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族与1857年地处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印度民族大起义_论锡克教民族主义及其角色

锡克族与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论锡克教民族主义及其角色

王孟懿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1)

摘 要:锡克族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在1857年民族大起义中,锡克族站到英国殖民者一边参与镇压起义,被殖民者所利用,成了殖民政治的行动工具;但从印度历史的转型和锡克族的历史特性来看,锡克族成了宗教民族主义报复者,客观上还充当了印度历史旧秩序莫卧儿王朝宗教压迫的报应执行者,这是其宗教民族主义在印度历史发展不平衡规律下的使然。

关键词:锡克族;民族大起义;宗教民族主义;角色

中图分类号:D735.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89(2008)02-0050-06

S i k hN a t i o n a l i t y a n dT h e I n d i a nN a t i o n a l u p r i s i n g d u r i n g t h e P e r i o d o f1857

As t u d y o n R e l i g i o u s n a t i o n a l i s m o f S i k hN a t i o n a l i t y a n dT h e i r R o l e

W A N GM e n g-y i

(G u a n g x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T h e C o l l e g e o f H i s t o r y C u l t u r e a n d T o u r i s m54100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S i k h i s a t y p i c a l r e l i g i o u s n a t i o n a l i t y.I n1857n a t i o n a l u p r i s i n g,T h e S i k h s s t o o d o n t h e s i d e o f

B r i t i s hc o l o n i a l i s t s a n dp a r t i c i p a t e d i ns u p p r e s s i n gt h e r e v o l t.O b v i o u s l y,t h e y w e r ec h e a t e db y t h e c o l o n i a l i s t s a s a p o l i t i c a l t o o l.B u t f r o m t h e v i e w s o f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 I n d i a a n dS i k h's h i s t o r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h e S i k h s w e r e t h e a v e n g e r s o f r e l i g i o u s n a t i o n a l i s ma s w e l l a s t h e a v e n g e r s o f M u g h a l D y n a s t y w h i c h r e-p r e s e n t e d t h eo l do r d e r o f I n d i a a n d a d o p t e dt h e p o l i c y o f r e l i g i o u s o p p r e s s i o n.T h e u n b a l a n c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i t s r e l i g i o u s n a t i o n a l i s mi nI n d i a n h i s t o r y c o n t r i b u t e s t o t h i s h i s t o r i c a l p h e n o m e n o n.

K e y w o r d s:S i k h;N a t i o n a l u p r i s i n g;R e l i g i o u s n a t i o n a l i s m;R o l e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是普拉西战役100年后,印度社会自身的历史旧秩序与英国资本主义殖民统治秩序的矛盾总爆发,是印度社会从封建殖民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向殖民地社会转型中的重大事件,印度锡克族在这次起义中站到英国殖民者一边参与镇压起义。本文力图从17世纪以来印度社会转型的背景与同期锡克族的宗教民族主义的形成来说明锡克族的参与行为。

一、印度历史不平衡发展的双重后果

1857年印度民族民大起义在它失败的悲壮史诗中显露出印度民族的时代性弱点。大起义的失败,最终归因于更长远的社会历史结构。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印度历史发展表现出转型的主体性缺失,造成了现代化的后发性,从而变成了殖民统治下被动的、更加不平衡的社会转型,阿克巴以后诸帝,试图通过征服建立起大一统的印度,结果却造成国力日衰,社会内部更加分裂,在莫卧帝国的压迫下诞生的宗教民族锡克族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反莫卧尔统治集团封建压迫的色彩,因此,印度250多年历史发

收稿日期:2007-11-25

作者简介:王孟懿(1980-),男,贵州绥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文化系200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

展形成了统一与分裂、复仇的双重后果。

1.莫卧儿王朝统一印度的功业与社会的分裂

17世纪以来,西方开始了大变革,世界历史的时间从全球各地区的历史时间向统一的世界时间转变,在这一语境下,虽然印度社会内部封建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非常发达,①但是在日益形成的世界市场的力量支配下,东西方历史的天平正朝着西方倾斜,而印度仍在谋求版图的统一,其经济形态不平衡地发展着,内战、外侮、革命、征服、饥荒———尽管所有这一切接连不断地对印度斯坦造成的影响显得异常复杂、剧烈和具有破坏性,它们却只不过触动它的表面。[1](p762)

印度开始了“帝国中央权威衰败化、(社会)边缘化/殖民地化、人民大众革命化、(不平衡发展的)现代化”四重奏的历史转型。②在莫卧儿帝国前6位君主统治的181年间,帝国由开元进入兴盛,第二、三代皇帝贾汗吉尔(1605-1627在位)和沙·贾汉(1628—1658在位)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日盛,到奥朗泽布后11位君主统治的150年间,帝国由盛转衰。阿克巴以后诸帝,每一次征服和财富掠夺之后的利益调整和欲望膨胀造成了内部矛盾加剧,尤其在奥朗泽布统治时期,向南印度进行军事扩张,王朝版图虽然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同时朝廷与大封建主之间的权力纷争激烈,造成中央权力涣散,权威丧失。

另一方面,王位的继承大多通过政变促成,“这一专制体制的弱点是它未能确立起可垂之万世的帝位继承方式,”[2](p593)统治者在社会上造成以宗教迫害或其它形式出现的封建压迫,迫使起义和反叛不断发生,正是这样,政变就造成皇子所属的各种势力的分裂和派系斗争,宗教势力尤其是锡克族也卷入其中,在种姓、族群与宗教结合的社会机体上产生了分裂与复仇的毒瘤。

2.锡克教民族主义的形成

锡克教民族主义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民族主义,首先要廓清宗教民族主义的(R e l i g i o u s n a t i o n a l i s m)概念。在历史与逻辑上,宗教民族主义属于包含三个不同层次内涵的民族主义的范畴,又分为四个类型:

第一类型的宗教民族主义等同于民族主义的范畴,是现代民族国家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宗教与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并为民族利益服务,[3](p61)这种类型如美国的宗教民族主义。第二类型的宗教民族主义是“宗教信仰十分普遍的地区所产生的一种后发型民族主义,[4](p92)这是宗教民族主义的后发型形式,如近现代印度宗教改革家们所倡导的“大宗教民族主义”。第三类型是外在于现代民族主义的特殊形式,这种类型的宗教民族主义一般结合于比较开明或与和教俗关系结合严密的宗教信仰之上,是“宗教信仰实体的`民族主义'”,它的教俗合一性与开明特性决定了它更强调宗教价值理性及其实践,这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者的宗教民族主义;另一种是像犹太民族与印度锡克族这样独特的“宗教民族”的宗教民族主义。

锡克民族是印度一支独特的宗教民族,是由锡克教转型、发展来的,锡克教于16世纪初在旁遮普地区兴起,始祖是那纳克(N a n a k,1469-1539年)。锡克教兴起初期还是印度教虔信派的一个分支,同时它吸收了伊斯兰教的一神论,呼吁民众信奉“真名”(S a t N a m)。在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前,锡克教已历经300多年的演变、转型,成长为一个典型尚武的宗教民族,它作为宗教民族的共同性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即旁遮普语及其古鲁穆奇体(G u r m u k hī)文字;[5](p136)在旁遮普地区有自己的宗教圣地和生

①②见布罗代尔.施康强,顾良.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1997:558-559:“印度的势力遍及科摩林角以东和以西的全部印度洋……古吉拉特、马拉巴尔海岸与科罗曼德尔海岸的印度商人几个世纪内始终压倒无数竞争者。”

本观点从罗荣渠教授的“(王国中央权威)衰败化、(社会)半边缘化(半殖民地化)、(人民大众)革命化、(发展)现代化”的概念置换而成,参见:罗荣渠.现代化理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2-

活地域,有过自己独立立国的历史;最重要的是以贾特种姓作为这个民族的中坚,形成了一个信仰和民族实体;以锡克教为载体,与后师尊时代锡克教的历史同命相依,依托于其宗教信仰及实践,以宗教教义为行为准则。

宗教教义包括:(1)严格信仰一神论,认为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是公证而仁慈的;(2)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3)信仰业报轮回说,人要靠神的惠顾和师尊的指导才得以解脱;(4)尊崇师尊,将其奉为神的使者,并信奉师尊的预言,尊师享有无上的权力,其传承是由前任指定自己的继承者;(5)反对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朝拜圣地,积极入世。

锡克教比较开明、现实诉求较强的特性决定了它对社会底层族群具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这也是锡克教民族主义形成的内在根源。锡克教传布凡教徒不论种姓、不分教派在神面前一律平等的教义,反对种姓制度,前五代师尊传教聚集了不少追随者,为了适应锡克教信徒不断增长的管理需要,第三代师尊阿玛尔·达斯(A m a r·D a s)通过建立教区来管理信徒,第五代师尊阿尔琼时期大批贾特人(J a t s,属农业种姓)加入锡克教,①成为锡克教士兵、骑士、火枪手,锡克教人口激增,他不得不在教区基础上实行“马桑德”(M a s a n d s,师尊在锡克教区的代理人)制度,向教徒征收捐献作为教团财政收入,并组成类似政府职能的行政机构。

莫卧帝国对锡克教的扶、抑政策促成了锡克教向尚武的宗教民族转型,并形成反封建压迫的宗教民族主义。1606年,贾汗吉尔皇帝猜疑阿尔琼庇护叛乱的王子胡斯劳(K h u s r o),同时嫉恨他所领导的、势力不断壮大的锡克教,因此将他迫害致死,1675年第九代师尊特格·巴哈杜尔与奥朗泽布的军队作战被俘被处死。[6](p411)致使锡克人不断武装反抗莫卧儿王朝的统治,17世纪晚期,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加入锡克教,不但反对莫卧儿帝国,也反对教派内日益发展的宗教封建势力。[7](p15)进一步使锡克教成为旁遮普农民起义的旗帜。

17至18世纪,锡克人在反抗莫卧儿人统治中成长成为一个尚武的宗教民族。在与波斯、阿富汗入侵者的斗争中,其宗教民族主义发展为反封建主义性质的独立立国主义。1699年,第十代师尊戈宾德·辛格进行了改革,他宣布锡克教完全脱离印度教,成立独立的军事教团“卡尔萨”;废除师尊制;成立锡克教最高权力机构,把师尊手中的政教权力移交给卡尔萨教团。他规定锡克教徒必须身佩五K标志。②他的改革强化了锡克族身份和提高了战斗力,自此以后,锡克族就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最终在师尊时代形成了一个典型“尚武”的宗教民族,也因此形成了反封建压迫的宗教民族主义。1708年戈宾德·辛格遇刺罹难后,他将卡尔萨的领导权交给弟子班达,班达多次领导锡克族反抗封建主和莫卧儿帝国。锡克人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起义斗争建立起第一锡克国家(1708-1715)、由12个“米斯尔”(M i s-l s,即教团)组成的关系松散的神权联盟第二锡克国家(1765-1779)。

19世纪,锡克人的宗教民族主义发展到了独立国家的历史高度,在世纪之交,锡克族封建贵族首领兰吉特·辛格(R a n j i t S i n g h,1799-1839)领导锡克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发展农业、商业经济与创建新型军队、建设军备等政策,同时东向萨特累季河东南岸征服锡克土邦、西向阿富汗扩张建立了强大的旁遮普锡克教国家。但是,1839年兰吉特·辛格驾崩后,国家内讧不已,一系列的宫庭政变和血腥屠杀,大君频频易位,削弱了整个王国的力量。置此,英国殖民当局抓住时机发动两次英锡战争(1845-1846、

①见:K h u s h w a n t S i n g h.AH i s t o r y o f T h e S i k h s,V o l1:1469-1839.D e h l i: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1991:15.“贾特人的来源众说纷纭,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定居在印度北部平原的贾特人属于雅利安族系,他沿袭了独特的制度传统,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村为基本社会单位,设五人长老会—潘查雅特来管理村中事务……自觉地奉行亲族内部绝对平均的分配制度……贾特人村落是向国家缴纳固定税收的一种半自治的单位……他们酷爱自由,不畏强暴,是“天生的劳动者和战士”。

1848-1849),征服了旁遮普,1849年3月,英印总督大贺胥宣布兼并旁遮普,废黜大君达利普·辛格,锡克教民族主义的政治家园不复存在。在印度整体性的衰败与殖民地化时局变动中,锡克民族200多年来成长起来的宗教民主义的历史结构到此到达了它独立立国的最高峰和最后政治边缘。

3.英国殖民者破坏与整合的双重性历史作用

马克思说:“英国则摧毁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而且至今还没有任何重新改建的迹象,”[8](p762)意在强调1757-1853年的近百年来,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打破了印度的原有旧秩序。但是,英国殖民者所采取的巧取豪夺的税收只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局部性变化,使印度社会关系从封建主义转变为殖民封建主义,①这就意味着印度封建主义旧秩序并没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整个社会经济更加不平衡地发展。在社会族群关系上,一方面,殖民统治的不完全破坏性使印度社会比原来更加复杂,各种姓、族群、阶级、阶层已有的社会裂痕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英国殖民者的不完全破坏也就意味着其建设作用也还未全部发挥出来。在这种形势下,英国殖民者必须发挥、也的确发挥了对印度部分种姓、族群、阶级、阶层的整合作用,使其资本主义的功能性建构在印度得以巩固。在征服中殖民者采用土著雇佣兵攻打各印度土邦的策略,在统治上则采用“分而治之”的政策,使部分封建王公、柴明达尔与其他族群如廓尔喀人、非锡克信仰的贾特人等对其效忠。

特别在各个击破、征服信德和旁遮普后,虽然锡克大君达利普·辛格也“于1853年3月8日在法特贾(F a t e h g a r h)改信基督教”,[9](p173)短期内还引起了锡克人的信仰恐慌,但是,殖民政策还是整合了锡克族各阶层,因而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嫁接”了锡克教民族主义。1849年殖民当局很快调整了统治政策:(1)利用和扶持服从其利益安排的王公和柴明达尔;(2)他们使曾经饱受十年之久的混乱与流血、冲突的土地得到以安宁……他们虽然采用铁腕统治却没有伤害人们的种族和信仰感情,进行了社会改革,修筑了道路,修建了学校、医院等;[10](p102-103(3)刻意把历史上存在过的“尚武的锡克民族”的意识加以强化。锡克族卡尔萨尚武、勇武的传统在战争中能发挥强大效能,殖民者深谙其道,早就引起了英军高官和总督的重视,大量收编因兼并王国时一度解散的卡尔萨,尊重他们信仰和传统,“他们可以戴帽子或包头、留胡子,并保留他们卡尔萨教团的传统习惯。[10](p102)

在锡克士兵与印度教土兵的关系上,正如马克思所说:“既然一个国家里,不仅存在着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难道不是注定要成为战利品吗?”[8](p767)英国人正好利用了印度这一历史弱点,以土著雇佣兵攻打各土邦势力。其中两次英锡战争中就有大量的印度土兵充当了英殖民者的马前卒,锡克族因此痛恨印度教土兵,一是种姓歧视引起了锡克族士兵对印度教土兵的敌对情绪,“如果他们有任何痛恨的流露,都是朝着东部佬儿(P u r a b i a h)印度土兵的,因为土兵们鄙视锡克军队,认为他们是低等种姓的杂种。”[10](p102)二是印度教土兵们在8年前的锡克战争中充当了打击同胞的“帮凶”,然而……在8年前却很少顾忌地打击印度自由的最后守护者锡克族。[9](p177)这样,势必在原有的社会分裂基础上造成先后归属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各方相互仇恨,而锡克人正是在其王国被兼并后痛恨印度教土兵,这使其宗教民族主义又打上了反对印度教婆罗门的色彩。

二、锡克族的行为与角色分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切关注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后,尤其特别提到这个“勇武的宗教民族”锡克族,他们对起义的整个局势尤其对锡克族倾向于乐观估计,对这个宗教民族的宗教民族主义情绪与

①参见:Э,н.卡马洛夫.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印度民族起义的经济前提.历史教学,1958(6):27.“不列颠的征服印度,绝对没有消灭掉印度的封建关系。既然殖民剥削的主要手段依然是税收掠夺,那末就其实质而言,这还是封建形式的剥削,不剥削者换成了外国资产阶极征服者,而在剥削程度上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厉害和残酷罢了。所以,18

英国殖民政策对锡克教民族主义整合的影响估计偏低,大起义发生时,英国人还面对着气候、瘟疫等客观因素的威胁,在兵力支持、物资支持和军备运输等方面急需帮助,锡克族各阶层在此时起了十分重要的协助作用。通过这些作用我们就会理解锡克人参与镇压起义的行为及其角色。

(一)旁遮普锡克族的重要作用

1.起义前夕,旁遮普的稳定提供了一个巩固的的后援大本营。由于旁遮普是英国征服的最后一个地方,兼并8年后这里仍然是英军主力所在地,与起义首发地米鲁特和德里相距约400至500公里,战略位置十分显要。起义前夕,在印官军中,欧洲人不到19%,绝大部分欧洲人都集中于此,旁遮普驻守有6万人,土兵不到3万,仅有1万欧洲兵,[9](p103)其形势正如旁遮普省督约翰·劳伦斯(J o h nL a w-r e n c e)所说:“如果丢掉旁遮普,那我们一定得完蛋,远在援军能够到达北方各省以前,所有英国人的尸骨都会被太阳晒焦了……”[12](p335)

2.起义发生时,在尼泊尔国王荣格·巴哈杜尔的援兵以及英国援军到来以前,旁遮普锡克族对战争天平的倾斜有着压倒局势性的影响。“只有他们会对莫卧儿人复辟或者马拉塔人要求恢复权力的诉求视而不见,英国人充分利用了印度斯坦内部锡克人对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怨恨。”[10](p103)锡克族提供了大量的兵力及物资支援。殖民政策允许保留了锡克人卡尔萨教团的传统及组织形式,而“他们(锡克兵)是听着莫卧儿统治者残暴地对待他们的先辈的故事长大的”。[10](p101)因此,宗教民主义情绪极易被煽动起来。1857年夏季时,唯一能够从印度士兵对在旁遮普的英国人的报复中施以拯救(英国人)的是兵力超过(英军)3∶1的旁遮普(指锡克人)。[10](p103)

3.起义临近结束时,10万人之众的锡克族士兵,对整个局势的影响非常微妙。

1857年起义时英军与在印征召的土兵的兵力对比情况表:单位/人①

参与各方兵力状况锡克兵占比例

英国原驻印军4000025%

英国派来英军11200089.2%

在印征土著兵31000032.2%

锡克兵100000100%

合计55200018.1%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年多的战争,使锡克兵增长到10万余众,此时严密关注战争动态的恩格斯认为:“在英军中现在约有10万锡克人……他们发生这种念头,认为不列颠的统治应由锡克人统治来代替的时机已到……不是很自然的吗?”[11](p195)而在局势扭转是否有利于英国继续维持殖民统治的最后关头,锡克族没有参加起义或群起反抗,因此,对英国人收拾起义残局、重整殖民统治秩序起到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二)锡克人的历史角色

第一,从局势性的军事、政治形势来看,起义临近结束时锡克族士兵增长达10万人余众时,除了极个别事件外,②锡克族各阶层不是没有群起反抗,而是适应了紧迫的殖民政治需要。锡克族则士兵防守着阿拉哈巴德、贝拿勒斯、瑙克勒、坎普尔、亚拉及其他起义中心的英国人机构及家属,[10](p103)旁遮普王公和富裕的柴明达尔们的忠诚为英国人果断地解救其它地区,他们帮着维护秩序,保持通往德里的道路通畅,源源不断地向那里押运武器装备、弹药等军需要物资,以及兵员、财物等。[10](p109)帕悌亚拉、信德

①②数据分别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论印度民族解放起义(1857—1859年),易廷镇等译.人民出版社,1963:43、145;

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9.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论印度民族解放起义(1857—1859年),易廷镇等.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75.“在德拉.伊斯迈尔·汗(D e r a I s m a e l K h a n)的几个锡克团里一个企图杀死军官和起义反对英国人的密谋已被发现……他们的作

和那波三个王公都反对起义军,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尽量援助英国人,帕悌亚拉的王公把自己的军队和大炮送去保卫乃希渥,信德的土王承担了保卫帕尼帕特的义务。[12](p76)“在这次起义中,土著雇佣兵不过是一种行动的工具而已。[11](p38-39)锡克族各阶层也就成了殖民政治的行动工具。

第二,从较长时期的宗教民族被压迫的成长历程来看,锡克族没有也不可能整合自己的整体力量并让其发挥出反抗殖民统治的巨大能量来,对印度同胞给以帮助。1857年5月20日,德里全城投降后不久,指挥官霍德荪及其锡克骑兵就抓获了皇帝巴哈杜尔·沙及其皇妃等人,“霍德荪却无视一支上千人的暴徒的存在,下令暴徒们脱掉了三个亲王的衣服,让他们赤裸着,用他的卡宾枪枪杀了亲王。锡克族士兵则把他们的尸体带到了182年前奥朗泽布皇帝曾经处决第九代师尊特格·巴哈杜尔的地方姜德尼·焦格(C h a n d n i C h o w k),并把它们展示在殉难地所建的锡斯·甘季(S i s G a n j S a h i b)锡克教庙前面。”[10](p103)以示复仇雪耻。对于这种对印度同胞被侮辱与残暴处死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在英国人旗帜下“报仇雪耻”的行为,我们应该理解的是,其一,英国人的刻意利用与客观上印度历史旧秩序莫卧儿人的宗教压迫留下的复仇劣根是历时性并存的两个根源;其二,宗教报复还与锡克教的业报轮回思想的影响有关。

第三,从较长时期印度社会的转型四重奏特点来看,在英国先后不一的征服后,用土著雇佣兵征服本土人,要把以前的社会裂根消弥除去是不容易的,锡克族最终还是没有反抗英国人,而是接受殖民当局的笼络,“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把起义当成是把英国人赶出印度的努力”。[9](p177)这主要是有一个250余年宗教民族主义的历史结构在左右着他们的选择,而英国人在1757-1857年的百多年中又并未完全破坏印度的社会基础。在起义中,“他们(指起义者)到处劫掠和抢夺,这些人……不是鼓舞人们进行独立战争的人选,在起义中,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都只想回到原有秩序中去……在这种秩序中,锡克人没有任何地位”[9](p178)“……虽然是这样,那可能将印度民族团结起来的民族主义的情绪显然是缺乏的,现代典型的民族主义尚未来临。”[13](p423)锡克人在民族记忆驱动下,在自身的阶级、阶层利益上与殖民者不平衡地达成了一种契合,促使锡克族各阶层协助或参与镇压起义,其情绪仍然是一种狭隘的宗教民族主义情绪,而事实上又是对旧秩序的回应,因此客观上锡克族扮演了印度历史“轮回征服”及自我报应者的角色,只不过它是`报应规律'的被选择者和执行者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布罗代尔.施康强,顾良.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第三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董小川.美国宗教民族主义的历史省察[J].史学集刊,2002(1).

[4]闫伟杰.宗教民族主义解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27(1).

[5]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汝信.印度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P a t w a n t S i n g h.T h e i k h s[M].L o n d o n:J o h nM u r r y(P u b l i s h e r s).L t d.1999.

[10]K h u s h w a n t S i n g h.T h e S i k h s,V o l2:1839-1988[M].D e h l i: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1.

[11]马克思,恩格斯.论印度民族解放起义(1857—1859年),易廷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2][印]孙德拉尔.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简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13]尼赫鲁.齐文.印度的发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

责任编校 袁廷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