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教育结构演进六十年(《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8期)

我国农村教育结构演进六十年(《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8期)
我国农村教育结构演进六十年(《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8期)

我國農村教育結構演進六十年(《教育學術月刊》09年第8期)

上一篇:正義:中國當代道德教育的核心價值《教育學術月刊》2010年第11期)

下一篇:試論象牙塔裏的導師冷暴力(《教育學術月刊》2010年第8期)

稿源:江西省教育廳更新時間:2009-08-10 04:08:00

摘要: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深受宏觀政治經濟制度變遷的影響,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和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演進取向與演進特徵。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既彰顯著農村教育的進步與成就,也留下了值得認識和反思的問題。

關鍵字:農村教育結構;演進;認識與反思

基金專案: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一般課題“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反思”,課題編號:BGA060028。本文為課題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張樂天,男,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南京210097)。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的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農村教育的發展一直受到重視與關注。六十年農村教育的發展不僅是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體現與標誌,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與標誌。農村教育的發展,從宏觀層面看,主要是指農村教育的規模、結構和品質等方面的發展與變化。本文擬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進行考察和分析,以此作為對我國六十年農村教育發展的一種紀念與追憶。

教育結構通常是指教育系統的內部構成狀態或組合方式。農村教育結構則是指農村教育系統的內部構成狀態或組合方式。它包含農村教育的類別結構、形式結構、層次結構和管理體制結構等。本文對農村教育結構演進的考察依據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發展的基本分期,並重在從形式結構和類別結構的維度進行。

一、“前十七年”農村教育結構的形成與變化

所謂“前十七年”,是指1949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之前的這一時期。這十七年間,我國

社會發展經歷了開國奠基、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掀起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和國民經濟調整等階段。十七年的農村教育事業和新中國一起成長,農村教育結構因之有了新的形式並開始發生著變化。

新中國成立之時,中國農村文盲充斥,農村學齡兒童入學率在20%以下。在廣大農村,除了稀稀落落的私塾教育之外,少有其他的教育形式。新政權視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為國家建設的重要任務,這其中寓含著對發展農村教育的特有關注。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予以公佈,這標誌著新學制的確立。“在新學制中,工人、農民的幹部學校和各種訓練班,補習學校取得了應有的地位;小學實行五年修業的一貫制,取消初小和高小兩級修業的分段制,便利於廣大勞動人民尤其是農民的子女能夠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各種為培養國家建設人才所急需的技術學校被列入正規的學校教育關係之內,並建立了必要的制度;各種學校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中都能夠互相銜接,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形成了人民教育的一條康莊大道”。[1]新學制的確立,不僅使新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有了新的制度保障,同時更使農村教育的發展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推進力量。

20世紀50年代初期與中期,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村小學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1950年全國小學教育學生數為2439.1萬人,1957年為6428.1萬人。[2]7年間增加了3898萬人,增長了2.6倍。全國小學教育學生數的增長離不開農村小學教育學生數的增長。從增長的絕對數上看,農村小學教育學生數的增長自然佔有更大比重;二是農村的業餘教育和掃盲教育有了啟動和發展。在1950年至1957年的7年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多次發出關於開展農民業餘教育的指示,這對促進農民業餘教育的開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6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發佈了《關於掃除文盲的決定》。全國掃盲的重心是農村。掃盲教育作為“一項極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在中國農村也大張旗鼓地啟動與推進。

建國初期至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時,中國農村教育在發展中已形成一種新的教育結構。新的教育結構的指謂是:1. 從辦學形式上看,農村小學教育中,出現了私立小學和公辦小學並存的格局。儘管這一時期國家在接管和改造舊學校,在接辦私立中小學,並變私立為公立,但在農村,還是允許私立小學的存在。這種私立小學主要是由學生家庭聯合出資聘請鄉村教師教學,類似於傳統的私塾。農村在繼續保留私立小學的同時,更重視的是為適應社會主義改造的需要而大力發展公辦小學,並逐步使公辦小學成為農村學校的主體。2.從教育類別上看,農村不僅有正規學校教育,還有非正規的農民業餘教育和掃盲教育。而非正規的農民業餘教育和大規模啟動的掃盲教育便成為新中國農村成人教育發展的濫觴。

1958年,中國共產黨確立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旋即轟轟烈烈的“大躍進”運動席捲神州大地,與此同時,人民公社化運動在中國農村如火如荼地推進。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教育事業也迅速進入發展的快車道。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要求“全國應在3年到5年時間內,基本上完成掃除文盲,普及小學教育,農業合作社社社有中學和使學齡前兒童大多數都能入託兒所和幼稚園的任務。”[3]在《指示》精神的指引下,1958 年至1961年的四年間,中國的教育事業包含農村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大躍進”景觀。例如,“在‘大躍進’的影響下,1958年小學在校生人數比1957年增長34.41%;學齡兒童入學率上升到80.3%”。[4]教育的“大躍進”也使農村教育結構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就學校類型而言,農村不僅有日益增多的小學,也有了為解放農村婦女勞動力而開辦的托兒所和幼稚園,更有新增的農村初級中學和農業中學。興辦農業中學,是為了貫徹黨的關於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著眼於培養農村的技術力量,為加速我國農業機械化作準備。據《中國教育年鑒1949——1981》統計,1958年,我國農業中學及其他職業中學為20,023所,招生數為200萬人。農業中學的興辦,是農村教育結構的一次新的變革,它首開新中國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發展

的先河。

鑒於“大躍進”的沉重代價,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進行國民經濟的調整。教育事業的調整相隨而行,農村教育亦然。1961年至1965年間,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回落到穩步上升的過程,農村托兒所和幼稚園的規模較之“大躍進”階段明顯縮減。農村中學教育則在另一重意義上進行了調整。1963 年,國家提出“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之後又著力推行半農半讀、半工半讀的兩種教育制度,這使農業中學及其他職業中學經歷急劇的壓縮之後又得到新的重視和發展。據統計,1962年,我國農業中學及其他職業中學已降至3,715所,招生數僅為14.97萬;而在1964年又迅速增至15,108所,招生數為88.56萬;到了1965年,這類學校的發展處於新的高峰狀態,學校數為61,626所,招生數為306.47萬,大大超過了1958年的發展規模。[5]

綜觀17年農村教育的發展和教育結構的演變,我們可以認識到,儘管這一時期農村教育發展之路並非平坦,但從總體上看是大步向前的,且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過17年的演變,農村教育已基本形成以小學教育為主的普通學校教育、以掃盲教育為重心的成人教育和以農業中學為載體的職業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結構形態。

二、“文革”時期農村教育結構的“革命”

1966年至1976年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教育革命”始終是“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內容之一。“教育在‘文化大革命’中是以手段和目的的雙重角色出現的。作為手段,‘文化大革命’首先發生於教育領域,教育被作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作為目的,‘教育革命’則成為‘文化大革命’終極目標之一”。[6]“文革”中“教育革命”的重要指向是:改革舊的教育制度,改革舊的教學方針和方法,徹底改變資產階級知識份子統治學校的現象;學制要縮短,課程設置要精簡;學生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

“文革”中的“教育革命”自然包含農村教育的“革命”。十年間,農村教育的“革命”也突出地表現為教育結構的“革命”。而農村教育結構的“革命”的具體表現是:1. 農村學校的辦學體制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1968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山東省小學教師侯振民、王慶餘寫的《關於將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來辦的建議》(簡稱“侯王建議”),並為此加了編者按。該《建議》提出:“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小學應是大隊的一部分,大隊在政治領導、經濟、師資等條件上完全能夠自己辦小學。我們建議所有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來辦,國家不再投資或少投資小學教育經費,教師國家不再發工資,改為大隊記公分。……”

[7]這一《建議》對“文革”中農村辦學體制的變革帶來了很大影響。事實上,“文革”時期,農村基礎教育普遍實行了小學由大隊辦,中學由公社辦,或分片設點,或大隊聯辦的局面。農村學校經費也普遍實行民辦公助。2. 農村辦學體制的“革命”帶來了基礎教育辦學形式的“革命”。一方面,寓於“革命”的需要,“文革”前依然存在的由農民個體出資維繫的小學一律更變為農村集體辦的學校。至此,農村學校普遍實現了集體化或公有化;另一方面,同樣寓於“革命”的需要,尤其是為了方便貧下中農子女接受教育,農村小學的教學網點得以增加,而寓初中和高中於一體的四年一貫制的普通中學在農村也廣泛設立。幾乎每一個公社都設立了這樣的中學。與此同時,在一些人口規模較大的生產大隊還設立了二年制的初中,或者在大隊完全小學附設初中班,也叫“戴帽初中”。這樣,在“文革”中,一種既有小學,又有初中和高中的基礎教育結構形式呈現於農村,它體現出農村教育結構的“革命”。這種教育“革命”雖然導致農村普通中小學教育有了規模上的發展,但卻使農村基礎教育因學制縮短、合格師資缺乏、辦學條件簡陋和教學的“革命”遭遇了品質的嚴重下降。3. 在基礎教育實現“革命”之時,“文革”中農村教育結構的另一重“革命”是:“文革”前創辦的實施農村職業教育的農業中學及其他職業中學被作為資本主義和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和教育制度的產物,被作為資產階級的雙軌制而被大量縮減直至“一掃而光”,“文革”前農村形成的職業教育因之不復存在。這

導致農村教育結構的單一化。

三、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

結束“文革”之後,經過短暫的徘徊,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教育處在新的發展過程中,農村教育的新發展,伴隨著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

1978年至1984年是中國社會撥亂反正的時期。農村教育也處在撥亂反正中。農村教育的撥亂反正,首先是恢復農村中小學正常的教學秩序。1978年9月,教育部發佈了《關於試行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的通知》。此兩項《暫行工作條例》是對1963年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中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的承續,並依據新的形勢作了修改。兩項《暫行工作條例》的重新頒行,對全國中小學正常教學秩序的恢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而也對恢復農村中小學教學秩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恢復正常教學秩序的基礎上,農村教育的撥亂反正,還突出地體現為教育結構的適時調整。這主要反映在:其一,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的內部結構進行調整。1979年11月,教育部發佈了《關於繼續切實抓緊普及農村小學五年教育的通知》,同時,中共中央批轉湖南省桃江縣委《關於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情況的報告》,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普及小學教育若干決定》予以發佈。這些重要政策的頒佈,旨在從實際出發,將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重心,尤其是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重心定位在普及小學教育上。基於這樣的政策精神,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農村在努力實現小學教育的普及,並力求中學教育的合理發展。與此相應的是,此時農村中小學佈局結構有了適當的調整。一批“戴帽初中”被撤銷,一批社辦中學有了適度的歸併。其二,農村掃盲教育被重新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成人教育得到新的恢復。1978 年11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掃除文盲的指示》。這是結束“文革”後國家對掃盲工作的重新部署。掃盲工作的中心仍是農村。恢復並加強對農村人口的掃盲,既是農村教育撥亂反正的體現,也是農村教育結構調整的體現。其三,對農村中等教育結構開始進行新的調整。1983

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強和改革農村學校教育若干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改革農村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要求各地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統籌規劃,有步驟地增加一批農業高中和其他職業學校。在《通知》精神的指引下,一批農業中學和職業學校經過十餘年的沉寂之後,又重新興辦於農村大地。由此,農村教育結構單一化的局面開始得到改觀。

自1985年開始,我國教育事業經歷撥亂反正重獲生機之後進入到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階段。《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為全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確立了目標,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改革的路徑與方向。教育體制改革內含著教育結構的改革,也推動著教育結構的改革。教育體制和教育結構的改革成為1985年後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農村教育體制和教育結構的改革也同樣進入新的階段。1985年至2000年的16年間,隨著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和教育投入體制改革的推進,農村教育結構的改革邁開了繼續前進的步伐。這主要表現在:1.農村基礎教育的內部結構有了進一步的改善。由於國家確立了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新目標,並頒佈了《義務教育法》,這使農村小學和初中教育的發展有了法律的要求和保障。其間,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在鞏固中發展,初中教育得到了新的切實的發展,高中教育也有了穩步發展。2.農村中等教育結構改革在深入進行。一方面,農村職業中學在繼續增設,職業中學與普通中學並行發展;另一方面,縣域職教中心、成教中心和鄉鎮職教中心、成教中心在普遍設立,成為農村勞動力和農村人口接受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載體。3.試行農村教育綜合改革。這是農村教育結構改革的新探索,新嘗試。20 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國家教委在河北省農村建立起綜合改革實驗區,旨在探索在貧困農村如何使教育和經濟協調發展、經濟開發和智力開發密切結合的途徑,探索農業、科技和教育的有機結合,同時實現農村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統籌發展。20世紀90年代,國家教委在總結試驗區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深入推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和推進農科教結合的計

畫與行動方略,農村教育綜合改革也因之繼續深化並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農村教育結構的改革又被賦予新的要求和使命。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制定和科學發展觀的確立,同時也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的提出,我國農村教育被置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2003年9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這對新時期農村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有了新的目標追求,農村教育結構的改革也有了新的取向:其一,農村基礎教育分層規劃、協調發展。其中,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實施,並實現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農村高中階段的教育和學前教育分地區加快發展。為實現基礎教育的均衡、協調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村中小學佈局結構的調整在深入進行。其二,大力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農村職業教育和以農民培訓為重點的農村成人教育。為此,國家採取支持性政策扶持與促進農村職業中學的發展。與此同時,國家制定了《2003——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啟動了“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以及其他相關工程,以保障與促進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有效實施和健康發展。其三,努力發展農村社區教育。這是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同時也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建構農村終身教育體系而努力發展的教育。農村社區教育是面向農村社區內全體民眾進行的教育,是寓農村公民道德教育、文化科技教育、衛生健康教育、休閒娛樂教育等於一體的教育。農村社區教育的發展,是農村教育結構發生更深刻變革的體現,它使農村教育結構的改革朝著新的向度,並大大拓寬了結構改革的空間。

四、認識與反思

通過對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演進的考察,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幾點認識:

1.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深受農村政治、經濟制度變遷的影響,因而也深受整個國家政治、經濟制度變遷的影響。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從整體上看,呈現的基本取向是:從主

要為農村政治文化建設服務,到主要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再到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新中國成立後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前,農村教育結構的形成、變化乃至“革命”,主要受到社會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制約和影響,並且也在致力於形成一種新型的農村政治文化,因而體現出明顯的“政治化取向”;20世紀70年代末到新世紀到來之時,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與農村經濟體制的變革相呼應,凸顯出主要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的取向;進入新世紀後,農村教育結構的繼續調整與變革,則是秉承科學發展觀,朝著以人為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向度邁進。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既深受宏觀政治、經濟制度變遷的影響,也折射出農村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社會政治、經濟制度變遷的狀況。

2.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始終是農村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與核心。農村教育結構演進的歷程與農村教育改革發展的歷程相一致。這在六十年農村教育的改革發展中得到清晰且也是深刻的體現。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演進的歷程告訴我們:致力於農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必然要致力於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我們既無法想像沒有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而有農村教育真正的發展,也無法想像追求農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而捨棄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六十年的實踐表明,良好的農村教育結構表徵著農村教育的良好發展,不良的農村教育結構表徵著農村教育的不良發展。這是對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演進的考察所得出的一條基本結論,也由此昭示著農村教育發展乃至整個教育發展的一種“通則”與“真理”。

3.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始終受教育政策的驅動與制約,教育結構調整與變革的方式呈現出多樣性與複雜性。通觀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我們不難認識到,無論在何種時期、何種階段的結構調整與變革,都來自於國家教育政策的驅動,受到政策的規範與制約。教育政策規定著教育結構調整與變革的目標、任務、內容和方式。從農村教育結構調整與變革的方式看,六十年間經歷過“革命式”、“運動式”、“實驗式”、“分步推進式”、“綜合改革式”等不

同的方式。而種種方式的不同又與政策宣導或規定的不同息息相關。從這種意義上看,回溯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更重要的是應回溯與反思農村教育政策。

4.六十年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既彰顯著農村教育的進步與發展,也彰顯著農村社會與中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其積極影響與意義毋庸置疑,值得珍記。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農村教育結構的演進,雖然展現著成就與輝煌,但也還透射出差距與問題。時至今日,中國農村教育的發展仍面臨兩大困境:一是農村教育發展與城市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二是不同農村地區教育發展的不平衡。而這兩種不平衡又突出地顯現為教育結構的不平衡。正因為這樣,我國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依然任重而道遠。

新世紀中國社會正朝著新的發展目標邁進。農村社會的發展和農村教育的發展,關乎小康社會的實現,關乎社會主義現代化願景的達成。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與變革會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繼續努力,順利地朝前推進。

參考文獻

[1]社論:為什麼必須改革學制?[N].人民日報,1951-10-3.

[2][4]中國教育年鑒1949-1981[M].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1021,125.

[3]袁振國.中國當代教育思潮[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分店出版,1991:70.

[5]中國教育年鑒1949-1982[M].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1017.

[6]程晉寬.“教育革命”的歷史考察:1966-197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294.

[7]何東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M].海口:海南出版社,1988:1433.

責任編輯:武傑

Evolution of Rural Educational Structure in China since the Past 60 Years

Zhang Le-ti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Evolution of rural educational structure has been affected deeply by the macro-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change since the Past 60 Years.There are different evolution 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 stages. Evolution of rural educational structure not only shows the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but also left issues which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reflecteded.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al structure; evolution; recognition and reflection

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调整

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 摘要:研究生教育结构包括学位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习方式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区域布局结构等,由于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合理性还有待 提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一2010)》重点指出要“优化布局与结构”, “进行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性调整”。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结构优化调整 1 研究生教育结构现状 教育结构是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各组成要素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关联方式,也就是教育机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要素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关系和相互间的衔接关系。研究生教育结构包括学位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习方式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学位布局结构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面临着国家重建与社会经济复苏等重大国家问题,而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成为战后重建的突破点,相应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协调研究生教育结构成了战后重建的重要举措。中国粉碎四人帮后,研究生教育开始真正走上制度化,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结构也逐步形成,92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后,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高等教育也在21世纪初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研究生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开始呈现,具体表现在学位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几个方面。 1.1 学位层次结构 研究生按学位层次可分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04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53284人,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73002人,硕博比例约为5:1,2009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1911人,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449042人,硕博比例约为7:1,2014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72634人,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548689人,硕博比例约为7.6:1,从单个学位时间跨度来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04年的273002人到14年的548689人,增长了2倍,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了1.4倍,而关于研究生学位层次结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合理比例应为10:1,根据数据可知,我国研究生层次结构正在趋于合理,但相较而言,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增长幅度还有上升的空间,同时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增长率应有所控制。 1.2 学位类型结构

构建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

构建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 摘要: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构建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要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需正确把握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基本原则 在职业教育发展壮大过程中,依据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自然地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体系与结构。科学地揭示职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无疑将会促进职业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需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职业教育结构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 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对社会的适应,还表现在不仅要适应社会当前发展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应该适应社会未来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合理的教育结构体系必须具有引导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可以通过优化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人才,影响社会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政策,引导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产业;引导和促进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教育结构体系要满足受教育者对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教育既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更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一个合理的教育结构必须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有利于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人在其一生发展中对教育的多种需要。多样化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各级各类教育虽然有不同的功能和分工,但都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不能把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与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准备教育或专业教育这两个方面截然分开。因此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重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使终身教育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教育结构体系的设计和调整,应该从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连接、相互补充的关系等方面,为贯彻终身教育的原则迈出新的步伐。 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要从社会现有人才结构学历水平的实际出发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近20年来各行业劳动力的学历水平和专门人才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人口众多和原有的教育基础比较薄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李欢岑艺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2期 李欢岑艺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株洲412006)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在逐渐增加,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 中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转变管理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文章主要对新时期高等 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意见,以望提高新时期高等 职业教育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管理模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占据重要地位,能够为我国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只有依据实际情况进行 创新,才能满足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一、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质缺乏合理性 就目前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即: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基 本都施行校长负责制;对于民办院校来说主要是以校董事会为基础的校长负责制。在教育管理中,由于管理模式的限制,导致从上而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导圈子,对学校的持续发展 具有较大影响。 (二)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历认可度较低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大专学历,只有少数部分高职院校和一些本科院校的联合办 校专升本等一些本科层次,导致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历认可度较低。同时,由于学历较低, 一些学生不愿报考高职院校,致使高职院校生源不能得到保证[1]。 二、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一)政府层面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调发挥或宏观调控功能,不断弱化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之间的等级划分,保证高职院校优秀的生源。同时还要将高等职业教育当做我国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放在同一位置,甚至,高职院校学生学历比普通高校学生学历更高,通 过这种方式,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条件。其次,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在我国高职院校 教育工作中,由于生源和师资力量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较差。因此,我国高职院校 管理中可以借鉴法国和德国的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中设立不同的教学等级,还可以依据我国 高职院校的特点,构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模式,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加大投入,壮大师资力量, 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人才。最后,促进学历教育和职业协调发展。在我国高职教 育中,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实践,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协调发展, 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作者: ————————————————————————————————日期: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改革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开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做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

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浅议 摘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本文通过概述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它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具体对策。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form structure mainly refers to the different school running, and constitution.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form structu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 and problems in it,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on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the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form structure. 关键词: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挑战;问题;策略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form structure;challenge;problem;strategy 0 引言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它有三层涵义:其一是指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高等教育等办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及其联系方式,包括全日制大学、电视大学、夜大学、业余大学、自学考试、函授大学等;其二指不同类型的高校及其联系方式,包括综合性大学、单科大学、短期大学、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高等教育结构重点试题

高等教育结构重点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微观结构的是( )。 A.层次结构 B.形式结构 C.课程结构 D.地域结构 2.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宏观结构的是( ) A.能级结构 B.学科专业结构 C.教材结构 D.队伍结构 3.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从( )开始的。 A.18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2 0世纪30年代 A.湖南 B.福建 C.云南 D.湖北 8.下列选项不属于一体化教育结构模式的特征的是( )。 A.可以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B.为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基础 C.英才教育部门有更大的自主权 D.有利于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机会 9.高等教育( )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 A.地区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次结构 D.科类结构 10.高等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A.地区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级结构 D.科类结构 11.教育一体化模式是在哪一时期达到高潮的?( ) A.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B.1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C.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二、填空题 1.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 大致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 2.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在( ),而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安排在( )层次。 3.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 )和( )上。 4.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 ),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5.高等教育的( )应该与一定的经济结构及相应的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适应。 6.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形式。 1.简述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和能级结构。 4.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模式有哪些?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近十几年来,浙江抓住机遇,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2008年,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7所,在校生86.8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奠定了高等教育大省的地位。未 来一个时期,浙江要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需 要尽快从外延扩张为主转向内涵发展为主,通过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实现高等教育从“补偿性增长”向“适应性增长”并努力向“战略性 增长”的方向转变。在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中,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具体运作方式的综合体现,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特 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优化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无疑是一个亟待 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1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的现状及存有的问题 “教育结构的依据和归宿,一是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二是教育 自身的本质和规律。”1科学发展观和“文化大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外向型经济纵深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 调整优化等,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对应调整,这种调整主要体 现为高等教育外延扩张以及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等的持续优化。 1.1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是一种纵向结构。2008年,浙江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为 4.13%、53.79%、42.08%,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2。根据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合理的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塔型” 结构,既专科是塔基,本科是塔身,研究生是塔顶。由此可见,浙江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有着三个问题:一是研究生教育所占的比重较低,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逐步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本科教育所在比重较大,扩张速度过快,不仅向下挤占专科教育 资源(主要是生源),短期内向上又多数不具备升格的能力;三是专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开展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7)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发燕尾服的主要有四个,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是人的身心 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为个 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 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 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题目、引言、正方、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 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地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 义;正言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 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对问题给出答案; 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 源。 5、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6.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6、简述培养良好班集体的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4)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5)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7、简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措施与方法(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性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9.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和基本结构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的基本结 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包括总目 标的阶段目标。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 容要点。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评 价建议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10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11.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记忆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识记者的态度 12.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思想道德的内容 1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14简述教师发展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1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2019-01-11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国内有关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逐年增加,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未能摆脱大众化追求数量的弊端,以绝对数量、比例关系衡量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仍然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本文意图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借鉴其优点,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结构优化;研究述评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相对稳定,研究者开始将目光从关注数量的增长转向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关于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也随之增多。近年来国内有关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并没有摆脱大众化追求规模和速度效益的阴影,表现为以绝对数据和比例关系为结构优化的目标,将高等教育大众化视为结构优化。 一、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 1、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理论探讨 高等教育何以必须调整结构,又该如何调整结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赖于我们分析和比较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所依据的理论。关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人力资本理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人力资本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如李锦奇认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高等教育的内容、结构、类型、专业设置等都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一个与之相配合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如国内学者肖玮萍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三个特征出发,指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存在比例不合理、衔接性差及定位不清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耗散结构理论指的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李锦奇认为高等教育系统也具有系统自组织理论中提到的远离平衡态、开放性、非线性、涨落发生四个条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动力机制分为外部动力机制和内部动力机制两个部分。 2、关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研究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通常是按学历层次划分的,一般分为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学士)、研究生(硕土、博士)等。冯向东认为,高等教育为“发展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 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三:学徒制 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道士、和尚、牧师、医生、工匠和商贩等职业人,就是通过学徒制在寺院、道观、店铺、工场等地所培养出来的。 四:中华职业教育社 1917年成立,继续通过集会、讲座、出版活动、职业指导、兴办职业学校等方式,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实践工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黄炎培 堪称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1926年,黄炎培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 六: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2014年6月召开。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七: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职业教育全民化、职业教育办学协同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八: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与促进作用。 九: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制约性、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十: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传递与保存功能、文化选择与活化功能、文化交流与融合功能、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传递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功能。 十一:试理解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促进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加速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职业教育促进了现代教育体系的构件与完善,加快了教育的现代步伐、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要策略。 十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指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明确了通过职业教育,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规定了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方向、规定与内涵,是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检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富有成效的标准。 十三: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根本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现实依据: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基本依据: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制、学历、参考依据: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客观依据: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 十四: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 终身教育理论、社会人才结构理论、职业分析理论。 十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 知、技、意。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道德。 十六:如何才能保障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论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教育是否需要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实质是高校适应现代社会复杂环境、提高治理水平的运行机制,利益相关主体在遵循内部发展逻辑和契合外部环境的互动博弈中实现力量平衡。单就参与治理的主体权力本身来看,就存在着政治权力强化、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异化和民主权力虚化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引发高校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绝对领导地位,以学术权力为代表的符合新时代高校治理精神的权力主体被退到了次要的位置。面对国家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任务,无论是社会期许还是高校自身发展需求,都呼吁高校对内外部权力的位序进行重新划分,在高校建立一整套利益平衡机制。实际上,我国高校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已经进行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出现了诸如复旦章程在内的革新性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奠定了经验基础。 然而由于当前的改革举措受到行政化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内部改革进程缓慢,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以及长期形成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普遍表现为深化改革的文本要求和表面形式多、行动落实和可持续性举措少,内部治理结构效率低下。如何通过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出一条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兼顾国情的中国式道路,构建有利于我国高校发展的长效治理机制,成为增强高校自主办学治校能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本文综合利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首先围绕国内有关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成果、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型文件、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公布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等内容进行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国内学者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却鲜有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背景下,高校亟需提升自主办学能力这一现实趋势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研究。其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研究国内高校的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了治理结构优化设计的背景、现状、理念及思路;并通过比较国内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具体案例,进一步发现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在治理主体、组织设置、工作机制、推进方式等方面的共通点与不同点。 再次,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不是关起门来单纯通过挖掘历史线索就可以完成的,故而本研究以制度演进过程中共时性与历时性为着眼点,通过分析美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典型国家高校治理结构的生成及演进,梳理出各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