C.木质部 D.韧皮部 8.藻、菌类一般采收应在() A.全年均可 B.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 C.采收情况不一 D.应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E.果实已成熟和将成熟时 9.青蒿叶表面最主要鉴别特征是:() A.气孔,直轴式或不定式 B.腺毛,单头,单柄 C.腺鳞,头部8个细胞 D.非腺毛多列式 E.非腺毛呈“T”字形 10.手触之易染成棕黄色的矿物类中药是()。 A.雄黄 B.赭石 C.磁石 D.朱砂 11.苍术的横切面特征有:() A.木栓层为10~40层木栓细胞,其内侧常夹有石细胞环带 B.根的中心为四原型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有大型油室散在 C.木柱层为数列细胞,其外侧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 D.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性,其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在油细胞 E.木柱甚小,中柱鞘部位为1~2列薄壁细胞,辐射性维管束,韧皮部束16~22个,位于木质部弧角处,木质部由木化组织连接成环

药理学考点大全-重点总结-试题总结-期末考试必备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药效学: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4.首关消除: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10.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12.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较大药量反复进行肠肝循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 13.半衰期: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14.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16.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17.耐药性: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是细菌与药物反复作用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有染色体介导。 二、填空题 1.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学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8.氯丙嗪可与_度冷丁(哌替啶)、_异丙嗪_配合组成冬眠合剂。 9.阿托品在眼科的应用①_治疗虹膜睫状体炎;②扩瞳作眼底检查。对眼的影响有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11.毛果芸香碱用于虹膜炎的目的是防止_虹膜与晶状体粘连_ 。对眼的影响有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③调节痉挛 13.阿司匹林的解热阵痛抗炎主要机制是:抑制体内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15.硝酸甘油抗急性心绞痛的给药途径为:口腔黏膜吸收和皮肤吸收;作用特点:1.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16.舒张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内膜血液供应、4.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的损伤。 23.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为:增加心肌收缩效能、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31.麻醉前给药东莨菪碱优于阿托品因为①_镇静;②_兴奋呼吸中枢 _③_抑制腺体分泌__。 37.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大依次可出现镇静__、_催眠_、抗惊厥和_麻醉_等作用。 40.普萘洛尔的主要适应症是_抗高血压_、_抗心绞痛_和_抗心律失常__。 44.阿司匹林具有解热_、镇痛_、抗炎抗风湿等作用,这些机制均与抑制PG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45.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_各型心绞痛_ 和_急慢性心衰_。硝苯地平不宜用于劳累_型心绞痛。 51.四环素对_绿脓__杆菌、_伤寒杆菌、_结核__杆菌无效。 三、简答题: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药理作用⑴对眼的影响: 1 缩瞳:兴奋瞳孔括约肌。 2 降低眼内压:虹膜拉向中心,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易于房水进入巩膜静脉窦循环。 3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增厚,屈光度增加,视近物清楚,远物模糊 (2)对腺体: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二)临床应用: ①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充血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单纯性青光眼) ②治疗虹膜睫状体炎:与扩瞳药阿托品交替使用。 ③口腔干燥(口服) 1

生药学(大作业)(答案)

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每小题5分) (1)生药学:生药学: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未加工货仅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2)初生代谢:初生代谢(Primary metabolish)是指所有生物的共同的代谢途径。合成糖类,氨基酸类,普通的脂肪酸类,核酸类以及由它们形成的聚合物(多糖类、蛋白质类、RNA、DNA 等等)。这些对生物生存和健康必需的化合物就叫初生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 (3)晶鞘纤维:晶鞘纤维是纤维束外侧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这些薄壁细胞中,有的含方晶、有的含簇晶,有的含石膏结晶。 (4)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二.回答下列问题。(3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现代炮制法中的火制法。 炒:一般将药材放在铁锅钟翻动加热 1)清炒【净炒】将药材直接放在锅中翻炒。分炒黄如炒苍术、炒黄芪、炒焦如焦大黄、炒炭如荆芥、陈皮3种 2)麸炒利用蜜灸过的麸皮来拌炒药材,并利用麸皮冒烟将药材熏黄,如(木只)壳、白术。3)盐粒炒食盐拌炒药材,可谓“烫”的一种,如牛膝 4)米炒通常炒到米粒与药材皆显黄色,如沙参、党参 5)土炒用灶心土(伏龙肝)拌炒。如土炒白术、白芍。 灸将药材用其他的液体辅料来拌炒 蜜灸:将药材以蜜拌炒,先把蜜放入锅中加热熔化,使变黄色,加适量的水调和均匀后,将药材加入拌炒到稍干,如款冬花、远志 醋灸:用米醋来炒药材,将药材加醋拌匀闷透炒至干时为度,如甘遂、延胡索 酒灸其方法同醋灸,用黄酒、也有用烧酒,如常山、黄岑。 姜汁灸将鲜姜捣烂,加水适量榨汁,与药材拌匀,然后炒干,如竹茹、黄连。 盐水灸将药材与盐水拌匀或喷洒均匀,炒到微带焦黄为度,如杜仲。 油灸古代又称为蝶,通常用麻油或豆油加热到高温后,放入药材灸至酥黄取出沥尽油,再用纸将油吸干,如马钱子 羊油灸用羊脂温熔成油,与药材用小火加热拌匀,取出放冷,待油吸入内部,如淫羊霍。2)生药的贮藏过程中易发生哪些变质现象? 1.虫蛀药材被虫蛀后,对药材的破坏性甚强,且引起药材变质。 2.霉变感染霉菌的药材会霉烂变质,失去药效,或产生毒素。 3.变色药材变色是药材成分和品质变化的标志,引起的原因有多种。 4.走油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药材的走油与贮藏中温度高和时间久有关。 5.风化药材在空气中失水,或使成分流失,功效减弱,如明矾、芒硝。 6.自燃是药材自动燃烧起来的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富含油脂或水分含量过高的药材,层层堆置重压,中央局部温度先高热碳化而自燃。 (3)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依据三级标准,即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局(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 国家药典: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生药学》期末综合练习三

《生药学》综合练习三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生药鉴定中,通常选用( A CDE )作浸出物的测定。 A.水 B.苯 C.乙醇 D.甲醇 E.乙醚 2.下列( BCE )属于复合脂质。 A.油脂 B.磷脂 C.糖脂 D.蜡 E.蛋白质脂 3.下列试剂中(ABE )是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 A.碘化铋钾 B.碘化汞钾 C.浓H2SO4 D.醋酐 E.碘化钾碘 4.生药附子为卡氏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常见的加工品种有( BCE ) A.姜制附片 B.盐附子 C.白附片 D.醋制附片 E.黑顺片 5.大黄的鉴别特征有( ACE ) A.表面呈黄棕色或红棕色 B.横断面各部位均具星点 C.含有升华性成分 D.断面具持久的亮蓝色荧光 E.有大型草酸钙蔟晶 6.大黄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是( ABCE ) A.形成层环明显 B.木质部导管稀疏 C.韧皮部有粘液腔 D.髓部宽广,有异型维管束 E.薄壁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 7.附子的功效有( ACE ) A.回阳救逆 B.温肺化饮 C.散寒止痛 D.止血 E.解毒 8.大黄的功效有( ABCDE ) A.泻下攻积 B.清热泻火 C.活血祛瘀 D.活血通经 E.补火助阳 9.厚朴的功效有( ABDE ) A.燥湿 B.行气 C.活血 D.消积 E.平喘 10.甘草粉末的显微特征是( ABCD ) A.晶鞘纤维 B.具缘纹孔导管 C.木栓细胞壁木化 D.淀粉粒众多 E.单细胞非腺毛 11.含人参皂苷类成分的生药有( AC ) A.人参 B.甘草 C.三七 D.大黄 E.黄芪 12.生药苦杏仁含苦杏仁苷,经水解后生成( ABC ) A.氢氰酸 B.苯甲醛 C.葡萄糖 D.脂肪油 E.芳樟醇 13.生药黄芪鉴别特征为( ABCDE ) A.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显裂隙及菊花心 B.味甜,嚼之有豆腥气

药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作用:指药物在治疗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的加剧。 *治疗指数(TI):药物LD50/ED50或T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首关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胃肠壁和肝时可被酶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物量减少。*物利用度:指药物经过吸收并经首关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的相对份量和速率。 *观分布容积(Vd):指药物吸收达到平衡或稳态时,体内药物总量(A)按血药浓度(C)推算,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能把多少容积血中的某药全部清除 *消除半衰期:又称血浆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耐受性:指在多次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保持药效。*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又称抗药性 *药物依耐性: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使病人产生一种强烈渴求用药的欲念,强迫反复连续用药,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停药所引起的难以忍受的痛苦,常可对该药产生耐受性。 *抗菌谱:指抗菌药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 *抗菌后效应: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抗菌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跨膜转运的方式:跨膜扩散,载体转运,滤过,胞饮等方式,主要经过(跨膜扩散)和(载体转运)方式 *离子障:离子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低,不易通过细胞膜,而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称为~。 影响:在酸性尿中,非离子型药物增多,极易通过肾小管的细胞膜扩散而被再吸收。而在碱性尿中则相反,离子型药物增多,脂溶性降低,不易通过肾小管细胞膜的再吸收而迅速随终尿排泄。 ﹡:在酸性尿中,弱碱性药物解离多,排泄快,重吸收少;在酸性尿液中,酸性药物解离少,排泄少,重吸收多。 ★毛果芸香碱M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于眼和腺体) 1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腺体使腺体分泌增多,以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多最为明显 临床应用:1青光眼 2 虹膜炎 ★新斯的明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药理作用: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 临床应用:1重症肌无力2腹气胀和尿潴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可用于非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药注意:可用于筒箭毒碱过量时的解毒作用,,琥珀胆碱过量不能用该药。 ★有机磷中毒机制:有机磷酯类进入机体后,分子中亲电子性的磷原子与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丝氨酸的羟基牢固结合,生产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结果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的积聚,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包括M样症状,M 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生药学》本科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药学(本科) 一、 1、C 2、E 3、B 4、A 5、C 6、D 7、A 8、E 9、B 10、A 11、D 12、D 13、A 14、C 15、E 16、D 17、B 18、D 19、B 20、C 二、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错 8、错 9、错10、错 三、 1、紫外 2、Cordyceps 3、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 四、 1、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学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别、化学成分、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用途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2、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物。中草药=中药+草药。 3、利用生药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粘性、酸碱变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生药的一种方法。 4、火试:利用生药受火燃烧后产生的颜色、烟雾、响声、膨胀、熔融聚散等变化现象进行鉴别。 5、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以及化学反应鉴定生药的方法。 五、 1、答:性状鉴别:药材呈长倒卵形而稍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外表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条状披针形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质硬,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根茎质坚硬,横断面呈深绿色至棕色,有黄白色小点状维管束5~13个,排列成环,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气特殊,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而辛。显微鉴别:叶柄基部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 ②下皮为多角形棕色厚壁细胞。③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每个维管束外围一列扁小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木质部由多角形的管胞组成。④薄壁组织排列疏松,间隙中常有特殊的细胞间隙腺毛,腺头单细胞球形或梨形,内含棕色分泌物,具短柄。⑤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 2、答:【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 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性状:表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间长2.5-5.5厘米,多为3-4厘米,径约2毫米。叶2裂,鞘占全长1/3-2/3,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显微特征】①草麻黄茎节间横切面, 边缘有波状细棱脊18~20

生药学期末复习题

生药学期末复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生药学》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生药品质与其产地密不可分,下列道地药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吉林的人参 B.宁夏的枸杞 C.越南的大黄 D.云南的三七 2、以下哪项不是国产沉香的性状( B )。 A.表面可见棕黑色树脂斑块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 B.质坚硬而重,皆能沉水或半沉水 C.气芳香 D.燃烧时,发出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3、呈纽扣状,一面隆起,一面微凹,表面灰绿色密被银灰丝状茸毛。它是( B ) A、枸杞子 B、马钱子 C、五味子 D、红花 E、黄芪 4、以下哪种生药粉末中显微可见钟乳体细胞( B )。 A.大黄 B.穿心莲 C.牛黄 D.人参 5、“鹦哥嘴”是以下哪种药材的性状鉴别术语( B )。 A.黄连 B.天麻 C.枸杞 D.鹿茸 6、下列经验鉴别术语中不是用于鉴定动物类生药的是( A )。 A.狮子头? B.冒槽 C.挂甲? D.当门子 7、某生药粉末的氯仿浸液滴于载玻片上,挥干溶剂,滴加10%盐酸苯肼试液,显微镜下可见桂皮醛苯腙杆状结晶。此生药最有可能是( C )。 A.牡丹皮 B.杜仲 C.肉桂 D.秦皮 8、活血祛瘀广泛用于现代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是( B ) A、马钱子 B、丹参 C、柴胡 D、黄柏 E、肉桂 9、大黄来源于( A )。 A.蓼科植物 B.毛茛科植物 C.唇形科植物 D.豆科植物 10、具有“散风退热、升阳、疏肝”功效的中药是 C

A. 黄芪 B.山楂 C.柴胡 D.丹参 E.人参 11、下列生药中,主要活性成分不是生物碱的是( B )。 A.黄连 B.杜仲 C.洋金花 D.延胡索 12、薄荷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D )。 A.生物碱 B.强心甙 C.氨基酸 D.挥发油 13、花粉粒深黄色、类球形,具三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这味中药粉末是(E )。 A. 麻黄 B.肉桂 C.川贝 D.五味子 E.红花 14、红参的干燥方法是( A )。 A.烘干法? B.蒸干法 C.真空冷冻干燥法? D.石灰干燥法 15、按苷键原子分,红景天苷属于( A ) A.氧苷 B.硫苷 C.氮苷 D.碳苷 E.酯苷 16、厚朴(干皮)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有( C )。 A.横向突起的皮孔 B.斜方形皮孔 C.椭圆形皮孔 D.横长凹陷的皮孔 17、茯苓的主要成分为( C )。 A.有机酸 B.生物碱 C.多糖 D.黄酮 18、以下哪项不是番泻叶粉末的显微特征( A )。 A.气孔多数直轴式 B.单细胞非腺毛 C.草酸钙棱晶 D.草酸钙簇晶 19、黄柏药材在显微镜下观察,应没有( D )。 A.鲜黄色的晶鞘纤维 B.粘液细胞 C.淀粉粒 D.导管 20、天麻来源于( A )。 A.兰科植物 B.密环菌科真菌 C.薯蓣科植物 D.桑科植物

药理学复习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药理学复习考试重点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3.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 4.首关消除(first-pass effect/elimination):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5.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6.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7.副反应(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8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9.效价(potency):引起等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 10.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通常将药物的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11.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 12.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较大药量反复进行肠肝循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13.半衰期(half-life,t1/2):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14.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15.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16.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17.耐药性: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是

生药学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C )。 A. 根及根茎 B. 未开放的花 C. 含树脂心材 D. 干燥柱头 2、K —K 反应可用于检查( D )。 A.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氨基酸类 D.强心苷 E.糖类 3、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B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 D.《本草纲目》 E.《本草经集注》 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B )。 A.髓部 B.形成层外方 C.维管柱 D.木栓层 5、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A )中。 A.双子叶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真菌 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E ) A.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蒽醌类 D.醇苷类 E.酚苷类 7、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A )。 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 B.可见具缘纹孔导管 C.木栓细胞 D.晶纤维 8、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A )。 A. 川乌 B. 葛根 C. 马钱子 D. 当归 9、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D )。 A.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 B.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C. 形成层环黄棕色 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E )。 A.金黄色荧光 B.橙红色荧光 C.天蓝色荧光 D.乳白色荧光 E.深棕色荧光 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A )。 A. 青海 B. 广东 C. 吉林 D. 上海 12、生药厚朴来源于( D )。 A. 蓼科 B. 豆科 C. 樟科 D. 木兰科 13、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C ) A. 根茎部位 B. 支根和须根 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 D. 主根和支根 14、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 A. 念珠状 B. 球形 C. 多面体 D. 哑铃状 E. 椭圆状 15、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A )。 A. 麻黄碱 B. 伪麻黄碱 C. 四甲基吡嗪 D. 槲皮素 E 、去甲基伪麻黄碱 16、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A )。 A. 不定式 B. 不等式 C. 直轴式 D. 平轴式 E. 环式 17、《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其中收藏药物( D )。 A. 730种 B. 1082种 C. 1892种 D. 365种 E. 12092种 18、黄连的饮片在紫外灯下显( C )。 A. 天蓝色荧光 B. 紫色荧光 C. 亮黄色荧光 D. 乳白色荧光 E. 棕色荧光 19、白芍的药用部分是( A )。 A. 根 B. 根及根茎 C. 茎 D. 根茎 E. 块根 20、当归的香气成分是( A )。 装订 线 内不 要 答题, 装 订 线外 不 要写姓 名 、 学号 、 工作 单 位 , 违者 试 卷 作 分 处理

(药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药理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 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Ra>> R i,足量使完全转为Ra ,产生Emax;α=1;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 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x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激动受体, 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 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 大效应( Emax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随胆汁分泌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小肠上皮吸收,再由 肝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 K D的概念: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即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药物的剂量(浓度)。 K D 与D和R的亲和力成反比;若将K D取负对数(-log K D)= PD2,则:pD2与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成 正比——pD2越大,亲和力越大。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dose/concentration):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 小药物浓度,即阈剂量或阈浓度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安全 肾脏排泄:肾小管细胞的有机酸转运载体和有机碱转运载体。分泌机制相同的两药合用,可发生竞 争性抑制,使药效增强延长。 酶诱导药:提高药酶的活性,增加自身或他药代谢速率。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药:抑制药酶的活性,减慢他药的代谢速率。西米替丁、环丙沙星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南方医科大学 药学院 2009 学年(秋)季学期考试 2007年级药学本科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学号专业年级 . 考试时间:学时数:150 答卷时间:120分钟负责人:晁志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识图识别生药问答题合计满分25 5 25 10 10 5 20 10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每道题下面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题时从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以示你的选择,每题1分。 1.最早的药典为()。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植物名实图考》 D、《神农本草经》 2.野山参原植物的学名是()。 A、人参 B、高丽参 C、Gingseng D、Panax ginseng C. A. Mey. 3.下列除()外属茎的变态。 A、黄精 B、半夏 C、何首乌 D、天麻 4.柴胡属植物中,具有毒性而不能入药使用的为()。 A、北柴胡 B、狭叶柴胡 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5.纹孔是()。 A、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隙 B、两个保卫细胞对合形成的空隙

C、导管分子之间的横壁溶解形成的穿孔 D、细胞的次生壁不均匀增厚,在初生壁上留下没有增厚的薄的区域 6.厚朴生药粉末在显微镜下观察,应没有()。 A、石细胞 B、油细胞 C、纤维 D、具缘纹孔导管 7.一落叶乔木,叶扇形,花单性异株,心皮杯状,种子核果状;该植物来源于( )。 A、银杏纲 B、苏铁纲 C、松柏纲 D、买麻藤纲 8.取()粉末少许,撒于炽热的坩埚上,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无毛、肉焦臭气,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 A、鹿茸 B、麝香仁 C、牛黄 D、熊胆 9.黄连的粉末在紫外灯下显()。 A、棕色荧光 B、天蓝色荧光 C、金黄色荧光 D、乳白色荧光 10.周皮是()活动而产生的。 A、形成层 B、中层 C、木栓形成层 D、皮层 11.红花的拉丁药名为()。 A、Flos Cathami B、Pollen Cathami C、Stigma Cathami D、Herba Cathami 12.含环烯醚萜甙类成分的生药是()。 A、黄芩 B、地黄 C、黄精 D、黄柏 13.以下除( )外均为桑科的特征。 A、木本,常有乳汁 B、叶常互生、托叶早落 C、花小、两性,成葇荑或隐头花序 D、聚花果 14.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形成“怀中抱月”的是()。 A、珠贝 B、青贝 C、炉贝 D、松贝 15.()的次生木质部组成分子主要是管胞而非导管。 A、苏木 B、马尾松 C、木棉 D、椰子 16.()为花鹿茸中品质优良者。 A、二杠茸 B、三岔茸 C、莲花 D、二茬茸 17.树皮类中药一般在()采收。 A、开花前 B、果实成熟后 C、秋冬季节 D、春末夏初 18.下列植物具有块茎,蒴果和粉尘状微小种子的一组是( )。 A、天南星和知母 B、黄精和石仙桃 C、半夏和石斛 D、天麻和白芨

生药学(大作业)

一、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植物类生药检查:根据生药的具体情况确定对质量有影响的检查项目,其质量控制内容如下:如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膨胀度、水中不溶物、重金属、砷盐、吸收度、色度等。如可能混有其他有害物质,应酌情检查,如农药残留量等。 (2)动物生药检查:动物类生药含较多水分,易霉坏变质,故多规定水分检查。其他如总灰分、重金属、砷盐杂质等检查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3)矿物类生药检查:检查重金属、砷盐、镁盐、铁盐、锌盐、干燥失重等项目(4)限量检查:是指常规检查项目,多数生药均可使用,即共性内容。 (5)定量检查:是指与生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项目。即个性内容,如:有效成分的含量,生物活性的强度等 2.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限量检查:是指常规检查项目,多数生药均可使用,即共性内容 一、水分含量测定:(1)烘干法(2)甲苯法(3)减压干燥法 二、灰分含量测定:生药的灰分测定分为总灰分测定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所谓总灰分,是指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成成以及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的总和;酸不溶性是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 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较准确地表明生药中外来杂质。 三、浸出物的测定(1)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2)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3)醚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四、挥发油测定 五、有害物质的控制 (1) 农药残留量测定,如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甘草、黄芪含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百成分之零点二;五氯硝基苯

药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药物:能影响机体的生化过程、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肿瘤细胞)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①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 ②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2、药物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选择性高,影响机体的少数几种功能,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 药物作用的双重性 (1)治疗作用 (2)不良反应①副作用:药物在治疗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反应 ②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反应的危害性反应 3、药物的量—效反应 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比例关系,因药理效应与血液浓度更密切,故也常称浓度—效应关系 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弱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可以用数量表示者,有可测定的数据值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能定量,仅有质的差别,只有阳性或阴性,全或无之分 (纵坐标同为效应强度) 量—效关系的药效学参数 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效价强度:引起一定效应时所需剂量的大小,常用50%最大效应剂量来表示 【效价强度部分取决于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及药物—受体偶联产生反应的效应】 (临床择药用效能分级) 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浓度):能引起50%的效应(量反应)或50%阳性反应(质反应)的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 越大,药物毒性越小,LD50常用于临床前药理研究检测药物毒性的大小 4、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他们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占据受体而妨碍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和效应的发挥 5、受体调节 向上、下调节:若受体脱敏和受体增敏只涉及受体数量的变化,数量降低称向下调节,数量增加称向上调节 6、被动转运:药物顺着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的扩散转运

生药学 期末考试 复习思考题 含名词解释 答案

生药 一、名词解释 生药: 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材。 中药: 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道地药材: 传统的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质量优良的生药。 性状鉴定: 即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性状,包括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作为依据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星点:大黄髓宽广,有多数星点环列或散在,其中星点指的是异型维管束。 云锦花纹:何首乌质坚实而重,横切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为一较大的中柱。 过桥杆:味连单枝类圆柱型,较粗短,表面黄棕色,根茎中段常有细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 晶纤维:甘草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纤维束周围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芦头和芦碗。 怀中抱月:松贝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观音合掌: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不紧,习称“观音合掌”。 虎皮斑: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棕黄色,较粗糙,常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元宝贝:即为大贝,为浙贝母的一种。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新月状。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脆,断面白色或淡黄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 珠贝:为浙贝母的一种。为完整的鳞茎,呈扁球形。表面类白色,外层2枚鳞叶肥厚,略呈肾形,相对抱合,中央有2~3枚皱缩的小鳞叶及干缩的细杆状残茎。 通天眼: 羚羊角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接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朱砂点:苍术的断面黄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的油点,习称“朱砂点”,类似朱砂颜色和点状。 乌金衣:天然牛黄表面黄红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称“乌金衣”。 二、问答题 1试述附子商品药材及其鉴别特征、功效上的区别。 附子按其加工方法,商品药材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⑴鉴别特征: ①盐附子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有盐霜,潮润性。 ②黑顺片为带皮的纵切片,上宽下窄。表面黑褐色, 剖面暗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断面角质样。 ③白附片形状、气味同黑顺片,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 半透明状。 ⑵功效:附子味辛,大热,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温补命

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重点 名词: 1.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处置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 而变化的规律。 3.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引起患者不适的反应,称为副作用。 4.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5.变态反应:也叫过敏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后所引发的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6.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药理效应。 7.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原有疾病症状的加剧称为停药反应。 8.效能: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反应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 9.效价强度:指效应性质相同的两个药物引起的相等效应强度时的相对浓度或剂量称为效价强度。所需剂量越小, 效价越大,反应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大小。 10.完全激动药:对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它们与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最大效应,这些药物称为完全激动 药。 11.部分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对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但是内在活性小。 12.阻断药(拮抗药):对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它们与受体结合后非但不产生效应,相反因占据了受 体而使激动药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对抗了激动药的作用,这些药物称为阻断药。 13.首过消除:有些药物通过肠黏膜以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一现象称为首 过消除。(消除:代谢和排泄是药物在体内逐渐消失的过程) 14.肝肠循环:某些药物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可在小肠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这种现象称为肝肠循环。 15.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后某制剂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 16.表观分布容积:假如体内药物是均匀分布的,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药物,待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分布达到平衡 时,按测得的血药浓度计算应占有的提及溶剂称为表观分布容积。 17.消除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消除半衰期。 18.一级动力学消除:又称恒比消除,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比例进行消除。 19.稳态血药浓度: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相同剂量恒定间隔时间给药或恒速静脉滴注,经4~5个半衰期后, 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此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20.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必须增加药物的剂量方可保持原有的效应。 21.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22.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肠道内菌种失调,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的新感染。 23.化疗:对所有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24.抗菌谱:指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25.抗菌药: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 26.抗菌活性:指药物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能力。 27.化疗指数:LD50/ED50用来评价化疗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化疗指数越大,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28.抗生素后效应: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 的效应。 29.抗生素:实在低浓度下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他种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微生物的次级产物。 30.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肝药酶合成和增加其活性的药物。 31.药酶抑制剂:使肝药酶合成减少和减弱肝药酶活性的药物。 32.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 33.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个体产生阳性反应的剂量。(ED50) 34.半数致死量:能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 35.治疗指数(IT):LD50/ED50治疗指数越大,药物相对越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