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语_中_士_的思想探微

_论语_中_士_的思想探微
_论语_中_士_的思想探微

--

《论语》是一部影响中国思想界几千年的著作,从古至今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性的陶冶和行为的感化。《论语》中多次论及“士”,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从多个方面对“士”形象进行了规定。

《论语》中的“士”是孔子对周代贵族所崇尚的士的重新阐释,是历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目前学界关于《论语》中“士”的形象论述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论语》中“士”的道德修养、强烈的入世意识、博大的胸怀与开放的心态、清高意识、重义轻利五个方面来探讨《论语》中“士”的形象。

第一,内外双修完满的人格

士人知识群体形成以后,与其社会阶级、阶层、群体相比,只有一种特殊的社会属性,就是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个人人格的完满。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虽流派不同,学术追求各异,但都注重个人内在的修养。儒家士人强调志道,“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下引只注篇名)就是说知识分子不仅仅要有知识,还要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只注重物质文化追求的知识分子,就不能成为“士”,所以也就不屑于和这些人辩论,交谈。把对个人修养,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作为士人的终生的奋斗目标,即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论语》中还有一个讲士人的道德修养的例子:子张问:“士

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

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

只是外表上装出一副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讲的是“士”必须名实相符,表里如一。

士看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自然而然会提出道德修养的途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学而》),强调通过内省这种独特的思想修养方式,达到道德和理智的自我完善。内省修养方式体现了士的自律精神,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将对于宇宙、世界、人生的理性认识,凝聚为个体的意志,使感性行动成为一种由理性支配、主宰的自觉。内省式修养,

《论语》中“士”的思想探微

崔雪茹

摘要:“士”形象的构建和形成折射出孔子一生的追求和进取。本文试图从《论语》中“士”的道德修养、强烈的入世意识、博大的胸怀与开放的心态、清高意识、重义轻利五个方面来探讨《论语》中“士”的形象。

关键词:《论语》;孔子;士;人格形象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08)04-0123-0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收稿日期:2008-04-06

作者简介:崔雪茹(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伦理学。

2008年第4期(复总第70期)船山学刊ChuanshanJournalNo.4,

2008(rest.totNo.70)

123

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圣贤如孔子,也只有到了七十高龄,才能真正达到道德修养的完善境界——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论语中的士强调律己、严格自省的道德修养,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培育知识阶层自觉维护正义,讲求气节情操,忠于事业理想的高尚人格;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导知识分子走向脱离实际的玄想之路。

第二,强烈的入世救世意识

士人群体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新的士人群体来源于各阶级、阶层,一般来说,各种人一旦进入士人群体,基本上失去了原来的身份地位和经济方面的担当,成为以知识技能服务于社会的人。在中国古代,士人为社会服务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入仕参政。

春秋战国时代刚刚形成的士阶层作为民族的精英,具有极强的敏感性,自然会对社会现实表示深切的关注和忧虑。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使得士阶层在开始形成时就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参与意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都争相养士,广邀天下才学之人为自己服务。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邀请了80多人作为他的参谋、顾问。他曾感慨地说:我“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由于社会环境的需要,主观忧患意识的驱使,再加上各诸侯国君的赏识,所以当时的文人学士纷纷卷进政治漩涡之中。他们有的根据自己的理想提出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创立自己的学派、体系;有的投入君王的怀抱,充当幕僚,为其出谋划策;有的投笔从戎,参加诸侯争战;有的作为外交使节,游说各国,合纵连横,涌现了像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这样的思想大家,管仲、商鞅这样的政治家,孙武、孙膑、吴起这样的军事家,苏秦、张仪这样的外交家。

先秦士人虽然政治主张不同,各为其主,所属势力集团不断变更,但是他们拥有共同的特征,就是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参政意识。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便是使命感极为强烈的思想家。孔子树起“学而优则仕”的旗帜,不仅自己声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参政,如子路、冉求、子贡、漆雕开等。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周游列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希望能得君行道,一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充分显示出一种不避艰难,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曾子曾对士人入世思想和态度进行阐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

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充分表现了士人的入世思想,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总结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权提供参考。“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1]为国家政权寻求长治久安的理论根据。同时,大批士人直接参与政权,在中央和地方任职,亦官亦师,教化民众,规范社会,为安定和维护社会秩序而尽职尽责。总之,士人强烈的入世思想是士人群体的重要属性。

第三,博大的胸怀与心态

士与一般社会成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制,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角度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士志于道”(《里仁》),基于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很早便融入了中国儒家的人格之中。

在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有许多名士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苍生黎民。诗圣杜甫在自己仅能容身、破败漏雨的茅屋里,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希望让更多的人住上好房子。每个人读到这句诗时,都会被杜甫那博大的胸襟和炽烈的感情所感染!再比如范仲淹,他认为一个士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该心系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正是这样一种超然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展现了士人的伟岸人格。

第四,卓立不群的清高意识

中国的士人无一不以先觉者自命,无一不以先知者自居,无一不把“愚民”、“后觉”当作自己启发、教育的对象。殷海光说:“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素来是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靠‘十年寒窗’博取功名来‘扬名声,显父母’。他们曾自认为且会被认为是‘四民之首’。他们瞧不起商人和工匠。他们认为‘问舍求田’是‘原无大志’的。”[2]中国文人和文化有着强烈的贵族化倾向,这种贵族化,不是指外在的、制度上的贵族化,而是指内在的、精神上的贵族化。这种情况造成了士大夫及统治者有一种心安理得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在文化心理上享有一种生来就有的特权。如果要一个做过官的儒士退回成功的梯子而脱下长衫与劳工为伍,他所受的难堪和挫折几乎能令他轻生自杀。这是因为与劳工为伍意味他会丧失全部令他骄傲的资本。

124

--

孔子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的同时,又强调对庶民“富之”以后,要继之以“教之”(《子路》)。谁来教?当然是知识分子。教谁?当然是民众。为谁教?当然是统治者。所以,知识分子在古代实际上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居于君王与民众之间。这一点梁漱溟先生有很好的表述。他说:“士人于是就居间对双方作功夫:对君主则时常警觉规谏他,要约束自己少用权力,而晓得恤民。对民众则时常教训他们,要忠君敬长,敦厚情谊,各安本分。大要总是抬出伦理之大道理来,唤起双方理性,责成自尽其应尽之义,同时指点双方,各自走你们自己最合算最稳妥之路罢!这样就适合了大家需要,而避免其彼此间之冲突。不然的话,君主发威,老百姓固然受不了,老百姓揭竿而起,君位亦难保险。”[3]统治者需要士大夫千方百计地做好君民间的协调工作,士人的这种中介角色使得他们从来就有一种卓尔不群的“清高”意识。

拥有专门文化知识,从事脑力劳动,是士阶层的根本特征,他们自己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孔子的观念中“治人”是上乘的大道,是士所应该从事的事业,而“治物”是下乘的小术,是那些体力劳动者所应该干的事。孟子曾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孔子对于想“学稼”“学为圃”的学生樊迟,他斥之为没有出息的“小人”。由士而仕(当官),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士就应该辅助帝王,为君主制定治国方略,代圣人立言,做君王之师,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们以“治人者”自居,但又不同于权欲熏心的纯粹官僚,讲究“君子不党”(《述而》),正是士人清高品格的率直表白。

士人在传统中国社会所扮演的角色是四民之首。一般民众尊重士人,士人自己也很看重自己比之于一般民众的不同和优势。他们羞谈名利,以示清高。作为四民之首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有着宏大的政治理想、强烈的参政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传统的、很严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人生上总是采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态度。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中,认为这是修身所要达到的目的,亦即是认为家、国、天下与自己之一身,有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之负有连带的责任感。”[4]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自我角色认同,是传统中国士人的一般精神品格。从曾参的“仁以为己任”到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都能说明中国士人对道德、政治、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深刻的责任感。中国士大夫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唯我是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概全都来源于此。在古代中国,个体人格与社会秩序统一的结果是,社会历史问题、宇宙秩序问题都内在地收摄在个人之中,这使得作为个体的传统知识分子总是竭尽全力去承担自以为不能不承担的巨大历史责任。并且这种责任感是无限膨胀的。陆九渊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5]

第五,崇高的精神追求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的同时,接着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郑玄注:“言人虽念耕而不学,故饥饿。学则得禄,虽不耕而不馁。此劝人学。”这是对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深刻诠释。孔子并没有用空洞的“宗教精神”来宣扬“道”,而是直率地指出,只会耕田而不学的人不免于饥饿;如果学而谋道则“禄在其中”,可以做官享受俸禄,虽不耕田而得免于饥饿。这完全符合当时士人的价值取向。将精神追求置于首位,是士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特征之一。“见得思义”(《子张》),在“义”与“利”发生矛盾的时候,士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这种精神的最高境界,便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纯正的政治理想和学术追求,是士的精神支柱。

其实孔子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导的这样一种笃定、实用而温暖的人际理论是以保障每个人利益权利最大化为前提的。他让你在此基础上尽量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孔子认为谋求个人利益要走正路,不能一心想走捷径,一心想贪小便宜。孔子认为,走正路还是走捷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宋明理学家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把道德原则与物质需要对立起来。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理存乎欲,斥责理学家的“理欲之辨”为“以理杀人”。应当承认,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但离开物质需要也就没有精神需要,两者是统一的。

《论语》中士的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后世文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为了解决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揣摩先哲们的谆谆教导,必然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西汉)贾谊:《过秦论》,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页。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68页。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33页。

[4]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5](宋)陆九渊:《与曹立之》,《陆九渊集》(卷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55 ̄456页。

125

--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论语(孝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当他父亲活着,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孝顺”这个词,孝和顺放在一起,为什么呢?这还要从古代孝的根源来看,而今天的孝顺和孔子那个时代是很不同的。 首先要说起西周的政治制度。当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时,他该怎样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国呢?于是他想到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诸侯再照样分封,并由嫡长子继承。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世卿世禄的制度。每个人各安其位,绝不僭越,也没有向上越级的想法,这叫做身份社会。西周有800年的统治,可见这个社会可以说是相当稳定。而保证身份社会稳定的两个重大因素,一个就是孝,另一个是礼。这都是孔子所极力推崇的。不僭越就要保证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这就是顺。在父亲生前绝对服从,在父亲死后不违背父志,便是孝,也就是这则论语的内容。可见西周春秋那个真正的封建社会,孝由一个伦理层面的问题叠加到了政治问题上。举个例子,春秋时卫国有个叫石厚的,协助卫桓公的弟弟州吁弑兄篡位,但在卫国不得人心,于是找到父亲石碏,石碏让他们去见周天子并从那里得到许可,但却在半路派两个人诛杀他们。一个人代表国家诛杀篡位的州吁,一个是他的家臣诛杀自己的儿子。可见父亲可以掌握生杀大权,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才是孝的真正目的。绝对服从是那个时代孝顺的含义。 今天,时代变了,最简短的概括就是从身份社会变为契约社会,不再有封建、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孝便不再具有政治意义。孝从原本的伦理变为政治因素最终又变为伦理,经历了一个转变,但还有一些观念保留了下来,比如我们今天讲孝顺,虽然已不是绝对服从,但本质上还是不要违背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亲手把我们养育,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孝的纽带。“百善孝为先”,我们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就是伦理道德中最高尚的爱。孔子的话说父母生前和死后都要孝顺,因为古人认为死生亦大矣。而今天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父母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这比当父母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再祭奠他们重要得多。父母用半辈子把我们养大,他们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所以从现在开始,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天,记得他们的生日,帮父母干点活,让他们少操老一代,就是我们最大的孝心了。让他们享享福吧,所谓孝顺,不过如此。 孝顺,这样一个因爱而生,因政而盛,最终因爱而流传的东西,还会因爱长久留存。孔夫子的至理名言,今天仍有它存在的重大意义。

论语及其思想

《论语》及其主要思想 一、《论语》其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即论纂。“语”即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二、《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国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意大利的阿奎那,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培根、牛顿、达尔文,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康德)之首。 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①“仁”的思想;②“礼”的思想;③中庸思想;④教育思想;⑤“孝”的思想;⑥天命思想。 ①“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②“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 在孔子的观念中,“正”就是合礼,“割不正,不食”,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 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他一方面承认人欲的存在和满足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他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 ③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变通,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都要遵循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注意避免“过”与“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如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倡导无可无不可。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中庸不是指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 ④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教育对象:他主张“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 教育内容:“六经”(或“六艺”),以“文行忠信”作为施教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体育教育,讲美育。 学习规律:要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的关系。 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强调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意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 ⑤“孝”的思想 “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孝是仁之本。做到“孝”一要合礼,二要真情实感。不孝就是不仁。 孔子对其学生所讲的孝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无违,即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意志,即使知道父母错了,也要好言相劝,劝告而父母不理,仍然要和颜悦色的顺从父母。其二是“敬而能养”。孔子认为只是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并不是孝,敬才是孝的本质。其三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孔子的孝体现着仁,贯穿着礼,他要求人们对待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孝道有局限性。 ⑥天命思想 “天命”即尊天信命。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居于首位。重要的一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运用于人道,承担起社会责任。赞成敬鬼神,对鬼神既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 三、《论语》选读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无违”谓之“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

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第二层含义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希望孟懿子能遵从父亲的意志,学礼、懂礼,能在无违于礼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论语》中的“孝”文化

《论语》中的“孝”文化 ——试论“孝”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本文从《论语》着手,从“孝”的对象及“孝”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孝”文化。 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孝”的相关章节来看,“孝”的对象包括个体家庭中的父母,也包括死去的父母、祖先,还包含了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与之相应,《论语》中对不同的“孝”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便更好的实行“孝道”。具体说来,《论语》中“孝”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对于父母,“孝”的内容主要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但是,“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从孔子的疑问中可知,给父母吃饱穿暖还不是孝,还应做到“敬”。“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仅仅能供养父母,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孔子驳斥了当时“孝”的概念,认为孝要对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孔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也必须“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恃奉父母,如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规劝,如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应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要“养”、“敬”,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我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也就是终身孝敬。“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还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他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葬而有礼也是《论语》对孝文化的延伸。 《论语》中“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朝廷里忠于君主(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读《论语》,试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本文试图从《论语》中,所映衬出来的孔子诸多的教育思想入手,对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自古官学少大师?的原因等予以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以期可以指出孔子教育思想本身对当今教育实践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论语》孔子中庸之道自古官学少大师教育思想教育实践 序言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此,我们避之其它不谈,单述孔子的教育原则及教育思想。 虽然,《论语》不能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全部的反映,但也基本上可以对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核心予以简单的概括了。在对《论语》中,孔子的相关思想予以概括与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本身进行梳理和概述。 一、《论语》及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已得到确认,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变革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政治上,

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使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在思想意识上,一些传统观念已经动摇,另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并且,在这种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沾染之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既要求革新又要求复古的两重性的特点。 二、《论语》及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一方面,以它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其中不乏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的言论;另一方面,又通过对人物神情语态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而作为《论语》描述的中心的孔子,书中自然有着大量关于他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及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如《文心雕龙征圣》中的?夫子风采,溢于格言?等。 《论语》主要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其与弟子们的谈话来展现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六个方面,分别如下:第一,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通过对教育与国家、教育与政治、教育与个人等多个方面关系的分析,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一个方针对他办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第三,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在这一教育理念当中,又包含了许多小的教育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当是?学而优则仕?。孔子对?学而优则仕?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

论语中的孝道

论语中的孝道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3.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在中国古代伦理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们大加赞扬的。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是组成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天地君亲师,古老的祖训与名言,代代传承,直至今天。 古人怀着对天地对自然的敬仰,在今天,似乎已经被渐渐地忽视,由于人类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之心日盛,这些暂且抛开不提。君,今天看来,国,似乎更加切合实际。再往下,就是亲,此处的“亲”,自然指的就是双亲,是父母。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道?古老的时代,孝道是“父为子纲”的强权,孝也是“卧冰求鲤”的感人诗篇,孝道也还是杀子救母的荒诞,那么今天呢?今天的世界,需要怎么样的孝,才是真正契合时代的孝呢? 即使圣贤如孔子,在不同的人问及孝时,给的都是不同的答案,与其说是后人所解释的,孔圣人因材施教,倒不如说是,因为孝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初识世事的孩童,孝就是乖乖听话,不让父母生气; 对于开始读书的学子,孝就是好好读书,不让父母担心;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礼制主张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礼制主张 [摘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具体体现其“仁”和“中庸”思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国家和成就个人事业的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处强调“礼”的重要性,对礼的这些现实作用的阐述,不仅淡化了传统礼制中突出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扩大了礼的调节范围,也为重建和推行礼制找到了最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 礼制;社会秩序;个人修养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具体体现其“仁”和“中庸”思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国家和成就个人事业的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处强调“礼”的重要性,“为国以礼。”“不知礼,无以立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都是孔子对于“礼”的重视的体现。 孔子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时期,由于社会转型,政治格局和阶级关系发生调整,使礼制的发展也随之遇到挑战和阻碍。孔子面对这一社会问题,在传统礼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继承和改进,使礼乐制度得以复兴,逐渐成为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仁”和“中庸”不同的是,“礼”在孔子以前已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

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周礼是将以祭祀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1]孔子推崇周礼,因周礼是在夏、殷两代的基础上丰富起来的,较为系统和完备,所以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然而孔子在寻求前人创造的思想文化中进步的部分并予以弘扬的同时,也对其消极的成分加以摒弃和改造,如周礼中用“人俑”随葬的礼法,孔子就坚决反对。 孔子对传统礼仪的最大改造,是要求人们不要只注重形式而是注重精神实质,用“仁”的新精神置换传统礼仪的内涵,主张重视现实和人事而轻事鬼神,并要求将主要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用于善待百姓,慎用刑罚而以德化民。[2]《子罕》篇中,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 做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做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礼冕的材质问题有根本的区别。此处一“从”一“违”大有深意:麻料织成的礼冕虽然符合传统的礼仪,但没有大家现在都戴的丝料织成的礼冕这么节省,所以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同意大众,因为这里材料的更换不影响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儒家对“孝”的范畴概念入手,强调了《论语》中的“孝”包含了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醒现代人我们仍然应该重视孝道。同时,通过分析《论语》中对如何尽孝道的具体描述,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 关键词:孝《论语》孝治敬孝 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孝”是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之一。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把“孝”作为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格的重要因素。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名著《法的精神》里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 然而近代以来,我们的思想界对于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却采取了过度批判的态度。 诚然,在整个封建社会,孝文化都被极度地推崇,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控导和利用孝文化,使之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因此受封建主义污染是在所难免的。当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全面崩溃,新思想新文化大潮汹涌,人们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伦理道德观,孝文化被首先推出来似乎是必然不可避免的。但我们那种不加分析地把孝文化全看作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彻底否定的态度与结果,显然是有损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 不可否认,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其中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变化,但孝本身还是要肯定的。尤其当现在的报纸充斥着子女虐待父母,为遗产于父母兄弟对簿公堂,甚至有杀父轼母的行为,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读《论语》时重新认识“孝”的重要意

义。 在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中,“孝”起到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所谓的“孝”之所以可以成为“仁”的根本,是君子“立本生道“的基础,因为儒家所推崇的“孝”包涵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儒家“孝”的范畴包括人际关系网络有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 孝最初是专指“亲亲”。在原始社会,人类只知其母,“亲亲”即亲母亲而已,由母推母之母。随着个体婚姻制的出现,人类由知其母过渡到兼知其父,父亲随之也成为孝敬的对象。父与母都是孝意识的本源。由此演绎发展,出现两条脉络:一是父脉,一是母脉。父脉和母脉都是人的血缘关系,即为孝的血缘系统。血缘系统是孝的基础。 孝意识缘亲戚关系演延,主要也是两条线:一条是夫党与婆家的关系,另一条则是妻党和岳家的关系,也就是孝的亲戚系统。 缘政治关系演延,主要有三: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孝祖宗而爱祖国,这是政治系统。 缘一般的社会关系演延就更多头绪了,或以师为父而尊师,或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或因业务职务而顺上,或因同事同学而友长,等等。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中文五班裴梓伊 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旧制度已不复存在。当新思想取代旧思想、新文化代替旧文化、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孝道,并应该赋予“孝道”符合时代的新的定义。 《论语》是儒学经典之一。而其中孔子关于孝道释义及理解,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可以说: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但这种伦理道德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阶段,孔子决心恢复周礼实质上也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社会统治的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可以说,这种关于孝道的思想很好的维系了宗法制度,也为同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家族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帮助。正因如此,儒家思想才能成为贯穿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所以,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孝道”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如今的社会,我们应发现其蕴育千年的结晶。“孝”深深地熔铸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但在当今社会,封建统治的思想束缚早已不在,我们用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论语》中关于孝道我们应该理解学习的方面。 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告诉我们应该学习父亲长辈合理的部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学习父母正确处事原则。这对未来的独立,对自身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又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论语·里仁篇》作为子女,要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这表现出子女应对父母关爱)而另一方面又要因为[其寿高]而有所恐惧(又表现出了子女对父母的崇敬与依恋,为父母有一天要离去而感到恐惧和悲伤)

对论语与孔子的看法与见解

重识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是大多数人在初中时期就熟知的信息。当时学习孔子,仅仅是从学习《论语》的角度出发,但其实也只是跨进文言文的门槛。记得老师总是先介绍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而那时只是大概了解一下,对于孔子的生平与仕途我并不是很了解;思想方面,“仁”与“礼”是主要两点,但当时也未能深层理解其义,反倒是简简单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以及“默而知之,学而不厌……”等在脑海里刻下了很深的烙印,直至今天,这几句依然时刻提醒着我们生活最基本的哲学。现在,有了更多的文学储备,再重读《论语》,突然又会拾起一些很独到,很适用的见解。 首先,对于孔子其人的认识是不可以单独而论的,毕竟后人对于他的了解主要还是借助其语录和弟子们的评价。孔子出生贵族,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但是其父母的特殊结合现在看来未免太不合理,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不规范的婚配上都如此,所以我一直认为关于孔子的家庭记载不是很可靠,因为这里排除了关乎神与仙的可能性。在少年时期,孔子一直生活在鲁国,在娶妻生子之前,他还没有踏上仕途。所以在这期间,孔子是不为人关注的,但是从“十五志于学”又能看出他是有志向和理想的,但是一句话太过简单,“学”的原因与“学什么”因此被后人列为“疑云”之一。 在这里,对学的原因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因为古人十五已接近冠礼,由于孔子少时无父,和母亲及兄长过着清贫的生活,所以没有得到好的教育,随着其年龄增长,到了建功立业的时候,必然要考虑未来,所以“志于学”;学习的主要就是做人和生活的本领:做人,孔子一直强调仁义,这与他早年的艰苦的生活环境有关,屡次被拒,被家人赶出门外等等,可能都导致了他对他人的仁心,并促使他期望将这种思想带到各地;其次,他学习“孝”,“忠”,“信”,“礼”等;在生活方面,他学习“谋生”“处世”,鉴别“君子”与“小人”,学习“天命”,“人性”等。这些思想是后人根据语录整理而得,但是这些并非是随口而出,它们是建立在孔子少年学习以及后来闯荡积累而得的经验之上的,所有哲理都是从生活中汲取而来。孔子之所以可以成为圣人,撇开他某些特别的见解来看,是因为他将生活中一些很重要的道德、规律加以规范而整体的概括,使得人们对那些模糊的东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自觉地产生了共鸣。 在这些思想体系中,如前所述,最贴近生活的最深入人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涉及了学习、交友、君子三个方面的行为约束。学习中,接受知识的那一个短暂时期固然重要,但是若没有了后期的复习,一般人都会渐渐遗忘,这不管对什么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无差异,所以我们从小被教或教授别人时,都要求经常复习,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在《论语》后面多条语录当中,都有关于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说明,例如“传不习乎?”也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学而不厌”会令人联想到“止于至善”,但它特别强调了在学习上的一种永久追求,既然知识可以被比喻成海洋,那么就说明了它的无穷性,因此人们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但是这种学习针对的应该是广义的知识,包括生活上的,人性上的,交往上的等大类,而不是今天我们大部分人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一、为政以德 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2.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叫“德治”或“礼治”。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⑤取信于民;⑥讲究礼节。 3.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二、克己复礼 1.克己复礼 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礼与仁的关系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 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1.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四、仁者爱人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1)“仁”的根本:孝顺父母(“孝”)、尊敬兄长(“悌”)。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在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孝”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个人、家庭、国家,贯穿仁、礼、忠、信等人伦、教育、政治各社会领域,涵盖民俗礼仪、国家法规进而上升到制度体系。所以,传承并实践孝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孝道德教育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 今解释为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段表现出“仁”、“礼”与“孝”是一体的,礼的规定体现仁的要求,而“孝”的要求是践行“礼”。在宗法制社会中的“礼”,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有效,当其扩展到政治生活中时,“礼”便成了“礼治”的核心。 总之,“孝”在儒家思想中举足轻重,是仁的根本,礼的内核,忠的外扩。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面分别就“孝”与伦理、教育、政治的关系做一简单梳理,更明确的理解“孝”的内涵以及作用。 一、“孝”是规范人伦的根本

儒家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学,它包括培养人、造就人、完善人几个方面,在儒家文化中的人是伦理关系的主体,具有理想人格和道德素养。而“孝”是一切道德标准实现的前提,它又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邻居、师长同学等等社会关系中人情伦理。要实现人际伦理的规范就必须了解何为人伦规范,怎样做符合人伦规范,那么,以“孝”做起便是起点。 《论语》中对父母真诚、奉养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 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4﹞ 这两段话分别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

《论语》孝篇

孝篇 第一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第二课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 ——出自《论语·学而》【译文】 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拓展阅读】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纪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第三课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第四课 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注释】 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

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元觉说:“这是现成的东西,等您年老时,我还用得着。”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做。 第五课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译文】 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