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深度报告:深度草根,城镇化的透支与变局(基于10城镇调查)-130118

深度报告 深度草根:城镇化的透支与变局(基于10城镇调查)报告特点:本报告是基本面研究。以城镇化为主线,阐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若干基本问题:城镇化模式、政府投资、土地财政、地方负债、地方融资、新城区景气度、

住宅消费、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与农村土地流转关系。在此

基础上,结合政策分析,思考城镇化变局,分析短期现实路径,最后给出投资看法。

本报告还是调查报告。立足于10城镇的微观调研(4个大城市,3个中小城市,3个

县村),提炼共性,以事实支撑报告。

核心结论:以“人造城镇”为模式、2009年为典型高峰的传统城镇化,呈现三透支:

新城区“产能过剩”、地方财力透支、住房消费阶段透支。未来变局应在:投资民间

化、产业差异化、土地可流转。短期路径:稳经济、控风险、促新型。主题投资结构

化,看点:地方政府ABS 、农村消费升级。

报告结构:正文第一部分是要点阐述,共6千字。第二部分是详细样本,2万字。

要点阐述:

1、以十年模式看,2000年后的城镇化有明显的“人造城镇”痕迹,这与90年代东

南沿海以出口工业支撑的城镇化有显著不同。90%样本显示,城(镇)区规模在10

年间(或短于10年)扩增1-2倍。

2、以几年周期看,2009-11年是城镇基建的跨越式高峰期。70%样本显示,近年基

建累计总投资占一年财政预算收入8-10倍。

3、城镇化透支一:新城区的“产能过剩”。中国近20年城市化案例,基本存在“10

年再造一新城”的规律。而近年各地动辄1-2倍的新城区扩张,以现有的资源,不

足支撑如此快速扩张,由此边缘新城区出现“空城”、“半空城”现象。

4、透支二:地方政府财力的透支。地方财政运行模式基本是“财政管吃饭,建设靠

融资”。这几年建设融资先后发展出三种模式:“土地财政”―“平台融资”―“创新

融资”。土地财政盈利已难以为继,创新型融资的出现,恰说明了地方“资金饥渴”。

5、透支三:住房消费的阶段性透支。90%样本显示,2009-10年房市呈现房价、销

量“双高峰”特征。各地样本房价普遍上涨50-100%不等。消费者普遍存在“买涨

不买跌、再不买就心慌”的心态,购房需求集中释放,甚至提前释放。

6、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三种关系:噱头概念、产业转移、民间推动。

7、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权属的四种关系:土地征收、新农村建设、社区集中、宅基地

置换。

8、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三种关系: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入股、复垦后建设用

地指标流转。

9、新型城镇化的思考(不完全):四个转变:1)投资主体从“政府”向“民间”转

变;2)模式从自上而下的“人造城镇”向自下而上的“产业推动城镇融合”转变,

并且强调“产业差异化”;3)城镇建设从“面积扩张”向“改善人居”转变;4)农

村土地从“征用补偿”向“可流转交易”转变。

10、传统城镇化的三种可能路径分析:1)县镇再来一轮城镇化扩张。2)中央约束地

方政府盲目投资(如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3)“稳经济”、“防止金融风险”和

“新型城镇化”三者并重。我倾向认为第三种可能性大,未来的城镇化将不是“简单

总量增长”的问题,不可偏废理解,中国城镇化问题将更加结构化。

11、投资相关看法:城镇化主题投资立足结构性机会和风险。看点在于地方政府资产

证券化(ABS )和农村的消费升级(得益于产业转移后的工资性收入和土地可流转后

的资产性收入)。对于基建品投资,不看规划看资金;对于工业周期品,要看具体行

业供需缺口,差别对待。

相关研究 《草根调研14:企业收缩还有下半程,政府“没办法”才是最好的办法》20120917 《草根调研12:担心假反弹真出清+中级轿车局部景气》20120720 《草根调研11:上半年调研电话会议-借反弹出货》20120706 《草根调研10:经济未见转暖信号,开发商抓紧变现,银行对若干行业明确限贷》20120628 《草根调研9:地方政府自救经济只做不说,商品住宅似乎可更乐观些》20120529 《草根调研8:需求比2009年初更差+产业的双向转型》20120523 《草根调研7:生活在别处》20120426 《草根调研6:终端消费看不见底》20120413 《草根调研5:民间资本正在收缩》20120220 《草根调研4:实体在收缩,国企争当二银行》20120209 《草根调研3:中国出口被替代很严重》20120117 《草根调研2:企业很悲观,地方政府很积极》20120105 策略高级分析师 陈瑞明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80511020005 chenrm@https://www.360docs.net/doc/fe7843874.html, 021-********

证券研究报告 中国A 股 策略研究

2013年1月18日

目录

1.要点阐述 (2)

2.10城镇样本 (6)

2.1 华东M市: (6)

2.2 东北G市: (8)

2.3 西南J市: (10)

2.4 华北R市: (11)

2.5 江苏常州: (13)

2.6 东南Y市: (14)

2.7 辽宁C市(县级市): (15)

2.8 安徽S县: (17)

2.9 重庆永川区朱沱镇: (18)

2.10 内蒙古奈曼旗(县级): (19)

本报告是基本面研究。以城镇化为主线,阐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若干基本问题:城镇化模式、政府投资、土地财政、地方负债、地方融资、新城区景气度、住宅消费、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与农村土地流转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政策分析,思考城镇化变局,分析短期现实路径,最后给出投资看法。

本报告还是调查报告。立足于10城镇的微观调研(4个大城市,3个中小城市,3个县村),提炼共性,以事实支撑报告。

核心结论:以“人造城镇”为模式、2009年为典型高峰的传统城镇化,呈现三透支:新城区“产能过剩”、地方财力透支、住房消费阶段透支。未来变局应在:投资民间化、产业差异化、土地可流转。短期路径:稳经济、控风险、促新型。主题投资结构化,看点:地方政府ABS、农村消费升级。

正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要点阐述,共11点,6千字。第二部分是详细样本,2万字。为方便查阅,配以“样本超链接”,每个样本还提炼了“关键词”,在尽量不影响阅读效果的前提下,多数城市采取隐名处理。最后是特别鸣谢一众指导和帮助我的朋友。

1. 要点阐述

1、以十年模式看,2000年后的城镇化有明显的“人造城镇”痕迹,这与90年代东南沿海以出口工业支撑的城镇化有显著不同。大城市主要模式是政府搬迁、建大学城、高新园区,以此带动新城区和城市交通枢纽基建(4个大城市样本均如此);后发展中小城市主要模式是引进重点工业项目,以此驱动工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东南Y市、辽宁、安徽);农村主要模式是“建新村”、“社区集中”,带动乡村道路建设和土地集约(安徽、重庆)。不管哪种模式,共同点都是政府主导、房地产开发热、面积扩张。90%样本显示,城(镇)区规模在10年间(或短于10年)扩增1-2倍。2000年后城镇化的投资主体是地方政府,这与历史进程契合――1998年国企改革后,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履行国家投资的主体。

而90年代东南沿海事实上的城镇化,依托的是自然外向型经济,以优惠政策吸引境外资本、民间资本创建“出口加工区”、“工业区”,以此带动工业聚集,再进一步带动人口聚集,最后实现工业区功能升级。

对比两个“十年城镇化模式”:90年代是“自下而上、经济自发、民间外资资本驱动、良性循环”;2000年后是“自上而下、人为造城、政府驱动”。

样本中唯一例外是常州,她是以民间经济自然布局推动城市融合,非“人造”概念。

2、以几年周期看,2009-11年是城镇基建的跨越式高峰期。70%样本显示,近年基建累计总投资占一年财政预算收入8-10倍。大城市基建项目主要集中在城市轨道、省际交通枢纽、环城路、新城区配套、城中村改造(4个样本均是)。后发展中小城市、县城的基建主要是工业园区配套、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电力电网、给排水等(东南Y 市、辽宁、安徽、重庆)。

在可得数据的9个样本中,有7个“近年累计基建总投资占地方一般财政预算年收入的8-10倍”或者是“一年基建投资占一般财政预算年收入的1-2倍”。

如果区分基建项目是否产生直接收益,大城市投资多属“公益性投资”,要靠城市整体成长获得间接回报,周期长,目前风险是政府债务过高和现金流短缺。后发展中小城市基建投资多属“经营性投资”,未来依托招商项目的回报,但风险是政府“超规模投入”与引进项目“在地价、税收优惠后的实际收益”不匹配。

3、城镇化透支一:新城区的“产能过剩”。从中国近20年的城市化案例看,基本存在“10年再造一新城”的规律。即扩建1倍新城,从初建到真正景气成熟,至少需要10年时间。例如:上海浦东新区从92年初建,直到2000年初才真正景气;厦门岛外的海沧,从90年代末工业区建设,到这两年开始向生活区转型;南昌赣江以西的红谷滩新区,从2002年初建,近两年才开始有生活景气。这些“10年再造一新城”的成功案例,还是在获得了政府强力政策、经济高速发展、行政和教育资源倾斜、地理位置优越等条件下实现的。

反观近年来,各地动辄1-2倍的新城区扩张,以现有的自然经济、城市公共资源,不足支撑如此快速扩张。由此边缘新城区出现“空城”、“半空城”现象(如东北G市的北部新城、西南J市的西南新城、华东M市的西南新城、辽宁C市的临海城区),这就是所谓的“新城区产能过剩”。其道理和工业产能过剩一样:如果各地都搞钢铁、电解铝,那么全国就会产能过剩;如果各地都大搞房地产、城市扩容,也会造成新城区产能过剩。

4、透支二:地方政府财力的透支。如上述,以2009年为高峰起点,近年来大多数城市累计基建投资总量约为当地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的8-10倍(虽然理论上说,考虑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占地方一般财政收入的80%,这个比率会下降到4-6倍,但实际操作并非如此)。

现行地方财政运行模式基本是“财政管吃饭,建设靠融资”。这几年建设融资先后发展出三种模式:“土地财政”――“平台融资”――“创新融资”。由于拆迁安置、开发成本高涨,传统的土地财政盈利愈发困难(华北R市、西南J市、东南Y市),于是地方政府近三四年大举转向平台融资(各地),然而2011、2012年以来银团对地方政府举债愈加谨慎,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积极寻求创新型融资。如:BT合作开发(华北R市、东南Y市、辽宁C市)、公用事业经营权出让、公共事业冠名权拍卖(东北G市)、路桥收费权注入融资平台(华北R市)。

鉴于土地财政盈利难以为继,地方政府事实上已从早期的“利润经营”转变为现在的“高负债经营”,过高负债透支了未来财力。而创新型融资的出现,恰说明了眼下地方的“资金饥渴”。

5、透支三:住房消费的阶段性透支。90%样本显示,2009-10年房市呈现“双高峰”特征:房价上涨高峰、购房集中释放高峰。各地样本房价普遍上涨50-100%不等。房价上涨趋势中,消费者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再不买就心慌”的心态,购房需求集中释放,甚至提前释放。

各地样本显示,购房分“货币购房”和“资产置换”两大类。货币性购房包括:务工者回乡购房、生意人回乡购房、工薪阶层新市民置业购房、父母赞助小孩就业购房、 60-70S的改善性购房、县乡干部进城购房、享受城市教育医疗资源入城购房、婚房。无论哪种种类,购买力基本依赖个人或家庭过去10多年的积蓄。而“资产换房”种类包括:征地安置新房、宅基地换房、老集资房换商品房。(储蓄支撑和“资产置换”,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始终高而不破)。

这里说的住房消费透支,是从两个角度观察:一、对于“货币购买”群体,调研各地30-45岁的城市工薪阶层(可视为改善性需求主力),70%人表示,2009-10年,

自己和周围朋友有密集买房现象,现在已基本购置完毕,少则1套多则3套以上,未来几年不会着急购房。甚至20%人表示,积蓄消耗后,日常消费有压力(如东南Y市公务员上调工资后仍觉得手头紧,安徽S县出现“白条经济”)。二、对于“资产置换”群体,农村的“宅基地换新房”少则1、2套,城中村的“拆迁补偿”多则5、6套,这些群体更不会考虑新增购房。

虽然长期的、缓释的改善性需求始终存在,但从几年周期看,经过09、10年的集中释放,住房消费呈阶段性透支现象。其道理如同前两年的汽车、家电,集中刺激消费之后就是透支。

6、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三种关系:噱头概念、产业转移、民间推动:1)大城市的高新科技园区,存在为拉动新城区景气而人为打造的痕迹,自然经济支撑未必充分,存在部分噱头概念,园区配套不成熟,对城市拉动效应未显现(东北G市、华东M市、华北R 市)。2)后发展的中小城镇工业园区,承接了沿海城市的高耗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这两年愈发呈现景气情形,甚至重现90年代东南沿海的热络情景(重庆、内蒙、安徽)。产业转移虽提升当地景气,但全局看,由于各地承接产业雷同,多为传统高耗高污产业(如造纸、矿产冶炼、金属加工、化工),可能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另外,产业转移虽解决当地就业,但全局看只是“转移就业”(内地农民工就地上班,沿海招工难)。3)长三角的常州,民间工业的自然布局,自下而上推动城镇融合,工业已能反哺城市,形成工业带动城市生活景气的良性循环。就调查样本看,三种情形比例是:30%:30%:10%,剩余样本要么特征不明显,要么效果还需时间检验。

7、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权属的四种关系:土地征收、新农村建设、社区集中、宅基地置换:1)最传统的“土地征收”,如农田用于道路建设,老屋用于工业园区建设。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被中止,宅基地被征收。因地段不同、用途的不同,政府征用安置成本差异很大。如纯粹农田征用,补偿3-4万元/亩(各地标准,农田经营年收入1000元,相当于30倍补偿);农田+少量农房征用,补偿10多万/亩(重庆);中等城市老市区拆迁,成本400-500万/亩(东南Y市);大城市城中村拆迁,成本1500万/亩以上(华北R市、上海)。2)2006年以后的“新农村建设”,村民从零散村落集中搬迁到“新村”,农村户口不变,农田承包经营权不变,在新村仍有宅基地可以建小别墅,新房以低于市场价购买,老屋按略高于成本价补偿,两者可以“差补”(重庆、安徽、江苏)。3)近年来的“三集中”模式,土地价格上升后,为实现集约使用,推行“农田向大户集中,村民向小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村民向小区集中后,住商品房有房产证,但失去宅基地,但农业户口不变,农田承包权不变,新老房可以按面积“差补”购买(江苏)。4)新近试点的“双置换”,指“宅基地置换城镇新房,农田承包权置换社保”。农民不再拥有宅基地和农田承包经营权,变为城镇户口,享受城镇社保(重庆、江苏、安徽、上海崇明)。相对于传统的征用,农民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次性补偿。

以上模式,区分农民是否保留农田承包权、宅基地,政府的总成本是不一样的。“新农村建设”成本最低,“双置换”和“土地征收”成本最高,“社区集中”成本居中。这些年,“社区集中”模式占主流。从重庆、江苏样本看,对于有上班收入的村民,他们喜欢“双置换”。

8、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三种关系: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入股、复垦后建设用地指标流转:1)农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城务工的村民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出租、转让,这种情况很普及,但现实操作大多是零散的农田由乡亲“代耕”,虽也“流转起来”了,但一般不收费。少数地区“农田向大户集中”,农民可以获得800元/亩/年的出租收入(江苏)。2)土地入股,村集体土地入股、联营村办企业,村民享受工业化、城镇化的长期收益(常州)。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即农村老宅基地或其他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新村或工业建设(江苏、安徽),

指标也可以在一定地域内流转交易(东南Y市)。对国家而言,在保持建设用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前提下,实现土地集约使用。

9、新型城镇化的思考(不完全):四个转变:1)投资主体从“政府”向“民间”转变。地方政府“高负债”的事实,一方面透支财力,另一方面将风险扩散到银行、国企(BT)、社会(地方企业债),这制约了模式的可持续性。中国投融资模式大约“10年一变迁”,80年代是“财政拨款-国企投资”;90年代是“银行贷款-国企投资”;2000年后是“土地财政、融资-地方政府投资”;未来应该放开“直接融资-民间资本投资”,以化解系统性风险。现在的地方政府财力透支,为民间资本进入提供了现实可能性。2)模式从自上而下的“人造城镇”向自下而上的“产业推动城镇融合”转变。如前述,“人造城镇”模式造成新城区“产能过剩”、政府高负债;而雷同性的工业招商,也可能造成全局新产能过剩。未来城镇化应是与产业的自然融合,并且强调“产业差异化”,如:资本发达地区做海外并购,实现中高端制造、消费的产业升级;后发达地区根据各自优势资源禀赋,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可以是劳动密集型、耗能密集型、现代化农业等,实现县域经济差异化竞争,而非雷同的拼土地、拼政策、拼项目。3)城镇建设从“面积扩张”向“改善人居”转变。包括户籍改革降低城镇准入门槛,保障房、医疗、学校公共设施建设等,实现公共服务公平均,提升城市生活品质。4)农村土地从“征用补偿”向“可流转交易”转变。农民享受“资产性”收益,解决失地的后顾之忧,国家实现土地集约使用。上述的第2)、3)、4)点也是新型城镇化“六原则”的体现。

10、传统城镇化的三种可能路径分析:加速?约束?稳经济防风险促新型并重?1)县镇再来一轮城镇化。指大中城市“面积扩张”的模式,复制到小县镇。目前我们名义政府债务/GDP比例,在国际比较尚不算高,是因为大多数县级经济体(全国有2000多个)尚不能轻易举债。如果城投债发行从省级平台,到市级平台,到百强县,最后向普通县开放的话,由县镇再强推一把城镇化,那么短期经济增速会上去,但长期风险是,中国政府债务/GDP比例将迅速增加,结构上,地方土地抵押给银行、国企、社会机构后,将造成事实上的“交叉持股”,犹如90年代的日、韩,大家“铁板一块”加剧系统性风险。2)中央约束地方政府盲目投资。2012年有试点探索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这个历史意义可堪比1995年、2003年的《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贷存比、资本充足率)。将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方政府的无约束扩张。如果推行开来的话,经济增速将下一台阶,但会缓解政府债务风险,降低金融风险。3)“稳经济”、“防止金融风险”和“新型城镇化”三者并重。一方面,以发改委适时适度批项目、批债作为稳定经济手段;另一方面,充实平台资产质量,提高发债门槛,防范金融风险;再一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探索,除了前述的土地改革、户籍改革、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直接融资-民间资本进入)外,可能还包括财税改革、行政区调整等。

三种情况,前两种过于极端,我倾向认为第三种可能性大,即“稳经济”、“防止金融风险”、“探索新型城镇化”三者并重。未来的城镇化将不是“简单总量增长”的问题,不可偏废理解。中国城镇化问题将更加结构化,投资也更加精细化。风险与机会并存。

11、投资相关看法:1)城镇化主题投资应着眼结构性机会和风险:城镇化已经不是简单的“总量增长”投资逻辑,基于笼统概念的炒作应适可而止,不同的资产可能展示不同的机会和风险。2)地方政府资产证券化ABS:例如以道路收费权(Asset)作为支撑(Backed)发行证券化产品(Securities),募集资金用于地方建设。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变迁史:从土地财政,到平台融资、BT合作,新近发展到公用事业经营权出让。这显示地方政府财力透支、资金愈发饥渴。今明年地方政府ABS或许是资本市场的大事。ABS的意义还在于将系统性风险分散到社会资本市场。3)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类似的道理,当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时,以存量征收房产税,开辟地方政府“资金源”,可能

性逐渐提高。但对房价影响,要看成本最终是业主承担还是转嫁租户。4)基建品投资不看规划,看资金:规划和概念并不重要,城镇基建核心问题在于地方财力,基建不可能全面铺开。预计大城市基建以管网为主;村镇基建以农田水利为主;后发展城市以工业区配套为主。5)周期品看具体行业供需缺口,差别对待:一方面,城镇建设会新增水泥钢材化工金属等需求;另一方面,后发展城市承接高耗能产业转移,也会新增产能。因此周期品将区分具体行业的供需关系,投资更加精细化差异化。6)农村的消费升级:得益于产业转移后的工资性收入和土地可流转后的资产性收入。传统产业向后发达地区转移,提高了就地上班的农民工净收入,消费从房租、基本生活品向娱乐、医疗保健升级。而推行土地承包权的可流转、宅基地的可置换,也会缓解村民后顾之忧,提升消费倾向,村镇的消费前景不应小觑。

2. 10城镇样本

大城市篇

2.1 华东M市:

关键词:城市扩张1倍、市政府搬迁建大学城、新城区的热络与寂寞、基建大投资、09年购房集中释放、商业项目存在噱头成分。

一、城市扩张模式和新城区现状

“一江两岸,南北双城”的城市大格局,未来城镇化率年增1.8%:一江两岸指江的东西两岸,南北双城指北部新城区和南部老城区。计划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50平方公里(2001年是8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350万人,城镇化率72%(2011年城镇化率65%)。

政府学校搬迁、交通枢纽建设,带动三个新城区建设,10年城市扩容1倍以上:城市建设朝三个方向扩展:北部新城、西南新城、河洲城区(毗邻老市区的两河交界处)。2002年,借鉴上海模式,市委市府部门开始搬迁到北部新城(相当于上海浦东),市直机关2005、06年也陆续搬迁。随后又在附近建设大学新校区。通过市政府搬迁、建大学城,再造一个“北部新城”。河洲城区原是棚户区,但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两河交界处,连接北部新城和老城区,并计划开通地铁。西南新城的建设,依托的概念是动车组新火车站、省政府搬迁、华南城物流基地。通过三个新城区的建设,这几年城区面积已扩张1倍以上。

现在三个新城区,热络与寂寞并存:现在三个新城区的成熟梯度依次是:河洲城区-北部新城-西南新城。河洲城区毗邻老城区,地理位置优越连接两岸,社区配套成熟,房屋均价1万以上,是高端的人居城区。北部新城2002年政府刚搬迁时,主要是各政府机关的集资房(每个单位都能拿一块地盖房),单价较便宜2000元左右,集资房基本内部消化了,但由于配套没跟上,很多公务员买了房放着。直到2007年开始,随着老城区交通日益拥堵,加之政府机关整体搬迁结束,北部新城逐渐迎来公务员入住高峰,超市医院等配套随之日臻完善。这两年开始有些人气,城市休闲广场、CBD一带成为市民休闲消费去处,当地人反映现在新区聚集人口约40万人,现在房屋均价8000-9000元。北部新城从初建到成熟,前后花了10年时间。西南新城仍处在借助概念建设的阶段(新火车站、物流基地、省政府搬迁),城区配套还不成熟,房屋均价6000-7000元,人气相当于2000年初的北部新城。现在虽然购房多,房价也上去了,但实际入住少。

二、政府基建与地方融资

2009-11年是城市基建高峰期,政府的“大投资”与“小财政”: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思想,市政府主导的续建新建重点项目59项,包括地铁1、2号线,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新城区路网建设、南外环高速公路、翻修机场路等。前后总投资1200多亿元。另,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及200亿元,2011年土地出让收入150多亿元。

地方政府资金偏紧,高度依赖融资:由于“大投资”和“小财政”,使得资金偏紧。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年度基建重点项目投资达360亿元,但除了市级财政计划出资15亿外,剩下的资金一半依靠融资平台,一半依靠各区政府自筹(用于各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融资平台主要依靠收储土地的资产注入,以此支撑借款。这些资金的最终还款来源基本还是要靠土地收入,而2011年土地出让金为150多亿元(毛收入,未扣开发成本)。最近,当地某承建地铁项目的供应商反映,自2011年动工的工程,至今尚未收到政府的预付款。

三、房地产

2009-11年也是房价高涨时期:城建高峰也是房地产开发热,此期间,全国多家大型房企诸如绿地华润中海保利万科等进驻。相应的,房价上涨猛烈,例如河洲城区的机关集资房2008年单价7000-8000元,2010年涨到12000元;老市区房价2009年底6000元,2012年初为1.2万,翻了一倍。普遍特征是2009、10年开始涨,2011年大涨,两三年间涨幅100%。

2009年之后的改善性需求集中释放、提前释放:一位70S外企经理表示,其周边很多朋友在09年那波集中购房;另一位当地公务员也有类似表述,其周围35-45岁的朋友(这些人也是最具购买力的人群),他们基本都有2-3套房子,年轻时买第一套自住比较辛苦,但这几年,积蓄也没地方放,还是投入了第二、三套房产。这些房子现在未必住着,“先买了再说”。

2009-11年购房热潮的主要人群:一是城中村改造后,获得拆迁款的老市民不愿住安置房,添加一点储蓄到新市区买新房;二是50岁上下人群,原来企事业单位的老集资房卖掉后,新购改善性住房(例如10多年的集资房原始成本1-2万,现可以按市价出售50万);35-45岁人群在积累10多年后,小孩也大了,有了改善性需求;四是外地做生意的老板,本土情结,回乡买房;五是县乡进城者的新市民;六是结婚购房。总体来说,购房者省内人居多,外省人少。

现在的房价水平:老市区的少量新盘,单价1.1-1.2万元每平;沿江的豪华楼盘,单价1.5-2.0万元每平;市区边缘地带新盘6000-7000元;市郊3000-4000元。

四、城市与工商业的关系

工业贡献仍薄弱:当地提出传统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并有高新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若干个省级开发区,着力引进全国大型企业入住,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但微观调查反映当地工业仍很薄弱,例如该市施耐德电器在工业电器领域的销售人员是2人,而在基建房地产领域的销售人员是20多人,显示城市发展的重点仍是基建。宏观数据显示,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760亿元,而固定资产投资是2000亿元(含前述的基建投资)。

现代服务业存在“概念”成分:当地同时打造现代服务业,北部新城的南边,政府投资100亿,打造一个占地2平方公里的华东地区最大物流中心的“华南城”。一半搞商业项目,一半搞住宅。其中商业项目是建设最大的生产资料集散中心,包括小商品五金服装农产品汽配设备物流集散中心,配套办公楼酒店金融中心。开发商以项目拿地,成本在30-50万元/亩(可能都不到土地开发成本)。但来自不同渠道的两位负责招商的人士均表示,商业地产项目是建立在“未来预期概念”上的,有“噱头”成分,眼下是先干了再说(政府出让土地可收入10-15亿,还有房地产开发税收收入)。现在,

商业产权铺单价1.1-1.2万/平米,虽然招商力度很大,但销售不甚理想,这可能表明人为打造的商业概念,尚没有获得实际经济的支撑。没法做到真正反哺城市。

2.2 东北G市:

关键词:城市扩张1-2倍,政府搬迁,建大学城和交通枢纽、“空城”现象、基建大投资、创新型融资、09年急吼吼买房、改善性需求基本释放、老工业区融合城市、新园区未见带动效应。

一、城市扩张模式和新城区现状

不足10年,城区扩张1-2倍:2004年G市下辖县“撤县建区”,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660平方公里增加为4272平方公里,增加约1.5倍,城市开发建设全面迅速启动。主城区“向北”和“向西”两个方向扩张,建设三个新城区:北部新城区、西南A城区、西南B城区区。城市建设方案是“新区开发为主,旧城改造为辅”。从生活区概念看,现在的城区是传统老城区的2-3倍,即城市扩增1-2倍。

政府搬迁、建大学城、交通枢纽的“新城建设模式”:北部新城的建设,是以市政府搬迁、大学城第二校区建设为引擎(2005新市政府楼开始建设,2007年市政府开始搬迁运行),由于新区效益没马上显现,2010、11年北部新城又开始建设新技园区。西南A新城区的建设,以省政府搬迁概念驱动,2009年开始建了很多公务员小区和高档社区。西南B新城区建设,以省际交通枢纽建设来带动,密切周边工业新城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联系,2009年西客站开始建设,2012年动车组通车。

现在三个新城区的“空城”、“半空城”现象:三个新城区的“空城”梯度依次是:北部新城-西南B城区-西南A城区。北部新城地方大,最早于2005年建设,星星点点开发了10多个大型小区,但密度小不连成片,白天在江北上班的人群,晚上还回到江南住,夜晚从江南望过去,江北除沿江有星星灯火,再往里就是黑乎乎一片,晚上基本是“空城”。西南B城区的景气稍好,2009年开始建设,借助于西客站和地铁站开通,交通较便利,房价均价7-8000元,性价比比北部新城好,但总体也是空房多,呈现“半空城”现象。西南A城区,2007年建设,临江边的,白天看是一栋接一栋漂亮的高层,单价高达2万/平米,但到了晚上灯基本是黑漆漆一片,由于配套不齐全,实际是“好看不好住”,但A城区毗邻老城区地段的入住率较高,有生活景气。对于“空城现象”的注脚是,当地一家地产研究报告表明,2011年底,该市待售房源13.8万套,足够城市消化三年时间。北部新城去年、今年大量新开楼盘,但销售困难。三个城区的差异说明,新城区的景气,还是有赖于老城区的支撑,尤其在公共配套还未完善之时。

二、政府基建与地方融资

2009-11年是城市基建高峰期,近年基建总投资为财政年收入的8-10倍:2010年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这几年基建项目主要有:地铁(1号线 2009年开始建)、西客站(省级交通枢纽)、城市三环路、跨江通道(三个大桥),以及各新城区的市政道路建设。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累计完成投资2700亿元以上”。而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300亿元,土地出让收入200亿出头。由此测算近年政府基建投资至少为地方财政收入的8-10倍。

土地开发和平台融资有点压力,政府开辟创新融资:由于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基本是管“吃饭和民生”,因此投资要么靠土地收入,要么靠基建需要靠融资。但今年该市某区的棚户区改造,开发商不愿做一级开发和房产项目,似乎是预计到未来的住房需求没那么大,无利可图,由此土地财政模式愈发困难。关于平台融资,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与各类金融机构签署授信额度1100多亿元(前述近年来累计完成基建投资2700亿元),市属四大创投公司共为市里融资500多亿元。但今年,该市某区的城投公司,

拟再发行50亿债券,然而承销过程中,投资者反响并不积极,主要是担心未来的财政收入是否能真正还的了款。在此背景下,政府积极寻求创新型融资,如BOT合作,如公共设施冠名权拍卖(某公交站由某某证券冠名)。而该省其他城市也出现了公用事业经营权有偿转让的案例(曾将自来水厂经营权拍卖给个人)。

三、房地产

房价上涨的两个时期2007-08年、2009年,累计幅度超100%:第一波是2007下半年-2008年;第二波是2009年,三年累计下来,房价涨幅超过100%。例如二环内道里区新房2006年底单价5000元,2007年底单价上涨到8000元,2009年底单价再上涨到1.2万,涨幅超过100%。

2009、10年的房地产开发热,与购房热:城市在扩张时期,注重培育壮大房地产业。2009年,新城区有许多房地产项目基于市政规划、环境、交通的概念集中上马,房价也快速上涨。市场呈现“越买越涨,越涨越买”,“再不买就心荒”的局面,甚至买主已来不及顾及品质和周边配套。例如,房价彪涨后的2009年底,在二环内花上1.2万单价,也只能抢号购买,来不及从容挑选房型间距朝向。2009年的“急吼吼”买房热,也造就了该市近几年房屋成交量最高记录。这种情况直到2011年才有所缓解,由于前期许诺的市政规划及配套不到位,2011年房价开始松动,尤其郊区地带。

2009-10年购房热潮的主要购买人群:四类:一是老市区高端住宅,周一周五基本不亮灯,楼下停着外地车牌,主要是省内各地县领导、外地企业家购买(毛估入住率不超过80%);二是改善性住房,在35-50岁人群居多,如150万总价贷款30-40万,首付靠过去储蓄;三是刚进城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二三环之间购买,单价6000-7000元,首付20-30万,贷款30-40万。四是08后结婚刚需购房。另外,还有特殊的一部分是单位团购房,如开发商逾期无法还贷,银行组织员工团购,在二三环之间,按市场价打折,这些人再把房子出租给外来务工者。

现在房价和收入水平:2011年房价上涨趋势有所缓解,现在二环以内黄金地带,如江景房、核心商业圈,单价1.5-2.0万;二环以内普通区域的二手房,单价1.3万(月薪1.5万或以上人群居住区);二三环之间,单价6000-8000元;三环以外但距离市区较近的地段单价4500-5000元。当地收入水平是,公务员、企业白领3000-3500元,社会人员2500-2800元。

集中购房热后,改善性需求基本释放:该市炒房氛围较淡,就改善性需求而言,本地人一般已有2-3套(或是2009-10年集中购房,或是老市民回迁房)。一位37岁的国企经理老当地人表示,以其周边朋友圈子为例,70%人已实现改善住房,估计改善性需求消耗差不多了,集中时间是在2009-11年。未来即便有改善也是卖掉一套才去换一套好的,或者“2小换1大”。但由于明年地铁和西客站的开通,应该还有一小波购房需求,这些人群可能来自2007-08年和2009-10年房价上涨时没及时出手的人群。但阶段性的需求高峰期已过。

四、城市与工业的关系

老工业区被融合,新园区未见带动效应:建国初建设的三大工厂,现在仍在运营,一个厂有1-2万工人,多年下来已融入城市的一部分。90年代在市中心周边建设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制造业,也已融入城市,原来的车辆厂基地周边已变成50-60栋高层的高端生活社区,生活设施配套成熟,一度还成为当地富人区。而2008年之后主要搞的是三个国家级园区,尚未呈现带动城市的效应。例如,北部新城的科技园区引进软件、环保类企业,落户企业3000多家,但很多是圈地没开工,100-200万产值规模以上只有500-600家。园区与社会生活割裂,例如白天从老城区去办事好打车,但晚上回来就难打车了,由于超市医院娱乐配套很少,生活不便,到了晚上成了“空城”。还例如,比北部新城更远的经济开发区,规划做医药类和创新类企业,为吸引招商,建了

几百栋别墅,工人多来自周边县,白天到开发区上班,晚上回县城,所以到了晚上开发区也呈“空城”现象。总体而言,早期建设的传统工业区已被城市淹没,实现功能升级,而这几年设立的高新区,还未能带动生活景气。

2.3 西南J市:

关键词:城市扩张1倍、市政府搬迁、建大学城、新城区人气不足、基建大投资、土地财政愈发困难、拆迁拆不下去、地铁和城中村改造停工、09年集中购房、购房需求停滞。

一、城市扩张模式和新城区现状

“大城市”概念,通过政府搬迁、大学城再造一个西南新城: 2003年,提出“大城市”扩张概念,建设以大湖为核心的四个片区,即将老市区和原本隔离的三个周边县建设为J市新城。主城区面积将从老市区的不足100平方公里提升到400多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将扩张数倍。2007年新城建设加速,距离老城区西南方向20公里的“西南新城”开始建设。主要模式是市政府搬迁、建大学城(投资100亿,在校生规模10万人,面积有1/2老J市那么大),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城。

5年下来,新城区仍缺乏人气:2007年起建的西南新城,2012年市政府已实现整体搬迁,大学也搬迁。但中学、医院等生活配套仍缺乏,显得城区人气不足,市民在新城上班,但仍习惯住在老城区,夜晚黑灯现象比较明显。新城区除了商品房,还有相当数量的政府集资房。尽管5年下来新城仍不成熟,但房价照样从建设初期的2000元涨到现在5000-6000元。当地人将西南类比广州的“珠江新城”,看好未来,所以买了先放着,买的很多,实际入住不多。

二、政府基建与地方融资

2009、10年的基建高峰,近年基建总投资约是年财政可支配收入的8-10倍:公路交通建设提速,“四环十七射”交通枢纽(4个城市环线和17个高速公路和辅路)立足于大J市几百平方公里的交通布局,总长800多公里,总投资800亿;2010年,市区2条地铁建设,总规划里程90公里,总投资400亿元;十二五期间,还将实施“百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园区累计投入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资金600亿元以上。以上的再造新城、交通枢纽、工业园区建设,至少就需要投入资金2000亿元。而2010年政府可支配收入是250多亿元,2010年土地出让收入是200多亿元(毛收入,未扣除拆迁安置开发成本)。由此测算,近年来的基建总投资相当于是一年财政可支配收入的8-10倍。

拆迁成本高企,土地财政模式愈发困难:2009年房地产建设重点是城中村改造,2010年拆迁成本高涨(政府规定,市区平房每平补偿6500元以上,农房补偿3700元以上)。为平衡收益,政府要求土地出让金不低于每亩300万元,但实际操作却流拍很多,例如2011年中挂牌的1000多亩土地,只拍出10%的比例,其余流拍。作为一级土地开发商的当地城投,2009年非公开募集资金用于土地一级开发,原目标收益是5%保底收益+50%溢价分享,但近两年土地卖不出好价格,最新与收储机构协商的结果,可能是将收益调低到不足20%,即4年期项目总收益不足20%。这些表明,传统的土地合作开发、土地财政模式愈发困难。现在的城中村改造,有很多拆不下去或拆一半停滞了。

政府对平台融资、BT融资的依赖:政府财政运行模式是“养人靠财政,建设靠融资”。土地财政愈发困难后,平台融资成“新利器”,发展集团、轨道公司、土储中心是三个大型市级融资平台。据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11年底市属投融资平台融资到位资金400亿元,之后还将力争新增银行贷款100亿元,BT、BOT融资100亿元等。

基建高峰期的后续故事:据了解,今年地铁2号线已停工,而老城区的城中村改造自今年7月份基本停滞,这可能与政府财力紧张有关。

三、房地产

2009初-2010下半年,房价涨幅迅猛,购房需求集中爆发:房价涨幅第一波2007年;第二波2009年初-2010年下半年涨势更猛,房价上涨幅度接近100%。例如二环以外,2009年初新开楼盘卖4000-4500元,现在是8000多元;一环以内2009年初很少超过1万元,现在是1.6-1.7万。2009-10年,到处有新楼盘开盘,购房需求也借着08年的压制集中爆发出来。而从2010年底至今,房价涨幅基本停滞。

主要购房群体:J市是省内最好宜居城市。除了本市人改善购房外,这几年新增购房需求来自省内地州人群,例如父母给小孩大学毕业后在J市找工作买房子,或进城享受更好生活条件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炒房者,省内居多。

目前房价水平:房价经过2007、09年两拨上涨和2011年的停歇后,现在老城区一环(环城路)以内新房单价16000-17000元/平米,10年以上老房子10000元;二环以内新房1.1万,老房子8000元;二环以外,新房7000多元。

现在购房需求的停滞:这两年房屋交易停滞很多,经过09年购房热之后,一位35岁国企经理反映,现在其周边同事朋友的买房需求基本停了(这些人群恰是改善性需求的主力)。房产中介表示现在市场氛围是“买房者不着急,卖房有点难”,例如二环内一房源从2011年挂牌出售,看房者前后有30批,最后直到2012下半年要打折和搭配车位才卖出。以此对应的,现在二环以外的北市区仍存很多空房子。

2.4 华北R市:

关键词:城市扩张1-2倍、政府搬迁和大学城,新城区2/3成熟景气、政府大基建、拆迁成本高、创新融资、09年房价上涨倒逼买房、对不动产的偏好、高新经济存概念成分。

一、城市扩张模式和新城区现状

城市“南移西进北展东扩”,10年间规模扩大1-2倍:2002、03年开始城市扩张,城市主城区从“北边老城区”逐渐向“南部新城”扩展。南部新城一方面以市政府搬迁概念引领,建设商务、公共职能服务中心(3平方公里的商务中心),市内“五大建筑”图书馆、国际会展中心等都在此落成;一方面建大学城,规划容纳10所高校,15万名师生,带动30万消费人群。现在的城市规模约比10年前扩增1-2倍。

10年再造一新城,2/3区域成熟,1/3未成熟:经过10年的城市向南扩展、房地产热后,“南部新城”东边的生活区呈现比较景气状况,学校医院等设施配套齐全,商业气氛浓厚,入住率高,黑灯率少。但在西边的商务中心区域(前述的商务区),还没有带动出生活景气。大致看,经过10年发展,南部新城2/3城区基本景气成熟,1/3城区还未成熟。两者差异在于公共资源条件。

二、政府基建与地方融资

2010年至今是基建高峰,一年的城建投资是年可支配财政收入的2倍:除了新城建设,该市还推动与邻近城市的“同城化”。主要建设重点是铁路枢纽、“两环十七射”高速公路网、城市轨道交通、城中村改造。以2011年为例,城建项目投资接近400亿元,当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不足200亿元(由此算来,一年的城建投资就为地方一年可用财力的2倍)。而2012年,省府提出“项目落地年”,例如地铁建设要进入主

体施工阶段,进地铁一期总投资就约300亿元。

拆迁安置成本高,政府土地净收益压力大:由于北部老城区住房密集,动迁成本高,城市建设以南部新城建设为龙头,引领老村改造。2002年的南部还是一大片农田、荒地、一些村落和一些老国企。2005、06年老村落、城中村开始大量拆迁。其间政府成本不菲,例如南部新城中心的Y家堡村、W家堡村,2008、09年的拆迁安置补偿价格是3、4分的宅基地补偿500万元外加数套房子,折算政府拆迁安置成本为1500万元/亩以上,每平米2万元以上。城中村居民在这波南部新城建设中受益明显,手上有个5-6套房子很正常。

如此高的拆迁安置成本,自然会压低政府土地净收益。现在南部新城仍还有部分城中村拆迁的情况,价格是1分地100万元出头,这样仅仅是拆迁安置的成本就要1000万元以上/亩,折算单价大约2万/平米,如果加上后续的平整、公共配套建设,土地开发成本可能要超过3万元/平米。而现在南部新城新房均价1万元,若按2.5容积率算,加上开发商建安成本,项目盈利不再像以前那么轻松。整个链条也压制了政府土地净收益,现在的城中村“越来越难拆了”,甚至“拆不动了”。

土地财政模式愈发困难,寻求新型多元融资方式:如上述案例显示,政府单纯依靠土地净收入愈发困难。2011年底的政府《城镇化推进实施意见》中提到:1)积极引进若干当地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城建融资平台建设。2)采用抵押、质押等方式,将道桥收费权、管网经营权、广告经营权等城市资源转化为城市资本,注入融资平台,实现城市公用资源增值最大化。3)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引入BOT、BT、TOT、信托等投融资方式。2012年,当地规划局发布《“R市-某国企”城中村改造用地控制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国企以BT模式参与当地城市建设。

三、房地产

房价上涨两拨,2007年、2009年:购房消费的两阶段特征:房价上涨第一波是2006-07年,当时是部分有钱人自觉不自觉买房;第二波是2009年房价高点,城市化扩容高峰期和开发热,全国各大开发商进驻(如绿地恒大万达星河湾富力等)、拆迁成本高涨等因素,共同推高房价。用当地话说是“民众都觉醒了”,发现房价快速上涨,钱不保值,倒逼着赶紧买房。2010-12年房价稳定。

现在房价水平:房价呈现“北低南高”、“沿河高两端低”的特点。例如北边老城区新房单价5000元,南新城区中心地带单价10000元,南边沿河地点单价1.2-1.5万元,少量高端楼盘(如星河湾)单价2.5万元。

当地追逐不动产的热情浓厚:当地一直存在不动产的偏好,认为拿着房产比其他资产更加踏实。所以社会资金一波接一波投入各类房产中,城市住宅、商业地产、县镇住宅、甚至小产权房都被“席卷”。例如:2010年限购以后出现了商业地产上涨,南区中心的商铺2009年单价1.9万,现在卖到5-6万,最旺铺卖11万一平;写字间2006年单价6000-7000元,现在卖3-4万元。例如:2006年在县城花9万元可以买到占地2.5分的“院子”(有天有地折算单价5、600元),现在县城的小区商品房单价就达到了3000元。例如:最近小产权房重新热络,大产权房单价6000-7000元的话,同地段的小产权单价4000元,一套小产权房“炒号”甚至要3-4万元。

四、城市与工业关系

高新经济“概念偏多”,民间资本仍偏好不动产:当地能源资源丰富,R市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传统的北边工业区主要仍是煤炭钢铁发电炼焦化工厂,这几年在新城区最南部建设高新经济开发区,但目前仍是“概念偏多”。现在民间资本对新经济业态愈发谨慎,主要仍是偏好房地产、酒店、商铺等,对于不动产的投资热情,主要心态是规避本行业的波动风险。

中城市篇

2.5 江苏常州:

关键词:城市融合、民间经济自然布局、自下而上推动城市融合、工业反哺城市、房价相对低配套齐全、政府的角色是融合引导、量力而为的政府基建、09年住房消费提前消费、改善性需求不会这么快再释放。

一、民间经济和城市融合

城市是“融合”的概念,而非“再造”概念:城市提出“三城融合,南北一体”的发展格局,“三城”是指常州老城区、南部的武进区、北部的新北区。其中武进区和新北区原属于武进市,自早就有工业基础,武进原本就是全国百强县前三,90年代就涌现大量乡镇企业,新北92年就成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前沿制造业。2002年武进撤市设区,“三城”概念由此而生。因此常州的城镇化是“融合”的概念,而非“再造”的概念。

工业化自然布局,民间经济“自下而上”推动城市化:城市的工业化呈现“遍地开花,自然布局”特点。新北、湖塘开发区已经非常成熟,电子、仪器、机械等是其重要产业;金坛开发区4、5年前承接了从新北转移出来的中低耗能企业(高耗能的转移到苏北);新建的钟楼高新开发区和戚墅堰开发区承接高铁经济。城市的发展充分依靠民间经济“自下而上”推动,政府给予企业政策和税收优惠。村民(村集体)可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村民集中持股村办企业,或共享企业红利和风险,或享受厂房出租收益。涉及城市建设的,政府补贴拆迁费每户至少100万。在工业化支撑城市化的模式下,经济实力稍逊的金坛县,城镇化就不如武进、新北。整个常州没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推动城镇化的痕迹,这几年城市没有明显扩张的痕迹。

工业反哺城市,工业带动自然生活景气:最早的新北、湖塘开发区已经非常成熟,已不需要政府投资,可以做到反哺政府。城市工业区呈现“多点开发,自然布局”的情形。各个开发区内基本没有土地荒芜或圈地现象,入驻企业饱满。开发区还配套公交、医院、住宅建设,比较齐全的配套和偏低房价,相对周边城市有吸引力(如成熟的开发区新北房价8000-10000元、新建的钟楼开发区房价5000-6000元、高铁附近的戚墅堰开发区房价4000多元,总体房价不高),很多上班的新市民在开发区或附近就地置业。呈现工业带动生活景气的良性循环。

二、政府角色

政府在城镇化中扮演“融合、引导”角色,城市建设重在“衔接”和服务产业升级:早在7、8年前,虽然三城区工业强健,但三城区之间还有农田隔离地带,2005年城市融合加速,政府在其中起“融合、引导”作用,如2006年市级机关的搬迁,实现新北工业城区与老生活城区的融合;如通过湖塘建设,将南边的武进区与老市区融合;如新近在新北区规划高铁建设,引导老工业城区的功能升级(创智产业密集区、公共服务中心、商贸副中心、商务中心、休闲旅游)。加上城市交通建设强调公交建设,现在城市可以说是“无缝连接”。

量力而为的政府基建:城市推行“公交优先”,全面实施畅通工程。这几年主要基建项目有机场新航站楼、京沪高铁常州北站、西绕城高速公路、高架南延等。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投资300多亿元。2011年地铁建设获批,常州提出“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原则,规划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336.5亿元,政府出资的资本金达到134.6亿元,占总投资40%,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以上,相对于350亿的一般地方财政收入(2011年),投资量不算大,资本金出资比例也较其他城市高。有趣的是,翻阅近3年政府工作报告,首要谈到的都是“推进创新

型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台”。而基建反而放在最后篇幅阐述。这从侧面体现当地注重产业带动,“量力而行”的基建思路。

三、房地产

房价上涨与全国同步,2009年有提前消费现象:2003年以前价格平稳,2003-2007年房价年年上涨,其中2007年涨幅高,40-50%之间,主要购房群体是“新市民”,由于经济上升,工厂增加,城市人口逐渐扩大,本地人或外地来常州的工薪阶层产生的置业需求。2009年是另一个高峰,市区涨50%左右,郊区涨60-70%。两个房价涨幅时期和全国基本同步。2009年房价的报复性上涨,催生消费提前释放,例如有些40-50岁家长,人小孩还在外地上学,还不知道毕业后回不回来,就提前买房了,生怕以后买不起。2010-11年房价稳定,期间价格略降,成交量缩小。

现在的房价和购买力:城市无所谓二环三环概念,房价钟楼区市中心毛胚房单价1.3-1.5万元,精装2万元,少量高档楼盘3-4万元。武进开发区政府所在地,7000-10000元之间。全市均价(含郊县)6000多元。

由于二次置业周期较长,09年集中释放后,不会这么快有新的改善性需求。现在的需求主要是刚需,体现在市郊结合部的房屋。而作为私营业主资产配置的高端房产,今年销售已不火爆。

2.6 东南Y市:

关键词:工业立市,重点工业项目、工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三提速,土地财政有压力、BT模式、2009-10年集中购房、现在手头紧、城市扩容2、新城区仍缺少人气、土地流转(复垦、建设用地指标转让)。

一、重点工业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

从“鱼米之乡”向“工业立市”转型:Y市历史上是享有“鱼米花果之乡”美誉的农业大市,2002年当地提出“工业立市”发展战略,2006年提出“依港立市,工业强市”战略,2009年国务院出台推动当地经济区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市里响应省里号召,打响“几大战役”,包括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等。

2010年,重点工业项目、园区配套基建、城市建设“三提速”:依托港口、交通、腹地优势,从台湾等地新引入石化、特钢、玻璃、纸业等超100亿大项目若干及一批过10亿项目。以重点工业项目为引擎,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展开,包括大型码头群、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城际轨道等。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度,重点项目投资600多亿,项目园区投资400多亿,城市建设投资100多亿。而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接近3000亿元,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00亿出头。上述投资,工业项目主要是招商,企业投资。而园区配套属政府“经营性投资”,城市建设属政府“支出性投资”。仅靠目前财政收入难以覆盖,需要未来项目能产生足够的收益。

二、地方融资

土地财政未必盈利,政府开展平台融资和BT模式:由于100来亿的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吃饭和民生”(教育医疗投入),因此建设主要靠土地收入和融资。然而现在土地财政模式却面临压力,例如老市区的拆迁安置发成本是400-500万/亩,加上平整、配套的成本,招拍挂价格一亩要达到800-900万,政府收益才能持平(相当于每平方米约13000元),而老市区房屋均价6000-8000元,即便考虑容积率2.5,传统的土地财政模式未必能盈利。因此,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前期开发主要依靠融

资。据了解,2011年市里三大融资平台新借债接近100亿元(接近一年的财政收入)。这两年,市里还积极引进大型国企开展BT合作,合作范围不仅是道路、桥梁基建,甚至包括民生项目,如公园、保障房、医院建设等等。仅政府报告披露的2011年就累计有几十个项目BT融资接近100亿元(接近一年财政收入)。

三、房地产

2009-11年房价涨幅明显,有钱人赶紧出手:在早几年,房价涨幅缓慢,均价也明显低于周边发达城市,因此居民购房“不紧不慢”。但2009年开始房价开始猛烈上涨,持续到2011年,例如市区某盘单价从2009年初4300元,2011年底上涨到7500元。其间伴随大量楼盘开盘,在此期间,当地有钱人基本都赶紧出手购房了,甚至是“踮踮脚”借点钱也赶紧买。购房人群:一是60s的公务员,以前住集资房,现在有改善性需求,属中高端;二是县乡进城,享受教育、医疗、社区便利性的需求;三是80后的结婚刚需房,包括中端和低端需求。

现在居民消费能力有些趋紧,开发商转战县镇:目前市区房价6000-8000元,市郊结合部4000-5000元。当地公务员名义收入1000-2000元,公司普通白领2000-3000元。从居民角度看,由于工资涨幅赶不过房价,今年即便当地公务员加薪,仍感觉日常消费手头紧,主要房贷压力大。从开发商角度看,当地最大一家开发商,即便认为房市需求仍在,但其落脚点也仅是“教育住房需求”。本地开发商已逐渐转战郊县镇,当地发达县镇房价5000-6000元,欠发达县镇2000-3000元。欠发地县镇的土地成本是100多万/亩,开发商尚有利可图。

四、城市扩容和新城区现状

10年间,依托“政府搬迁”、“同城化”概念,城区扩张2倍以上:2000年以后,以市政府中心搬迁为概念,城市开始向东扩张,带动房地产开发和城区路网建设。2009年进一步提出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跨越、与邻近城市“同城化”思路,现在相比传统的老城概念,城区占地规模扩张了2倍多。未来城市除了继续完善“东移”以外,还将实施“南扩”的发展战略。

历经11年东扩,新城区仍不够景气:前述“同城化”东扩的新生活区,历经11年的发展,人气仍不足,虽然医疗、教育资源有,但仍比不上老城区,当地人还是喜欢住老城区。老城区和新城区还是有一大段空地或工厂隔离,两个城区的生活圈基本隔离。

五、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试点:2009年,市里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其中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即农村建设用地经过复垦为耕地后,可以转让用地指标(在省内转让),获得收益。今年的用地指标一亩可以卖到40-50万(不是土地出让金的概念,只是“用地指标”,有了用地指标开发商才能竞价投标)。但现在大家都不太愿意卖,因为都知道土地资源稀缺。国家严控建设用地后,土地稀缺的地区会增加用地成本。

2.7 辽宁C市(县级市):

关键词:传统农业县、向工业转型、重点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BT合作、拆迁成本小、发展房地产、2010年的开发热和购房热、人均年增11平米住房、出现空城区。

一、重点工业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的农业县,向工业城市转型:C市居黄海北岸,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临港的区位优势。浅海滩涂资源和陆地资源丰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2500

平方公里),是辽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传统农业以草莓、优质大米、蟹蛤蚬等精品渔业而闻名。2009年,当地提出“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随后的2010年进入),2009-2011年,城市逐步形成“一城两港三区三带”,以工业带动城市发展的战略。“一城”指与邻近发达城市“同城化”;“两港”是两个港口,打造为东北东部的国际物流枢纽;“三区”是三个经济区,主要建设是DG经济区和QY经济区;“三带”是三个产业带,主要建设中部城镇经济带。

重点工业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并举:城市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近年重点招商项目主要集中在矿产冶炼、电力、不锈钢、金属加工、机械、食品加工(草莓、板栗)、纺织服装、再生资源(钢铁、铜材、塑料制品再加工)、物流等,QY工业区有很多韩国投资的企业。基础设施方面,农村道路以前就已很畅通(这与渔业、传统农业经济有关)。这几年为配合项目招商,基建重点是港区建设、项目园区的土地平整等。港区建设需要先征收农渔户的滩涂土地,再挖深水港,虽然征收成本不高,但建设成本高。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为“项目建设年”,围绕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实施超千万元项目300个,计划投资68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25亿元。报告还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时期将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6.7亿元,2011年为22.1亿元。上述的“经营性投资”,有赖于未来项目是否能产生足够收益。

二、地方融资

BT模式为政府基建垫资:工业项目总投资中,有很多是招商的,企业出钱,但园区土地平整等基建需要政府掏钱。对于大规模园区开发,政府采取BT模式,例如经济开发区4个区块的土地一级开发,涉及面积7.6平方公里,总投资37亿元(为一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5倍),全部采取BT合作开发模式。BT最终的还款还得靠工业用地土地出让收入,或引进项目的后续税收,效果如何还需观察。

三、房地产、城市扩容和新城区现状

2009年,城市扩容加速、房地产开发热:当地“地广人稀”,主城区之外基本是荒地,几无拆迁成本,因此当地积极发展房地产业。2008年以前主要是本地开发商,2009年开始有全国性大开发商如保利进驻,2010-11年有大量的楼盘建设和新房开盘。城市扩容和房地产开发三个方向:向东,建设临河的高端居住区、学区房;向南,开发海景休闲住宅;向西,开发城市生活副中心。这与城市“东进西扩”的发展规划是契合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0年,城市开发房地产面积达140万平方米(按现有人口13万计算,2010年人均增加住房面积11平米)。并计划十二五期间,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城市房地产开发面积年均不低于150万平方米(若按30万规划人口算,每年人均将增加住房面积5平米)。

2010-11年的房价上涨高峰,和集中购房热:房价从2007年启动,2010年-2012年初是房价上涨高峰期。例如城区中心房价2007年2000元,现在达到5000元,涨幅超过100%。目前新屋均价3000-4000元,少量临河高端楼盘单价卖到10000元以上。购房人群主要是当地人,分两类,公务员、教师、医生是一类(名义月收入1000-2000元);本地生意人(渔业养殖户等)是一类。前者主要是改善性需求,后者主要是“钱多”分散到房产投资。当地居民感受是老百姓没有“消费力”,但更没有“议价能力”,当房价起来时,在“买涨不买跌,晚买不如早买”的心理预期下,2010-11年出现集中买房热。

4年间城市扩增60%,业已出现部分“空城区”:按当地人感受,现在的城区相比传统城区已扩增60%-80%,已经出现部分“空城区”,晚上黑灯多,尤其以南边楼盘为甚,虽然南边临黄海,但当地是浅海滩涂,实际上是“又湿又咸”,入住率很低。2012年,开发商建设的速度明显降下来了。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计划主城区面积将达到40平方公里(2010年为27平方公里),果真如此的话,未来城市将扩容1

倍以上。

县村篇

2.8 安徽S县:

关键词:地理位置优越、产业转移、政府招商情况良好、政府大基建、新农村建设、置换、复垦、县城扩容1倍、透支的白条经济。

一、产业转移和政府招商

贫困县,但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理优势:S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沿海地区通往中西部广阔腹地的重要通道。处于皖江开发区地带,具有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地理优势。但仍为国家级贫困县。

2009年开始承接产业转移,大举招商:借助沿海出口企业向成本、市场优势的中西部转移的契机,该县2009年起大举推动招商、重点项目引进工作,这几年引入的产业主要有机械加工、铝加工、纸业、塑料制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耗能大或劳动力密集产业。当地给予土地、税收优惠,如工业用地出让金是5.6万元/亩;税收“三年免税,先征后免”。当地官员表示,招商情况良好,现在已经可以对项目“有所选择了”。当地村民就近工厂上班,月入能达2000元。而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开发区还将扩容升级,新增开发区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对停建、停产企业采取“腾笼换鸟”办法,淘汰落后企业,保证重点项目落户。

二、政府基建

以项目促县城发展,基建大投资:S县以项目促进县城跨越式发展。城市基建包括开发区拆迁安置、土地平整、配套工程,以及城市道路建设、水库及饮水工程、灌区改造、农网等。沿江(长江)高速公路已建成,4、5年前县城由于拆迁难,修了1/2、1/3的断头路,这两年在项目带动下也都修通了。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9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5.36亿元,2010年18.6亿元。而财政收入方面,2010年一般财政预算收入2.64亿元,2011年3.62亿元。

三、农村建设模式

农村城镇化的三种模式:土地征收、新农村建设、宅基地置换:一、“土地征收”:农田用于乡村道路建设,或农房被规划到工业区,涉及到土地征收,采取“土地”和“地上建筑”分开补偿做法,土地按省里《征地补偿标准》规定的价格征收(当地一亩3万多元,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偿四六开);地上建筑以略高于建筑成本的价格给予货币补偿(几百元一平米),对失去宅基地村民,可以另辟宅基地。二、“新村建设”:整理空心村、原始村,整村搬迁到新村。在新村,村民仍拥有宅基地,村民可以用获得的安置补偿购置新房,或者直接按新旧房面积“差补”购新房。三、“宅基地置换新房”:2012年,当地官员表示,开始考虑尝试这种方法。另外,2011年开始出现了将原始村落复垦为耕地的做法,由此可以腾出闲置的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建设。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通路、通水、通电。“电”早几年就通了,“路”2009年开始村村通公路建设,2010年基本建成,“水”现在有些村落还是没有自来水。

四、县区扩容和房地产

未来县城将扩容1倍以上:201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7.2平方公里发展到11.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0.6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6.5%。2012年还将加快推进县城“十大工程”建设,加速“东展、西连、南拓、北扩”步伐,拓展县城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目标是到力争到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人口达16万。

由此10年间,城市将扩容1倍以上。

房价2009年明显上涨,现在当地流行“白条经济”:房价是从2009年开始明显上涨,现在县城均价已达4000多元。当地较好的职业是公务员、医生,名义收入1000-2000元。主要购买力为本地居民,“面子”消费是当地一大特征,如周围同事朋友买房买车,自己也会借钱、贷款买房买车。这两年当地又开始盛行“白条经济”,即饭店吃饭不支付现金,只需签单注明单位和姓名即可,年底结算。以前饭店只接收政府机关的“白条”,现在连企业、学校、事业单位也可以打白条了。当地人认为这是畸形现象,由于“房价-收入比不合理,当大部分资金用在房贷车贷后,现金流不够,就会挤占了日常消费,所以出现“白条经济”。

2.9 重庆永川区朱沱镇:

关键词:劳务输出重镇、承接产业自然转移,就业良好、政府招商,政府大基建、城区扩张2倍、农村建设模式(社区集中,置换)、农民受益、 2007-10年集中购房、现在购房基本停滞。

一、承接产业转移和政府招商

水资源丰富、劳务输出重镇:朱沱为重庆市永川区下辖第一大镇,享有“重庆长江上游第一镇”美誉,水资源丰富,长江水贯穿全境,永川、江津、合江、泸州四地在此交汇。历来也是劳务输出重镇,90年代开始青壮年多到广东地区打工,2008年后随着产业转移,出现劳务工有回乡打工、办小厂现象。

依托成本优势,2008年后承接产业的自然转移:民间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广东工厂的内迁,2008年后内迁密集,行业如电子、制鞋、金属饰品等。经过前几年的试探,现在已成规模趋势,例如已有2-3家人数1000-2000人的电子大厂已落户当地。和国内沿海对比,当地具备成本优势,工人不加班工资1300-1400元,加班的话工资2000出头。当地很多村民就近工厂上班(也是沿海工厂招工难的原因),2012年尤其景气,现在当地企业上下班人群乌泱泱,只是生活配套还不成熟,颇像90年代初广东的情景,呈现出产业自然转移的景气。

2010年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再掀大规模基建:重庆市永川区打造“一主两副”城市格局(朱沱为城市副中心),2008年制定朱沱镇“港桥新城”总体规划,新城规划城镇人口至2015年为10.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11平方公里(2008年为3万人,城区面积4万平方公里),由此城区规模将扩张2倍。2010年付诸实施,港桥新城依托港口的水资源和物流资源,以吸引纸业、金属冶炼、化工、再生铝、鞋业等耗水量大、货物量大的产业入驻。政府基建包括土地平场、港口、道路、高速、电力、电信、给排水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三种模式:土地征用、社区集中、“双置换”:2007年重庆市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该镇成为新农村建设试点。老镇区向外扩张15公里(计划是30公里),搞乡村道路建设和新村建设。模式一、传统的“土地征用”:农田和老屋被征用,村民获得一次性货币补偿,如12万元/亩,村民不再拥有农田承包权和宅基地,村民可以用获得的货币补偿按市场价自行购房。模式二、2010开始的“社区集中”:老房子推掉复垦为耕地,村民在“新社区”居住,老屋补偿300元/平米,新房按600元/平米购买(市场价1600元)。新社区是商品房,没有宅基地,但原来的农田承包权保留不变。模式三、今年开始的“双置换”:在镇区2公里范围内的村落,整村搬迁,每人补贴8万元(利用这笔钱可以市场价1600元/平米购买商品房);另外生活补助500元/月/人。村民不再拥有宅基地和农田承包权,相当于“宅基地换新房,承

包权换社保”。三种模式,现在第二种最常见,第三种的“置换”当地村民最喜欢。现在农村日子比外出打工好过,可以在镇上上班,住新房打打牌。

城镇化的农民受益情况:一是“宅基地换新房、农田承包权换社保”,对于本身就在工厂上班,不依赖土地收入的,本来就有进城购房需求,这种方案划算;但对于少数老弱劳动力家庭,这种方案仍解决不了装修和日常消费力。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农村改革的新举措,但不普及)。而土地承包权在乡亲间转包,一般都没有费用。三是收入增加。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用工,在基建和房地产热络时期,普通小工一天可收入100元,做小生意的机会增多。

三、房地产

2007-09年是房价上涨高峰期:房价上涨两拨。一是2002-06年,房价小幅上涨,主要购买人群是一部分90年代到东南沿海的打工者开始回乡买房,房价从2002年底的7、800元起步,2006年到1000多元,其间呈现稳步小幅上升态势;二是2007-08-09年开始搞城镇化,是房价涨的最凶时期,房价2008年2000元,2009年达到2500多元。现在房价稳定在2000-3000元,2011年开始出现小幅下跌。

2007-10年的集中购房,储蓄和拆迁补偿是购买力来源:2007年的城镇化推进、2008年的务工者回潮、2010年的社区集中,造就了住房需求的集中释放。主要购买人群是外出务工者和当地人,他们资金来源一是打工10多年的十几万、几十万积蓄,二是拆迁补偿(例如每人补偿8万元,房价1000多,大多数家庭就有能力可以买一套100-200平米以上的房子)。另外,大约还有不足20%的人群,即便拿到拆迁款,也无力购房,这些人被安置在政府廉租房。

现在房屋需求似有停滞:一位40多岁的打工者表示,其周边人群这几年基本都买了房。他们买房进城的模式是“分层”的,即有点积蓄的就到县城买房,再有钱的就到市区买房,更有钱的就到重庆去买房。经过前几年的集中释放,镇里已出现了“买了房没入住”的情况。现在没买房的主要是购买力受限(如上述的即便拿到拆迁款也无力购房)。再有新增的主要就是结婚的刚性需求,所以现在房价上不去了,2011年房价甚至略跌。与前几年大搞房地产不同的是,今年镇区开始建设医院和民办学校了。

2.10 内蒙古奈曼旗(县级):

关键词:资源丰富、农牧向工业转型,产业自然转移(高耗能)、政府招商、城市搬迁、土地资源丰富、不涉及拆迁、房价购房不紧不慢、合理的政府基建、独特的局部景气。

一、承接产业转移和政府招商

土地、沙地、林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北方县城:属通辽(内蒙第五大城市)下辖旗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辽宁阜新市北部。交通便利,居京通线要道,高速公路距北京6小时车程,距沈阳3小时。土地资源丰富,全境总土地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原料资源丰富,处于三北防护林地区,白沙、石灰石、粘土、林业资源丰富且优质。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小豆。

依托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从“半农半牧”迈向工业化进程(高耗能产业):90年代当地经济“半农半牧”,2003年建立了市级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从2005、06年开始就陆续有江浙一带的高耗能企业在当地设厂,2008年势头更迅猛。外来企业看中的是交通便利、原料资源、劳动力成本,以及较低的环保要求。主要产业为建材(水泥)、化工(氯碱、染料)、砖厂、金属采选、食品加工,现在可见到处烟囱林立,当地经济从“半农半牧”转变为“少农多工”(2011年三产比重为17:50:33)。工业化的“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