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4高考化学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4高考化学二轮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2014·湖北省孝感市期末)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g)+B(g)ΔH < 0。t 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 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 2时,v 正>v 逆

B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Ⅰ>Ⅱ

C .t 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D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I<Ⅱ

1.【答案】C 【解析】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t 1~t 2时间段,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逆速率相等,A 项错误;从图看,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且反应速率逐渐变化,说明产物C 的浓度瞬间增大,但因为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不会改变,B 、D 项错误,C 项正确。

2. (2014·重庆市五区学业调研抽测)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 物质发生反应:3X(g)

Y(g) + Z(g) △H<0,反应一段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 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0~5 min 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 mol·L -1·min -1

B .5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为6.25

C .15 min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

D .从初始到18 min 时,X 的转化率为30 %

2.【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5min 内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1.0mol/L-0.4mol/L=0.6mol/L ,

则该时间段X 的反应速率为:v(X)=0.6mol·L -1/5min=0.12 mol·L -1·min -1,A 项正确;5min

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0.2 mol·L -1×0.2 mol·L -1)/(0.4 mol·L -1)3=6.25(mol·L -1)

--1,B 项正确;从图像看,改变条件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降低温度平衡

正向移动,X 的物质的量将增加,C 项错误;18min 时反应处于新的平衡状态,X 的转化率为30%,D 项正确。

3. (2014·山东省泰安市期末)两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 X 和1mol Y ,分别用于300℃和500℃开始发生反应:X (g )+Y (g )3Z (g )的含量(Z%)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在3t 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 是500℃时的图像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3t 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D.3t 时刻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3.【答案】D 【解析】从图可知,曲线b 先达到平衡,则为500℃,但Z 的含量较低,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 、B 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计量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 项错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 项正确。

4.(2014·四川省成都市期末)已知且平衡体系的总质量

【(m 总)】与总物质的量【n (总)

】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T 1

B .平衡常数:K(a)=K(b)

C. 反应速率:V V ba>

D. 当(m n 总)

(总)

4.【答案】C 【解析】该反应是两边计量系数增大的吸热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由T 1到T 2平衡逆向移动,则T 2

(总)=80g/3mol·L -1=26.7g·mol -1

,D 项错误。 5.(2014·北京市东城区期末)可逆反应A+aB

C+2D (a 为化学计量数),已知B 、C 、D

为气态物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T2>T1,p2>p1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若a=2,则A为液态或固态物质

D.增加B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H增大

5.【答案】 D【解析】依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由图1知,T2>T1,由图2知,P2>P1,A项正确;由图1知,T2>T1,升高温度,C%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项正确;若A为气体,则,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与图像2不符,故A为液态或固态, C项正确;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加,但ΔH 不变,D项不正确。

6.(2014·江西省新余市期末)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

2N2O5(g) 4NO2 (g)+ O2(g) ΔH > 0

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A.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mol·L-1·s-1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为50%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

D.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c(N2O5)> 5.00 mol·L-1 6.【答案】C【解析】500s内N2O4的速率:v(N2O5)=(5.00mol·L-1-3.52 mol·L-1)/500s=2.96×10-3mol·L-1·s-1,A项正确;

2N2O5(g) 4NO2 (g)+ O2(g)

起始浓度(mol·L-1):5.00 0 0

转化浓度(mol·L-1):2.5 5 1.25

平衡浓度(mol·L-1):2.5 5 1.25

N2O5转化率为:2.5/5×100%=50%;平衡常数K =(54×1.25)/2.52=125(mol·L-1)3

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C项错误;缩小体积,平衡逆向移动,N2O5浓度将大于原平衡的二倍,D项正确。

7.(2014·天津市和平区期末)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 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 11L s --??

B .反应开始到l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 1

L -?

C .反应开始到10S 时,Y 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答案】C 【解析】10s 内Z 的反应速率为:V=△c/△t=△n/(V △t)=1.58mol/(2L×10s)=0.79mol/(L·s),A 项错误;10s 内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

(1.20mol-0.41mol )/2L=0.395mol·L -1,B 项错误;10s 内Y 的转化率为:(1mol-0.21mol )

/1mol×100%=79%,C 项正确;从图中的变化量看,反应方程式为:X (g )+Y (g )2Z (g ),D 项错误。

8.(2014·江苏省镇江市期末)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

O 2,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 ?H =?196kJ·moL ?1,一段时间后达平衡,反应过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反应在前5min 的平均速率为v (SO 2)=0.08mol·L ?1 min ?1

B .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molSO 2和0.5molO 2时,v (正)> v (逆)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 3,达平衡时吸收78.4kJ 的热量

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5mol SO 3,达平衡时SO 3的转化率为40%

8.【答案】D

前5min 二氧化硫转化了0.8mol ,故 (SO 2)=0.08mol·L min ,A 项正确;再充入1molSO 2

和0.5molO 2(相当于对原平衡加压过程),平衡正向移动,B 项正确;外界条件不变,充入2molSO 3达到平衡时平衡状态相同,则转化的SO 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吸收能量196kJ/2mol

×0.8mol=78.4kJ,C项正确;若充入1.5molSO3,当转化率为40%反应未达到平衡,SO3的转化继续进行,达到平衡时转化率提高,D项正确。

9.(2014·北京市西城区期末)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g)+O2(g) 2SO3(g) 达到平衡。缩小容器容积,对反应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使平衡常数K增大 B.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使SO3的浓度增大 D.使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9.【答案】 A【解析】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A项不正确; 2SO2(g)+O2(g)

2SO

3 (g)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项正确;缩小容器体积,平衡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均增大,C项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项正确。

10.(2014·安徽省池州市期末)对于反应N2(g)+3H2(g)2NH3(g)△H=-92kJ/mol,若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一定能增大正反应速率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升高温度 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c(NH3) D.将三种物质浓度均增大到原来的2倍

10.【答案】D【解析】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A项错误;增大容器体积(减压过程),反应速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B项错误;降低NH3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平衡正向移动,C项错误;三种物质的浓度均增大(加压过程),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项正确。

11.(2014·福建省龙岩市期末)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在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NO和0.5mol CO,5 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若只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B.达到平衡后,再通入稀有气体,逆反应速率增大

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

D.0~5 min内,NO的反应速率为2.4×1 0-3 mo l·L一1·min一1

11.【答案】C【解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项错误;恒容条件下,通入稀有气体,不会使原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发生变化,平衡不移动, B项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项错误;0~5min内,NO反应速率:v(NO)=2v(N2)=2×0.06mol/(5L×5min)=4.8×10-3mol·L-1·min-1,D项错误。

12.(2014·江苏省无锡市期末)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 H2 S(g) 2H2(g)+S2(g) ?H>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合理的说法是

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H也将随之改变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

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

D.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2后达新平衡,H2浓度将减小

12.【答案】B【解析】焓变是一个状态函数,与反应发生的途径无关,A项错误;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因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平衡正向移动,分解率增大,B项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逆向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体系温度升高,C项错误;体系中注入H2,体系将向H2浓度降低方向移动,但最终H2的浓度增大,D

项错误。

13.(2014·河南省开封市第一次模拟)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研究甲醇具有重要意义。

(1)用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H2,实验测得甲醇的物质的量和温度、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则该正反应的△H_______0(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可制取甲醇,其反应为:。

①常温常压下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_______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K=______。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条)。

(3)工业上利用甲醇制备氢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①甲醇蒸汽重整法。主要反应为:。设在容积

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 60 molCH3OH(g),体系压强为P1,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2,且P1/P2 =2.2,则该条件下CH3OH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 。

②甲醇部分氧化法。在一定温度下以Ag/CeO2-ZnO为催化剂时原料气比例对反应的选

择性(选择性越大,表示生成的该物质越多)影响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当n(O2)/n(CH3OH) =0.25时。CH3OH与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在制备H2时最好控制n(O2))/n(CH3OH)=______。

13.【答案】(1)< 温度升高,平衡时甲醇的量减少,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或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

(2)①CO2(g)+3H2(g)=CH3OH(l)+H2O(l) △H=-50kJ/mol

②0.225mol/(L·min) 5.3 降低温度(或加压或增大H2的物质的量或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等)

(3)①60% ②2CH3OH+O22HCHO+2H2O 0.5

(1)从图上看,温度由300℃升高到500℃,平衡常数从2.42×10-4,降低到2.00×10-6,【解析】

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①从图示可写出以下两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O(g)+H2O (l)= CO2(g)+H2(g) △H=-41kJ/mol

②CO(g)+2H2(g)=CH3OH(l) △H=-91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可得:CO2(g)+3H2(g)=CH3OH(l)+H2O(l) △H=-50kJ/mol

v(H2)= 3v(CO2)=(1.00mol·L-1-0.25mol·L-1)/10min×3=0.225 mol/(L·min)

达到平衡时,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5 mol·L-1、0..75 mol·L-1、0.75 mol·L-1、0.75 mol·L-1,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K=[c(CH3OH)·c(H2O)]/[c(CO2)·c3(H2)]=(0.75×0.75)/(0.25×0.753)=16/3=5.3。

n(CH3OH)/n(CO2))增大,即改变条件后,平衡向正反应反应移动,因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可通过降低温度(或加压或增大H2的物质的量或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等方式进行。

(3)①反应达到平衡时,总物质的量:0.6mol×2.2=1.32mol

△n

1mol 2

n(CH3OH) 0.72

n(CH3OH)=0.36mol,甲醇的转化率为:0.36mol/0.6mol×100%=60%。

②从图上看,n(O2)/n(CH3OH) =0.25时,HCHO的选择性较大,则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OH+O22HCHO+2H2O。

从图看,n(O2)/n(CH3OH) =0.5时,H2的选择性增大。

14.(2014·北京市西城区期末)(10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洁净煤技术”,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高热值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气化炉”中主要反应有:

C(s)+H2O(g)=CO(g)+ H2(g) ΔH= +131.3 kJ·mol-1

CO(g)+H2O(g)=CO2(g)+ H2(g) ΔH = -41.2 kJ·mol-1

……

(1)气化炉中CO2与C反应转化为CO,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用煤炭气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 2(g) CH3OH(g)。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按物质的量1∶2混合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生成甲醇的反应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压强为0.1 MPa和5.0 MPa下CO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其中代表压强是5.0 MPa的曲线是______(填“A”或“B”)。

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前提下,为提高CO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种即可)。压强为0.1 MPa、温度为200℃时,平衡混合气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

(3)某新型电池以熔融碳酸盐作电解质,在650℃下工作,负极通入煤炭气,正极通入空气与CO2的混合气。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负极反应式为CO+CO32--2e-=2CO2和______。

14.【答案】(1)C(s)+ CO2(g)=2CO(g) ΔH= +172.5 kJ·mol-1(3分)

(2)①放热(1分)② A (1分)

③降温或加压(1分)④25%(2分)

(3)H2 + CO32-– 2e-=H2O + CO2(2分)

【解析】(1)利用盖斯定律,结合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

C(s)+H2O(g)=CO(g)+ H2(g) ΔH= +131.3 kJ·mol-1 ①

CO(g)+H2O(g)=CO2(g)+ H2(g) ΔH = -41.2 kJ·mol-1 ②

①—②得: C(s)+ CO2(g)=2CO(g) ΔH = +172.5 kJ·mol-1

(2)①观察图像知,温度升高,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CO(g)+2H 2(g) CH3OH(g)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CO(g)+2H 2(g) CH3OH(g)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曲线A的压强大于曲线B,即曲线A代表压强是5.0 MPa;

③由于CO(g)+2H 2(g) CH3OH(g)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前提下,为提高CO转化率应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

④观察图像知, 0.1 MPa、200℃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利用三段式可知:

平衡混合气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w(CH3OH)=0.5/0.5+1+0.5=25%;

(3)煤炭气的主要成分为CO2和H2,在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燃料,正极通入氧气,熔融碳酸盐作电解质,所以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负极反应式为CO+CO32--2e-=2CO2和H2 + CO32-– 2e-=H2O + CO2。

15.(2014·甘肃省兰州市第一次诊断)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潜力的燃料(已知:CH3OCH3(g)+3O2(g)=2CO2(g)+3H2O(l)△H=-1455KJ/mol)。同时它也可以作为制冷剂而替代氟氯代烃。工业上制备二甲醚的主要方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甲醇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或甲醇气体在催化作用下直接脱水制二甲醚;

2CH 3OH 催化剂

CH3OCH3+H2O

②合成气CO与H2直合成二甲醚:3H2(g)+3CO(g)CH3OCH3(g)+CO2(g) △H=—247kJ/mol

③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备二甲醚。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二甲醚和甲醇工业流程如下:

(1)写出CO(g)、H2(g)、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2)①方法中用甲醇液体与浓硫酸作用直接脱水制二甲醚,尽管产率高,但是逐步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

(3)在反应2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

A.低温高压 B.加催化剂

C.增加CO浓度 D.分离出二甲醚

(4)在反应室3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发生了反应:3H2(g)+CO2(g)CH3OH(g)+H2O (g) △H<0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CH3OH“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

A. P3>P2 T3>T2

B. P2>P4 T4>T2

C. P1>P3 T1>T3

D. P1>P4 T2>T3

(5)反应室1中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H>0

写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如果温度降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填“不变”、“变大”、“变小”)(6)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右图(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

① 0

② 44.8 L

15.【答案】(1)CO(g)+H2(g)+O2(g)=CO2(g)+H2O(l)△H=-567.3kJ/mol

(2)浓硫酸对设备腐蚀性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操作条件恶劣。

(3)AD (4)CD (5)变小

(6)①CH4+2O2+2KOH=K2CO3+3H2O ②CH4-8e-+9CO32-+3H2O=10HCO3-

【解析】(1)①CH3OCH3(g)+3O2(g)=2CO2(g)+3H2O(l)△H=-1455KJ/mol

②3H2(g)+3CO(g)CH3OCH3(g)+CO2(g) △H=—247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及所要求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应将上述两式如下处理:(①+②)/3,得:CO(g)+H2(g)+O2(g)=CO2(g)+H2O(l)△H=-567.3kJ/mol。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对设备腐蚀严重,且会对操作人员的人安全带来隐患。

(3)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提高CO的转化率,应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低温高压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CO的转化率,A项正确;催化剂不能影响化学平衡,B 项错误;增加CO的浓度能够使平衡正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却降低,C项错误;及时分理处产物二甲醚,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D项正确。

(4)该反应是气态体积系数减小的放热反应。该图像可在温度(横向)不变时,压强P1→P4,甲醇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说明反应逆向移动,则压强逐渐减小;压强不变(纵向)不变时,T1→T4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为降低温度。综合分析可知C、D 项正确。

(5)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即反应逆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减小。

(6)甲烷燃料电池生成CO2,由图可知溶液中OH-物质的量为4mol,结合甲烷的物质的量可知,0

16.(2014·湖北省荆州市期末)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生产铵盐、尿素等的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N2(g) +3H2(g) 2NH3(g) △H=一92. 4 KJ·mol-1

(1)2NH3(g) N2(g) +3H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有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H2:同时生成2n mol NH3

②用NH3、N2、H2表示反应速率比为2∶1∶3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①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2)工业上常用CO2和NH3通过如下反应合成尿素[CO(NH2)2]。

t℃时,向容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 molCO:和0. 40 molNH3 ,70 min开始达到2

①20 min时,υ正(CO2 )_ 80 min时,υ逆(H2O)(填“>”、“=”或“<”)。

②在100 min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0. 050 mo1CO2和0. 20 molNH3,重新建立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与原平衡相比将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上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 (保留二位小数)。

④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绘制出在t℃下NH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t+10)℃下正确的图像可能是 (填图甲中的“A”或“B”)。

⑤图乙所示装置(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可用于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取氢气。该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 4L(标

况),则消耗的尿素为 g(忽略气体的溶解)。

16.【答案】(1)C (2)①> ②增大③76.53 ④图略 B

⑤CO(NH2)2-6e-+8OH-=CO32-+N2↑+6H2O 15

【解析】(1)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H2的生成和NH3的生成分别代表逆反应和正反应,二者数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①正确;未指明反应速率的方向,②错误;由于容器体积不变,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③错误;因反应的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压强不变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⑤正确。

(2)①8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故20min反应速率大于80min的速率。

②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入的NH3与二氧化碳比例大于初始的比例,故相当于对

原平衡的加压和增大NH3的物质的量浓度,故CO2的转化率提高。

起始浓度(mol·L-1):0.05 0.2 0

转化浓度(mol·L-1):0.03 0.06 0.03

平衡浓度(mol·L-1):0.02 0.14 0.03

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H2O)/[c(CO2)×c2(NH3)]=0.03/(0.02×0.142)= 76.53

④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则达到平衡时间缩短,氨的转化率降低,B曲线符合。

⑤根据题意及装置图可知氢气为阴极反应产物,则阳极尿素被电解生成N2:CO(NH2)2-6e-+8OH-=CO32-+N2↑+6H2O。

氢气和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根据电子守恒可计算出消耗尿素的质量。

17. (2014·广东省惠州市期末)100℃时,在1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 △H= +57.0 kJ·mol-1,NO2和N2O4的浓度如图甲所示。NO2和N2O4的消耗速率与其浓度的关系如乙图所示,

(1)在0~60s内,以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s-1。(2)根据甲图中有关数据,计算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 =0.36mol.L-1.S-1

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至120℃,达到新平衡的常数是K2,则K1K2(填“>”、“<”或“=”)。

(3)反应进行到100s时,若有一项条件发生变化,变化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

A.降低温度B.通入氦气使其压强增大

C.又往容器中充入N2O4 D.增加容器体积

(4)乙图中, 交点A表示该反应的所处的状态为。

A.平衡状态 B.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朝逆反应方向移动 D.无法判断

(5)已知:N2(g)+2O2(g)=2NO2(g) △H=+67.2kJ·mol-1

N2H4(g)+O2(g)=N2(g)+2H2O(g) △H=-534.7kJ·mol-1

N2O4(g)≒2NO2(g) △H=+57.0kJ·mol-1

则:2N2H4(g)+N2O4(g)=3N2(g)+4H2O(g) △H= kJ·mol-1

17.【答案】(1)10-3 (2)c2NO2/ c N2O4(或0.122/0.04)<

(3)A (4)B (5)-1079.6

【解析】(1)v(N2O4)=(0.1mol-0.04mol)/(1L·60s)=10-3mol·L-1·s-1。

(2)将NO2、N2O4的平衡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即可计算出。

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将增大,即K1< K2。

(3)100s后NO2、N2O4的浓度在原平衡浓度的基础上开始变化,从图像看,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因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将向向移动,A项正确,C、D项错误;恒容条件下,加入氦气不能影响该平衡,B项错误。

(4)从甲图像看,NO2和N2O4浓度相等时为20多秒,而在60秒才达到平衡,故反应正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项正确。

(5)①N2(g)+2O2(g)=2NO2(g) △H=+67.2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 △H=-534.7kJ·mol-1

③N2O4(g)≒2NO2(g) △H=+57.0kJ·m ol-1

根据盖斯定律结合要求计算反应的可由所给反应:③-①+②×2得到:2N2H4(g)+N2O4(g)=3N2(g)+4H2O(g) △H=-1079.6kJ·mol-1。

18.(2014·福建省福州市期末)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在温度为T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g) PCl3(g)+C12(g) H=+124kJ·mol-1。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v(PCl5)=________。

(2)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

(3)要提高上述反应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4)在温度为T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mol PCl5和a mol Cl2"平衡时PCl5的转化

率仍为20%,则a=________。

(5)在热水中,五氯化磷完全水解,生成磷酸(H3 P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将0.01 mol PCI5投入l L热水中,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 [已知Ksp(Ag3 PO4)=1.4×10-16,Ksp(AgCl)=1.8×10-10]。

(6)一定条件下,白磷溶于硝酸溶液产生一种氮氧化合物气体,该气体与白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答案】(1)0.0016 mol·L-1·s-1 (2)0.025

(3)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或移走PCl3、Cl2等合理答案)

(4)0.1

(5)PCl5+4H2O = H3PO4+5HCl AgCl(填名称“氯化银”也给满分)

(6)3P4 + 20HNO3 + 8H2O = 12H3PO4 + 20NO↑

【解析】(1)v(PCl5)= v(PCl3)=0.16mol/(2L·50s)=1.6×10-3mol·L-1·s-1。

(2) PCl5(g) PCl3(g)+C12(g)

起始浓度(mol·L-1):0.5 0 0

转化浓度(mol·L-1):0.1 0.1 0.1

平衡浓度(mol·L-1):0.4 0.1 0.1

K=[c(PCl3)·c(Cl2)]/c(PCl5)=(0.1×0.1)/0.4=0.025。

(3)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可通过升高温度和降低压强的方式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也可以通过降低产物的方式使平衡正向移动。

(4)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因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应符合“等量”原则才能达到等效平衡。

PCl5(g) PCl3(g)+C12(g)

起始浓度(mol·L-1):0.25 0 a/2

转化浓度(mol·L-1):0.05 0.05 0.05

平衡浓度(mol·L-1):0.2 0.05 0.05+a/2

K=[c(PCl3)·c(Cl2)]/c(PCl5)=[0.05×(0.05+a/2)]/0.2=0.025。

解得,a=0.1。

(5)PCl5+4H2O = H3PO4+5HCl,H3PO4是弱酸,难以电离出PO43-离子、HCl是强酸,故先产生的沉淀是AgCl。

(6)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白磷氧化为磷酸,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设氮氧化物中氮的化合价为x),则有20×(5-x)=12×5,x=2,即生成NO,反应方程式为:3P4+ 20HNO3+ 8H2O = 12H3PO4 + 20NO↑。

19.(2014·天津市和平区期末)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1)上图是1mol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

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知:N2(g)+O2(g)=2NO(g)△H=+180kJ·mol-1

2NO(g)+O2(g)=2NO2(g)△H=-112.3kJ·mol-1

则反应:

(2)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NO2和O2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体系中n(NO2)随时间变化加下表: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己知:,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热反应。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此时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③下图中表示N2O5的浓度的变化曲线是,用O2表示从0~500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

19.【答案】(1)NO 2(g )+CO (g )=CO 2(g )+NO (g ) △H=-234kJ·mol -1 -760.3kJ·mol -1

(2)① 放 ②49.6% 不变 ③c 1.51×10-3mol·L -1·s -1

【解析】(1)从图可知,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

△H=134kJ·mol -1-368kJ·mol -1=--234kJ·mol -1。

①NO 2(g )+CO (g )=CO 2(g )+NO (g ) △H=-234kJ·mol -1

②N 2(g )+O 2(g )=2NO (g ) △H=+180kJ·mol -1

③2NO(g )+O 2(g )=2NO 2(g ) △H=-112.3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③-②可得:

2NO (g )+2CO (g )N 2(g )+2CO 2(g ) △H=-760.3kJ·mol -1

。 (2)①温度升高,平衡常数降低,则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9.02/20×100%=49.6%。氮气通入不影响化学平衡,故平衡常数不变。

③N 2O 5是生成物,其浓度应增大,再根据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可确定c 曲线表示N 2O 5。

v(O 2)=v(N 2O 5)/4=(20mol-13.96mol)/(2L·500s)×1/4=1.51×10-3mol·L -1·s -1。

20.(2014·山东省泰安市期末)(1)已知反应及几种物质中化学键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所示:

①22H O 与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断开1mol H —O 键所需能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J 。

(2)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2=c H c CO K c H O 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N 2(g)+3H 2(g)

2NH 3(g) △H<0。在400℃时K=0.5,此条件下在0.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 2、H 2、NH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 、1mol 、2mol ,则此时反应()2N υ正_______()2N υ逆(填“>”、“<”或“=”)。

欲使得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平衡时NH 3的体积百分数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催化剂

D.使氨气液化移走

(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其化学平衡常数K 与T 的关系如下表:

①判断该反应的H ?_________0(填“>”或“<”);

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3=2B C υυ正逆

B.A 和B 的转化率相等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0.【答案】(1)①2H 2(g )+O 2(g )=2H 2O (g ) △H=-483.6kJ/mol ②463.4

(2)C (s )+H 2O (g )

H 2(g )+CO (g ) (3)= A (4)①> ②CD

【解析】(1)①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得:2H 2(g )+O 2(g )=2H 2O (g ) △H=-483.6kJ/mol 。

②△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436kJ·mol -1×2+498kJ·mol -1-4E (H —O )

=-483.6kJ·mol -1。E (H —O )=463.4 kJ·mol -1。

(2)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反应物为焦炭和水蒸气,生成物是氢气和一氧化碳:C (s )+H 2O (g )H 2(g )+CO (g )。

(3)将各物质的浓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Q C =42/(4×23)=0.5=K ,说明恰好达到平衡,

()2N υ正=()2N υ逆。

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氨的浓度增大,A 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的浓度降低,B 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C 项错误;氨气液化移走,平衡右移,但氨气的浓度降低,D 项错误。

(4)①从表格数据看,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

②2v(B )正=3v (C )逆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项错误;A 、B 反应物起始的浓度未指明,无法判断二者转化率关系,B 项错误;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项正确;由于该反应混合物中D 是固体,气体密度发生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达到平衡,D 项正确。

21.(2014·北京市东城区期末)活性碳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T℃时,在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O 气体和碳粉,使之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气体A 和B ,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

下:

(1)2min内,用N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_________mol·L-1·min-1。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时,它的平衡常数K=9/16,则2min时反应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已知升高温度时,K 增大,则该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N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答案】(1)0.03 (2)C+2NO N2+CO2是吸热(3)升高温度

【解析】(1)v(NO)=(0.1—0.04)/ 2 =0.03 mol·L-1·min-1。

(2)依据表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知,化学方程式是 C+2NO N2+CO2;依据表中所给数据计算知,2min时,Q=0.03×0.03÷0.042=9/16=K,故2min时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升高温度K增大,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3)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NO的转化率。

22.(2014·广东省江门市期末)对大气污染物SO2、NO x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环保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

△H=-241.8kJ·mol-1

C(s

△H=-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H>0,若1.0 mol空气含0.80 mol N2和0.20 mol O2,1300o C时在1.0 L密闭容器内经过5s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 为8.0×10-4 mol。

①5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ν(NO) =(保留2位有效数字);在1300o 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3)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转化。当催化剂质量一定时,增大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右图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

2NO(g)+2CO(g) 2(g)+N2(g) 中,NO

的浓度

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

变化曲线。

①该反应的△H 0 (填“>”或“<”)。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右图中画出

..c(NO) 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作相应标注)。

22.【答案】(1)C(s) + H2O(g) = CO(g) + H2(g) △H=+131.3kJ·mol-1 (2)①1.6×10-4 mol/(L·s)

c2(NO)

c (N 2)·c(O 2)

②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平衡向右移动

(3)① < ②

(2)①ν(NO) =8.0×10-4 mol /(1.0L×5s)= 1.6×10-4 mol/(L·s)

②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气缸温度越高,反应速率加快,且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单位时间内排放的NO 量越大。

【解析】(1)①H 2(g

△H =-241.8kJ·mol -1 ②C(s

△H =-110.5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得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 + H 2O(g) = CO(g) +

H 2(g) △H=+131.3kJ·mol -1。

(3)①从图像看,T 2温度较高,NO 的浓度较大,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正反应为放热的,△H<0。

②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是不能影响化学平衡,作图时应注意到上述特点即可。

(N O )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稳 〔2018天津卷〕6.以下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 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 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 KM n 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刻的变化 D .图④中a 、b 曲线分不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 →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 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专门大,故A 错;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 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 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 错。 答案:B 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咨询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 〔2018重庆卷〕10.()()()22COCl g CO g +Cl g ;0.H ??→?←??> 当反应达到平稳时,以下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10.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平稳的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因此升温顺减压均能够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

2014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 化学试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 .氨氮废水(含NH 4+及NH 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 .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 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 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 -12 ~10 -11 mol ·L -1 的目标分子 D .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 .用pH 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 .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 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 .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Y 、Z 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 .由X 、Y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 .物质WY 2、W 3X 4、WZ 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 .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 与Z 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 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 .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学科 网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 .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 .CH 3COOCH 2CH 3与CH 3CH 2COOCH 3互为同分异构体,1H -NMR 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 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 -NMR 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 中的M 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 3 + H 2O + OH - =6 Ni(OH)2 + NO 2-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模拟试题解析

2020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1.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硅可用于制取通信芯片 B.《天工开物》中描述:“世间丝、麻、袭、褐皆具素质……文中的丝、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航母上拦阻索中的钢丝属于金属材料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答案】B A.单晶硅作为半导体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制作芯片,故A正确; B.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错误; C.钢丝为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正确; D.石灰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都作为原料,故D正确;本题选B。 2.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总数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7.8gNa2O2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0.3N A C.标准状况下,1.12L乙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D.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 A 【答案】B A.2.24LNO中分子数为0.1mol,1.12LO2中分子数为0.05mol,总分子数为0.15mol,故A错误; B.7.8gNa2O2物质的量为0.1mol,其中0.2mol的钠离子和0.1mol的过氧根离子,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3mol,故B正确; C.一个乙烷分子中有7个共价键,1.12L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共价键的总数目为0.35N A,故C正确; D.1LpH=13的NaOH

溶液中由NaOH电离出的OH-数目为0.1N A,故D错误;本题选B。 3.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Y强于X B.W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C.X、Y、Z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Y D.在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与Z位于同一主族 【答案】D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结合位置可知,W、X为第二周期元素,Y、Z为第三周期,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1,则x+x-1+x+x+1=24,解得x=6,则W为N,X为O,Y为S,Z为Cl。 A.同主族从上到下还原性依次增强,所以S2-的还原性比O2-强,故A正确; B.N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盐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4NO3,故B正确; C.X、Y、Z最简单氢化物为H2O、H2S、HCl,非金属性越强却稳定,所以稳定性最弱的是H2S,故C正确; D.118号元素位于0族,Z是Cl位于第ⅦA族,故D错误;本题选D。 点睛:通过四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假设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可以比较简单的得知各原子的序数。 4.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1)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陌生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2020·茂名模拟)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下列关于三元轴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C.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D.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该分子中含有C===C双键,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由于C===C双键构成的平面结构,所以该分子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该分子含有三个C===C双键和一个碳环,而只有两个C===C双键,所以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C错误;该分子的化学式为C6H6,与苯的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2.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分子式为C10H9O4 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mol NaOH反应 解析:选B A项,由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8O4,错误;B 项,该有机物具有环酯结构,则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正确;C项,含有饱和烃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错误;D项,含有羧基、酯基,且酯基可水解生成酚羟基和羧基,则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mol NaOH反应,错误。3.牛至是一种质地坚硬、树枝茂密的多年生药草,下列三种结构简式表示的物质是从牛至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B.可用溴的CCl4溶液将a、b两种物质区别开 C.完全燃烧1mol三种物质时消耗氧气的量:a>c>b D.a分子与HCl发生加成反应时可得到四种以上产物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4年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2014年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 4 NH 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赏析:考察化学技术。A项正确,体现光能的运用;B项正确,通过化学方法可以转变成氮气;C项正确,推算C=1mol/6.02×1023×10-12L=1.6×10-12mol/L;D项错误,汽油与甲醇的燃烧热不同,比例不同,热值不同。选择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赏析:考察实验原理的分析。汞是重金属,有毒,易挥发,不能深埋处理;乙酸乙酯水解成乙酸,是电解质,浓度不同,PH值和和电导率不同,可以测定;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配制出来的浓度偏低,中和滴定消耗的体积增大,测定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茚三酮反应,广泛用于指纹鉴定,与氨、胺和蛋白质等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发生蓝色显色反应。选择B。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赏析:考察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令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a+a+1+a+2+a+3=22,a=4, W是Si、T是Ge、X是N、Y是O、Z是Cl,沸点:H2O>NH3>HCl,HNO3、HNO2、氨基酸只有共价键,NH4NO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SiO2、Si3N4熔点高、硬度大,但SiCl4熔点低、硬度小;Ge是半导体,GeCl4是共价化合物。选择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 O O OH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CHO)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通常检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原理是SO2+H2O2 + BaCl2 ===BaSO4↓+ 2HCl。N A表示阿 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BaCl2晶体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1N A B. 25 ℃时,pH =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 C. 17 g 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5N A D. 生成2.33 g BaSO4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 A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 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 “KNO3的氧化性” 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 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3.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 金属钠可用来除去苯中的少量水分

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0)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七)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 1.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化学式为[Co(NH3)5Cl]Cl2,摩尔质量为250.5g·mol-1,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工业上可用作聚氯乙烯(PVC)的染色剂和稳定剂。实验室制备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的流程如下: 已知:[Co(NH3)5H2O]Cl3===[Co(NH3)5H2O]3++3Cl-; [Co(NH 3)5Cl]2++H2O[Co(NH3)5H2O]3++Cl-; [Co(NH3)5H2O]3+受热可以产生氨。 (1)往黄红色沉淀[Co(NH3)6]Cl2中加H2O2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②,过滤得到黄红色沉淀[Co(NH3)6]Cl2,往该沉淀中加双氧水溶液 B.步骤②,双氧水溶液要缓慢滴加,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C.步骤④,水浴温度低于85℃时产率下降,可能是因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D.步骤⑥,抽滤之后,吸滤瓶中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倒出 (3)在步骤⑥中对产品进行抽滤,选择正确操作的编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组装好装 置,将滤纸置于布氏漏斗内,用少量蒸馏水润湿→________→用倾析法将溶液转移入布氏漏斗中→________→将烧杯中剩余沉淀转移入布氏漏斗中,抽滤至干燥→________→取下吸滤瓶,用滤液冲洗烧杯中残留固体,再重新抽滤。 a.微开水龙头;b.开大水龙头;c.微关水龙头;d.关闭水龙头,拔下橡皮管;e.拔下橡皮管,关闭水龙头;f.不对水龙头进行操作。 (4)在步骤⑥中洗涤操作为先用冷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5)最终得到产品的质量为21.4g,则该实验的制备产率为__________。 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Co(NH3)6]Cl2被H2O2氧化为[Co(NH3)5H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NH3)6]Cl2+H2O2+2NH+4===2[Co(NH3)5H2O]3++4NH3↑+4Cl-或2[Co(NH3)6]Cl2+H2O2+4H+===2[Co(NH3)5H2O]3++2NH+4+4Cl-。(2)A项,步骤①过滤得到黄红色沉淀[Co(NH3)6]Cl2,错误;B项,反应速率过快短时间内放出的热量过多,而由信息可知温度过高[Co(NH3)5H2O]3+会分解,所以应缓慢滴加,正确;D项,吸滤瓶中的液体应直接倒出,错误。(3)抽滤开始和结束打开水龙头都应该先慢后快。(4)由于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烃

专题9 有机化合物 Ⅰ—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 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Ⅱ—有机结构认识 2.(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 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C H, 3.(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6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 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 一平面,(p)为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 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Ⅲ—脂肪烃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结束】 X Y W Z T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 Ni(OH)2 + 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 Ni(OH)2 + OH-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 MH +

2020年浙江卷化学高考试题(含答案)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I 127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NaCl B.4NaHSO C.HCOONa D.3NaHCO 2.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 A.NaOH B.2CaCl C.HCl D.24K SO 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2CO B.熟石灰:42CaSO 2H O ? C.胆矾:42CuSO 5H O ? D.小苏打:3NaHCO 5.下列表示不正确... 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 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242C H O C.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甲基的电子式: 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 和37 Cl 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C.HCOOH 和2HOCH CHO 互为同系物 D.H 与Na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 - 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版)

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 题。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垐?噲?H ++Cl ?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第二层中氯化氢溶于水中并发生部分电离,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 【详解】A 项、由图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 正确; B 项、由题给数据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层中氯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0—4:1,第二层中溶解的氯化氢分子应少于第一层吸附的氯化氢分子数,与水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氢的质量。设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所得溶液质量为18g/mol× 1mol=18g ,则溶液的体积为18g/mol 1m 0.9ol g/mL ?×10—3L/ml=2.0×10—2L ,由第二层氯离子和水个数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 等于氯离子物质的量,为10 —4 mol ,则氢离子浓度为-4-2102.l 010L mo ?=5×10—3mol/L ,故B 正确;

C项、由图可知,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项、由图可知,只有第二层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HCl H++Cl—,而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氯化氢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侧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能够明确图像表达的化学意义,正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解答关键。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故选B。 3.[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反应有可能也不同; A.钝化反应应注意必须注明常温下,浓硝酸与Fe发生钝化; 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应注意盐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C.过量与少量问题应以少量物质为基准书写产物;

201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O-16 Cl-35.5 Na-23 Al-27 Cu-64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A.氮氧化物B.氮气 C.水蒸气 D.氧气 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碱的是 A.AlCl3 B. NaCl C.HNO3 D.KOH 3.在碱性溶液中,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A. Na+ B.H+ C.SO42- D. Cl- 4.与NaCl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物质是 A.H2 B. HCl C. KCl D.CO2 5.Na2O+H20=2NaOH的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在反应中,还原剂是 A.C B.H2S04 C.CO2 D.SO2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融化是化学变化 B.电解过程是物理变化 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 D.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8.下列化学用语中,不正确 ...的是 9.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L-1KI 溶液:Na+、K+、ClO-、OH- A. 0. 1 mol· 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B. 0. 1 mol· 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C. 0. 1 mol· 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D. 0. 1 mol· 【答案】B 【解析】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SO42-、Cu2+、NH4+、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 反应。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 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 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 附加条件。 2.[2018浙江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4Cl-+8H+==Mn2++2Cl2↑+4H2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O42-+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3-==CaCO3↓+2H2O 【答案】D 【解析】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 +H2O+CO2↑,A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 - +16H+=2Mn2++5Cl2↑+8H2O,B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 式为:SO2(少量)+H2O+3ClO-=SO42-+Cl-+2H ClO,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 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2H2O,D正确。 【考点】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3.[2018浙江卷-25]某绿色溶液中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 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答案】B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浙江卷)WORD解析版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评析 胡征善 2013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命题严格遵守《考试说明》,体现《考试说明》的权威作用和指导作用,全卷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知能范围均与《考试说明》吻合。进一步说明高考备考谁不按《考试说明》安排复习而沉溺于“题海”,谁就会“吃亏”“受苦”且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ks5u 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 元素 D .CH 3 CH —CH 2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 —CHCH 2—O —C ]n O CH 3 O 色化学的原则 【解析】A 选项: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具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增大气固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C 选项:As 和P 同主族。甲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B 选项:pH 计可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 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 灼烧 溶解 过滤 萃取 B .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 .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解析】A 选项: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缺少了氧化过程,萃取后还要分液。B 选项: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必须使温度迅速提高至约170℃,不可能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D 选项: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不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加水后又溶解),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 4等重金属盐溶液变性析出(变性是不可逆过程,蛋白质失去了生理活性,加水不再溶解)。C 选项: 通常认为是Cl —替换氧化铝中的O 2—而形成可溶性的氯化物,所以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Cl —破坏。 9、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由“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推出X 为C ,因此Y 为O ,Z 为Si ,W 为S ,Q 为Cl 。A 选项:Na 和S 可形成类似于Na 2O 2 的Na 2S 2。Z 与Y 组成的物质是SiO 2,SiO 2是原子晶体,熔融时不能导电。C 选项:S 得电子能力比Cl 弱。D A .钠与W 可能形成Na 2W 2化合物 B .由Z 与Y 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 .W 得电子能力比Q 强 D .X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 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2014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版】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卷)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答案】D 【解析】发电需要能源,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A正确;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B正确;物质的量为6.02×1023mol-1根据浓度单位,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 ·L-1的目标分子,C正确;汽油与甲醇的热值不同,D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答案】B 【解析】A金属汞深埋会产生汞蒸气,汞离子本身也是污染物,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增加,B正确;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即实际计量减小,滴定加入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C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可能含有氨基酸,D错误。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答案】D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元素周期律专题汇编含答案与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元素周期律专题汇编Ⅰ—原子结构 1.(2017?北京-8)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 S ,T 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S 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T 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T 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中子数为176的T S 核素符号是 117 176Ts 【答案】D 【解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判断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故A正确。 B.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则T 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 C.同一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T 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 D.该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6+117=293,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 117 293Ts,故D错误;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2.(2017?新课标Ⅱ-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答案】B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O元素、b可能为Na或Mg、c为Al、d为S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b>c>d,a为O,原子半径最小,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金属性b>c,a、d为非金属,金属性较弱,则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 C.c为Al,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弱碱,故C错误;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用化学计量含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 A 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75N A 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0.2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 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0.1 mol/L ,c (H +)=K W c (OH -)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 -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 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则生成28 g N 2(即1 mol 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4=3.75 mol ,D 项正确。 7.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7.D [解析] 1 mol FeI 2与足量Cl 2反应时,Fe 2+被氧化为Fe 3+,I - 被氧化为I 2,转移电子3N A ,A 项错误;2 L0.5 mol·L -1的硫酸钾溶液中n (SO 2-4)=1 mol ,所带电荷数为2N A ,B 项错误;Na 2O 2由Na +和O 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 2O 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 3H 6,最简式为CH 2,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 -1 ×2N A =6N A ,D 项正确。 27. [2014·安徽卷] 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 、PCl 5为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