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杀灭引起炎症的微生物。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如阿司匹林等)。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会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

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

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抗菌谱不完全相同,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一般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耐药。

?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

?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感冒以后应用抗生素实际上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

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

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

?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抗生素使用的9个误区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病毒性疾病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

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否则可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以致延误正确诊断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应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2)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

选药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可靠性较差。

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2)严格按照适应证选药。

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抗菌药剂量。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

剂量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疗程过短易使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4)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因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

如确实需要者,可选用专供皮肤黏膜局部应用的抗菌药,如新霉素、杆菌肽、莫匹罗星、磺胺醋酰钠等。

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青霉素类应禁用,头孢菌素类也应避免使用。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5)预防应用:对此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仅限于少数情况:

?风湿热复发的预防:患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或咽峡炎反复发作者给予青霉素G或苄星青霉

素,可预防复发。过敏者改用红霉素亦有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预防:对密切接触者以磺胺嘧啶(SD)或利福平(耐SD菌株)预防有效。?泌尿道感染的预防:间歇性应用SMZ-TMP、氟喹诺酮类、阿莫西林、多西环素有效。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6)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①.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④.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

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分类

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

青霉素

抗菌谱:

1)革兰阳性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厌氧的阳性球菌

2)革兰阳性杆菌:白喉、炭疽、破伤风、产气荚膜梭菌、放线菌属、真杆菌属

3)革兰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4)螺旋体

青霉素类

青霉素

急诊临床应用:

1)链球菌感染:咽炎、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肺炎、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

2)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3)革兰阳性杆菌:破伤风、产气荚膜梭菌

青霉素类

?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有一定作用。

?酰脲类青霉素(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

? G+ G-

?一代头孢菌素 +++ +

?二代头孢菌素 ++ ++

?三代头孢菌素 + +++

?四代头孢菌素 ++ ++++

?对革兰阳性菌:一代≥二代>三代

?对革兰阴性杆菌:三代>二代>一代

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特点:

1)对G-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不稳定

2)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肠杆菌和厌氧菌无效

3)某些品种对肾脏有一定毒性(大剂量头孢噻啶、头孢唑啉)

注射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可能增加肾毒性

头孢噻吩抗金葡菌作用最强。头孢唑啉临床应用最广泛。

头孢唑啉: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胆道、皮肤软组织、外科术后、创伤感染等头孢拉啶: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气管支气管急性炎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头孢菌素类

第二代头孢菌素特点:

1)对G-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2)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3)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4)肾毒性比第一代头孢菌素低

可作为一般革兰性阴性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流感杆菌也有较强作用。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骨关节、妇产科及耐青霉素的淋病奈瑟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特点:

?1)对G-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2)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3)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4)组织穿透力强,各组织、体液、体腔中达到有效浓度

?临床应用:重症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别是威胁生命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对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兼有厌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混合感染且病情为重者。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胆道、腹腔、胸腔、盆腔、骨关节、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重症感染。?一般性感染不应首选。

头孢菌素类

?第四代头孢菌素特点:

?1)对肠杆菌属的作用超过头孢他啶等三代头孢菌素

?2)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似或稍差

?当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时,可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替代治疗。

头孢菌素类

?抗铜绿假单胞菌:一代和二代无作用。三代有不同程度作用,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匹

胺>其它三代头孢及拉氧头孢

?头孢地嗪:有免疫调节作用。有抗菌和提高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

?所有头孢菌素类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抗菌作用均差

?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72小时内忌酒

?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脏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适当调整剂量。中度

以上肝功能减退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头孢哌酮可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或出血,合用维生素K可预防出血

其他?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噻吗灵)、氟氧头孢

单环类:氨曲南(雅河润)、卡芦莫南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美平)、帕尼培南

氧青霉烷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

?a克拉维酸/替卡西林(特美汀)

青霉烷类:?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

?a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普深)

他唑巴坦

?a他唑巴坦/哌拉西林(特智星)

头霉素类

?头霉素类的抗菌特点:(头孢西丁)

?1)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同

?2)抗厌氧菌作用强。此作用与氧头孢烯类的拉氧头孢(噻吗灵)相似,比所有第三代头孢菌

素强。

?用于盆腔、腹腔、妇科的需要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碳青霉烯类

?1)迄今已知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抗生素

?2)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包括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超广谱酶和Ⅰ类头孢菌素酶。

?3)对军团菌、沙眼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无效。对其他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效。?临床应用:除产生金属酶的菌种外,可用于所有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可能引起癫痫、肌阵挛、意识障碍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故不适

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可用于年龄在3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

单环类

?单环类的抗菌特点:

?1)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窄谱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稳定

性与头孢他啶相似。

?2)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耐药

氧头孢烯类

?氧头孢烯类抗菌特点:(拉氧头孢)

?1)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作用同头孢他啶

?2)对绿脓杆菌的作用不及头孢他啶

?3)对厌氧菌尤其是脆弱类杆菌的作用明显强于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

?4)对?内酰胺酶无诱导作用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一代红霉素、二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红霉素)

?1)需氧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厌氧球菌等感染的首选用药

?2)对非典型病原体包括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空肠弯曲菌等作用良好。红霉素是少数可

扩散进入前列腺的药物之一。

?3)对产生?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有一定活性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在临床是治疗军团菌病、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用药,在妊娠期

作为一线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

?克拉霉素与其他药物联合,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阿奇霉素可用于军团菌病,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尚可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所致的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通常为抑菌剂,高浓度为杀菌剂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及克拉霉素禁止与特非那丁(H1受体阻滞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合用,以免引起心脏

不良反应。

?肝功能损害患者如有指征应用时,需适当减量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肝病患者和妊娠期患者不宜应用红霉素酯化物(红霉素硬酯酸盐、红霉素酯琥珀酸盐、依托

红霉素、红霉素乳糖酸盐)。

?妊娠期患者有明确指征用克拉霉素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采用。哺乳期患者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

万古霉素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属糖肽类抗生素

?1)仅对G+菌,特别是G+球菌有有强大杀菌作用,包括MRSA

?2)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大多数金葡菌作用强于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作用与万古

霉素相似。

?3)去甲万古霉素是抗脆弱拟杆菌作用最强的抗厌氧菌抗生素,对肠球菌的杀菌作用也强于替

考拉宁,万古霉素一般对肠球菌无杀菌作用

?4)对所有G-杆菌和分支杆菌耐药。

万古霉素类

?适应证

?1)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或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肠球菌属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

?3)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4)具一定肾、耳毒性,疗程一般不超过14天。

氨基糖苷类

?分类

氨基糖苷类

?特点:

?1)抗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2)无抗厌氧菌活性

?3)消化道不吸收

?4)损伤肾功能和第八对脑神经

氨基糖苷类

?(1)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者,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其中链霉素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作用差,但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作用。

?(2)对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亦有良

好作用者,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小诺米星、依替米星。?(3)所有氨基糖苷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均差。

喹诺酮类

?临床上常用者为氟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革兰阴性

菌的综合疗效已超过青霉素族,达到一、二代头孢疗效。以环丙沙星抗菌活性最强。

?近年来研制的新品种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衣原体属、支原体属、军团菌等细胞内病原或厌氧菌的作用亦有增强,已用于临床者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

喹诺酮类

?适应症:

?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尿道炎以及宫颈炎。

?诺氟沙星主要用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或肠道感染。

?但应注意,目前国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中,耐药株已达半数以上。

喹诺酮类

?2)呼吸道感染: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主要适用于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所

致的下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可用于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及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此外亦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

喹诺酮类

?3)腹腔、胆道感染及盆腔感染:需与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4)部分品种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

喹诺酮类

?注意事项:

?1)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2)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3)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

?4)不宜用于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

?5)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

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总结

?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有一定作用。

?酰脲类青霉素(美洛西林、哌拉西林)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有不同程度作用,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其它三代头孢及拉氧头

?碳青霉烯类敏感

?单环类(氨曲南)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与头孢他啶相似

?氧头孢烯类对绿脓杆菌的作用不及头孢他啶

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抗厌氧菌药物总结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厌氧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头霉素类抗厌氧菌作用强。此作用与氧头孢烯类的拉氧头孢(噻吗灵)相似,比所有第三代

头孢菌素强。

?氧头孢烯类的拉氧头孢抗厌氧菌作用强。厌氧菌尤其是脆弱类杆菌的作用明显强于第一、二、

三代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对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敏感。

?大环内酯类对厌氧球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甲硝唑与替硝唑对厌氧球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总结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总结

?对?内酰胺酶稳定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G-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G-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单环类对G-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稳定性与头孢他啶相似

?碳青霉烯类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氧头孢烯类对?内酰胺酶无诱导作用

?大环内酯类对产生?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病原治疗总结

?1)流感嗜血杆菌

?宜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选第一、二代头孢菌

素,氟喹诺酮类

?2)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敏感--宜选青霉素,可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3)卡他莫拉菌

?宜选第一、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可选氟喹诺酮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病原治疗总结

?4)肺炎克雷伯菌等

?宜选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可选氟喹诺酮类,第四代头孢菌素

?5)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宜选大环内酯类,可选多西环素,氟喹诺酮类

?6)厌氧菌

?宜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选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甲硝唑

?7)铜绿假单胞菌

?宜选氟喹诺酮类,可选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抗铜绿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病原治疗总结

?8)金葡菌

?甲氧西林敏感,宜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可选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克林

菌素

?甲氧西林耐药,宜选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可选磷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与万

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不宜单用

?9)肠杆菌科细菌

?宜选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氨基糖苷类,可选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碳青霉烯类

病原治疗总结

?10)不动杆菌属

?宜选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可选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重症患者可联合

氨基糖苷类

?11)真菌

?宜选氟康唑,两性霉素B,可选氟胞嘧啶(联合用药)

?12)溶血性链球菌

?宜选青霉素G或青霉素V,可选氨苄(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患者扁桃体有渗出物、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肿大、发热伴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

胞升高有助于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

?治疗:

?1)青霉素为首选,可选用青霉素G,也可口服青霉素V,或口服阿莫西林,疗程均为10天。?2)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疗程10天。

?3)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10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本病以病毒感染多见,多数病例为自限性。

?2)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3)极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百日咳博德特菌或肺炎衣原体引起,可采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由环境污染、存在变应原或吸烟等许多因素引起。

?治疗:

?1)伴痰量增加、脓性痰和气急加重等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可应用抗菌药物。?2)应选用能覆盖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肺炎

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药物。

?3)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可根据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4)轻症患者给予口服药,病情较重者可用注射剂。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细菌感染时,常见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等;?在病程长、重症、合并有全身基础疾病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较多见。

社区获得性肺炎

?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应选用能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药物,需要时加用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属等细胞内病原体有效的药物;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的病原菌亦可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等。

?住院治疗患者入院后应立即采取痰标本,做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高、全身症状严

重者应同时送血培养。

?轻症患者可口服用药;重症患者选用静脉给药,待临床表现显著改善并能口服时改用口服药。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

?1)不需住院,无基础疾病,青年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宜选青霉素;氨苄(阿莫)西林±

大环内酯类。可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

?2)不需住院,有基础疾病,老年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宜选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可选氨苄西林/舒巴坦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

?3)需住院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宜选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氨苄西林/舒巴坦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大环内酯类,可选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4)重症患者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宜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可选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广谱青霉素/ ?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根据感染部位及有无合并症,可将尿路感染分为单纯性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单纯性下尿

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

?依照其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反复发作性。

?急性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多见于门、急诊患者,病原菌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除仍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30%~50%)外,也可为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尚可为葡萄球菌属、念珠菌属等。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1)初治时按常见病原菌给药;必要时根据药敏调整用药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患者,治疗宜用毒性小、口服方便,价格较低的抗菌药物,疗

程通常为3~5 天。

?3)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的患者宜注射给药,疗程至少14 天,一般2~4周;

热退后可改为口服给药。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患者疗程需更长,常需4~6周。

?4)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行全面尿路系统检查,若发现尿路解剖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相应处理。

急性感染性腹泻

?病毒及细菌毒素(如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泻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

?首先留取粪便做常规检查与细菌培养,结合临床情况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明确病原菌后进行

药敏试验,临床疗效不满意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腹泻次数和粪便量较多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急性感染性腹泻

?轻症病例可口服用药;病情严重者应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并能口服时改为口服。

?细菌性痢疾宜选氟喹诺酮类,可选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磷霉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5~7天。

腹腔感染

?本组疾病包括急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细菌性肝脓肿,急性腹膜炎,以及急性胰腺炎继发细

菌感染等。

?通常为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腹腔感染

?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

整用药的依据。

?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

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急性胰腺炎本身为化学性炎症,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继发细菌感染时需用抗菌药物。?必须保持病灶部位引流通畅。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

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初始治疗时需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或肌注。

浅谈抗生素的危害性及合理应用

浅谈抗生素的危害性及合理应用 摘要:众所周知,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它于1941年应用于临床,可以说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对细菌、病毒、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正因为抗生素的产生原理,导致其必有的弊端。由于新型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加之医务人员和病人在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上存在困难,导致我国抗生素的使用达到了滥用的程度,对此,本文将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对策、以及使用中应遵循的原则着手,详细的论述,请老师给予指导。 关键词:抗生素,危害性,合理应用 引言 抗生素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使用量巨大,居所有临床用药的首位。抗生素的应用对控制细菌感染与细菌性传染病及降低病死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也很普遍。如何有效地遏制滥用抗菌药物的势头,加强合理用药,控制细菌耐药的流行趋势,是当前医药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1 抗生素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

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1.1 抗生素临床应用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次生代产物或合成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多数抗生素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1]。除了感染外,某些抗生素还具有抗肿瘤活性,用于肿瘤的化学治疗;有些抗生素还具有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抗生素不仅用于医疗,而且还应用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方面抗生素主要来源于是生物合成(发酵),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得。半合成抗生素是在合成抗生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对生物合成抗生素的化学稳定性,毒副作用、抗菌谱的特点等存在问题,通过结构改造,旨在增加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性,改善生物利用度和提高治疗效力或为了改变用药途径。 1.2 抗生素作用机理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它高等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有4大类抗菌药物: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类药物:属于此类的抗菌药物有磷霉素、环丝氨酸、杆菌肽、B酰胺类及糖肽类。由于细胞壁的生物综合期即相当于细菌生长繁殖时期,故此类抗生素又称繁殖期杀菌剂。而人体细胞无细胞壁,故此类药物毒性低[2]。损伤细菌细胞膜渗透性类药物: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试题带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核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不符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抗菌药;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 C. 联合应用须有严格指征; D. 一般发热时,可应用抗菌药。 2.合理用药基本的要素是()。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 适当; E以上均是。 3.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中属于特殊使用管理类的抗菌药物是()。 A. 头孢吡肟 B. 头孢哌酮舒巴坦 C. 头孢曲松 D. 以上都是 4.妊娠、哺乳期、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相对最安全的品种是()。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 四环素类。 5.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感染。 A.产ESBLs酶革兰阴性菌; B.革兰阳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 B.头孢唑啉 C.头孢拉定 D.万古霉素 7.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包括() A.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B.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合并病毒感染者 D.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8.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选药应以()为主。 A.青霉素; B.一、二代头孢菌素; C.氨基糖苷类; D.氟喹诺酮类。 9.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A.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 C.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D.以上都是。 10.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抗生素合理应用测试题和答案解析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___________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 素以及___________、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_________、支原体、立克次体、__________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级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资格。 3、严格控制级抗菌药物使用,此类药品不得在门诊使用。 4、临床应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 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5、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应当详细记录,并应当于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6、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个月内不得恢复。 7、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_____小时(重症感染_____小时)后,可根据临床 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8、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应用抗菌药物和_______________预防 用药,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 9、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 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小时。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各位医生、护士长: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受医务科委托,跟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有关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问题。 一、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抗生素是临床上用于控制感染所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大类药物。临床各科均有感染疾患,因此,抗生素是各科共同需要的药物,只是使用量多少的区别。在今以前,由于国家对抗生素的应用无明确的政策规定,患者可以从各种渠道得到抗生素。另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厂家和药商,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刺激医生们想方设法使用个别抗生素,这种不加控制广泛使用抗生素的后果之一,必然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耐药性的转移、播散问题的加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差,甚至无效,个别感染性疾病可能无药可医。 二、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方法: 抗生素合理使用,就是应在全面了解患者、致病原与抗生素三者的基本情况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安全有效地运用抗生素,使病人在冒最小的风险下,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在使用抗生素前,首先医生要弄清是不是有感染,是不是细菌感染。根据我的临床经验,下列情况可以使用抗生素。 1、有头痛、发烧、喷射性呕吐,考虑有颅内感染者; 2、有发烧、咽痛、双侧扁桃体肿大者;

3、有发烧、咳嗽、咳痰、胸痛或气紧者; 4、有发烧、腹痛、呕吐、腹泻者; 5、有畏寒、发热、腰痛或尿频、尿急、尿痛者; 6、有严重的外伤,开放性损伤者。 二、合理选用抗生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可能致病菌并根据其敏感度选药。对致病原的种、属及其对抗生素敏感度应有一定估计,特别是目前临床微生物诊断和细菌敏感试验结果存在较多问题的情况下,主管医生对各种致病菌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及其耐药性发展情况应有所了解,在未能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时也能做出基本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2、分析感染疾患的发展规律及其基础病的关系。各种感染疾患均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分析当时感染是处于原有的治疗无效、感染正在急剧恶化,还是有效而未能控制,病情有所加剧。这些对于是否改变治疗方向甚为重要,如前一种情况应及时换药,而后一种情况则应保留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改换其中个别药物以加强治疗。有无合并症、基础病的情况如何,对于选择抗生素与拟定治疗方案也有很大关系。对感染疾病的正确诊断是合理选择抗生素的基础。 3、熟悉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与药理作用特点。要合理选择抗生素必须熟悉被选择对象,对抗生素应了解其分类、各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抗菌谱、作用机制、给药途径与方法等。

(完整版)合理应用抗生素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抗菌药物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___________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___________、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__________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三个因素。 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应用抗菌药物和_______________预防用药。 4.不合理处方包括处方、用药处方及处方。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Ⅰ类切口),术前___ ___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____ __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__ ___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6.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骨干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可使用;责任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使用。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天。 7.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该类手术切口属于__ 类切口。 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种,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 二、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 ) 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3、下列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4、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 ) A. 是否存在感染 B. 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 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 以上都对 5、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2) 1.资料、方法和结果 (2) 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表现 (3) 3.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4) 4.控制滥用抗生素的对策 (5) 参考文献 (5) 致谢 (7)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抗生素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 年1~ 4 月医院门诊抗生素销售收入所占药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药品品种与抗生素品种比例状况等数据进行统计,进一步进行处方分析, 以反映医院抗生素用药现状并探讨医院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抗生素用量较大且有滥用现象。结论: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ABSTRACT 关键字:抗生素;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前言 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它既有发挥治疗作用的一面, 也会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不利于病人的毒副反应,。甚至还会导致医源性疾病,引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在综合医院病房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治疗感染性疾病和对某些疾病以及围手术期给予抗菌药物以预防性用药。使之达到疗效最佳和副作用最小、尤其是减少医院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医院内感染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抗生素临床应用现状表明,滥用抗生素已成为普遍现象。现就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做简单分析。 1.资料、方法和结果 1.1 资料 搜集某医院2012年1-4月抗生素销售金额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类、汇总、从而得出结论。 1.2 方法 对医院的人使用抗生素的现状处方分析,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医院2012年1-4月病人600例。 1.3 结果 2012年,医院抗生素消耗金额占西药消耗总金额的比例居高不下。平均值为60.2% ;门诊抗生素应用率相当之高。其消耗金额占医院抗生素消耗金额的百分比平均73.8%, 其数据详见表1。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抗生素种类较多,临床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由于应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现象日见突出,几乎成为全球问题,我国有关专家多次呼呈,合理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不断总结临床应用抗生素用药中一些基本规律,使抗生素的使用达到科学合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抗生素在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必须掌握的几个基本原则,与医药同行进行商讨。 1正确选择原则 选择抗生素治疗的前提是必须明确病因诊断,目前用药偏滥、针对性差,主要是病因诊断做得不够造成的。正确估计致病菌,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基础。对一些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尽一切努力寻找病原菌,在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未获得前,可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病情变化和感染来源作出临床诊断,并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生素。致病菌确定后,应根据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了解该药的抗菌作用、药代谢动力学及副作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有条件

的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可测定血药杀菌浓度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总之,只有全面了解和分析机体的各种状态,从中找出抗生素应用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才能做到正确选药、合理应用、安全有效的原则。 2严格掌握适应证原则 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原则,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切忌轻率和盲目地应用。对发热病人不能见热即用抗生素,应区别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对已确诊为病毒感染者,除重症乙型脑炎、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等与预防继发感染而适当用抗生素外,其他病毒感染一般不必用抗生素。 3熟悉与恰当原则 熟悉药理学及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同时要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注意个体差异及遗传特征差异选择用药。所谓恰当是指选择适当的剂量与给药方法。用药剂量正确与否关系甚大,用量恰当能治病,用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过大则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尽早使用,剂量要恰当,避免长期使用。特别是在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下,用药要更加慎重。给药途径的不同,不仅影响药物的剂量和

抗生素合理应用讲课讲稿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 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 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

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1、表2、表3。 (2)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一静止期的快效杀菌剂。由于本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等毒副作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各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详见表4。

【2017年整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

【2017年整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一)抗生素的定义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素、阿霉素。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菌药。(二)相关概念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

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河北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及分线目录。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2)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3)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4)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七、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局部用药,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一般不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气道预防给药。 八、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九、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妥善处理。 十、遵循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联合用药原则。 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原则 一、抗菌药物分线原则: 一线药物(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一、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1、抗菌药物应用现状 (1)高应用率 (2)高不合理率 (3)高耐药发生率 (4)高失败率 (5)高经费开支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 (2)依各药的药理学特点,即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用药。(3)用药过程必须注意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了解并存疾病的现状,其对确定用药方案的可能影响,使治疗方案“个体化”,力争最佳疗效。 (4)对联合用药、预防性用药和局部用药要有章可循。 (5)像关注疗效一样关注不良反应。 3、治疗用药的注意事项 (1)细菌感染的患者 (2)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 (3)药物的作用特点 (4)兼顾病人生理、病理、免疫状况 4、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类型 (1)经验治疗: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

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的致病菌,进行经验治疗 (2)针对性治疗:获得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后调整用药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策略 (3)转换治疗:指对急性或中、重度感染而住院患者,先静脉给予抗菌药,待3~5天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后,及时改为口服抗菌药。(4)序贯治疗: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转换治疗中静脉与口服给药都能达到相似的血药浓度的转换治疗。如大多数喹诺酮类 (5)降级治疗:静脉给药转为口服治疗时血药浓度会降低者。如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 (6)猛击(hitting hard)原则: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和ICU内感染最初经验性治疗必须覆盖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及MRSA称之为猛击原则。 (7)降阶梯治疗:明确病原菌后,立即缩窄抗菌谱,改为敏感和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这种给药方式,称为降阶梯治疗。 5、抗菌药物的更换和疗程 (1)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h(重症感染48h)后,可根据疗效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2)疗程:一般感染待体温正常、症状消退、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72h,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6、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 常采用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磷霉素、万古霉素等)与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等)联合或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试题带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核题 科室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有A, B, C, 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共20题,每题3分,共60 分) 1.不符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的是()。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抗菌药;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 C.联合应用须有严格指征; D. 一般发热时,可应用抗菌药。 2.合理用药基本的要素是()。 A.安全; B.有效; C.经济; D. 适当;E 以上均是。 3.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中属于特殊使用管理类的抗菌药物是()。 A.头孢吡肟 B. 头孢哌酮舒巴坦 C.头孢曲松 D.以上都是 4.妊娠、哺乳期、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相对最安全的品种是()。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 内酰胺类; D.四环素类。 5.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感染。 A.产ESBLs酶革兰阴性菌; B.革兰阳性菌; C. 真菌; D.支原体。 6.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 B. 头孢唑啉 C. 头孢拉定 D. 万古霉素 7.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包括() A.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B.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合并病毒感染者 D.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8.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选药应以()为主。 A.青霉素; B. 一、二代头孢菌素; C.氨基糖苷类; D.氟喹诺酮类。 9.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A.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问题已经成为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有 识之士的关注,也受到各国政府高层的重视,2001年已作为专题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提出。我国临床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是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滥用抗生素关系密切。近来发现,动物使用抗生素也是导致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但受到的重视不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还可以加重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社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各有其特点。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是控制耐药的途径之一。为此,本期我 们特邀国内儿科和其他学科专家,就不合理使用药物、细菌耐药状况与耐药的机制三方面从 较深和较高的层面上进行讨论,并发表有关论著和讲座。下两期将就某些重要致病菌的耐药 问题继续连载有关文章。我国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对策唐镜波用药是指始于正确诊断, 对症下药,正确开方(医嘱),妥善调配,患者遵嘱,随访负责,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的一体化过程。 此过程以完整的用药系统为依托,该系统是医、药、护、技、管理者、患者或其监护人在职 责范围内参与合理用药(rationaluseofdrugs,RUD)的完整流程,形成体系,以达到药疗的最佳 效果。RUD的生物医学标准(WHO与美国卫生科学管理中心-MSH,1997)是:药物无误;指征 适宜;疗效、安全性、使用、价格对患者适宜;剂量、用法、疗程妥当;用药对象适当;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药品调配与提供用药信息无误;患者遵从医嘱。这7项标准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基本目的。 一、我国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与问题WHO认为全球有1/3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与发展中国 家缺医少药、有限资源严重浪费有关。我国不合理用药(irrationaluseofdrugs,IRUD)的问题比自认IRUD普遍而严重的美国更严重。肺部感染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成本效果差,耐药菌问题严重,用药者中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的病例不足10%。疾病平均误诊率高达2718%,恶 性肿瘤、肺外结核误诊率占40%。医保覆盖面不及总人口一成,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对初 级卫生保健与RUD重要关系的认识比较薄弱。宏观上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用药系统。我国常见IRUD主要有:适应证不明确,用药禁忌,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用药种类与复方 过多,用药不计成本效果,随访与遵从医嘱差。抗感染药合理使用率不足50%,大医院药费开 支前50位半数为抗生素,甚至前10位全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适应证不符,疗程过长,低热 或已退热仍在用药者普遍存在。激素适应证过宽,不良反应偏多。抗高血压药使用不规范。 抗癌药的使用合乎治疗规范者也仅占两成。注射剂使用过宽,合用配伍禁忌者多(10%~30%)。中草药处方者懂中医者少,中西药合用情况混乱, 用药品种过多。我国住院者因IRUD导致或促成死亡者占住院死亡的比例,据武汉、北京及长沙等地医院报告各为11%、17%及5%。 常见的致命原因有:水及电解质紊乱,急性肺水肿,消化道出血,肝肾衰竭(异烟肼、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四环素、神经节阻滞药未减量或停用),心血管并发症,抗感染药滥用致二重感染或致命性相互作用,低血糖昏迷等。不少是因抗感染药物使用不合理而引起。美国1966至1996年30年间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及致死者平均占住院患者的617%及0132%,居美国死因第4位,占人口的1/2200。作者等对国内9所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调查表明,200例死亡病例中至少有22例(11%)的死亡系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违反禁忌证)所导致或促成。 二、对策 11制定国家药物政策(nationaldrugpolicy,NDP):NDP是政府给医药界提出的目标、行动准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建议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建议 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酌情选用抗感染药物。 3、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各类清洁手术及各类心脏手术,病人可于术前1小时使用抗菌药物,有内植物者或按专业规定标准实施。术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视病情而定;选择性胃肠道手术,可于术前2-3天给予口服抗菌药物做肠道准备。 4、应用抗菌药物前及时正确留取临床标本。凡细菌感染的病例,应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多次按操作规程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和结合临床选择最佳抗菌药物。 5、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6、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细菌性感染疾病,经抗菌药物治疗体温正常、症状好转3-4天即可停用。但败血症、骨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结核病等则视病情而定。人身上不见效。例如,呋哺妥因的药敏显示对伤口分泌物培养得出的细菌敏感,但呋喃妥因只在泌尿系统分布浓度较高,口服给药难以在全身达到有效药物浓度,故对治疗皮肤骨骼伤口感染无效。2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及临床应

用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用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严格掌握适应症。抗生素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尽早确立感染病学诊断,常规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中、重度感染住院病人入院第一天或开始发生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前)即应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轻度感染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可酌情选择进行。取材及送检方法要正确规范。对抗生素要有充分的认识,结合临床情况正确选择用药。用药前应熟悉所用抗生素的抗病原微生物活性、药动学、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等详细资料.结合临床情况正确选择药物,制定最佳给药方案;正确选择给药途径、每次剂量、间隔时间等,使感染部位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以杀灭病原体。注意控制疗程,通常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2—3天;败血症病情好转、体温正常后7lO天停药;严重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等疗程可达4—8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在临床诊断基础上预测病原体种类,进行经验治疗;试验结果报告后应认真参考试验结果选用药物。抗生素治疗2—3天后如未见效再更换其它药物。做好病情及用药记录。使用抗生素时应在病历上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应

最新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摘要]通过进一步了解抗生素药物,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关键词]抗生素合理使用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bstract]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ntibiotic drugs, to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use of drugs to ensure patient safety,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Key words]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一、概述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广义地讲,就是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对所有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的药物,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家里使用的消毒剂,也能杀灭生命体,但只能用在体外的环境消毒使用,不属于抗生素。因此,抗生素的定义严格地讲是在很低浓度下,能够在人体内使用,毒性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能够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最终治疗疾病的药物。抗生素的种类相当多,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有一百多品种,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有很多的品种。头孢菌素、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应针对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细菌等适当地选用。 (二)抗生素与抗菌素及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素的品种繁多使用广泛,在普通人群中间的知名度很高,这样就造成了它在名称方面比较混乱的状态。长期以来,不光在普通民众,甚至在一些专业人员对严格的抗生素的界定都不是非常有把握。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药估计就是抗生素,但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讲消炎药和抗生素应该是不同的两类药物。我们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林等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菌药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去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畴里面去。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比较专一的。 (三)抗生素的神奇效果 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很多抗生素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抗生素的功效可以说是神奇的,说它们"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一点也不算夸张。正因如此,抗生素就成了临床各科医师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几十年来,用抗生素救活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可以说,抗生素济世救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抗生素也会害人。特别是在使用不当例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抗生素会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有的还相当严重。 二、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也可引起了各种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易引起

浅谈护士应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浅谈护士应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在我国医院用药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快的特点。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急剧增多,感染对人类健康威胁也逐渐加剧,三者互为因果,被当今医务界视为抗生素危机。因此,要正确使用抗生素,做到安全、合理、有效。 在医疗工作中,大力提倡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就临床护士来说亦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临床护士是抗生素的直接使用操作者,抗生素使用得当能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感染又不破坏宿主体内微生态平衡。但往往由于护士掌握医疗原则不够,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引起医源性感染。因此,临床护士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正确给药方法和配制要求,防止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当今护理界应该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现将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所总结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1 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 要加强护理工作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首先要提高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如果做得不好,是造成护理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认识缺乏的根源,有些临床护士只知道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可以治疗和控制感染,而不知道抗生素如果应用得不合理,不但不能治疗和控制感染,反而会发生医院感染,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给病人精神及经济上造成极大的损失。也是造成护理人员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应通过学习、讲座、交流提高护理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2 缺乏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和检查制度 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和检查都是从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药品管理、护理表格文书的书写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检查。忽视了护理方面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直接作用。 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 3.1 机械性地执行医嘱偏重技术操作,临床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技术操作方面的好坏,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往往不被重视。临床医师在药物使用上,凭经验用药、习惯性用药、用贵重药占相当大的比例;对药物的合理搭配不熟悉;不合理预防用药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调查预防用抗生素占使用抗生素药物总用量的30%~40%。国内尚缺少详细统计报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抗生素预防用药高于治疗用药。用药前的细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做的不够;护理人员缺乏协助医师用药的意识,对医嘱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能大胆向医师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护士作为医嘱的执行者,对医嘱有着监督的责任,在执行医嘱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使用抗生素,什么样的情况下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对所选用的抗生素与病原菌是否相符,对机体损害最小等。通过信息反馈及时与医师沟通,增加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提高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3.2 不能确保有效血药浓度及药物效价。 3.2.1 选择合理稀释液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是粉针剂,需要一定的溶媒才能溶解。由于临床用药量大,工作比较繁忙,在配制过程中对抗生素稀释液的选用不严格,通常情况下选用静脉滴注液体(5%或10%葡萄糖溶液)作为常规溶媒是欠妥的。例如: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最适pH值为6~6.5。偏离这一pH值后其稳定性明显降低,我院使用的5%和10%葡萄糖pH值范围在3.7~ 4.0,0.9%氯化钠pH值为 5.78,后者的pH值比较接近青霉素的最适pH值。葡萄糖有轻微催化青霉素水解的作用。建议以氯化钠溶液作这两种抗生素的常规溶媒,在禁盐情况下,选择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作溶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入体内,以缩短萄葡糖和药物作用时间。头孢哌酮钠只能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如果用其它溶液很快就出现乳白色混浊,尤其是冬季严重,通过加温或者加入碳酸氢钠10ml后才溶解澄清,溶解后的抗生素经过加温效价降低。氟罗沙星注射液只能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忌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中。 3.2.2 稀释液的用量掌握不准确,稀释液用量过少,药物不能充分溶解或附着在药瓶内,就抽吸药物,有时药物没有完全抽吸干净,这样就会因药量不足而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 3.3 准确掌握给药时间为达到治疗和控制感染的目的,护士应了解药物的半衰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做到按时准确给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给药。如果给药时间间隔或长或短,抗生素进入体内的有效含

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应用 摘要: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品种越来越多,广谱抗生素应用越来越 广泛,它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使得细菌性疾病可以比较容易得到控制,这对 临床医学是十分有益的。但同时人类长期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也使得致病菌对抗 生素逐渐发生适应,产生了耐药性,从而不得不加大使用剂量或用更广谱的抗生 素才能消灭变异的致病菌,这将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抗生素;作用机制;合理应用 1我国现阶段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 1.1适应症过宽或失控 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临床中无适应症及适应症不明确的用药现象比较普遍。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抗生素适应症也不同。 1.2主观性或经验型用药 大部分人对于感冒,咳嗽简单症状,往往根据经验用药,喝消炎药或打消炎针。很多人 反应低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已经毫无作用,需要采用更高剂量或更广谱的抗生素治疗, 这是耐药性反应。 1.3抗生素选择不当 未按照抗生素治疗原则及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用药,盲目使用广谱,高级抗生素,增加 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加速了细胞耐药性的产生。 1.4用药方法不对 临床医生普遍存在求保险的心态,盲目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无明确指正联合用药, 无针对性的预防用药,同时未充分利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忽视了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及其疾病的影响。 2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 2.1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适应证,绝不能滥用抗生素 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非细菌性发热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证。如能检出细菌最好做 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而目前在各级医疗单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 存在,如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不要将抗生素作为退热“万能药”,只要一见到感冒发热 的患者就使用抗生素。 2.2严格控制新品种和昂贵抗生素的使用 滥用昂贵新品种抗生素,会加速耐药菌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二线、三线抗生素,更不能因患者及家属的要求而不坚持用药原则,迁就患者,只有根据临床 上的实际需要,其他抗生素又无法控制感染时才能考虑用新品种或昂贵抗生素。 2.3应用抗生素不应该盲目更换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如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要全面分析考虑是否药物剂量不足、 用药时间短、给药途径不当、抗生素选择不合理、全身免疫功能等因素,如与此有关只要对 这些因素加以调整和改善,疗效就会提高,避免造成药物浪费。 2.4合理停用或换用抗生素 在临床上一般而言抗生素以用到体温正常、血象正常、临床症状消退后72~96h为宜, 重症感染可以适当延长,若抗生素疗效不佳,急性感染可以于48~72h后考虑换用抗生素。 2.5注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联合用药的指征是,病情特别严重,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数种细菌合并感染单用 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或者单用一种抗生素使血液浓度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加用 另一种抗生素可减少该药的剂量,以达到同样的疗效。药一般二联为宜,选择没有拮抗而有 协同或相加作用或大于两药单用总和的抗生素。 3.小结 总而言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目前无论医院管理者还是临床医务人员还是广大患者都要 认真面对的问题,它关系到人类是否会回到“无抗生素时代”,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