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对外贸易政策

意大利对外贸易政策
意大利对外贸易政策

意大利对外贸易政策

作为欧盟成员国,意大利执行的是统一的欧盟共同贸易政策,但有关进口商品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检疫方面的标准,则是将欧盟的指令转换成本国法规后再执行。意大利生产活动部贸易政策司代表意政府参与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但其它政府部门和有关商会、行业协会等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供生产活动部在参与制定有关贸易政策时参考。有关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所有法律法规都以政府官方公报形式向外公布。一般情况下,意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不做限制,主要进行宏观政策性指导。

意大利目前执行的欧盟共同贸易政策主要涉及关税政策、普惠制待遇、共同进口制度、农产品进口管理、贸易救济措施、出口管制、出口退税等。

一、进口管理

1、关税政策

自1993年1月1日起,欧盟区域内部之间取消了海关,在欧盟区域中货物、人员、服务及资本可自由转移。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组成一个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这一共同关税政策分为共同关税税则管理和关税税率管理两个方面。意大利是欧盟成员国,自然执行共同关税政策。

2、普惠制管理

意大利执行欧盟针对发展中国家制订的普惠制方案。

3、进口配额管理

意大利按照欧盟于1994年3月公布的94/519号法规,对从某些第三国进口的产品进行配额管理,发放配额以许可证的形式加以确认。

4、农产品进口管理

意大利根据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进口数量进行监督,并在卫生检疫标准、包装和文字说明等方面制订了大量限制措施,保护其内部市场。

二、出口管理

意大利政府实行鼓励出口的政策,一般商品都可以自由出口,政府仅对少数产品实行出口管制。

1、农产品补贴

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意大利遵循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其农业进行扶持,并通过对外贸易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其主要补贴手段分直接和间接两种,其中直接补贴的方式有价格补贴、种植面积补贴、产量补贴等。2002年,意大利共使用欧盟农产品补贴资金54.67亿欧元,占欧盟向各成员国农业补贴拨款总额的12.8%。目前这种直接补贴的手段趋向于逐步减少,而代之以更多的间接扶助的措施。另外,意企业在向第三国出口农副产品时还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退税的资金也来自于欧盟的农产品补贴资金。

作为欧盟成员国,意大利执行的是统一的欧盟共同贸易政策,但有关进口商品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检疫方面的标准,则是将欧盟的指令转换成本国法规后再执行。意大利生产活动部贸易政策司代表意政府参与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但其它政府部门和有关商会、行业协会等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供生产活动部在参与制定有关贸易政策时参考。有关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所有法律法规都以政府官方公报形式向外公布。一般情况下,意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不做限制,主要进行宏观政策性指导。

意大利目前执行的欧盟共同贸易政策主要涉及关税政策、普惠制待遇、共同进口制度、农产品进口管理、贸易救济措施、出口管制、出口退税等。

一、进口管理

1、关税政策

自1993年1月1日起,欧盟区域内部之间取消了海关,在欧盟区域中货物、人员、服务及资本可自由转移。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组成一个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这一共同关税政策分为共同关税税则管理和关税税率管理两个方面。意大利是欧盟成员国,自然执行共同关税政策。

2、普惠制管理

意大利执行欧盟针对发展中国家制订的普惠制方案。

3、进口配额管理

意大利按照欧盟于1994年3月公布的94/519号法规,对从某些第三国进口的产品进行配额管理,发放配额以许可证的形式加以确认。

4、农产品进口管理

意大利根据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农产品的进口数量进行监督,并

在卫生检疫标准、包装和文字说明等方面制订了大量限制措施,保护其内部市场。

二、出口管理

意大利政府实行鼓励出口的政策,一般商品都可以自由出口,政府仅对少数产品实行出口管制。

1、农产品补贴

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意大利遵循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其农业进行扶持,并通过对外贸易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其主要补贴手段分直接和间接两种,其中直接补贴的方式有价格补贴、种植面积补贴、产量补贴等。2002年,意大利共使用欧盟农产品补贴资金54.67亿欧元,占欧盟向各成员国农业补贴拨款总额的12.8%。目前这种直接补贴的手段趋向于逐步减少,而代之以更多的间接扶助的措施。另外,意企业在向第三国出口农副产品时还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退税的资金也来自于欧盟的农产品补贴资金。

2、出口退税政策

意大利对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采取免、抵、退方式。生产企业生

产出口的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出口环节的增值税,生产出口货物所耗用材料等货物的进项税额可与企业的应纳增值税额相抵,并按年度结算,对上年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下年继续抵扣。对不愿结转下年抵扣、急需资金的企业也可申请办理退税。但在申报办理退税时,不仅需要填报退税申请表,还应提供银行担保书。

对于贸易商出口货物也普遍采取免、抵、退的方式,但其出口销售额应达到总销售额10%以上。该方式的实质是将上年度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用于抵顶下年度进口货物的应交税额或本国购进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本年度的限额未全部用完的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对个别不愿结转下年度抵顶的进出口商,可申清办理相应的应退税额。出口销售额未达到总销售额10%的,则不允许采用这种方式,其出口货物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直接申请办理退税或与企业的应纳增值税额或者其他税种的应纳税额相抵。

3、军品出口

意大利是原“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现《瓦森纳安排》的成员国,按照瓦森纳安排的控制清单对常规武器与敏感两用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实行严格控制。

4、出口信贷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意政府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并设立专门机构为中小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出口信贷和信贷担保。

分析印度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分析印度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印度,全称是印度共和国。位于亚州南部,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七大国。陆上邻国一共七个,分别是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和缅甸。东、西、南、三面临海。北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人口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人口大国。 地理因素对工农业布局的影响 工业布局:印度有五大工业区(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胡格利河下游区,以麻纺织和机械工业最为重要,其它轻工业规模也较大。(2)孟买---浦纳区长期一纺织业占绝对优势,孟买是靠周围广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起来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现在化工、机械两大部门在国内地位也很突出。(3)阿莫达巴得—巴罗达区,以棉纺织业为主,其他轻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4)乔塔纳普尔高原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煤、钢产量均占印度全国的四分之三,电力、重型机械、化工、非金属产品也突出。(5)马德拉斯—班加罗尔—科因巴托尔区,过去以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独立后新兴部门发展很快。工业集中度高,呈点状分布,主要布局类型是煤铁复合型和临海型及新兴的“临路型”。 分析: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铁、锰。储量丰富,因此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即印度东北部切蒂斯格尔邦的比莱及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等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热带气候为纺织业原产品棉花及黄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印度工业的区位布局属于靠近资源型的。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印度的工业起步较晚。印度政府独立时,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高达74%,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政府独立后,政府着重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针。经过50多年的持续努力,使得印度的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印度独立之初,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工业带有所南移。 农业布局的分析:印度国土辽阔,主要以平原、高原为主的地形,高温干湿两季的气候。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尽相同,降水状况相差尤大,故农业布局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谷物主要分布在常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这里的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适合谷物的生长;小麦主要种植在国土的东北部,那里都冬季气温较低,灌溉条件好,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高粱、谷子、玉米、棉花等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那里有肥沃的黑土,虽然炎热但降水量大,主要种植谷子等杂粮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黄麻集中分布在印度的下游,那里的湿热气候适合黄麻的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黄麻。加以周密的河网为黄麻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里就是黄麻的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啦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此外,印度的各种热带作物,如橡胶,咖啡,腰果、胡椒、豆范、椰子等,几乎都集中在印度唯一的一块热带雨林气候区,即西南部地区。 畜牧业的分析:在热带喜马拉雅山地区,降水量较多,夏季温暖多雨,在高山草地放牧家畜。冬季寒冷,多冰雪则专场到丘陵地带越冬,进行垂直专场放牧或舍饲。主要是绵羊和山羊。绵羊生产羊毛,是世界闻名的开斯米线的原料。地理因素对进出口商品种类和结构的影响 印度进口商品的种类是:纺织业的机器、水泥、铝、锌等资本货物,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羊毛、原棉、石油制品、化肥、钢铁、钻石配料、食用油等原料

中国如何实行对外贸易政策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是WTO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当然也不例外。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贸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也不敢想象没有贸易的世界会是怎么样。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而且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针对中国当前的贸易模式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该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贸易政策呢? 一、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自由贸易政策实施表现为关税的降低和应税商品的减少、非关税壁垒等的减少与取消。自由贸易政策是西方国家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自由贸易政策随资本主义建立而出现,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变。时强时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政策。在国家存在和不平衡规律作用下,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主流政策时期短于保护贸易政策时期。但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资本扩张本性的追求。 二、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

的发展。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也就是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这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目的很不相同。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其目的是为了积累金银财富;主张的保护贸易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 三、我国当前的贸易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出口的快速发展不能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人民福利水平。 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大多属于来料加工,大部分的利润被他国占有,我国所分得的是微乎其微的劳动力收入。 2、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了尽快扩大出口规模,我国一般加工工业的技术装备需要大量进口,装备工业自身也极度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产装备工业的萎缩。统计数据表明,1994年以来,我国食品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建筑及采矿用机械、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发电机组及旋转式变流机等一些支柱产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资本品上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制约了企业通过

印度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大学 xx学院 国贸07Q1 一、xx经济现状概述 (一)xx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创造“印度崛起”的神话。印度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长存等现实情况分析,这一目标的实现颇为不易。 1.xx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总述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 3.5%,80年代提升为 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 10.4%。2004-2005财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 6.6%,其中建筑业增长率为 5.2%,工业增长率为 9.3%,第三产业增长率为 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长 53.5%,较第一季度的

24.6%增长了一倍多,外国直接投资则增长 26.8%,印度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 (1)第一产业现状: “绿色革命”使农业增产增收但科技兴农仍然任重道远。 今日的印度已彻底改变了“带着讨饭篮子”的形象,粮食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至2003年的 2.2亿吨,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粮食产量目标为 2.251亿吨但由于降雨量下降,产量预计会减少到 2.06亿吨。现在印度的许多农产品如大米、小麦、豆类、棉花、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归功于1964年-1970年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90年代后印度又开展的“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促进了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现在印度正朝着2010年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前进,预期届时粮食市场将超过25,000亿卢布。但是客观来讲,印度农业生产率仍然很低,每公顷 1.7吨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 2.6吨的世界水平和5吨多的发达国家水平还相差甚远。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预算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改善农业领域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允许国内农产品出口商免税进口种子和农用物资等。 印度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开垦荒地、选育良种、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网增加灌溉面积、保证电力供给、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第二产业现状: 新兴工业实力渐强,但协调发展不容忽视。 印度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制药、汽车等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发展也较迅速,煤炭是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自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贸易顺差贸易壁垒 1、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的特点 自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与此同时,贸易摩擦不断,贸易纠纷愈演愈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显有发展,贸易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面对这一严峻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了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一系列稳外需政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同2008年相比下降16%,进口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而且在进口方面仅次于美国、德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2009年9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2009年前8个月的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根据公布的外贸数据,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与2008年同期相比,进出口贸易额大幅下降,贸易顺差明显减少,但是,出现回暖迹象据海关统计,2009年1月~8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3 386.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4%。其中出口7 307.4亿美元,下降22.2%;进口6 079.2亿美元,下降22.7%。累计贸易顺差1 228.2亿美元,减少19%。海关统计显示,8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 917亿美元,其中出口值1 037亿美元,7月和8月两个月出口值连续稳定在千亿美元之上;进口880亿美元。经季节调整后,8月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增长2.3%、3.4%和1%。 (二)在出口商品中,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明显小于同期出口总体水平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前8个月,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降幅均小于总体降幅22.2%的水平,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674.6亿美元,下降10.4%;鞋类出口183.3亿美元,下降5.8%;家具出口156.6亿美元,下降9.4%;箱包出口80.3 亿美元,下降9.4%。此外,纺织纱线及织物374.3亿美元,下降14.9%;玩具45.5亿美元,下降12.2%。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 278.5亿美元,同比下降20.6%。 2、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考验 从2002年到2008年,我国外贸经历了七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6%,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与此同时,结构不优化、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依旧突出,同时出现了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摩擦迅速增加、与宏观经济不协调、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吃紧等一系列新矛盾。进入2010年,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国家支持外贸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外贸恢复增长的前景可以期待。但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仍然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doc

第七章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 (一)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政策主体: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 2.政策客体: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 业、机构和个人。 3.政策目标 4.政策内容:贸易政策涵盖的方面和内容 5.政策手段:实施政策内容时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 (二)目的 1.市场目标: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2.产业目标: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3资金目标: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积累资本或资金; 4.整体目标: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 5.其他目的 (三)贸易政策的构成 1.总贸易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比如中国1949-1978年之间实施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保护贸易政策;1978中国提出改革开放,其贸易政策:开放型的适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比如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后有提出科技立国等 2.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根据总贸易政策、国内经济结构与市场供求状况针对不同商品和服务分别制定政策。 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如过去西方国家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与军事有关的科技产品就是这种国别政策的体现。我国过去首先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国外对中国的武器出口的限制等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就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交替发展与变化的历史,这两种政策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自由贸易程度与保护贸易程度也有所不同,纯粹的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的制定与执行 对外贸易政策和执行要考虑本国的经济力量的强弱;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 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

印度的FDI政策及其演变[1]

—35— 印度的FDI 政策及其演变 陈晓君,张伟伟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独立至今,尽管印度政府几经更迭,但印度政府的FDI 政策却始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科技能力提升的前提下,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投资环境;引资政策〔中图分类号〕F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71(2007)04-0035-04 〔收稿日期〕2007-10-18 〔作者简介〕陈晓君(1980—),男,黑龙江省海伦市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2005级博士生。 张伟伟(1980—),男,吉林省长春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2005级博士生。 ①虽然在印度独立前期,英国迫于当时印度国内和国际压力,也被迫通过了符合印度国情的一些外资政策,但当时的外资 政策仅仅是一些应急性措施,并不属于本研究的范畴。 印度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 )东道国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由于殖民统治下的政治压迫,其自主外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还要从印度的民族独立算起①。尽管所有学者一致认同将印度1991自由化改革的时间作为印度外资政策由限制到自由化的一个分界线,但对1991年以前印度外资政策的阶段划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实际上,印度的FDI 政策以及全球化结构不单单是1991年以后印度自由化改革的一个现象,而是印度政府在全球竞争条件下针对不断变化的各种国内和国际压力调整的结果。在这里,笔者参照印度学者NageshKumar (1995)的观点,将印度FDI 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1948——1967),明显自由化时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1968——1980),管制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半自由化时期;1991年以来,自由化改革加速期。[1] 一、1948年——1967年的FDI 政策1.印度独立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FDI 政 策和背景(1947-1956) 1947年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在尼赫鲁领导下的印度政府遵循社会主义模式建立了一个管制和封闭的经济体制,“自力更生”这种单一的意识形态成为所有经济政策制定的准则。实际上,印度这一时期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保护经济不受外国任何形式的干扰。这是印度过去同英国殖民者交往的经验性结果:在英印两国合作期间,英国对印度经济的干预造成了印度国内产业的萎缩和自然资源的耗竭。[2] 因此,独立不久,印度政府为实现经济自主宣布实行国有化政策,为构建和发展本国产业开始了进口替代战略。由于手中掌握的英镑存款尚能满足外汇需求,所以此时的印度政府更加强调对外资加强控制,主张国家应当拥有或控制所有关键工业、服务业、矿产资源、铁路、航运、海运和其他公益事业。在1948年4月的《工业政策决议》中明确指出:“作为法规,为了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主要股权应控制在印度手里,而且始终坚持培训可以最终取代外国专家的合格印度人员”。1951年10月,印议会通过《工业(发展与管理)法》,把包括引进外资在内的经济活动

目前各国外贸政策现状综述

目前各国外贸政策现状综述 【美国】 外贸政策随着美国政府的领导层的改变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大致可归结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方向,重拾出口驱动。在年初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在未来5年内,将促使美国出口额翻一番。按照奥巴马的说法,此举将为美国创造两百万个就业岗位,将有效缓解美国目前的高失业率。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正成为奥巴马执政一年多来最致命的杀手。 第二步,落实行动,拓展海外市场。根据美国商务部随后制定的“全国出口倡议”(NEI)战略,美国将从加强贸易拓展、便利融资以及强化贸易规则三方面扶助美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作为落实行动的中枢,美还将设立“促进出口内阁”,该机构将由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贸易代表处、小商业署和进出口银行等多个政府部门首长组成。这也是美首次制定涵盖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的出口战略。 第三步,全面设限,强化进口管制。作为第二步行动的深化,美国商务部不久前公布了强化贸易救济措施的14项建议,宣称要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对进口贸易不公平问题采取更为严厉的立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等“那些市场会受到政府控制的国家”。 美国外贸政策这三步,环环相扣,一步紧似一步,概括下来,大致就是:外贸将是美国经济以后的主攻方向,在出口方面,美国将会全面推动;但在进口方面,美国则会利用“规则”百般限制。 【英国】 英国的商品贸易和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越来越开放,一般情况下,政府基本不干

涉公司的对外经济贸易行为。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因此英国很注重和倡导建立一个多边的开放贸易体系,也就是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在欧盟内部的大市场中,政府对企业从欧盟之外的国家进口或向欧盟以外的国家出口总体没有限制。对外经济贸易法规上,英国采取的是欧盟共同政策。 在英国,对进出口企业及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管的部门有英国公司登记局、关税与消费税局、英国贸工部的出口控制局和进口许可证事务局。凡在英国公司登记局注册的公司,都可以向英国进口许可证事务局申请进口产品的配额。英国对日用瓷器、绝大部分的鞋类产品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对钢铁、化工产品、玻璃制品、烟花制品、皮革手套、玩具、工艺陶瓷制品等实行一般许可证管理。这些均由进口许可证事务局负责办理。 英国对军品及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实行最终用户监督制度。具体做法是英国商人在出口(包括过境转口)高技术产品时必须向英国出口控制局申请“出口许可证”,申请时必须提供进口商和进口国当局提供的保证产品在该国使用的承诺,同时,对武器的出口也实行许可证审批制度。关税与消费税局负责国家的税收。所有从英国出口到非欧盟成员国的货物,必须以出口申报方式向关税与消费税局申报。出口申报可按C88表格形式在机场或港口提交,或者经关税与消费税局批准,采用某种简化程序(具体程序取决于出口商的交易额)。出口到欧盟其它成员国金额超过23.3万英镑的出口商,必须向关税与消费税局提交月报以便进行统计。上述金额以下的出口每年审核一次。 在进口方面,企业在得到银行担保的前提下,经海关同意,可以延迟缴纳进口税和增值税,直至货物实际进口后的下一月的15日为止。在出口方面,对于从英国出口到非欧盟成员国的货物,经海关同意,可以采用某种简化通关手续,具体通关手续视出口商的交易额而定。作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英国没有本国的对外贸易法规,它遵循的是欧盟的共同贸易政策,即以欧共体条约中规定的共同商业政策为原则的各项贸易立法,欧盟成员国参与立法过程并执行通过的法律政策。 【德国】 德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多年来,对外贸易一直起着德国经济发动机的作用,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速。德国劳动力成本较高,自然资源也较贫乏,其出口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品质精良、技术先进、服务周到和讲求诚信等方面。德国一半以上的对外贸易是与欧盟国家进行的。除欧盟外,美国、瑞士、中国和日本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德国的外贸政策会不会给德国的网上外贸造成一定的影响呢?例如eBay在德国的交易平台,这些eBay用户在网上售出商品时,商品的出口政策会不会影响到欧元的汇率?而这些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不会直接影响到网上客户的交易。当然,南欧国家对德国的微辞并非毫无道理。德国是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最大受益者。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5%来自对外贸易。实行了共同货币后,其他欧元区国家无法使用货币贬值的办法增加其对德国出口的影响,使它们的产品无法与本来就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像亚洲“四小龙”,不能单向地直接向国际市场迈进,只能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宽广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逐渐与WTO规则相适应的规范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2007年,中国在前几年加强进出口调控的基础上,继续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措施有: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以及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扩大了限制类和禁止类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降低了部分国内需要的资源性产品和涉及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取消了包括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械设备、装备、仪器在内的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同时,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针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化,中国国际贸易在坎坷中经历了近二十多年

的改革,逐渐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使得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趋于成熟,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及国民福利的提升。在中国参与APEC运作及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向自由化的贸易不断迈进,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规范性。 1.在WTO体制下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国已是WTO成员,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WTO这个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必须在WTO所确定的原则、规则下推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一般说来,WTO中对贸易政策及贸易行为而制定的准则、规范提倡的是使贸易自由化逐渐进行。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开放贸易制度。(2)建立并维护贸易环境的公平性。(3)采取规范的、透明的贸易调节政策。(4)允许WTO贸易政策规则以外的经济事项发生。在实际贸易交往中,一些交易和贸易政策部分的与WTO原则相冲突相违背的情况发生也是可以包容的。这些政策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进口损害防御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幼稚工业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政策等。在WTO贸易政策规则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主要体现在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以及利用WTO‘的相关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产业、企业进行适当的必要的保护。 2.立足于本国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不相同,因而对他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本国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不能盲目地采用西方国家的政策策略。在本国行业遭遇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时,比如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时,中国应适时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必须制定实时的贸易政策来应对各个方向而来的保护主义攻击。如:利

印度对美国贸易情况分析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学号: 201 024053 姓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于贸易 指导教师: 指导成绩: 2017年10月04日

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20150240539 王朝阳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印度国情简绍 位于10°N-30°N之间,最大国家。东北部同、、接壤,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为邻,东南部与隔海相望,西北部与交界。东临,西濒,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是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中的一支进入,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小国,确立了,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成员国。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1] ,是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问题较为尖锐。2017年6月9日,印度正式加入。 二、印度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已发展国家澳洲相差无几。印度年成长率为5.8%,并于2011年至2012年间达6.1%。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经济政策采行贸易保护主义,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简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简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摘要: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脱离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而孤立的求得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能够掌握世界所有的技术。各国通过对外贸易,取得了所需要的资源、市场和各国人民在长期创造的技术、积累的经验以及它的全部成就,加速了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9%,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增长息息相关。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经济增长;改革开放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Abstract:Today's world, no country can be completely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world economy. Isolated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btained. Because no country has developed all the resources its needed for economic. Able to master all the technical world. States through foreign trade, to obtain the required resources, markets and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long term creation of technology,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all and acceler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wo distinct. Before the reform,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20.6 billion, the world number 32, representing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world trade less than 1%. After the reforms, China's foreign trade witness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2008,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reached 2.5617 trillion U.S. dollars, the world number three, the proportion of the world's total trade rose to nearly 9%. Keywords:Foreign Trade Policy; Economic growth; Reform and opening up

对外贸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

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对外贸易政策 ? 2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 3 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 4 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类 型 ? 5 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因 素 ? 6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要 依据 ?7 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措 施 [编辑] 什么是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它集中体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它既是一国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的市场; ?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积累资本或资金; ?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内外均衡)

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应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 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 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这是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本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本国的资源、产业结构等情况,制定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基本政策。 2、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 这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本国与不同国别(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关系,分别制定的适应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 3、对外贸易具体政策,又称进出口商品政策 这是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需求和供应情况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分别制定的适用于不同产业或不同类别商品的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般反映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内部,一般存在着若干不同的利益集团。在一定时期,某一集团在政治上占上风,则该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就反映这个集团的利益和意志,主要为这个集团服务。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常在此问题上发生争吵。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般是由该国的立法机构进行。在资本主义国家是由其议会直接通过贸易法案,或由议会授权总统或政府制订、颁布有关的法令或规章,如进出口商品关税的提高或降低、进出口商品的限额、是否实行许可证制、商品检验规章以及与外国签订贸易协定等。 对外贸易政策在制定以前,立法机构一般要征询各大企业集团的意见。大企业主也必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通过其组织──企业主协会或商会向立法机构提出建议,施加影响。 在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和贯彻方面,国家一般设立一系列专门机构,按照对外贸易政策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管理。如在政府中设立外贸部或商业部作为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地点设立海关作为进出口商品的通道,对商品进行监督查验、征收关税、查禁走私;设立进出口银行,从金融上支持商品的进出口,发放出口信贷、办理国际支付结算;设立商品检验局和卫生检疫机构,从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把关。

国际贸易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探究..

摘要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为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本国收入公平分配而采取的限制或者是鼓励自由贸易的策略。国际贸易理论中,自由化国际贸易政策一直以来是占主导地位的,针对世界上各国贸易限制政策及相应的保护政策,中国必须结合国际环境及制度,选择符合本国国情、遵守国际准则、加强本国经济实力的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和一国对外贸易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政策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环境、中国国际贸易政策改变过程中对外贸易的特征以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本文搜录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并结合图文来分析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关键词:国际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环境

ABSTRACT Foreign trade " foreign trade " or "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 refers to the a country’s activities with another country between the goods, services and technical exchange .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is the strategy used by the government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 to promote it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restrict or encourage free trade.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has always been dominant. According to world trade restri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policy, China must choos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integr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ystem, and with native national condition and adherence to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foreign trade is closely linked,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the environment that Chinese foreign trade faces, the process of foreign trade and achievements made by Chine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paper, there is some basic information combining graphic analysis to show you.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foreign trade foreign trade environment.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新中国成立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探析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贸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巨大变化 (一)改革开放初期有管制的开放式贸易保护政策 这一时期大致在年至年。年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由于经济体制从严格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开始变化。该阶段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年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为对外经济工作确定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二是年“七五”计划的公开发表为对外贸易战略设计了明确的蓝图。此外,我国在年月正式向关贸总协定()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提请恢复中国在的创始缔约国地位。该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