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复习提纲

高一数学复习提纲
高一数学复习提纲

数学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1.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

例1.已知集合}{

|3A x x =>-,那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2A ? (B ){0}A ? (C ){0}A ∈ (D )A ?∈

例2. 已知集合{}|3A x x a =≤+,{}

|15B x x x =<->或若B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B )2>a (C )4a <- (D )4a ≤-

2.集合运算

例3.已知5|024x A x x +??

=

,{}2|90B x x =-≥,求A∩B ,A ∪B ,U eA ∩B

3.函数与映射的概念

例1.设M ={x |0≤x ≤2},N ={y |0≤y ≤2}给出下列4个图形,其中能表示集合M 到集合N

的函数关系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例2.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①f (x )=-2x 3与g (x )=x -2x ; ②f (x )=x 与g (x )=x ; ③f (x )=x 0与g (x )=1

x 0; ④f (x )=x 2-2x -1与g (x )=t 2-2t -1.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例3已知映射f :(x ,y )―→(3x -2y +1,4x +3y -1). (1)求(-1,2)的象; (2)求(-1,2)的原象.

4.定义域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1

1-|x |+x 2-1. (2)y =x 2-1+1-x 2;

例2.已知y =f (x )的定义域为[0,1],求g (x )=f (x 2-1)的定义域;

5.函数表示方法

例1.设f (x )=?

????

|x -1|-2(|x |≤1)11+x 2(|x |>1),则f [f (1

2)]=( )

A. 12

B.413 C .-9

5

D.2541

例2.已知2(21)465f x x x +=-+,求()f x ;

例3..若f [f (x )]=x +2,求一次函数f (x )的解析式.

6.单调性

例1.函数f (x )在(-∞,+∞)上是减函数,且a 为实数,则有( )

A .f (a )

B .f (a 2)

C .f (a 2+1)

D .f (a 2-a )

例2.已知函数f (x )=x 2+2ax +3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3.证明:函数f (x )=2x 2+4x 在(-∞,-1]上是减函数.

7.奇偶性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42()23f x x x =+; (2)f (x )=1-x 2+x 2-1

例2. 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1),f x x x =- ⑴ 0x >时,求()f x ; ⑵x R ∈时,求()f x .

例3. 已知偶函数()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且1(21)()3

f x f -<,求x 的取值范围。

例4.已知奇函数()f x 是定义在[1,1]-上的减函数,求不等式(1)(13)0f x f x -+-<的解集。

8.二次函数

例1.若函数234y x x =--的定义域为[]0,m ,值域为25,44??

--????

,求m 的取值范围。

例2.求函数22y x ax =-++在区间[]1,3上的最小值。

例3.函数142++-=x x y 在区间[]1,3-上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

9.函数与方程

1. 函数5()3f x x x =+-的实数解落在的区间是( )

A .[0,1]

B .[1,2]

C .[2,3]

D .[3,4] 2. 函数2

23y x x =--的零点是( )

A .(-1,0),(3,0);

B .-1;

C .3;

D .-1,3. 3. 下列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A B C D

4. 若函数2

()4f x x x a =--的零点个数为3,则a =

5. 函数2

()223f x kx x k =--的两个零点一个大于1,一个小于1,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

10、幂运算

1.当n 为偶数时,???<-≥==)0()

0(||a a a a a a n 。

(2).幂的有关概念

①规定:1)∈???=n a a a a n ( N *;2))0(10≠=a a ; (3)∈=-p a

a

p p

(1

Q ,4)m a a a n m n m

,0(>=、∈n N * 且)1>n ②性质:

1)r a a a a s r s r ,0(>=?+、∈s Q ); 2)r a a a s r s r ,0()(>=?、∈s Q ); 3)∈>>?=?r b a b a b a r r r ,0,0()( Q )。

11、指数函数

①定义:函数)1,0(≠>=a a a y x 且称指数函数,

②.指数函数y =a x 在底数a >1及0<a <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

7.已知112

2

3a a

-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1

a a -+ (2) 2

2

a a -+ (3)

332

2112

2

a a a a

--

--

8.设-1≤x ≤2,求函数y =1

42

3x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已知函数21

()21

x x f x +=-

(1) 求()f x 的定义域和值域 (2) 判断()f x 的奇偶性

(3) 讨论并证明()f x 在(0,)+∞的单调性

12.指数幂运算

1.化简与求值 (1)(

)2

10

0.753

0.06416--?-÷+ ?

(2)32

4

4

25

.03

1)3

2

()32(28

5.1--?+?+-

(3)设5x =4,5y =2,则52x -

y =

(4)

)6

5

)(41(56

13

12

112

132---

--y x y x y

x

13.指数函数

1.若函数x a a y )12()3(-?-=是指数函数,求a 的值.

2.已知指数函数过点)9,2(-,求此指数函数.

3.已知函数)1,0(≠>=a a a y x

在[]2,1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多2,求a 的值。

4. 若)1,0(752≠>>+-a a a a

x x

且,求x 的取值范围.

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221()2x x y -= (2

)y =

(3)1421x x y +=++

6.画出以下函数的图像

1(1)2+=x y (2)2=x y (3)21

=+x

y

(4)21=-x y (5)21

=-x

y

14.对数与对数函数

1、如果a b =N (a >0,a ≠1),那么b 叫做以a 为底N 的 ,记作log a N=b

b =N ?log a N=b (a >0,a ≠1,N >0). 2、对数的运算性质

log a (MN )_________ loga N M

= ____________ log a M n =___________ 3、对数换底公式:log b N=____________(a >0,a ≠1,b >0,b ≠1,N >0). 4、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①函数y=log a x (a >0,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图像如下

a <11))

x=1时,y=0.

当a >1时,在(0,+∞)上是增函数;当0<a <1时,在(0,+∞)上是减函数。 5、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对数函数log a y x =与指数函数x

y a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像关于直线y=x 对称.。

15.对数运算

1. ⑴2

35111log log log 2589

?? ⑵4839(log 3log 3)(log 2log 2)++ ⑶41log 252-

2. 若log 2)](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55

1533

1322

1z y x ===0,求x y z ++=

16.对数函数

1.求下列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1.1

2)1(log 4--=x x y

2.1

)3lg(1

-+=

x y

3.y =

4.42)52(log -=x y

2.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1.6log 3和4log 3

2.π3log 和6log 7

3.2log 5.0和8.0log 3.0

4.3log 2.0和5log 2.0

3.利用单调性求解 1.若2

log 13

a <)10(≠>a a 且,求a 的取值范围。

2.已知)2(log 2+x )1(log 2x ->,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4.综合题型

1.已知函数)1lg()1lg()(x x x f +--=)10(≠>a a 且, (1) 求)(x f 的定义域。

(2) 证明函数)(x f 是奇函数且是减函数。

2.已知函数)1(log )(2-=x x f a )1(>a ,

)1(求)(x f 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3已知x 满足不等式2(log 2x)2-7log 2x+3≤0,求函数f(x)=log 24

log 22x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已知函数21()log (1)4

a f x mx m x ?

?=+-+???

?

(1) 若定义域是R ,求m 的取值范围; (2) 若值域是R ,求m 的取值范围。

17.幂函数

分1α>,01α<<,0α<三种情况

y

x 四、练习题 1、 比较大小:

(1) 1.5(1)a +, 1.5

a (2)650.31,65

0.35 (3)22

3

(2)a -

+,23

2

-

(4)34

2.3,34

2.4 (5)32

-

,32

-

(6)12

1.1

-

,12

0.9

-

2、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图 (1)3

y x -=和13

y x -= (2)54y x =和45

y x =

3、作出函数13

y x =的图象,并讨论这个函数的性质。

3、 作出函数32

y x =的图象,根据图象讨论这个函数的性质,并给出证明。

立 体 几 何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柱锥台球的机构特征

2.理解正三棱椎,正四面体、直棱柱的结构特征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S S 直平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

2 圆柱的表面积

3 圆锥的表面积2

r rl S ππ+= 4 圆台的表面积2

2

R Rl r rl S ππππ+++= 5 球的表面积2

4R S π= (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 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

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

=)3

1

下下

上上( 4球体的体积 33

4

R V π=

222r rl S ππ+=

1.投影与直观图

例1.如图,正方形C B A O ''''的边长1cm ,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

的直观图,则原图形周长是 ( )

A.6cm

B.8cm

C.(2+32)cm

D.(2+23)cm 2. 一个平面四边形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则原平面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 A.

24a 2 B .22a 2 C.22a 2 D.223

a 2

2.三视图

例1.三视图如右,这个几何体体积是 2.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右图所示,则该

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_____cm 2

3.表面积

例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6π和4π的矩形,则圆柱的全面积为( ) A.6(43)ππ+

B.8(31)ππ+

C.6(43)ππ+或8(31)ππ+ D.6(41)ππ+或8(32)ππ+

2. 圆锥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那么,它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 )

A.4倍

B.3倍

D.2倍

3. 长方体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长分别是345,

,,且它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B.

C.50π

D.200π

4. 正六棱柱的高为6,底面边长为4,则它的全面积是( )

A.48(3+

B.48(3+C. D.144

4.体积

1.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过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截面分别截去8个角,则剩余部分的体积是()

A.3

1

2

aB.3

2

3

aC.3

5

6

aD.3

11

12

a

2. 三棱台

111

ABC A B C

-中,

11

12

AB A B=

∶∶,则三棱锥1A ABC

-,

11

B A B C

-,111

C A B C

-的体积之比为()

A.111

∶∶B.112

∶∶C.124

∶∶D.144

∶∶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如何证明线线平行:

方法一(公理四)

//

//

//

a b

b c

a c

?

?

?

?

方法二(面面平行性质定理)

//

//

m m n

n

αβ

γα

γβ

?

?

=?

?

?

=?

方法三(线面平行性质定理)

//

//

m

m m n

n

α

β

αβ

?

?

??

?

?

=?

如何证明线面平行:

方法二

//

//

m

m

αβ

β

α

?

?

?

??

方法一//

//

m n

m m

n

αα

α

?

?

??

?

?

??

如何证明面面平行:

方法二

//

//

//

,

,,,

m a

n b

m n A a b B

m n a b

αβ

ααββ

?

?

?

?

?

==?

?

?????

方法一

//

//

//

,

m

n

m n O

m n

β

β

αβ

αα

?

?

?

?

?

=?

?

???

如何证明线线垂直:

m m n n αα⊥?

?⊥???

如何证明线面垂直:

方法2 n m m m n αβαββα⊥?

?=?

?⊥?

??

?⊥?

方法

1

,l m l n l m n O m n α

αα⊥?

?⊥?

?⊥?=?????

证明面面垂直:

m m βαβα⊥?

?⊥???

1.如图,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a AD AA ==1,a AB 2=,E 、

F 分别为11C D 、11D A 的中点.

(Ⅰ)求证:⊥DE 平面BCE ;

(Ⅱ)求证://AF 平面BDE .

2.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2,BA AD CD AD CD AB PA ⊥⊥=⊥底面ABCD ,E 为PC 的中点。1PA AD AB === (1)证明:PAD EB 平面; (2)证明:BE PDC ⊥平面; (3)求三棱锥B PDC -的体积V 。

A

B

D

C

1A

1B

1C

1D

E

F

3、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 PA ⊥平面ABCD ,

60=∠ABC ,E 是BC 的中点. 证明:AE ⊥PD;

4.已知四棱锥BCDE A -,其中1====BE AC BC AB ,

2=CD ,ABC CD 面⊥,BE ∥CD ,F 为AD 的中点. (Ⅰ)求证:EF ∥面ABC ; (Ⅱ)求证:面EF ACD ⊥面; (III )求四棱锥BCDE A -的体积.

5.直棱柱1111A B C D A B C D -中

,底面A B C D 是直角梯形,o

A D C

B A D 90=∠=∠,222AB AD CD ===.

(Ⅰ)求证:AC ⊥平面C C BB 11;

(Ⅱ)在11B A 上是否存一点P ,使得DP 与平面1BCB 与平面1ACB 都平行?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D

E

F

6.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 AB=AD ,∠BAD=60°,E 、F 分别是AP 、AD 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 ‖平面PCD ;

(2)平面BEF ⊥平面PAD

7.(2008山东)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 AB ∥DC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 AB =2DC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 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8.(2011山东)如图,在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1D D

⊥是平行四边形,0

11

2,,60AB AD AD A B BAD ==∠= (Ⅰ)证明:1AA BD ⊥; (Ⅱ)证明:11//CC A BD 平面.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一、知识导学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B|=2

21221)()(y y x x -+-,

2.中点坐标公式:此时中点坐标公式是.

???

???

?+=+=222121y y y x x x

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1)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

(2)斜率存在的直线,其斜率k 与倾斜角α之间的关系是k =tan α.

4.确定直线方程需要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条件。直线方程的形式很多,但必须注意各种形式

(1)斜率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 1∶11b x k y +=, l 2∶22b x k y +=,有以下结论:

①l 1∥l 2?1k =2k ,且b1=b2 ②l 1⊥l 2?1k 〃2k = -1

(2)对于直线l 1∶0111=++C y B x A ,l 2 ∶0222=++C y B x A ,当A 1,A 2,B 1,B 2

都不为零时,有以下结论:

l 1∥l 2?

21A A =21B B ≠21

C C

l 1⊥l 2?A 1A 2+B 1B 2 = 0l 1与l 2相交?

21A A ≠21B B l 1与l 2重合?21A A =21B B =2

1C C

7.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已知一点P (00,y x )及一条直线l :0=++C By Ax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d =

2

2

00|

|B

A C By Ax +++;

(2)两平行直线l 1: 01=++C By Ax , l 2: 02=++C By Ax 之间的距离d=

2

2

21||B

A C C +-.

8.确定圆方程需要有三个互相独立的条件。圆的方程有两种形式,要知道两种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及相互联系

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其中(a ,b )是圆心坐标,r 是圆的半径; 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F E D 422-+>0),

圆心坐标为(-2D ,-2E ),半径为r =2

422F E D -+.

二、疑难知识导析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1)方法一 直线:0=++C By Ax ;圆:022=++++F Ey Dx y x .

?

??=++++=++00

2

2F Ey Dx y x C By Ax ??→?消元一元二次方程ac b 42-=??→?△判别式??

?

???相离△相切△相交

△000(2)方法二 直线: 0=++C By Ax ;圆:222)()(r b y a x =-+-,圆心(a ,b )到直线的距离为

d=2

2|

|B A C Bb Aa +++?→???

????相交

相切相离

r d r d r d

三、典型例题

123123123312321132

1.,,,,,..

. .l l l k k k A k k k B k k k C k k k D k k k <<<<<<<<如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 )

2. (23),(32),20,

P Q ax y PQ a -++=若,,直线与线段相交则

3. 已知直线()041206321=+++=-+y m x :l ,y mx :l ,求m 的取值范围使

21,)1(l l 相交; 21//)2(l l ; 21,)3(l l 重合; ()214l l ⊥.

4. 求通过下列各点且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1) 点)(,21-,直线12

1

+=

x y ; (2)点)(,-41,直线0532=++y x

5. 求通过下列各点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

(1)点)(,21-,直线12

1

+=

x y ; (2)点)(,-41,直线0532=++y x

6. 已知点()m ,3到直线043=-+y x 的距离等于1,求m 的值。

【常考题】高一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常考题】高一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1 ()ln(1)f x x x = +-;则()y f x =的图像大致为( ) A . B . C . D . 2.已知函数()ln ln(2)f x x x =+-,则 A .()f x 在(0,2)单调递增 B .()f x 在(0,2)单调递减 C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D .()y =f x 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 3.设集合{} 1 |21x A x -=≥,{}3|log ,B y y x x A ==∈,则 B A =( ) A .()0,1 B .[)0,1 C .(]0,1 D .[]0,1 4.函数y =a |x |(a >1)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5.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的1x ,212[0,)()x x x ∈+∞≠,有

2121 ()() 0f x f x x x -<-,则( ). A .(3)(2)(1)f f f <-< B .(1)(2)(3)f f f <-< C .(2)(1)(3)f f f -<< D .(3)(1)(2)f f f <<- 6.已知函数2()2log x f x x =+,2()2log x g x x -=+,2()2log 1x h x x =?-的零点分别为a , b ,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a c << B .c b a << C .c a b << D .a b c << 7.已知函数()2 x x e e f x --=,x ∈R ,若对任意0,2πθ??∈ ???,都有 ()()sin 10f f m θ+->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 .()0,2 C .(),1-∞ D .(] 1-∞, 8.若二次函数()2 4f x ax x =-+对任意的()12,1,x x ∈-+∞,且12x x ≠,都有 ()() 1212 0f x f x x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02??-???? B .1,2?? - +∞???? C .1,02?? - ??? D .1,2?? - +∞ ??? 9.设()f x 是R 上的周期为2的函数,且对任意的实数x ,恒有()()0f x f x --=,当 []1,0x ∈-时,()112x f x ?? =- ??? ,若关于x 的方程()()log 10a f x x -+=(0a >且1a ≠) 恰有五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5 B .()3,5 C .[]4,6 D .()4,6 10.若0.33a =,log 3b π=,0.3log c e =,则( ) A .a b c >>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11.已知[]x 表示不超过实数x 的最大整数,()[] g x x =为取整函数,0x 是函数()2 ln f x x x =-的零点,则()0g x 等于( ) A .1 B .2 C .3 D .4 12.对数函数且 与二次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 可能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汇总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

教学案例 我所带的是高二(2)班,她是个庞大的班级,有56名学生。 在第一周上课的几天里,我渐渐的发现一名“怪”学生——张勇明。这名学生坐在教室正中间第二排的位置上。这样的位置是老师能看到的最佳位置,就在老师眼皮底下。上课时,其他这种位置的同学慑于被老师盯上,一般都规规矩矩的坐着,认认真真的听课,而这位同学却不然,他好象一点也不怕被我盯上。 上课时,先是看着黑板听一会儿,然后就弯下腰半趴在课桌上什么也不看,懒懒的样子,不知道在干什么。下课后我走到他跟前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他笑着摇摇头说没有。 课后(2)班主任周老师告诉我,其实那个学生的数学基础挺扎实的,只是有些懒不能长久坚持下去,应该多注意多关照一下。 在以后的上课中,我在提问其他同学问题的时候,也有意无意的去提问他。课后,走到他跟前问他有没有不清楚的问题。 渐渐的在以后的课堂上,这位同学半趴在课桌上的次数少了,当讲到关键处时,我也能看到他在集中精力听。而且我还发现他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提前预习书本内容,提前做课后练习及习题。有一次我讲四种命题的关系,下课后我走到张勇明跟前,看到他已经把下一节充分必要条件的练习题做过啦,而且准确无误。 中段考试成绩出来了,张勇明的数学考了75分(满分150分),全班第一名。其中有一道数学大题难度较大,我曾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过,可是只有张勇明一个学生作对,其他做对的同学寥寥无几。 由此,我体会到:由于(2)班大部分同学基础比较薄弱,而高中阶段新内容新知识的接受又需要以前所学内容做铺垫,而以前的知识又没真正掌握,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以致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多数同学听的蒙蒙胧胧似懂非懂。 针对这种现象,我要求同学做到:(1)把以前的数学课本从家里找到带到教室来,放在课桌上有意识的经常翻一翻。这样有些没记住的公式或不熟悉的公理定理就能记住了。(2)同学们作课堂笔记的时候,对于涉及到的旧知识内容如果不了解,那么也要做笔记。这样易于查漏补缺,新旧内容一起巩固并掌握。(3)当天事情当天做。每天上完新课后,若有不懂的问题争取当天解决,或者问我或者问同学。(4)经常复习巩固。 高二(班)路玉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9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9高一数学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表示自然数集,N或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M,或者aM,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 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以上就是小编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高一数学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3、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360,kk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4、已知是第几象限角,确定*nn所在象限的方法:先把各象限均分n等份,再从x轴的正半轴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一、二、三、四,则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n 终边所落在的区域. 5、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公式一: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sincos(2k)=costan(2k)=tancot(2k)=cot公式二:设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cos()=-costan()=tancot()=cot公式三: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cos(-)=costan(-)=-tancot(-)=-cot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cos()=-costan()=-tancot()=-cot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sincos(2)=costan(2)=-tancot(2)=-cot 公式六:/2及3/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coscos(/2+)=-sintan(/2+)=-cotcot(/2+)=-tansin(/2-)=co scos(/2-)=sintan(/2-)=cotcot(/2-)=tansin(3/2+)=-coscos(3/2+)=si ntan(3/2+)=-cotcot(3/2+)=-tansin(3/2-)=-coscos(3/2-)=-sintan(3/

最新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已知集合A={x|3≤x<7},B={x|4≤x<10},则?R(A∩ B)=() A. {x|x<4或x≥7} B. {x|x≤4或x≥7} C. {x|47} 【答案】A 【解析】解:∵A∩B={x|4≤x<7};∴?R(A∩B)={x|x<4,或x≥7}.故选:A.进行交集、补集的运算即可.考查描述法的定义,以及交集、补集的运算. x2+1,x≥0,则f(?5)=() 2.f(x)={f(x+3),x<0 A. 1 B. 2 C. 26 D. 10 【答案】B x2+1,x≥0,则f(?5)=【解析】解:根据题意,f(x)={f(x+3),x<0 f(?2)=f(1)=1+1=2;故选:B.根据题意,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f(?5)=f(?2)=f(1),进而计算可得答案.本题考查分段函数函数值的计算,注意分析函数f(x)的解析式.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A. y=x3 B. y=9?x2 C. y=|x| D. y=1 x 【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y=x3,为奇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B,y=9?x2,为偶函数,在(0,+∞)上 x,x≥0,既是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对于C,y=|x|={?x,x<0

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对于D,y=1 x 为奇函数,不符合题意;故选:C.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中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综合即可得答案.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常见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 4.函数f(x)=0.8x?lnx的零点在() A. (0,1) B. (1,e) C. (e,3) D. (3,4) 【答案】B 【解析】解:函数f(x)=0.8x?lnx定义域为(0,+∞),f(1)=0.8> 0,f(e)=0.8e?1<0,f(3)=0.8e?lne<0,f(4)=0.84?ln4<0,因为f(1)f(e)<0,根据零点定理可得,f(x)在(1,e)有零点,故选:B.利用零点的判定定理检验所给的区间上两个端点的函数值,当两个函数值符号相反时,这个区间就是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本题考查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函数在所给的区间上对应的函数值的符号,此题是一道基础题; 5.某圆的一条弦长等于半径,则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为() A. π B. π 2C. π 3 D. 1 【答案】C 【解析】解:圆的一条弦长等于半径,所以弦所对的圆心角为π 3 .故选:C.直接利用已知条件,转化求解弦所对的圆心角即可.本题考查扇形圆心角的求法,是基本知识的考查. 6.已知点P(sinθ,sinθcosθ)位于第二象限,那么角θ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高中数学案例:对一则数学教学案例的反思

智慧火花的碰撞 —— 对一则数学教学案例的反思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为最终目的,而是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得失与感受,并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与教学业务水平。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回答,作出正确、合理的赞赏评价语等,这些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候语言不当,有时候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是练习层次不够,没有梯度性,难易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应该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对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往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教与学活动过程中的互动,能激起更多的智慧火花,学生的一些想法与思路,超越教师有限的考虑范围之内,而却是这种想法与思路,又是最容易让他们自己理解的! 在最近的一次习题课中就发生了这样的碰撞: 案例: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90a =,则121217n n a a a a a a -++???+=++???+,类比上述结论,在等比数列{}n b 中,若81b =,则可得等式 。 教师:大家思考一下,应该这个等式是什么? (学生陷入思考之中,没一会儿功夫,就有学生跃跃欲试了,当然大部分学生还在紧张地思考与运算着,稍等片刻,请学生站起来说说他们的结果) 生1:应该是121215n n b b b b b b -++???+=++???+ 生2:不对,应该是121215n n b b b b b b -???=???g g g g g g (这时,大部分学生对生2的答案表示支持,对生1的支持率也是有的。) 教师:好,现在我们来比较刚才的两个答案,分析一下,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答案呢? 首先我们看一看,刚才两位同学提出的两个等式,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右边的最后一项都是一样的,那大家是怎么想到右边的最后一项的下标是15n -呢? 生3:(激动地站了起来)老师,在已知的式子中找规律呀! 教师:(进一步追问)什么规律呀? 生3:已知9a ,后面就加到17n a -,可以发现17291=?-,所以由已知8,b 最后一项就 是15n b -,因为15271=?- 教师:很好,大家都理解了吗? (学生都点头示意)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最新-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限定用时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の姓名、座号、考籍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の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参考公式: 1.锥体の体积公式1 ,,.3 V Sh S h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2.球の表面积公式2 4S R π=,球の体积公式3 43 R V π=,其中R 为球の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の. 1.已知全集{0,1,2,3},{1,3}U A ==,则集合U C A = ( ) A .{}0 B .{}1,2 C .{}0,2 D .{}0,1,2 2.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の两条直线 (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3.已知幂函数()α x x f =の图象经过点? ?? ?? 2, 22,则()4f の值等于 ( ) A .16 B.116 C .2 D.1 2 4. 函数()lg(2)f x x =+の定义域为 ( ) A.(-2,1) B.[-2,1] C.()+∞-,2 D. (]1,2- 5.动点P 在直线x+y-4=0上,O 为原点,则|OP|の最小值为 ( ) A B .C D .2 6.设m 、n 是两条不同の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の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の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C .若α⊥β,m ⊥β,则m ∥α D .若m ⊥n ,m ⊥α, n ⊥β,则α⊥β

高一数学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练习题(四) A 组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y =lg (2-x )的定义域是() A .(-∞,2) B .(-∞,2] C .(2,+∞) D .[2,+∞)2.下列与函数y =x 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 A 2 x y =B x x y 2 = C )10(log ≠>=a a a y x a 且D x a a y log =3.函数y =log 2 2x +log 2x 2+2的值域是 ( ) A .(0,+∞) B .[1,+∞) C .(1,+∞) D .R 4.三个数6 0.7 0.70.76log 6,,的大小关系为 () A 60.70.70.7log 66<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卷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 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已知集合{ }R x y y M x ∈==,2|,{ } R x x y y N ∈==,|2 ,则N M I = ( ) A .{}2,4 B .{})2,4( C .N D .M 2.已知),(y x 在映射f 下的象是),(y x y x -+,则)6,4(在f 下的原象是 ( ) A .)1,5(- B .)5,1(- C .)2,10(- D .)10,2(- 3.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五个数列①{}32-n a ,②{}||n a ,③{}n a lg ,④{}n a 23-,⑤{}2 n a 中仍是等差数列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已知4log 5=a ,那么20log 264log 55-用a 表示是 ( ) A .2-a B .25-a C .2 )1(3a a +- D .132 --a a 5.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第4、7、16项分别是某等比数列的第4、6、8项,则该等比数列的公比 为 ( ) A .3 B .2 C .3± D .2± 6.已知函数)(x f y =是定义在[a ,b]上的减函数,那么)(1 x f y -=是 ( ) A .在)](),([b f a f 上的增函数 B .在)](),([a f b f 上的增函数 C .在)](),([b f a f 上的减函数 D .在)](),([a f b f 上的减函数 7.下列“p 或q ”形式的复合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 A .p :2为质数 q :1为质数 B .p :3)2(为无理数 q :6 )2(为无理数 C .p :奇数集为{}Z n n x x ∈+=,14| q :偶数集为{}Z n n x x ∈=,4| D .p :)(B A C B C A C I I I I Y = q : )(B A C B C A C I I I Y I = 8.已知条件甲:0)(≤-a b b ;乙:1≥b a ,那么条件甲是条件乙的 ( ) A .充分且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已知的图象是则且)1(,0)2(),1)0()(1 1 +<≠>=--x f f a a a x f x ( ) 10.数列 {}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 且公比不为1,则81a a +与54a a +的大小关系为 ( ) A .81a a +>54a a + B .81a a +<54a a + C .81a a +=54a a + D .与公比的值有关 11.设{}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2=q ,且3030212=?a a a Λ,则30963a a a a Λ??等于 ( )

【必考题】高一数学上期末试卷附答案(1)

【必考题】高一数学上期末试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已知()f x 在R 上是奇函数,且2(4)(),(0,2)()2,(7)f x f x x f x x f +=∈==当时,则 A .-2 B .2 C .-98 D .98 2.已知2log e =a ,ln 2b =,1 2 1 log 3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c a b >> 3.设集合{} 1 |21x A x -=≥,{}3|log ,B y y x x A ==∈,则B A =e( ) A .()0,1 B .[)0,1 C .(]0,1 D .[]0,1 4.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二次项系数为a ,且不等式()2f x x >-的解集为()1,3,若方程 ()60f x a +=,有两个相等的根,则实数a =( ) A .- 15 B .1 C .1或- 15 D .1-或- 15 5.已知函数ln ()x f x x =,若(2)a f =,(3)b f =,(5)c f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 B .b a c << C .a c b << D .c a b << 6.设f(x)=()2,01 ,0 x a x x a x x ?-≤? ?++>?? 若f(0)是f(x)的最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1,0] C .[1,2] D .[0,2] 7.已知函数()()y f x x R =∈满足(1)()0f x f x ++-=,若方程1 ()21 f x x = -有2022个不同的实数根i x (1,2,3,2022i =L ),则1232022x x x x ++++=L ( ) A .1010 B .2020 C .1011 D .2022 8.若二次函数()2 4f x ax x =-+对任意的()12,1,x x ∈-+∞,且12x x ≠,都有 ()() 1212 0f x f x x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02??-???? B .1,2?? - +∞???? C .1,02?? - ??? D .1,2?? - +∞ ??? 9.定义在[]7,7-上的奇函数()f x ,当07x <≤时,()26x f x x =+-,则不等式 ()0f x >的解集为

高一数学单调性教学案例分析

河北师范大学2012级数学专业15-16-1学期中学学科教学案例分析 年级:_ __ 2012级 学号:___2012012823____ 姓名:_ ___ 王宇 日期: 2015年10月30日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案例分析 一.内容介绍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函数的单调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A版》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函数单调性的实质是对函数运动趋势的研究,它既是函数的基本特征之一,又为后面基本初等函数的研究提供了一般方法,为研究不等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是从观察具体图像入手,定量分析数值关系,最终抽象出形式化定义的基本研究方法入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方式,这对培养学生以图识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学生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了较为粗略的认识,即主要根据观察图像得出结论。本节课中函数增减性的定义,是运用数学符号将自然语言的描述提升到形式化的定义,学生接受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在引入定义时,要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来进行,以增强直观性,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方便学生理解,对于 定义,要注意对区间上所取两点x 1,x 2 的“任意性”的理解,多给学生操作和思考的 时间和空间。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含义,了解增函数、减函数以及单调区间等概念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定义证明和验证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图形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三 .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形成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形式化定义。 2 .教学难点 在形成增(减)函数概念的过程中,从图像升降的直观认识过渡到函数增减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 调性。 四 .教学基本流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右图是某地PM2.5浓度变化图,观 察函数图像,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 像的升降变化,说出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认识 引入新课,让学生对函数单调性产生感 性认识,为引出单调性的定义打好基础,有利于定义的自然生成,也揭示了单调性最

最新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篇一】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考点一、映射的概念 1.了解对应大千世界的对应共分四类,分别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2.映射:设A和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存在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映射是特殊的对应,简称“对一”的对应。包括:一对一多对一 考点二、函数的概念 1.函数:设A和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存在确定的数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是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映射。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这是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依据。 3.区间的概念:设a,bR,且aa}⑥[a,+∞)={xx≥a}⑦(-∞,b)={xx

(完整)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 数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请将第一题选择题答案按标准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请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 卷(6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2题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0sin 750= ( ) A. 0 B. 12 C. 2 D.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量可以比较大小,向量也可以比较大小. B.方向不同的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同向的可以比较大小. C.向量的大小与方向有关. D.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3.已知α是第四象限角,那么2 α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D. 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4.为了得到函数y=cos 2x 6π+ ()的图像,只要把y=cos2x 的图像( ) A.向左平移12π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12 π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6π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6 π个长度单位 5.下列各组向量中,可以作为一组基底的是 A.a=0,0b=1,3-(),() B. a=3,2b=,4--(),(6) C. a=2,3b=4,4--(),() D. a=1,2b=,4(),(2) 6. 化简cos (α-β)cos α+sin (α-β)sin α等于( ) A .cos (α+β) B .cos (α-β) C .cos β D .-cos β

7.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a =b c a b b c c a=BC CA AB ==?+?+?,,,那么( ) A. 3 B.-3 C. 6 D. -6 8. sin =33π π -( ) A.-1 B.0 C. 12 D. 2 9.已知函数f(x)满足f(x)=f(x-2),且f(2013)=-5,则f(2033)=( ) A. 1 B. 5 C.-5 D.-1 10. 已知1(2,1)P -, 2(0,5)P 且点P 在12P P 的延长线上, 12p p =2pp , 则点P 的坐标为 ( ) A .(2,7)- B .4 (,3)3 C .2 (,3)3 D .(2,11)- 11. 在△ABC 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sin()sin .sin cos 22 .tan()tan ().cos()cos 2 B C A A A B C B C A B C C D A B C π ++==+=-≠+= 12. 函数)2(cos 2π +=x y 是( ) A .最小正周期是π的偶函数 B .最小正周期是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是2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是2π的奇函数

2018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参考公式: 1.锥体的体积公式1 ,,.3 V Sh S h =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2.球的表面积公式2 4S R π=,球的体积公式3 43 R V π=,其中R 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0,1,2,3},{1,3}U A ==,则集合U C A = ( ) A .{}0 B .{}1,2 C .{}0,2 D .{}0,1,2 2.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 ( )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均有可能 3.已知幂函数()α x x f =的图象经过点? ?? ?? 2, 22,则()4f 的值等于 ( ) A .16 B.116 C .2 D.1 2 4. 函数()lg(2)f x x =+的定义域为 ( ) A.(-2,1) B.[-2,1] C.()+∞-,2 D. (]1,2- 5.动点P 在直线x+y-4=0上,O 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为 ( ) A B .C D .2 6.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α⊥β,m ∥α,则m ⊥β C .若α⊥β,m ⊥β,则m ∥α D .若m ⊥n ,m ⊥α, n ⊥β,则α⊥β 7.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x x x f -=2 2,则()1f 等于 ( ) A .-3 B .-1 C .1 D .3

高一数学案例分析反思.doc

高一数学案例分析反思 高一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案例分析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数学案例分析反思 ( 一) 第一,对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是前提。《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 经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提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创 新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 式”教学,由学生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识和能力并重。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和主动思考,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能够靠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从而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二,对教师作用和学生地位的变化进行反思是关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 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 建合作交流的平台,而这种合作交流的平台就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另外,教师 还应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走入学生之中, 组织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包括认真观察、注意倾听、认真交流等,根据获取的信息,教师应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

掌握情况。如,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 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有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多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 第三,对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是切入点。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发展学生逻辑 思维能力,而《课程标准》则提出了“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 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新式的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观的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 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四,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是核心。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的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先后顺序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注入式,就是所谓的“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很少有师生互动的环节,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拓潜能等等的试验。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工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 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学生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一般而言,每节数学课都要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一 数 学 一、选择题( 5*12=60分) 1. 若U={1,2,3,4},M={1,2}, N={2,3}, 则C U (M ∪N)= ( ) (A){1,2,3} (B) {4} (C) {1,3,4} (D) {2} 2、下列根式中,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正确的是 ( ) A .12 ()(0)x x x - =-> B 12 6 3 (0) y y y =< C .3 34 41 ()(0) x x x -=> D .133 (0) x x x -=≠ 3.函数()2log 12y x x =+-的定义域为 ( ) (A )()0,2 (B )[]0,2 (C )()1,2- (D )(]1,2- 4、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各面上的对角线与正方体的对角线AC1垂直的条数是 ( ) A、4条 B、6条 C、10条 D、12条 5.一个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斜二侧直观图是等腰直角 A ' B ' y ' x ' O '

9、圆16 2 2= +y x上的点到直线03= - -y x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 A. 22 3 B. 22 3 4- C.223 4+ D.0 10、直线过点P(0,2),且截圆224 x y +=所得的弦 长为2,则直线的斜率为() A、3 2 ± B、2± C、3 D、3 11.下图代表未折叠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其折叠起来,变成正方体后的图形是() A.B.

C . D . 12、 直线l :b x y +=与曲线c :2 1x y -=有两个公共 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b B. 2 1≤≤b C. 2 1<≤b D. 2 1<

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全集x x U |{=是小于9的正整数},A ={1,2,3},则A C U 等于 A. }8,7,6,5,4{ B. }8,7,6,5,4,0{ C. }9,8,7,6,5,4{ D. }9,8,7,6,5,3{ 2. 函数)4 2sin(π +=x y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π B. π2 C. 2 π D. 4 π 3. 已知函数)(x f 是奇函数,它的定义域为}121|{-<<-a x x ,则a 的值为 A. -1 B. 0 C. 2 1 D. 1 4.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x y 2=与)(log 2x y -=的图象可能是 5. 函数2 3)(x x x f +=的零点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6. 如图所示,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已知点P 的坐标为)5 4,53(-,则α2tan =

A. 25 24 B. 25 24- C. 7 24 D. 7 24- 7. 函数],[),2 cos(πππ -∈+=x x y 是 A. 增函数 B. 减函数 C. 偶函数 D. 奇函数 8. 把)4 sin()4 sin(π π + -- x x 可化简为 A. x cos 2 B. x sin 2 C. x sin 2- D. x cos 2- 9. 函数]6 11, 0[),6sin(3π π ∈+=x x y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A. ]6 11,6[ π π B. ]6,0[π C. ]65,6[ππ D. ]34,3[ππ 10. 若),(,cos 3sin 3)sin(32ππ??-∈-=+x x x ,则?等于 A. 3 π - B. 3 π C. 6 5π D. 6 5π- 11. 已知3.0log ,3log ,3.0log 2.022===c b a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为 A. c b a >> B. a c b >> C. b a c >> D. a b c >> 12. 已知 R x x f x f ∈-=),2()(,当),1(+∞∈x 时,)(x f 为增函数,设 )1(),2(),1(-===f c f b f a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A. c b a >> B. c a b >> C. b a c >> D. a b c >> 13. 渔民出海打鱼,为了保证获得的鱼新鲜,鱼被打上岸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分拣、冷藏,若不及时处理,打上来的鱼会很快地失去新鲜度(以鱼肉里含有三甲胺量的多少来确定鱼的新鲜度。三甲胺是一种挥发性碱性氨,是胺的类似物,它是由细菌分解作用产生的,三甲胺量积聚就表明鱼的新鲜度下降,鱼体开始变质进而腐败)。已知某种鱼失去的新鲜度h 与其出海后时间t (分)满足的函数关系式为h (t )=m ·a t ,若出海后10分钟,这种鱼失去的新鲜度为10%,出海后20分钟,这种鱼失去的新鲜度为20%,那么若不及时处理,打上来的这种鱼会在多长时间后开始失去全部新鲜度(已知lg2=0.3,结果取整数) A. 33分钟 B. 43分钟 C. 50分钟 D. 56分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1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