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 建筑园林专题 导学案

高中美术 建筑园林专题 导学案
高中美术 建筑园林专题 导学案

美术专题五建筑(园林)

制作人:审核人:

制作时间:2010年11月11日

使用时间:11月22日——12月3日一、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美术鉴赏》课本第6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第7课《佛教寺院与哥特式教堂》、第9课《中西古典园林》、第10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第17课《现代建筑的多样风格》、附录一《民间美术与民居》,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学习鉴赏宗教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宗教建筑与中西文明的关系;了解中西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及手法;古希腊三种柱式的特点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观念、特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1.中西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

2.中国佛教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基本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3.中西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

难点:1.中西传统建筑及园林的不同设计思想所体现的文化观念。

2.对西方各种建筑风格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三、学习内容:

1.建筑艺术的分类及特点

按功能:园林建筑、纪念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建筑史上的三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居住的机器”涵盖了建筑的重要特征即科学性、

适用性、艺术性、文化性。

2.中西传统宫殿建筑比较

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是院落式布局、以木材结构为主。西方宫殿更强调建筑单体内部的连通结构、以石材结构为主。

3.西方教堂的建筑风格

①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有山形墙和石尖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们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

显示教会的权威。例:圣马可大教堂。

②拜占庭式

拜占庭式建筑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顶”这一特点显然受到古罗马拱券的影响;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

形式;色彩使用上,变化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里面都显得灿烂夺目。例:圣索菲

亚大教堂。

③哥特式

哥特式教堂把西方建筑艺术推向了高峰。哥特式建筑以尖塔高耸、具有强烈向上的动势为特征,在结构中利用肋架券和尖券、飞券,修长的立柱,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

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建筑雄伟的外观、直升的线条、繁复的尖塔

及彩绘玻璃窗无不体现着宗教寓意。例:兰斯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

4.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

(1)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

(2)院落式的组群布局,用构架制结构原则,按照严格的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

(3)以斗拱为结构关键,并作为度量单位。

(4)屋顶装饰物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色彩大胆、强烈,体现不同的等级。

5. 中国宫殿代表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

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6. 西方宫殿代表巴黎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为洛可可风格。在结构上,强调建筑体的连通和内部空间的扩展,以石结构为基础,是整体的雕塑。

7.佛教寺院

佛教传入之初,中国人就开始按照中国方式来改造它,是它在发展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如:中国佛寺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以殿堂为主体。

中国佛教建筑以平面延展的院落结构、安详亲和的环境气氛,来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佛塔:现存最早的塔是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在早期的佛寺中,塔常置于寺院中心,是寺中的主要建筑。供信徒旋绕礼拜。唐以后,以佛殿为主体的佛寺布局逐渐占优势,塔多数置于殿后或中轴线以外。佛塔有木塔、砖石塔、和砖石结构而外部用木料制作屋檐、栏杆的塔等多种形式。

8.中国园林

中国四大名园: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

中国古代园林主要包括两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多以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为旨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原则,这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9.西方园林

平面布局严整对称,采用几何图案和线形分割,崇尚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的形式美法则。

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反映唯理性主义思想。

10.中国民居

民居是出现最早、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中国民居主要包括北方的四合院,北方中部地区的窑洞式住宅南方江南一带的天井式住宅(徽州民居),福建的圆楼,云南贵州等地的干栏式住宅(吊脚楼),蒙古族的蒙古包,新疆的“阿以旺”,藏族的碉房等。但无论哪一种住宅形式,都是按照因地制宜,“与自然调和”的方式建造的。

四、关联知识链接: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样式

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

斗拱

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

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

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合称斗拱。斗拱是承重结构,可使

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

特征。

古希腊的“柱式”比例

古希腊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形式是神庙,它被看作是神的住所。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神庙为立在阶座上的长方形平面,四周围以成排的高大石柱,柱子承担了石梁和尾顶的重量。公元前6世纪,它们的形式、比例和组合关系有了规格化的做法,这套做法后来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古希腊柱式的比例是模仿人体和量化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得来的,甚至后期出现人像柱。古希腊有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每一种柱式都经过了严格的计算。

五、作业布置:

1.中国宫殿的特点是__________布局,现存最完整的是北京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故宫前朝三

大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俗称“金銮殿”,其屋顶样式为__________。

2.在世界建筑之林,中国古代建筑是以__________为主要构材的建筑体系,而欧洲的建筑体系

则是以__________ 为主要的构材。

3.“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反映了建筑的()

A.科学性B.适用性C.艺术性D.文化性

4.现代建筑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象征,以下属于现代建筑的特点的是()

①新的建筑样式产生②新的建筑材料被广泛运用③产生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建筑理念

④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

A.①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中国园林大体可分为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下列哪个是皇家园林()

A.苏州拙政园B.北京颐和园C.苏州网师园D.金阁寺庭院

6.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是颇负盛名的私家园林,拙政园更是赢得了“中国私家园

林之最”的美誉,关于拙政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苏州B.是清代皇帝巡视江南的离宫

C.“拙政”暗含归隐之意D.追求诗情画意

7.希腊建筑中,建筑师善于将人体美的比例融进建筑形式中,而最典

型的建筑是帕特农神庙,以下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座宫殿建筑B.没有围墙,其柱式为典型的多立克柱

C.它的整体比例上接近“黄金分割比”

D.反映了古希腊建筑审美中对理性和数的和谐向往

8.下列建筑不属于宫殿建筑的是()

A.故宫B.凡尔赛宫C.克里姆林宫D.天坛祈年殿

9.关于埃菲尔铁塔,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

B.为纪念法国革命100周年而建,是以建筑师的名字命名的

C.它采用了预制组装的方式建成

D.除钢铁外,还使用了混凝土和玻璃等现代建筑的新材料

10.“建筑师必定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这是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名言,以下作品不属于其设计的是()

A.香山饭店B.卢浮宫扩建工程

C.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D.上海博物馆

11.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关于故宫,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木为主要材质②用构架制结构原则③院落式建筑,布局上向四周展开,体现了秩序之美④建筑形体尺寸各异,主次分明体现等级制度⑤院落运用与空间变化丰富,有音乐节奏感

A.①②③B.④⑤C.③⑤D.①②③④⑤

12.被誉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的福建土楼,

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楼以圆楼为主,也有一些是方楼

②在古代,同一幢土楼里居住着不同宗族的人

③圆筒状的土楼象征着合家团圆、万事和合

④土楼体现了江南水乡私家园林的建筑风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园林被称为“城市中的山林”,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我国江南著名的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精华。苏州园林的特点有()

①阔大的面积②驯服自然的气势③布局含蓄曲折、步移景换④秩序井然、一览无余⑤师法自然、天人合一⑥写意、象征的手法,宗教哲理的境界

A.②④B.①⑤⑥C.①③⑥D.③⑤

14.对苏州拙政园和凡尔赛宫花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私家园林,后者是皇家园林

B.两者在建造上都有“模仿自然山水”的特点

C.拙政园的建设特点是虽由人作,但要追求“宛自天开”的天然意境

D.凡尔赛宫花园森林茂盛,径直坛正,是秩序井然的人造园

15.连线

四合院蒙古包吊脚楼窑洞徽州民居碉房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计划范文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计划1 一、本计划制订的依据 1、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教学信息和动态及教学大纲的课程标准对学科要求,及本校教研组对本学科的要求。 2、学生目前基础及其原因:(由于初次任教还对学生没有接触和了解) 3、所教年级定位:高中年级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艺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这也是对他们个人艺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对于美术特色班的学生则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求在实际的绘画水平中可以达到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将来进入高等艺术学府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其他依据:由于课程的定位属于美术欣赏,所以扩展性很强,如果单纯的教学课本上的理论和资料图片往往不能够提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那可以把网络信息技术给合理的应用起来,让学生可以自主的通过网络这个强大信息平台,去搜集一些书本上所没有涉及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或者是着名画家的一些轶事,然后回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这也是提高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二、本计划应达到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高二年级美术课应达到目标:欣赏: 1、认知 1)从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中学会感受艺术的语言美。 2)知道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种类和形式。 3)知道外国绘画的各个时期和各时期一些着名的画家及其作品。 4)知道中国优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们的内在表达语言。 2、理解 1)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2)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3)理解和体会部分艺术作品的特征和艺术语言。 考核:期末考核优良率应达50%,力争达到60%;合格率应达90%,力争达到95%。 高中年级美术特色班应达到目标: 高一年级学会几何石膏素描、头挂像石膏、静物素描,早期就打好绘画的基础,同时培养一定创作能力,提高情操,参加对外美术比赛。 优良率达到50%,合格率达到90%(力争达到95%)。 高二年级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绘画基本能力,提高一些绘画的熟练程度;开始进入设计部分的了解和学习。 高三年级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加强模拟考试的练习,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作品。 获奖率:争取培养获得区级奖2—3名。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2)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人物速写 一、教学案例教学背景:(1)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力量性、协调性、精确性等)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兴趣转向现实,对某些创意、设计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2)知识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所以,知识性较强的美术常识、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同时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也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美术作业。(3)创造性。美术课都应成为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提供机会。(4)个性化。初中生的个性差别日益明显,使美术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景象。(5)动机作用。小学生“无意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初中生的学习也需要激发兴趣,但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画一画人。板书课题。2、讲解“速写”。什么是速写呢? 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形象的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炼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表现对象(描绘)的能力。要画好速写,必须坚持勤奋练习。3、欣赏: 欣赏课本4、5页,叶浅予、黄胄的画,以加深对速写的理解。讲明简单的线条表现动态、神态。写生前的准备: 教师挑选四位特征明显的四位同学,摆出看书的姿势,讲明模特的要求。教师示范: (1)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2)用简单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3)细描。指导练习: 记住:“站七坐五盘三半”,也就是说, 坐着看书时,人高是五个头高。站的时候,人高是七个头高;坐在地上时,人高是三个半头高。我们在画人物速写的时候,抓住人物头、手与书本的微妙关系,才能画出动态。 注意线条越简单能体现动态越好。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8、讲评: 对作业中线条简练、概括的表扬,鼓励学生在课外、课间休息的时候多画画人物速写,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案例的几点启示1、体现教学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因此在学校实施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美术课程”更具有意义和作用。

小学美术案例分析.doc

小学美术《摸一摸,画一画》案例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在这节课中,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三次作业的设计与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技能点。 (一)游戏——体验感受片段1:师:同学们,请跟老师做动作(拍手)生:(很兴奋,并认真地跟着老师“拍手”,由慢到快)师:好,谁来说说刚才拍手时有什么感觉?生1:手感到很痛。生2:手很麻、很酸。生3:手有火辣辣的感觉。生4:拍手时心情很激动。……师:很好!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感觉,能不能把这种感觉画出来呢?(老师让学生尝试着画“感觉”,虽然第一次的作业并不理想,甚至有些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但从游戏活动中学生已经体验到“感觉”了,只是他们的表现意识还很模糊。)以“拍手”这一游戏活动导入,体验“拍手”时的感受,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同时,针对课程的陌生与抽象,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在经验世界的贫乏,允许学生暂时的“不会画”。 (二)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片段2:(完成第一次活动后,学生已经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触摸冰块,进一步体验“感觉”,并把摸冰的“感觉”画出来)师:现在,全班同学都画了自己

摸到冰块的感觉,谁来介绍你的作业为什么要这样画?生1:冰很滑,所以我用油画棒快速地涂;冰又很冷,所以我选择了深蓝色。师:很好,你懂得用整个块面和色彩来表现感觉。生2:我看到冰在冒烟,所以我用短的波浪线来表示烟。师:不错,你观察得很仔细,知道符号也是一种表现方法。生3:我觉得手碰到冰后就象触电的感觉,所以我用闪电的符号(折线)。……(师根据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运用点、线、面及色彩来表现“感觉”,又通过课件欣赏课本范例及教师实际操作示范,进一步让学生确认“感觉”是可以表现的。)在第二次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的苍白点有了零的突破,全班同学都能拿起画笔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虽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画出抽象的东西,而只画了具象的“手”与“冰”,但是他们毕竟勇敢地迈出了一步。 (三)探究——积极参与,体验乐趣片段3:(第三轮活动开始,教室里出现多种实物:石头、沙子、热水、胶水、棉花、面粉等等,让学生自由地触摸,学生感到新鲜、好奇,情绪高涨)师:这里有很多不同质感的东西,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触摸,体验自己的感受,最后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进行作画,老师要看看谁画得最大胆,作业表现得最独特。生:(开始有秩序地到活动区去自由触摸,并私下议论摸后的感受,兴趣盎然。有几个学生突然来了灵感,急忙奔回自己的座位上拿起画笔挥挥洒洒起来……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进行第三次作业。)在这一片段中,教师继续将人的发展目标放在首位,自己当配角,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更多的感受,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美术过程的情趣性和表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 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 、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d 、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3、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 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 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形象计 卡设 虽然卡通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但它以亲近自然,可爱夸张的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甚至很多成年人也是对卡通情有独钟。“卡通文化”已经伸向全世界各个角落。无数的儿童书,画册、作业本、书包、铅笔盒、衣帽服饰、贴纸等等到处都是卡通形象。卡通正逐步成为青少年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卡通综合了漫画,连环画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他特有的表现手法,具有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一些卡通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有善恶、有美丑、有现实与想象、有历史与未来生动有趣,学习卡通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课知识内容丰富,包括了漫画、卡通画两方面知识。通过对卡通作品的欣赏,来提高对卡通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认识,并尝试用卡通形式设计一个卡通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思路: 通过播放卡通片,引导学生欣赏卡通作品,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探究卡通画的特点和形式,以编一个有趣的卡通故事为题启发同学们的思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方法特点及表现的语言,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尝试卡通形象的设计。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形象的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教学难点: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设计卡通想象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vcd 卡通片图片若干张动物人物表情场景 图片等等 学具准备:铅笔卡通图片颜色等 教学过程:篇二: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走进水墨画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习,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 ------走进水墨画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习,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任务一: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任务二:用笔墨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 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 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平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

(完整版)中学美术欣赏课案例分析

中学美术欣赏课案例分析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始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 这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而且是一个从来没有形成共识的学术问题。从目前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发现教师讲授时间很多,留给学生学的机会很少,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那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按理说,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但授课毕竟是老师的个体劳动,老师可以自己做出决定,对教材作品哪些是重点分析欣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处理教材灵活,具体安排。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如果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欣赏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想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领会和感悟到美术作品的娱乐功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感觉现在的“激情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 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高中美术走进抽象艺术教案

高中美术走进抽象艺术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由于受传统审美的习惯的影响我们常用“栩栩如生”这样词汇来称赞我们认为好的作品。通过提问由同学们再补充几个“栩栩如生”的近义词。学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老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几幅作品,看看它们能不能用栩栩如生来形容呢? 学生:不能。 老师:那这些画的不像的,让人看不懂的,没有具体形象的作品就不是优秀的艺术品吗,她们应该怎样欣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了解美术的第三大类型——抽象艺术。 老师: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 同学们回顾;

老师总结。 2、体验 A.老师: 出示康德斯基的《第十三号即兴曲》和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请学生说说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学生:讨论。 老师:绘画特征极为明确,它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等绘画元素,独立表达某种纯粹的感情或精神。 1.作品粗野、放荡,色彩狂乱,红黑蓝黄白交融,热情奔放地宣泄着画家的情感。 2.将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三原色、黑白灰之内以及和竖线、横线,表现出秩序与冷静。 B.老师:抽象主义绘画,可能是世界上最难懂的绘画形式,但也可能是最容易理解的绘画形式。很多人看不明白抽象主义作品。问题可能不再于作品本身,而是在于欣赏者的欣赏方式出了问题。他们总是尝试像欣赏传统绘画那样,去分辩画面,企图找出一些熟悉的物象,以便帮助自己了解这幅画到底画的是什么?问题在于,这些作品根本什么也没有画。画家们对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没有一点兴趣,所以,画中的圆形不是苹果或者太阳,长方形也不是楼房和柜子。如果一定要说出画面上画了什么,那只有线条、点以及色块。恰恰,这一次,正是由这些点、线、面、色负责向我们说故事。 引导:其实,说这些点、线、面、色在向我们说故事,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如果说它们在向我们歌唱,可能更贴切一点。音乐和美术本身是相通的,特别是欣赏抽象画的时候。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主义的作品。 C、老师:播放一首舞曲和一首爵士乐,要求学生尝试把这两首音乐与上述两幅画配对,并说明原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配对。舞曲热烈狂野,与《第十三号即兴曲》一画表现出来的强烈动感相对应。而节奏鲜明轻松休闲的爵士乐则与《百老汇的爵士乐》的画面刚好匹配。这说明,音乐和美术之间是有着共同点的,而且这些共同点是可以被我们感受到的。)

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真诚的守候今天是星期一,全校举行升旗仪式,于是我早早地赶往学校。走入学校外的“红领巾一条街上”,孩子们都很有礼貌,“老师,您早!”的问候让我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老师,早上好!”刚入校门又听到同学稚嫩的声音。“早上好!”我便微笑着作习惯性的回答,并没有太多在意,推着车便往里走。“老师,等一下!”哦,原来是戴宛丽和胡妍丽这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俩平时性格内向,胆了很小,课堂活动却十分认真,有着很好的音乐天赋。她们一大早找我会有什么事呢?我正纳闷,只见宛丽急忙从背上把书包取下来,从沉甸甸的书包里拿出两张DVD碟片,“老师,今天是上”我与卡通“一课吧,我带来了最好看的《米老鼠》和《狮子王》,您能让我和同学们一起看吗?孩子的眼里充满了纯真与祈盼,多可爱的孩子呀,我感动了!课堂上,我改变了教学计划,让小朋友首先欣赏一段动画片《狮子王》,孩子们聚在一起欣赏喜欢的影片,别提多高兴了!我郑重地说:“这部好看的片子你们知道是谁提供给我们的吗?那就是我们班的双胞胎姐妹,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呢?”立刻,孩子们感激地看着姐妹俩,掌声四起!姐妹俩也非常高兴,脸蛋笑得像熟了的小苹果!什么是幸福?天气一变化,我就感冒了,喉咙更是出奇地疼,这恐怕是教师的职业病吧!怀着郁闷的心情,我走进了教室。抬头一看,讲台上有一杯黑乎乎的液体正“望”着我呢!“老师,我妈妈说这种草药对喉咙特别有好处,您把它喝了吧。”是余亚男的声音,购买我没有言语,他又说:“老师,不苦的,我已经帮您放了些冰糖。”接着,一个个小脑袋都凑到了我身边,把各式各样的润喉片往我手里塞:“老师,吃金嗓子吧,广告里说很好的!”“老师,还是吃我的西瓜霜吧!”……还会有谁比我更幸福呢?故事写到这,我忽然想起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啊,在这艰难的课改大道上,正因为有挑战,正因为有信念才有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勇者!虽然这些故事微不足道,但它却似我两年艺术教学的一个小结和归纳,又似一道道美丽的心灵彩虹,永远鞭策着我,照亮着我……野蜂飞舞新课程的“新”,体现在师生们用新眼光在观察、用新思路在思考,课堂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场所,而成为了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现、共同发展的一个平台。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里,你可能很难再发现小手放在背后,眼睛盯着黑板,心思却游离在窗外的安静课堂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群群被“激活”的因子在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的热闹场景……我是一名艺术教师我总是在想办法使艺术课堂“热闹”起来,因为我认为:在艺术的课堂里,“闹”总比“静”好,因为,“闹”一“闹”,可以帮助孩子们点燃艺术的思想火花;“闹”一“闹”,还可以使凝固的课程资源变得鲜活起来!记得有一次艺术课,我和孩子们正饶有兴趣地描述着春天的美景,抒发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初中美术微课教学案例反思

初中美术微课教学案例反思 张丹林 现在的美术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美术教学,难度大。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依然处于弱势地位。随着高效课堂模式的深入进行,出现了一种叫做“微课”的教育形式,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课堂叫做“翻转课堂”。针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走出局外,可以看到几点客观原因。 1.社会观念因素:封建观念长期驾驭着中国的农村,农村家庭中的思想观念依然陈旧。美术,他们的理解似乎就是“画画=不务正业”。 2.“升学率”因素:“升学率”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的“硬道理”,学校要发展靠的就是这个“硬道理”了。自然,美术课程做为“副科”的身份,跟“升学率”的“主角”根本沾不上边。 3.教材本身因素: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教委投入课改的精力加大,教材更具人性和深度了,但并不完全顾及“因材施教”教育环境的理念。许多不同层次的学校用起来自然力不从心,越起到相反的效果。

此外,当然还有师资力量等的因素。 我们分析完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有些是可以改善的,有些只能望而却步,如此,不能改变只能适应了。反过来,如果这些因素都存在,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就亮“红”灯了吗,其实不然,我觉得我们还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推动美术教学:兴趣、手段、学校的足够重视。 一、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愿学的内动力。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兴趣做某件事,他身心一旦受到激发,大脑及身体的诸多器官就积极活跃起来,做事的效率就高。要学生学好美术,就要激发学生爱好美术的兴趣,只有当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更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趣,提问题,留悬念激趣,让学生在学中玩中求趣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愉乐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参观大自然、赏析美术作品,培养他们向往美、追求美和享受美的意识。 二、手段。 首先,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和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反感和产生厌学情绪,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反之,在教学中把美术中美而有趣的形象巧妙设计以多媒体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走进抽象艺术》

高中美术优秀说课稿《走进抽象艺术》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5课《走进抽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有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之分,了解抽象 艺术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美的表现,进而能够创作抽象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对抽象艺术有更深入、具体的认识,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抽象艺术的两 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 的表现。 [教学重点]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如何结合原有的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2、艺术如何发展到抽象的。 二、[教学方法]展示法,讲练结合法,探究讨论法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新授过程: 导入:首先同学们来看两组图片,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真实的再现现实,即具象艺术。另两幅在你们的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物体吗?学生回答:“不存在”。我们称 这种没有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的作品为抽象艺术作品。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 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 展示:《百老汇的爵士乐》、《即兴之31》两幅作品。 问题思考探讨: 语文新大纲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和组织 作用。语文教学主要是主题式探研。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此外还可灵 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板书图示法。 同学们分两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两幅作品的感受。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分别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找同组同学作补充。 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环节,我出示三种不同表现“菜篮子”的方法,与学 生一同讨论分析,目的是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 和创造思维。我还出示三个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表现这节课的内容, 这样既符合分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又面向了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后引出:抽象艺术的含义 (一)抽象艺术及其两种形态(冷抽象,热抽象) 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3—6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喜欢哪个季节的美景就说哪幅图,并把相应的段落读好。不必按部就班的按课文内容进行,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设计了这样一组 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 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 形象,从而既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情境创设法: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情景的创设能马上抓住每一个孩 子的视线与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与暗示,我创设了“瓶 子变变变”的情景。 1、抽象艺术的含义? 在20世纪初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 的美术类型。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匠心构筑巧夺天工 ——实用与文化的造型艺术:建筑 课型:综合欣赏课 教学方式:欣赏,讨论 教学媒体:使用电脑软件powerpoint制成多媒体影像,设计课程学教学目标:1)尝试建筑欣赏的途径 2)领略中国传统民居——安徽民居的风格特色 3)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从建筑的立面、结构与鸟瞰的角度对徽居进行欣赏 教学难点:从人文的角度了解建筑的形式 设计思想:高中美术欣赏课是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了解,掌握欣赏方法,寻找欣赏切入点,开辟欣赏途径,以达到理解美术作品的过程。优秀的建筑是实用又给人以美感,同绘画相比更多的是形式上的美,又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何领略建筑形式的美感,如何体会建筑所蕴涵的文化意味,我从视觉角度,从文化角度去分析。而在教学内容的转化上设计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后进入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比较两张图片,柬埔寨的吴哥

窟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判断建筑与雕塑,并讨论其异同点,得出结论:建筑:营造空间形体,有欣赏价值与人文内涵具实用功能雕塑:营造空间形体,有欣赏价值与人文内涵 出示课题:匠心构筑巧夺天工——实用与文化的造型艺术:建筑二、讲授新课1、欣赏世界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泰姬陵,大山巴,悉尼歌剧院◆思考:如何来欣赏建筑艺术呢?建筑的人文内涵有如何理解?(西方的建筑艺术非常著名,中国的传统建筑同样有它丰富的内涵 2、以电影《卧虎藏龙》中一外景地:安徽宏村·月沼导入欣赏中国传统民居——安徽民居;◆从历史:徽州的民居大多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元朝或者更久之前的也有。◆从色彩:粉墙黛瓦 3、入目皆画◆从视觉角度:正立面:对称,简单,高大 侧立面:马头墙(防火墙),窗高且小 建筑结构:砖木结构,梁、柱、椽 房间布局:中堂(条桌:东平西静,终生平安),天井 空中鸟瞰:黑与白的构成,黑白影绰,虚实相生,自成图画◆从建筑细节: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从人文角度:反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含蓄、保(安徽建筑的功能性与文化性,从另一种形式上亦有所体现) 3、徽州三绝之一:牌坊象征着忠、孝、节、义,是封建礼教的体 现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姓名:石妍妍 学校:穆棱市第一中学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第三课,在新课程标准中,本节课是高中一年级上学期较为重要的一节课程,在学生刚进入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一个深入课,从本节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问题。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均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们对于美术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基于现学生的知识含量对于刚刚接触的美术鉴赏课程的了解还很薄弱,在前两节课程中教师已经给学生进行深入讲解概念的掌握,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试图让学生更直观的、更全面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抓住教学重点,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典型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和意义。 2、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感受作品中的趣味性以及了解历史状况,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每一幅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通过绘画,可以让学生更直白的欣赏作品的不同价值,在学生的成长中可以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其感受生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小学的美术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水墨游戏》 三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他们喜欢观察,喜欢想象,只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看到他们的思维的活跃和创作的大胆。那么,如果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节美术课就先成功了一半,可谓事半功倍。我利用课前在教室里粘贴了大量的上学期《水墨游戏》的学生作品,当学生们有的说笑,有的懒散走进教室时,立刻看到了许多熟悉的画面,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许多学生开始找自己的作品,教室里显得嘈杂起来,不过没关系,这都在我意料之中。随着我响亮的一声“上课”,学生们都习惯性的、整齐的起立,一切进入正轨,尽在掌握。 师:同学们刚刚欣赏了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次画展,你想起了什么?(示意大家看到教室里粘贴的作品。) 生:想起了我们上学期上的《彩墨游戏》那一课。 生:我还想起了那堂课上我们是在做“挑战”游戏中画的这些画。 师: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堂课啊,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玩一次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 这种形式的导入,简捷而有效。学生看到自己曾经的作品,唤起了他们对中国画已有的记忆和认知,但毕竟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十分有

限粗浅,他们的好奇与求知欲使之带着疑问急于想深入了解,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活动作了铺垫。 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在游戏中我们使用的几件宝物是什么吗? 生:是笔、墨、纸、砚。 师:对,也就是文房四宝。(板书: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如果用生硬的语言对学生们说“我们来练习练习笔墨吧”,那么孩子们的热情与主动性就会少了一半,所以我结合要继续“挑战”游戏的结构安排来设计教学语言,使课堂气氛活跃。另外,还要在细微之处渗透对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的养成。 师: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用文房四宝武装自己,再操练操练。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先要在书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然后才能动笔呀。 中国画从内涵到形式,前辈们早已登峰造极,使后代景仰与效仿。而学生们对国画的了解和笔墨的控制更是十分有限,因此我认为在练习的过程中,既不能难度大要求过高,也不可一开始就放任其涂鸦。否则,不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望而生畏,就是毫无技法,何谈国画艺术?所以我在教学从实际出发,既要按程式,学习传统中的本源东西。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建筑艺术欣赏(一)》

建筑艺术欣赏(一) 作者: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第三小学徐春晖 一、教案背景 (一)、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2,学科:美术 (二)、课时:1课时 (三)、学生课前准备: 1、收集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各类建筑的图片、幻灯片或音像资料。 2、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建筑艺术的各种资料。 二、教学课题 《建筑艺术欣赏(一)》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课的内容。本课教材属于“艺术欣赏”的学习领域,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天安门、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大理三塔、圆明园及水乡周庄,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文字内容几乎没有,只有结合学生从各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建筑艺术的各种资料及教师准备的建筑的图片、幻灯片及音像资料等来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初步了解建筑艺术、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天安门、万里长城、承德普宁寺、

大理三塔、圆明园及水乡周庄的建筑特点。 2、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水乡周庄的建筑特点。 2、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建筑艺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 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的需要,本课我采取了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扩大学生视野,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则只在关键之处作出精要的点拨或总结。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 引导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因此,学生欣赏建筑艺术时,我注意引导他们

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 【背景】 这是人美版第九册的内容——《动物的脸》,这一课属于美术的造型·表现的范畴,随 着新课程改革,在美术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及有效目标的达成。为此,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艺术家的作品怎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中国画 表现的特殊效果。应会: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较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 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 【情境】 课前我制作看漂亮的课件,以加强上课的效率,并把课堂结构调整为观察体验、欣赏探索、示范讲解、创作练习、拓展评价五个步骤。学生在看完老师展示的有关动物的图片和自己的体验后,对描绘动物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看完老师的示范后,不仅对用中国画的工具作画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对如何把握动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分析】 (一) 实现最优化教学导入 人获得信息的途径有80%来自视觉。所以形象丰富、生动的图象是美术课堂导入环节的主要来源,通过对色彩的感受、形态的体验、情景的触动,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进入有效地学习状态。 本堂课让学生欣赏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学生看到这些喜爱的动物后,不由自主地想把它画下来。于是我有紧接着设计了让学生体验的教学环节,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动手尝试,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情感”是和谐教育的动力,导入方式的最优化设计又是 课堂教学的排头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源。本堂课的导入实现了优化教学,为学生作画做好了铺垫。 (二) 运用合理化引导观察 在引导学生欣赏黄永玉的《猫头鹰》的国画时,我特意出示了猫头鹰的图片和国画作品放在一起,并让学生找出猫头鹰的特点,并和画作《猫头鹰》进行比较,看看他们的异同点,并理解画家如何把握动物的特点。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极大激发了学生创作兴趣,使课堂有声有色,富有童趣。 (三)树立多元化评价 通过自评——他评——师评的三位一体化,每个人的不同角度出发,使评价更丰富, 更多元化。而目前美术公开课有些忽视学生作品评价,《美术课程标准》在论述美术作业评价是指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