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思考题2012年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思考题

说明:本资料系根据老师所列思考题目和师兄提供的资料编制而成,供法一内部使用,请勿外传。本资料原是出于我个人复习需要而编制,内容有删改。使用本资料的同学如有必要,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再编制。诚祝各位期末成绩大发!

——梁领凌敬上第一章

1行政、行政权、行政权特点

行政是社会组织的执行和管理职能。行政分为一般行政和公共行政。一般行政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基于特定目的的对一定范围内的事务执行和管理的活动;公共行政是指拥有国家行政职权的组织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执行和管理的活动。

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具有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相对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的特点。此外行政权还有双重性的特点:一方面行政权具有维护社会秩序,增进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积极能动作用;另一方面行政权具有易于被违法行使或被滥用,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秩序的消极作用。

2行政法的含义、内容和特征。

含义:行政法是调整行使行政权而形成的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形成的行政关系。

(2)行政法是各种行政法律规范的总称。

(3)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内容:1 行政组织法是由调整行政权力的组织构成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其目的是规范内部行政关系,规范行政权力的组织

2 行政行为法是规范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活动,调整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行为的规则构成行政法的主要内容

3 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和行政责任法是对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所产生的后果的监督,是行政法重要的组织部分。

特征:行政法的内容特征 1 行政法内容广泛

2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命令,服从性

3 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易于变动

行政法的形式特征 :1 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2 行政法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相互交织共存于同一法律文件之中

3行政法律关系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1 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监督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行政主体处于受监督地位

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相对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的向对方是监督主体

3行政法律主体的客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联系:1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式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行政法律关系,就没有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2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之间互相影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化可能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反之,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也可能导致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3行政主体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的非对等性和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的非对等性是倒置的

第二章

1.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与具体内容

行政法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职权的获得和行使必须符合法律。其本质是解决行政权与法的关系问题,是法治,民主和人权等宪法原则在行政领域的具体作用

其中包括:职权法定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保留原则、行政应急原则四个子原则:

(1)职权法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的来源、范围等都是法律规定的,法律之外行政主体不得享有任何行政职权,否则其行为将被视为无效或可撤销,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优先原则:是指行政行为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主体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

(3)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在具体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相应的行为,即凡是宪法、法律规定只能由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的某些事项,必须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加以规定,或者必须由立法机关授权法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才能由行政主体作出规定。

(4)行政应急原则:是指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与稳定,保障人权等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主体可以突破法律的具体规定,或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

2.行政合理性原则和含义与具体内容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正当,公正,客观,适度和合符理性,是行政法治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子原则:平等对待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1)平等对待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行政法领域的具体运用,是行政主体对多个相对人实施行政行为时应遵循的原则,它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对相同的事态,必须给予相对人同样的对待,不得朝令夕改,厚此薄彼。

(2)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保持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

(3)信赖保护原则:是指当行政相对人对授益性行政行为形成值得保护的信赖时,行政主体不得随意撤销或废止该行为,否则必须合理补偿行政相对人信赖该行为有效存续而获得的利益。第三章思考题

1.行政主体的含义、特征与要件是什么?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的总称,是指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够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和组织

特征:必须是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的组织

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必须是能够承担行使行政职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

要件:拥有公共行政权

能以自己的名义开展行政活动

能够独立承担法律后果或法律责任

2.被授权组织与被委托组织的关系

两者的共同点:1 都是非国家机关组织,都只在得到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时才具有行政职权,在此之外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2 两者都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而非行使一般行政职权

两者的区别:前者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后者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1 两者范围不同,被授权组织主要是非国家机关的组织,而不能是自然人。行政机关委托的

对象不仅包括非国家机关的组织,也包括体特定的自然人。

2 权力来源不同,被授权组织的行政职权来源于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授权。被委托组织的行

政职权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

3权力来源方式不同,行政授权的方式有两类,一是直接授权,二是间接授权。而行政委托的方式较为灵活,由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具体的委托决定来进行。

4法律后果不同,行政授权,使本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在授权范围内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行政委托并不发生行政职权和职责的转移,受委托的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只能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代理委托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不直接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3.公务员的法律概念

广义: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狭义:国家依法定方式任用的,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依法行使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员的人员

4.如何识别公务的公务行为?

一、时间因素。公务员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施的行为是公务行为,在工作时间之外实施的行为是个人行为

二、岗位因素。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实施的行为是公务行为,公务员离开工作岗位实施的行为一般属于个人行为

三、职责因素。公务员在工作时间之外和非工作场所实施的行为,如果与职责有关,通常认为是公务行为,如果其行为既非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场所实施,又不能证明其行为与职责有关,则应认为是个人行为。

四、命令因素。公务员按照行政首长命令、指示或委托实施的行为是公务行为,如果其行为既无行政首长的命令、指示或委托依据,也不是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实施,又不能证明与职责有关,该行为属于个人行为

第四章思考题

1.什么是行政行为?有何特征?

概念: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行使行政权力,对外部相对人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特征:(1)从属法律性:是指行政行为受法律约束

(2)单方性:是指出行政合同外,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单方意思表示

(3)裁量性:是指行政行为可以在法定幅度内自由选择

(4)强制性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和配合,否则导致强制执行(5)效力先定性:是指行政主体已经作出的行政行为,在没有被国家有权机关依法宣布无效前,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约束力,任何个人和团体都必须遵守和服从。

(6)无偿性:是指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

2.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与效力

(1)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为的作出或者形成。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一般包括四个:

成立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功能要件

(2)生效:即时生效,公告生效,受领生效,附条件生效

(3)效力:公定力拘束力执行力确定力

第五章

1.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不特定的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

特征:(1)对象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政对象

(2)效力持续性:抽象行政行为所指定的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虽然一般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对于往后的同类事件具有反复适用的持续性效力

(3)准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法律特征,并经过一系列类似立法的程序

(4)不可诉性: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诉讼对象。

2.行政立法的含义和性质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

性质:行政性立法性从属法律性

3.行政立法的一般程序

行政立法的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或规章的活动程序。一般包括:1 立项 2 起草3听取公众意见 4 审查5决定 6 发布与备案7修改,废止

4.制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含义、特征和主要类型

国家行政机关制定除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规定行政措施等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及被授权组织为实施法律和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决定,命令等普遍性行为规则的总称

特征:1 制定主体的广泛性2效力的多层性与从属性3规范性

第六章思考题

1.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合法要件

概念: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依法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

特征:(一)行政性(二)特定性(三)外部性(四)单方性(五)法律性

合法要件:(一)主体合法。主要表现为:

(1)行为主体应具备行政主体资格(2)实施行为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身份

(二)权限合法。

(三)内容合法。表现为:(1)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事实依据,意思表示真实、完整和确定,

适用法律准确。(2)具体行政行为的目的符合立法本意。

(四)程序合法。表现为:

具体行政行为不仅要符合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还要符合行政程序制度。

(五)形式合法。具体行政行为要求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2. 行政许可的法律定义和特征

定义: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规范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以颁发书面证照的形式,依法作出准予或不准予行政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行为。

特征:1.行政许可是一种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3.行政许可是有限设禁和解禁的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5.行政许可是要式行政行为

3.行政确认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行政主体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对某一特定的法律事实、法律资格或权利义务关系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确定、认可和证明的具体行政行为。

特征:1.行政确认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行政确认一般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3.行政确认行为是一种外部的具体行政行为

4.行政确认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确认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4.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制裁

特征: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

2.行政处罚的对象是特定的行政相对人

3.行政处罚针对的是行政违反而不是犯罪行为

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对于违法事实确凿、情节简单的行政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的程序。第一,适用条件:

(1)违法事实确凿(2)有法定依据(3)小额数额的罚款。(《行政处罚法》规定对

公民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1000元以下《治安管理处罚法》200元以下)第二,内容:

(1)表明身份(2)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依据(3)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4)将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应当享有的行政救济权利(5)备案,行

政处罚决定必须抱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6.行政合同概念和特征

概念: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在行政主体之间,或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为了达到一定的行政目的,经过协商,双方意见表示一致所达成的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特征:1.行政合同的主体必须有一方是行政机关

2.行政合同的成立必须有双方当事人的一致意思表示

3.行政合同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4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行政机关享有优先权,处于主导地位。相对人不享有单方变更和解除权

5.行政合同适用行政法规则,其纠纷通过行政法的途径解决。

7.行政应急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行政应急,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行政机关依法运用行政紧急权力控制突发紧急事态以回复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

特征:1.出现了突发紧急事态。2.有权国家机关依法启动紧急程序,授权政府依法运用紧急权力,采取紧急措施。3.在紧急状态下,某些宪法和法律的条款处于中止状态,个人将增加新的负担和接受必要的权利克减

类型:1.自然灾害行政应急2.安全事故行政应急3.公共安全行政应急4.社会安全行政应急

第七章思考题

1、行政程序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行政程序:

概念: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守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的总称。

特征:(1)法定性;(2)多样性;(3)分散性。

作用:(1)保证依法行政的实现;(2)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3)扩大公民参与行政的机会和途径;(4)提高行政效率,保障实施行政实体法。

2、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1)程序法定原则

(2)公开原则

(3)公正原则

(4)公平原则

(5)参与原则

(6)效率原则

3、行政程序基本制度

(1)告知制度

(2)听证制度

(3)说明理由制度

(4)回避制度

(5)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6)时限、时效制度

(7)案卷制度

第八章思考题

1、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复议:

概念: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

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特征:(1)行政复议只能由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

(2)行政复议权只能由法定机关行使。

(3)行政复议的审查对象只能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4)申请行政复议是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

(5)行政复议是一种法定的程序性活动。

2、行政复议的范围

(一)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第6条

对下列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

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

的。

(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

定不服的。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

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5)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6)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8)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

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9)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

发放的。

(10)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二)抽象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第7条

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

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申请人在对具体

行政行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尚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那个的,可以在行政

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前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三)行政复议的排除:《行政复议法》第7、8条

下列事项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1、不服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审查。

2、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

出申诉。

3、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此外,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也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3、行政复议机关、复议机构、管辖规则与集中行使复议权

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

复议机构:行政复议机构是指复议机关内设的具体办理有关行政复议工作的机构。目前承担行政复议工作的机构,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复议机构。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设在

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或者与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合署办公。行政复议法规定,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也承担对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委的行政复议行为提出异议的行政复议职责,其行政复议机构设在国务院法制办。

管辖规则:

行政复议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的权限和分工,即某一行政争议发生后,应由哪一个行政机关来行使行政复议权。只有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进行的复议活动,作出的复议决定才是合法有效的。

《行政复议法》关于管辖的规定,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1)申请人选择管辖原则

(2)上一级主管部门或政府管辖原则

(3)本级机关管辖原则

(4)设立机关管辖原则

(5)共同管辖原则

4、行政复议法对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规定

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作为行政复议主体,参加复议活动的当事人以及他们的代理人。当事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他们参加行政复议的原因不同,在行政复议中的地位亦不同。

5、行政复议决定种类

(1)维持决定

(2)履行决定

(3)撤销决定

(4)变更决定

(5)确认决定

(6)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7)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

(8)赔偿决定

6、行政复议和解与复议调解

行政复议和解:在行政复议过程中,申请人对被申请人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可以自愿达成和解,但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准许。

行政复议调解:指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在行政复议机构的主持下,按照自愿、合法原则,调解被申请人行使法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和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的一种行政复议结案的方式。

第十章思考题

1、行政诉讼的含义、原则

答:行政诉讼是指利害关系人认为行政主体及行政人的行政公务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诉讼活动和制度。

行政诉讼的原则包括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一)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三)合议制原则;(四)回避原则;(五)公开审判原则;(六)两审终审原则;(七)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八)辩论原则;(九)使用本民族语文、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十)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原则;(十一)不告不理原则。

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只在行政诉讼领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政诉讼基本原则。其主要指合法性审查原则。

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具体内容主要是:

(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一般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一般不审查并不等于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我国人民法院是可以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只是不能直接宣布这些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违法或直接撤销这些文件而已。

(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进行合法性审查,一般不审查其合理性、适当性。作为合法性审查的例外,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合理性问题进行审查。《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11条

答:行政诉讼范围,又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在处理行政争议上的权限和分工,即哪些行政争议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哪些不能。(一)行政诉讼的肯定范围

(1)行政处罚案件;(2)行政强制案件;(3)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的案件;(4)行政许可案件;(5)行政不作为案件;(6)发放抚恤金的案件;(7)违法要求履行义务案件;(8)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或与人身权财产权有利害关系的案件。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课本提到的有“有关国际贸易的行政案件”,有关国际贸易的行政案件包括“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行政案件”“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行政案件”“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其他国际贸易行政案件,主要集中于外商直接投资领域”)。

(二)行政诉讼的否定范围: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抽象行政行为;(3)内部行政行为;(4)终局行政载决行为,可以分为两类,选择终局型与复议终局型(详见课本P26);(5)刑事司法行为;(6)行政调解行为;(7)行政仲裁行为(区别行政裁决);(8)行政指导行为(不具有强制力);(9)重复处理行为(利害关系人对已过申请复议或者起诉期限的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有关行政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的行为);(10)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11)司法行政协助行为。

3、行政诉讼管辖的基本规则(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

答: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职权分工。

行政诉讼管辖分为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基本规则包括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高级人民法院管辖与最高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基本规则包括一般地域管辖规则与特殊地域管辖规则)、行政诉讼的裁定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与移转管辖)。

其中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有:依据《行政诉讼法》第14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对下列行政案件拥有第一审管辖权: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政府所作的行政公务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复议)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重大、复杂的案件,包括(1)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但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可以除外;(2)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3)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案件;(4)其他重大复杂的案件。

4、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的特殊规定

答:《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举证责任主要由被诉的行政主体一方来承担;

举证责任的特殊规定:《行政诉讼法解释》第27条规定了下列事项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1)证明起诉行使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2)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3)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4)其他应由碑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5、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

答: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审判依据;规章符合法律法规时,法院必须参照;一般规范性文件有明确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且不违反法规和规章时,法院予以参考;法院适用司法解释应在判决书中援引。

6、行政撤诉有关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则

答:对于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未获得法院允许,或者原告没有提出撤诉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原具体行政行为。

7、法院判决、裁定和决定的适用范围

答:(一)行政诉讼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代表国家,对原告起诉的行政公务行为是否合法以及该行为的法律效力所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威性的判定。

行政诉讼判决的适用:详见课本P92-P94

(二)行政诉讼裁定,是指人民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为解决有关诉讼的程序问题而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详见课本P98-P100

(三)行政诉讼决定,是指人民法院为了保证行政诉讼的顺利进行,对诉讼活动中遇到的特殊事项所做的处理判定。

行政诉讼决定的适用:详见课本P101-P102

第十一章思考题

1、行政赔偿的含义与特征

答: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行政赔偿的特征有:

(1)行政赔偿中侵权行为的主体特定,为行政主体。

(2)行政赔偿的请求人是特定的,即受侵害的相对人。

(3)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特定,即国家。

(4)行政赔偿的范围特定,一是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二是行政事实行为造成的损害。

2、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答:(1)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职务违法原则。(扩展:《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第四稿将违法归责变为结果责任归责。不足之处在于处理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严重打砸抢烧事件时,适用结果归责很难处理。)

(2)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有:一、侵权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二、行政公务行为违法(即职权行为违法并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利益,构成一种行政侵权);三、有损害结果;

四、损害后果必须与违法公务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3、行政赔偿的范围与免责条件

答:(1)行政赔偿范围,是指国家对哪些行政公务行为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对哪些损害不予赔偿,即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领域。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范围,包括人身自由权损害赔偿和生命健康权损害赔偿。人身自由权损害赔偿又包括1、违法拘留;2、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如强制扣留、强制治疗、强制戒毒、人身管束、限制染疫的人的人身自由等);3、非法拘禁。生命健康权损害赔偿包括: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2、违法使用武器、器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3、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二、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范围,详见课本P133

(2)免责条件: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有: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

二、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不可抗力和《行政赔偿司法解释》第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以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人

答:一、行政赔偿请求人,是指因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执行职务而遭受损害,有权请求国家赔偿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中,有权提出赔偿请求的人是受到行政侵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中限制行为民事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的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但赔偿请求人仍是其本人。

此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

1、受害人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也可以成为赔偿请求人。公民因行政行为造成死亡的,其继承人可以死亡公民的名义提出赔偿请求。

2、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不发生赔偿请求权转移的情形有:(1)法人或其他组织被行政机关吊销许可证或执照,但该法人或组织仍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赔偿请求,不必发生请求权转移问题。(2)法人或其他组织破产,也不发生赔偿请求权,破产程序尚未终结时,破产企业仍有权就此前的行政侵权损害取得国家赔偿请求。(3)法人或其他组织被主管行政机关决定撤销,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行政诉讼一并提出行政赔偿,不发生转移赔偿请求权问题。

二、赔偿义务人,是指依法履行赔偿义务、接受赔偿请求、支付赔偿费用、参加赔偿诉讼程序的行政机关。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详见《国家赔偿法》第7、8条)(规定同行政诉讼的被告)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4、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5、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6、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5、行政赔偿方式

答:行政赔偿的方式是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各种形式。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即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优先考虑予以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

6、行政赔偿标准

答:行政赔偿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对受害人的救济程度以及行政赔偿制度的社会效益。不同国家对行政赔偿标准的设定也不一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惩罚性标准,即支付的赔偿数额超过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带有惩罚性质;二是补偿性标准,即支付的赔偿金能够填平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使其合法权益恢复到受害前的状态;三是抚慰性标准,即支付的赔偿金不以补足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为目标,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受害人予以赔偿,按此标准,国家支付的赔偿额往往少于受害人实际所受损失。我国采用第三种标准。

赔偿标准如下:

侵犯公民人身权

1、侵犯人身自由:每日按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均工资支付赔偿金,造成身体伤害的,赔偿医疗费

及误工减少的收入,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2、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医疗费和残疾赔偿金,部分当时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并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人支付生活费

3、造成死亡的,赔偿死亡赔偿金以及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并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人支付生活费

侵犯公民财产权

1、对违法取得的财务应当返还原物

2、对应当返还的财务有损害的,采取下列方法

(1)恢复原状;(2)灭失或不能恢复原状的,进行金钱赔偿

(3)财产已经拍卖了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3、对财产造成直接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4、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或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7、行政赔偿程序

答:行政赔偿程序,是指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行政赔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处理赔偿申请,以及人民法院解决行政赔偿纠纷的步骤、方式、顺序、时限的总和。

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受害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的,应当首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2个月内作出赔偿决定)提出,在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或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才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30天内)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个月内)。

适用情况为:1、争议双方对行政职权合法性没有争议,但赔偿问题达不成协议。

2、侵权行为已经被确认为违法或已经被撤销、变更,被法院判决违法而撤销。

3、该行为为终局裁决。

4、事实行为等情形。

二、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是指请求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要求。

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通常先确认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否,再决定是否赔偿。

与行政复议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时间: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

处理:复议机关应当在受到复议申请通知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决定

救济: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赔偿诉讼

起诉后至一审庭审结束前

其余均依照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测试题及答案

行政法测试题及答案

行政法测试题及答案

祝大家考试成功 行政法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A.行政处罚权 B.行政复议权 C.行政指导权 D.行政审判权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 A.合法性原则 B.行政法治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应急性原则 3.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内部行

政行为D.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4.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乡、镇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 D.公安局法制科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 A.行政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6.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属于() A.无效的行政行为 B.有效的行政行为 C.可以撤销的行政行为 D.需要重作的行政行为

7.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人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性质是()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 C.行政监督 D.行政指导 8.专利行政许可属于() A.共存行政许可 B.非排他性行政许可 C.特殊行政许可 D.排他性行政许可 9.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A.国家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C.行政相对方 D.行政受托人 10.某单位逾期拒绝拆除其违章建筑,城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某工程队强行拆除违章建筑的行为,属于()

A.直接强制 B.执行罚 C.代履行 D.行政罚 11.国务院向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颁发500万元奖金,该行政行为是() A.行政许可 B.行政奖励 C.行政补偿 D.行政给付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给付的是() A.支付保险金 B.支付行政赔偿金 C.支付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费 D.支付行政合同违约金 13.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行政纠纷 B.民事纠纷 C.行政职务纠纷 D.特定的民事纠纷 14.行政合同的主要特征是()

2016年10月自考行政法学(00261)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1)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o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具有行政法规范最高效力的是 A.宪法B.自治条例C.行政法规D.国际条约2.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是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 C.行政法和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3.下列属于行政公开原则具体要求的是 A.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B.行政过程公开 C.不存在偏见D.不单方接触 4.下列有权行使行政调解权的是 A.基层人民法院B.县公安局 C.中级人民法院D.海事法院 5.下列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某市消费者协会B.民政部 C.某市税务局D.某县人民政府 6.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某目有.企业总经理B.某镇政府的副镇长 C.某基层法院派出法庭的法官D.国务院审计署科员 7.行政行为以其适用与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 A.羁束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B.依申请行政行为与授益行政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D.具体行政行为与要式行政行为8.行政奖励属于 A.授益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 C.不利行政行为D.双方行政行为 9.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法定的国家权力机关B.法定的国家机关

历届行政法测试试题.

历届行政法试题2009.7

————————————————————————————————作者:————————————————————————————————日期: 2

试卷代号:118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 0 0 8 -2 0 0 9 学年度第二学期“ 开放本科” 期末考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2 0 0 9年7月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 .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2.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 3 .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和行政职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4 .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5 .我国《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6 .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 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7 .行政合同缔结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题目中,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且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每题2分,共10题,20分) 1 . 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 A . 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普通公民 B .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拟定 C .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具有统一性 2 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 A.两者是径渭分明的 B .合理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问题 C .合法性原则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 D . 合理性原则适用于一切领域 3 . 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A ) 。 A.行政调解 B .行政立法 C .行政奖励 D .行政处罚 4 .以下主体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B ) 。 A.国务院 B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C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 D .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办事处 5 . 行政授权的依据是( C ) 。 A.法律 B .法规 C . 法律法规 D . 规范性文件 6 . 以下不属于行政相对方义务的是( C ) 。 A.服从行政管理 B .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 C .参与听证 D .遵循法定要求 7 . 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 D ) 。 A . 行政处罚 B . 行政监督 C . 行政许可 D . 行政合同 8 .以下监督检查,不属于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的是( D ) A.层级监督检查 B .书面检查 C .抽样检查 D .自检制度 9 .行政指导制度最典型、应用最普遍的国家是( B ) 。 A.德国 B .日本 C . 法国 D . 意大利 10 .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内容的是( B ) 。

行政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5年10月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模拟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税务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征税,这说明税收征缴是(A)8-117 A. 羁束行政行为B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 抽象行政行为D .授益行政行为 2. 房产登记行为属于一种(B)10-183 A. 行政规划B .行政确认C .行政许可D .行政调查 3. 行政征收的必要条件是(D)12-216 A.政府发展的需要B .生产发展的需要C .商业利益的需要D .公共利益的需要 4. 下列属于非强制的行政行为是(D)16-270 A.行政确认B .行政规划C .行政调查D .行政指导 5. 对财政预算的制作与执行的监督主体是(B)19-322 A.各级党委B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C.人民法院D .人民检察院 6. 下列不可诉的行政行为是(D)25-445 A.对交通违章罚款的行为B .对外国人出入境的限制行为 C.对报考公务员的录用行为D .国防管理行为 7. 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主体是(A)30-545

A.人民法院B ?审判委员会C ?行政审判庭D ?合议庭 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一,这一要求体现了行政许可的(D)3-44 A.法定原则B ?责任制原则C ?时效原则D ?信赖保护原则 9?国家公务员认为其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所在机关的侵犯或不公正的待遇,他有权提 起(A)6-91 A.行政申诉B ?行政仲裁C ?行政复议D ?行政诉讼 10.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向(B)29-541 A.下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B .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C.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D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11. 《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是否予以行政赔偿决定的期限是: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的(B)22-396 A. —个月内B .两个月内C .三个月内D .六个月内 12. 对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案件提起复议申请,其复议管辖机关是 (B)21-361 A.上级人民政府B .上一级人民政府 C.本级人民政府D .地方人民政府的专门复议机关 13. 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其管辖法院是(C)26-478 A. 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B. 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C. 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D.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行政法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行政法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试题1:行政处罚只能()。 A: 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 由公安机关执行 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试题2: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A: 二审终审 B: 一审终审 C: 一审一复核 D: 一审二复核 试题3: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 查封、扣押 B: 强制收购 C: 限价出售 D: 代执行 试题4: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A: 行政处罚 B: 行政征购 C: 行政征收 D: 行政征用 试题5: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A: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C: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 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试题6:《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 违法行为发生地 试题7:()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 法律 B: 地方性法规 C: 行政法规 D: 国务院部委规章

试题8: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试题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 具体行政行为 B: 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处分行为 D: 民事侵权行为 试题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全国人大 B: 各级人民政府 C: 法院 D: 社会团体 试题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 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 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试题12: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 B: 法律监督 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 市场监督 试题13: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A: 执行罚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处分 D: 行政强制执行 试题14: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A: 指定管辖 B: 特殊地域管辖 C: 协议管辖 D: 合并管辖

行政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张某在某商店买东西,因对所买东西质量不满而与商店老板发生争吵,在争吵中张某用手中的啤酒瓶将商店老板砸伤。商店店员拨打110报警,辖区派出所接到报案后,将张某带回派出所,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由对其处以1000元的罚款,并责令其赔偿商店老板医药费7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派出所的处罚行为是违法的,超越了派出所的职权范围 b.派出所的处罚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的,所以是合法的 c.派出所的处罚是否合法取决于商店老板的伤势 d.张某如果不服派出所的行政处罚,应以派出所所属的公安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程序的? a.因有关纳税问题与税务机关、海关产生的争议 b.公安局对中国公民出境的申请不予批准 c.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 d.对省级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3.某县公安局认为刘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在公共场合侮辱某女土,情节严重,对其处以5日行政拘留。刘某不服,向市公安局提起复议,市公安局作出复议决定,对其处以10日的行政拘留。刘某又不服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刘某可以以县公安局或者市公安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b.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复议决定,则市公安局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复议结果相同的复议决定 c.法院如果认为对刘某的行政处罚过重,显失公平,有权据此作出变更判决,直接判决将行政拘留时间减为1天 d.若人民法院认为对刘某的处罚适用的法律错误,不得判决撤销处罚决定 4.某省行政机关对违反我国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某外国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对该公司罚款20万元。该公司不服,提起诉讼。请问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该公司应该向该省具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该公司的行为发生在某项法律生效以前,行政机关在新法生效之后作出该处罚决定的,当事人不能依照新法的规定提起诉讼c.如果该案件是在该省发生的,法院可以参照该省政府制定的规章 d.法院在审理该案件时适用的某项法律具体条文存在两种合理解释,其中一种解释与我国缔结的国际条约的有关规定相一致,应当选择与国际条约一致的解释,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5.某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7年,陈某不服提出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经县人民检察院申请,原审法院将案件退回县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县人民检察院经补充侦查认定陈某构成犯罪证据不足,遂作出不起诉决定。陈某提起国家赔偿请求,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应为下列哪一机关? a.县人民检察院和县人民法院 b.县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 c.市中级人民法院 d.县人民检察院 6.按照《教师资格条例》,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作出决定。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05年10月,张某向北京市教育局申请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适用《教师资格条例》,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作出决定 b.《教师资格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应当服从《行政许可法》关于期限的规定,教育局应当适用《行政许可法》,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c.教育局可以选择适用《教师资格条例》或者行政许可法关于期限的规定作出决定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不一致的,教育局应当通过北京市政府报请国务院决定 7.下列何种国家侵权行为可以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 a.公安人员盘问过程中殴打张三 b.海关违法扣留张某8小时

2016年4月自考行政管理学(00277)试题及答案解析

行政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77)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 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页至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 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 A.规范方法B.经验方法 C.案例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3. 1916年,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管理理论是A.管理过程理论B.组织行为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D.官僚组织理论 4.行政环境的构成、影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体现了行政环境的 A.层次性 B.复杂性 C.动态性D.综合性 5.与行政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A.人造环境B.自然环境 C.国际环境 D.经济环境 6.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是 A.国家机关自身利益B.行政效率 C.少数特定人员的利益 D.掌权者的利益 7.我国中央与地方在财政关系上正式推行分税制改革始于 A.1992年B.1993年 C.1994年D.1995年 8.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各种学派中,以哈耶克、罗宾斯为代表的学派是A.供给学派B.理性预期学派 C.公共选择学派D.自由主义伦敦学派 9.弱势政府时期政府“守夜人”职能的消极意义在于它导致了 A.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B.国家公共开支日益庞大 C.社会福利耗资过多 D.国家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社会保障学07484》复习资料--201712月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7484) 一、识记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2.标志着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轨道是19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3.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4.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等体现了基金的共担性。 5.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6.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是《疾病保险法》。 7.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这种社会保险制度贯彻普遍性原则。 8.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是复合型。 9.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10.《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1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12.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呼吁改进医疗社会保险,以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并在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 13.实行个人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以新加坡国家最为典型。 14.工伤保障制度的保障方式与工伤事故责任归属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对工伤事故实行绝对责任或实行无过失补偿原则。 15.工伤的认定,主要是看负伤、残疾或死亡是否与工作相关,是否是因为工作或他人、社会的利益造成的。具体标准是由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16.在我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是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

行政法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行政法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的核心是( A ) A行政权B 行政组织c行政机关c行政人 2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的总和称之为( B ) A行政法规B行政法C 行政规章D行政法律 3我国行政法渊源中具有最高效力等级的是( D )。 A.法律 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中共中央发布的政策性文件 D.宪法 4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B ) A行政法律关系B行政关系C行政管理法律关系D 行政救济关系 5行政法以规范国家的(C )为其内容。 A立法活动B审判活动C行政管理活动D检察活动 6 2003年5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属于(D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规章 7 按隶属关系对内部相对人实施管理的行政主体称为( A ) A内部行政主体B外部行政主体C本行政主体D派出行政主体 8行政职权随组织的成立而自然形成,无须经其他组织授予的管理主体是( B ) A授权行政主体B职权行政主体C单独行政主体D共同行政主体 9《中国银行章程》规定,“根据国家授权,发行外币债券”。据此,中国银行从事上述活动时是( C ) A职权行政主体B内部行政主体C授权行政主体D派出行政主体 10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 )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全国人大常委D省级政府

11《国务院组织法》是(A )。 A.法律B.部委规章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 12根据我国宪法,有权制定部门规章的主体是(B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部委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 13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 C ) A.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B.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 C. 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 14行使立法解释权的机关是( B )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 15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须出于正当动机,符合正当目的,这一要求体现了行政行为的哪种特性(A) A 正当性 B 强制性 C 情理性 D 平衡性 16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行政职权由法设定B行政行为违法无效C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合乎情理D 行政行为必须受到监督 17关于行政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行政主体主要是组织,也包括个人B 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 C、任何情况下行政主体也就是行为主体 D、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主体 18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 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B. 行政主体还包括执行公务的国家公务员 C. 只要是行政机关任何时候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D. 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

2016年行政法司考题(附答案)

试卷二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43.根据规定,地方的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拟定,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由下列哪一机关发布?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44.为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某区政府发布通告:凡在本通告附件所列名单中的企业两年内关闭。提前关闭或者积极配合的给予一定补贴,逾期不履行的强制关闭。关于通告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行政规范性文件 B.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给付 D.行政强制 45.李某多次发送淫秽短信、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公安机关经调查拟对李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关于此处罚决定,下列哪一做法是适当的? A.由公安派出所作出 B.依当场处罚程序作出

C.应及时通知李某的家属 D.紧急情况下可以口头方式作出 46.下列哪一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A.审计局封存转移会计凭证的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资料 B.公安交通执法大队暂扣酒后驾车的贾某机动车驾驶证6个月 C.税务局扣押某企业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D.公安机关对醉酒的王某采取约束性措施至酒醒 47.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纠纷向工商局申请公开乙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该局公开了乙公司的名称、注册号、住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但对经营范围、从业人数、注册资本等信息拒绝公开。甲公司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关于此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先向工商局的上一级工商局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法院起诉 B.工商局应当对拒绝公开的依据以及履行法定告知和说明理由义务的情况举证 C.本案审理不适用简易程序 D.因相关信息不属政府信息,拒绝公开合法 48.某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以某公司生产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违反《食品安全法》为由,作出处罚决定。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申请复议期限为60日 B.公司不得以电子邮件形式提出复议申请 C.行政复议机关不能进行调解 D.公司如在复议决定作出前撤回申请,行政复议中止 49.某区卫计局以董某擅自开展诊疗活动为由作出没收其违法诊疗工具并处5万元罚款的处罚。董某向区政府申请复议,区政府维持了原处罚决定。董某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社会保障学B卷

A.福利国家 B.社会保险型 C.混合型 D.国家保险型 4.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 A.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再分配功能 B.具有很强的社会财富初次分配功能 C.能够提高个人的积极性 D.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5.在任何危险损失以及满足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的是()。 A.社会保障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救济 6.中国社会保障对象不包含农民的是()。 A.社会优抚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福利 7.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是 ()。 A基本养老保险 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D.社区性养老保险 8.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 A.一种互补性的非正式失业保险制度 B,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失业保险制度 C.一种替代性的正式失业保险制度 D.一种互补性的正式失业保险制度 9.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A.雇主 B.被保险人 C.国家 D.被保险人和雇主 10.无论发生多少医疗费用,参保人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各自按一定比 例共同承担费用的方法是()。 第2页(共8页)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准 考 证 年 级 _ _ _ _ _ _ _ 层 次 _ _ _ _ _ _ _ _ 专 业 _ _ _ _ _ _ _ _ _ 座 位 号 _ _ _ _ _ _ _

A.起付线法 B.封顶线 C.扣除法 D.共付法 11.职工因工伤停工医疗期间,直到医疗终结为止,工资为原工资的()。 A.100% B.70% C.80% D.50% 12.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未婚先孕并生育子女的少女的保障方法为()。 A.生育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福利 13. “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亚当·斯密主义 D.哈贝马斯主义 14.社会优抚的保障水平是()。 A.集体性保障措施 B.公平性保障措施 C.福利性保障措施 D.优惠性保障措施 15.()是中国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 A.特殊救助 B.贫困救助 C.失业救助 D.自然灾害救助 16.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救助内容的是()。 A.自然灾害救助 B.孤寡病残救助 C.失业工人救助 D.城乡贫困户救助 17.中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条件之一是参加保险缴费期限要满()年。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8.第一次提出“社会保障”这一术语的是()。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9.各国优抚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二是社会筹集统筹,三是个人投保。我国优抚保障制度的优抚资金的筹集方式是()。 A.国家财政拨款和个人投保 B.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筹集统筹 C.个人投保和社会筹集统筹 D.国家财政拨款和企业投保 20.某家庭在一年的支出共为2000元,其中粮食700元,水果、蔬菜和 其他饮食用品为500元,教育支出为500元,衣物和其他杂项开支为 300元。则该家庭属于()。 A.富裕 B.勉强度日 C.小康水平 D.绝对贫困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 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属于完全统筹项目的保险是()。 A.失业保险 B.工伤保险 C.生育保险 D.医疗保险 2.中国失业保险的条件是()。 A.必须是非自愿失业 B.年龄条件 C.失业者满足一定的缴费期限 D.有就业意愿 3.医疗保险与商业医保保险的运作机制不同,具体表现为()。 A.保险资金的来源不同 B.保险给付标准不同 C.保险给付额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同 D.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方式不同 4.属于广义住房社会保障范畴的是()。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页(共10页) 第4页(共10页)

行政法期末考试练习题

综合练习题(一)(一)名词区别与联系(15分) 1.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2.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 3.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1.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2.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 (二)填空题(10分) 1.美国行政法学家F.J.古德诺认为政治就是国家意志的,行政则是国家意志的。 2.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的组织。 3.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六种。 4.行政合同的履行主要应遵循实际履行、、三原则。 3.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 管辖。对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管辖。 (三)单项选择题(5分)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 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D.行政法治原则 2、区公所的设立要经批准。() 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人大常委会 C.县级人大常委会D.省级人民政府 3.《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A.宪法B.法律 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4、省环保局的赔偿费用由财政支出。()A.中央政府B.省人民政府 C.省环保局D.国家环保局 5、下列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是。()A.行政机关处理离婚纠纷的调解书 B.行政机关任命其工作人员担任某职务的决定 C.行政机关颁布禁止燃放爆竹的决定 D.行政机关对森林资源所有权归属的处理决定 (四)多项选择题(10分) 1.行政主体可能是下列。(ABD)A.国家行政机关B.行政监督检查机关 C.行政相对方D.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下列可以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BC)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与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与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与答案(2005年4月)(2009-02-07 21:52:12) 转载标签:自考abc-021教育分类:自考ABC 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试题与答案 课程代码:0092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全国人大制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C.《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务院制定) D.《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提起诉讼的时效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 A.15日内B.一个月内 C.二个月内D.三个月内 3.某公司经审核取得了“天燃气经营许可”,这种许可是行政法上的() A.特许B.一般许可 C.认可D.核准 4.某区税务稽查大队公务员李某因参与聚众赌博被区公安分局处以7日拘留,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拘留行为属于() A.行政处分B.人身强制 C.行政处罚D.司法强制 5.张某被当地公安机关违法拘留15日,事后他请求国家赔偿。那么计算其每日的赔偿标准是() A.当地年度日平均工资B.当地上年度日平均工资 C.国家年度日平均工资D.国家上年度日平均工资 6.国务院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专家颁发500万元奖金,该行为属于() A.行政给付B.行政补偿 C.行政许可D.行政奖励 7.下列争诉属于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A.甲乙双方不服工商局对合同纠纷所作的调解 B.某歌厅不服文化局的查封 C.李某不服公安局对其采取的监视居住 D.某公务员不服其单位对他的行政处分 8.税务机关收缴滞纳金是对纳税人的()

2016年电大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小抄

2016年电大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小抄 电大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纲鉴易知录》上。 2、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亨利?法约尔。 3、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4、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5、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 6、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7、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怀特。 8、一般来说,管理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9、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和民主职能。 10、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同时,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能动作用,它可以影响和改造公共行政环境。 11、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1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也就是行政体制的惰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 13、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4、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15 级。

15、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级人民政府。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17、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一般包括公务回避、地区回避和任职回避。 18、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四种。 19、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改政务院为国务院。 20、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被称为机关行政。 21、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包括的内容是年龄条件、工龄和缴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以及身体与精神状况。 22、中国地方政府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府形式。 23、行政决策一般有两种决策方式即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24、行政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25、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叫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 26、行动政控制的起点。 27、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拟定决策方案。 28、行政领导者分为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四种。 29、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30、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31、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规定了国家公务员调配的四种基本形式是调任、 挂职锻炼、轮换和转任。

社会保障学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P28页小结1)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P51页) 3、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基金。(P112页) 4、现收现付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或统筹分摊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两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P95页) 5、完全积累式是养老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也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式。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照比例分摊到整个期间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P95页)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P4页—5页) (1)强制性。所谓强制性,是指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实施都是通过法律进行的。 (2)普遍性。社会保险要求社会化,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企业和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 (3)福利性。所谓福利性,是指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实施社会保险完全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4)社会公平性。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分配形式具有明显的公平特征。一方面,社会保险中不能存在任何特殊阶层,同等条件下的公民所得到的保障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在形成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和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价,从而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5)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的保障标准是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为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安定,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6)互济性。社会保险通过法律的形式向全社会有交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保费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并在全社会统一用于济助被保障对象,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可以从统一基金中相互调节。 2、简述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P29页小结5 ) 答:(1)人权保障原则;(2)公平优先原则;(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4)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5)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6)刚性发展。 3、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P112页 强制性、无偿性、储存性、互济性、专用性 4、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P112页小结4中)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2大时期,7个阶段。 1.创建时期 (1)初创时期(1949—1956)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而且社

2016年行政办公室个人总结

2016 年行政办公室个人总结 2016 行政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016 行政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 过去的一年里,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办公室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团结协作、尽职尽责,全面发挥参谋助手、服务保障、统筹协调的职能作用,通过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计划汇报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全心全意做好行政服务工作,为集团及各部门顺利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和基础支持。 办公室的工作是以服务为宗旨,为领导服务、为部门服务、为员工服务。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办公室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办公室全体成员不懈的追求,过去的一年里,办公室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逐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心做好服务。 行政前台,事情多,任务重,既要做好为公司全体员工服务,又要兼顾来访接待、来电记录、会务工作,还要做好信件收发登记工作、统一订餐等。 每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的是前台,义务加班加点的工作是前台常年不变的坚持。 为了确保全体员工有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前台吃苦耐劳,用心细心,在上班之前将所有办公室、办公桌整理完毕。 车队司机更是任劳任怨,甘于奉献,5+2 、白+黑到处都有他们接送客户,保证公司领导、紧急业务用车的忙碌身影。

可以说,集团每个办理紧急业务的人员背后,都有一名或多名默默奉献的车队司机。 车队司机在尽力保障安全的同时,为公司所有车辆办理保险、年检、油卡等后勤保障工作。 在办公用品采购、申领和发放上,办公室员工严格做到先走0A申请程 序,控制办公用品申请数量,高效采购、发放办公用品,做到物尽其用,减支降耗,正是依赖于办公室所有成员的耐心坚持和不懈努力,才使得办公室在过去的一年里,能够全面、细致的为集团及各部门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和基础支持。 (二)细心做好印章、证照管理工作,提高公章使用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办公室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公司合同章、业务章的使用和登记,严格审核每一个需要盖章的合同、协议,确保公章使用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一是安排专人专岗做好公章管理。严格规范公章的申请使用,每次使用公章需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申请登记,避免私用滥用公章的情况出现,确保公章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二是做好公司各类证照的日常使用和存放管理。 分门别类将公司各种证照归类存放管理,日常需要使用时,按照申请领用登记程序管理,掌握证照使用动向,确保证照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三是做好公司合同、协议等文字和内容的审核把关,最大限度避免公司合同在文字方面的错漏,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地

2012年社会保障学本科第二次网上作业(带答案)

单选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总分20.00) 1. 中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法律依据是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 c )。 (2.00分) A.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B. 、《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C. 、《失业保险条例》 D.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2. 失业率一般用失业人数占( b )的百分比来表示。 (2.00分) A. 就业人数 B. 经济活动人数 C. 流动人口数 D. 总人口数 3. ( a ),英国政府宣称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 (2.00分) A. 1948年 B. 1942年 C. 1935年 D. 1980年 4. 实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以( b )为典型。 (2.00分) A. 英国 B. 新加坡 C. 中国 D. 德国 5. 我国医疗保险统账模式建立与完善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是( a )。 (2.00分) A.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D. 、《关于试行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意见》 6. 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是( c )政府于1911年建立的。 (2.00分) A. 加拿大 B. 美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7. 医疗保险特征中最重要的一个是(c )。 (2.00分) A. 与工伤和生育保险相关联 B. 支付频率高且与缴费多少无关 C. 利益关系比较复杂 D. 第三方支付 8.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是(a )。 (2.00分) A. 德国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9. 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或员工退休制度,是( a)的产物。(2.00分) A. 工业社会 B. 农业社会 C. 氏族社会 D. 奴隶社会 10. 退休一词,始见于我国( d )文籍。 (2.00分) A. 汉代 B. 明清时期 C. 宋代 D. 唐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