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Q

RMQ
RMQ

RMQ(Range Minimum/Maximum Query)问题:

RMQ问题是求给定区间中的最值问题。当然,最简单的算法是O(n)的,但是对于查询次数很多(设置多大100万次),O(n)的算法效率不够。可以用线段树将算法优化到O(logn)(在线段树中保存线段的最值)。不过,Sparse_Table算法才是最好的:它可以在O(nlogn)的预处理以后实现O(1)的查询效率。下面把Sparse Table算法分成预处理和查询两部分来说明(以求最小值为例)。

预处理:

预处理使用DP的思想,f(i, j)表示[i, i+2^j - 1]区间中的最小值,我们可以开辟一个数组专门来保存f(i, j)的值。

例如,f(0, 0)表示[0,0]之间的最小值,就是num[0], f(0, 2)表示[0, 3]之间的最小值, f(2, 4)表示[2, 17]之间的最小值

注意, 因为f(i, j)可以由f(i, j - 1)和f(i+2^(j-1), j-1)导出, 而递推的初值(所有的f(i, 0) = i)都是已知的

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自底向上的算法递推地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f(i, j)的值。

查询:

假设要查询从m到n这一段的最小值, 那么我们先求出一个最大的k, 使得k满足2^k <= (n - m + 1).

于是我们就可以把[m, n]分成两个(部分重叠的)长度为2^k的区间: [m, m+2^k-1], [n-2^k+1, n];

而我们之前已经求出了f(m, k)为[m, m+2^k-1]的最小值, f(n-2^k+1, k)为[n-2^k+1, n]的最小值我们只要返回其中更小的那个, 就是我们想要的答案,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的.

例如, rmq(0, 11) = min(f(0, 3), f(4, 3))

具体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10000

#define mmin(a, b) ((num[a] printf("f[%d, %d] = %d\t", i, j, f1[i][j]);

}

printf("\n");

}

for(i = 0; i < n; i++)printf("%d ", num[i]);

printf("\n");

}

void st(int n){ //sparse table算法

int i, j, k, m;

k = (int) (log((double)n) / log(2.0));

for(i = 0; i < n; i++) f1[i][0] = i; //递推的初值

for(j = 1; j <= k; j++){ //自底向上递推

for(i = 0; i + (1 << j) - 1 < n; i ++){

m = i + (1 << (j - 1)); //求出中间的那个值

f1[i][j] = mmin(f1[i][j-1], f1[m][j-1]);

}

}

}

int rmq(int i, int j){ //查询i和j之间的最值,注意i是从0开始的

int k = (int)(log(double(j-i+1)) / log(2.0)), t; //用对2去对数的方法求出k

t = mmin(f1[i][k], f1[j - (1< printf("rmq(%d, %d) = %d @ pos(%d)\n", i, j, num[t], t); }

int main(){

int i, j;

st(12); //初始化

dump(12); //测试输出所有f(i, j)

while(scanf("%d%d", &i, &j) != EOF){

rmq(i, j);

}

return 0;

}

b))

关系从句知识讲解

关系从句(Relative clauses)/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s) 关系从句又可称为定语从句或形容词从句,它像形容词一样可以形容人、物及事件。关系从句可分为限定性(defining)关系从句(不带逗号)和非限定性(non-defining)关系从句(带逗号)。我们在这里只讨论限定性关系从句。 关系代词可以有四个概念: ①代人的, 做主语或宾语who,只做宾语的whom ②代物的, 做主语或宾语which ③代人的也可以代物的做主语或宾语that ④ whose其代表的东西由其在句子中的成分_____决定(不一定指人) 不论这些关系代词指的是单数还是复数,其形式都保持不变。关系代词在关系从句中作宾语时往往可以省略,作主语时则不可以: This is the photo (that/which) I took.这是我拍的照片。 The man (who/whom) I served was wearing a hat.我接待的那个人戴着一顶帽子。 The lady who is standing behind the counter served me.接待我的是站在柜台后面的那位女士。 I bought the books which are on the counter.我买的就是柜台上的

那些书。 The millionaire whose son ran away from home a week ago is not a kind father.有个儿子一周前从家里逃走的那位百万富翁不是个慈父。 The girls who are standing behind the counter served us.接待我们的是站在柜台后面的那几位姑娘。 关系代词that和which的用法区别: 在定语从句中,当先行词是指物时,关系代词which可以由that代替,如果which不在介词之后,也可省略。在日常用语或口语中,which 不作主语时可以省略。例: Did you take away the book(which/that)I showed you yesterday? 你把我昨天给你看的那本书拿走了吗? The hotel at which we stayed was both cheap and comfortable. 我们住的那家旅馆既便宜又舒适。 This is certainly not the book for which I paid./This is certainly not the book I paid for. 这肯定不是我付钱买的那本书。 但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that仅用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通常不用逗号隔开,作宾语或介词宾语时,that 可以省去。例:

基于两点乘积及全波傅里叶算法的应用

2.两点乘积算法: 程序: %两点乘积算法,输入正弦波,取得电气角度相隔pi/2的采样时刻的数据值,计算出正弦量的有效值。 clear; N=12; %每周期采12个点 for n=0:48; t=0.02*n/N; y=sin(2*pi*n/N); %输入正弦波量y=sin(w*t) s(1,n+1)=y; %将y采样所得的值赋值给s if n>3 a=s(1,n-3); %输出相差0.5*pi的两点采样值 b=s(1,n); Ym=sqrt(a^2+b^2); Y=Ym/1.414; %输出正弦量的有效值 subplot(211) %绘制t-Y,即正弦量有效值与时间关系的图形 plot(t,Y,'-bo'); pause(0.005); xlim([-0.01,0.08]); ylim([0,1]); hold on end subplot(212); %绘制t-y,输入与时间关系的即图形 plot(t,y,'-bo'); pause(0.005); hold on end

基于两点乘积及全波傅里叶算法的应用 利用全波傅里叶算法和两点乘积算法计算 1.全波傅里叶算法: 程序: %全波傅里叶算法 clear N=24; %每周期采24个点 for n=0:96; t=0.02*n/N; y=sin(2*pi*n/N); %输入正弦波量y=sin(w*t) x1(1,n+1)=y; %将y采样所得的值赋值给x1 if n>24 X1s=0; X1c=0; for k=(n-24):(n-1) a1=x1(1,k); a2=a1*sin(2*k*pi/N); X1s=a2+X1s; end for j=(n-24):(n-1) b1=x1(1,j); b2=b1*cos(2*j*pi/N); X1c=b2+X1c; end X1s=(2/N)*X1s; %输出正弦系数 x1(2,n+1)=X1s; X1c=(2/N)*X1c; %输出余弦系数 x1(3,n+1)=X1c; X=sqrt(0.5*(X1s^2+X1c^2)); %求出基波分量有效值 x1(4,n+1)=X; end if n<24 X=0; end subplot(212); %绘制t-X,即基波分量有效值与时间关系的图形 plot(t,X,'-bo'); xlim([0,0.1]); ylim([0,1]); pause(0.0005); hold on subplot(211); %绘制t-y,即输入与时间关系的图形 plot(t,y,'-ok');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其一,是循着老师上课所陈述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展开三教关系在历史不同时期发展上的不同特点。 另一,则是作为本文最后的结论,将从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来透视其在不同时期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其内在原因为何? 儒佛道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于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于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因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家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

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

市场细分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8115714.html, 市场细分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 作者:方妙英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12期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通过获取竞争优势脱颖而出,是业界和学者一直关心和研究的热点。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不同学者有不一样的理解,有战略角度,也有行业结构视角,更有立足于资源能力和创新理论。本文主要基于营销学的目标市场战略视角,探讨市场细分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一、市场细分与竞争优势概述 在探讨市场细分和竞争优势关系之前,先对市场细分与竞争优势的定义进行文献综述。 1.市场细分的定义与作用。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马清梅、陈荣铎,2007)。市场细分对企业的营销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细分不但有助于企业发现市场机会,还有利于企业及时掌握目标市场的特点,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适合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增加企业的收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竞争优势定义及来源。“竞争优势”的定义首先由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rlin) 于1939年提出,经霍弗和申德尔(Hofer & Schendel)引入战略管理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得到战略管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Porter(2014)指出竞争优势是一种独特品质,这种特性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它可以使组织在市场中得到的好处超过它的竞争对手,能使组织创造和保持卓越表现。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回答“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相对于其他企业获得更好的业绩”这个问题,即解释造成企业之间业绩差异的原因(Mehra,1994)。竞争优势可以来源于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主要活动以及采购等辅助活动。这些活动都将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对利润有贡献,可以为企业的差异化奠定基础。基于其竞争战略的核心概念基础上,波特引入了“价值链”的分析工具,用以分解企业所从事的多项活动(Porter,2014)。企业就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出色地完成这些活动来赢取竞争优势。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以各自独特方式联贯在一起的九种活动构成的,包括基本活动体系和辅助活动体系。基本活动价值链能够增加价值的具体环节有:内部后勤管理、经营过程管理、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辅助活动则主要包括:企业基础设施、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等。价值链的基本思想是如何用经济的、高效率的方法,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转化为为顾客创造和增加价值的活动。因此,在激励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经常评价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更独特的方式组织企业价值链。在某些活动上,做得比竞争对手更好——这是企业获得和增加竞争优势的源泉(黎明,2001)。 二、市场细分与竞争优势关系框架

关系从句练习

Qui 连接关系从句 1.Jacques a acheté beaucoup de livres ; il aime lire. 2.M. Dupont cherche un appartement ; il est à l’h?tel. 3.Ses amis retournent tous les ans à Rome ; il sont Italiens. 4.Marie aime regarder la télévision ; elle ne va pas au cinéma. 5.Mon frère ne va pas à l’école aujourd’hui ; il est malade. 6.Pascal a des photos de tous les pays ; il voyage souvent. Que连接关系从句 1.Prenez le stylo. Il a mis le stylo sur la table. 2.Montrez-moi la revue. V ous l’avez achetée hier. 3.Le gar?on a perdu le portable. Son père vient de lui offrir ce portable. 4.Je leur ai montré des photos. Elles sont très belles. 5.Ce livre n’est pas à moi. V ous l’avez lu la semaine dernière. 6.On vient de construire un immeuble près du fleuve. Cet immeuble est très grand. 7.Ils ont loué une chambre. Cette chambre est au 3e étage. 8.V ous avez posé des questions. Elles sont difficiles à répondre. 9.Le professeur LI a re?u une lettre. Cette lettre a été envoyée par un élève.

向量 - 向量叉乘 向量点乘

向量- 向量叉乘向量点乘 2010年07月28日星期三14:33 向量(Vector) 在几乎所有的几何问题中,向量(有时也称矢量)是一个基本点。向量的定义包含方向和一个数(长度)。在二维空间中,一个向量可以用一对x和y来表示。例如由点(1,3)到(5,1的向量可以用(4,-2)来表示。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我这样说并不代表向量定义了起点和终点。向量仅仅定义方向和长度。 向量加法 向量也支持各种数学运算。最简单的就是加法。我们可以对两个向量相加,得到的仍然是一个向量。我们有: V1(x1, y1)+V2(x2, y2)=V3(x1+x2, y1+y2) 下图表示了四个向量相加。注意就像普通的加法一样,相加的次序对结果没有影响(满足交换律),减法也是一样的。 点乘(Dot Product) 如果说加法是凭直觉就可以知道的,另外还有一些运算就不是那么明显的,比如点乘和叉乘。点乘比较简单,是相应元素的乘积的和: V1( x1, y1) V2(x2, y2) = x1*x2 + y1*y2 注意结果不是一个向量,而是一个标量(Scalar)。点乘有什么用呢,我们有: A B = |A||B|Cos(θ) θ是向量A和向量B见的夹角。这里|A|我们称为向量A的模(norm),也就是A的长度,在二维空间中就是|A| = sqrt(x2+y2)。这样我们就和容易计算两条线的夹角:Cos(θ) = A B /(|A||B|) 当然你知道要用一下反余弦函数acos()啦。(回忆一下cos(90)=0 和cos(0) = 1还是有好处的,希望你没有忘记。)这可以告诉我们如果点乘的结果,简称点积,为0的话就表示这两个向量垂直。当两向量平行时,点积有最大值 另外,点乘运算不仅限于2维空间,他可以推广到任意维空间。(译注:不少人对量子力学中的高维空间无法理解,其实如果你不要试图在视觉上想象高维空间,而仅仅把它看成三维空间在数学上的推广,那么就好理解了)

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一)

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一) 【内容提要】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教互相冲突融合的和合体。佛学精华那些被理学所汲取?理学如何融合佛学?本文通过对朱熹与陆九渊、湛甘泉与王守仁两次儒佛之辩的考察,以彰显这个长期困惑宋明理学研究的问题。理学的基本内涵是以道体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居敬、明诚为存养工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目的的道德形上学。探索了理学的分系,以及分系的根据,对以往分系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儒佛之辩/理学/道体/和合 在全球哲学的视野下,民族哲学的存在何以可能?如何通过范畴逻辑结构体贴宗教超越情感?通过心灵自由境界觉解人文和合精神?顺着哲学逻辑路径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逆径而上,以至宋明理学。从宋明理学所探索的天道自然与人道觉解,道德价值本体与思维智能主体,内在心性意义规矩与外在义理价值规矩的和合关系中,可以超越历史的时间差,获得对上述问题的悟解。 一、儒佛之辩 宋明时期,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寂然未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方便了印度佛教哲学的传入,中土的儒教和道教哲学在佛教哲学的冲击下,不得不改弦更张。三教互相批判,相互吸收,为三教互动提供了新的

参照系和新的价值导向,独尊儒学、罢黜百家的文化传统被三教的兼容并蓄所代替,兼容并蓄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是融突和合三教而诞生新的哲学和合体,这便由程颢所体贴出来的以“天理”为形上学的道德价值本体哲学。 儒佛道三教如何兼容并蓄?如何冲突融合?其文化整合的载体,即冲突融合的和合体——宋明理学这个新理论形态,如何体现三教的冲突与融合?笔者不从佛教如何影响理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或理学如何吸收佛教哲学的顺向契入,而通过对朱陆和湛王两次儒佛之辩的考察,倾听理学家自己对于儒佛之辩的陈述和诠释,将有益于对问题的体认和解决。 理学家出入佛老,钻研三教典籍,为其统合儒释打下扎实的功底,而承传道统又是其文化慧命和人生责任。统合儒释和承传道统的生命担当,使他们不能无视儒释之辩。我们则从其互相批判中体知其如何吸收和吸收什么佛教哲学,以及批判什么? 朱熹与陆九渊鹅湖会后,两家论争不免要涉及谁是道统本真心传的正宗,而批判论争对方为禅。这次论争主要围绕以下问题: 第一、太极、心与禅。朱熹哲学以“太极”(理)为形上学本体,陆九渊哲学以“心”为形上学大本。陆九渊曾批评朱熹说:“尊兄两下说无说有,不知漏泄得多少。如所谓太极真体,不传之秘,无物之前,阴阳之外,不属有无,不落方体,迥出常情,超出方外等语,莫是曾学禅宗,所得如此。”(《与朱元晦二》,《陆九渊集》卷二,中华书局1980年版,

基于优势关系下的模糊粗糙集模型

https://www.360docs.net/doc/f08115714.html, Fuzzy Rough Sets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s Xiaoyan Zha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P. R. China 524088 datongzhangxiaoyan@https://www.360docs.net/doc/f08115714.html, Abstract This model for fuzzy rough se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in rough set theory. Moreover, it is based on an equivalence relation (indiscernibility relation). However, many systems are not only concerned with fuzzy sets, but also based on a dominance relation because of various factors in practice. To acquire knowledge from the systems, construction of model for fuzzy rough sets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s is very necessary. The main aim to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is issue. Concepts of the lower and the upper approximations of fuzzy rough sets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s are proposed. Furthermore, model for fuzzy rough sets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s is constructed, and some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Rough sets; Dominance relations; fuzzy sets. 1Introduction The rough set theory [10,11], proposed by Pawlak in the early 1980s, is an extension of set theory for the study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t can serve as a new mathematical tool to soft computing, and deal with inexact, uncertain or vague information. Moreover, this theory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discovering hidden patterns in data, recognizing partial or total dependencies in systems, removing redundant knowledge, and many others [7,12,13,15,16]. Since its introduction, the theory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on the research areas in both of the real-life applications and the theory itself. Theory of fuzzy sets initiated by Zedeh [9] also provides useful ways of describing and modeling vagueness in ill-defined environment. Naturally, Doubois and Prade [8] combined fuzzy sets and rough sets. Attempts to combine these two theories lead to some new notions [1,5,7], and some progresses were made [2,3,4,5,6,14]. The combination involves many types of approxima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uzzy rough sets give a good model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5]. However, most of systems are not only concerned with fuzzy data, but also based on a dominance relation because of various factor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uccinct knowledge from the systems, construction of model for fuzzy rough sets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s is needed. The main aim of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issue. In present paper, a dominance relation is introduced and instead of the equivalence relation (discernibility relation) in the standard fuzzy rough set theory. The lower and the upper approximation of a fuzzy rough set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s are proposed. Thus a model for fuzzy rough sets based on dominance relations is constructed, and some properties are studied. Finally, we conclude the paper and look ahead the further research.

关系从句的用法

英语定语从句关系词的用法与区别定语从句即指在主从复合句用作定语的从句。定语从句通常修饰名词或代词,对它进行限制、描绘和说明。受定语从句修饰的词语叫先行词,引导定语从句的词语叫关系词。关系词按其性质又分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关系词不仅引导定语从句,同时还在定语从句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 一、关系词的用法特点关系词分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关系代词主要有that, who, whom, whose, which, as 等,其中who等,其中whowhom 只用于指人,which和as 只用于指事物,whose和that既可于指人也可用于指物,它们在定语从句可用作主语、宾语、表语或定语;关系副词主要有when, where 和why,其中when表示时间,whenwhere 表地点,why表原因,它们在定语从句中均用作状语:The dog which [that] was lost has been found. 丢失的狗找到了。(which / that指物,在从句中用作主语)I have forgotten everything that I learnt at school. 我把学校学的所有东西都给忘了。(that指物,在从句中句作宾语(that)The man who lives in that house is my uncle. 住在那座房子里的人是我叔叔。(who指人,在从句中作主语)It was an island whose name I have forgotten. 这是一座岛,名字我忘了。There are some students whose questions I can’t answer. 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回答不了。(whose指人,在从句中作定语) 二、关系词的选择选择关系词可考虑以下四点:(1) 一看先行词的意义,即分清先行词是指人、指物、时间、地点还是原因(如指物时不能用who或whowhom,指人时通常不用which 等)。(2) 二看关系词的句法功能,即分清关系词是担任什么句子成分,是作主语还是宾语、是作定语还是状语等(如作定语通常用whose,有时也用which;作状语要用when, where, why);作状语要。(3) 三看定语从句的种类,即分清是限制性定语从句还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如that和why通常不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4) 四看文体,即分清是正式文体还是非正式文体,是书面语体还是口语体。(4) 三、两组关系词的用法区别1. that 与which的用法区别两者都可指物,有时可互换。其区别主要在于:(1)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通常只用which:He drove too fast, which was dangerous. 他开车很快,这是很危险的。(2) 直接放在介词后作宾语时,通常只用which:whichThe tool with which he is working is called a hammer. 他 干活用的那个工具叫做锤子。(3) 当先行词是much, little, none, all, few, every(thing), any(thing), no(thing) 等不定代词或受其修饰时,通常用that:All [Everything] that can be done must be done. 凡能做的事都必须做。(4) 当先行词受the very, the only, the same 等修饰时,通常用that:This is the only example that I know. 我知道的

佛道儒关系季羡林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并于公元一世纪扎根于中国之后,不断吸收西域和印度新兴学说和学派的成果并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而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道教在理论上虽然不是佛教的对手,但它是土生土长的,用它来对抗外来的佛教,最容易奏效。在理论方面根本不是佛教的对手。交手打了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道教徒于是就施展出以后常常使用的手法:一方面拼命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又偷偷摸摸地抄袭佛教的学说。《太平经》就是这种手法的产品。此外,还施展出一种以后也常常被人使用的手法:你说浮屠好,他其实是中国人,老子入夷狄化胡,命令尹喜托生为释迦牟尼。《老子化胡经》就是这种手法的产品。因此,它就常为统治者所利用。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与兴隆,道教也许传播不开。汉族有一整套封建伦理纲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这是统治的基础。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道教并不违反它,而佛教却偏偏破坏这一套,在佛教同道教和儒家的斗争中,这是对它很不利的一个方面。、 按照世界宗教史上的一般规律,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在这里,原因并不像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样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如果这样说,那只是皮毛之论,关键是经济利益。打击别人,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佛道斗争也不能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宣扬白日飞升,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种幻想恰恰投合了统治者的心意。在表面上与佛教的基本思想形同水火。佛教主张生为空幻,要追求解脱,追求涅槃,想要跳出“轮回”,主张“无生”。因而引起了激烈的论争。佛道的矛盾并没有减少。到了唐初,这个矛盾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道教是民族形式的宗教,又得到唐初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因此在两教斗争中显然占了上风。在这时期,最突出的事件是所谓“傅奕辟佛” 儒道两家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即使有时也难免有点矛盾,但是总起来看,二者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中国古代有几个皇帝兼奉儒道,比如汉武帝、秦始皇。儒道两家是可以并存、可以共处的。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儒道两家之间的关系,都不像它们同佛教的关系之紧张。佛教初传入时,儒佛没有什么矛盾,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佛、儒两家思想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此时儒门之士,多归心佛法,而缁门佛徒,亦不废儒学。玄奘本人就出身于儒家佛教主要攻击的对象是道教,对于儒家则很少敢于非议。因为儒家是钦定的,非议儒家就等于非议朝廷。但也不是完全如此,只要有机会,佛家总对儒家射上几支冷箭的。比如华严宗判教: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五教之外,还有最低的教,在这里佛家把儒家放在最低的地位上。唐朝儒生反对佛教,态度比较一致,理论比较肤浅。如韩愈、柳宗元和刘禹等,最著名的辟佛者是韩愈,他就是肤浅的典型,名著《原道》。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整个的中国思想史上,儒、佛的关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其间的关系,也是很错综复杂的

NZ7系列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产品手册--正泰(精)

P41. 适用范围 NZ7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1 NZ7系列自动转换开关电器适用于交流工频50Hz,额定工作电压AC400V , 额定工作电流至630A的三相四线双路供电电网中,自动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接至另一个电源,以保证负载电路的正常供电。 本产品适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较为重要的场所。执行标 准:GB/T 14048.11。 正常工作条件 33.1 周围空气温度 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为+40℃,下限为-5℃,且24h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 3.2 海拔 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3.3 大气条件 大气的相对湿度在周围最高温度+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 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达到90%,对于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 3.4 污染等级污染等级为3级 N Z 7 -□ □/□ □ □ □ □ □ □ □ 型号及含义 2附加功能 X:消防联动功能

无代号:无消防联动功能转换模式无代号:用户可设置 R:自投自复(电网-电网 S:自投不自复(电网-电网 F:自投自复(电网-发电控制器类型 A:基本型 B:液晶型结构 Y:一体式无代号:分体式执行断路器类型无代号:NM1 额定电流(阿拉伯数字 脱扣器无代号:NM1极数:3、4 分断能力代号:S、H、R 壳架等级额定电流(阿拉伯数字设计序号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企业代号 N7系列低压电器 系列 d i

a n q i c m P42. 控制特性控制器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 Us控制器安装方式转换动作时间(无延时控制器功耗安装联接安装方式联接方式 ≤2s ≤2s ≤2s ≤3s ≤3s A型(基本型 230V 50Hz 一体式/分体式(柜面安装 ≤10W 固定式板前 技术参数及性能 4产品型号符合标准执行断路器电气特性参数工作环境温度海拔污染等级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的来临,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竞争。本文通过界定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概念,着力阐述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标签:企业文化竞争优势关系 0 引言 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明天的商业竞争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挑战,还不如说是文化上的挑战。”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实践。早在五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盲目的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热中于搞文化活动、形象设计,片面地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步降温。 1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概念辨析 1.1 企业文化通常我们这样定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体现企业对价值的认知。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 1.2 企业竞争优势对于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的看法。霍弗(Hof e r)和申德尔(Schendel)认为,竞争优势是“一个组织通过其资源的调配而获得的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独特性市场位势”。巴尼(Barney)认为,“对一个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型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不能同时实施时,就可以说该企业拥有竞争优势。”而波特(Porte r)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国内学者项保华认为“竞争优势指的是企业所处的这样一种状态,即:以自身的资源或组织能力(活动)为基础,能够提供被顾客认为是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服务,比竞争对手更好地创造顾客价值所需的价值”。尽管这些看法在表述上各有区别,但其基本含义却大同小异,即企业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特定业务经营领域内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某种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过竞争对手,并能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的属性或能力。 2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朱熹的儒佛之辨

朱熹的儒佛之辨 2015-02-25 13:49 来源:《哲学研究》我有话说 2015-02-25 13:49:30来源:《哲学研究》作者:责任编辑:王锦宝 作者:刘立夫 宋代士大夫的排佛兴儒运动持续时间很长,如果将朱熹等人对佛教的批评也列入其中,那么,这一时段则从北宋初年一直延续到了南宋初期,几乎与理学的形成与确立相始终。其中,排佛思潮最为剧烈的时间当为北宋初、中期,其代表人物有所谓“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以及欧阳修、李觏等人。不过,上述士大夫的表层批判对佛教并未形成根本性的冲击,对佛教真正提出深层批判的还是少数在学术上有造就的理学家,如张载、二程、朱熹等人。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辨异端、辟邪说,而且是深入到佛教思想的内部,发掘佛教本身的漏洞而予以攻击。他们既要对佛教的批判穷深极微,又必须立足于儒家的伦理本位,阐明儒家自身的微言大义。应该说,理学家对佛教(含道教)的批判越深入,儒学自身的优势就越明显,这是宋代理学回应佛、道二教特别是佛教挑战的一个必要环节。 本文集中探讨的是朱熹对佛教的批判。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代士大夫排佛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与二程、张载的辟佛有直接的承继关系,也对北宋以来的士大夫排佛思潮有过批判性的总结。从朱熹的有关言论看,他往往是从否定佛教的角度来阐明儒学的价值,儒佛之辨是朱熹排佛的一大特色。 对于朱熹的排佛思想,以往的研究多立足于唐宋之际的儒学复兴思潮的发展大势,着力于朱熹的承“道统”、斥“异端”的现象描述,对于朱熹在排佛中一

以贯之的儒佛之辨缺乏深入的分析,而且碍于朱熹在理学中的崇高地位,对其排佛思想没有从价值中立的立场进行客观的评价。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朱熹对佛教“内在批判”的层面,对朱熹关于儒佛二家的本体论、心性论、境界论、工夫论和修养论等方面的言论进行梳理,从多元性的价值立场力图对朱熹的儒佛之辨作出合理的评价。 一、“释氏虚,吾儒实” 批判佛教破坏人伦纲常是历代辟佛者的必发之辞。人伦纲常是儒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儒学在三教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佛教在中国遭到最大的攻击就是它的“不忠不孝”,损害了纲常名教,为此,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提倡孝亲忠君,并且以出家济世为“大孝”的理论来回应儒家的抨击。尽管如此,儒家仍然一直抓住佛教的“出世”思想和行为不放,对其进行严厉的批判。 程颐曾说,释氏之学无须同圣人之学进行比较,只从“迹”上就可以判其荒谬:佛氏逃父出家,便是绝人伦、背离君臣父子夫妇之道。(《二程集》上,第148页)朱熹也表示赞同:“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朱子语类》,第3014页)但朱熹比伊川深入的地方,是不满足于就“迹”上断之,而是从“理”上断之,从虚与实或空与有、理与事等方面作比较,对儒佛二家的本体论作了根本的辨析。

试分析自身的人际关系的优点和缺点

v1.0 可编辑可修改试分析自身的人际关系的优点和缺点,并分析缺点的原因,提出改正的方法。 我自身的人际关系总体来说属于一般型,并没有特别多的朋友,也不至于朋友很少。总的来说,有交心的朋友,但并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泛泛之交;同时,虽然我并没有很多至交,但也没有闹的不高兴的人。 总结一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的优点如下:1.不会很张扬,但有一定的礼貌;2.知道尊重他人,体谅他人;3.知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所以当遇到分歧时,会尊重别人的观点;4.知道什么事不该问并且不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他人,不会无缘无故对别人发脾气;5.不会在不了解的基础上胡乱说别人的闲言碎语;6.谨遵诚信、正直的原则。 我的缺点如下:1.正如首因效应一样,有时太看重第一印象和细节问题,所以有时很难对别人有好的改观;2.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有时在交往的过程中也很束手束脚,不能放得开;3.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够热情,也不够主动,没有激情;4.不善于道歉,尤其对于熟人;5.很不善于用肢体语言交流,羞于表达,有时甚至用语言都不一定能表达的很好;6.有时会有点偏执,容易产生偏见;7.对于别人打乱自己的计划很反感,有点自我;8.有时会比较敏感,因为一点不值得的小事而一直放在心上;9.对于以前的朋友,我并不经常联系,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聊。 基于此,我认为改善我的人际关系,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敞开心,主动地接纳别人,主动结交新朋友,并热心、乐观的对待别人;另外,要学着多用肢体语言来交流,促进友情;要尽量客观、理智的看待别人的优缺点;要学着常与朋友联系,增进感情;最后,我应该勇于接受计划的随时改变,能随时应对各种变化。 1

(技术参考)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标准、结构、选用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标准、结构、选用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标准、结构、选用 ?作者: ?出处: ?阅读: ?发布时间:2008-11-26 13:47:30 ?供稿: 关键词:双电源转换开关、ATS、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 标准 目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在国内已经有几十年的运用历史,在没有标准之前,各种开关(接触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都被运用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上面。自从国家标准GB/14048.11实施以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作为一个独立的低压开关种类,被广泛用于两路电源间的自动转换,以确保重要负载电源的连续供应。目前有多种型式的双电源转换开关,本文从标准、结构、选用等方面,给予探讨,也希望能给广大用户和爱好者提供参考。 一、标准: ◆国家标准:GB/T14048.11-2002 IEC标准:IEC60947-6-1:199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部分:多功能电器第一篇: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国家标准的定义:由一个(或几个)转换开关电器和其它必需的电器组成,用于检测电源电路,并将一个或多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到另一个电源的电器。 ◆中文标准名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英文标准名称: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 (ATSE) ◆PC级ATSE:能够接通、承载、但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的ATSE。 CB级ATSE:配备过电流脱扣器的ATSE,它的主触头能够接通并用于分断短路电流 ◆认证情况:中国、IEC、UL都对ATSE制订专门的标准(几个标准完全等同),所以,就必须选择符合标准的ATSE,由于我国ATSE没有实行CCC认证,所以,目前符合国家标准的唯一依据就是获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按照 GB/T14048.11标准颁发的CQC证书。 ◆特别说明: ?在没有国家标准之前,只要具有失电自动转换功能,都被用于两路电源间的自动转换,最早的就是用两个接触器加一个逻辑电路控制器组合而成的产品。在有了国家标准之后,选择ATSE就必须以国家标准为最低要求设计、制造、选择和使用。目前,由于ATSE没有实施CCC认证,所以,能够证明一个开关是否符合ATSE国家标准的唯一依据就是CQC 认证(按照GB/14048.11标准); ?ATSE标准分PC级和CB级两种类别,国标里其进行CQC认证的型式试验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发的CQC证书也是不同的,不能够互相代替,也不能够混淆; ?ATSE是一个装置,由开关本体和检测控制器组成,能够实时检测两路电源的状态,当常用电源出现故障时(一相或者多相断相、欠压、过压、频率偏差等),能够将开关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控制器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ATSE与其它低压开关的主要区别,对其功能、可靠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二、结构分析: ◆ATSE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开关本体(ATS)、驱动/保持机构、控制器

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用法

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用法 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一般紧跟在它所修饰的先行词(定语从句所修饰的词)之后。定语从句由关系词来引导,关系词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之分。关系代词有that,which,who,whom,whose,as等;关系副词有when,where,why等。 关系词通常有下列三个作用:1)引导定语从句;2)代替先行词;3)在定语从句中担当一个成分。如:The car which my unele had just bought was destroyed in the earthquake.句中which my uncle had just bought 是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he car;which是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词,代替先行词the car,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 表一:关系代词的用法 表二:用which不用that的情况

表三:只用that不用which的情况(先行词是物) 表四:关于as引导的定语从句 2.有时候当先行词是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时,却不用when/where而用that/which引导。这时要根据从句的谓语动词是及物的还是不及物的。如果是及物的就可用that(which),否则可用where。 例如:I will remember the days that/which we spent together. 我会永远记住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This is the factory that/which you visited yesterday. 这就足你昨天参观的工厂。 3.way作先行词时,关系代词的使用: I don’t like the way(that/in which)he treats his parents. 我不喜欢他对待父母的方式。 4. that引导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的不同: The news that he told us is true.(定语从句) 他告诉我们的新闻是真的。 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s won is encouraging.(同位语从句) 我们队胜利的消息真令人振奋。 That he has won the first prize surprised everybody.(主语从句) 他获得一等奖的消息令每一个人都惊奇了。 My idea is that you shut the factory.(表语从句) 我的观点就是你应该关闭这家工厂。 He said that he was going to leave.(宾语从句) 他说他打算离开这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