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孔子学院

由孔子学院看我国软实力发展

摘要:从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孔子学院迅速在世界各地普及开来,直到今年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之间,孔子学院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极大的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举措给我国软实力发展带来的的最大意义。

关键词:孔子学院软实力发展

“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因地制宜,不仅仅作为一个教汉语的语言学校,而是开展一系列当地比较喜欢、容易接受的文化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员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示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精粹与灿烂,提高他们的兴趣,促使下一步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接触更多的中华文化。所谓“延承性”地传播,是以点向面扩展的方式来完成的,伴随着汉语国际化的进程,学习汉语的民众可以增强对中国的了解、认识与认同,这样慢慢传播下去,以一个“点”带动一片“面”,把中国文化与外界文化环境连接起来,让一部分学习汉语的学员带动一片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人,从而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理解、接受中华文化。

1.我国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发展状况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Confucius Institute),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它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在无形中上升。截至2014年9月,中国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3国合作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1]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持续发展,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这虽

然没有唐朝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悲壮,也没有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但是在当代,却也开创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首次大规模主动走出去,对话世界的创举,是中国逐步走向世界的又一选择。

2014年9月27日是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中表示,孔子学院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而不懈努力的象征,是连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纽带,并对孔子学院的光明未来充满信心。10年来,孔子学院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2.由孔子学院带来的成果分析孔子学院背后代表的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孔子学院是我国为提升软实力的一项举措。

近年来,中国的国力增强了,经济话语权越来越多,但文化话语权却远远不够,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使得外面的世界不够了解中国。而在中国对外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中,中国文化始终处于劣势,西方文化的输入远远多于并且强于中国文化的输出。与中国在工业产品的贸易上一直保持顺差的优势的情况下相比,中国在文化产品的贸易上,却长期逆差,面临“文化赤字”的尴尬。

早在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其真正的内在标识。形象是对外战略的表象,文化价值观是其内涵。而中国崛起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急需提升国家的软实力,着力国家人文精神塑造,要把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相结合,让“和合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国加快融入到国际社会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和建设和谐世界的主流之中,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历史发展的驱使下,孔子学院的成立与发展用它开创性的模式提高了我国出口的文化商品数量和文化服务质量,这是我国日益重视软实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也实现文化产品的输出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双赢,开始探索一条高效的文化产品输出模式。它致力于满足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需要。建立起了以充分对话为基础的文化产品输出模式,富于特色且成效显著,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探讨和大力推广。

3.软实力同硬实力一样,均为中国这辆跑车的轮子之一,任何一个轮子没有气

都会严重影响中国这辆高速的跑车。分析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的重要性,运用数据比较我国目前硬软实力的落差,并分析这种落差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因素。

“硬实力”和“软实力”常被我们用来衡量国家强弱。一方面,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施,才能两手硬。只有把发展国家软实力与增强国家硬实力统一起来,软实力才不至于显得单薄,没有厚重感。脱离硬实力的软实力,好似无源之水,底气不足。历史上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无法抵挡西方的坚船利炮,故不能单偏重于软实力。而脱离软实力的硬实力,像是少了些精气神,精神不足。“如果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弱,硬能力再受重创,这个国家就会迅速衰败下去。如果一个国家硬能力突遭重创但软能力很强,这个国家往往能绝地逢生,比如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9]美国在世界上的文化软实力之所以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同拥有强大的硬实力根基密不可分。所以“硬实力”和“软实力”要同时抓,两手都要硬。让文化软实力“软”能潜移默化的深入精神发挥作用,让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硬”能强国固本。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在硬实力方面已经逐渐拉近了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客观的说,在综合实力方面,尤其是在软实力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乃至西方国家和民众误解中国仅仅是一个输出物质产品,没有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国家,而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与高科技发展相联系的就是教育力和文化力。故实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多方位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是明智的抉择。

4.比较国外各国提升软实力所采取的措施和各国的文化名片,讨论各国外来文化对中国国民的影响,以及由文化影响带来的可能不利后果。

孔子学院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传播本国文化、提供文化交流的机构。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英国文化协会、法国文化协会等机构也旨在提供文化交流,加深理解和融合。例如,德国的歌德学院以德国著名文学巨匠歌德的名字命名,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之一[3]。主要工作是进行文化研究和推广,目标人群是生活在国外的德国人,旨在统一德国国民的文化认同,建立德国国民的文化归属。歌德学院格外关注与全球青年群体的沟通与联系,在选取文化传播的媒介时也格外考虑青年人的使用习惯。此外,歌德学院不仅把向外传播语言文化作为其使命与宗旨,同时还十分注重世界各地文化的向内流入,旨在把歌德学院建设成德国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的窗口。还有,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韩国连续剧、日本漫画、美国电影等风靡全世界,中国也要找出一个像这样能够代表本国的文化符号来走向世界。孔子学院非营利性的特点,具有很大的打造高信任度全球品牌的优势,可以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在孔子学院的长期发展目标中,正确定位,树立明确的品

牌形象,重视品牌价值,制定科学系统的品牌管理战略,对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5.中国目前面临的文化危险现状以及针对自身软实力现状所作出的改革措施。

2014年9月25日,美国芝加哥大学宣布停止与孔子学院合作之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于10月1日宣布,将于2014年年底终止与中国孔子学院已达5年的合作,不再续约,这是一个星期以来第二所与中国孔子学院停止合作的美国大学。[2]

2014年12月,外交部就孔子学院是否限制了美国大学学术自由作出了回应。

出现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日益升温的“中国热”及孔子学院的进一步普及,代表了中国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我们必须警惕“软实力威胁”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版本。有人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的“文化殖民主义”,尤其是在中国对非洲的投资过程中,不断有人指责中国在进行新一轮的殖民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孔子学院是中国海外软实力建设的工具,也是一个潜在的情报收集机构。”[7]并且曾有一些人大肆宣扬在不远的将来,汉语将取代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甚至会威胁世界各国传统的地方性语言的生存,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中国“软实力威胁论”,这同一些人宣称的“中国威胁论”相呼应,既是后者的延续,更是后者的翻版,都是希望通过夸大中国的影响力,使世界警惕中国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无疑他们是想在无形的“捧杀”中“棒杀”中国。

孔子学院的出现,是中国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愈加一体化之后的必然结果。孔子学院当前遇到的问题,实际是中国重新崛起为世界大国面临的问题,是中华文明重新恢复其历史地位的问题。所以面对外国舆论的猜忌,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和平发展的形象问题,不必讳言孔子学院的“软实力”,更不必“藏着掖着”发展软实力的举动。在开放性和信息化的世界里,依托孔子学院的平台深化沟通,展现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增进理解的意愿,以“合和”理念与和平发展的姿态寻求更多支持的期待,这也应该是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意蕴之一。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上强调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既要有所作为,不卑不亢,不能因为个别的语言“中伤”和“蓄意捧杀”而如履深渊,停滞不前;又要谦虚谨慎,以德报怨,关键是以宽容的心态处之。只有在自

身发展的同时“以德抱怨”,求同存异,才能共谋发展,取得共赢。使世界人民更加了解甚至趋向于认同中国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政治观念,从而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根据我国软实力现状以及现有措施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7.为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思想,中国在各国开设孔子学院,力荐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多元化作出贡献,愿与全世界人民共享古老民族的优秀智慧。

孔子学院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自身一次难得的文化自觉的启程。走出国门的孔子学院不仅帮助国人进一步认识到传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主动向世界推出中国文化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社会共建世界文化,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品位和格调。可以预期,在海外发展势头强劲的孔子学院在“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的同时,必将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好理想的最终实现而继续推进我国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把这座沟通中国和世界的友好桥梁建设得更加牢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