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原理教案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原理教案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原理教案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一课时课题:鸽巢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68-70页例1、例2,及“做一做”的第1题,及第71页练习十三的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吧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鸽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认识“鸽巢问题”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5)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思考问题:(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二)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一)。

(1)探究证明。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2)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学生通过“假设分析法→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二)

(1)用假设法分析。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2)归纳总结: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本) (1)

(本)或a÷3=b(本)......2(本),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b+1)本书。

鸽巢原理(二):古国把多与kn个的物体任意分别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的1-2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四、课堂总结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二课时

课题:“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例3,及“做一做”的第2题,及第71页练习十三的3-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难点:找出“鸽巢问题”中的“鸽巢”是什么,“鸽巢”有几个,在利用“鸽巢原理”进行反向推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课件出示例3的情境图). 出示思考的问题: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篮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少要摸出几个球?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分析推理”的学习过程解决问题。(1)猜测验证。

猜测1:只摸2个球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这种猜测。就能保证这2个球验证如:

这两个球正好是一红一蓝时就不能同色。满足条件。

猜测2:摸出5个球把红、蓝两种颜色看作两个“鸽巢”,因为肯定有2个球是同验证5÷2=2...1,所以摸出5个球时,至少有3 色的。个球是同色的,因此摸出5个球是没必要的。猜测1:摸出3个球,把红、蓝两种颜色看作两个“鸽巢”,因为至少有2个球是同验证3÷2=1...1,所以摸出3个球时,至少有3色的。2个是同色的。综上所述,摸出3个球,至少有2个球是同色的。

(2)分析推理。根据“鸽巢原理(一)”推断:要保证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球,分的无图个数失少要比抽屉数多1。现在把“颜色种数”看作“抽屉数”,结论就变成了“要保证摸出2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个数至少要比颜色种数多1”。因此,要从两种颜色的球中保证摸出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3个球。2、趁热打铁:箱子里有足够多的5种不同颜色的球,最少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2个颜色一样的球?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3、归纳总结:运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1)分析题意;(2)把实际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弄清“鸽巢”和分放的“鸽子”。(3)根据“鸽巢原理”推理并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71页的练习十三的第3-4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课外拓展延伸题:一个布袋里有红色、黑色、蓝色的袜子各8只。每次从布袋里最少要拿出多少只可以保证其中有2双颜色不同的袜子?(袜子不分左右)

四、课堂总结

第五单元《鸽巢问题》例1例2 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鸽巢问题》例1例2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8--69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 1.游戏要求: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 2.讨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这句话说得对吗? 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 引入: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这个原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4枝铅笔,3个盒子,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出示各种情况。 板书:(4,0,0)(3,1,0)(2,2,0)(2,1,1), 问题: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4支笔放进3个盒子里呢? 引导学生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问题: (1)“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2)“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我们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现了这个结论。那么,你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并进行组内交流,教师选代表进行总结: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枝,不管放在那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问题: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你发现什么?(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总结: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1,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放进2支。 2.完成课下“做一做”,学习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5.1《鸽巢原理》教学设计

《鸽巢原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鸽巢原理”,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3.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列举法”和尽量“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一副扑克牌 学生准备4支铅笔3个笔筒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1.组织学生玩“抽扑克牌”游戏。 (1)准备一副扑克牌,取出大王、小王。 (2)选出5名同学,请他们任意抽取一张扑克牌并记在心里,把牌收好。 (3)教师猜测“在这5张扑克牌里,至少有2张是同一花色的。” (4)学生把扑克牌拿出来验证教师的猜测。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鸽巢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抽扑克牌”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从一副4种花色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扑克牌,不管怎么抽,都至少有2张扑克牌是同一花色的,为新知的探究作铺垫。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2)探究放法。 ①自主摆放并汇报放法及发现。 预设 生1:我用数字表示放法:(4,0,0),(3,1,0),(2,2,0),(2,1,1)。 生2:我用式子表示放法:4=4+0+0,4=3+1+0,4=2+2+0,4=2+1+1。 生3:我用数的分解表示放法: 4400431042204211 生4:我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②直接摆放。 a.引导学生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得到上面的结论。 预设 生:可以采用平均分的方法。4÷3=1……1,每个笔筒中各放1支,剩下的1支无论放进哪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b.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中,把6支铅笔放进5个笔筒中,把7支铅笔放进6个笔筒中,各会出现什么情况?找到其中的规律。 预设 生:铅笔的支数比笔筒数多1,用平均分的方法直接计算就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3)总结“鸽巢原理”(一)。 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m>n,m和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 (1)出示思考题目。 ①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最新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案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黄岭子镇中心校 赵春宇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黄岭子中心校赵春宇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 上课前,我们先来热身一下,做一个预测的游戏。 请各位同学在本子上任意写出三个自己喜爱的老师的名字,之后老师进行预测,如果预测准的话给老师五秒钟的掌声。其实在这个预测的游戏中还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活动2【讲授】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研究4枝笔放进3个笔筒。 (1)要把4枝笔放进3个笔筒 ,有几种放法?请同学们小组内摆一摆。 (2)反馈:四种放法(课件出示) (3)判断:4枝笔放进3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说的对吗?为什么? (4)“总有”什么意思?(一定有) (5)“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2枝) (6)师:4枝笔放进3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几支笔?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找到每种摆法中笔数最多的杯子,然后再找到这些最多的杯子中最少的笔数) (7)师:实际就是多中找少 师:我们刚刚把所有摆放的方法都一一罗列出来,从而找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方法叫枚举法。这种方法好不好?(评价:随着数据的扩大,摆放的方法一定会更多,甚至不能一一罗列)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怎么摆? (每个杯子都先放进一枝,还剩一枝不管放进哪个杯子,总会有一个杯子至少有2枝笔)(你的方法果然简单)

鸽巢问题教案

第10讲抽屉原理 一、教学内容:抽屉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抽屉原理的概念:抽屉原理:把M个物体分进N个空抽屉里(M>N,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物体。 2、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4、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5、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总有”“至少”具体含义,以及为什么商+1而不是加余数。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2、要把a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如果a÷n =b……c 至少数=b+1即至少数=物体数÷抽屉数+1 3、知道抽屉数和至少数,求物体时,物体数=(至少数-1) ×抽屉数+1当至少数为2时, 物体数=抽屉数+1 五、教学用具:课件、一定数量的笔、铅笔盒。 六、教学过程: 1课时 复习巩固(作业纠错):见课件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2张凳子,请3个同学上来,(找生)听清要求,老师说“请坐”时,每个同学必须都坐下,谁没坐下谁犯规,(师背对)听明白了吗?好“请坐!”告诉老师他们都坐下了吗?老师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同学,对吗?假如请这3位同学再反复坐几次,老师还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2名同学,你们相信吗?其实这个游戏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想不想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发现它?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师:下面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请看大屏幕(出示例1:4只铅笔放入3个盒子中),有几种不同的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出示合作要求,请生读要求),看哪组动作最快? (1)、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找生展示,师板书:(3,1,0)(2,2,0)(4,0,0)(1,1,2)。 师:老师也是这样摆的,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演示)观察这几种放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课件出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中至少有2支铅笔)。 师:刚才我们把所有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想一想不用一一列举,我们能不能只要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生答“平均分”的方法时,课件演示)每个盒子先放1枝,还剩几枝?(1枝)这1枝怎么摆?(放哪个里面都行)你有什么发现?(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盒子至少放2枝铅笔)。师:既然是平均分,能用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4÷3=1……1)师:这里的4指的是什么?3呢?商1呢?余数1呢? 师: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平均分的方法比较简便。 2、逐步深入,建立模型 (1)初建模型

鸽巢原理教学设计优质课

《鸽巢原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应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杯、铅笔、书。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1、游戏:猜扑克牌。请5位同学,每人随意抽一张扑克牌。 2、教师猜:在5张扑克牌里至少有2张的花色是一样的。 3、引入学习内容。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猜想,初步感知。 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枝铅笔。让学生猜测“至少会是”几枝? 2.验证结论。

小组合作:学生借助实物进行操作,(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来验证结论,并做好记录。 3、指名学生汇报 (1)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适时演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所有的情况。(4,0,0)(3,1,0)(2,2,0)(2,1,1)(明确这是枚举法) (2)观察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 4、思考:“总有”、“至少”是什么意思? 5、提出问题:不用一一列举,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假如把4枝铅笔中的3枝平均放到3个笔筒中,每个笔筒放1枝铅笔,剩下的1枝铅笔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明确这是假设法) 6、初步观察规律。 教师继续提问: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会出现什么情况? 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会出现什么情况? 把7支铅笔放进6个笔筒里呢? 把8枝笔放进7个笔筒里呢?…… 100支铅笔放进99个笔筒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你发现什么? (笔的枝数比笔筒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 7、看有关鸽巢原理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文化。 8、学习例2: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

六年级下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知识点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知识点一】“鸽巢原理”(一) “鸽巢原理”(一):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鸽巢中(m和n是非0自然数,且 m>n),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知识点二】“鸽巢原理”(二) “鸽巢原理”(二):把多于kn个物体任意分进n个鸽巢中(k和n是非0自然数), 那么一定有一个鸽巢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知识点三】应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应用“鸽巢原理”解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成“鸽 巢问题”,即弄清楚“鸽巢”(“鸽巢”是什么,有几个鸽巢) 和分放的物体。(2)设计“鸽巢”的具体形式。(3)运用 原理得出某个“鸽巢”中至少分放的物体个数,最终解决问 题。 【误区警示】 误区一:判断:因为11÷3=3....2,所以把11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总有一个 抽屉里至少放5本书。(√)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把这个抽屉至少放的书的本数用“3(商)+2(余数)” 计算了,应该是“3(商)+1”。 错解改正× 误区二: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至少取出几个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 5×3÷3=5(个)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把小球的总数作为要分放物体的数量了,求得的结果也是 与问题要求不符。本题属于已知鸽巢数量(3中颜色即3个 鸽巢)和分的结果(保证一个鸽巢里至少有2个同色的), 求要分放物体的数量,各种颜色小球的数量并与参与运算。 错解改正3+1=4(个) 【方法运用】运用逆推法解决鸽巢问题 典型例题把25个玻璃球最多放进几个盒子里,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盒子里有5 个玻璃球?

思路分析由“鸽巢原理”(二)可知,用分放的物体总数除以鸽巢数量求出平均 每个鸽巢里所放物体的数量和余数,其中至少有一个鸽巢中 有(平均每个鸽巢里所放物体的数量+1)个物体。 此题可以把玻璃球的总数看成分放的物体总数,把盒子数看成鸽巢数, 要使其中一个鸽巢里至少有5个玻璃球,则玻璃球的个数至 少要比鸽巢数的(5-1)倍多1个。 正确解答(25-1)÷(5-1)=6个(个) 方法总结(分放的物体总数-1)÷(其中一个鸽巢里至少有的物体个数-1)= a....b(a.b为自然数,且b>a),则a就是所求的 鸽巢数。 典型例题平安路小学组织862名同学去参观甲、乙、丙处景点。规定每名同学 至少参观一处,最多可以参观两处,至少有多少名同学参观 的景点相同? 思路分析参观甲、乙、丙3处景点,若只参观一处,则有3种参观方案;若参观 两处,则有“甲乙、乙丙和甲丙”这3种参观方案。所以, 一共有3+3=6(种)参观方案。求至少有多少名同学参 观的景点相同,可以转化为“鸽巢问题”解答,把862名 同学看成要分放的物体,把6中参观方案看成6个鸽巢。 正确解答3+3=6(种) 862÷6=143(名).....4(名) 143+1=144(名) 【综合测评】 1、 (1)小东玩掷骰子游戏(掷一枚骰子),要保证掷出的骰子数至少有两次是相同 的,小东至少应该掷()次 (2)李阿姨给幼儿园的孩子买衣服,有红、黄、白3种颜色,结果总是至少有2 个孩子的衣服颜色一样,她至少给()个孩子买衣服。 2、11名学生到老师家借书,老师的书房中有A、B、C、D四类书,每名学生最多可借两本不同类型的书,最少可借一本。至少有几名学生所借的书的类型完全相 同?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鸽巢问题教案

闽侯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

闽侯县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

的数。 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4)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5)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 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问题:(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 (二)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一)。(1)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 (2)得出结论。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学生通过“假设分析法→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二)。(1)用假设法分析。 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2)归纳总结: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

参赛《鸽巢原理》教学设计(1)知识讲解

《鸽巢原理》教学设计 修水二小向娟红 一、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至69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角“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师:这有一副牌(抽掉大、小王),老师用它变一个魔术,想看吗?这个魔术的名字叫“猜花色”。老师请5名同学每人随意抽一张牌,我能猜到,至少有两位同学的手中的花色是相同的,你们信吗? 师:谁能猜一猜,我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结果? 2.揭示课题,板书“鸽巢原理” 师:刚才老师和这5名同学合作展示了鸽巢原理中最简单的一种问题。鸽巢原理很神奇,我们用它可以解决很多有趣的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神秘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展示生活中的一种简单的“鸽巢原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为原本枯燥的数学课注入活力。) (二)合作探究建立原理模型 1. 小组合作探究,初步感知“鸽巢原理” (1)课件出示简化后的例题1(将3支笔放进两个笔筒里,你有几种放法? 同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学生拿出准备的3枝笔,2个笔筒,摆一摆,想一想共有有几种放法?然后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汇报展示 学习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成果。要求学生边摆边说,老师同时在黑板上画出草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放法: 放法1 或 (引导学生明确虽然摆放的顺 序不一样,但是同一种放法) 放法或 师:还有别的放法吗? 生:没有了。 师:是的,就这两种放法。除找到不同的放法之外,哪个小组还有其它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问题: (1)“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2)“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我们把3枝笔放进2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2.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操作发现规律:通过吧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鸽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 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 把4分解成3个数。 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 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 认识“鸽巢问题” (1)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2)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 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问题: (1)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 (2)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一)。 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 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鸽巢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 团田中心小学 陈亚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 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或“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游戏:请四位同学从数字1、2、3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写在手心上,写好后,握紧拳头不要松开,让老师猜,我就可以肯定,至少有2个同学写的数字相同。你们信吗?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想。 师:其实刚才的游戏中蕴含着一个数学小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这个小知识。(板书:鸽巢问题) (二)合作探究,感知规律 例1:探究4支笔放进3个笔筒的现象 师:把4支笔放入3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这句话里的“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有 师:“至少”呢 生:最少。 师:那可以是3支吗?4支吗? 生:可以 师:那到底是不是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笔筒(画在纸上的)和4支笔, 请同桌两人一组,动手摆一摆,注意两个人分工合作,一人摆,另一人记录在记录卡上。在活动中,老师有一个小提示,在摆的过程中,我们忽略笔筒的顺序,如,在这个笔筒里放3支和在另一个笔筒里放3支属于同一种类型。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那就开始动手吧。(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桌愿意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摆的结果? 生:(指名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用动手操作的方法验证了老师的猜想是正确的,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几种放法:(大屏出示:4 0 0 3 1 0 2 2 0

六年级数学《鸽巢原理》教学设计说明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学情分析】 抽屉原理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难以理解抽屉原理的真正含义,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他们自己提前先学了,在具体分的过程中,都在运用平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平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原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抽屉”,要用几个“抽屉”。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既好动又敛,教师一方面要适当引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思维特点:知识掌握上,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总结规律的方法接触比较少,尤其对于“数学证明”。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引导,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要让学生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教学方法】 1.借助学具,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发现、归纳、总结原理。 2. 适时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和假设法进行比较,并通过逐步类推,使学生逐步理解“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 3.引导学生构建解决抽屉原理类问题的模式:明确“待分的物体”→哪是“抽屉”→平均分→商+1 4.完善评价体系,进行小组捆绑,激励学生全员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 5.师生课前准备:①学生:每组5根小棒、4个杯子;课件②学生记录自己是哪一个月出生的。③教师准备1副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例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6个,混合后放在一个布袋里,一次至少摸出几只,才能保证有两只是同色的? 球看作元素,从最不利情况考虑,每个抽屉先放1个 球,共需要3个,再取出1个不论是什么颜色,总有 一个抽屉里的球和它同色,所以至少要取出:3+1=4 (个)。 解答:3+1=4(个) 答:一次至少摸出4个,才能保证有两个是同色的。 【例2】在一次春游活动中,三年级1班有31人带了面包,38人带了饮料,36人带了水果,34人带了巧克力,全班有45人。可以肯定的是有()人这4种都带了。 解析:可能没带面包的:45 - 31 = 14 、可能没带饮料的:45 - 38 = 7 、可能没带水果的:45 - 36 = 9 、可能没带巧克力的:45 - 34 = 11 、可能只带四样中其中一样的:14 + 7 + 9 + 11 = 41 ,所以可以肯定四样都带了的至少有:45 - 41 = 4 (人)。 解答:可以肯定至少有4人这四样都带了。 【例3】一个袋里有红珠子6粒,黄珠子8粒,蓝珠子10粒。最少要抽出多少 粒珠子才可保证有3粒是同一颜色? 一共摸出6粒:同时摸出红色、蓝色、黄色各2颗;此时再 任意摸出一个,就一定有3粒珠子颜色相同。 解答:3×2+1=7(粒) 答:最少要抽出7粒珠子才可保证有3粒是同一颜色。 【例4】笔筒里有3支红笔和2支黑笔,如果蒙上眼睛摸一次,至少拿出几支笔 才能保证有1支红笔? 解析:把红笔和黑笔看做是两个抽屉,5只笔看做是5个元素,根据抽屉原理考 虑最差情况:摸出2支全是黑笔,那么再任意摸出一支就是红笔。 2+1=3(支) 答:一次必须摸出3支铅笔才能保证至少有一支红笔。 【例5】一个兴趣小组有16名同学,他们都订阅了甲乙两种杂志中的一种或两 种,那么至少有()名同学都订阅的杂志种类相同。 A 5 B 4 C 6 解析:可以订阅杂志的情况有甲、乙或甲和乙一共三种可能,也就是说有3个抽 屉,根据抽屉原理,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16÷3=5(人)…1(人),所以至少 有5+1=6(名)同学订阅的杂志种类相同。 解答: C 【例6】有100个苹果分给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已知其中有人至少分到了3个。 那么,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少有多少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抽屉原理。解答时把小朋友的人数为抽屉个数,人数 最少,则分得3个苹果的人数最多,所以用100÷3=33…1,33+1=34(人) 解答:100÷3=33…1 33+1=34

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案知识分享

“鸽巢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8-70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学习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椅子”游戏(请3位同学上来,摆开2条椅子),并宣布游戏规则。 其实这个游戏中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类问题。-----出示课题《鸽巢问题》“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

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一原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 问题:“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3)探究证明。个人调整意见 方法一: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由图

鸽巢原理及其应用+6

学号:20115034032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年级2011级 姓名陈婷婷 论文题目鸽巢原理及其应用 指导教师沈明辉职称教授 成绩 2014年3月16日

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月日学院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院长(签名): 201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2) 1.鸽巢原理 (2) 1.1 鸽巢原理的简单形式 (2) 1.2 鸽巢原理的一般形式 (3) 1.3 鸽巢原理的加强形式 (3) 2. 鸽巢原理的相关推论 (4) 3.鸽巢原理的应用 (6) 3.1 鸽巢原理应用于数的整除关系 (6) 3.2 鸽巢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 (7) 参考文献 (9)

鸽巢原理及其应用 姓名:陈婷婷学号:20115034032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指导老师:沈明辉职称:教授 摘要:鸽巢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研究存在性问题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非常规解题方法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数论和组合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单介绍了鸽巢原理的几种形式,便于了解鸽巢原理到底是什么东西.本文主要研究鸽巢原理和其原理的应用.应用主要从数学领域的应用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两大方面进行研究,数学领域方面主要应用于整除关系的证明等几方面的解题. 关键字:鸽巢原理; 组合数学; 鸽巢原理的应用 Pigeonhole principl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igeonhole Abstract:Pigeonhole principle is a mathematical combination of problem of the existence of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nonconventional problem solving method ,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types in number theory and combination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Pigeonhole in several forms, easy to understand what the Pigeonhole principle i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principle of Pigeonhole principl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Application mainly from the mathematical field of application and the reality of lif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major aspects of research, mathematical fields mainly used in number theory, algebra, geometr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solving, in real life, most used computer fortune-telling, predict some existence results etc.. Key words:Pigeonhole principle;Mathematical combin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小学数学_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1.谈话:你们知道“料事如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今天老师也能做到“料事如神”,你们信不信?现在老师任意点13位同学,我就可以肯定,至少有2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你们信吗? 2.验证:学生报出生月份。 根据所报的月份,统计13人中生日在同一个月的学生人数。 师:“至少2个同学”是什么意思?(也就是2人或2人以上,反过来,生日在同一个月的可能有2人,可能3人、4人、5人……,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至少有2人”) 3.设疑: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像老师一样料事如神,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鸽巢问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步感知 1.出示题目:有3支铅笔,2个笔筒(把实物摆放在讲桌上),把3支铅笔放进2个笔筒,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2.学生上台实物演示。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个放3支,另一个不放;一个放2支,另一个放1支。 师记录:(3,0)、(2、1) 3.提出问题:“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说得对吗? 学生尝试回答, 师:这句话里“总有一个笔筒”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有,不确定是哪个笔筒,最多的笔筒 师:这句话里“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 生:最少有2支,不少于2支,包括2支及2支以上

师总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3支铅笔放进2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支笔。 (二)合作探究 问:如果现在有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还会出现这样的结论吗? 1.小组合作: (1)画一画:借助“画图”或“数的分解”的方法把各种情况都表示出来; (2)找一找: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了几支,用笔标出; (3)我们发现: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支铅笔。 2.交流后明确: (1)四种情况:(4,0,0)、(3,1,0)、(2,1,1)、(2,2,0) (2)每种摆法中最多的一个笔筒放进了:4支、3支、2支。 (3)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铅笔。 3.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画图”、“数的分解”两种方法列举出所有情况验证了结论,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找到“至少数”呢? (三)计算 1.学生尝试回答。(如果有困难,也可以直接投影书中有关“假设法”的截图) 2.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图示。 3.语言描述:把4支铅笔平均放在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放1支,余下的1支,无论放在哪个笔筒,那个笔筒就有2支笔,所以说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了2支笔。(指名说,互相说) 4.引导发现: (1)这种分法的实质就是先怎么分的?(平均分) (2)为什么要一开始就平均分?(均匀地分,使每个笔筒的笔尽可能少一点,方便找到“至少数”),余下的1支,怎么放?(放进哪个笔筒都行)

《鸽巢原理(1)》教案

《鸽巢原理(1)》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8~69页的例1、2。“抽屉原理”是一类较为抽象和艰涩的数学问题,对全体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教材选择了一些常见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学习内容,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二)核心能力 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理解“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鸽巢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原理的形成活动,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重点 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理解“总有”和“至少”的含义。 (五)学习难点 运用“鸽巢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鸽巢原理(1)》名师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我这里有一副扑克牌,去掉了两张王牌,还剩52张,我请一位同学任意抽5张,不要让我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但是老师却知道,其中至少有两张牌是同种花色的,再找一个学生再次证明。 师:看来我两次都猜对了。谢谢你们。老师为什么能料事如神呢?到底有什么秘诀呢?学习完这节课以后大家就知道了。

2.问题探究 (1)呈现问题,引出探究 出示例1:小明说“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他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定有 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支,也可能是多于2支。 就是不能少于2支。 (2)体验探究,建立模型 师:好的,看来大家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那么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可以怎样放?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我们用小棒和纸杯分别表示铅笔和笔筒)请大家摆摆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组活动:学生思考,摆放。 ①枚举法 师:大部分同学都摆完了,谁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摆的。能不能边摆边给大家说。 预设1:可以在第一个笔筒里放4支铅笔,其它两个空着。 师:这种放法可以记作:(4,0,0),这4支铅笔一定要放在第一个笔筒里吗? (不一定,也可能放在其它笔筒里。) 师:对,也可以记作(0,4,0)或者(0,0,4),但是,不管放在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放进4支铅笔。还可以怎么放? 预设2:第一个笔筒里放3支铅笔,第二个笔筒里放1支,第三个笔筒空着。 师:这种放法可以记作(3,1,0) 师:这3支铅笔一定要放在第一个笔筒里吗? (不一定) 师:但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放进3支铅笔。 预设3:还可以在第一个笔筒里放2支,第二个笔筒里也放2支,第三个笔

容斥原理与鸽巢原理的应用

摘要 容斥原理和鸽巢原理作为组合数学中的基本内容,就原理本身而言简单易懂.然而,由于此二者分别在组合计数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的应用中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国内外学者在很多书籍、学术性论文中关于容斥原理和鸽巢原理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且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本文主要是以综述的方式从起源、理论和应用三方面对容斥原理和鸽巢原理进行了介绍和分类探讨. 首先介绍了容斥原理分别与加法理论、减法理论的区别与优势,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其优势所在.其次本文介绍了鸽巢原理的两种具体形式及其推论,并对鸽巢原理在数学理论研究、数学竞赛题目、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后,对鸽巢原理的应用中所常见的几种构造“鸽巢”的方法进行了分类谈论. 最后,针对鸽巢原理,我们给出针对新疆某区域关于旅游产品的实际应用实例,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容斥原理,鸽巢原理,构造方法,鸽巢,鸽子

ABSTRACT As the basic content of 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and the theory of pigeon nest the principle itself is simple and understandable. However, due to the charm of the two applications in combinatorial counting and existential problem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probed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and the pigeon nest in many books and academic papers, And the research on this aspect has made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and classifies the theory of tolerance and doctrine and the principle of pigeon nest in the way of summarization from the orig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irstly, the differences and advantages between the theory of tolerance and exclusion and the theory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actual proble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ighlighting its advantages. Second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concrete forms of pigeon nest principle and its inference,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pigeon nest principle in mathematics theory research, Maths contest problem, solving real life problems and so on. , several common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pigeon ne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pigeon nest principle are classified and discusse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igeon Nest principle, we give a practical example of the tourism products in a region of Xinjiang, and put forward personal opinions. KEY WORDS: inclusion-exclusion principle, pigeonhole principle, construction method, pigeonhole, pige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