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

఼十五໾高度繁! 63;的ध元ய化ᢐ一&# 6289;Ħ学຾Ŷ示例一 SSTE 工作ઠਖ਼1 f 1 2004-03-18T01:14:00Z 2004-03-23T01:40:00Z 1 439 207 SSTE 20 2941 11606 lean lean 2 磅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irsftInternetExplrer4 st1\:*{behavir:url(#ieui) } /* Stle Definitins */ tablesNralTable {s-stle-nae:\666E\901A\8868\683; s-tstle-rband-size:0;

s-tstle-lband-size:0; s-stle-nsh:es; s-stle-parent:”“;

s-padding-alt:0 4pt 0 4pt; s-para-argin:0; s-para-argin-btt:0001pt;

s-paginatin:id-rphan; fnt-size:100pt; fnt-fail:”Ties Ne Ran”;

s-fareast-fnt-fail:”Ties Ne Ran”; s-ansi-language:#0400;

s-fareast-language:#0400; s-bidi-language:#0400;}

఼十五໾高度繁! 63;的ध元ய化ᢐ一&#

6289;Ħ学຾Ŷ示例Ħ 398;目标

通过本໾内容的&# 294;学ᢔ߯学生了ೣ& #2110;঴č活字印刷ੑ 、çࡕ针的ࡣ明Ç 82;ߪ૕࡜火药在军&# 20107;上的广泛应用? 07;沈औ创制“十二& #27668;历”和《梦溪 08;༈》ᢣ郭守ஔಢ 1046;《র时历》和ߒ 7;ê开凿通惠河ᢣ

通过活字印刷ੑ&# 30340;ࡣ明与郭守ஔߒ 7;ê开凿通惠河的&# 294;学ᢔࢭࠩ学生再& #29616;历史的想ཡ能 147;和ೣࠫ历史问题 的能力。通过Ë 79;的çࡕ针应用于&# 33322;海的有ࠡ史料ɵ

2;çब学生从中获 1462;历史信息ᢔࢭࠩ 学生঴čೣ਴史ਨ 9;的学习本法。通 过फࢦध元మࢨ取 ;得๚煌࠸就的原 2240;的Ħ学ᢔࢭࠩ学&# 29983;全༢的、೒౿的 ;分਴历史问题的&# 33021;力。

通过ध元๚煌మÝ 6;࠸就的Ħ学ᢔ激 47;学生的૎族ഀཪ&# 24863;。通过ૈ昇、ĕ 84;औ、郭守ஔౙ历&# 21490;ߞ物ࡣ明创造૬ 3;动的Ħ学ᢔê学ī 83;进行热爱మ学、 勤于Î索的Ħ育Ӎ 0;

学习过程ᢢ

ब入ᢢ

໿唐时期ᢔÒ国ß 12;మࢨ上取得了那& #20123;领先世界的࠸ 601;ᢧᢐ学生জ考回& #3172;ᢑध元时期ᢔÒ& #22269;é建经济继续Ö 7;展ᢔ૎族融ࡀ进 9968;步ࡀ强ᢔమ学ࢨ& #2641;也用了঎大的Ö 7;展ᢔĞ上了古ߣ 18;ࢨࡣ展新的高峰& #12290;๢一时期ᢔ中Þ 69;ߞ૎ࡉ世界࣯献 0102;活字印刷ੑ、ç ࡕ针和火药ౙÊä 23;ࡣ明ᢔ还涌现出& #27784;औ、郭守ஔ๢੫ 9;的杰出మ学家。& #20170;࣪就ŵÒ们走进 ध元ய化的మࢨ૟ ;ࢶᢔ࡟感受一下 18;ࢨ的巨大魅力和

影响。

学习çब和“Î఺ ”过程ᢢ

1ᢖ

活字印刷ੑ的ࡣ 6126;和ߪ૕

Ò国਻世界上最 089;ࡣ明印刷ੑ的国 家ᢔ໷问ᢢ最初 340;印刷方ঁ਻什么 ᢧᢐ学生回౤ᢑ஑ 6;存世界上最早的 标有确切ਰ期的&# 38613;୮印刷品਻什ߔ 0;ᢧᢐ学生জ考回 172;ᢑ

到了五ߣ两ध时 399;ᢔÒ国的雕୮印&# 21047;也进一步ࡣ展ɵ 2;ߞ们印制了大量& #31934;ೀ的书籍。ᢐì 31;幕显示有ࠡ图Ĥ&#

6289;但਻ᢔ雕୮印刷 也有ຸ多弊端和&# 19981;ห。想一想ᢔ༕ 3;୮印刷都有哪些& #19981;߹之处呢ᢧᢐण 8;生জ考回౤ᢑ如 0309;ೣࠫ๢些弊端呢 ᢧᢐ学生ź຺ᢑ

êᢔ雕୮印刷਻ď 的ᢔ如何变“ď̶ 1;为“活”呢ᢧ北 343;平૎ૈ升在๢方& #3874;ࠖ出了ດಁ贡献 ;ᢔ他ࡣ明了泥活 3383;印刷。ᢐ屏幕ਹ 4;示“ૈ升像”ᢑ> 88;çब学生ༀſĦ材 ;70页ि字内容ᢑ哪& #20301;ࡄ学能໴一໴ૣ 7;活字的制作经过 ᢔ如何用它来印&# 21047;书籍呢ᢧᢐ学ஶ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 作业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说过“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指的是() A.《史记》 B.《宋书》 C.《二十四史》 D.《资治通鉴》 2.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A.三国鼎立 B.楚汉之争 C.唐代的开元盛世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3.《史记》与《资治通鉴》的体裁分别是() A.编年体通史、纪传体通史 B.纪传通史、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通史、编年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 4.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 B.曲 C.词 D.小说 5.我国史学发达,举世无双,其中浩瀚的史书,体裁多样。名著《资治通鉴》属于何种体裁() A.编年体 B.纪事本末体 C.纪传体 D.纪言体 6.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一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所作的贡献,这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 A.黄庭坚 B.柳公权 C.赵孟頫 D.颜真卿 7.一位想拍北宋东京城风光及繁华程度的电视剧编导,你应推荐他看() A.《百子嬉春图》 B.《秋郊饮马图》 C.《芙蓉锦鸡图》 D.《清明上河图》 8.关于《资治通鉴》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是由北宋司马迁编写的 C.叙述了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 D.此书是按年代顺序写的 9.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词反映的主要思想感情是()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D.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10.下列有关《资治通鉴》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成书朝代相同 B.编写体例相同 C.叙史内容相同 D.都是史学名著 二、列举题 请列举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并各举一个代表人物。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资治通鉴》编成后,据说留在洛阳的草稿纸堆满两间房屋,有人翻阅了数百卷,竟然未见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请回答: (1)《资治通鉴》是谁的著作?作者生活在什么时代? (2)这两部史书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3)假若要查有关孔子、唐玄宗的史料,请你想想应分别查哪部史书?

宋元时期的文化

滦平八中历史学科导案编号: 课题宋元时期的文化备课 时间3.22 上课 时间 3.23 主备 人 佟勇建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重点 司马光《资治通鉴》、宋词、元曲 难点 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个案补充 1、复习13课的内容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导入新课 在屏幕上展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通过这节课,总结古代四大发明的时间、发明者、意义。

的朗诵视屏,然后老师再介绍:这首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词作。宋词是我们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你还想了解宋元时期的其他文化艺术成就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3、讲授新课 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同时在屏幕上展示相关内容) 1、先提问学生回答有关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 2、介绍司马光的生平:(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编写《资治通鉴》一书。 3、请学生根据课本p72上的“思考与讨论”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提问学生:《资治通鉴》:全书 为294卷的编年体通 史,该书记载了从战 国到五代共1362年 的历史,总结出许多 经验教训,给统治者 提供了借鉴。它史料 翔实,考证谨严,文 笔简洁生动。以叙事 论人为主,兼及各代 的制度、文化等。 乐于助人、聪明机 智、勇敢、有胆识、进行情感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中华书局版巩固辅导第四十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中华书局版巩固辅导 第四十篇 第1题【单选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③毕昇发明伙子印刷术④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 ) A、200 年 B、300 年 C、400 年 D、500 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重要标志是( ) ①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造纸术⑤甲骨文的发现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果有人在南宋时期写了一本历史论著需要出版,当时他能采用的最先进的印刷技术是( ) A、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雕版复印 D、电脑打字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A、《史记》 B、《唐律疏议》

C、《金刚经》 D、《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 【答案】: 【解析】:

《宋元时期的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这一课,教师可选取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引导学生阅读《资治通鉴》的精彩段落、欣赏一些宋词元曲,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喜爱这些文献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本课,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教师的精彩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的温婉才情和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怀。 教学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备注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道哪些?《资治通 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 引出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 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的,反对变革,但 在史学方面,他却是成就显著。他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 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什么叫编年 体?什么叫通史?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 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通史就是 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资 对这 一部分,还 可加上司 马光小时 候的一些 小故事,增 加趣味性, 同时注意 对学生进 行培养,教 育他们养 成从小就

16繁荣的宋元文化同步练习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 一. 思考并完成下面表格 领域成就概况 史学《资治 通鉴》主编体例起止评价 文学宋词苏轼词及 特点 李清照词 及特点 辛弃疾词 及特点 戏剧元杂剧概念 繁荣原因 历史地位 最高成就 二. 探究题 1、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是哪朝人?比较一下他们的著作有什么不同?(完成下表) 著作体例起止时间简评 司马迁 司马光 三. 拓展练习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2、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的北宋词人是( ) 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

A、苏轼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3、下列词句属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 A、散曲的兴起 B、昆曲的兴起 C、汉剧的出现 D、元杂剧的兴起 5、在我国文学史上,①诗②词③曲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下列有关《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 B、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记述了从春秋到五代末年的历史 D、编写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经验 7、“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1)王鸣盛这是在称颂哪一部书?主编是谁?他为什么编写这部书? (2)王鸣盛为什么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8、“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态度非常认真……他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高整整堆满了两间屋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1)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 (2)你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卷面该如何? 答案:小子,学习一要刻苦,二要认真 是,先生

宋元时期文化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说明】 宋元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文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景、层层设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过程。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描述五代宋元时期史书、宋词、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整个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体会当时的历史发展状况,比直接的讲授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考模式。 【课标精解】 1、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宋元时期文化辉煌灿烂,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高峰。宋元时期,《资治通鉴》的编纂,成就了一部气势恢宏的史学著作,宋词在我国文学有着举足轻重地位,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书法和绘画也涌现出几位大师及经典作品。 【学情分析】 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已经不能封闭自为。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早已经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纸杂志等各种渠道接触历史,他们更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资料,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进行本课教学时,他们已经多少接触过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还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比较史料的学科能力,为参加本课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做好了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017年春季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 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宋朝的建立和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奠定了今日人们生活方式的基础,宋代人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讲授新课 繁华的都市生活 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师:宋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文体娱乐活动生活的需求增大。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仅可以看到林立的店铺,而且还能看到许多娱乐场所,在宋代,娱乐场所被称瓦子。瓦子的出现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娱乐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瓦子、勾栏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繁荣、城市规模扩大,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的结果。瓦子既是娱乐中心,又

是商业中心,娱乐活动和商业活动同时进行,因此又叫瓦市。在瓦子中设置的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内设戏台、后台和观众席。每座瓦子中都有勾栏,少者一两座,多者十余座。最大可以容纳数千人。在这些娱乐场所里,有哪些娱乐节目上演呢? 生:有耍杂技的、踢球的、武术表演的、还有表演戏曲的。 师:这里就提到了宋代的杂剧: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南戏。再现历史是要我们明白:第一,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第二,从瓦子的内容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真可谓“宋代市民多层次,娱乐商业兴‘瓦子’,说唱耍踢花样多,市场繁荣大都市”。 师:在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 生: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师:在你的家乡还保留这些过年的风俗吗?今天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 宋词 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 “词”的定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 这三位词人的贡献是什么? 元曲 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 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势力。) 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 答案提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了生活在北宋去感受宋代气象万万千的都市生活。在

第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新民中学胡元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瓦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关于瓦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引导学生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教师归纳: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市

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学案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讲学稿 【学习目标】说出《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古代文学的成就 【学习重点】《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 【学习难点】元曲的特点。 【知识梳理】 1.《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_____时期三家分晋到_________的历史。 2.宋词宋朝主要文学形式是______。其中著名的词人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北宋的(谁)______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豪放派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婉约派代表人物________。 3.元曲__________和_________合称元曲。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_________。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是哪朝人?比较一下他们的著作有什么不同?(完成下表) 【课堂自测】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 2、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的北宋词人是( ) A、苏轼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3、下列词句属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 A、散曲的兴起 B、昆曲的兴起 C、汉剧的出现 D、元杂剧的兴起 5、在我国文学史上,①诗②词③曲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下列有关《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 B、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记述了从春秋到五代末年的历史 D、编写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经验 11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 社会背景 ?经济发展,工商业空前繁荣 ?城市迅速扩大,导致市民阶层的兴起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文人地位高尚 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特征 ?南北音乐体系正是形成,有着各自不同风格 ?音乐主流由隋唐宫廷歌舞乐向民间世俗乐发展 ?音乐场地由宫廷等转向民间场所 ?音乐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 ?音乐有宫廷眷养艺人进行传播扩散为民间艺人的流传 民间性、世俗性的市民音乐文化成为这一时期典型代表 市民音乐 市民音乐:市民音乐的蓬勃发展是宋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特征。宋元时期民间音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和勾栏。 瓦子:又名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中心的商业集中点。 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表演各种民间技艺。宋元市民音乐活动场所除了瓦子勾栏外还有茶坊、酒肆、歌楼以及寺庙。 瓦子勾栏是固定的演出场所,不论刮风下雨,不论寒冬酷暑每天都进行演出活动。两宋时期,瓦子勾栏中的表演技艺极为丰富,与音乐有关的艺术形式就有小唱、嘌唱、诸宫调、杂剧、说诨话等。 两宋时期瓦子与勾栏保持着密切联系: 一方面瓦子勾栏受宫廷管辖,瓦子勾栏中的艺人常到宫廷演出。 另一方面:宫廷艺人也常到瓦子勾栏献艺。 自南宋时期就出现了很多一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 书会:是指专为说话人或戏剧演员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比较出名的有永嘉书会、九山书会、古杭书会等。 社会: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比较有名的有清音社、同文社等。 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曲子: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音乐部分称曲子;歌词部分称曲子词,简称词。曲子萌芽于隋,成长发育于唐、五代,进入南宋呈现繁荣景象。 宋代曲子的来源: 一、继承隋唐以来的民歌、曲子或大曲、法曲的片段,创作方法大多是依乐填词。 二、根据当时流行曲子的体裁和风格特点自创新曲,称为“自度曲”或“自制曲”。 宋代曲子的体裁形式主要有令、慢、引、近、序、歌头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 1 页 共 3 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荣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知道苏轼、 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其词风的特点;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 表人物与作品;探究宋词、元曲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 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方面,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示意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史料解读。 材料:瓦子又称“瓦肆”“瓦舍”,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5.图片展示。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word达标检测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 主要作品,2、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编写体例的比较,培养了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 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 宋元文学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堂同步练习(A )] 课堂训练 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编年体通史著作 是( 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3、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资治通鉴》和《史记》在体例上的共同点是( A 、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 艺术。 C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以表演为主的通俗文学开始 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摘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①这首词是谁的代表作?②词中的三国是哪三国?周郎是指谁?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汉书》 《后汉书》 A.诗歌 B.散文 C.词 D.戏曲 ①苏轼②李清照③辛弃疾 ④陆游 5、 A.都属于纪传体 B.都属于编年体 C.都是断代史 F 面有关元曲不正确是( D.都是通史 B 、元杂剧是一种把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 白相结合,演出一个完整故事的戏曲 游,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说课稿

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内容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我将从以下7 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为了有效组织并实施教学,我对本课内容作出如下分析: 该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十二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课本由“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三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大都市景象繁华,市民生活十分丰富。 从历史发展逻辑来看,宋朝实现了政局上的局部统一,元朝更是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繁荣提供条件,进而促使了市民阶层的出现,使得市民文化得到巨大发展,也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新的高峰。因此,我将本课的主题定位为:市民生活和文化的发展。根据教学主题,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子目“市民阶层的出现”、“普通市民的生活”、“市民文化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奥苏伯尔:“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某普通初中初一年级学生—— 从学生的知识状况看,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储备。但是本课内容较多,学生把握起来较为困难,容易产生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学习,我将补充市民阶层的相关概念,并用“市民生活与市民文化的发展”为立意,学生跟随主题思路清晰地展开学习。 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处于心理学上“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但历史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而且“00”后偏向自我思考。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整合三维目标,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知道宋朝时期产生的新兴阶级——市民阶级。 2.通过图片展示、播放视频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主要表现,认识到宋词与元曲的风格特色。 3.通过材料展示与问题探究,让学生学会分析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荣的原因,体会到宋元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文化上的又一高峰。 四、重难点: 根据课标和学情分析,可以看出本课内容的重要性,为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市民的生活,难点为市民娱乐文化生活多彩的原因。 重点是:了解市民生活的主要表现。这既是对课标要求的体现,同时只有了解市民生活的表现才能充分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特点。 难点是: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荣的原因。七年级学生逻辑分析能力较弱,难以认识到市民文化的繁荣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密切相关。攻克难点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历史问题。 五、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我将采用活动教学法、图示法、史料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因此,与教法相对应的学法是观察法、史料分析法和合作探究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 (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 (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4)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 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有关宋元都市生活的历史资料,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形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教学重点】 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 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教师讲述: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学习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的城市 教师讲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展示宋代城市繁华的相关图片。 图片展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教师指出: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感受大相国寺当年的繁荣场面。 2、瓦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什么是“瓦子”和“勾栏”?“瓦子”里面为什么很热闹? 学生回答: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因为瓦子里面有专供表演的“勾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演项目,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等,还有提供交易的摊位,出现了各种服务性的行业,如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图片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学生思考:瓦子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明确北宋都城开封的兴盛。 3、杂剧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杂剧的发展过程: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导学案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了解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3、了解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宋元文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司马迁严谨治学的精神,李清照和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等。 教学重点 掌握《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元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温故布新,情境导入 1、回顾旧知 2、导入新课

三、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是哪朝人?比较 请问这首小诗告诉你什么? 3、成果展示 四、归纳整理 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练习案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 2、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的北宋词人是( ) A、苏轼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3、下列词句属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 ) A、散曲的兴起 B、昆曲的兴起 C、汉剧的出现 D、元杂剧的兴起 5、在我国文学史上,①诗②词③曲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6、“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态度非常认真……他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了两间屋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1)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给你怎样的启示? (2)从材料“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这句话中,你认为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卷面该如何? 推荐阅读:2011年第3期《中学生读写》第38页美文《美的王朝》,感受宋词的凄美。

宋元的文化艺术

东固民族中学七下历史导学案001 班级小组姓名 主备:审核:审批:辅导时间20 年月日课题:宋元的文化艺术 学习目标记住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 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学习重、难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导学流程 导学内容与方法时 间学习要求问题预见 一、知识链接(练习回顾、简单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史学: 1、生活在的,是我国古代著名。他编写的《》,是一部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顺序,叙述了从到的历史。价值:全书,叙事明晰,,对有重要参考价值。 宋词: 2、上图人物是文学家,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 3、女词人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的特点是:,,善于运用,显得格外。 4、的,把词的风格发扬光大。 元曲:元朝的,由和组成,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优秀作家是,代表作有悲剧《》。 绘画、书法: 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体现在、、和的创作之中。 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大画家的《》,描绘了的风光和景象,是我国上的不朽作品。 元代最著名画家是,他的画属于“”,他还是一个。 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宋代著名书法家有、、、,人称“”。 三、展示交流拓展提升 合作探究一 (1)马光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 他和谁被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这个人又有什么巨大贡献?“两司马”有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⑵关汉卿写的一部著名的悲剧作品是什么?3 15 20

⑶宋元时期文化名人除了以上两位外,你还能写出几位吗?请尝试写出他们的一些著名词句或代表作品? 合作探究二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⑴这是哪位文学家哪部作品中的名句? ⑵他的词有什么特点? ⑶“三国周郎赤壁”指什么事件? ⑷南宋哪位词人和他的词风类似? 四、小结与反馈检测 1“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应是() A.《史记》 B.《宋书》 C.《二十四史》 D.《资治通鉴》 2.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诗歌 B.散文 C.诗 D.戏曲 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绘闺中女子的惜春情怀,这首词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4有一幅著名的风俗画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生活丰富等现象,这幅画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5.作品被当时人誉为“神品”的元朝最著名书画家是() A.黄庭坚 B.蔡襄 C.赵孟頫 D.米芾 五、作业设计 1.《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部史学名著具有哪些不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词繁荣的原因5 2 我自学,我快乐!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概况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 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三)元杂剧和节日 1.(多媒体出示问题,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学生抢答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案提示:杂剧。宋代和元代。 2.图片展示 3.看图,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 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 答案提示:春节(古代叫元旦)。 4.(多媒体展示诗句)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轼

宋元文化

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本节学习重点: 1、三大发明的内容及完成和发展的朝代; 2、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者、传播和比欧洲早的时间; 3、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向外传播和意义; 4、南宋发明的管形火器及其意义; 5、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传播; 6、《梦溪笔谈》的作者、朝代及李约瑟的评价; 7、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工作和编制的《授时历》; 8、宋代理学的概念和朱熹的历史地位、思想实质; 9、五代的杰出词人;10、宋词繁荣的原因;11、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词的特点及其代表作;12、陆游的主要文学成就及其词的代表作; 13、元曲的概念及元杂剧、散曲的性质;14、元曲最杰出的作者极其代表作。 一、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1、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 2、宋元文化: 3、契丹(辽)、党项(西夏)、女真(金)、蒙古的文化: 二、科学技术 1、三大发明:①内容: ②完成和发展的朝代: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①时间: ②发明者: ③传播:A、向东: B、向西: ④比欧洲早 3、指南针的使用:①用于航海的时间: ②传播: ③意义:A、 B、 4、火药的发展:①经过:A、北宋: B、南宋: C、金朝: ②传播: 5、《梦溪笔谈》:①朝代: ②作者: ③内容: ④评价:A、 B、 6、天文历法:①元朝: ②郭守敬:主张: 成就:A、

B、 C、 三、哲学思想——理学 1、思想特点(概念): 2、代表人物:朱熹:①历史地位: ②主要思想:A、 B、 C、 ③思想实质: 四、文学——宋词和元曲 1、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词: 五代——李煜:①历史地位: ②词的特点:A、前期: B、后期: 宋词:①繁荣原因:A、 B、 ②词的特点: ③代表人物: A、苏轼:时间: 贡献: 地位: 代表作: B、柳永:时间: 词的特点: 代表作: C、李清照:时间: 词的特点: D、辛弃疾:时间: 词的特点: 代表作: E、陆游:时间: 政治主张: 主要成就: 词的特点: 名作: 2、话本:①形成原因: ②性质: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复习巩固第九十八篇

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复习巩固第九 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孙思邈 D、李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欧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等航海活动得益于由中国传入的(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的四大发明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火药②纸③活字印刷术④指南针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宋元时期的是( ) A、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是对鉴真和玄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他们都是唐朝僧人 B、他们都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C、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 D、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发生后,南海问题再度成为世界的焦点之一。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当时郭守敬是奉谁的圣旨( ) A、成吉思 B、忽必烈 C、朱元璋 D、赵匡胤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