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赏析及谈谈我对散文写作的看法

《荷塘月色》赏析及谈谈我对散文写作的看法
《荷塘月色》赏析及谈谈我对散文写作的看法

《荷塘月色》赏析及谈谈我对散文写作的看法

文\北国棠棣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众所周知的散文名篇,叙述的内容一气呵成,景色的描写真切淳美,一种淡淡的情愫与思绪在文中飘荡。散文写作是需要一定功力的,不但要驾驭文字,而且还要将自己的情感贯穿其中,让情感在文章中升华。一篇好的散文叙事必须是流畅的,即便是看似随意和松散,但是内在的关联是必须存在的。一篇好的散文描写必须是生动的,这种生动不要脱离景物本身而自建楼阁,景物是那样就描写成那样,不能空穴来风,但是你对景物的情感是可以自由掌控的。

一篇失败的散文却往往是叙述的内容空洞无物,让我们感觉东拼西凑、味同嚼蜡,或者看起来美不胜收,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文不成篇,这样的散文就是没有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没有构建文章的内在关联。朱自清在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心中是怀着一种感情的,也是有一定的目的,他透过自己的所行所感将它表达出来,最后一身释然。

那些所谓的散文不是这样,它们在创作的时候根本没有主旨,或者是一些空泛的议论,或者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它们没有布局谋篇的过程。它们偏离了自己的主旨,或者中心在不断地跳转,或者开始极尽描写之能事,那些天马行空,那些锦缎文字,与写作的初衷已经风马牛不相及。这些散文常见于散文网站或者文学论坛,而写作这些散文的人被称为才子才女,殊不知他们误导了别人,也扭曲了自己。我以前也曾认为它们是美文,现在觉得它们毫无价值。我们就结合散文《荷塘月色》来分析成功和失败的散文都是什么样的。

一、实在与虚浮

《荷塘月色》是有自己的实体的,换句话说它是真实存在的,作者由于近日来的情感,而引发想去赏荷的冲动,一路所行所见、间或所感,自然而然地去描绘月光中的荷塘,这种景又引发了作者的情,从行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渐渐开朗。这是荷塘中的月色使然,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半点虚假,没有半点牵强。最后,作者通过这些思考和感受心中慢慢明朗,一身轻松地回到家中,放松心情和欣赏美景的目的同时达到。

失败的散文没有自己的实体,他们只是因为要想所以才开始去想,是他们自己在推动自己去想,没有其他原因,纯粹就是为了想而想。由此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思想之路,结果不是一些老生常谈,就是一些故作深沉。他们会怀古追今,陈述人类的历史,什么沧海桑田,什么人生苦短,什么白驹过隙,都可以收入文中。他们不断地在感慨,感慨这个,又感慨那个,不停地发出一些不痛不痒的议论。

因为人类历史的悠久,因为人们的观点众多,他们的议论马上就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当你读到结尾,你想回顾一下自己都读了什么,你感觉自己似乎读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记住,好像什么都没有印象了。这就是虚浮的文章,一切都漂在上面,没有质量,没有内涵,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写,不知道他们想写什么,最后,也不知道他们都写了什么。你可以轻轻地问一句,你写的这些都和你的文章有关吗?尽管它们看似深奥、看似新鲜、看似绝美,只可惜它们与这篇文章没半点关系,在读者眼中它们的作用一笔勾销。

他们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写出实际,更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实际就没有感情,没有感情的文字就是没有生命的文字。他们没有脚踏实地,而是只顾仰望星空了。他们的文字和感情没有依托,就像没有根的树木,再高也不会存活,他们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一篇散文必须有自己的根本,实实在在的根本,它们是一种感情,或者是一种事物,或者是一些感想,它们贯穿在文字之中,文字紧紧地围绕着它们。

散文最强调的就是“神”,也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们必须是实在的,当然这并不只是可见、可触、可感的实体事物,也可以包括思维和意识。那些套用流行观点和时尚元素的文章,都是行之不远的,都是低级的肤浅或是高级的肤浅。哪怕你的文章只是表达了一种想做又不敢做、不做又害怕失去的矛盾心理,只要你描写得恰到好处、绘声绘色,那你也能写

出一篇优秀的散文。

二、活泼与堆砌

《荷塘月色》语言是生动活泼的,描写的景物也是引人入胜的,像是开头几段中看似无意的议论却是铺垫了自己的心情,为后面的美景衬托了自己的心情定下基调。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呈现一片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也是文章中的精华部分。先是细致地勾画荷塘中的荷叶与花朵,叶子像舞女的裙,荷花像出浴的美人,都是不俗的比喻,都是巧妙的想象。

接着由细节转向主体,视角放到整个荷塘,进而远到天空,远到四处的树木,荷塘月色不只是在荷塘之上,周围月色下连接着荷塘的风景也进入视野。这些景致并非和荷塘无关,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作者的视角在不断变化,描写也在不断转变,一幅画面越来越丰满,荷塘月色图随之跃然纸上。

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美好的,他也在精雕细琢这一美景,虽然描写的细致,但却没有丝毫的过分,把握的分毫不差。作者的视角和内容也在轻盈地跳转,他没有抓住一个景致反复地描写,也没有只从单一的角度出发,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方法。变换的手法写出变换的景致,不枯燥也不腻烦。

那些堆砌的散文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它们展示的是华丽的技巧,表现的是辞藻的铺陈与意象的叠加。只是一个景物,接下来是一个接一个的意象,而且他们的意象每篇文章中都是大同小异。每每都是端坐在窗前,月光如水泻下,撒得满地的清辉,在这冰凉的月光中是何等的惬意。或者,展开一卷美文,文字散发着淡雅的清香,桌边泡上一杯香茗,茶香氤氲飘散。这样的散文有的词出现的频率高之又高,比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岁月静好,缱绻旖旎,氤氲弥散,唇齿留香等等。更为可贵之处,他们还能化用唐诗宋词名篇中的词语和意境,将自己的文章装饰得富丽堂皇。

我们忍不住要问,你不写月光如水就不会写文章吗?没有泡茶就不能引发自己的感想吗?这些都是硬塞进文章的,他们和文章那么的格格不入。你不用那些华丽得发俗的词就不会展开描写吗?生硬地嫁接唐诗宋词的美言佳境,就不会水土不服吗?结果,华丽的词藻淹没了文章,天外飞来的境像取代了发自内心的感受,引用一句话“一切都缥缈了”。

好的散文是一篇精细而洒脱的文章,不追求词语的优美,而注重描写的贴切,更不会为了充实门面而刻意选用那些臻美的词语。无论是辞藻还是意象,堆砌是散文的大忌,就如粉黛遮掩了美人的面孔,只见粉墨不见美人本质的魅力。

三、深厚与空洞

《荷塘月色》是一篇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的散文,景色呼之欲出的写意,采莲由此及彼的联想,都在一种情感的贯穿和维系中。作者的所见所感都是有深层次的意味,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追求恬淡和略有挂虑的心情。写景是文章的表面,感情是文章的内在,景物衬托了心情,景物丰富了心情,将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也使心情得到升华。

作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有自己的感情在文章中若隐若现,作者也不是漫无目的地游走,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什么就感慨什么,而是自己的感情在掌控一切。作者由于心情的不安,到想寻找放松,再到漫步荷塘赏月,最后心情宽慰满足而归。写景只是文章的现象,本质是心情上的因素使然。这种透过现象表达本质的写法,不但使文章具有深度,也更加耐人回味。

这里说到的深厚,也可以说是一篇散文的立意,它表明了这篇散文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不是出去转了一圈,将自己的所闻所见串在一起就大功告成了。立意是告诉人们,写这篇散文有一定的目的,写景当时是有一种心情的,这篇文章有感情的起因,有一路见闻的经过,有感情圆满的结果。当你窥见散文的深层次内涵,你就掌握了一篇散文的灵魂和实质。一篇好散文就是一篇有灵魂的散文,它调遣和支配着文章的一张一弛。

空洞的散文恰恰和上面说的相反,没有深层次的原因,或者是肤浅的想法,我想出去就

出去了,我想写景就写景了,完了文章就结束了。文章就像是没有灵魂的稻草人,盲目地走着,盲目地写着,盲目地感慨,稻草人永远也成不了有魂有体的活人。在你没想好写什么之前,最好什么也别写,当你没有深层次的感情想表达时,最好什么也别表达。

这是单纯的空洞,还有一种貌似深刻的空洞。他们会把一切描绘的异常美妙,不单是辞藻上的,不单是意境上的,还有理论上的高度。他们极尽渲染之能事,把景物夸成了人间仙境,什么玉液琼浆,什么仙乐飘飘,什么金碧辉煌,不但脱离了景物的根本,也让文章越显虚空。或者,他们会抛出一些深奥的哲学命题:人生是什么?意识是什么?接着,他们开始填充自己的理论和观点,那些已经被人们说烂的俗理又粉墨登场。这些都是貌似充实的空泛,这样的内容越多文章越空洞。

文章的深厚往往是若隐若现的特质,然而这些文字背后的事物主宰着文章的一切。空洞的文章不是语言的不丰富,而是背后没有一个行至高远的立意。那些感情、那些思想、那些意识,撑起了散文的一片天,景致的描绘就是在立意上面建造的大厦。

四、统一与琐碎

《荷塘月色》是一篇完整统一的文字,作者有欣赏荷塘月色的原因,有欣赏荷塘月色的过程,有荷塘月色引发的诗词联想,有安然回到家中的结尾,流畅的文字一气呵成。这篇文字的思想是统一的,整篇都围绕着荷塘月色来写,当然有铺垫、有发展、有结束,它们都是有机的整体。作者首先确立了一个中心,所有的描写、议论、抒情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它们都串联在这个中心上。

作者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不该写的一句没多写,该写的一句没少写。这样就能掌控文章的度,知道什么地方着墨,什么地方惜墨,文章才能丰满而有神韵。不但是主题的统一,内容也同样统一。描写的重点首先集中在荷塘的荷叶与花朵上,再到下面的流水,再到周围的树木,再到引发联想采莲的诗词,都是和荷塘月色有关的,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琐碎的散文却是让人不知所云,理不清文章的思绪,找不到文章的联系。首先,他们写文章没有次序,没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次要。再次,他们写的文章没有逻辑,什么内容都是一堆堆地放在一起,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在一起。这样的文章不是以篇论的整体,而是一堆零零碎碎的文字片段。

他们先会描写一个事物,结果又莫名其妙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了。本来说的是山谷间的流水,转而又去描写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如果内在有联系还可以说通,结果却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本来在记叙一件事情,马上就发起了议论,而这个议论又发展下去,引发新的话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表面看起来他们的话题内在有联系,其实联系的只是一个词,而中心的意识和思想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们的文章看起来才华横溢、文不加点,其实是拼接的粘贴艺术,是没有骨架的一堆血肉之躯。这种文章有跳跃思维的外形,而没有跳跃思维内部必然联系的根本。这种文字最后连作者也无法控制了,不但偏离了写作的初衷,文章也写成了碎片。散文虽然可以结构自由,但是重要的是“形散神不散”,它对散文的“神”要求是相当高的,形式是散的,“神”也散了,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散文不是意识流式的写作,只求酣畅淋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样的不是文章,是一篇闲言碎语。散文有散文的组织和结构,主旨的统一和内容的统一必须完美结合。也许你在表面看不出散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但是你仔细挖掘,你会发现内部那些和谐与美妙的统一。

结语:

好的散文能带给人精神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能传达作者缜密的思维和淳美的言辞。一篇成功的散文,它的根本是有所指,可以是实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但决不能是虚浮的。它的文字是活泼的,描写是生动的,记事是自然的,他也不会去堆砌辞藻和滥造意境。它的思

想是真实的,可以是深厚的,也可以是轻松的,但是远离空洞无物,远离穿凿附会。它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统一的,其本质是内在联系的统一,不能忽左忽右,不能随心所欲,琐碎能从根基上摧毁一篇散文的建造。从一定的角度说,散文是实的,包括内容的实和情感的实,散文也是“虚”的,这种“虚”是实的抽象和升华,它可以谈感情,它可以谈想象,它可以融入思维和意识。如果你能抓住散文的特点,你就能自由地掌握虚与实的度,让你的散文形式与内容不拘一格。散文写作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创作过程,它能让你的心情放飞,它能让你的思想翱翔,它能让你和想象亲密接触,你学习得越深入就越能发现散文的魅力。

2015年5月5日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立真言、写真景、抒真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孙恒星 中学教材散文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类的作品,即所谓的狭义的散文,文史亦称美文。在这些美文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显美得纯洁,美得成熟。 《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真挚。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门径。 一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文章在收入教材时删去了最后一喻。这一喻有什么不妥呢?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但在这里不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以真言抒真情

赏析《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赏析《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使用这种修辞方法,能够启发读者更加广阔长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个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导读:关键词:矛盾、和谐、受用、无福消受、回归文本、个性解读 看了很多关于《荷塘月色》一文的分析、赏析、教学设计以及教案,受益多多,但又感觉有些不尽人意。所以不揣浅陋,将自己的一知半解于此献丑,实为抛砖引玉,为语文教学尽绵薄之力。开篇之前,先说一些看似游离于题外的东西,故本文的入题要从第三小节开始。但前两节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些观念性的东西一直限制着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思考,进而制约了我们的解读能力,所谓南辕北辙。这对语文教学是一种戕害。所以先噜苏一番。 一、回归文本和知人论世 不可否认,知人论世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解读手段。所以很多论者在面对《荷塘月色》一文时,都敏锐地联系到了1927年的政局变幻,想到了国家的暗淡前途和知识分子的苦闷心境,也有论者联想到了作者因子女众多而引起的生活困难和家庭龌龊。应该说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但当我们过分寄重于知人论世,而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阅读和感悟时,往往会落入庸俗的窠臼,变而为索引派或考据派,这又是语文教学的大忌,会限制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个性阅读的开展。笔者一直以为文本是阅读的第一手资料,知人论世只是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辅助手段。文学作品具有她独特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一些不朽之作,它们在表达上的隐蔽性和多义性,带来了解读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多角度的立体研究和全方位的精密分析成为必要。但是,不管何

时,文本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这里我不想再“知人论世”,只想就文论文。知人论世一旦走向极端,要么很可笑,因为很无聊;要么很可悲,因为很机械。它和“成分论”一样,必须关在专门的笼子里。中学语文的教学,因为担负着学生文本感悟能力的培养任务,尤其是在提倡个性解读的今天,这种对文本的回归就更加重要。基于以上不成熟的认识,本文所要展开的,就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和感悟,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 二、从作家回归到人──一个有痛苦有思想的生命个体 从各种现存文字看,朱自清应该是一个温文尔雅、天真率直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学浸淫的人,因此他的散文并不难懂。只是作于1927年7月的这篇散文有着太多的巧合,那是一个多事之秋,更是一个腥风血雨的时代。任何一个稍懂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想到蒋介石在上海的“四.一二”和汪精卫在武汉的“七.一五”。这些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现代史的记忆中是那么触目惊心,以致它们成为了1927的代名词。当此内忧外患关头,朱自清,能不有感乎?在文学评论和语文教学中,“知人论世”都已成为一条重要原则,既然,朱自清是一位爱国人士,既然,1927年的时代背景有这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你回避得了吗? 朱自清是一代散文大师,这在文学史上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人格也是毋庸置疑的,“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杨振声《朱自清先生和现代散文》),是我们景仰的教授、作家、有气节的中国人代表。但是,这只是其中的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译文赏析 朱自清先生一直认为,散文就应该是画,是“以文字作画”,而《荷塘月色》就是“用文字作画”的范本,甚至被称为“是梦娜丽莎微笑似”的美文。该篇散文文笔优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出神入化,宛如一幅逼真的山水名画。语言充满音乐美和绘画美,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要成功翻译这篇散文,译者必须要再现原文的艺术美感,即“换一种文字作画”。 而幸运的是朱先生的译文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则再现原文内容和形式方面达到了“化境”,既保留了散文的形式,又很好的把握了作者了细腻的感情,从而使译文同时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钱钟书先生评价译文没有因“不同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感觉读起来在读原汁原味的写景状物的英语散文。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译文是怎么达到化境效果的。 首先,文章一开头就点出了全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想借游览荷塘来排解自己苦闷的心情,于是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给整篇文章定下基调。 下面看一下译文: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朱纯深译文: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 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 now at night, it looks more solitary, in a 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 On the side where the path is, there are willows, interlaced with some others whose names I do not know. The foliage, which, in a moon less night, would loom somewhat frighteningly dark, looks very nice tonight, 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ayish veil. 幽僻,寂寞,阴森森,淡淡等词语都营造一种孤寂的气氛,而译文中peaceful and secluded,solitary,grayish veil ,很好传达了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符合整篇文章的基调。 其次,《荷塘月色》的绘画美和音乐美主要是通过大量叠 音词、平行结构、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体现出 来。朱先生的译文基本保留了原文的修辞手法和表现形式,达到了与原文相同的表达效果。 ㈠叠词的运用,《荷塘月色》之所以成为美文,大量叠音词 的使用起了很大作用,这也是该文的一大语特色。比如:曲曲折 折的荷塘,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峭楞楞的黑影。在翻译时 朱先生采取了多种方法翻译这些叠音词,尽量保留了这些叠音词 带给读者的美感。 ⑴头韵法如: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the leafage,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题目的含义。 2、品味作者清新隽永的文风。 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2学情分析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3重点难点 1、理清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2、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一、导入 正值春季,百花盛开,让人陶醉。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啊,春赏桃花、杏花、梨花;秋赏菊,冬赏梅。那么夏天呢?当然是荷花了。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荷的文章或者诗歌。 明确:(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2)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二、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三、整体感知 1.问: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明确: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文中那些段落写了荷塘?

朱自清《荷塘月色》 原文&赏析

原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赏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赏析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

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的倩影不是?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荷塘月色阅读及答案

《荷塘月色》阅读及答案(2) 《荷塘月色》阅读及答案(2) 文章来自: 《荷塘月色》 1.第四段中的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美丽形象 ①明丽透亮;②闪烁点点光亮;③清新自然。 2.第四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 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叶下的流水。 3.第五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这”指“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4.四、五文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六段抒发的情感与四、五段有什么不同 前两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透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毕竟无法真正超然,所以第三段中写夜色的浓重,尤其是一听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感慨,“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宁静的心情重又纷然。

5.给第四段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月色下的荷塘。 6.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绽放的荷花,另一种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通感。写出了清香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的特点。 8.第五段文字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 9.在第五段段文字中,作者是在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一是用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二是用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 10.四五两段文字所写景物有何不同(用一副对联概括两段文字描写的内容) 前段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花叶之美;后段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勾勒了整

《荷塘月色》疑难解析

《荷塘月色》疑难解析 《荷塘月色》这篇经典美文,于学生来说,存在如下疑难,现解析。 一、“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是不是比喻? 【解析】此句是比喻。要构成比喻,须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不同类事物,此句中的本体是“叶子与花的颤动”,喻体是“闪电”,属于不同类事物;二是具有相似点,这里的相似点是“速度快”。 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是不是通感? 【解析】此句是通感。通感,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通感是特殊的比喻。此句中,“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在这意境里,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成了通感。 三、下列句子是否在全文中显得不协调? 1、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解析】第一句以比喻写灌木的鬼影引起的不快之感,第二句用比喻写没精打采的路灯所暗示的厌倦感。它们于景物描写来说,是有些“不协调”,但它们与“脉脉的流水”被高过人头的荷叶遮住所引起的隐隐的遗憾之感,“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衬出的寂寞感一起构成了一条表现哀愁的隐伏的感情线索,体现了本文“淡淡的喜悦”中掺杂的“淡淡的忧愁”这一情感基调。 四、“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中的“自由”怎样理解? 【解析】这里的“自由”是一种孤独的自由,是心灵的解脱。作者走出了院子,只爱“独处的妙处”,摆脱了白天的烦恼,卸下了肩上担负的作为父亲、儿子、丈夫、教师的重要责任,一个人静静地不受干扰地来到月下的荷塘,在这宁静的境界里,因为是孤单的,所以才是解脱的。 五、《采莲赋》与《西洲曲》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采莲赋》与《西洲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都是赞美爱情、歌颂青春。作者由眼前的荷塘想起诗歌里的采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朱自清先生面对现实世界是寂寞的,所以,他就在他的精神王国里幻化一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与之对抗,并满足自己的向往,只不过这种满足是暂时的。所以,《采莲赋》与《西洲曲》反映了朱自清先生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否定。

荷塘月色说课稿(实用)

荷塘月色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文章结构精致,语言生动、优美,感情细腻、含蓄,通篇气韵贯注,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此外,由于本文系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开篇之作,对学生初步感受到高中语文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 教授此课时,我们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他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我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要求,我将设定如下三维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方面:诵读课文,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散文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方面: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之作,因此我确定重点是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两个:一是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说教法 教授一篇散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达到陶心之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了发挥教材的立体功能,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我采取: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以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说学法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朴素、平常、深沉和饱蘸真情的独特风格,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地位。“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应属他的抒情小品。作家的名字已经跟他的抒情名篇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序言》)《荷塘月色》正是这样的美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饱蘸着感情浆液的彩笔,情景交融地抒写了他特定时期的心情。”(同上)景移情转,融情入景,达到了情与景完美的统一,织就了朱自清散文中的一精粹。 作者一开头就这样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正是本文的文眼,主旨所在,整个文章中都渗透着这种情绪。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继“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又发动了“四·一五”广州大屠杀。朱自清曾这样评论道:“近来广州的事变,杀了那么些人,烧了那么些房屋,也许是在恐怖的开始吧!”“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那里走”这个问题,“只要有些余暇,它就来盘据心头,挥也挥不去”。(《那里走》)作者对反动派的暴行极其愤慨,但又对革命抱怀疑态度,看不清革命的前途,表现出极度的彷徨和烦闷。接着作者说夜已深了,孩子们都玩完回家了,“我”自然想起那清雅幽静的荷塘来,“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出门,沿着“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走向荷塘。更深月淡,杨柳蓊郁,这可人的景色怎不令人忘乎身外呢?世界是那样的令人窒息,何不在这美景中赢得片刻的逍遥?正如作者所说,“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

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如果说以上是“我”刚刚进入景色,那么下面所描绘的“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则是作者完全把自己融入了了这“荷香月色”之中,完全“超出了平常的自己”,陶醉在这“荷塘月色”中了。对“月下荷塘”作者写到了田田的叶子、零星的白花、塘上的微风、缕缕的清香和叶下脉脉的流水,行文如流水,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如轻风送来清香一样清新舒畅,又像密密的碧叶一样醇酽醉人。对“塘上月色”,作者写到如流水的月光、薄薄的轻雾、淡云中满月、参差斑驳的树影,用轻柔的笔触,皴画出一个朦胧的仙景,“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对于本两段精巧的结构和多姿的笔法等这里不作探讨。) 醉人的美景完全是作者超脱中淡淡的喜悦,然而景转位移,这片刻的逍遥也应付被打破。以下作者的笔锋略一侧转,景与绪便开始了偏移。全面地观察荷塘的全貌,难舍塘中塘上的梦景,却也感到了身居景外;塘外的“远山”和“路灯”虽悄然无言,却引出那淡淡的愁绪上心头,“蝉声”与“蛙声”也就难引起人丝毫的兴致,只感到缠人的烦闹又伏上身来。 于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的情景是详和舒心、热闹有趣的;刚刚领略了超脱的喜悦,怕敢触到那被现实折磨够了的心

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教材解析

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教材解析 高一语文上册《荷塘月色》教材解析 一、如何理解朱自清先生的“心里颇不宁静”? 【参考答案】 朱自清写此文的时候,是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社会一片混乱。朱自清在白色恐怖的年 代里,陷入了苦闷彷惶之中。他自己知道,“只有参加 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作为自由主义 知识分子的自清,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一法”,因为他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矛盾中,于是想找个避 难所,保持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 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是知识分子的精神 避难所。然而朱自清先生毕竟又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 黑暗现实,又不安心于这种“超然”。他“这几天似乎 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外猎人在 无边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先生想“超然”而又不能“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一句话,朱自清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 感到不安与自谴,这种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的

“不宁静”。 二、《荷塘月色》运用了大量叠词,有何妙处? 【参考答案】 1.运用叠词描摹景物,生动传神。如“田田”二字,把荷叶那“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粒粒”两字一叠,那未开放荷花晶莹剔透的形象 仿佛跃然欲出:而“脉脉”一词赋予了塘中流水以情窦 初开的少女般的情怀:“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更是在 表现出树多,把这些树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的景致送入了读者眼帘。 2.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抒情性。叠词 的运用,使文辞的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音韵悦耳,有 的徐缓舒展,有的抑扬顿挫,有的回环婉转,可谓音韵 丰盈,余音缭绕,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叠词的音乐美,使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富有了诗的韵味。 3.叠词的运用表达效果契合作者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文中的叠词多适宜用轻声的语调朗读,其轻柔的语调十 分适合课文轻柔的情境,渲染了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绵延不绝,令人回味。总之,叠词不仅具体真切地描摹出事物的情状、情貌, 还使文气得以舒展,更具有一种合乐的和谐美。 三、《采莲赋》与《西洲曲》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一、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改名“自清”。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诗坛;1925年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 二、填写课后练习的表格(1)本体(2)喻体(3)原句 (4)相似点(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1)白花:(2)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 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1)清香:(2) 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1)月光:(2)流水(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 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 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 悠扬、温馨、和谐(1)树色:(2)一团烟雾(3)树色一例是 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迷茫、朦胧(1)灯光:(2)渴睡人的眼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昏暗,没有精神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一)诵读、鉴赏第4 段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写了荷塘,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月下荷塘美景。

荷塘月色文本解析

《荷塘月色》文本解析 【摘要】:《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是朱自清的名篇,被选入高一语文散文章节的开篇,历来被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本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文本分析:一是朱自清不平静的原因探析,二是从不同方面重点鉴赏月光下荷塘的景色美及艺术技巧,三是文章末尾古典莲塘的描写。在综合表述他人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点自己的见解。最后为了使文章具有更加明确的教育教学意义,笔者添加了在新课标的语文政策的要求下,荷塘月色的一种新解读。 【关键词】:《荷塘月色》文本分析 【文献综述】:先综述文本分析的第一部分,即对朱自清在散文开篇中提到的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探析。李国平在《<荷塘月色>讲解》中提出这篇散文的主题是抒发作者的不满,表达作者对光明的向往,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彷徨苦闷。周文平的《谈<荷>》表明朱自清一方面在政治局势下彷徨苦闷,另一方面,又抒写作者对黑暗的不妥协,以及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幻想与追求。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表明朱自清的苦闷是由于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即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恐惧,所以陷入不知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程翔《<荷>主题探》中写出荷塘月色主题是表现二十年代末,小资产阶级分子朱自清面对人生岔路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与钱理群的分析差不多,但批判了李国平类的主题分析。吴海发在《<荷>中有哀愁么》创造性的提出朱自清没有表述哀愁,而是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洁身自好的品行。这些都是比较经典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原因分析,之后还有学者认为朱自清的苦闷原因是由于小儿子的出生或是性苦闷,但都不具备太多参考价值。再综述文本的第二部分,奖赏月光下的荷塘。这样的文献就太浩繁了,主要归类如下,一种是鉴赏《荷塘月色》审美,比如康九星在当代教育论坛上发表的《试论<荷塘月色>》的美学鉴赏。一种是论述文章的修辞,比如李时生的《论<荷塘月色>的修辞艺

荷塘月色修辞艺术赏析

《荷塘月色》修辞艺术赏析 广元市青川县凉水中学李兴芝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历来传诵不衰,很早就被选入中学教材以及各种文学作品选编。这篇散文如诗、如画、有情,在那诗情画意里,尽显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风格。此文自发表以来,鉴赏评论之作颇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值得我们去品味的就是:诗人不但以敏感的触觉去感受它,游目骋怀地去观察它,严变淄渑地品味它,而且用出神入化、高超娴熟的修辞技巧,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从修辞艺术这一角度对《荷塘月色》进行赏析,一方面,是为了学习,领悟他那种出神入化的处理技巧;更重要的,是深刻地领悟朱自清这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孤独、迷惘和痛苦。 要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就得“根据题旨情趣精心选择语言材料,这就是修辞。”①从修辞这一定义可以看出,要使用修辞技巧,在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时,必须根据“题旨情趣”,所谓题旨情趣,是指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交际环境。首先,我们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其目的都是要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神”,修辞艺术是“形”,“形”必须依附于“神”并为“神”服务。其次,修辞手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再者,对于一篇文章,其修辞手法的运用,受制于诞生该文的环境,环境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只

有从这一点切入,才能准确地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准确的体验在一九二七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面临选择的彷徨、困惑,他们理想破灭的怅惘,灵魂的痛楚与感情的孤独。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是在观赏景物,不如说是在透视其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有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所以说,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和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可以说是朱自清的一个梦。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矛盾、纠缠,作家的灵魂在困苦中挣扎,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欲超脱而不可得。 对比、衬托,尽显现实世界的淡淡的哀愁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②通过对比,可鲜明的显示出两种矛盾对立事物的差别,让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好的就更好,坏的就更坏。 文章开篇明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本文定下情感基调,但“今晚”是“满月”,这静谧的“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

关于荷塘月色的优美句子

关于荷塘月色的优美句子 1、皎洁的月亮远远地悬在星空中,背影倒在平平的荷塘上,倒是给荷塘增添了一笔绝唱。月亮洒下了柔柔的白光,白光映在绵绵的荷叶上,荷叶托着甜甜的花心,花心散出淡淡的香。 2、月色下的荷塘,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池青翠,浓墨重彩。月光倾洒在这一池荷花之中,柔和地铺在荷叶上,片片荷叶,朵朵荷花,更增添了几分神秘。 3、漫步在荷塘边的阡陌小路上,徘徊于雕梁画栋的长廊凉亭,或坐或卧,或行或立,月夜赏荷的人三三两两,沉醉于此,自得其乐。 月光映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下的荷塘边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 6、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7、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

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8、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9、公园静悄悄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月色透过树梢,朦朦胧胧的照在河面上,突出了月亮的影子,好美啊。 10、那一片片原本深绿色的荷叶在月光的映衬下呈墨绿色,随着青蛙跳水溅起的水珠,如珍珠般的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好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画。 11、粉红色的荷花在月光下显得非常美丽,那白色的荷花显得更是洁白美丽,迎着风儿轻轻拂过,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又好像一个个美丽的仙子在翩翩起舞。 12、小船儿轻轻划过,在碧波万顷的荷塘中穿行,船头划开一片片荷叶,船桨荡起的水珠洒落在片片荷叶上,在荷叶上的水珠在宽大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在月光的照耀下,晶莹透亮,优美多姿,玲珑剔透。 13、荷塘的月色,美丽优雅,它在聆听大自然的旋律,它在享受夏夜的清凉,它在讲诉荷塘的美丽,它在吸收月光的精华,它在描绘月光之夜美丽的风景图画。 14、月光下的荷塘豪迈奔放,月光下的荷花清香迷人,月光下的荷叶婀娜潇洒,月光下的夜色风景迷人,月光下的自然风景更是如诗如画好一幅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好一幅大自然的优美的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成员中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有特色、有成就的作家。代表性作品主要有长诗《毁灭》,诗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温州的踪迹》、《欧游杂记》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后收入散文集《背影》。 在过去的阐释中,许多人认为:《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

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 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