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M公司战略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AYM公司战略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AYM公司战略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AYM公司战略转型期

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HR Management Reform of AYM

Company in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申请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院(系、所):经济管理学院

申请人:李 林

指 导 教 师:张 德 教授

二零零四年五月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清华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该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该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该论文。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中文摘要

战略转型正在国内各种性质的企业中如火如荼的上演,其产生的背景是全球资本的投机偏好被价值投资理念所取代,中国产业发展进入“国退民进”调整时期以及中国经济加速国际化进程等等。企业战略的转型自然包含着既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这不仅因为只有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发现企业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会并为企业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也因为公司新战略中的新业务对管理者和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究竟该如何调整?我们欣喜的发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从最初简单的机械的人事管理演变到如今高层次的影响企业全局的复杂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为战略转型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在战略转型中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变革,需要考虑企业的新战略、企业既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以及变革的实施策略,具体来说我们必须考虑到以下问题:企业的新战略对人力资源提出何种要求?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是否适应企业的战略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措施如何实施?而具体变革措施主要包括重新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及建立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加强普通员工结构调整和管理者队伍建设。另外,这种变革还要经过几个连续的阶段比如调整前的动员和准备、变革行动和变革后的巩固等才能完成。

AYM服饰集团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公司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环境变化大、内部管理体制陈旧等多个不利因素的制约,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必须进行战略转型。公司新的战略将强调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内外销售网络的自主建设以及实施职业化管理,这对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公司管理者队伍和研发及营销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对公司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后,我们制定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改革方案。调整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仅可以保证AYM服饰集团战略转型的顺利实施,还可以为企业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战略转型,变革,人力资源管理

I

Abstrac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capital in the world preferring value-oriented investing to speculating, china starting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being accelerated, companie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are practicing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with huge passion.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will lead to the reform of HR management not only because only capable persons can find out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hidden in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design better strategy for company but because new strategy means new requirements for workers and managers. How to reform? We are happy to see that, in the past one-century period, HR management theory has developed from the original and simple HR management to the complicated strategic HR management influencing the whole company, which provides a solid basis for HR management in company in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We need to consider factors like new business strategy, current HR system and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in reforming the HR management in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To be specific, we need to make clear what does the new strategy require for the HR management, whether the HR management system fits for the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and how to realize the HR management reform. Besides, the reform will not succeed before several consistent steps like thawing, reforming and freezing.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is inevitable for AYM, which is suffering from problems like simple product structure, intensive competition in product market and outdated management style. New company strategy will put much emphasis on R&D, promotion channels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which place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HR management system and capabilities of management team, researchers and seller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HR condition in AYM, a new HR system is designed to guarant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and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trategy transformation, reform, HR management

II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企业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关系 (5)

2.1企业战略相关内涵 (5)

2.1.1战略的内涵 (5)

2.1.2战略转型的内涵 (6)

2.1.3战略转型期企业的特点 (6)

2.2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内涵 (6)

2.2.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 (6)

2.2.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7)

2.3企业战略转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8)

2.3.1战略转型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8)

2.3.2战略转型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遵循的原则 (9)

第三章 AYM服饰集团之战略转型 (11)

3.1公司基本状况 (11)

3.2公司战略转型 (12)

3.2.1公司的行业环境分析 (12)

3.2.2公司内部情况分析 (13)

3.2.3公司战略转型 (14)

3.3战略转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15)

第四章 AYM服饰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及管理变革 (16)

4.1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16)

4.1.1 公司员工现状分析 (16)

4.1.2 公司管理层现状分析 (19)

4.1.3公司的人力资源特点 (19)

4.1.4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20)

4.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案 (21)

III

第五章 AYM服饰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实施策略 (23)

5.1变革前的准备 (23)

5.1.1加强信息共享 (23)

5.1.2解决领导层面的变革障碍 (24)

5.2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实施 (24)

5.2.1重新分配人力资源管理权限 (24)

5.2.2设立人力资源部 (26)

5.2.3员工队伍变革实施 (27)

5.2.4管理者队伍建设 (29)

5.3变革成果的巩固 (31)

5.3.1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巩固变革成果 (31)

5.3.2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 (33)

5.4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案的成本收益分析 (35)

第六章结论 (38)

参考文献 (40)

致谢及声明 (42)

附录 (43)

个人简历 (45)

IV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引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蠧。

变革是企业发展中永恒的主题。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着第三次重大的战略转型浪潮。这种转型,既是环境变化推动的产物,也是内部发展压力促动的结果。

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劳动者对劳动安全、思想自由和在企业的利益越来越关注,国家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心,这样带来的影响是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一天天在削弱,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内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奢侈品、休闲和运动产品、文化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出于对健康的关注,消费者更加倾向消费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同时对医疗、医药和保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技术含量,强调产品带给生活的便捷。另外,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企业竞争手段的多样化,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这使市场上的企业面临日益增加的生存压力。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的战略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在这个市场急剧变革的年代,企业无疑需要比以往更加关注战略管理,当现行战略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就需要及时变革,实行战略调整。

从企业自身情况来看,战略转型的压力也殊为明显。虽然中国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在过去的时间里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这种改革只限于局部的改良,或者是一种简单的行业转换,或者是一种投机目标的替换,要想实现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股东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价值增长点,它们仍然需要一场更为彻底的改革。与此同时,经过改革开放近二十五年来洗礼的中国民营企业也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关口。在发展战略的问题上他们大多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例如:要不要由一种家族式的管理上升为一种职业的科学管理?要不要将公司资本结构由来源于单纯的家族资金转变为多种资金来源同时并存的混合资本结构?发展策略要不要由一种短期的机会主义路线转向在长期的战略规划指导下的稳健发展?要不要由单一经营转向多

1

第一章引言

元经营?要不要由本地化转向国际化?要实现这些变化,就意味着战略调整,就意味着战略转型。

在内外交困之时,作为企业发展外部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政策环境得到了及时的改善,这将大大促进企业战略转型的进展。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中国的企业改革带来重大利好。《决定》划时代的指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要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这是自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体系和发展金融市场,解决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取向问题和1997年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以来中央做出的关于建设中国市场经济的最高层次的说明。这个文件为不同性质的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为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途径。在此文件的指导下,在企业外部市场变化的影响和内部管理压力的促动下,我们相信中国大批企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在发展战略方面将会进行重大调整。

当然,企业战略转型是一项异常复杂的任务,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到何处”?即公司从现行战略转向何种新战略?这需要对企业的现行战略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从环境中寻找适合公司发展的新机会。二是“凭什么转型”?即实现转型需要哪些条件的支持。三是“如何转型”?即按照什么流程实现转型,各个阶段的任务如何实施以及各部门之间如何协调互助。以上三个方面都涉及到“人”的问题。解决“转向何处”这一问题需要企业管理

2

第一章引言

者拥有良好的市场敏感性和分析能力,能从复杂的环境变化中找到合适的机会并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各个业务或职能部门的人全员参与战略制定过程。解决“凭什么转型”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要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重组,要进一步开发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要补充新的人才。解决“如何转型”这一问题需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整理,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结构调整和企业内部资源重新配置方面进行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战略转型必然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任何一种改革都是由人来推动的,要顺利实现战略转型,所有的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那么,在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到底该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呢?或者说,为了完成企业的战略转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在那些方面进行调整?国内外围绕着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做出最大贡献的是美国的迈克.波特。他先后于1980年和1985年出版了专著《竞争战略》和《竞争的优势》,将战略管理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波特认为企业的战略是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共同决定下的产物。他提供了行业分析的工具-五种力量分析方法来分析企业环境,在此基础上决定企业的战略[1]。他还指出,企业可以利用价值链分析工具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2]。企业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当顾客需求、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战略也应当做出调整。不同的战略有不同的组织内涵,当战略发生调整的时候企业的组织内涵也应当随之变化。其中就包括企业文化等企业人力资源相关内容的变化。而美国的钱德勒通过对美国70家大型公司如通用、杜邦公司发展史的考察,得出了“结构跟着战略变”的著名结论,这里的结构指的就是组织结构。当组织结构变化时,公司的人力资源安排必然发生变化。

关于公司战略和人力资源的关系蓝姆和舒布洛克(1998)做出了论述。他们认为企业存在三种不同的战略目标,三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关系都各不相同。在操作性的战略目标下,公司使用短期需求的方法,试图确定组织现有的能力和趋势;在传统的战略目标下,公司试图使员工人数和他们的技能类型适应公司长期发展需要;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的目标就是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并且把它作为整个战略规划过程的一个集成计划来实施,组织中那些最了解情况的人都要参加到战略制定过程中来,通过这种规

3

第一章引言

划建立和维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美国的琳达.霍尔比契在公司的战略转型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做了系统的论述。首先她认为挑战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强调以下内容:企业产品、服务和劳动力的竞争性的市场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会怎么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特别是未来3到5年?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或者继续发展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组织需要什么类型的人力资源?什么样的人力资源制度和建立组织未来的需求相关?她始终都站在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认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并且始终参与到企业战略制定过程当中去。而且,她还通过研究指出,不同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都是不相同的,组织结构的确定应该考虑组织所处的阶段,比如,它是否是一个成熟的公司,有一些“现金牛”业务,迫切需要创新和反省;它是否是一个创业阶段的公司,招聘、设计体系与流程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 [3]显而易见,当公司的所处的阶段发生变化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需要发生系统的变化。琳达认为公司需要通过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来使人力资源适应企业战略。而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作者吉姆.科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甚至发现,那些实现从优秀跨越到卓越的公司都是先有合适的人,然后再有公司的战略。拥有优秀人才的公司才能实现跨越,如果只有战略而没有优秀的人才,即使是优秀的公司也无法达到卓越。[4]目前国内人力资源方面的文章大多限于讲述一些人事管理的技巧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述,将中国的企业改革和人力资源的系统安排结合起来进行论述的文章还是不多见。所以,本文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希望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企业改革的特殊情况,寻求一套适合特殊企业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的人力资源安排。

4

第二章企业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关系

第二章企业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关系

要想了解企业战略转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这样才能从中找到两者的联系。

2.1企业战略相关内涵

2.1.1战略的内涵

对企业来说,战略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选择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这里面就包括对行业利润率的分析,对行业结构的分析和对行业前景的预测等等。只有选择一个具有较高回报和较好发展前景的行业,企业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企业在行业中依靠什么获得竞争优势?即使是一个利润比较丰厚的行业,利润的分配也是不均衡的,往往是那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少数企业获得行业利润的大部分。所以,当企业选择了一个较好的行业以后,必须培养获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行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要想获得这种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价值链条进行分析,从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培养成为核心竞争力。战略的第三部分内容是指为使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需要对财务、人力资源等功能性资源进行安排。

图2-1 企业价值链分析图

5

第二章企业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关系

2.1.2战略转型的内涵

战略转型就是指企业战略实现以上所述三个方面的转变,具体来说是:公司从一个行业转入一个新的行业或者在现有行业基础上涉足一个新的行业;分析公司的价值链,挖掘价值增长点以及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为新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基础。从战略转型的模式来看,大致又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从一个产业进入另一个产业,比如东方希望集团,从饲料行业起家,在该行业利润空间逐渐变小后,利用原始积累的资金进入电解铝行业;二是从资本运作进入实业投资,比如德隆;三是从产业转向资本运作,然后再转向产业,比如新希望,先是从事饲料生产销售,在行业逐渐衰落后进军金融产业,然后利用获取的资本进入新的实业比如乳品行业。这三种模式没有优劣之分,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取舍。三种模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2.1.3战略转型期企业的特点

由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处于战略转型期企业的几个特点:一是在企业的产业转换中必须做出一系列高风险的决策,这些风险集中于企业是否具有在新行业的经营能力,管理层或员工内部对该种转变存在的不同意见是否是不可调和等等;二是公司需要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对公司目前的资源分布进行较大调整,这会随之带来公司资源掌控部门在公司内部重要性的变化;三是公司既有的组织架构、部门间关系和部门内人员需要做出较大调整,这会带来一定的人事振荡。这三个方面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

2.2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内涵

2.2.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管理对象是企业运作中执行管理或生产任务的人员,管理内容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人在工作中的职责进行划分,对工作进行监督和激励,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自从有了组织和分工,就有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对人力资源的作用认识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职责范围,同时在工作中采用的技巧和方法也不同。真正管理学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源

6

第二章企业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关系

于20世纪初期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和组织理论,这就是早期的人事管理理论的萌芽。其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从人事管理理论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第二次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转变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演变过程中随着人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早期人事管理将员工视为完全服从的没有个人意志的机械,人事管理需要做的只是安排员工的工作,监督工作纪律,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发放工资等简单机械的事务。到了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企业强调人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因此在管理中新加入了培训、激励等重要职能。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时期,人力资源被认为是企业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入了参与企业新战略制定,监督企业的战略执行过程,调整人力资源以保证企业新战略实施的职责。[5]实际上,这三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制定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认识。在人事管理理论中,人事部门不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人事部门只是一个支持性部门,负责处理企业的后台事务;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企业重要的支持性部门,会部分的参与到企业战略的制定;而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人才对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企业战略的制定、执行和调整都离不开人力资源部门的参与。

2.2.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开始成熟。按照目前学术理论界一般采用的Wright & Mcmanhan的定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为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该定义突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基本内涵和特征:(1)人力资源的战略性。企业拥有这些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人力资源是指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中,具有某些或某种特别知识(能力和技能),或者拥有某些核心知识或关键知识,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重要或关键岗位上的那些人力资源:相对于一般性人力资源而言,战略性人力资源具有某种程度的专用性和不可替代性。(2)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部署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践以及方法、手段等构成一种战略系统。(3)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性”。包括“纵向契合”和“横向契合”两个方面。“纵向契合”指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契合,“横向契合”即整个人力资

7

第二章企业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关系

源管理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的契合。(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导向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建构,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组织经营系统,促进组织绩效最大化。[6]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人看作是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特点包括: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达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制订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获取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员,进行各项人力资源与企业的整合,进行人员的奖励与激励,进行人力资源的控制与调整以及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2.3企业战略转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2.3.1战略转型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为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该理论可以看出,与一般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维持性的管理及主要职能在于服务于企业的日常运作不同,战略转型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变革性管理,主要职能是适应企业整体战略的调整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进行相应调整。企业战略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战略决定公司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决定公司的资源与权利的分配,从而决定公司人事权利的分配与人员的配备。单一化的经营决定人事的集中管理和人才需求的单一化。多元化的经营决定分散化的人事管理方法与对多种类型人才的需求。

具体来说,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为:首先,适应企业战略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必须进行相应调整,人力资源部门也应该全程参与企业战略转型方案的制定和新战略的执行,并且要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为目标。这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导向性的要求。其次,战略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部门必须密切配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发展战略和公司总战略以及其他部门的战略必须协调,这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契合性的要求。再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调整中各个方面如人员的引进和调整、企业文化的建设、激励机

8

第二章企业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关系

制的建设等必须互相协调,这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性的要求。最后,在企业战略转型完成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公司的核心人力资源比如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骨干等必须得到妥善对待,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的要求。[7]

2.3.2战略转型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遵循的原则

在战略转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需要变革,其中一些原则必须得到遵循,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变革与企业总体战略转型保持一致的重要保证。这些原则是: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应该与企业的性质一致。企业的性质分为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不同的企业在经营方式和拥有的资源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对于生产型企业比如纺织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强调员工对生产流程的严格执行,较少强调人的创造性。考核中更倾向采取计件工资等定量考核方法。由于大部分人员层次较低,人员的安排也尽可能是短期性安排,人员的流动性较高。对服务类企业比如网络公司来说,更加强调员工的创造性和学习能力,强调为员工创造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强调员工之间的交流,多采用矩阵式的工作方法。反之,如果纺织企业采用矩阵式的工作方法,那么生产效率一定降低。如果网络公司强调对流程的严格执行,那么公司会因缺乏创意而无法与日新月异的IT环境保持同步。[8]

其次,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一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公司总战略的组成部分,必须与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所以,在人力资源部门参与公司战略调整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关注战略调整的方向,及时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整。比如说,如果公司新战略中确定的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是从一家生产型企业转型为一家服务型企业,那么公司应该逐渐对现有人员的素质、工作方式、企业文化环境进行调整,从而为公司的战略转型奠定基础。

再次,人力资源战略与其他子战略协同。公司整体的战略体系可以分解为许多部分,各个部分都必须互相支持匹配,人力资源战略也必须与其他战略比如营销战略、产品战略等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战略得到顺利协调实施。例如,如果公司整体战略下制定的营销战略中确定要扩张销售团队大力进行市

9

第二章企业战略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之关系

场渗透,那么人力资源新战略就需要创造有利于销售团队工作的环境,比如放松销售人员规模控制,销售人员激励方式与市场开拓成果更紧密挂钩等等。反之,如果人力资源战略中规定了严格控制公司人员规模和控制销售人员管理成本的措施,人力资源战略与营销战略两个子战略势必发生一定的抵触,会对整体战略的执行形成障碍。

最后,与执行能力相匹配。一套制度的成功执行除了需要考虑制度自身的科学性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将此套制度贯彻实施。所以,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变革时必须考虑到公司现有的执行能力。这种执行能力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层和员工对新制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意向;二是管理者和员工是否拥有新措施所要求的技术、素质和能力;三是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是否可以调整到适应新的管理方式;四是变革所需要的时间是否在公司战略转型所需要控制的时间范围之内。

10

第三章 AYM服饰集团之战略转型

第三章 AYM服饰集团之战略转型

为了更为准确的论述企业战略转型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关系,我们采用一个实际的案例来加以分析。这个案例是关于一家处于战略转型期的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

3.1公司基本状况

AYM服饰集团成立于1979年,是一家集纺织印染、服装制作、针织毛衫和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集团型企业,核心层有奉化市AYM服饰有限公司、宁波AYM制衣有限公司、宁波远东织物印染有限公司、奉化市AYM羊绒服饰制衣厂、奉化市AYM京甬制衣厂、宁波龙和服装有限公司、AYM领带厂和奉化市AYM西服进出口有限公司。

公司座落于交通便捷、风景优美的奉化市经济开发区与“全球生态500佳”

11

第三章 AYM服饰集团之战略转型

的滕头村,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员工2500名,各类生产加工设备1300多台(套),总资产4.5亿元,产品按国际标准实施生产,获取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年产“AYM”羊绒大衣、西服、休闲服、风衣、时装、职业装、茄克衫、西裤、针织羊绒毛衫180多万件(套)和高档羊绒面料150万多米,以质优、形美、艺精等特色,畅销国内和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韩国及香港等国家与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羊绒服装与羊绒面料生产出口基地。公司现为宁波市百家重点企业、宁波市四星级企业,获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全国服装销售、利税双百强企业。

3.2公司战略转型

3.2.1公司的行业环境分析

公司主要从事羊绒面料的生产和羊绒服装的制作。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行业的状况。

从国内羊绒供给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由一个产绒大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羊绒加工大国和制品出口大国。据统计,我国山羊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700万只猛增到近两年的6000万只,羊绒产量由2800吨激增到98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而且,羊绒的供应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一带。但是,由于羊绒的生产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这几年国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力度加大,这势必会对羊绒的供应数量以及羊绒的价格产生极大的压力。

而且,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羊绒市场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市场。目前国内羊绒加工企业多达2600多家,无毛绒分梳能力突破2万吨,是世界羊绒总产量的3倍。加工能力的严重过剩,导致每遇原料紧俏,众多厂家就你争我夺,哄抬价格;每遇原料充足,各厂家又竞相压价,农牧民被迫宰杀山羊,形成了羊绒产业各链条之间的恶性循环。十几年间,羊绒市场已经爆发了1988年、1994年、1997年和2000年四次争夺原料的价格大战。价格最低时每公斤几十元,跌出亏本线,最高时每公斤四五百元,超出成本三四倍。这种价格的异常频繁波动是行业发展缺乏理性的表现。

12

第三章 AYM服饰集团之战略转型

由于既有的羊绒市场比较混乱,有远见的羊绒企业,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企业已经逐渐从价格战的巢臼中解脱出来,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羊绒行业的鄂尔多斯、珍贝、天山、雪莲等羊绒生产企业在产品上纷纷向羊毛衫市场延伸。OEM的兴起,也使知名品牌得以依托原有的品牌优势和流通渠道向相关领域扩展,以求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从产品市场来看,近几年来,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作为高档消费品的羊绒产品外销订单锐减。与此同时,由于羊绒产品价格较高,国内消费市场有限,而且,消费者比以往更强调时尚和健康,对产品的样式和面料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那些原来只做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的厂家的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从国内羊绒生产厂家来看,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据最新的全国百货行业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羊绒及羊毛衫前十位品牌消费集中度仅29%,羊毛衫行业目前公认的老大——恒源祥的羊毛衫市场占有率也只有3.58%。众多品牌停留在价格竞争的阶段,提供的产品没什么区别,消费者被迫从价格上进行选择。二是生产厂家多做贴牌生产,自我研发能力较差。OEM是国际上非常先进的商业运作模式,但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品牌仅将其外在形式拿来,将生产委托给厂家,然后将厂家的产品贴上自己的牌子,而不是按照OEM的系统严格质量管理和产品设计,将其产品注入品牌的内涵,真正按照品牌的规律在运作。多数企业盲目贴牌跟风,忽视了自有品牌的开发,长此以往使设计水准下降,严重损害这些生产企业的长远发展。三是产品缺乏差异化。由于市场进入门槛低,国内羊绒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突出。加工作坊、乡镇企业过多,生产管理观念陈旧,产品差异性不够,品牌未进行合理细分,使不同品牌的类似产品在市场形成过度竞争。[9]

3.2.2公司内部情况分析

那么,AYM服饰集团内部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目前AYM有六家核心生产企业,产品包括布料、西服、服装饰品等,生产形式主要是贴牌生产,由外国厂家出品牌,出样式,AYM负责生产,自己没有独立的产品开发和设计部门。产品主要以外销为主,内销渠道有限,产品的利润主要为外方赚取,AYM只能赚取产品加工费用。另外,AYM服饰集团自

13

第三章 AYM服饰集团之战略转型

己的品牌非常弱,没有自己的产品系列。最重要的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大多是从技术人员转变而来,对市场的行情和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现代的管理方法了解相对较少,这限制了公司的持续发展。

但是,AYM服饰集团在羊绒产品行业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AYM通过与上游的原料供应商合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原料供应的压力,也避免了成本的大幅波动。其次,AYM在服装制造行业经营多年,已经形成了规模,拥有大批技术熟练的生产人员。再次,AYM与国外羊绒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合作多年,拥有良好的海外资源和销售渠道,通过与日本,香港等境外生产厂家合资合作,在合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服装生产管理经验。这些优势为AYM服饰集团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奠定了基础。

3.2.3公司战略转型

图3-2 AYM公司环境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产品单一,主要是羊绒产品,所以无论是在原料和消费者方面都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使公司业务经营的风险比较集中;其次,公司主要做外贸,依靠老客户把产品销往国外,经营受制于人,而且跨境经营本身就有较大的政策风险;再次,公司的产品品牌认知度不高;最后,公司主要按订单生产,对客户的依赖性比较大。受这几个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对现状不作调整,公司想要使业务快速发展可能会面

14

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标题: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专业化建设是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专业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明显的专业特征,通过专业化建设为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奠定专业基础,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建设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的岗位分析以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职权、工作条件和任职资格;根据公司业务和职位特征设定相应的定员标准;组织系统的岗位评价,作为制定薪酬序列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和岗位类别开发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基础建设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保证这个系统能够得到正常运行还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管理体系,包括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客观的信息,开展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一,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战略公司人力资源年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公司人力资源年战略规划

XX公司人力资源5年战略规划 壹、总体目标 根据集团总体战略运营目标,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围绕公司核心产业,以积蓄人力资本,构建企业文化为目标,整合组织流程、规范人事体系、建立素质模型、优化薪酬激励,通过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发展,有力地推动集团向现代化新型企业发展。 二、目标解读 积蓄人力资本:利用3到5年时间,以培养为主、挖掘为辅、引进为补充,造就壹支有操守、懂专业、善运营、能管理的人才队伍,包括房地产关联专业人才队伍、营销策划人才队伍、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和资本运作人才队伍;且将这支人才队伍锻炼和凝聚成壹个上下目标壹致、内外价值壹致、内部沟通协调、专业能力互补和共担分险成果的高效能团队, 构建企业文化:公司成立和动作多年来,已经形成壹定的"文化"和"习惯力量"。可是这种"文化"和刘总倡导的文化仍有差异,仍存于壹些消极面。因此,需要花壹段时间来逐渐总结、提炼企业的文化精髓;且通过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把这种文化逐渐固化下来,从而影响人的最终行为。企业文化建设壹个工期的工程,壹方面其建立需要改造人的思想,需要时间;另壹方面企业文化需要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而发展,需不断建设。希望五年之内可能形成壹个初步的框架和适合企业实际的文化建设模式。 整合组织流程:组织机构和部门间权限流程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通过整合组织流程,规范各部门职责和相互间的配合关系,理顺分工合作和业务流程,实现高效管理支作能够整合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实现人力配置的科学合理,也为整个集团和各控股公司之间理顺关系打下基础。 规范人事体系:作为壹家集团公司,壹个合理规范的人事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选用育留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也是集团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的基础。因此需要建立科学

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人力资源成就明天,战略实施智胜未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X《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2013年度课纲 引言 1、课程内容安排 2、课程要求与U标 3、现场分组 4、小组讨论: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第一章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篇:如何理解企业战略 1.推动企业战略的内、外部因素 2.什么是企业战略 3.战略研究的基本问题 4.企业战略体系的构成 5.企业战略的常见类型 小结 第二篇:如何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 2、战略实施中遇到的人力资源障碍 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4、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种境界 5、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 小结 第二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体系的构建 第一篇,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构建

BQFT 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小结 第二节: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有效实施 1、传统补缺型人力资源规划的弊端 小结 第二篇战略性招聘甄选体系构建 第一节:如何理解战略性招聘 1、什么是战略性招聘? 胜任力模型与招聘 案例:北京BQFT 人才招聘规划的实施 华为的人才招聘战略 小结 第二节:如何实施战略性招聘计划 1、确定人才招聘的目标 2、选择内部外部招聘的方式 3、运用甄选的四种方式 小结 第一节:如何理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人力资源战略解决的问题 2、 3、 什么战略因素决定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关系 4、 5、 如何从公司战略中导出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规划的结构 6、 人力资源规划自诊工具 2、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流程 3、 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模型 4、 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方法 5、 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要点 2、 战略性招聘的四大原则 3、 战略性招聘的目标 4、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及方案.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及方案 一、人力资源规划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发展规划,通过诊断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并考虑未来人力资源的供需状况来进行分析、预测估计,对岗位编制,人员配置、技能培训、绩效考核管理、人力资源政策、招聘和选人等内容进行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性规划。 二、人力资源战略的目的 1、规划人力发展 人力发展包括人力预测、人力增补以及人员培训,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人力资源规划一方面对目前人力现状的分析,了解人事动态,另一方面,对未来人力需求做一些预测,以便对以后企业人力的增减进行通盘考虑,再根据现状制定人力增补和培训计划,所以说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发展的基础。 2、促使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 目前大多数企业,一些岗位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一些员工的工作负荷过重,而另一些员工则工作过于轻松,也许有些人的能力有限,而另一些员工则感到能力有余,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那么,人力资源规划就可以改善人力分配不平衡的现状,谋求合理化,使人力资源能更好的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3、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任何企业,都是要不断的追求和发展的,而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的获得与运用。也就是说如何能适时、适量、适质的使企业满足的各类人才的需求,就需要人力资源规划针对外在多变因素来配合企业发展的目标。 4、控制和降低用人成本 如何做到降低用人成本呢,人工成本中最大的支出就是工资,而工资的总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分布情况,人员分布状况指的是在公司中人

员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上的数量状况,当一个企业年轻的时候,处于低级职务的人多,人工成本相对便宜,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职务等级水平的上升,工资成本也就增加,如果再考虑物质上升的因素,人工成本可能超过企业所承担的能力,在没有人力资源规划的情况下,未来的人工成本是未知的,难免会发生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的趋势,因此预测未来企业发展的条件下,有计划的逐步调整人员的分布状况,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人力资源效能充分发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功能 1、企业管理确定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从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还是职位提升以及岗位任务的调整,不通过一定的计划很难去实现。例如,什么时候需要补充人员,补充哪些层次的人员,如何避免各部门员工提升机会不均,如何组织多种需求的培训等,它会为企业员工的录用、晋升、培训、人员调整以及人工成本控制等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2、人事决策 人事决策对管理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持续时间长,调整起来也困难,为了避免人事决策的失误,掌握准确的第一信息室至关重要的。 例如,公司在未来某段时间内缺乏某个岗位有经验的员工,而这种经验的培训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岗位需求,那么是如何处理呢?如果从外部招聘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且也不可能在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如果自己培养,就要提前物色合适的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还要考虑培训过程中人员流失的可能性,显然,在没有准确的信息,决策是难以客观的,而且也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3、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只有在人力资源的规划下,员工才可以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对企业有归属感,从而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积极努力的争取,有利于引导员工认识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人力资源规划还采用多种对员工的激励方式

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

xx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人的运作,是一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企业能否适应市场生存,能否在市场中游刃有余的关键。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和任务就是:搭建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战略方向及技术方案;为各下属分公司提供方向性技术指导。各下属分公司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集团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xx实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经营范围逐步扩大,企业实力逐渐增强,由此带来的管理压力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就其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伴随着公司的高速发展,公司员工队伍不断壮大,已拥有百余名的员工队伍,但其结构严重不合理。其中,管理人员中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和较高管理水平的不足40%,基层员工中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均达到要求的不足60%。由此看出,公司急需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进行调整。 2、人事基础制度不完善 人事管理的基础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还停留在“人制”的基础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导致管理中出现“执行依据不足、人为因素过多”,难以对员工的工作做出公正的评价,产生“人浮于事”的现状,因此,在公司人事管理和考核、激励方面形成公开、透明的规范化管理。 3、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与公司的日前的发展状况不符 公司目前发展状况离规范性的企业运作还有一段距离,从企业战略到营利水平,从企业文化建设到组织机构建设,远远达不到规范性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就必须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在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做好人事管理的基础上保障人力资源的供给、合理公正的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 由于我公司目前的三项业务,广告业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环保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房地产则属于管理型产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各不一样,要想培训这样一批优秀人员,所花费的精力和资金将是很大的,不符合我公司的现状,为此,从经济原则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在保障人力资源供给方面应主要采取阶段性用人方式,以招聘外部人员的方式为主。员工的流动率不宜太低,全年流动率维持在40%――50%左右,利用一至两年的时间给企业选择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制定出关键人员的培养计划,一旦确定为关键人员应从待遇、职位、未来发展计划、培训等各方面予以关注,确保人员的稳定性。 当公司形成一定规模后,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营战略目标将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开发人才?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第一矛盾,为此,以不同的阶段的经营战略目标为依据,以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为工具,以各级管理部门的配合为支持,进行集团化的人力资源规划,搭建科学、合理、制度化的人力资源构架,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战略 一、不同战略阶段的目标 第一阶段: 基本消除目前弊端,搭建人力资源整体架构,夯实基础管理。(短期计划:2003年),应该建立和完善围绕集团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各下属企业实际状况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体系;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工作,初步将各项制度、机制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来,努力形成以“集团管理为平台,下属企业实际情况为终端”的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集中现有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当前紧迫的工作,解开瓶颈环节; 第二阶段: 系统规划,实现管理的分步提升,使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入成熟阶段。(中期计划:2003年---2004年),全面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运作,对集团人力资源工作进行综合统筹、分级管理,引进各种方法和手段,推进集团人力资源体系中的各项制度、各个工作的开展、实施与完善。在集团与下属企业间充分形成互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体运作效果,提升管理水平,使一大批管理人员快速成长,推动集团国际化进程及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阶段: 完善升级,实施前瞻性管理,发挥战略牵引作用。(长期计划:2004年--),全面夯实人力资源各项工作,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升级、维护;在此基础上,前瞻性地开展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当战略管理概念被引进中国以来,不管企业家或经济、管理学家(学者)均在运用和研究战略管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下相应的战略目标、战术手段,以期待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企业战略目标。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与之配套战略支撑性的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社会里,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发展中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所以现代企业都十分关注战略。因为战略是就是方向,是企业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与对现在优劣状况的把握结合起来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确定好自己的客户,经营好自己的客户,实现客户满意和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让客户满意?需要企业有优良的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带来利益;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上。因此,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1、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探析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探析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剖析了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训中存在的问题,从以模拟公司为载体实施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教学项目等方面针对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标签:工作过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1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综合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同时熟悉企业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环节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2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建立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这些学科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理论联系,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很难从整体上较好地把握。同时,传统教学一般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基本职能分割成独立的章节进行教学,忽略了知识模块之间的系统性。因此,学生很难站在整体高度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2教学手段简单,仍然以教师为中心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方法省时、省力,费用少。但缺少和学生的双向沟通,因此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趣、枯燥。虽然案例教学已经被不少高校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手段,但是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更多地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另外,实践教学的模式也亟需创新。实践教学不仅是指案例教学,还要结合社会实践来不断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考核方式单一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采取闭卷考试方式:以期末末考卷面成绩为主,同时加上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简单易操作,但是很难全面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王濂: 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东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管理与薪酬体系设计 在学习中层管理培训课程时了解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相对与传统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态,它在保证组织绩效、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的战略性职能,促进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本质性认识,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在进行企业管理培训时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涉及到对“什么是战略”和“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的界定。虽然,多数的学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对于“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的解释和界定,仍未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在许多文献中,“战略”的定义多种多样,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一种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适应性,即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适应性。关于战略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衡量战略,大多数学者和他们的文献,都倾向于用波特、迈尔斯的经典理论。但是,他们关于战略的分类,通常是在假定组织已经明确界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的一种外部性分类,未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变动与战略调整之间的关系。 因为对战略界定的多样性,形成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在学习企业培训课程后,总结发现大致形成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 (1)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贡献或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2)关注企业或组织在所处竞争性环境中采用的战略选择以及这些战略选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考察企业战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匹配程度,该研究方法假定“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都对企业业绩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包括德莱利、莱文、奥斯特曼、伯菲、休斯里德、查德维克和凯培利等人。他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深度影响组织绩效,因此,组织必须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范围,并保证能够得以贯彻实施。当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活动必须和组织的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同时保证战略导向的一致性。 休斯里德提出了被认为具有某种“通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沿着休斯里德的思路,伯菲提出16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德莱利确定了7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部职业机会、正规培训系统、评价方法、利益共享、工作安全、投诉机制和工作定义。有些文献采用这七项工作来检验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主要理论观点:一般性、权变性和配置观,分析结果对这三个理论都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大多数学者认为权变性的观点更适合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不应忽视配置。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匹配与否是直接影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与开发,发挥集团人力资源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使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发挥的保证。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管理职能的定位、组织体系的建设、运营体系的设计和监控体系的建设等。 一、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 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其管控模式一般有“运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不同的管控模式对应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是不同的,对应集团管控模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一般有“全面管理型(业务操作型)、监管型(政策指导型)和分散管理型(顾问型)”一般情况下实施运营管控型的企业集团、产业单一、地域集中、规模较小,首次集团化的企业集团一般都实行“集中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实施战略管控型的企业集团一般实施“监管型”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多元化、财务管控型、地域分散、产业复杂、股权多样的企业集团一般实行“分散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人力资源的管控模式决定总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和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组织建设、管理权限划分、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幅度、管理重点以及业务模式等。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时,首先要确定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 目前大部分企业集团都实施“政策监管型”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或者随着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转变正在由“监管型”向“顾问型”转变。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是由集团的发展战略、管控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等确定。 二、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定位 确定了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后,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就随之明确了。实施“集中管理型”管控模式的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是整个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者,因此要建立强大的总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以便于对整个集团

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分析

XX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 1、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高层】 企业高层是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一个人企业要想发展,人才是关键。XX公司目前有一支老龄化、不稳定、不团结的领导团队。年龄结果搭配不合理,没有形成梯队态势。高管人员部分拥有相应的行业知识、管理经验和强烈的发展欲望,并就公司的未来发展基本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企业中层】 企业中层是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XX公司目前的中层人员基本具备不同程度的管理经验,并具有相应的行业技术技能。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想到企业管理理论培训,导致部门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企业的内部管理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企业成本,效率的损失还很严重。中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内部管理中起枢纽作用,涉及企业高层指令的传达,企业基层具体情况的上传,企业基本经营活动的组织开展。目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占管理人员总人数的绝大多数,但因为历史原因对目前的薪金不满,处于一种可走可留的状态。 【企业基层】 企业基层是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基础。目前XX公司基层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员工技能基本能够满足公司战略的发展需求,但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努力品质及降低成本。目前企业中基层是企业面临人力资源风险的主体来源。 2、人力资源外部环境分析 XX公司相对与本地企业薪酬处于较高水平,就同行业而言薪酬水平也属上

游,导致公司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层员工的平均工资就同行的薪水过高,而中层干部的薪水较低,这就使得中层领导缺乏积极性和敬业精神及创造力。应当说XX公司的薪酬对企业吸引人才还是有较大的优势的。但公司所处地区地处西部地区,周边高校较少,当地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公司离市场集散地比较远,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公司。 3、目前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无人力资源预测体系支撑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绩效考核不能指导薪酬分配、培训、岗位调整、解聘等人力资源功能; 未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公平竞争机制,使企业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员工流动,因此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创造力; 公司内部员工素质目前还不足以支撑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公司管理层很多管理办法还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系统的管理理论培训尤为必要; 公司成立时间短,员工的工作技能有待提高; 由于考核及优秀企业文化的缺失,公司员工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不强,导致目前的激励手段仅仅停留在经济方式上; 人员普遍惰性较强,需要采用较为有效的激励方式,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体制; 与行业内领先企业比较XX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滞后状态,人力资源体系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 4、结论及整改措施 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XX公司目前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管理机构庞大,效率低下,员工惰性较强,低效员工在企业内有生存的温床,

五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五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公司治理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和自身特点,从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抽屉式”管理 在现代管理中,它也叫做“职务分析”。“抽屉式”管理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管理术语,它形容在每个管理人员办公室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 企业进行“抽屉式”管理犹如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由企业各个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第二步,正确

处理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关系;第三步,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围;第四步,编写“职务说明”、“职务规格”,制定出对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第五步,必须考虑到考核制度与奖罚制度相结合。 “危机式”管理 美国企业界认为,如果以为经营者不能很好地与员工沟通,不能向他的员工们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信誉,因而也会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国技术公司总裁威廉?伟思看到,全世界已变成一个竞争的战场,全球电信业正在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启用两名大胆改革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副董事长,免去五名倾向于循序渐进改革的高级人员职务;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某些企业由于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他要全体员工知道,如果技术公司不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位置,公司的末日就会来临。

“一分钟”管理 目前,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内容: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一分钟目标”就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明确的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这样,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并且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 “一分钟赞美”,就是人力资源激励。具体做法是企业的就是人力资源激励。具体做法是,企业的经理花费不长的时间,在职员所做的事情中,挑出正确的部分加以赞美。这样可以促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的工作,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一分钟惩罚”,是指某件事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好,对有关的人员首先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

大数据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大数据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摘要:随着新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技术应用相对广泛,很多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运用互联网技术,逐步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变革,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将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效。 关键词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变革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展服务,更好地帮助企业获取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探究,多角度、全方位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新信息时代,标志着数据技术信息的普及,企业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基于大数据时代趋势探讨企业变革势在必行。时代的发展进程,赋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的重任,变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意义 1.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前提下,一个企业只有运用好数据信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发挥“人”这一主观因素,探索市场发展规律,提升主观能力素质,提升观看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资料,实现资源整合,在行业的竞争中良性发展。 2.探索市场发展规律 大数据时代,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复杂多样,企业人力资源变革,实现企业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就要不断健全体制,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些事物的发展,如何从海量的含量中挖取“黄金”,这对现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探索市场发展规律的同时,合理运用人才,引进人才,实现用人促发展的模式。 3.管理手段必须富有时代气息 大数据时代,没有创新等于踏步不前。要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和功能,构建系统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完善企业人才管理制度,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对企业人力资源分配高效快捷。 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弊端

建立支撑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支撑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支撑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明基逐鹿软件有限公司 “让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企业(老板)的战略合作伙伴”,这句话在HR界已经传了好久了。但是人力资源部门为什么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人力资源部门怎么样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这些问题一直是HR从业人员关心的话题。确实,部门的定位决定了他们在企业内的定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有作为才有地位,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内发挥的作用才是真正决定其在企业内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有三句话几乎所有的明基人都能琅琅上口:态度决定高度、企图决定版图、格局决定结局。三句话从认知、目标和执行三个角度阐述了一个好的起点对结果的影响,常常成为年轻的BenQer的座佑铭。这三句话适用面很广,相信也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也就是说,人力资源部门是否是企业的战略伙伴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态度、企图和格局来决定的。 态度决定高度 这里谈的态度是指的一种认知水平。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认知水平是决定工作高度的前提条件。那究竟怎么应该来认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呢? 人力资源管理归根结底首先是管理的一种,必须与企业各种业务管理紧密结合。随着近两年企业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人都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在研究,诚然,这是符合专业分工细化的要求的,也符合学院研究的需要。但是在实务操作上,人力资源管理始终不应该脱离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其他管理的理论与业务。这一点在企业管理实务中尤为重要。 笔者非常幸运,刚成为一个HR人就进入一家大型外贸集团任人力资源部经理。可是,当我踌躇满志地想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发现,以前认为学得非常系统的人力资源理论实践起来却举步维艰,特别是在施行一些变革的时候阻力特别大。而且别人批评我的工作时,就只有一句话:“外贸业务,你懂吗?”相信,很多HR朋友都遇到过我这种难堪。我为了这么一句话,憋着一股气利用业余时间苦学外贸业务,终于近三个月后,我不是外行了,工作开展也越来越顺利。现在回想起来,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环节联结起来,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一点认识在我近年来为不同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得越来越清晰了。 有不少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通用性比较强,无非是选用育留,不过是招聘、培训、考核等等的技巧罢了,其实不然。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甚至是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都会因为业务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企业初创期,可能HR 的精力应该在主要选对人,用好人上;随着企业进入发展和成熟期,育人慢慢重要起来;而企业成熟以后,留人又慢慢成为一件大事。与国外企业不同,国内企业形态各异,体制复杂,流程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只有清醒地认知这种管理的大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才有可能逐渐提高在企业中的地位。如果脱离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按照人力资源这个企业微循环的规律来办事的话,很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与层次。 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他管理的纽带与核心,必须依托其他管理来体现效益。企业效益的好坏最明显的体现是财务报表,因此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很容易体现。同样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好坏,最终也应该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上。如果说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但它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好,估计没有人会相信。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究竟是怎么样来体现其效益的呢?下图简单地概括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另外四个重要的管理要素: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流程管理和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在企业内,财与物是由人来控制支配的,人对财与物的控制形成了企业的主要生

某某公司人力资源部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程考查设计 XX公司人力资源部(五年或十年)战略规划 XX公司人力资源部 2011年6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人力资源部战略目标 (3) 第二章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4) 第三章人力资源职能规划 (6) 第四章结束语 (13) 附件:1. 《2010年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进度表》 2.《 2010年人力资源部费用预算方案》 3. 《W公司2010年培训计划总表》 4.《人力资源部月度工作总纲》

前言 xx公司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现状如何?公司战略如何?对人类资源部门的要求?(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未来5年(10年)公司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展面临如何的局势?……实现经营目标,获得更大的发展,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重要保障。 人力资源规划是实现公司战略规划的关键性环节,通过预测因未来的环境变化和经营目标变化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为公司提供未来所需要人员的配置方案、实施办法以及持续改进的措施,为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一章人力资源部战略目标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使命 人力资源规划的使命是为W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设并完善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平台,吸引与公司吻合的人才,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用兼具竞争性和公平性的激励机制,使员工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潜力,在为W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W公司和个人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发展目标 公司层面: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全新的定位,从后台走到前台,由后勤服务为主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整个公司管理的轴心之一,推动科学化管理进程,形成公司凝聚力高、持续竞争力强、团队协作顺畅,组织运作高效的整体,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业务层面:能够准确及时的配置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等。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建设科学的组织结构,使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以适应业务拓展、功能调整和市场变化。 职能层面:结合职位、工作、人三者关系打造人力资源平台,建设业务操作系统,使工作分析、招聘录用、岗位配置、培训教育、薪酬福利、绩效管理等工作专业化,流程规划化,为公司创造科学化的管理环境,为员工提供优良的成长机制和发展空间。

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人力资源机制改革方案 针对于目前招聘形势严峻,用人、留人机制不够完善,为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本方案。 约束机制 1.健全内部相关制度体系并加强落实管理,组织学习员工手册、岗位说明书、工作流程标准等,明确各层级权力、职责,让每一个人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责任;对每一类型的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充分的予以信任和理解,肯定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价值理念,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培养、提高和晋升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长处。 2.针对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员工和部门缺乏工作目标,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可让深入学习企业文化,探讨企业目标,增加员工归属感,让每一个员工都建立个人发展计划,对每一个新员工建立高期望值;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促进员工不断发展帮助,使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 3.建立沟通与反馈信息渠道。建议设立企业建议信箱,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领导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多参与员工生日会等活动,与员工拉近感情距离,尤其要加强与新近员工的交流。建议落实导师制度,并把新员工满意度与稳定性与团队主管、导师绩效考核相关联。 激励机制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好、更快地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企业有必要改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除了体现在薪酬、福利等方面外,成长的机会、专业技能的培训、员工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个人能力得到施展的程度、工作挑战性、工作反馈度、企业文化也是构成激励体系的重要部分。因此,公司激励机制定位为: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骨干人员、后备人才、业绩突出者,将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福利制度、人员培训、职位晋升、企业文化等多种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激励;对个人激励的同时,兼顾团队激励和群体激励。 1.针对缺少长远的薪酬激励规划,没有使用长期激励手段,无法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长期为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传统日本人事制度特征 最经常被人们提及来表现传统日本型人事制度和劳务管理特征的三个术语是“企业内工会”、“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如果我们把雇佣形式等特征考虑在内,可以将日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概括为以下六个特征: 终身雇佣指的是企业在劳动者达到预先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对其进行持续雇佣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明治维新后期。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处于重化学工业发展阶段,企业必须自己进行熟练工人的培养,从而使这一雇佣制度一般化和普遍化。采用终身雇佣制度的优点是企业可以确保优秀的员工,同时员工的工作可以得到保障。 一致性的雇佣形式指的是企业的核心是男性“正式社员”,在具备了全面赋予女性(妻子)干家务、教育子女责任的前提下,男性员工能够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减私奉公加班加点地为企业奉献。 企业内工会指的是按特定企业成立的工会制度。由于日本一般都采用终身雇佣制,所以管理者年轻时为该工会会员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这样,经营管理者很少与工会成员发生对立冲突。在这种谋求企业发展的劳资协调路线的指导下,劳资关系因圆满妥善地得到解决而受到各界的好评。 企业家族主义指的是企业和劳动者、劳动者之间有着像家族似的意识。企业感到对待员工的培养以及生活上的照顾要尽父母般的义务,相反员工应当不辜负企业的期望,努力工作以报“父母”(企业)的养育之恩。这是一种企业与员工之间密切合作的体制。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到,另一方面这也减少了企业同外部信息的沟通,抑制了机动灵活构想的产生。 年功序列工资、晋升制度指的是伴随员工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长,企业为员工增加工资和提高职位等级。因此,在终身雇佣制度下,日本企业中员工的职务随着年龄“自动地”增长和提升。由于这个制度在增加工资和晋级上没有按照员工的能力或实力给予差别,因此对于那些同等年龄和工作年限一样的员工,工资就没有差别。 以录用当年毕业生为中心指的是日本企业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属于那种众所周知的“命运共同体”或“生活共同体”。员工作为个人的利益融入组织,受到雇佣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围绕着这个目的来运作。 但是,随着员工的劳动价值观的多样化,劳动者自立意识的高涨和解雇现象增加等雇佣关系的调整,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意识和一体感逐渐丧失。再加上劳动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以终身雇佣为前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变革就成为必然。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一,日本人口构成的变化日本企业员工人口的构成变化也反映出了日本人口构成的变化,即中高年龄层员工比率不断增大。年功序列制中的组织阶层和员工的年龄结构应该大体对应,如果年龄偏大员工的数量在组织结构的底层增大,就不能确保金字塔型组织而产生矛盾。企业规模的扩大,新员工的持续增加,产生了使中高年龄员工向其他关联企业流出的组织结构,企业内能够使员工年龄与其在组织内地位的保持一致。这些是维护终生雇佣和年功序列制的基本条件。因此,当企业扩大的速度变得缓慢,或中高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靠派遣到关联公司以解决剩余人员限制的时候,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就有必要对年功序列制再探讨。 第二,日本经济的状况日本经济曾经长时间一贯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即便出现不景气,也会马上好转。在经济形势循环崩溃的今天,以经济成长为前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需要重新再认识。首先,日本企业改变了工资制度中定期晋级、提高基本工资的想法,从工资自动

[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体系解读4.doc

[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体系解 读4 [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体系解读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把人上升到资源的角度进行配置和管理,如何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配置,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体系成为企业HR工作的重点。作为这个有效体系的构成部分,HR各大模块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的展开显得尤为重要! 1、人力资源规划-HR工作的航标兼导航仪 航行出海的船只都需要确立一个航标以定位目的地,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导航系统以确保它航行在正确的路线之上。人力自资源管理也一样,需要确定HR工作目标定位和实现途径。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正如航行出海的船只的航标的导航仪,人力资源规划在HR工作中起到一个定位目标和把握路线的作用! 2、招聘与配置-“引”和“用”的结合艺术 人员任用讲求的是人岗匹配,适岗适人。找到合适的人却放

到了不合适的岗位与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一样会令招聘工作失去意义。招聘合适的人才并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地方是才能算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置有各自的侧重点,招聘工作是由需求分析-预算制定-招聘方案的制定-招聘实施-后续评估等一系列步骤构成的,其中关键又在于做好需求分析,首先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对这些人有什么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公司所需要的这些人,目标和计划明确之后,招聘工作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人员配置工作事实上应该在招聘需求分析之时予以考虑,这样根据岗位“量身定做”一个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招聘企业所需人才,配置工作将会简化为一个程序性的环节。招聘与配置不能被视为各自独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两个环节,只有招聘合适的人员并进行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证招聘意义的实现。 3、培训与开发-帮助员工胜任工作并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 对于新进公司的员工来说,要尽快适应并胜任工作,除了自己努力学习,还需要公司提供帮助。对于在岗的员工来说,为了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公司战略的调整,需要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基于这两个方面,组织有效培训,以最大限度开发员工的潜能变得非常必要。就内容而言,培训工作有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以及管理技能开发培训。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具有针对性,要考虑不同受训者群体的具体需求。对于新进员工来说,培训工作能够帮助他们适应并胜任工作,对于在岗员工来说,培训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新技能,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潜能,而对于公司来说,培训工作会让企业工作顺利开展,业绩不断提高。培训与开发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