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2.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

3.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4.细胞器: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5.胞基质:细胞质中没有分化的部分,即使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也是透明的。

6.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加厚,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7.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8.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9.后含物:细胞生活过程中,不仅为生长、分化提供养料和能量,同时也产生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11.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12.细胞全能性:任何一个生活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

13.组织: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在个体发育上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细胞群或细胞组合。

14.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15.维管组织: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

16.维管系统:一个器官或一个个体中的维管束的总称。

17.质体:植物细胞(细菌、真菌和蓝藻除外)所特有的,一类合成、贮藏同化产物的细胞器。尚未分化成熟的质体称为前质体,分化成熟的质体根据其颜色和功能不同,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

18.侵填体:由于导管的成熟老化,在其周围的薄壁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的未增厚区域侵入

导管腔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后期常为单宁、树脂等填充,将导管阻塞而失去输导功能。

19.胼脂体:在筛管成熟的过程中,筛板上围绕筛孔积累胼脂质,进而形成垫状结构而阻塞筛孔,使筛管失去输导能力,这种垫状结构称为胼脂体。

20.细胞骨架:细胞内的微管、微丝、中等纤维等,它们在细胞内形成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将细胞内的各种结构连接和支架起来,维持在一定的部位上执行各自的功能。

五、问答题

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根据位置不同,分生组织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根据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3.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 —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5.答:植物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构成。胞间层位于相邻两个细胞之间,主要化学组成为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随着植物细胞增大,胞间层也被拉大。初生壁位于胞间层和次生壁之间,是细胞体积增大时产生的壁层,初生壁一般较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构成,具有延展性和韧性,细胞增大时可以增大。次生壁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等)才具有的壁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一般较厚,不具有延展性和韧性。

6.答:厚角组织细胞成熟后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有活的原生质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正在生长的茎和经常摆动的叶柄等部位,具有巩固和支持的作用。厚壁组织细胞成熟后,细胞壁一般有次生壁加厚,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成熟后的厚壁组织是只有细胞壁的

死细胞,没有分生潜力。厚壁组织包括石细胞和纤维,石细胞分布于植物的各种器官,纤维分布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

7.答: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由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木质部由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输导组织组成;维管形成层是分生组织;韧皮部由输导组织、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构成。所以,构成双子叶植物维管束的组织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8.答: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生活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细胞全能性对研究植物形态结构的建成、生物遗传工程以及在生产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已为细胞、组织培养所证实。并已成为一些作物、花卉等植物的快速繁殖手段应用于生产实践。

种子与幼苗

一、名词解释

1.器官:器官是生物体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植物体内,以营养生长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如根、茎和叶;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

2.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种子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3.幼苗:种子萌发后由胚长成的独立生活的幼小植株,即为幼苗。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萌发时,由于胚体各部分,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长成的幼苗在形态上也不一样,可分为两类: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4.种子休眠: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产生的种子,脱离母体后仍不能立即萌发,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幼苗。

5.上胚轴:在种子的胚中,从子叶节到胚芽的一段胚轴。

6.下胚轴:在种子的胚中,从子叶节到胚根的一段胚轴。

7.有胚乳种子:成熟后种子内有胚乳的叫做有胚乳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如小麦、玉米、蓖麻的种子。

8.无胚乳种子:在被子植物中,有的植物种子中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被子叶吸收,成熟后的种子没有胚乳,叫做无胚乳种子,如大豆、黄瓜的种子。

9.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下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和子叶推出土面,形成子叶出土的幼苗。

10.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上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推出土面,而子叶留在土壤

中,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

11. 通过组织培养诱导产生胚状体,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人工种皮)加以包裹,从

而获得可以代替种子的人工培养物。

12. 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入生理活跃状态,开始生长,并形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这一过程

称为种子萌发。

五、问答题

1. 种皮:保护作用

胚芽

种子胚胚轴幼苗的原始体

胚根

子叶

胚乳:贮藏营养物质

2. 种子萌发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水分、氧气、温度。

(1)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干燥的种皮经水浸润后,结构松软,氧气才易进入,同时,胚根、胚芽才能突破种皮,种子萌发时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必须以水作为介质。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氧气。种子萌发时,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供应,而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则必须有氧气才能完成。

(3)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温度。种子萌发时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需要各种酶作为催化剂,而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范围才具有催化活性。

3. 种子萌发过程中,如果下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和子叶推出土面,则形成子叶出土的幼苗;如果上胚轴生长速度快,将胚芽推出土面,而子叶留在土壤中,则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

意义:在农业生产上应注意掌握两种类型幼苗的种子播种深度,一般来说,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播种要浅一些,而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播种可以稍深,但也要根据种子的大小、土壤的湿度等条件综合考虑,决定播种措施。

4. 种子生活力的长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决定于植物本身的遗传性,不同类型的植物虽然生长在同一地区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种子生活力的长短也有很大差异。例如水稻、小麦的种子寿命短,而瓜类的种子则有较长的寿命;另一方面决定于种子留在母株时的生态条件,和采收以后长期贮藏过程中所遭遇的环境条件。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种子的生理状况和寿命长短。因此同一作物甚至同一品种的种子由于产地不同,收获及贮藏方法的不同,而寿命的长短相差很大。种子在贮藏期间,不论在有氧或缺氧状态下,它的呼吸作用是不会停止的。呼吸作用不断地把贮藏的营养物质逐渐消耗掉,放出热能及水分,这对种子生活力的保持是不利的。所以贮藏粮食和种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种子的水分,以免大量地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贮存物质,放出大量热量,使种子的生活力丧失,甚至发霉变质。作物种子不论保存条件怎样严密,但如果保存时间超过一定限度,种子的生活力就必然逐渐减弱以至完全丧失。种子失掉生活力的原因,一般是由于酶的破坏、贮藏物质的消失和胚细胞衰退死亡等。

根据观察和分析,发现种子休眠有多种原因。一类植物在开花结实后;种子虽然脱离母体,但种子中的胚并没有发育完全,在脱离母体后还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发育才能成熟,如银杏(白果)和人参的种子,这种现象叫做种子的后熟作用;另一类植物当种子脱离母体时,虽然胚已发育成熟,但有的是由于种皮过厚不易通气透水而限制种子萌发,有的则由于种子内部产生抑制萌发的物质,如有机酸、植物碱和某些植物激素等,种子虽处于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只有当这些抑制物质消除后才能萌发,象番茄、黄瓜等新鲜果实内有抑制自己种子萌发的物质,所以这类种子只有脱离果实后才能萌发。

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很多,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种子的生活力,使种子发芽整齐迅速,幼苗生长健壮,或加快作物发育,使其提早成熟并提高产量等目的,对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统称为种子处理。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古书记载来看,自汉朝以来就使用了晒种、浸种催芽、酸浆浸种和药物肥料混合拌种等措施以及人尿浸种,骨粉、过磷酸钙、灶烟灰拌种等,以及应用近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地用化学药剂、微量元素、植物生长激素以及超声波、红外线、紫外线和激光处理等方法处理种子,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起了很大作用。种子处理虽然种类很多,但不外是物理因素处理、化学物质处理和生长调节物质的处理三个方面。处理的结果是促进种子后熟,种皮透水能力加强,加速种子内部物质的生物化学变化,促进酶的活动,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加速幼苗生长以及减少种子和幼苗被病虫害的侵害等。

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初生生长:初生分生组织分裂生长,使根茎不断伸长的过程。

2.初生结构:经过初生生长分化出的结构。

3.次生生长:次生分生组织分裂生长,使根茎不断增粗的过程。

4.次生结构:经过次生生长分化出的结构。

5.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分化发育过程中,位于外面的木质射角处先分化形成,内面的后分

化形成。

6.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7.根瘤:根瘤是豆科(或豆目)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植物(如桤木属、木麻黄属等)根与根瘤细菌形成

的共生体。

8.菌根: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与种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结合体。

9.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10.不定根: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

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11.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

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凯氏带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

12.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的根系。

13.须根系: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

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称须根系,如禾本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14.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保

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15.不活动中心: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前端的一细胞分裂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不活动中心。不活

动中心的细胞中,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较小,线粒体也少。

16.外起源:茎上的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的第一至第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17.树皮:狭义的树皮指多层周皮的积累;而广义的树皮是指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结构,包括次生韧

皮部、皮层和周皮。

18.年轮: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常有周期性的变化,在一个生长期中所产生的

次生木质部(包括早材和晚材)就构成一个年轮,在横切面上,表现为不同颜色的同心园环。

19.髓射线:从髓连接到皮层的射线。

20.维管射线:位于维管组织中的射线,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1.叶痕:叶柄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

22.叶迹:叶柄脱落后,叶痕中留下的维管束的痕迹。

23.定芽:发生的位置固定,包括顶芽和侧芽。

24.不定芽:发生的位置不固定,包括从老根、老茎、叶上发生的芽。

25.鳞芽:芽外面具有芽鳞片包被的芽。

26.裸芽:芽外面没有芽鳞片包被,生长锥外面的幼叶裸露。

27.边材: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树杆的横切面上,靠茎周颜色较浅的木材,具有输导的功能。

28.心材: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树杆的横切面上,靠中心颜色较深的木材,没有输导功能。

29.春材:在春季,维管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木材较多,细胞壁较薄而管径大,木材质地较疏松,颜

色较浅。

30.秋材:在夏末秋初,维管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木材较少,细胞壁较厚而管径小,木材质地较坚

实,颜色较深。

31.单轴分枝:顶芽的生长始终占优势,这种分枝方式常形成明显的主杆。

32.合轴分枝: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由顶芽下面的一个侧芽代替生长,

生长一段时间后也停止生长,再由其下面的一个侧芽代替生长,以此类推,这种分枝方式常形成庞大的树冠。

33.芽鳞痕:顶芽开放,其芽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34.内始式:茎的初生木质部在分化发育时,靠中心的先分化成熟,外面的后分化成熟。这种由内

向外分化发育成熟的方式,称为内始式,它与根的初生木质部分化发育成熟的方式刚好相反。

35.分蘖和蘖位:禾本科植物地面上或近地面的分蘖节(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

不定根的分枝,这种方式的分枝称分蘖。分蘖上又可继续形成分蘖,依次形成一级分蘖、二级分蘖,依此类推,分蘖有高蘖位和低蘖位之分。所谓蘖位,就是分蘖生在第几节上,这个节位即蘖位。蘖位越低,分蘖发生越早,生长期较长,抽穗结实的可能性就越大。

36.顶端优势: 植物枝条上的顶芽有抑制腋芽生长的作用,因此许多植物只有茎顶芽发育得好,主

干长得快,而腋芽却受到抑制,发育较慢或处于休眼状态。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37.等面叶:叶片中的叶肉组织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或叶片的两面都有栅栏组织的分

化。

38.异面叶:叶片中的叶肉组织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39.完全叶: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

40.不完全叶:在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中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

41.C3植物:叶脉维管束鞘由两层细胞构成,外层为薄壁细胞,内层为厚壁细胞,在进行光合作用

时,经过C3途径固定CO2。

42.C4 植物:叶脉维管束鞘由两层薄壁细胞构成,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经过C4途径固定CO2。

43.叶序:叶在枝条上着生的方式。

44.单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一个叶片的叶。

45.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复叶的叶柄称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

叶,小叶的叶柄称小叶柄。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三类。

46.泡状细胞:禾本科植物和其它一些单子叶植物叶的上表皮上具一些特殊的大型含水细胞,有较

大的液泡,无叶绿体或有少量的叶绿体,径向细胞壁薄,外壁较厚,称为泡状细胞。泡状细胞通常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部位,在叶上排成若干纵行,在横切面上,泡状细胞排成扇形。47.离层:在植物落叶前,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

产生一群小型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溶解,细胞成为游离状态,使叶易从茎上脱落,这个区域称为离层。

48.叶镶嵌:植物的叶由于叶柄长短不等或扭曲方向不同,而使叶片均匀排列互不遮光,使叶片有

最大的受光面积,这种现象称为叶镶嵌。

49.异形叶性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或同一植株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出现不同

形状的叶。这种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叶的现象,称为异形叶性。如水毛莨的气生叶扁平广阔;而沉水叶细裂成丝状。

50.变态:植物体由于功能的改变所引起器官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称为变态。如洋槐的托叶变

为刺。

51.同源器官:具有同一来源、而在形态上和功能上有显著区别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例如马铃薯

的块茎、毛竹的根状茎、葡萄的卷须等,它们形态和机能均不同,但都是来源于茎的变态。52.同功器官:器官形态相似、机能相同,但其构造与来源不同,称为同功器官。如山楂的刺为茎

刺,是茎的变态,刺槐的刺为叶刺,是托叶的变态,二者为同功器官。

53.额外形成层:在萝卜、甘薯等植物根中,由中柱鞘或次生木质部中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转化成为具有分裂能力的形成层,称为额外形成层,也可称为三生形成层或副形成层。

五、问答题

1.答:每条根的顶端根毛生长处及其以下一段,叫根尖。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等四区。

根冠:外层细胞排列疏松,外壁有粘液(果胶)易于根尖在土壤中推进、促进离子交换与物质溶解。根冠细胞中有淀粉体,多集中于细胞下侧,被认为与根的向地性生长有关。根冠外层细胞与土壤颗粒磨擦而脱落,可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新细胞,从内侧给予补充。

分生区:(又叫生长点)具有分生组织一般特征。分生区先端为原分生组织,常分三层。分别形成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根冠原和原表皮等初生分生组织,进一步发育成初生组织。

伸长区:分生区向上,细胞分裂活动渐弱,细胞伸长生长,原生韧皮部和原生木质部相继分化出来,形成伸长区,并不断得到分生区初生分生组织分裂出来的细胞的补充。伸长区细胞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壤的推动力。

根毛区(也叫成熟区):伸长区之上,根的表面密生根毛,内部细胞分裂停止,分化为各种成熟组织。根毛不断老化死亡,根毛区下部又产生新的根毛,从而不断得到伸长区的补充,并使根毛区向土层深处移动。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地方。

2.答: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常以根毛区的横切面为例来阐述,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

表皮:为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能吸收水分和溶在水中的无机盐等。

皮层:最外层为外皮层,最内一层为内皮层,其间为皮层薄壁细胞,内皮层细胞多具凯氏带加厚。皮层是水分和无机盐由根毛向中柱横向输导的途径,并有贮藏功能。

中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四部分构成。

1)中柱鞘为一层或凡层薄壁细胞构成,有潜在分生能力,侧根、不定根、乳汁管起源于此,也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发生之处。

2)初生木质部:由原生木质部(辐射角)和后生木质部构成。成熟方式为外始式。

3)初生韧皮部由原生韧皮部和后生韧皮部构成。成熟方式亦为外始式。

4)薄壁组织:是维管形成层发生处。分布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

3.答:在根毛区内,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各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成为维管形成层片段。之后,各维管形成层片段向左右两侧扩展,直至与中柱鞘相接,此时,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进行分裂,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至此,维管形成层连成整个的环。维管形成层行平周分裂,向内、向外分裂的细胞,分别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即次生维管组织),与此同时,维管形成层也行垂周分裂,扩大其周径。

在表皮和皮层脱落之前,中柱鞘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向内形成栓内层,向外形成木栓层,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中柱鞘相应部位的几个细胞,先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数。继而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产生一团新细胞,形成侧根原基,其顶端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最后侧根原基的生长点进一步分裂、生长、分化,穿过皮层,伸出表皮,成为侧根。

侧根发生的部位,常是二原型根中,发生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或正对原生木质部的地方;三原型、四原型的根中,多正对原生木质部;多原型的根中,则多正对原生韧皮部。

6.答:根毛的生长和更新对吸收水、肥非常重要。植物移植时,纤细的幼根和根毛,常被折断损伤,大大降低吸收功能,故小苗带土移栽,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以利成活。果树等带土移栽

时,幼根、根毛也有受损,为了减少蒸腾面积,苗木移栽后,新根毛的产生需要一段时间,如果过度蒸腾,而根的吸收能力又很低,则移栽的苗木不易成活。剪去部分枝叶,利于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便于成活。

7.答:根系类型:直根系,常分布在较深的土层,属深根性;须根系,常分布在较浅的土层,属浅根性。

意义:①深耕改土,结合合理施肥,为根系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②须根系的作物与直根系的作物间作或套作,可以增产,同时对改良土壤结构,提高

(维管组织)

9.答:水稻秧苗移栽后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会发黄的主要原因是移栽后的秧苗其根的吸收能力低,新根毛的产生需要一段时间,待新根毛形成后,秧苗就会正常生长。

10.答:豆科植物的根能与土壤中的根瘤细菌形成根瘤,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气态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而小分子的含氮化合物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氮肥,因此,豆科植物能肥田。

11.答:茎尖分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分生区在茎尖的顶端一般半球形,由一团原分生组织构成,其有原套、原体的分层结构。原套由一至数层细胞组成,位于表面,而原体是一团不规则排列的细胞,由原套包围着。

原套的原始细胞分裂衍生的细胞围绕于四周,成为周缘分生组织区,(在一定位置引起叶原基和腋芽原基的形成。)原体的原始细胞向中央形成髓分生组织区,向外分裂的细胞加入到周缘分生组织区。

在茎尖顶端后部,周缘分生组织和髓分生组织,逐渐分化为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三种初生组织。在茎尖伸长区,三种初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的细胞生长并逐渐分化出一些初生组织,在成熟区细胞分裂、伸长生长趋于停止,各初生组织分化基本完成,形成幼茎的初生结构。

12.答: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横切面)由表皮、皮层、中柱(维管柱)三部分构成。

表皮:幼茎最外面一层细胞,细胞外壁有角质层,表皮上有气孔分布,并常有表皮毛等附属物的分化。

皮层:位于表皮与维管柱之间。由多层细胞构成,有多种组织,其中以薄壁组织为主。在靠近表皮的内侧,常有厚角组织呈环状或块状分布,并有叶绿体存在。另还有石细胞、异细胞、含晶细胞、乳汁管等结构散生其中。

有的皮层最里面的一层细胞含有大量淀粉粒,形成淀粉鞘,一般不具典型的内皮层。

中柱(维管柱):位于表皮以内中轴部分,它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组成。多无中柱鞘。维管束椭圆形,环形排列于皮层的内侧。各维管束外为初生韧皮部,内为初生木质部,两者间有一层分生组织细胞即束中形成层,韧皮部为外始式方式发育,木质部为内始式发育方式。髓和髓射线是中柱内的薄壁组织,在幼茎中央的为髓。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和髓的部分为髓射线。

13.答: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

次生维管组织的产生:束中形成层和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那部分髓射线细胞恢复分裂性能,变成束间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共同构成维管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随即开始分裂活动,较多的木本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维管束间隔小,维管形成层主要部分是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增添于维管束内,使维管束的体积增大,束间形成层分裂的薄壁组织增添于髓射线。维管束增大,茎得以增粗。许多草本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维管束之间的间隔较大,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增添于维管束内,而束间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则组成新的维管束,添加于原来维管束之间,使维管束环扩大。

次生保护组织的产生:双子叶植物茎在适应内部直径增大的情况下,外周出现了木栓形成层,并由它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层、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一周皮,至于茎中木栓形成层,不同植物,来源亦不同,有最初起源于表皮(如:苹果、梨)的;也有起源近表皮的皮层薄壁组织(如:马铃薯、桃)或厚角组织中(如花生、大豆)的;还有起源于皮层深处薄壁组织(如棉花)或韧皮部的。

14.答:禾本科植物茎没有皮层和中柱界限,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其茎由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三个基本系统构成。

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有规律排列而成。长细胞是构成表皮的主要成分,其细胞壁厚而角质化,纵向壁呈波状。排成纵列。而短细胞亦排成纵列,位于两列长细胞间,一种短细胞具栓化细胞壁的为栓细胞,另一种是含大量二氧化硅的硅细胞。表皮上气孔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的旁侧各有一个副卫细胞。

基本组织: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紧连表皮内侧常有几层厚壁细胞形成的机械组织。中央由薄壁细胞解体的形成髓腔的(如小麦、水稻等)茎中空,不形成髓腔者(如玉米、高梁等)则为实心茎。

15.答:禾本科植物茎的每个节间基部都保持居间分生组织,它们的细胞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使每个节间伸长,故禾本科植物得以长高。此外,禾本科植物茎尖叶原基的下面,茎轴外围部位,有初生增粗分生组织以平周分裂为主,使茎尖的直径增大,茎得以增粗。

16.答: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有:

(1)横切面上分为表皮、皮层、基本组织三部分,没有髓和髓射线的分化;

(2)表皮下常有机械组织,增加茎的机械强度;

(3)为有限维管束,无次生结构;

(4)维管束散生分布

初生韧皮部(维管组织)

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维管组织)

髓(基本组织)

18.答:高等植物的分枝方式主要有三种: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分蘖。

①单轴分枝,这种分枝方式有明显的主轴,栽培时注意保持其顶端生长的优势,以提高其品质,如麻类、松、杉、柏等森林植物。

②合轴分枝,这种分枝方式的主干弯曲,株形比较开展,而花芽往往较多,能多结果,在作物和果树中普通存在。栽培时,常采用摘心(如棉花)、修剪(如果树)来控制分枝,使树冠占有适当的空间,有适当的结果面积。

③分蘖: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方式,分蘖数目与产量有密切关系,分蘖数目过少影响产量,过多时产生不能抽穗或虽抽穗但不结实的无效分蘖,栽培时,采取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及合理密植等措施,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有效分蘖,以提高产量。

19.答:广义的树皮包括周皮、韧皮部和形成层几部分,其中韧皮部担负有机养料的运输功能,树皮环剥后,韧皮部被破坏,有机养料的运输中断,因此树常会死亡。而有的树干中空,树仍能继续存活,主要原因是因为树干中心的心材本身并不担负水分和无机养料的运输功能,而水分和无机养料的运输主要由边材来完成,因此,树干中空后,并不影响水分和无机养料的运输,树仍能继续存活。

21.答:射线在木材三切面上的形态特征各异,具此判断木材三切面。

横切面:射线呈放射状,可见射线的长度和宽度。

径向切面:多列细胞整齐排列似"砖墙"与纵向分子垂直,可见射线的长度和高度。

切向切面:射线呈纺锤状,可见其高度和宽度。

22.答:维管射线和髓射线的区别如下:

1)存在部位不同:射线存在于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次生结构中,而髓射线存在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中。

2)细胞的形状不同:射线细胞在茎的横切面上径向壁比切向壁长的多,而髓射线细胞为一些等径细胞。

3)功能不同:射线主要是起横向运输的功能,而髓射线主要是起储藏的作用。

4)来源不同:射线由射线原始细胞发育而来;而髓射线由初生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5)数目变化不同:射线数目可随茎的加粗而增加; 髓射线分化后数目固定不变。

23.答:维管形成层在活动时,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春季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大而壁较薄,细胞中沉积的壁物质较少,称为早材;夏末秋初,气温和水分等条件逐渐不适宜于树木的生长,维管形成层的活动逐渐减弱,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直径较小而壁较厚,且细胞中沉积的色素等壁物质较多,称为晚材。同一年内所产生的早材和晚材就构成一个年轮。如果季节性的生长受到反常气候条件或严重的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一年可产生两个以上的生长轮,这种年轮称为假年轮。

24.答: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裸子植物茎的结构与木本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

1)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主要由筛胞组成,无筛管、伴胞,韧波薄壁组织少,韧皮纤维有或无。

2)裸子植物的木质部无导管,无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少,输水兼机械支持作用靠管胞。

3)裸子植物木射线是单列的。

4)大多数裸子植物茎中具树脂道。

25.答:禾本科植物叶一般包括叶片、叶鞘、叶颈、叶舌、叶耳几部分,秧苗的叶包括了这几部分,但稗草没有叶舌和叶耳,据此,可以在稻田里区分秧苗和稗草。

26.答:叶的形态构造不仅与它的生理机能相适应,而且也与它所处的外界条件(即生态条件)相适应。旱生植物的叶片对旱生条件的适应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叶面积缩小,叶片小而厚;

(2)机械组织发达;(3)栅栏组织多层,分布在叶的两面;(4)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5)叶肉细胞壁内褶;(6)叶脉分布密;另一种是:(1)叶片肥厚,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组织;(2)细胞液浓度高,保水能力强。

27.答:①叶片较薄,表皮上无角质层或很薄;

②叶肉细胞层数少,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③通气组织发达;

④叶脉少,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退化。

28.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29.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上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更充分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

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还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物学意义。

30.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是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31.答:被子植物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由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很强,因为被子植物木质部中运输水分的结构主要是导管。导管由导管分子组成。管胞是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而导管分子之间靠穿孔直接沟通,管径一般较管胞粗大,所以具较高的输水效率。导管高效率的输导能力与叶片很强的蒸腾作用相适应,所以被子植物茎内有导管与其具较大的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2.答:植物落叶有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日晒雨淋、风吹雨打等机械作用;内因是因为叶片的衰老,在叶柄基部产生了离层,离层的产生是落叶的主要原因。

33..答: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梁,其维管束鞘发达,是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这种“花环”结构是C4植物的特征。C3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等,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是薄壁的,较大,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中为少;内层是厚壁的,细胞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C3植物中无“花环”结构,且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很少,这是C3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

34.答:区别复叶与单叶的关键在于区别叶片着生在哪种结构上—是叶轴还是小枝。叶轴与小枝的区别为:(1)叶轴的顶端无顶芽,而小枝常具顶芽;(2)叶轴上小叶的叶腋一般没有腋芽,芽只出现在叶轴的腋内,而小枝上叶的叶腋都有腋芽;(3)复叶脱落时,先是小叶脱落,最后叶轴脱落;小枝上一般只有叶脱落;(4)叶轴上的小叶与叶轴成一平面,小枝上的叶与小枝成一定角度。

35.答:双子叶植物叶柄解剖构造和茎的构造相似,由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构成。其特点是皮层外围有较多的厚角组织,叶柄维管束常半环状,缺口向上。每个维管束内木质部位于韧皮部上方。

双子叶植物叶片解剖构造从横切面可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构成。

表皮由形状不规则的细胞紧密嵌合而成。其细胞外壁角质层发达。表皮细胞间分散有许多气孔器,气孔器由一对肾形保卫细胞围合而成,表皮上常有表皮毛等附属物。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由大量含叶绿体的薄壁细胞构成。上部分化为栅栏组织,下部分化为海绵组织。

叶脉:分布于叶肉中,主脉和大的侧脉含1个或几个维管束,上部为木质部,下部为韧皮部,两者间尚存有维管形成层。在脉肋的表皮层下面还有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随叶脉的逐渐变细,维管束的结构趋于简化。首先是形成层和机械组织消失,木质部、韧皮部组成分子逐渐减少。至细脉末端,韧皮部只有数个筛管分子和伴胞,木质部也只有1-2个螺纹导管。

36. 答:禾本科植物叶片也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但各部分均有其特点。

表皮:有表皮细细胞、气孔器和泡状细胞。其表皮细胞分为长细胞和短细胞两类。长细胞呈纵行排列,其长径和叶片的延伸方向平行,长细胞也可与气孔器交互组成纵列,分布于叶脉间。短细胞又有硅细胞和栓细胞两种,有规则纵向排列,分布于叶脉上方。泡状细胞为一些具有薄垂周壁的大型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气孔器由两个长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外侧还有一对菱形的副卫细胞。

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有"峰、谷、腰、环"的分化,排列成整齐纵行。细胞内富含叶绿体。

叶脉:叶脉内的维管束为有限维管束。外围有1层或2层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37.答:胡萝卜和萝卜根的加粗,虽然都是由于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但所产生的次生组织的情况却不同。胡萝卜的肉质直根,大部分是由次生韧皮部组成。在次生韧皮部中,薄壁组织非常发达,占主要部分,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而次生木质部形成较少,其中大部分为木薄壁组织,分化的导管较少。萝卜的肉质直根和胡萝卜相反。它的次生木质部发达,其中导管很少,无纤维,薄壁组织占主要部分,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而次生韧皮部很少。此外,其木薄壁组织中的某些细胞可转变为额外形成层(副形成层),产生三生结构(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

38.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分,上面着生叶;“根颈”指由下胚轴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

39.答:①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不仅在功能上密切联系,而且在结构上、起源上也是相互联系的。绝大多数的细胞器均由膜构成,各类细胞器的膜在成份、功能上虽有各自的特异性,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是单位膜。在生理功能上,细胞内的这些细胞器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化的结果,这个膜系统称为内膜系统,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内膜系统在原生质体中起分隔、区域化的作用。内膜系统与质膜相连,通过胞间连丝也互相沟通,这就提供了一个细胞内及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的运输桥梁,从而使多细胞有机体成为协调的统一体。②植物的每一器官都由一定种类的组织构成。功能不同的器官,其组织类型也不同,排列方式也不同,但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器官除了具有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外,同时在内部结构上也必然是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这就是“组织系统”:即皮(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基本(组织)系统。③植物的根、茎、叶构成了其营养器官,其中根茎过渡区的存在,说明了根与茎是一种连续的植物体轴。这样,茎与叶、根、枝的维管组织是相连续的,整个植物体的维管组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花通常指被子植物的能育茎端及其附属物,它是一种适合繁殖作用的变态枝。植物的繁殖器官(花)和其营养器官也是密切联系的,花的解剖结构亦与茎、叶的解剖结构相似(如花萼就与叶结构类似)。综合上述,从解剖结构上看,植物体确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花和果实

一、名词解释

1.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的花。

2.不完全花:在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中缺少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的花。

3.花序:花在枝条上着生的方式。

4.心皮:是一种变态的叶,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5.胎座: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位置。

6.单雌蕊: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如豆类。

7.复雌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以构成的雌蕊,如柑桔、苹果、梨等。

8.传粉:成熟的花粉粒借外力的作用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9.双受精: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与极核融合,将来

发育成胚乳,这两个融合过程,称为双受精。

10.花粉败育:有的植物,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花中的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

或正常的精细胞。

11.雄性不育:有的植物,由于遗传或生理原因,花中的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

或正常的精细胞,但雌蕊却发育正常。

12.无融合生殖:有的植物,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受精作用)就能发育形成有胚的种子。

13.孤雌生殖:有的植物,卵细胞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形成胚,从而形成有胚的种子。

14.单性结实:有的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可以膨大形成无籽果实。

15.上位子房:子房仅以底部和花托相连,花的其余部分均不与子房相连。

16.下位子房:整个子房埋于下陷的花托中,并与花托愈合,花的其余部分着生在子房以上花托的

边缘。

17.真果: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

18.假果:有些植物的果实,除子房以外,大部分由花托、花萼、花冠,甚至是整个花序参与发育

而成的,如梨、苹果、瓜类、菠萝等的果实。

19.假种皮:由珠柄、胎座等部分发育而来的,如荔枝、龙眼的肉质可食部分。

20.外胚乳:有些植物的珠心组织随着种子的发育而增大,形成一种类似于胚乳的组织。

21.无限花序:开花的顺序是沿花轴由下往上或由边缘向中心开放。

22.有限花序:开花的顺序是沿花轴由上往下或由中心向边缘开放。

23.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形成的果实,如菠萝、桑椹的果实。

24.聚合果:由具有离心皮单雌蕊的花发育而成的果实,如八角、草莓的果实。

25.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周期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26.生活史:由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幼苗经过营养生长,再经过生殖生长,又产生种子和果实,这

一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历程,称为植物的生活史。

27.单体雄蕊一朵花中雄蕊多数,花药分离,花丝彼此连合成一束或呈管状,这样的雄蕊称为单

体雄蕊,如棉花的雄蕊。

28.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六枚离生雄蕊,两轮着生。外轮两枚花丝较短,内轮四枚花丝较长。这

种四长二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

29.开花:当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雄蕊的花粉粒和雌蕊的胚囊已经成熟,或其中之一已达成

熟程度,花被展开,雄蕊和雌蕊露出,这种现象称为开花。

30.聚药雄蕊:花丝分离而花药互相联合的雄蕊称为聚药雄蕊,如菊科、葫芦科植物的雄蕊。

五、问答题

1.答: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植物营养繁殖这一特性,采取各种措施使植物繁殖,这称为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方法常为分离、扦插、压条和嫁接。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表现在如下方面:(1)加速植物繁殖。例如林业上常利用砍伐过的树干基部或老根产生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苗来达到森林更新的目的。老树庞大的根系使萌生苗的生长超过实生苗(种子繁殖产生)若干

倍。(2)改良植物品种。例如通过嫁接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害能力等。(3)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系。有些用种子繁殖易产生变异的植物(如苹果、梨),可用扦插或嫁接的方法来保存优良品系。

(4)对于不能产生种子的果树(如香蕉、一些柑桔和葡萄品种),可采用分离或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2.答:被子植物的花托形态多样。花托凸起呈球形或呈圆柱状是原始类型,在此类花托上雌蕊群、雄蕊群、花被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有些植物的花托扁平,雌蕊位于花托中央部位且略高于雄蕊群和花被。当花托呈球形、圆柱形或其它形式的突起时,或当花托呈扁平时,雌蕊着生位置高于花的其他部分,这样的子房位置称子房上位,这样的子房称上位子房,这样的花称下位花。当花托中央凹陷,花托杯状,花被和雄蕊群生于杯状花托隆起的四周边缘,雌蕊群的子房生于花托的杯底,子房壁不与花托壁愈合,这类子房的位置仍为上位,这类花称为周位花。当花托呈深陷的杯状,子房着生于花托杯底,子房壁下半部与花托愈合,其余部分与花托分离,而雄蕊群与花被生于子房上半部周围的花托边缘上,这类子房的位置为半下位,这类子房称半下位子房,这类花仍为周位花。当子房壁与杯状花托完全愈合,仅留花柱和柱头突出于花托外时,则子房下位,这类子房称下位子房,这类花因雄蕊群与花被生于子房上方而称上位花。综上所述由于花托具各种形态及花托与子房壁离合情况不同,被子植物花出现了上位子房下位花、上位子房周位花、半下位子房周位花和下位子房上位花四种类型。

3. 答:成熟的花粉粒借外力的作用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

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如水稻、豆类等都进行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粒传送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可发生在同株异花间,也可发生在同一品种或同种内的不同植株之间,如玉米、向日葵等都进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植物的花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在结构上和生理上以及行为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传粉不可能实现,主要表现在:(1)花单性,如蓖麻为雌雄同株,柳树为雌雄异株。(2)雌、雄蕊异熟,使两性花避免自花传粉,如向日葵。(3)雌、雄蕊异长、异位,如报春花;(4)自花不孕,如荞麦。

4. 答:异花传粉在植物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异花传粉要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自花传粉的精、卵细胞来自同一朵花,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后代生活力逐渐衰退。相反,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各产生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遗传性差异也较大,经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具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既然异花传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还可见到自花传粉现象呢?这是因为自花传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的时候,自花传粉则可弥补这一缺点。自花传粉是植物在不具备异花传粉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况且在自然界没有一种植物是绝对自花传粉的,它们中间总会有少部分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所以,长期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类,仍能普遍存在。

5.答:植物传粉的形式有两种,即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一种较异花传粉原始的形式。自花传粉植物的花均为两性花,其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同时成熟,自交是亲和的。传粉方式与花的形态结构的密切关系在异花传粉植物上得到充分体现。异花传粉主要有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两种类型。风媒植物的花小而多,常密集成穗状花序、葇荑花序等,能产生大量花粉,同时散放;花粉一般质轻、干燥、表面光滑,适应被风吹送。在禾本科植物中,花丝细长,易为风吹动,利于散粉;花柱往往较长,柱头常呈羽毛状,伸出花被,利于承受花粉;花被常退化,花常先叶开放,避免花粉传送受阻挡;常雌雄异花或异株,不具香味或色泽。上述各个方面都是植物适应风媒的特征。适应昆虫传粉的花(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显著,色彩鲜艳,花具特殊的气味(芳香的,甚至恶臭的),往往具蜜腺,均利于吸引昆虫;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有粘性,易粘附在虫体上;花粉粒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可作为昆虫的食物。上述性状皆有利于昆虫传粉。此外,虫媒花的大小、形态、蜜腺位置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典型例子之一是鼠尾草的花形态结构,对蜜蜂传粉的适应。从上述可知,异花传粉的花对其特定的传粉方式

存在高度的适应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特征都是必不可少的,各特征与传粉方式的对应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禾本科植物的花是风媒花,但却是两性的,枫、槭等植物的花也为风媒花,却具花被;柳属植物具葇荑花序,无花被,却是虫媒花植物。

6.答: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7. 答:在花芽分化过程中,雄蕊原基经细胞分裂、分化体积逐渐增大,以后顶端膨大发育为花药,基部伸长形成花丝。在花药逐步长大过程中,花药的四个对称方位处的细胞分裂较快,使花药的横切面由圆形逐渐变成四棱形状。随之,在四个棱角处的表皮细胞内侧,分化出一或几纵列的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均较大,细胞质也较浓,通过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外层为周缘细胞,内层为造孢细胞。以后周缘细胞再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产生呈同心排列的数层细胞,自外向内依次为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它们形成了花粉囊的囊壁,将造孢细胞及其衍生的细胞包围起来。囊壁连同包被在整个花药的表皮则构成了花药壁。在花药壁分化形成的同时,造孢细胞也进行分裂或直接发育为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体积较大,核大,细胞质浓,没有明显的液泡,彼此之间以及绒毡层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连。花粉母细胞发育到一定时期便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具有胼胝质壁的小孢子四分体,四分体在绒毡层分泌的胼胝质酶的作用下相互分离形成四个小孢子(单核花粉粒),单核花粉粒在形成花粉壁的同时,继续从周围吸取营养和水分,体积迅速增大,逐渐形成中央大液泡,细胞核随之移到一侧,进行一次不均等有丝分裂产生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达到成熟,大的称为营养细胞,小的称为生殖细胞。但有些植物的花粉,在花药开裂前其生殖细胞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精子才能成熟。2-细胞或3-细胞的成熟花粉粒称为雄配子体,精子则称为雄配子。2-细胞花粉传到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以后,在花粉管内其生殖细胞分裂产生2个精子。

8.答:在子房内胚珠的发育过程中,当珠被刚开始形成时,在近珠孔端的珠心表皮下分化出一个体积大,核也大,细胞质浓,细胞器丰富的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分裂一次或直接发育为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体,通常是纵行排列,一般珠孔端的3个退化,仅合点端的1个为功能大孢子,发育成胚囊。功能大孢子从珠心组织吸取营养,体积明显增大,出现大液泡,成为单核胚囊。接着单核胚囊细胞进行连续三次核的有丝分裂,首次分裂形成2核,分别移向两端;然后由此2核分别一次,形成4核,再由4核分裂成8核,其中各有4核分别于胚囊的两端。不久两端各有1核移向胚囊中央,并相互靠近,称为极核。随着核的分裂,胚囊进一步长大和增长。最后,各核之间产生细胞壁,形成7细胞。珠孔端的3个,中间1个分化为卵细胞,其他2个分化为助细胞,合称为卵器。合点端的3个分化为反足细胞。2个极核分化出胚囊中最大的中央细胞。这种7细胞或8核胚囊称为成熟胚囊(雌配子体),其中卵细胞则为雌配子。

9.答:双子叶植物的花是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部分组成。花柄(花梗)是花连接枝条的部分,花托是花柄顶端常略为膨大的节间缩短的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由外至内依次着生在花托之上。花萼和花冠分别是由不育的变态叶萼片和花瓣组成。雄蕊群和雌蕊群是分别由能育的变态叶雄蕊和心皮组成。而禾本科植物的小穗是由小穗轴、1至多朵小花和1对颖片组成,是一种穗状花序。只有1朵小花的小穗其小穗轴退化或不存在。颖片是总苞的变态,着生于小穗的基部。每一朵小花是由外稃、内稃、浆片、1枚雌蕊和3或6枚雄蕊等组成,其

外稃、内稃和浆片分别是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的变态。

10.答:由胚珠发育成种子时各部分的关系:

珠被种皮

珠心消失或形成外胚乳

胚珠反足细胞消失

受精

极核胚乳种子

助细胞消失

受精

卵细胞合子胚

11.答:被子植物成熟胚囊的结构简图略。

被子植物成熟胚囊的发育过程:

减数 3个消失

四分体

分裂(N) 1个发育

卵细胞1个

3 次助细胞2个

单核胚囊 7细胞或8核胚囊中央细胞1个

(N)有丝分裂(N)(含2极核)

反足细胞3个或多个

12.答: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的结构:成熟花粉粒具2层细胞壁,即外壁和内壁,内含2—3个细胞,即1个营养细胞和1个生殖细胞或2个精细胞。

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纤维层

中层花粉囊壁

(2N)绒毡层

孢原细胞

(2N)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初生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

(2N)(2N)(N)

营养细胞

有丝分裂(N)

单核花粉粒精细胞

(N)有丝(N)

生殖细胞

(N)分裂精细胞

N)

13. 答:合子(受精卵)第一次横向分裂形成一个基细胞(近珠孔端)和一个顶细胞(远珠孔端)。基细胞再进行横分裂,顶细胞则进行纵分裂,成为一个"T"形原胚。随后,基细胞产生的细胞继续进行横分裂,产生胚柄,通过胚柄的延伸,将胚体推向胚囊中部,以利胚在发育中吸收周围的

营养物质。同时,顶细胞纵裂2次产生四分体,四分体又横分裂形成八分体。八分体再进行各个方向的连续分裂形成多细胞的球形胚体,胚体继续增大,其顶端两侧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较快,形成两个突起,称为子叶原基,此时,整个胚体呈心形,继而子叶原基生长延伸形成形状、大小相似的子叶,紧接子叶基部的胚轴也相应伸长,整个胚体呈鱼雷形。以后在两片子叶基部相连处的凹陷部位分化出胚芽;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又由胚体基部细胞和与其相接的一个胚柄细胞不断分裂共同参与胚根的分化,至此幼胚分化完成。然后幼胚进一步生长发育形,胚轴及子叶延长成弯曲(如马蹄铁形)或不弯曲的成熟胚。胚柄退化消失。

14.答:单子叶植物胚发育的早期阶段,与双子叶植物的大致相似,但后期发育过程则差别显著。合子(受精卵)第一次横分裂(也有斜分裂的)形成一个顶细胞(朝向胚囊内方)和一个基细胞(位于珠孔一端)。接着顶细胞经一次纵裂和基细胞一次横裂形成四个细胞的原胚,以后,继续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形成基部稍长的梨形原胚。不久,梨形胚偏上一侧出现一个凹沟,使胚两侧表现不对称的状态。这时,在形态上可区分为三个区,凹沟以上区(顶端区)将来形成盾片(内子叶)的主要部分和胚芽鞘的大部分;凹沟稍下处的附近,即原胚的中间区(器官形成区)将来形成胚芽鞘的其余部分以及胚芽、胚轴、胚根、胚根鞘和一片不发达的外子叶;原胚的基部区(胚柄细胞区)形成盾片的下部和胚柄而逐渐成熟。

15.答: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上一代种子开始至下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全过程,也叫生活周期。这一过程正与农业生产上许多大田作物每年从播种开始到最后又收获种子的周期活动相吻合。然而,严格地讲,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的确切概念应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生长发育和繁殖,直到下一代受精卵为止。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幼苗,逐渐长成为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经过一段时期的营养生长之后,便进入生殖生长,在植株上分化出花芽,再形成花朵时,胚珠内的胚囊母细胞和雄蕊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分别产生雌、雄性配子(即卵细胞和精子),这时植物进行开花、传粉、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合子),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初生胚乳核)分别发育形成胚和胚乳,从而胚珠发育成新一代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在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直到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这一阶段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二倍体,称为二倍体阶段(或孢子体阶段、孢子体世代),这个阶段时间较长,并占优势,能独立生活;第二个阶段是从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和单核胚囊(大孢子)开始,直到各自发育为含精子的成熟花粉粒或花粉管,以及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为止,此时,这些有关结构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单倍的,称为单倍体阶段(或配子体阶段、配子体世代),此阶段时间较短,结构简化,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来获取营养。在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和转折点。

植物界基本类群

一、名词解释

1.物种: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的植物类群,能自然交配,产生正

常能育的后代。

2.品种:不是分类学中的一个单位,只用于栽培植物的分类上,在野生植物中不使用品种这一名

词。是人类经过培育选择而形成的类型,其经济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需要,要进行买卖,成为商品后,才能称为品种,否则只能叫品系。

3.双名法:是国际植物命名法则,一种植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单词组成,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的名

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是种名的形容词;后边再写出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

4.外生孢子:某些蓝藻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原生质,上端

较小的部分形成孢子,称为外生孢子,基部较大的部分仍能保留分裂能力,继续分裂。

5.内生孢子:某些蓝藻的细胞增大,原生质体多次分裂,形成许多薄壁子细胞,母细胞壁破裂后

孢子散出。

6.同配生殖:形状、结构相似,大小和行为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过程。

7.异配生殖:形状、结构相似,大小和行为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过程。

8.卵配生殖:形状、结构、大小和行为都不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过程,大而不能运动的是卵,小

而能运动的是精子。

9.侧面接合:同一条丝状体上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接合管或在两个细胞之间的开一孔道,两个配

子融合过程。

10.梯形接合:2条丝状体并列,其上相对的细胞形成接合管进行接合生殖的方式。

11.接合生殖:绿藻进行有性生殖时,两个配子囊先接触而后连通,然后2个配子结合,形成合子。

12.藻殖段:藻类植物具有繁殖能力的丝状体的一段。

13.异形胞:某些丝状蓝藻特有的大型厚壁细胞,从该处断裂,即可产生若干藻殖段进行繁殖。

14.原丝体: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配子体。

15.原叶体:蕨类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配子体。

16.颈卵器:苔藓植物、决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

17.孢子植物: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通常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

蕨类植物五大类群。

18.子实体:高等真菌产生孢子的繁殖体,如蘑菇的食用部分和盘菌的子囊盘。

19.球果:球果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的球状结构,球果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

物松柏纲(球果纲)特有的结构。

20.种鳞:在松柏纲植物中,经传粉受精后,珠鳞发育成为种鳞。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

质,展开或不展开。

21.孑遗植物和活化石:曾繁盛于某一地质时期,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代或现代,则

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独地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绝灭之势的植物,被称为孑遗植物,如我国的银杏、水杉和仅产于美国的北美红杉。孑遗植物常有大量化石,故常把现存的孑遗植物称为“活化石”。

五、问答题

1. 答:共同性状:无根茎叶等组织分化, 有光合作用色素的自养原植体植物, 生殖器官单细胞, 合子萌发不发育形成多细胞的胚。

分为:蓝、裸、甲、金、黄、硅、绿、轮、红、褐等10门。

主要依据: 细胞核类型、细胞壁成分、载色体的形态结构、色素类型、贮藏产物类型、鞭毛的有无、类型、位置、生活史类型等。

2.答:藻类植物所含光合色素的种类、贮藏物质的类别、鞭毛的有无与类别等三个方面的特征, 被人们认为是藻类分门的本质特征, 因而从这些性状的相似程度可以推测各门藻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认为藻类的共同祖先是光合原核生物, 沿着三条不同的光合色素演化出各门真核藻类。这三条进化线都含有叶绿素A和光系统II。

(1) 第一进化支系。以藻胆素为光系统II的主要集光色素, 该支系包括蓝藻和红藻。蓝藻的类囊体单条分散在细胞周质中, 红藻已分化成载色体较蓝藻进化, 但类囊体仍然保留单条分散排列的原始特性。此外, 蓝藻和红藻都没有鞭毛。因此, 认为真核红藻是由原核蓝藻进化而来, 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

(2)第二进化支系。以叶绿素C为光系统II的主要集光色素, 原始类群细胞中还含有藻胆素。这一支系包括隐藻门、甲藻门、黄藻门、金藻门、硅藻门和褐藻门。其中隐藻门和甲藻门是较原始类群, 隐藻细胞的载色体中, 类囊体带由2个类囊体组成, 较红藻进化, 光合色素除叶绿素A和C外,

还有藻胆素。甲藻、黄藻、金藻、硅藻和褐藻等的类囊体带均由3个类囊体所组成,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类的含量超过叶绿素, 除甲藻、黄藻外都含有占优势的墨角藻黄素。除硅藻精子为单条鞭毛外, 都具有2条侧生鞭毛(一茸鞭一尾鞭)的游动细胞。除甲藻贮藏物质为淀粉外, 其余各门藻类都含有金藻昆布糖, 褐藻为褐藻淀粉, 因此, 它们的远祖在亲缘关系上可能比较亲近。这一支系中, 金、黄、硅藻在演化地位上高于甲藻和隐藻而低于褐藻。该支系藻类也可能起源于尚未被发现的具叶绿素A 和C的原核藻类。

(3)第三进化支系。以叶绿素B为光系统II的主要集光色素。该支系中包括裸藻门、原绿藻门、绿藻门和轮藻门。但裸藻细胞是中核, 载色体的类囊体带由3个类囊体组成, 贮藏物质是裸藻淀粉, 鞭毛一条为茸鞭型等, 都与其它3个门藻类不同, 裸藻是该进化线中较特殊的类群。原绿藻细胞是原核, 类囊体带由2个类囊体组成, 这较原核蓝藻进化。真核绿藻是由原核的原绿藻演化而来。绿藻和轮藻的类囊体带都由2-6个类囊体组成, 贮藏物质都是淀粉, 并存在尾鞭型鞭毛等, 这两门藻类的亲缘关系密切。虽然, 轮藻的细胞有丝分裂和陆生高等植物相似, 营养体和生殖器官的构造较绿藻门复杂。但是, 由于轮藻是合子减数分裂型的生活史, 只有单倍体的营养体, 没有世代交替, 高等植物不可能起源于轮藻, 而被认为是绿藻进化主干上的侧支。绿藻门才是陆生高等植物进化的主干, 普遍认为陆生高等植物可能由绿藻门中陆生异丝体藻类(如费氏藻)进化而来。

3. 答:(1) 单列细胞不分枝丝状体, 细胞圆柱形。(2) 载色体带状, 大型螺旋状, 有好多蛋白核, 核周围原生质与细胞腔细胞质之间有胞间连丝。(3) 梯状接合生殖(4) 侧面接合生殖。

4答:. (1) 体型多样: 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2) 细胞壁成分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3) 叶绿素、胡罗卜素、叶黄素, 类囊体2-6条成带, 光合产物淀粉。(4) 细胞分裂为藻类型、轮藻型。(5) 鞭毛2条或4条, 顶生等长。(6) 生活史类型多样, 有3种代表类型。(7) 衣藻、团藻、丝藻、水绵、松藻、轮藻、刚毛藻、栅藻等。

5.答:(1) 体型多样, 典型的如轮藻, 有节、节间的分化, 似高等植物, 树状体组织化。(2) 载色体、光合色素、光合产物、细胞壁成分与高等植物相似。(3) 轮藻型的细胞分裂方式与高等植物。高级类型如轮藻等产生多细胞生殖器官, 精囊、卵囊, 并有保护组织, 很可能与高等植物的精子器、颈卵器的形成有关。

6.答:团藻目内有单细胞类型的植物体,如衣藻属植物,它们细胞没有分化,既是营养体,又是生殖细胞。多数种类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在团藻属,植物体则为多细胞构成,为群体类型,群体中的部分细胞有了分化,特化为具有生殖作用的生殖细胞。而且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配子也有明显的变化,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

此外,在团藻目中、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定型群体类型,如实球藻属,空球藻属。在这些类群中,有的植物体也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分化,有性生殖为异配生殖。由此可以看出明显的演化趋势,即:①藻体由单细胞、群体到多细胞体;②细胞的营养作用和生殖作用由不分工到分工;③有性生殖由同配、异配生殖到卵式生殖。

7.答:(1) 主要依据: 营养菌丝的形态、子实体的类型、结构、繁殖方式等。(2) 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等。(3) 鞭毛菌亚门, 菌丝无横隔, 具单鞭毛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产生二倍体的休眠孢子。接合菌亚门, 菌丝无横隔, 生殖细胞无再有鞭毛, 无性生殖产生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为异宗接合生殖, 产生接合子孢子, 具多个二倍体的合子核。子囊菌亚门, 为多细胞有机体, 菌丝有隔, 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通过钩状体过程产生子囊、子囊孢子, 有时形成子囊果。担子菌亚门, 菌丝有隔, 菌丝体有三种类型, 初生、次生、三生菌丝体, 双核菌丝体生活周期较长, 并常有锁状连合现象, 有性生殖产生担子、担孢子, 有时形成担子果。半知菌亚门, 尚未发现有性生殖阶段的真菌, 无性生殖时产生分生孢子。

8答:(1) 菌核、菌索、子座均为菌丝相互密结, 变态而形成的菌丝组织体, 是适应生殖和适应环境的一种休眠体。(2) 菌核, 如麦角菌, 颜色深, 质地硬的核状体。菌索, 如密环菌, 菌丝体密结呈绳索状, 由拟薄壁组织、疏丝组织组成。子座, 容纳子实体的褥座, 从营养至繁殖过程的过渡体。

9答:(1) 两者均为高等真菌, 有双核菌丝。(2) 子囊菌的钩状体过程与担子菌的锁状连合过程相似。(3) 担子是退化的生殖器官, 很可能由子囊菌产生精囊、卵囊时简化形成。

10.答:(1) 为长循环生活史类型的担子菌。第一寄主小麦、大麦等禾本科植物, 第二寄主小檗属植物等。(2) 生活史过程产生5类孢子, 冬孢子、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3) 冬孢子, 越冬时期核配, 春季萌发, R!产生4个担孢子细胞, 每担子细胞产生4个担孢子。(4) 担孢子散播, 至小檗叶, 形成芽管, 从气孔等侵入。在上表皮形成性孢子器, 产生性孢子。(5) 性孢子与受精丝(异宗)质配, 形成双核菌丝, 蔓延, 形成锈孢子器(下表皮), 产生锈孢子(春孢子)。(6) 转移、散播于小麦叶片、秆、鞘等, 产生夏孢子, 夏孢子堆, 形成“红锈期”。可重复感染, 产生冬孢子, 形成“黑锈病”, 完成生活史。

11.答:(1) 地衣是一种真菌与藻类二个有机体组合而成的1个复合有机体。是历史长期协同演化的结果。(2) 无论在形态上、构造上、生理和遗传上都体现出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3) 地衣是专性的真菌为主, 既是共生关系, 又是弱的寄生关系。为无根茎叶分化的低等的原植体植物。(4) 地衣在长期演化过程中, 真菌与藻类处于共联合状态, 互相依存, 协同发展, 并形成统一、固定的形态结构、遗传机制等。

12.答:(1) 2纲, 苔纲、藓纲, 或3纲, 苔纲、角苔纲、藓纲。(2) 苔纲: 叶状体、拟茎叶体, 两侧对称, 假根单细胞, 茎常不分化为中轴; 蒴柄柔弱, 孢蒴结构较简单。原丝体不发达, 仅发育形成一个植物体。(3) 藓纲: 常为拟茎叶体, 辐射对称, 假根常多细胞, 或具鳞片, 茎常分化出中轴; 蒴柄坚挺, 孢蒴结构复杂, 有蒴齿、环带结构等。原丝体发达, 常发育形成数个植物体。

13.答:蕨类植物孢子体占优势, 其有真正的根、茎、叶组织分化; 有发达的维管组织、维管系统、输导系统; 叶为各种类型的单叶、羽状复叶、大型羽状复叶, 并有复杂的脉序系统, 表皮细胞有真正的气孔。蕨类植物孢子体、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有性生殖保留有精子器、颈卵器, 有时简化, 无性生殖在叶背面形成各式种样的孢子囊、孢子囊群、叶子叶球、孢子果等。蕨类植物高级类型, 精子器、颈卵器发育简化或退化。

14.答:⑴根、茎、叶分化特点, 具维管组织组成的维管柱。⑵孢子体发达, 配子体退化, 且两者独立生活。⑶孢子囊形态、结构、着生位置多样化。⑷叶多样化, 有真正的气孔。⑸对陆地的适应性。

15.答:孢子体形态、根的类型、大型叶和小型叶、孢子叶和营养叶特征、中柱类型、孢子囊及孢子囊群特征、孢子囊形态发育及着生方式、环带的有无及开裂方式、孢子叶球的形态等。

16. 答:3个纲: (1) 厚囊蕨纲, 孢子囊由一群细胞同时发育形成, 厚囊性发育, 孢子囊较大, 壁厚, 同型孢子, 配子体发育需菌根营养, 精子器埋藏配子体内。如瓶尔小草、福建观音座莲、狭叶瓶尔小草。(2) 原始薄囊蕨纲, 孢子囊起源于1个细胞, 但孢子囊柄由多数细胞发生, 囊壁单层细胞, 具盾形环带, 配子体长心形。如紫箕、华南紫箕等。(3) 薄囊蕨纲, 孢子囊来源于1个原始细胞, 囊壁单层细胞, 各式环带, 形成孢子囊群, 在叶背着生方式多样。如蕨、海金沙、江南星蕨、石韦等。

17.答:初步适应陆生生活条件的特征:(1)植物体表面具一层角质层,可以减少蒸腾。(2)产生了假根,具有固着作用和一定的吸收能力。(3)大多有了一定的拟茎叶分化和一定的组织分化,能使植物体直立在陆地上,枝叶能在空中伸展,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4)性器官外围有不育性的细胞为之保护。(5)合子不离开母体,吸收母体营养发育为胚,并受到母体的保护。(6)孢子无鞭毛而有细胞壁,能耐干燥,孢子细小,散布不借水而借助于空气,而且孢子囊高举,产生弹丝或蒴齿有助于孢子的散布。

水生生活特征:(1)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2)没有真根,水分和无机盐常靠叶片来直接吸收。(3)精子具鞭毛,借水的作用才能与卵结合。这些特征限制了苔藓植物向陆生生活发展,仅生长于潮湿地。

18.答:有性生殖有同配、异配和卵配三种方式:(1)同配生殖:在形状、大小、结构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这种类型根据相结合的配子来自同一母体或不同母体而分为

植物学复习试题与答案(1)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 4.细胞器5.胞基质6.纹孔 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9.后含物 10.细胞周期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 13.组织14.维管束15.维管组织 16.维管系统17.质体18.侵填体 19.胼质体20.细胞骨架 三、填空 1.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和液泡。4.成熟质体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5.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造粉体,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造油体。 7.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具中央大液泡之故。 8.纺锤体由纺锤丝构成。 9.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前期1的偶线期,片断互换发生在粗线期。10.导管是由许多导管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穿孔,侧壁有环纹、螺纹、孔纹、梯纹和网纹五种加厚式样。 11.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等三类。 12.侧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13.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表皮和周皮。 14.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复合组织。15.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6.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来源于侧生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17.管胞除具运输水分的功能外,还兼有支持的功能。 18.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薄壁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机械组织。 19.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 表皮毛保护组织;形成层分生;传递细胞薄壁;树脂道分泌;叶肉细胞同化;石细胞机械;纤维机械 20.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筛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丝状联络索彼此相连。 21.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运动,运动。 22.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23.原生质是以和为生命活动基础的生命物质。 24.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 25.根据机械组织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可分为和两大类。 四、选择 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非膜结构的有。 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D.细胞壁E.液泡F.质膜G.微管H.染色体 I.高尔基体J.内质网K.核膜L.核仁 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C.果胶D.角质和纤维素

植物学课后思考题

《植物学》教材中的主要复习思考题 [9987] 绪论 一、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是否仍在进行?答:1、太阳系云团分散出地球云团冷却(H和O结合)地壳和原始海洋放电、紫外线等在原始海洋里形成了“有机物”(含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原始生命体 光合自养细菌。 2、原始海洋、太阳光、有机物的形成、臭氧层。 3、仍在进化。 二、自氧植物与异氧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自在地球上的作用如何? 答:1、自养植物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中;异养植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作为生活的能量来源。 2、自养植物是地球上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异养植物是分解者。 三、您认为“五界系统”划分的优缺点是什么?有无更好的划分方法? 答:1、五界系统将生物划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其优点是在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即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同时又从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真菌和摄合方式的动物,其缺点是它的原生生物界归入的生物比较庞杂、混乱。 2、1974年黎德尔(Leedale)提出了一个新的四界系统,他将五界系统中的原生生物分别归到植物界,

真菌界和动物界中,解决了原生生物界庞杂、混乱的缺点,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三原界系统(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正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什么是植物?动植物有何主要区别? 答:1、具细胞壁,含叶绿体,终生具分生组织能不断产生新器官,不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运动反应的生物。 2、具运动性和吞食性者为动物,行固着生活能自养者为植物。 五、您认为今后植物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在宏观方面,已由植物的个体生态进入到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研究,甚至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植物群落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规律,进行植物资源的调查。 在微观方面,将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相互渗透,将在新的水平上进一步相互交叉、融合,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植物学还将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的范围内,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和发展的规律。 六、怎样才能学好植物学? 答:应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有关内容,深入理解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组织间、组织与组织间、组织与宇宙间、器官与器官间、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间、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间、植物与环境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要特别注意建立动态发展的观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实验法。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细胞是怎样被发现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答:1、1665年,英人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观察软木(栎树皮)的切片时发现了细胞,而真正观察到活细胞的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hook,1677年)。 2、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来源于细胞。 3、为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植物学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次生壁 2.传递细胞 3.初生分生组织 4.等面叶 5.心皮 6. 同源器官7.单性结实8.双名法9.世代交替10.无限维管束1.初生壁2.细胞连丝3.次生分生组织4.凯氏带5.内始式6.副形成层7.四强雄蕊8.无融合生殖9.假果10.双受精1. 原生质体 2. 细胞器3. 年轮4. 双受精5. 无融合生殖6. 心皮7. 胞间连丝8. 皮孔9. 细胞周期10. 同器官1.原生质; 2.维管束; 3.年轮; 4.世代交替; 5.多胚现象; 6.心皮; 7.同源器官(举例说明); 8.假果;9.组织;10.单性结实;组织;分化;纹孔;4.通道细胞;5.菌根;6.皮孔;7.单身复叶;8.离层;9.胎座;10.器官变态;11.心皮;12.双受精;13.假果;14.核型胚乳;15.无融合生殖;拟核;2.单体雄蕊;3.凯氏带;4.分生组织;5.混合芽;6.内起源;7.双受精;8.分化;9.营养组织;10.双名法 二、填空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基本类型。 2.原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结构,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结构,副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结构。 3. 一片完全叶包括、和三部分。 4.植物茎类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和三个区。

5.高等植物包括、、和四大类群。 6.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为雄蕊,锦葵科为雄蕊,菊科为雄蕊。 7.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中,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胚珠发育成、珠被发育成,珠孔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 8.马玲薯食用的部分是。甘薯食用的部分是,荔枝食用的部分是。 1.根据质体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分为、和。 2.细胞质可进一步分化为和。 3.淀粉是植物细胞中最普通的贮藏物质,常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淀粉粒可分为、和三种。 4.植物的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和等四区,其中不活动中心位于区,根毛在区。 5.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由和两种不同形状的细 胞构成。 6.叶根据其叶肉组织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叶和叶。 7.花药壁自外向内包括、、和。 其中在花药的发育过程中逐步解体的是和。 8.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为细胞和细胞,其中胚体主要由细胞发育形成的。 9.依子房在花托上与花托的连生情况不同可分为、和三

植物学知识点汇总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有 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3脂类: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单纯脂、复合脂、结合脂等; ○4糖类:单糖(葡萄糖、核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植物学练习题及解答

1.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2. 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一,自花传粉:(1)两性花,花的雄蕊常围绕雌蕊而生,而且挨得很近,所以花粉易于落在本花的柱头上。(2)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必须是同时成熟的。(3)雌蕊的柱头对 于本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中雄配子的发育没有任何生理阻碍。 二,异花传粉:(1)花单性,而且是雌雄异株植物;(2)两性花,但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熟,在雄、雌蕊异熟现象中,有雄蕊先熟的。(3)雄、雌蕊异长或异位的,也不能自花 传粉。(4)花粉落在本柱头上不能萌发的,或不能完全发育以达到受精的结果。 3. 简述孢原细胞到形成成熟胚囊的过程。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大孢子经过三次有丝分裂,形成了8个核,8个核进一步形成7 个细胞的胚囊,即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内有两个极核。有的植物种类;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在受精前,仍保持分离状态,有 的植物种类,二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一,称为次生核。 4. 简述双子叶植物花和禾本科植物小穗的组成。 双子叶植物花分为五部分: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其中花被又分为花萼和花冠,雌蕊分为柱头、花柱、子房。乔本科植物 小穗分为浆片、外稃、雄蕊、子房、内稃、柱头、花丝、花药、颖片。 5.请叙述小枝与复叶的区别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称为单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称为 复叶。 6.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是怎样产生的? 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结构形成后,由于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 木桩形成层的活动,接着进行次生生长,从而形成次生结构,和根的 次生生长相同,使茎不断加粗。

(精选)植物学名词解释及复习思考题

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粱.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初生纹孔场;在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上,存在初生壁较薄的凹陷区域,这个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一般情况下,一个初生纹孔场可以产生多个纹孔。 单位膜;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由三层结构(两侧呈两个暗带,中间夹有一个明带)组成为一个单位的膜。 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而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更为精细的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或超微结构。 糊粉粒;无定形的蛋白质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是储存细胞后含物的结构。糊粉粒是储藏蛋白的颗粒状态。 成膜体;细胞分裂末期,当染色体移向两极,两极的纺锤丝消失,位于两子核之间的纺锤丝向赤道面周围离心的扩展,形成桶状的构形。这种在染色体离开赤道面后变了形的纺锤体,称为成膜体。 细胞分化;生物有机体是由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最后形成的。把生物细胞由一个母细胞演变成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几类细胞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角质化、木质化、栓质化; 角质化细胞壁表面沉积一层明显的角质层的过程; 木质化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的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 这样填充木质素的过程就叫做木质化; 栓质化细胞壁中增加了脂肪性化合物木栓质过程; 传递细胞;:一种特化了的薄壁组织,传递细胞的细胞壁向内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内褶,与细胞壁相连的细胞膜由于细胞壁的内褶而增加了表面积,同时增加了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把具有这种结构的细胞称为传递细胞筛板和筛域;筛管分子具筛孔的端壁特称筛板; 筛管分子的侧壁具许多特化的初生纹孔场称筛域 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由许多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组合而成,担负相关功能的紧密连接的组织的组合,称为复合组织。如表皮、周皮、木质部、韧皮部和维管束等。 皮孔;周皮上的构造,木栓形成层发育形成周皮的时候,在某些部位,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并不形成木栓层,而是形成薄壁细胞,那么,这个部位就全部由薄壁细胞构成,它成为植物体和外界气体、物质交流的通道,把这个部位就称为皮孔。 直根系和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根系,称须根糸。 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项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成熟组织。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在初生生长结束后,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一种侧生分生组织,即维管形成层发生并开始切向分裂的活动,活动过程中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使根的维管组织数量增加,这种由维管形成层的活动结果,使根加粗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组织。 凯氏带;裸于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 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中柱鞘;中柱鞘;中柱鞘是维管柱的外层组织,向外紧贴着皮层。它是由原形成层的细胞发育而成,保持着潜在的分生能力,通常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也有由两层或多层细胞组

植物学自考复习题(林大)

森林植物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第1章 11 植物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作用是 A.光合作用 12 我国是研究植物最早的国家,明代李时珍的著作描述了大量药用植物,该书是 B.本草纲目 +13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的观点是 C.生物进化论 +14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发表《植物种志》一书,创立了植物分类系统和B.双名法第2章21 植物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为B.线粒体22植物细胞中对物质的通透起选择作用的结构为 C.细胞膜 23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有生命特性的有机体为 C.病毒 24 在植物细胞停止生长后,才形成的结构为B.次生壁 +25 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为B.叶绿体+26 埋藏在细胞质基质中具有专门功能和精细结构的单位是B.细胞器 +27 植物细胞的典型特征是具有液泡、质体和D.细胞壁 +29 木本植物木材部分的细胞,其细胞壁中加入了大量木质素,从而大大提高了细胞壁的硬度,提高了其机械支撑能力,这种现象叫 A.木化 +210 木本植物的树皮,其细胞壁中加入了大量栓质,使细胞壁失去了透水透气能力,提高了保水和防止感染病虫害的能力,这种现象叫D.栓化 第3章 31 芦荟、仙人掌等旱生植物的茎中分布着大量的 B.贮水组织 32 被子植物才有的输导组织是A.筛管 33 植物叶片中的叶脉为 A.输导组织 34 分布在幼嫩植物体最外面的一层连续组织为 B.表皮 35 木本植物的老根、老茎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为 D.周皮 36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中唯一的输水组织为 C.管胞 第4章 41 一品红的变态器官的名称为 D.苞叶 42 常春藤、络石、爬山虎的变态器官的名称为C.攀援根 43 松柏植物如水杉、雪松的茎的分枝方式为 B.单轴分枝 44 种子植物种子的种皮属 A.保护组织 44+种子植物种子的胚,属于 A. 分生组织 45 角质层发达的植物一般为B.湿生植物 46 水仙、洋葱、百合具有贮藏功能的茎称为B.鳞茎 +47 竹类属禾本科,其种子实际上是 A.颖果 第5章 51 无籽西瓜为B.三倍体植物 52 香蕉为B.三倍体植物 +53 花作为繁殖器官,其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C.雄蕊、雌蕊 +54 从起源上讲,雌蕊是由一种变态叶卷合而成,这种变态叶叫A.心皮 +55 进化过程中特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类群是 B.种子植物 +56 有些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也能长大发育成果实,称为 C.单性结实第6章 61 植物界中植物体为共生体的植物类群为 B.地衣 植物 62 世代交替中孢子体和配子体各行独立生活的植 物类群为 A.蕨类植物 63 世代交替中孢子体为高度发达的乔木,但维管组 织较原始的植物类群为C.裸子植物 64 植物体小而构造简单,多生活在水中又能进行光 合作用的植物类群为 D.藻类植物 第7章 71 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类型为 C.四强雄蕊 72 蝶形花科植物的胎座类型为 A.边缘胎座 73 南瓜、梨、苹果的子房位置类型为A.上位子房 下雄花 74 花程式表达时表示雄蕊的字母为 D.G -75 花程式表达时雄花的符号为 B.♂ 76 桑椹、菠萝的果实为C.复果 77柑橘属植物的叶为 B.单身复叶 -78十字花科植物的生活习性为 A.草本 79菊科植物的花序为 D.头状花序 80 赤楠、栀子、夹竹桃的叶的着生方式为C.轮生 二、填空题 1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 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12.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发表《植物种志》一 书,创立了植物分类系统和(双名法) 21.植物细胞根据其结构与进化程度分(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22.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体)、(核液) 四部分组成。 23成熟质体根据其所含色素及功能不同可分为(叶 绿体)、(有色体)、(白色体)三种类型。 24 高等植物叶绿体所含色素有(叶绿体素a)、(叶 绿体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25 植物细胞的典型特征有(液泡)、(质体)、(细 胞壁)。 -26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 裂)、(减数分裂)三种。 27细胞壁在结构上可分(胞间层)、(初生壁)、(次 生壁)三部分。 -28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线粒体 是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核糖体是进行(蛋 白质)合成的细胞器,细胞核是控制细胞(遗传) 的细胞器。 31 薄壁组织的功能与(营养)有关,机械组织的功 能与(机械支持)有关。 32 无限维管束包括(韧皮部)、(木质部)、(束中形 成层)三部分。 -33 植物组织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 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疏导组织)、(分泌组 织)。 34 被子植物特有的输导有机物的组织是(筛管),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组织是(导管)。 35 仙人掌、景天科类等耐旱植物的茎中分布着大量 的(贮水组织)。 36种子植物的胚属(分生)组织。 +37 保护组织根据来源和形态特征,可分为(表皮)、 (周皮)。 41 种子的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 根)四部分。 42 种子若只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这种种子称为 (无胚乳种子)。 43 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为(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 44根尖是根的(伸长)生长,(侧根)的发生,(吸 收活动)等最重要的部分。 45从性质上,芽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 混合芽)。 46 叶的功能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气体交换)。 47 叶片构造上可分为(叶片)、(叶柄)、(托叶) 三部分。 48 水仙、百合、洋葱等具有贮藏功能的茎称为(鳞 茎)。 49角质层发达是(早生植物)的特征之一。 +410 根尖从顶端自下而上分为(根冠)、(分生 区)、(伸长区)、(成熟区)。 +411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从外而内分为(表 皮)、(皮层)、(维管柱)。 +412 竹类用来繁殖的竹鞭为(根状茎)。 413豆科植物的根上有一种与非绿色植物共生形成 的结构,称(根瘤)。 414单子叶植物毛竹叶的解剖结构分(表皮)、 (叶 肉)和(叶脉)。 415洋葱的鳞茎上可食用部分主要是由(鳞叶) 组成。 416红掌、一品红等的变态器官的名称为(苞叶)。 +417 根的变态有(贮藏根)、气生根、(支柱跟)、 (攀援根)、呼吸根、寄生根。 51 成熟的胚珠由(珠心)、(珠被)、(珠孔)、 珠柄等部分组成。 52 被子植物成熟的胚囊包含有(卵细胞)、(助 细胞)、(反足细胞)、中央细胞等细胞类型。 +53 被子植物完成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 子房发育成(果实)。 +54 根据珠孔、合点和珠柄的相对位置变化,可把 胚珠分为(直生胚珠)、(倒生胚珠)、横生、弯 生等类型。 61 地衣是由(藻类)和(菌类)共生形成的复 合体植物。 62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为(原叶体),呈(绿色), 可独立生活,在其腹面形成的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 颈卵器,属雌雄同体。 +63 根据植物体的结构和营养方式,可将低等植物 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类植 物)。 +64 高等植物是植物界最大而在形态构造和生理上 都比较复杂的一个类群,包括(苔癣植物)、(蕨 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群。 +65 被子植物可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 植物)。 +66 蕨类植物的世代交替中,(孢子体)世代和 (配子体)世代相互独立生活。 71 雌蕊的类型可分为(单雌蕊)、(离心皮雌 蕊)、(复雌蕊)。 +72 一般木本植物的茎垂直地面生长,称为(直 立)茎。 73蝶形花科植物的胎座类型为边缘胎座(),百合 科植物的胎座类型为(中轴胎座),十字花科植物的 胎座类型为(侧膜胎座),石竹科植物的胎座类型 为(特立中央胎座)。 74 花程式表达时表示雄蕊的符号为( A ),雄花的 符号为(♂),辐射对称的符号为( * ),两侧对称 的符号为(↑),表示雌蕊的符号为( G ),雌花 的符号为(♀)。 75 菠萝的果实为(复果)。木兰科植物如玉兰、 广玉兰的果实为(聚合果)。 76 菊科植物的花序为(头状花序),十字花科的 花序为(总状花序),杨柳科植物的花序为(葇 荑花序)。 77裸子植物(如雪松)茎的分枝方式一般为(单 轴分枝)。 78夹竹桃、赤楠等叶的着生方式为(轮生)。 +79 一般将植株高大,分枝位置距地面较高,主干 明显的植物(如樟树),称为(乔木)。 +710 唇形科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主要有(草木), 茎四棱形,单叶对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 (心皮2个),果为4个小坚果。 +711 禾本科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主要有:秆有明显 的节,节间(中空),单叶互生,有开口叶鞘,叶 脉(平行),花无花被,(颖果)。 +712 单果是由一朵花的(单雌蕊子房)或(复 雌蕊)子房所形成的果实。 0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 源》)一书,提出(物种进化)的观点。 02.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发表(《植物种志》) 一书,创立了植物分类系统和(双名法) 03.生物多样性一般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基本层次。 04.怀递克于1969年将生物界分为(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五界。 11.植物细胞根据其结构与进化程度分(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12.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核 液)四部分组成。 13成熟质体根据其所含色素及功能不同可分为(叶 绿体)、(有色体)、(白色体)三种类型。 14 高等植物叶绿体所含色素有(叶绿体A)、(叶 绿体B)、(胡萝卜素)、(叶黄素)。 15 植物细胞的典型特征有(细胞壁)、(质体)、 (液泡)。 16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 裂)、(无丝分裂)三种。 17细胞壁在结构上可分(胞间层)、(初生壁)、 (次生壁)三部分。 18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线粒体是 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核糖体是进行(蛋白 质)合成的细胞器,细胞核是控制细胞(遗传)的 细胞器。 19植物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主要有(蛋白质)(核 酸)(脂类)(糖类)四类。 110生物界中RNA主要有(核糖体RNA)(转动RNA) (信使RNA)三种。 111糖类物质根据其水解程度及结构,分为(单糖) (寡糖)(多糖)三类。 112 薄壁组织的功能与(营养)有关,机械组织的 功能与(机械支持)有关,输导组织的功能与(输 送营养)。 113 无限维管束包括(韧皮部)、(木质部)、(束 中形成层)三部分。 114 植物组织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 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 泌组织)。

植物学总复习题附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 1、植物界几大类群中, 哪几类属高等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 2、维管植物包括哪几个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蕨类(2) 裸子(3) 裸子植物门。 3、各大类群植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维管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颈卵器; ________植物具有花粉管; ________植物具有果实。 (1) 蕨类、裸子、被子。(2) 苔藓、蕨类、被子。(3) 裸子。(4) 被子。 4、植物界各大类群中, 称为孢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种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颈卵器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 植物。 (1) 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 (2) 裸子、被子 (3) 苔藓、蕨类、裸子。 5、苔藓、蕨类与裸子植物三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三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而裸子与被子植物二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二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上述四类 植物又可合称为_________植物。 、颈卵器; 颈卵器; 种子; 种子; 高等(有胚)。 6、从形态构造发育的程度瞧, 藻类、菌类、地衣在形态上_________分化, 构造上一般也无组织分化, 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殖器官_________, _________发育时离开母体, 不形成胚, 故称无胚植物。 ⑴无根茎叶⑵原植体⑶单细胞⑷合子。 7、维德克(Whitaker)把生物划分为五界系统。即_________界、__________界、________界、__________界与____________界。 原核生物、原生动物、植物、动物、菌物。 8、藻类与真菌的相似点, 表现在植物体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生殖器官都就是________的结构; 有性生殖只产生合子而不形成 ________, 但就是, 藻类因为有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通常就是________, 而真菌因为无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就是________。 (1) 根、茎、叶 (2) 单细胞 (3) 胚 (4) 光合作用色素或叶绿体(载色体) (5) 自养 (6) 光合作用色素或叶绿体 (7) 异养。 9、分类学上常用的各级单位依次就是__________。 门、纲、目、科、属、种。 10、一个完整的学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三部分。用_______________文书写。 属名;种加词;定名人;拉丁。 11、为避免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混乱与便于国际交流, 规定给予每一物种制定一个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 称为学名(Scientific name),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

植物学复习资料汇总

一、名词解释 3.外始式分化: 答案:根的初生木质成熟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成熟,称为外始式分化。 4.分化: 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 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6.花: 答案:花是适应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7.茎: 答案:来源于胚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变态: 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保护组织: 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例如表皮。 10.芯皮: 答案:芯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而成。 15.边缘胎座: 答案: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18.休眠: 答案: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间,才能萌发,这一特性叫种子的休眠。 19.胚珠: 答案:胚珠是芯皮腹缝线上的卵形突起,发育成熟后由珠被、珠心、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构成。珠心组织内产生胚囊母细胞,并由其发育成配囊。 20.侵填体: 答案: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 答案: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胚;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并进一步发育成胚乳,这一特殊的受精方式,称为双受精。 22.分生组织: 答案:在根尖、茎尖和形成层中,具有持久分生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23.次生保护组织: 答案:由木栓形成层(侧生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 25.凯氏带: 答案:双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的栓质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26.泡状细胞: 答案:单子叶植物叶片上表皮中,呈扇形分布的某些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这些细胞失水时,能引起叶片卷曲,防止叶片舒展而进一步失水。 27.内起源: 答案:侧根发生时,由内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侧根源基,进一步突破外面的组织而成,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 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 有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植物学复习题及答案(下册)概述

第三部分孢子植物学 一、“藻类植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外生孢子内生孢子2.孢子配子3.载色体蛋白核4;茸鞭型鞭毛尾鞭型鞭毛5,世代交替核相交替6.同形世代交替异形世代交替7.无性世代有性世代8.孢子体配子体9.无性生殖有性生殖10.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11.单室孢子囊多室孢子囊12.孢子囊配子囊13.果孢子体四分孢子体 (二)判断与改错(对者打“+”,错者打“-”) 1.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光合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 2.蓝藻的色素体中,光合片层不集聚成束,而是单条的有规律的排列,( ) 3.蓝藻的光合色素分布于载色体上。( ) 4.蓝藻细胞没有分化成载色体等细胞器。( ) 5.蓝藻生活史中没有具鞭毛的游动细胞。( ) 6.蓝藻除了营养繁殖之外,还可拟产生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 7.蓝藻细胞都无蛋白核。( ) 8.蓝藻的细胞壁主要由粘肽组成,且壁外多有明显的胶质鞘。( ) 9.蓝藻的光合作用产物分散在中心质中。( ) 10.在一些蓝藻的藻丝上常有异形胞,它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繁殖。( ) 11.裸藻门植物的细胞均无细胞壁,故名裸藻。( ) 12.裸藻的藻体从形态上一般可分.为单细胞、群体和丝状体三种类型。( ) 13.裸藻门绿色种类的细胞内有许多载色体,其上有时有蛋白核。( ) 14.裸藻的绿色种类和无色种类均营自养生活。( ) 15.甲藻门植物都具由纤维素的板片嵌合成的细胞壁。( ) 16.甲藻的细胞均有横沟和纵沟。( ) 17.甲藻的运动细胞有两条顶生或侧生的茸鞭型鞭毛。( ) 18.金藻门植物都具含纤维素和果胶质的细胞壁。( ) 19.金藻门植物细胞的载色体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较少,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生物学上半部分复习思考题 1.细胞中分布有哪些细胞器?并简要说明它们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2.什么叫组织?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类型?各自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3. 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并指出中柱鞘细胞的功能有哪些? 4.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有何不同? 5.为什么植物移植时要浇水和修剪枝叶? 6.茎尖的结构与根尖相比有什么异同? 7.叶和芽的起源于什么?与侧根形成相比有何不同? 8.试比较双子叶植物茎和根初生结构的异同。 9.单子叶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结构的区别? 10.详述双子叶植物茎次生生长的过程和次生结构。 11.树皮与周皮有何不同?为什么“树怕剥皮”? 12.从器官结构和功能上说明一棵空心的大树为何还能活着,并继续生长? 13.详述双子叶植物异面叶的结构,并指出与等面叶的异同。 14.试举例说明叶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5.什么是胎座?有哪几种类型?它与心皮数目的关系如何? 16.什么是花序?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7.详述从花药开始至花粉粒形成的发育过程。 18.试述花粉囊壁的发育过程和结构,指出各层结构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9.详述蓼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20.试述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对自花传粉、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的适应。 21.以荠菜为例说明胚的发育过程。 22.胚乳的发育有几种类型?各类型的发育过程如何? 23.图示从花发育到果实各部分的变化。 24.果实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25.了解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如何防止外来杂草的入侵? 26.概述藻类植物各门的分类依据。 27.比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异同,并说明后者比前者进化的理由。 28.试述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和区别,后者有哪些进化特征? 29.指出高等植物各门首先出现的进化特征及其意义所在。 30.试述拉马克进化论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区别 31.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 32.五界系统及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植物学复习考试题答案

植物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球果 球果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球状结构,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球果纲)特有的结构。 2. 珠鳞与种鳞 在松柏纲植物中,大孢子叶常宽厚,称珠鳞,经传粉受精后,珠鳞发育成种鳞。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展开或不展开。 3. 孑遗植物 曾繁盛于某一地质时期,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代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独的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灭绝之势的植物,被称为孑遗植物,如我国的银杏、水杉和产于美国的北美红杉。 4. 原叶体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特称为原叶体。原叶体多为心形叶状体。在其腹面有假根,并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颈卵器中的卵受精后发育成胚,再进而发育成孢子体,不久原叶体即枯萎死亡。 5.聚合果与聚花果 聚合果是由一花雌蕊中所有离生心皮形成的果实群。 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故又称花序裹或复果,如桑、无花果及凤梨(菠萝)等植物的果实。 6. 柔荑花序

柔荑花序为无性花序的一种,有多数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着生于花轴上,花被有或无,花序下垂或直立,开花后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科、壶斗科、胡桃科、荨麻科植物的雄花序。这类具柔荑花序的植物称为柔荑花序植物。 7. 单体雄蕊与聚药雄蕊 单体雄蕊雄花多数,花药分离。花丝连合成一束或管状。这样的雄蕊群称单体雄蕊。单体雄蕊是锦葵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聚药雄蕊为雄蕊连合的方式之一。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连合,称为聚药雄蕊。聚药雄蕊是菊科的一大进化特征,是菊科植物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 8.侧膜胎座与中轴胎座 侧膜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边缘合生,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如油菜、三色堇和瓜类植物的胎座式。 中轴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互相连合,在子房中形成中轴和隔膜,子房室数与心皮数相同,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绵、柑橘等的胎座式。 9. 蔷薇果 蔷薇属植物的果由多数分离的小瘦果聚生于壶状的肉质花筒内所形成的聚合果,如金撄子的果。 10. 柑果 外果皮革质,有许多挥发油囊;中果皮疏松髓质,有的与外果皮结合不易分离;内果皮呈囊瓣状,其壁上长有许多肉质的汁囊,是食用部

最新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 一、单选(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1.列那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 A 内质网 B 线粒体C高尔基体D 液泡 2.脂肪用苏丹Ⅲ染色后变成 A 黑色 B 黄金色 C 蓝紫色D橙红色 3.植物细胞壁初生壁的主要成分 A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B 果胶质、木栓质、角质 C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D角质、纤维素、木质素 4.下列导管,那种的输导效率最高 A梯纹导管B 螺纹导管C环纹导管D孔纹导管 5.“雨后春笋”现象主要是由------的分裂活动所引起 A 居间分生组织B顶尖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表面分生组织 6.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点是 A形成细胞版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C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D纺锤丝消失7.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那个时期? A前期Ⅱ B 中期ⅠC前期ⅠD后期Ⅱ 8.侧根发生从起源的位置看,属于: A外始式B 内始式C外起源D内起源 9.次生射线中,位于木质部的称木射线,位于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两者合称A髓射线B维管射线C初生射线D联合射线 10.下列营养器官的变态中,属于同源器官的变态类型是 A块根,块茎,根状茎B茎卷须,叶卷须,叶状茎 C叶刺,茎刺,鳞叶D茎刺,根状茎,鳞茎 11.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中凯氏带存在于内皮层细胞的 A横向壁和径向壁上B横向壁和切向壁上 C径向壁和切向壁上D 所有方向的细胞壁上 12.根瘤是豆科植物的根与哪种生物形成的共生结构 A细菌B真菌C粘菌D放线菌

13.双子叶植物木本茎中失去输导能力的部分是 A早材B晚材C心材C边材 14.起到木本植物老茎内部和外界之间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气孔B皮孔C穿孔D纹孔 15.被子植物韧皮部有 A导管和筛管B木纤维和筛胞C管胞和伴胞D筛管和伴胞 16.被子植物花粉粒二细胞(二核)时期含有: A一个人营养细胞和一个精子B两个精子 C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D两个生殖细胞 17大多数被子植物胚乳细胞是 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四倍体 18.下列果实的果皮单纯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果实是 A桃B梨C葫芦D南瓜 19.下列花特征不属于虫媒花的特征是 A花色鲜艳B具有气味或蜜腺C花粉粒具粘性D柱头羽毛状 20.下列叶特征不属于旱生植物特征的是 A表皮具厚的角质层B叶通常较小C气孔下陷D发达的通气组织21.向日葵的花序类型属于 A总状花序B头状花序C有限花序D伞形花序 22.具有离心皮雌蕊的是 A马尾松B菠萝C菜心D玫瑰 23.小麦小穗的基部有两片 A颖片B浆片C外稃和内稃D萼片 24.生姜食用部分主要是 A变态的根B变态的茎C变态的叶D变态的花 25.苔藓植物的生活史特点是 A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寄生于孢子体上B配子体和孢子体独立生存C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只有配子体 26.下列植物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