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中江南古镇影像小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c4491395.html,

中国电影中江南古镇影像小议

作者:王刚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7期

摘要:中国诗意电影代表作之一《林家铺子》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的电影美术创作水准,江南古镇影像成为其中重要组成元素,以电影影像为线索可以对许多内容及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美术

江南,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也可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自古以来“江南”的含义一直不断变化、伸缩不定。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意象不尽相同。从最早的先秦吴、越至三国、两晋中原衣冠南渡,中原汉人大量南迁,江南始成一个美丽富庶的地区,江南文化也得以形成并蓬勃发展。江南历来富足,被称为鱼米之乡,古镇小城星罗棋布,它们在生活,文化,建筑等各个方面各具特色。长江中下游河网交错其间小桥流水、曲径回廊、古典园林如诗如画、配以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江南古镇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相适应的建筑形态。”[1]

以江南古镇为背景的电影创作在中国电影史中一直绵延不绝。自经典电影——《小城之春》至今,影视剧中时时可见古镇身影,如《似水年华》的乌镇,《碟中谍3》的西塘,《理发师》的前童,《色戒》的新场,《京城81号》的惠山等等。古镇也在这些电影中成为独特的符号存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步入一个黄金时代,当时的电影创作生产中心依然是地处江南的上海。江南从晚清国门洞开起,时有战乱,至新中国建立才从纷乱中摆脱。50年代

的优秀电影中就有些许江南古镇的影像,最著名的当属《林家铺子》、《祝福》等。这几部电影基本选择在江南城镇实景拍摄,电影影像饱含江南的意象。

电影《林家铺子》与之前的《小城之春》,之后的《早春二月》等电影都被冠以诗意电影的称号。这部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但主创人员从原著茅盾,到编剧夏衍,导演水华,美术池宁都是来自江南,以江南的实景演绎江南的故事。电影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小镇上的故事,围绕林家小店的矛盾冲突,鲜明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现象,折射出那个年代的艰难世道。电影的外景中展现出了一座河道纵横、小桥林立、粉墙黛瓦的古镇。影片主要外景地曾经被许多人标定在大名鼎鼎的桐乡乌镇,因为那里是《林家铺子》小说作者茅盾的故乡。其实这是一个误会,电影《林家铺子》主要拍摄地在与茅盾故乡桐乡乌镇相邻的德清新市。茅盾与夏衍都与德清新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据《德清之窗》的介绍:“《林家铺子》的原著是茅盾,编剧是夏衍,当时茅盾和夏衍是文化部正副部长,两人都跟德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夏衍在德清读过书,茅盾的姑妈从乌镇嫁到新市西河口钱宅。茅盾小时候经常来姑妈家做客,耳闻目睹西河口两岸店铺林立、商贸发达的景象,留下了深刻印象,原著中好多地方能找到新市的影子。”影片在环境、气氛的营造上也很出色。整部影片通过美术的精心选择和创作,让影片场景充分体现出江南古镇的特色,特别是让整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