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优秀的数学建模论文

2008优秀的数学建模论文
2008优秀的数学建模论文

数码相机定位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对数码相机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问题一,首先阐明物像空间的坐标关系,然后综合考虑影响数码相机摄像效果的外方位因素和内方位因素,在传统照相机成像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针对得到的构像方程式,采用直接线性变换(DLT)的算法,最终确定靶标上圆的圆心在相机像平面的像坐标。

问题二,由图3可知,背景影像的灰度与目标影像灰度具有足够的对比度,根据颜色特征利用自适应单阈值影像分割法获得二值图像,实现目标与背景分离。依据直接线性变换(DLT)的方式,获得目标近似位置,再对目标影像进行精确定位。得到靶标上圆的圆心的像坐标(单位:mm)为:

A(-49.919,51.562,41.720),B(-23.675,49.537,41.720),C(33.805,45.176,41.720),D(18.632,-31.422,41.720),E(-60.120,-31.199,41.720)。

问题三,首先把图3还原成原始大小,通过边缘跟踪和二值处理,并采用尺规作图确定靶标上圆的圆心在像平面的像坐标,并与问题二中得到的结果相比较,采用平面距离法求解出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平均偏差为1mm,验证了模型的精确度。

问题四,首先从照相机获取的图像信息出发,根据照相机成像的几何原理,得到较高精度的内、外参数矩阵,建立相对定向线性变换模型。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透镜的径向畸变,最终建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定位模型,从而就可以确定照相机的相对位置。

本文综合考虑多种影响摄像效果的因素,所建立的模型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最后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

关键词:直接线性变换(DLT)单阈值影像分割法径向畸变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一、问题的重述

1.1基本信息

数码相机定位在交通监管(电子警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所谓数码相机定位是指用数码相机摄制物体的相片确定物体表面某些特征点的位置。最常用的定位方法是双目定位,即用两部相机来定位。对物体上一个特征点,用两部固定于不同位置的相机摄得物体的像,分别获得该点在两部相机像平面上的坐标。只要知道两部相机精确的相对位置,就可用几何的方法得到该特征点在固定一部相机的坐标系中的坐标,即确定了特征点的位置。于是对双目定位,精确地确定两部相机的相对位置就是关键,这一过程称为系统标定。

标定的一种做法是:在一块平板上画若干个点,

同时用这两部相机照相,分别得到这些点在它们像平

面上的像点,利用这两组像点的几何关系就可以得到

这两部相机的相对位置。然而,无论在物平面或像平

面上我们都无法直接得到没有几何尺寸的“点”。实际

的做法是在物平面上画若干个圆(称为靶标),它们的

圆心就是几何的点了。而它们的像一般会变形,如图1

所示,所以必须从靶标上的这些圆的像中把圆心的像

精确地找到,标定就可实现。

有人设计靶标如下,取1个边长为100mm的正方

形,分别以四个顶点(对应为A、C、D、E)为圆心,12mm图1靶标上的像为半径作圆。以AC边上距离A点30mm处的B为圆心,12mm为半径作圆,如图2所示。

图 2 靶标示意图

用一位置固定的数码相机摄得其像,如图3所示。

图3 靶标的像

1.2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以确定靶标上圆的圆心在该相机像平面的像坐标, 这里坐标

系原点取在该相机的光学中心,y

x 平面平行于像平面;

(2) 对由图2、图3分别给出的靶标及其像,计算靶标上圆的圆心在像平面上的像坐标,

该相机的像距(即光学中心到像平面的距离)是1577个像素单位(1毫米约为3.78个像素单位),相机分辨率为1024×768;

(3) 设计一种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对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讨论;

(4) 建立用此靶标给出两部固定相机相对位置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二、问题分析与名词解释

2.1问题的初步分析

用解析法说明相机摄影构象所形成的中心投影,需要用公式表达出像点与相对应的物点间的数学关系。因此,必须要在像方和物方的空间内建立坐标系统,使其间的点和数值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也就是问题所求的模型和算法。

对问题一,欲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确定靶标上光学上圆的圆心在相机像平面的像坐标,并得到精确值。首先,应根据数码相机摄像原理和成像原理,建立像空间坐标系统和物空间坐标系统,这样便于在三维空间中找到物点坐标与像点坐标、物点坐标与CCD 上的坐标仪坐标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影响数码相机成像的因素(相机倾角、相机方位角、物距等),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成像的,给出它们之间的量化关系。最后,建立数码相机定位模型并求解。

对问题二,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2和图3,将图像进行识别和边缘化处理,得到一个二值图象,再利用相关软件得到靶标上的圆的圆心在像平面上的坐标。

对问题三,是在一和二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检验,利用题目中给出的图3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得到的结果说明模型的精度。模型的稳定性则是考察模型的适用情况,运用建立的模型是否能够尽最大可能的体现现实中的操作情况,模型中的参数的变化对模型的适用性的影响程度等等。

对问题四,主要建立两个相机的相对位置的模型。这里主要考察对两个相机相对位

置的理解,相机相对位置理解为两相机中的CCD平面的相对位置,相机的相对位置确

定以后,对物体上的一个特征点摄像,于是就可以利用几何关系得到靶标平面中这个特征点的坐标,利用建立的模型就可以精确的知道特征点在固定一部相机坐标系中的坐标。

2.2名词解释

物距:是指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摄像的物距是被摄体到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一般是在最近对焦距离之外,通常用u表示。

像距:是指物体的像到凸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它是镜头的属性,如果是定焦头,焦距是不可变的,如果是变焦镜头的话,焦距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变化,通常用v表示。

焦距:照相机镜头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用f表示。

CCD:即为电子耦合组件,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是感应光线的电路装置,可以将它想象成一颗颗微小的感应粒子,铺满在光学镜头后方,当光线与图像从镜头透过、投射到CCD表面时,CCD就会产生电流,将感应到的内容转换成数码资料储存起来。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它是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

LCD取景器:即液晶显示屏。有黑白和彩色,彩色中又有真彩和伪彩,数码相机中用于取景和回放的LCD几乎都是目前最好的TFT真彩。

量化误差:是由图像采集时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过程中引入的误差,与相机的分辨率及图像信号的D

A/转换频率有关。

三、模型假设

(1)本题目中相机焦距保持不变;

(2)不考虑外界环境因素对摄影效果的影响;

(3)不考虑量化误差和操作误差对图像的影响;

(4)摄像时,透镜光学中心、CCD中心、靶标中心三点共线;

(5)坐标系原点取在该相机的光学中心,y

x-平

x-平面平行于像平面,z轴垂直于y 面,且取摄影方向的反方向为正方向;

(6)在对模型进行检验问题中,不考虑径向畸变,即:将LCD上的像处理后近似看成椭圆;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做的假设出发,我们对问题进行了如下处理:

问题Ⅰ本问中确定物、像空间的坐标关系,考虑外方位因素和内方位因素,建立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采用直接线性变换(DLT)的算法,最终确定靶标上圆的圆心在相机像平面的像坐标。

问题Ⅱ本问中首先将图3导入到Matlab中,并进行图像识别、边缘化处理,然后对图像矩阵化,采用直接线性变换(DLT)算法,对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Ⅲ通过边缘跟踪和二值处理,并采用尺规作图确定靶标上圆的圆心在像平面的像坐标,对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Ⅳ从照相机获取的图像信息出发,确定内、外参数矩阵,建立相对定向线性变换模型。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透镜的径向畸变,最终建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定位模型。

4.1基本知识

4.1.1数码相机知识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简单的说就是景物通过镜头光学成像系统把景象聚焦在

A/转换成二进制表示的数据,二进制数据能够被计算CCD芯片表面上,再经过告诉D

机识别。影响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部分:CCD芯片的综合性能、镜头质量、数码相机的色彩深度和其他因素。

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使用图像的绝对像素数量来衡量(而不采用每英寸多少像素的指标),像素数常被用作划分数码相机档次的主要依据,像素的大小直接决定所拍摄的图像的清晰度、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数码相机的镜头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它好比相机的“眼睛”,镜头越好,聚焦点越准确,拍出的照片越清晰。在部分数码相机中,提供了远距及广角两种镜头,在使用广角镜头摄像过程中,可以获得几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二是景深较长,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三是拍摄的景物的范围广;四是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景物,比使用标准镜头拍摄的景物在画面中的影像小;五是画面中容易出现透视变形和景物畸变的缺陷,镜头的焦距越短,拍摄景物的距离越近,这种缺陷也就越显著。

通常大家所看到的场景和所拍摄的画面,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和相机镜头是不同的。景物通过我们的双眼可以呈现出立体感,加上大脑的分析可以辨别景物之间的距离,而镜头所记录下的只是一个平面画面。我们可以控制观察的重点以及范围,但是镜头无法做到这一点,一旦成像,画面中的重点和范围都已经固定,无法进行更改,这就是为何所拍摄的和所看到的有区别的原因。

不仅如此,由于镜头的光学特性以及我们拍摄的位置和角度,在所拍摄的画面中还会出现变形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畸变”。可以这样说,任何镜头都存在畸变的情况,这是由于镜头中央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横向放大率不一致而引起的。

4.1.2 凸透镜成像(见图4)时,物距、像距、焦距三者关系

三者关系如下:f

+

/1=

u/1

v

/1

1.f

u2

<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u>时成实像,f

2.f

<时成放大实像。

u2

u2

>时成缩小实像,f

3.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

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

图4凸透镜成像图

4.2问题一的解答

4.2.1模型的建立

1)像空间坐标系统(见图5)

像空间坐标系统用于描述像点的空间位置。像点在像片平面(P )上的位置总是由其像点的平面坐标x ,y 所确定的。为了便于像点位置与其对应点空间位置间的相互换算,在解析摄影测量中常常引入下述的像空间坐标系统。

作为像空间坐标系统的原点取用其投影中心S ,坐标的正z 轴为摄影方向的反方向与oS 相合。通过点S 作平行与像片面上x 和y 轴的轴线即为像空间坐标系的x 和y 轴,与z 轴组成一个像空间直角坐标系统xyz S 。在这个系统中的每个像点的z 坐标都等于摄影的主距f ,但符号为负。

像片主点o 应与框标连线的交点相合。如果在x 和y 轴方向有偏差,并分别设为0x 和0y 时,可以通过数码相机的检定求出。0x ,0y 和f 一起称之为内方位元素。

2)物空间坐标系统

物点A 可以确定于一个任意定向的直角坐标系统X ,Y ,Z 或X ,Y ,H 中,如图5所示。当所摄像物体为地面时,则Z (或者H )轴与坐标系原点处的天顶方向相合。轴X 和Y 则形成为一个水平面,其轴方向由一个地面坐标系,由一个摄影测量仪的轴线系统所确定。图5如下`

图5 物、像空间系统

3)外方位因素

当一个中心投影的内方位为已知时,则通过其投影中心S 在物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S X ,S Y ,S Z 连同其空间轴系在物空间轴系中的角定向元素,可以唯一地确定出这个中心投影在物空间坐标系中的方位。

角定向元素一般通过三个独立的角(或三个独立的参数)来描述。这三个独立的角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连同S X ,S Y ,S Z 称为该摄像的外方位元素。在单像的摄影中,采用A ,v ,k 转角系统(图6),三个转角的空间转轴中以Z 轴为主轴,主轴系定义为在旋转过程中空间方向不变的一个固定轴,其余的轴则随着摄影光束的旋转而改变其方向。此时三个角元素的定义为:

倾角v —为摄影方向与铅垂方向间的交角。

方向角A (或方位角)—摄影方向的水平投影与在水平面上某一个方向(一般取一个地面坐标系统的零方向)间的夹角。

旋转k —在像片上yy 轴线与像片主纵线键的交角。

图6 转角系统

4)单相机成像模型的建立

为了便于问题的理解,首先,我们考虑最简单的情况。此时像空间坐标系统与物空间坐标系统的轴线相互平行,这就相应于严格的正直(方位端正、位置水平)的摄影情况。假设取用X 和x 轴方向与物体上某一方向相平行。则如图7所示,对物点A 的坐标X ,Y ,Z 而言,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关系得出:

z Z Z y Y Y x X X S S S :)(:)(:)(-=-=-

或者为 x X X S ?=-λ

y Y Y S ?=-λ (1)

f z Z Z S ?-=?=-λλ

比例系数λ表达构象的比例尺,由f z Z Z S ?-=?=-λλ可得到λ,由此得出相应于物点坐标X ,Y ,Z 的像点坐标x ,y 为

???

?

???

---=---=S S S S Z Z Y Y f y Z Z X X f x (2)

对(2)变形,得到像点坐标与物方坐标的比值,为

f x Z Z X X S S -=-- f

y

Z Z Y Y S S -=-- (3) 上式可知,单张像片无法确定物体的空间坐标,只能得到物点的方向。

图7 单相机成像图

一般情况下,像空间坐标轴系并不与物空间坐标系平行。因此(1)中的比例不适用于像空间坐标x ,y ,f -本身,而是适用于像点平行于物空间坐标轴系的坐标u ,v ,

w (以S 为原点,见图8)

。当像空间坐标系的定向为已知时,这些数值就可以确定。

图8 实际情况下的像空间坐标系统

为要确定坐标系x ,y ,)(f z -和坐标系u ,v ,w 间的坐标变换关系,照相机的坐

标在物方坐标中与各轴线的夹角分别为α,β和γ,所以便可以得到矩阵R 为:

???

?

??????=321321321c c c b b b a a a R (4)

这个矩阵R 是一个正交矩阵。因为在这种变换过程中,对任何一个空间矢量,在变换前后其长度保持不变。具有这种特征的变换是一个正交变换,相应的矩阵为正交矩阵。 其中:

βαcos .cos 1=a

βαcos .sin 1-=b βsin 1=c

γβαγαsin sin cos cos sin 2+=a γβαγαsin sin sin cos cos 2-=b γβsin .cos 2-=c

γβαγαcos sin cos sin sin 3-=a γβαγαcos sin sin sin .cos 3+=b γβcos cos 3=c

把某像点a 的像空间坐标x ,y ,f -转化为其平行于物空间坐标X ,Y ,Z 的坐标u ,v ,w 时,其关系式为:

??

?

??-+=-+=-+=f

c y c x c w f b y b x b v f a y a x a u 321321321 (5)

将(5)式用旋转矩阵表示可以得到下式:

????

?

?????-=??????????f y x R w v u (6)

设对矢量>

-Sa 变换前的分量列矩阵为:

??????????=>

-z y x x 变换后的分量列矩阵为:

????

?

?????=>

-w v u u 则>

->-?=x R u ,变换后有:222222w v u z y x ++=++,写成矩阵形式为: u E u x E x T T ??=?? 将>

->

-?=x R u 代入上式中得到

x R E R x x E x T T T ????=??

由于x 是任意的一个矢量,所以比较上式等号左右得出:E R R T =?,所以1-=R R T ,即R 的转置矩阵与其逆矩阵相同。

旋转矩阵R 用来把像坐标系统)(xyz S -转换到平行于物空间系统)(uvw S -中,它在摄影测量解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可以把式(1)扩充应用到像片定向的一般情况为:

????

??????-+?-+?-+??=??????????-?=???????????=??????????---f c y c x c f b y b x b f a y a x a f y x R w v u Z Z Y Y X X S S S 321321321λλλ (7)

式(7)是空间点),,(Z Y X A 和与它相应的像点),(y x a 位在通过投影中心),,(S S S Z Y X S 的一根直线的解析表达,称为共线条件方程式。

由式(7),通过消去λ,得出与式(3)相仿的式子,如下:

????????-?+??-?+?=--?-?+??-?+?=--f

c y c x c f b y b x b Z Z Y Y f c y c x c f a y a x a Z Z X X S S S S 3213213

21321 (8)

由式(7)求反算公式为:

?????

?????-?=??????????-??=????

??????-----f y x f y x R R Z Z Y Y X X R S S S λλ11 (9)

????

??????-+-+--+-+--+-+-=??????????---??????????=??????????-

)()()()()()()()()(333222111333222

11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Z Z Y Y X X c b a c b a c b a f y x

λ

从而得出

???

?

???-+-+--+-+--=-+-+--+-+--=)()()()()()()()()()()()(33322233311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y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x (10)

这个式子就是摄影测量中的中心投影的构像模型。 4.2.2模型的算法的确定

从物方坐标变换成为像方坐标,一般以下列形式完成:

?????++=++=--

y

a x a a y y

a x a a x 654321 (11)

式中:

-

x ,-

y 是像方坐标;

x ,y 是物方坐标。

这样一种变换是考虑到物方x 轴和y 轴的垂直性误差和可能有的沿物方x 轴和y 轴的线性变形。

从像坐标变换成物方空间坐标的变换为:

???

?

???=-+-+--+-+-+=-+-+--+-+-+-

-

)

()()()

()()(0

)

()()()

()()(33323123222133323113121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Z Z a Y Y a X X a Z Z a Y Y a X X a f y Z Z a Y Y a X X a Z Z a Y Y a X X a f x (12)

将式(15)代入(16)有:

???

?

???

=-+-+--+-+-++++=-+-+--+-+-++++--0)()()()

()()(0)()()()()()(333231232221654333231131211321S S S S S S S S S S S S Z Z a Y Y a X X a Z Z a Y Y a X X a f y y a x a a Z Z a Y Y a X X a Z Z a Y Y a X X a f x y a x a a (13) 从式(13)中消去y ,得到:

)()()()

)(())(())(()()(33323123361322361221361135623461=-+-+---+--+--+

-+-S S S S S S Z Z a Y Y a X X a Z Z a a a a Y Y a a a a X X a a a a f

x a a a a a a a a (14) 从式(13)中消去x ,得到:

)()()())(())(())(()()(33323123251322551221251126532451=-+-+---+--+--?

+

-+-S S S S S S Z Z a Y Y a X X a Z Z a a a a Y Y a a a a X X a a a a f y a a a a a a a a (15) 式(14)和式(15)可以表达为:

12111098

7654312

111094

32121=++++++++=+++++++

+b Z b Y b X b b Z b Y b X b y d d b Z b Y b X b b Z b Y b X b x d d

从上式中消去1d 和3d 得到:

00'

12

'11'10'9'

8'

7'6'54'

12

'11'10'9'

4

'3'2'12=+++++++=+++++++b Z b Y b X b b Z b Y b X b y d b Z b Y b X b b Z b Y b X b x d 从上式中消去2d 和4d 得到:

00'

12

'11'10'98765'

12

'11'10'94321=+++++++=+++++++*

****

***b Z b Y b X b b Z b Y b X b y b Z b Y b X b b Z b Y b X b x 再从上式中消去'

12b 得到:

???

?

??

?

=++++++-=++++++-0

1

1

111098

765111094

321Z L Y L X L L Z L Y L X L y Z L Y L X L L Z L Y L X L x (16)

式(16)是直接线性变换运算方法的基础。

从式(16)求得的11个L 值可用以算得摄影内方位元素的数值,但关系比较复杂。假如从(13)式出发,而假定下式(式(17))成立,即

???

?

???

=-++-+--+-+-+-=-++-+--+-+-+-0)()()()

()()(0)()()()()()(33323123222103332311312110S S S S S S y S S S S S S x Z Z a Y Y a X X a Z Z a Y Y a X X a f y y Z Z a Y Y a X X a Z Z a Y Y a X X a f x x (17)

式中:

0x ,0y 为像主点的坐标;

x f ,y f 分别在x 和y 方向的摄影主距,此时假定其有效值可能不相等。

按推导式(16)相仿的步骤,得出:

???

?

??

?=++++++-=++++++-01

01

'

11'10'9'8

'7'6'5'

11'10'9'4

'3'2'

1Z L Y L X L L Z L Y L X L y Z L Y L X L L Z L Y L X L x (18)

摄影的内方位元素0x ,0y ,f 和外方位元素?,ω,κ,S X ,S Y ,S Z 都已包含在

'1L 至'

11L 的系数中,其关系式为:

'11310'1/)(L a f a x L x -=, '21310'5/)(L a f a y L y -=

'12320'2/)(L a f a x L x -=, '22320'6/)(L a f a y L y -= '13330'3/)(L a f a x L x -=, '23330'7/)(L a f a y L y -=

'1312110'4/)(L Z a Y a X a f x L S S S x +++=, '2322210'8/)(L Z a Y a X a f y L S S S y +++=

'31'9/L a L =,'32'10/L a L =, '33'11/L a L =

式中: )(333231'S S S Z a Y a xX a L ++-= 或经反算得出:

''11'3'10'2'9'10/)(L L L L L L L x ++=, ''

11'7'10'6'9'50/)(L L L L L L L Y ++= '23'22'21'2

02)(L L L L x f x +++-=, '2

7'26'25'20

2)(L L L L y f y +++-= 2/)(y x f f f +=

其中:

2

11'210'29'2

'

1

L L L L ++=

通过1)、2)对图像的处理、识别,利用解析几何关系建立的物方空间系统、像方空间系统、摄影的内、外方位因素,对模型可进行精确求解。 4.3问题二的解答

1)图像的识别(分割法)

在图3上靶标的像呈现黑色,背景色完全是浅灰色。当图像上的像素呈现黑色时,其B 值(像素黑色颜色分量)大于W 值(像素灰色颜色分量);当像素呈现灰色时,其W 值大于B 值;当像素呈现介于黑色和灰色之间的颜色时,虽然B 值也大于W 值,但是二

者的差值远小于黑色像素的B值与W值的差值。根据这个特征,可以实现对图像的两次分割。令W

T-

=。

B

第一次分割:如果0

T,认为是背景像素,令该像素的B值、G值、W值都为0;

如果0

T,认为该像素可能属于靶标的像,令该像素的B值、G值、W值都为T。

>

经过第一次分割后,图像转变为灰度图像。属于靶标部分的像素的灰度值大部分集中在高灰度区域,非靶标部分的像素的灰度值大部分集中在低灰度区域,选择适合的阈值进行第二次分割。阈值确定后,把灰度小于阈值的像素变为黑色像素(灰度值为221),灰度值大于阈值像素的变为白色像素(灰度值为0),这样图像就转化为二值图像,可进行下一步处理。为适用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拍摄到的图像,阈值需要根据具体图像自动设定,阈值确定可以采用迭代法。

为显示第一次分割和第二次分割的效果,特对第一次分割后的图像作如下处理:令

>

T的像素保持原来原始≤

T的像素颜色值为(221,221,221),即为黑色像素,令0

图像中的颜色。图9(a)为原始图像,图9(b)为第一次分割后的效果图,图9(c)为第二次分割后的图像,图9(d)为识别结果。

(a)原始图像(b)第一次分割后的效果图

(c)第二次分割后的图像(d)识别结果

图9靶标的识别

2)图像边缘的检测

两个具有不同灰度值的相邻区域之间总存在边缘,边缘是灰度值不连续的结果,在一幅图像中,边缘有方向和幅度两个特性。沿边缘走向的灰度变化平缓,而垂立于边缘走向的灰度变化剧烈,这种变化可能是阶跃形或斜坡形,在边缘上灰度的一阶导数幅值较大,而二阶导数在边缘上的值为0,其左右分别为一正一负两个峰。也就是说,边缘点对应于一阶微分幅度大的点,也对应于二阶微分的零交叉点。因此,利用梯度最大值或二阶导数过零点提取边界点就成为一种有力的手段。求解二维实函数的梯度之后,选取合适的阈值以提取边缘,通常称之为梯度阈值法。这种微分算子运算简单,但抗干扰

性能差。于是有了曲面拟合的各种边缘检测算法,其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平滑的曲面的一阶或二阶导数。微分算子通常采用相对较小的窗口进行运算,比如33?或77?窗口,它们一般对噪声较敏感,二阶导数算子尤甚。

索贝尔算子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计算方向差分时对噪声敏感。索贝尔提出了一种将方向差运算与局部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即索贝尔算子。该算法是在以),(y x f 为中心的33?领域上计算x 和y 方向的偏导数,即:

{}{}

)1,1(),1(2)1,1()1,1(),1(2)1,1(+-+-+---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S x (19)

{}{}

)1,1()1,(2)1,1()1,1()1,(2)1,1(-++

-+---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S y (20)

实际上,上式应用了),(y x f 领域的图像强度的加权平均差值。其梯度大小为:

)(),(2

2y

x S S S y x g +=≈ (21) 或取绝对值:

y x S S S y x g +=≈),( (22) 其中x S 和y S 由下面的模板计算:

图(10)Sobel 卷积x S 的模板 图(11)Sobel 卷积y S 的模板

利用灰度特征分割图像,并进行边缘化处理,得到一个二值图像,通过Matlab 软件

得到靶标上的圆的圆心在像平面上的点阵为:

A 的点阵为(323,189)

,B 的点阵为(423,197),C 的点阵为(640,213),D 的点阵为(582,503),E 的点阵为(285,502)。

再将得到的各个点的点阵坐标转换到物方空间中,得到各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为:

A 点坐标为(-49.9,51.6,41.7)

,B 点坐标为(-23.7,49.5,41.7),C 点坐标为(33.8,45.1,41.7),D 点坐标为(18.6,-31.4,41.7),E 点坐标为(-60.1,31.2,41.7)。

4.4问题三的解答

对于问题三中的要求,我们设定一个算法对得到的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精确性分析。依据假设条件,将像片中的得到的几个畸变后的圆通过二值处理和边界拟合,将其近似看成椭圆,利用解析几何的数学关系求椭圆中心点,即得到像片中各像的中心点坐标。

1)椭圆中心点求法原理

①先作两平行弦,及两平行弦的中点连线,如法炮制平行弦的中点连线;两中点连线交于O ,此即椭圆中心;

②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再作弦PQ ,作PQ 的垂直平分线x 轴; ③过O 作y 轴;

④对轴、y 轴上的顶点A 、B ,显然a OA =,b OB =,以B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弧交x 轴于F ,如图12, c BO BF OF =-=

2

2

图12 椭圆中心算法图

2)利用上理论,对像片中的各个中心点坐标进行求解,得到如下结果:A 点坐标为(-51.3,52.0),B 点坐标为(-25.0,49.5)C 点坐标为(33.1,45.9)D 点坐标为(18.8,-30.9)E 点坐标为(-60.8,31.0)。

将其与问题二中得到的结果相比较,验证模型的精确性。建立表格如下:

表[1] 测量坐标与实际坐标距离值一览表(单位:)

0.5-1.5mm 之间,也就是说,通过模型对靶标上的畸变图像的求解,它的中心与实际偏差在0.5-1.5mm 之间,平均偏差距离为1.01mm ,模型的精确性非常高。 4.5问题四的解答

4.5.1相对定向线性变换模型

相对标定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构成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相对方位,缉拿里被测物体的几何模型,获得物方空间点的三维坐标,对问题四有如下讨论:

图13 左右照相机拍摄原理

图13显示的是左右照相机的拍摄原理。图中, S 、'S 分别为左右照相机的光学中心,现在以左照相机的光学中心S 作为坐标原点,以照相机的摄影方向OS 作为Z 轴方向,并令X ,Y 两轴分别平行于像片坐标系的X ,Y 轴,由此可以建立一个左观察坐标系XYZ S -。

设点),,(Z Y X M 为空间中的任意一个物点,它在左右影像平面的投影分别为),,(z y x m 和),,(''''z y x m ,

由于图像平面到光学中心S 的距离即为相机的焦距,且摄像方向与Z 轴方向重合,因此可得到:f z -=,''f z -=,其中f ,'f 分别为左右照相机的

焦距。

设R 和B 分别是坐标系XYZ S -到''''Z Y X S -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则左、右观察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为:

)('''B Z Y X R Z Y X -???

????????=????

?????? (23) 其中

????

??????=321321321c c c b b b a a a R , ?????

?????=Z Y X B B B B

显然,只要求出矩阵R ,B 就可以从(23)中消去'X ,'Y ,'Z ,从而得到物点M

在坐标系XYZ S -中的坐标与它的两个像点),,(z y x m 和),,(''''z y x m 在各自像片坐标体系中的相互关系。

分别以S 、'S 为坐标原点建立辅助坐标系uvw S -和''''w v u S -,其中u ,v ,w 三轴及'u ,'v ,'w 三轴分别平行于X ,Y ,Z 三轴。当摄影光线Sm 、''m S 与'SS 共面时,有数学模型:

0'

'

'

=w v u w v u B B B Z

Y X (24)

其中

????

??????-=??????????f y x w v u ????

??????-=??????????-??????????=??????????''''''''3'2'1'3'2'1'

3'2'1'''f y x R f y x c c c b b b a a a w v u

将此共面方程(24)展开,可得:

0'9'8'7'6'5'4'3'2'1=-++-++-+xf L xy L xx L ff L fy L fx L yf L yy L yx L (25) 由于旋转矩阵R 本身就是一个正交矩阵,它满足正交矩阵特有的函数约束关系,也就是说它的各行(列)元素的自乘总和等于一,而互乘总和等于零,即:

?????=++=++=++1

11232323

2

22222212121c b a c b a c b a (26)

???

??=++=++=++0

00323232313131212121c c b b a a c c b b a a c c b b a a (27)

将这些关系式代入式(25)并进行消元、变形,最终可以得到下列计算旋转矩阵R

和平移矩阵B 中各元素得公式为:

()()()()()()()()()()()()()()????

???????????+=+=+=+=+=+=++---=++---=++---=++-=++-=---+++++=X

Z X Z X Z X Y X Y X Y Z Y X Y Z Z Y X Y Z Z Y X Y Z X Z

X Y X B L a B c B L a B c B L a B c B L a B b B L a B b B L a B b B B B L B L B L L L L a B B B L B L B L L L L a B B B L B L B L L L L a B

L L L L L L B B L L L L L L B L L L L L L L L L B /,/,//,/,//////23332221116315224112

2263514232

225243512222412653196857429382712

2

928272625242322212 (28) 在式(28)中,照相机得焦距为已知。显然,只要我们找出一定数目得同名像点i m ,

()n i m i 3,2,1=,将这些点的图像平面坐标()i i v u ,,()'',i i v u 转换成像平面坐标()i i y x ,,

()''

,i

i

y x ,然后将i

x ,i

y 及'i

x ,'i

y 代入式(25)中,就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解出9

3

2

1

,,L

L L L 这九个系数求出左、右摄影像坐标之间的变换矩阵R 、B ,然后将其代入式(23)中,求解便可以得到物方空间点M 的空间三维坐标值。

但是当不知道倾斜摄影中的倾角近视值以及不知道摄影的内方位元素时,则必须采用相对定向的直接解法。即将等式(25)两边除以5L ,得

0'09'08'07'06'05'04'03'02'01=-++-++-+xf L xy L xx L ff L fy L fx L yf L yy L yx L (29) 其中50/L L L i i =,10

5=L 。方程(29)就是相应定向直接解(或称相对定向线性变

换—RLT )的基本模型。它不需要任何近视值,就能直接解出8个系数0

80201,,,L L L 。

4.5.2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定位模型

通过双目定位的方法来确定两部固定相机的相对位置,考虑到两台相机的位置,我们通过模拟“电子警察”的方法采用了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数学模型。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标定是建立在被测对象表面点的二维投影图像坐标与三维世界坐标之间的桥梁。下

面是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成像的原理图。(如图14)

图14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图14所示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理想的针孔成像模型基础上考虑了透镜的径向畸变因素。图中,),,(w w w Z Y X A 是三维世界坐标系w w w w Z Y X O 中对象点;l l l l Z Y X O 和

r r r r Z Y X O 分别为与左右照相机的坐标;坐标中心l O 和r O 分别为左右照相机的光学中

心;l z 和r z 轴分别与左右照相机光轴重合;l l il Y X O 和r r ir Y X O 分别是左右照相机成像平面的坐标系,图像中心il O 为光轴l z 与左照相机图像平面的交点,图像中心ir O 为光轴r z 与右照相机成像平面的交点;l X 和l Y 轴分别与左照相机坐标系的l x 和l y 轴平行,r X 和

r Y 轴分别与左照相机坐标系的r x 和r y 轴平行;l l l v u o 和r r r v u o 分别是左右照相机的成像在计算机中的图像坐标,采集到图像在计算机帧存中的坐标单位以像素表示。

),(u u Y X 是A 点在理想针孔成像模型下的图像坐标。),(d d Y X 是A 点实际成像坐标,因透镜的径向

变形而偏离了其理想图像坐标),(u u Y X 位置。有效焦距f 是光学中心到像平面的距离。

以左照相机的成像过程为例,将物体点的三维世界坐标),,(w w w Z Y X 变换到计算机图像平面坐标),(v u 的步骤如下:

1)从物体三维世界坐标),,(w w w Z Y X 到照相机三维坐标),,(z y x 的变换:

T Z Y X R z y x w w w +????

?

??????=?????????? (30) 其中,R 为33?的旋转变换矩阵,T 为13?的平移矢量。R 确定了照相机相对于世

界坐标系的方向,它可由三个欧拉角γ,β和α来表示。

??

??

?

?????=??????????=333231232221131211321321321r r r r r r r r r c c c b b b a a a R 平移矢量T z y x T T T T ][=,则表明了照相机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位置关系。

2)照相机三维坐标),,(z y x 在理想的小孔成像模型下经投影变换至图像,其坐标为),(u u Y X :

z

y

f

Y z x

f

X u u == (31) 3)考虑照相机透镜的径向畸变因素,将理想图像坐标),(u u Y X 转换成实际图像,其

坐标为),(d d Y X :

1

212)

1()1(--+=+=kr Y Y kr X X u d u d (32)

其中,2

2

d d Y X r +=

,表示图像中心i O 到实际图像坐标),(d d Y X 的距离;k 表示透镜

径向畸变系数。照相机镜头的非线性畸变包括径向畸变,离心畸变和薄棱畸变。实验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非线性照相机模型只需采用上述第一项径向畸变已能足够描述非线性畸变因素的影响。如果考虑更多的非线性畸变参数(如离心畸变和薄棱镜畸变)会使照相机标定问题的求解需要使用非线性优化算法。过多的非线性参数的引入不但不能提高精度,反而会引起求解过程的不稳定。

4)图像坐标),(d d Y X 到计算机图像坐标),(v u 的变换:

0v N Y v u N X u y d x d +=+= (33)

其中,),(00v u 表示图像中心i O 的计算机图像坐标;x N 、y N 表示图像平面上单位距离内所包含的像素数。

从物体三维实际坐标),,(Z Y X w w 到计算机图像坐标),(v u 的变换表示了三维物体在单个照相机中的成像过程。根据立体视觉的三角测量原理可知,由左右两台照相机对空间物体进行观察所获取的两幅图像(其计算机图像坐标分别用),(11v u 和),(22v u 表示),则可以唯一确定物体的空间三维位置),,(Z Y X w w 。

5)以上四个步骤表示了单照相机在考虑径向畸变因素时的透视投变换过程,以下是双照相机立体在考虑径向畸变的情况下,由对象点A 的左右二维图像坐标),(11v u 和),(22v u 恢复三维世界坐标),,(Z Y X w w 的过程。为方便起见,分别用“1”和“2”表示左右照相机的相关参数。

对于左照相机,(30)可以写成:

????

??????+????????????????????=??????????111)1(31

)1(31

)1(31)1(21)

1(21

)1(21)

1(13)

1(12

)1(11111z y z w w w T T T z y x r r r r r r r r r z y x (34)

展开成方程组的形式:

1)

1(13)1(12)1(111x w w w T Z r Y r X r x +?+?+?=

1)

1(23)1(22)1(21

1y w w w T Z r Y r X r y +?+?+?= (35) 1)

1(33)1(32)1(311z w w w T Z r Y r X r z +?+?+?=

由(35)式可得到:

1

)1(33)1(32)1(311)

1(13)1(12)1(11

11z w w w x w w w T Z r Y r X r T Z r Y r X r z x +?+?+?+?+?+?= 1

)

1(33)1(32)1(311

)

1(23)1(22)1(2111z w w w y w w w T Z r Y r X r T Z r Y r X r z y +?+?+?+?+?+?= (36) (36)式中包含的所有照相机的参数1γ,1β,1α,1x T ,1y T 和1z T (称为照相机的外

部参数),它们确定了左照相机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

将式(32)和式(33)代入(31)中,得到:

112101121011110111111)(a f N v v N u u k N u u z x x x x =????????

??????????????? ??-+???? ??-+-= 11

2101121011110111111)(b f N v v N u u k N v v z y y x y =????????

??????????????? ??-+???? ??-+-= (37) 其中,1a 和1b 是为方便公式推导而设定的中间参数;),(11v u 对像点A 在左图像平面上的像素坐标、(37)式中包括的参数有1γ,1β,1α,1x T ,1y T 和1z T (称为照相机的内部参数),它们表示了照相机的内部特性。

于是,(36)式可以写成:

11

)

1(33)1(32)1(311

)1(13)1(12)1(11a T Z r Y r X r T Z r Y r X r z w w w x w w w =+?+?+?+?+?+? 11

)1(33)1(32)1(311

)1(23)1(22)1(21b T Z r Y r X r T Z r Y r X r z w w w y w w w =+?+?+?+?+?+? (38)

将(38)式简写为:

1131211d Z m Y m X m w w w =++

2232221d Z m Y m X m w w w =++ (39)

其中:

)1(311)1(1111r a r m -= )1(321)1(1212r a r m -= )

1(331)1(1313r a r m -= )1(311)1(2121r b r m -= )1(321)1(2222r b r m -= )1(331)1(2323r b r m -=

1111x z T T a d -= 1112y z T T b d -=

同样,对于右照相机有:

3333231d Z m Y m X m w w w =++

4434241d Z m Y m X m w w w =++ (40) 其中,

)2(312)2(1131r a r m -= )2(322)2(1232r a r m -= )

2(332)2(1333r a r m -= )2(312)2(2141r b r m -= )2(322)2(2242r b r m -= )2(332)2(2343r b r m -=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论文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摘要 由于警务资源有限,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建立数学模型来合理地确定交巡警服务平台数目与位置、分配各平台的管辖范围、调度警务资源。设置平台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平台出警次数均衡,缩短出警时间。用出警次数标准差衡量其均衡性,平台与节点的最短路衡量出警时间。 对问题一,首先以出警时间最短和出警次数尽量均衡为约束条件,利用无向图上任意两点最短路径模型得到平台管辖范围,并运用上下界网络流模型优化解,得到A区平台管辖范围分配方案。发现有6个路口不能在3分钟内被任意平台到达,最长出警时间为5.7分钟。 其次,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得出20个平台封锁13个路口的最佳调度方案,要完全封锁13个路口最快需要8.0分钟。 最后,以平台出警次数均衡和出警时间长短为指标对方案优劣进行评价。建立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以对出警次数均衡的权重u和对最远出警距离的权重v 为参数,得到最优的增加平台方案。此模型可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定权重参数和平台增数,由此得到增加的平台位置,权重参数可反映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确定增加4个平台,令u=0.6,v=0.4,则增加的平台位置位于21、27、46、64号节点处。 对问题二,首先利用各区平台出警次数的标准差和各区节点的超距比例分析评价六区现有方案的合理性,利用模糊加权分析模型以城区的面积、人口、总发案次数为因素来确定平台增加或改变数目。得出B、C区各需改变2个平台的位置,新方案与现状比较,表明新方案比现状更合理。D、E、F区分别需新增4、2、2个平台。利用问题一的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确定改变或新增平台的位置。 其次,先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给出80个平台对17个出入口的最优围堵方案,最长出警时间12.7分钟。在保证能够成功围堵的前提下,若考虑节省警力资源,分析全市六区交通网络与平台设置的特点,我们给出了分阶段围堵方案,方案由三阶段构成。最多需调动三组警力,前后总共需要29.2分钟可将全市路口完全封锁。此方案在保证成功围堵嫌疑人的前提下,若在前面阶段堵到罪犯,则可以减少警力资源调度,节省资源。 【关键字】: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糊加权分析最短路二分图匹配

2011数学建模A题优秀论文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基于系统综合评价的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首先对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然后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无量纲化处理,再对各金属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针对各个问题建立模型并求解。 针对问题一,我们首先利用EXCEL 和 SPSS 统计软件对各金属元素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Matlab 软件绘制出该城区内8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最后通过内梅罗污染 模型:2 /12 max 22?? ? ? ??+=P P P 平均综,其中平均P 为所有单项污染指数的平均值,max P 为土壤环境中 针对问题二,我们首先利用EXCELL 软件画出8种元素在各个区内相对含量的柱状图,由图可以明显地看出各个区内各种元素的污染情况,然后再根据重金属元素污染来源及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工业区及生活区重金属的堆积和迁移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Cu 、Hg 、Zn 主要在工业区和交通区如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两侧富集,随时间的推移,工业区、交通区的土壤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叠加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同时城市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机动车密度也是造成重金属污染的原因。 针对问题三,我们从两个方面考虑建模即以点为传染源和以线为传染源。针对以点为传染源我们建立了两个模型:无约束优化模型()[]()[]() 22y i y x i x m D -+-=,得到污染源的位置坐标()6782,5567;有衰减的扩散过程模型得位置坐标(8500,5500),模型为: u k z u c y u b x u a h u 222 2222222-??+??+??=??, 针对以线为传染源我们建立了l c be u Y ?-+=0模型,并通过线性拟合分析线性污染源的位置。 针对问题四,我们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还应收集不同时间内的样点对应的浓度以及各污染源重金属的产生率。根据高斯浓度模型建立高斯修正模型,得到浓度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表达式ut e C C -?=0。 在本题求解过程中,我们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紧密联系,有很好的通用性和推广性。但在求点污染源时,我们假设只有一个污染源,而实际上可能有多个点污染源,从而使得误差增大,或者使污染源的位置够不准确。 关键词 内梅罗污染模型 无量纲化 相关性 回归模型 高斯浓度模型

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4 年 9 月15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2013全国数学建模大赛a题优秀论文

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车辆数的增加,致使道路的占用现象日益严重,同时也导致了更多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路边停车、占道施工、交通流密增大等因素直接导致车道被占用,进而影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在视频提供的背景下通过数据采集,利用数据插值拟合、差异对比、车流波动理论等对这一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针对问题一,首先根据视频1中交通事故前后道路通行情况的变化过程运用物理观察测量类比法、数学控制变量法提取描述变量(如事故横断面处的车流量、车流速度以及车流密度)的数据,从而通过研究各变量的变化,来分析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而视频1中有一些时间断层,我们可根据现有的数据先用统计回归对各变量数据插值后再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利用残差计算值的大小来选择较好的模型来反应各变量与事故持续时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说明事故发生至撤离期间,事故所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 针对问题二:沿用问题一中的方法,对视频2中影响通行能力的各个变量进行数据采集,同样使用matlab对时间断层处进行插值拟合处理,再将所得到的的变化图像与题一中各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考虑到两视频的时间段与两视频的事故时长不同,从而采用多种对比方式(如以事故发生前、中、后三时段比较差值、以事故相同持续时间进行对比、以整个事故时间段按比例分配时间进行对比)来更好地说明这一差异。由于小区口的位置不同、时间段是否处于车流高峰期以及1、2、3道车流比例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使采集的变量数据的实用性更强,从而最后得到视频1中的道路被占用影响程度高于视频2中的影响程度,再者从差异图像的变化波动中得到验证,使其合理性更强。 针对问题三:运用问题1、2中三个变量与持续时间的关系作为纽带,再根据附件5中的信号相位确定出车流量的测量周期为一分钟,测量出上游车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与持续时间的关系已在1、2问中由拟合得到,所以再根据波动理论预测道路异常下车辆长度模型的结论,结合采集数据得到的函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得出事故发生后,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以及路段上游车流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针对问题四:在问题3建立的模型下,利用问题4中提供的变量数据推导出其它相关变量值,然后代入模型,估算出时间长度,以此检验模型的操作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通行能力车流波动理论车流量车流速度车流密度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翻译

优化和评价的收费亭的数量 景区简介 由於公路出来的第一千九百三十,至今发展十分迅速在全世界逐渐成为骨架的运输系统,以其高速度,承载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方便,减少交通堵塞。以下的快速传播的公路,相应的管理收费站设置支付和公路条件的改善公路和收费广场。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密度和产业基地,公路如花园州公园大道的经验严重交通挤塞收费广场在高峰时间。事实上,这是共同经历长时间的延误甚至在非赶这两小时收费广场。 在进入收费广场的车流量,球迷的较大的收费亭的数量,而当离开收费广场,川流不息的车辆需挤缩到的车道数的数量相等的车道收费广场前。因此,当交通繁忙时,拥堵现象发生在从收费广场。当交通非常拥挤,阻塞也会在进入收费广场因为所需要的时间为每个车辆付通行费。 因此,这是可取的,以尽量减少车辆烦恼限制数额收费广场引起的交通混乱。良好的设计,这些系统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有效利用的基础设施,并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通常,一个更大的收费亭的数量提供的数量比进入收费广场的道路。 事实上,高速公路收费广场和停车场出入口广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类型的运输系统,需要具体分析时,试图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其他巷道组成部分。一方面,这些设施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收集用户收费或者停车服务或对道路,桥梁,隧道。另一方面,收费广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吞吐量或设施的服务能力。收费广场的不利影响是特别明显时,通常是重交通。 其目标模式是保证收费广场可以处理交通流没有任何问题。车辆安全通行费广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无障碍的收费广场。封锁交通流应尽量避免。 模型的目标是确定最优的收费亭的数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优化准则。 主要原因是拥挤的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全国赛优秀论文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 (轩辕杨杰整理) 摘要 本文分析了题目所提供的早期SARS传播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认为该模型可以预测疫情发展的大致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混淆了累计患病人数与累计确诊人数的概念;第二,借助其他地区数据进行预测,后期预测结果不够准确;第三,模型的参数L、K的设定缺乏依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针对早期模型的不足,在系统分析了SARS的传播机理后,把SARS的传播过程划分为:征兆期,爆发期,高峰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影响SARS 传播的因素参数化,在传染病SIR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得到SARS传播模型.采用离散化的方法对本模型求数值解得到:北京SARS疫情的预测持续时间为106天,预测SARS患者累计2514人,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应用SARS传播模型,对隔离时间及隔离措施强度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早发现,早隔离”能有效减少累计患病人数;“严格隔离”能有效缩短疫情持续时间.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发现,需要认清SARS传播机理,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而题目所提供的累计确诊人数并不等于同期累计患病人数,这给模型的建立带来不小的困难. 本文分析了海外来京旅游人数受SARS的影响,建立时间序列半参数回归模型进行了预测,估算出SARS会对北京入境旅游业造成23.22亿元人民币损失,并预计北京海外旅游人数在10月以前能恢复正常. 最后给当地报刊写了一篇短文,介绍了建立传染病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1.问题的重述 SARS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俗称:非典型肺炎)的爆发和蔓延使我们认识到,定量地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蔓延创造条件,具有很高的重要性.现需要做以下工作: (1) 对题目提供的一个早期模型,评价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2) 建立自己的模型,说明优于早期模型的原因;说明怎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能够预测以及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足够信息的模型,并指出这样做的困难;评价卫生部门采取的措施,如:提前和延后5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估计对疫情传播的影响. (3) 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预测SARS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 给当地报刊写一篇通俗短文,说明建立传染病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2.早期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题目要求建立SARS 的传播模型,整个工作的关键是建立真正能够预测以及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足够的信息的模型.如何结合可靠、足够这两个要求评价一个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首先需要明确: 合理性定义 要求模型的建立有根据,预测结果切合实际. 实用性定义 要求模型能全面模拟真实情况,以量化指标指导实际. 所以合理的模型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的信息;实用的模型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足够的信息. 2.1早期模型简述 早期模型是一个SARS 疫情分析及疫情走势预测的模型, 该模型假定初始时刻的病例数为0N , 平均每病人每天可传染K 个人(K 一般为小数),K 代表某种社会环境下一个病人传染他人的平均概率,与全社会的警觉程度、政府和公众采取的各种措施有关.整个模型的K 值从开始到高峰期间保持不变,高峰期后 10天的范围内K 值逐步被调整到比较小的值,然后又保持不变. 平均每个病人可以直接感染他人的时间为L 天.整个模型的L 一直被定为20.则在L 天之内,病例数目的增长随时间t (单位天)的关系是: t k N t N )1()(0+?= 考虑传染期限L 的作用后,变化将显著偏离指数律,增长速度会放慢.采用半模拟循环计算的办法,把到达L 天的病例从可以引发直接传染的基数中去掉. 2.2早期模型合理性评价 根据早期模型对北京疫情的分析与预测,其先将北京的病例起点定在3月1日,经过大约59天在4月29日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通过拟合起点和4月20日以后的数据定出高峰期以前的K =0.13913.高峰期后的K 值按香港情况变化,即10天范围内K 值逐步被调整到0.0273.L 恒为20.由此画出北京3月1日至5月7日疫情发展趋势拟合图像以及5月7日以后的疫情发展趋势预测图像,如图1.

全国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世博会对上海市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力进行定量评估。 在模型一中,首先我们从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侧面定量评估世博会对上海市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有力工具。所以 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成对比矩阵a ,找到最大特征值λ,运用1 n CI n λ-=-进行一致 性检验,这样对成对比矩阵a 进行逐步修正,最终可以确定权向量。再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法,通过组合权向量就可以得出召开世博会比没有召开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基本设施建设的影响要高出40%。 在模型二中,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直接体现在GDP 上,我们直接以GDP 这个硬性直接指标来衡量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因此我们运用线性回归的模型预测出在有无上海世博会这两者情况下的GDP 的值,并将运用线性回归得到的数据与上海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运算,算出误差在1.2%左右,这说明我们用线性回归得到的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出世博会对上海GDP 的影响。运用公式21 1 100%Q Q Q η-=?可以计算出世博对上海GDP 的影响力的大小为1983417833 100%11.2%17833 η-=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线性回归 城市基础建设 GDP

1 问题重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2 问题分析 对于模型一,为了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我们首先选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一个侧面,因为通过查找相关数据,我们发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上海整个GDP的增长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GDP的贡献占主体地位。而层次分析法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有力工具。为此,我们通过研究上海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估世博会的召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的影响,目标层为世博会的召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的影响,准则层依次为电力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公用事业、市政建设,方案层依次为没有召开世博时的影响、召开世博时的影响。首先我们通过层次分析法算出电力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公用事业、市政建设的相对权重,然后应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法对上海世博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作出综合的评价,应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没有召开世博和召开世博两种情况下的权重,从而得出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对于模型二,直接以GDP这个硬性直接指标来衡量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先根据上海没有申办世博会的GDP总额的相关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由此预测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2010年上海市的GDP总额;再由2002年至2009年的GDP值用线性回归预测出举办世博会情况下2010年上海市的GDP总额,并将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世博会对上海GDP的影响。 3 模型假设 3.1假设非典和奥运等重大事件对世博前的城市基础建设的投入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3.2 假设不同时期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同,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投入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3.3 假设我们查到的数据真实可靠。 4符号说明 CI为一致性指标; 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CR为一致性比率; λ为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 1,2,3,4,5 y i=分别为电力建设、交通运输、邮电建设、共用设施、市政建设2010 i 年各项投入金额的理论预测值;

2014年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设计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 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 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 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 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 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 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4 年 9 月 15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数学建模B题优秀论文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 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 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王静茹 2. 杨曼 3. 朱元霞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 号 专 用 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经济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本文选取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选择了 五届影响力较大的世博会与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定量的纵向评估。 利用互联网的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然后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给这六届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利用MATLAB 计算出了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以来六届综合性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的综合评分依次为 75.12、80.01、80、11、77.35、79.35、80.75,由表我们可以肯定上海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是继1851年伦敦世博会以来较强的。 其次我们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模型的核心思想,以年份与GDP 的对数值的二次 相关关系和上海市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与GDP 的对数值的线性关系,利用上海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分别建立无世博影响的表达式i i i x x x e Q 21210904.01117.00032.06278.81-++=,与有世博影响的表达式i i i x x x e Q 21212955.00176.00019.01211.82+-+=,两式的预测误差均在1.1%以内。与 2008年真实值比较,用表达式1Q 预测2008年的GDP 的值可以得出世博会对2008年上海市经济贡献率达到20.9%。并且在得知申办世博会后第i 年上海市固定投入总额的前提下由%1002 12?-=Q Q Q η可求出世博会对上海地区经济的持续性积极影响。如假设2011年市固定资产总投资为5600亿元,则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有16%的积极影响。 最后,经过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的两方面的评估,我们得知上海世博 会在历届世博会的经济影响力的综合评分中是最高的。由此得出,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此次世博会除了对上海的直接收益影响明显外, 世博会对上海地区经济的持续性积极影响。 关键词: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投入——产出模型 回归模型 一、问题重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分析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全国优秀论文

基于打车软件的出租车供求匹配度模型研究与分析 摘要 目前城市“出行难”、“打车难”的社会难题导致越来越多的线上打车软件出现在市场上。“打车难”已成为社会热点。以此为背景,本文将要解决分析的三个问题应运而生。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定性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及部分经济学理论成功解决了这三个问 题,得到了不同时空下衡量出租车资源供求匹配程度的指标与模型以及一个合适的补贴 方案政策,并对现有的各公司出租车补贴政策进行了分析。 针对问题一,根据各大城市的宏观出租车数据,绘制柱形图进行重点数据的对比分 析,首先确定适合进行分析研究的城市。之后,根据该市不同地区、时间段的不同特点 选择多个数据样本区,以数据样本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种数据(包括出租车分布、 出租车需求量等)的采集整理。接着,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模型的目标函数、约束条 件等。最后运用spss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计算,求出匹配程度函数F 与指标的关系式,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针对问题二,在各公司出租车补贴政策部分已知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出租车司机以 及顾客两个方面的利益,分别就理想情况与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问题一的模 型与数据结果基础上,首先分别从给司机和乘客补贴两个角度定性分析了补贴的效果。 重点就给司机进行补贴的方式进行讨论,定量分析了目前补贴方案的效果,得出了如果 统一给每次成功的打车给予相同的补贴无法改善打车难易程度的结论,并对第三问模型 的设计提供了启示,即需要对具有不同打车难易程度和需求量的区域采取分级的补贴政 策。 针对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种根据不同区域打车难易程度和需求

量来确定补贴等级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量化指标,以极大化各区域打车难易程度降低 的幅度之和作为目标,建立该问题的规划模型。目的是通过优化求解该模型,使得通过 求得的优化补贴方案,能够优化调度出租车资源,使得打车难区域得到缓解。通过设计 启发式原则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进行求解,并以具体案例分析得到,本文方法相对统一 的补贴方案而言的确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打车难的程度。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供求匹配度,最优化模型,出租车流动平衡 1

2011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A题获奖论文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要 本文旨在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建立模型对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特点、污染程度、传播特征以及污染源的确定进行有效的描述、评价和定位。 对于重金属空间分布问题,首先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应用Surfer 8软件对各数据点的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得到了直观的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图形;随后,分别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以及模糊评价标准和模型对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判。 对于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问题,基于因子分析法、问题一的结果和对各个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等因素,判断出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石油加工并推测该区域是镍矿富集区。随后讨论了污染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不同金属的污染贡献率。 针对污染源位置确定问题,我们建立了两个模型:模型一以流程图的形式出现,基于污染传播的一般规律建立模型,求取污染源范围,模型作用更倾向于确定污染源的位置;模型二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拟合二次曲面方程,在有效确定污染源的同时也反映了其传播特征,模型更加清楚,理论性也更强。 在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问题中,我们对针对污染源位置确定问题所建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同时建立了考虑了时间,地域环境和传播媒介的污染物传播模型,从而反映了地质的演变。 综上所述,本文模型的特点是从简单的模型建立起,强更准确的数学模型发展,逐步达到目标期望。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克里金插值最小二乘法因子分析流程图

一、问题重述 1.1问题背景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评价和研究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讨论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研究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污染来源以及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机理,并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和城市进一步的发展规划提出科学建议,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也有利于人类社会 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1]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 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1.2 目标任务 (1) 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分析还应收集的信息,并进一步探索怎样利用收集的信息建立模型及解决问题。 二、 模型假设 1)忽略地下矿源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2)认为海拔对污染物的分布较小,故只在少数模型中讨论其作用; 3)认为题目中的采样方式是科学的,能够客观反映污染源的分布。 三、 符号说明 3.1第一问中的符号说明 i p ——污染物i 的环境污染指数 i C ——污染物i 的实测值 i S ——污染物i 的背景值 m ax (/)i i C S ——土壤污染指数的最大值 (/)i i avg C S ——土壤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模板(全国一等奖模板)

Haozl觉得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这么样设置 版权归郝竹林所有,材料仅学习参考 版权:郝竹林 备注☆ ※§等等字符都可以作为问题重述左边的。。。。。一级标题 所有段落一级标题设置成段落前后间距13磅 图和表的标题采用插入题注方式题注样式在样式表中设置居中五号字体 Excel中画出的折线表字体采用默认格式宋体正文10号 图标题在图上方段落间距前0.25行后0行 表标题在表下方段落间距前0行后0.25行 行距均使用单倍行距 所有段落均把4个勾去掉 注意Excel表格插入到word的方式在Excel中复制后,粘贴,word2010粘贴选用使用目标主题嵌入当前 Dsffaf 所有软件名字第一个字母大写比如E xcel 所有公式和字母均使用MathType编写 公式编号采用MathType编号格式自己定义

农业化肥公司的生产与销售优化方案 摘 要 要求总分总 本文针对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计算方法问题,运用二重积分法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计算模型,分别对三种不同变位情况推导出的油位计所测油位高度与实际罐容量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 软件编程得出合理的结论,最终对模型的结果做出了误差分析。 针对问题一要求依据图4及附表1建立积分数学模型研究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并给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cm 的罐容表标定值。我们作图分析出实验储油罐出现纵向倾斜 14.时存在三种不同的可能情况,即储油罐中储油量较少、储油量一般、储油量较多的情况。针对于每种情况我们都利用了高等数学求容积的知识,以倾斜变位后油位计所测实际油位高度为积分变量,进行两次积分运算,运用MATLAB 软件推导出了所测油位高度与实际罐容量的关系式。并且给出了罐体倾斜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cm 的罐容标定值(见表1),最后我们对倾斜变位前后的罐容标定值残差进行分析,得到样本方差为4103878.2-?,这充分说明残差波动不大。我们得出结论:罐体倾斜变位后,在同一油位条件下倾斜变位后罐容量比变位前罐容量少L 243。 表 1.1 针对问题二要求对于图1所示的实际储油罐,试建立罐体变位后标定罐容表的数学模型,即罐内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纵向倾斜角度α和横向偏转角度β)之间的一般关系。利用罐体变位后在进/出油过程中的实际检测数据(附件2),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变位参数,并给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0cm 的罐容表标定值。进一步利用附件2中的实际检测数据来分析检验你们模型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靠性。我们根据实际储油罐的特殊构造将实际储油罐分为三部分,左、右球冠状体与中间的圆柱体。运用积分的知识,按照实际储油罐的纵向变位后油位的三种不同情况。利用MATLAB 编程进行两次积分求得仅纵向变位时油量与油位、倾斜角α的容积表达式。然后我们通过作图分析油罐体的变位情况,将双向变位后的油位h 与仅纵向变位时的油位0h 建立关系表达式01.5(1.5)cos h h β=--,从而得到双向变位油量与油位、倾斜角α、偏转角β的容积表达式。利用附件二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倾斜角α、偏转角β的值,用matlab 软件求出03.3=α、04=β α=3.30,β=时总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最小,其最小值为0.0594。由此得到双向变位后油量与油位的容积表达式V ,从而确定了双向变位后的罐容表(见表2)。 本文主要应用MATLAB 软件对相关的模型进行编程求解,计算方便、快捷、准确,整篇文章采取图文并茂的效果。文章最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用附件2中的实际检测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可靠,使得模型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罐容表标定;积分求解;最小二乘法;MATLAB ;误差分

2011年数学建模大赛优秀论文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的数学模型 摘要 针对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问题,本文主要考虑出警速度和各服务平台的工作量来建立合理方案。对于A区的20个交巡警服务平台分配管辖范围的问题,我们采用Dijkstra算法,分别求得在3分钟内从服务台可以到达的路口。根据就近原则,每个路口归它最近的服务台管辖。 对进出A区的13个交通要道进行快速全封锁,我们采用目标规划进行建模,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先找出13个交通要道到20个服务台的所有路径。然后在保证全封锁时间最短的前提下,再考虑局部区域的封锁效率,即总封锁时间最短,封锁过程中总路程最小,从而得到一个较优的封锁方案。 为解决前面问题中3分钟内交巡警不能到达的路口问题,并减少工作量大的地区的负担,这里工作量以第一小问中20个服务台覆盖的路口发案率之和以及区域内的距离的和来衡量。对此我们计划增加四个交巡警服务台。避免有些地方出警时间过长和服务台工作量不均衡的情况。 对全市六个区交警平台设计是否合理,主要以单位服务台所管节点数,单位服务台所覆盖面积,以及单位服务台处理案件频率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A 区的指标作为参考,来检验交警服务平台设置是否合理。 对于发生在P点的刑事案件,采用改进的深度搜索和树的生成相结合的方法,对逃亡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可能的逃逸路径搜索。由于警方是在案发后3分钟才接到报警,因此需知道疑犯在这3分钟内可能的路线。要想围堵嫌疑犯,服务台必须要在嫌疑犯到达某节点之前到达。用MATLAB编程,搜索出嫌疑犯可能逃跑的路线,然后调度附近的服务台对满足条件的节点进行封锁,从而实现对疑犯的围堵。 关键词:Dijkstra算法;目标规划;搜索;

全国数学建模获奖论文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数学建模竞赛选拔的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做题期间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研究、讨论与选拔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选拔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选拔规则,以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选拔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选择的题号是(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 队员签名:1. 2. 3. 日期:年月日

2012年河南科技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选拔 编号专用页 评阅编号(评阅前进行编号): 评阅记录(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C题数学建模竞赛成绩评价与预测 一、摘要 近20 年来,CUMCM 的规模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增长速度健康发展,是目前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本文对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的评价与预测问题进行了建模、求解和相关分析。 对于问题一,首先对广东赛区各院校2008-2011年建模奖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决策问题分为三个层次,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该模型中,将因素集{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看作准则层,将2008-2011各年建模情况看作方案层,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改进综合评判模型,解得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的总体综合评定成绩分别2.9474、2.7141,排名第一、第二。 对于问题二,首先建立单年的综合评定模型,得出广州赛区各院校2008-2011年的综合评定成绩。鉴于仅有4组数据,分别采用GM(1,1)法、回归曲线最小二乘法、移动平均法进行建模,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结果对比以上三种模型,确定了移动平均法方案最优,最终得出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的综合评定成绩分别为0.7369、0.6785,依旧排名第一、第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二。 对于问题三,鉴于附件2所给数据冗杂庞大,故从中抽取2008-2011年的建模数据作为样本,分别统计出本科组和专科组在这四年中每年获得国家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的人数;将问题一中国家一等奖、二等奖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类似问题一的特殊综合评判模型,得出本科组哈尔滨工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综合评定成绩分别为5.5117、4.6609;专科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太原理工轻纺与美术学院的综合评定成绩分别为1.3931、1.3095,名列各组第一、第二,问题三得到了较好解决。 对于问题四,除全国竞赛成绩、赛区成绩外,讨论了学生的能力、参赛队数、师资力量、学校的综合实力、硬件设施等因素对建模成绩评估的影响,考虑首先对因素集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然后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评价,用BP神经网络结合Matlab软件来进行预测,理论上问题四能够得到较好地得到解决。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GM(1,1)模型移动平均法综合评定成绩

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

2015湖南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湖南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湖南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组委会提供的试题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组委会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评阅编号(由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5湖南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评阅编号(由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评阅记录(可供评阅时使用):

湖南省首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题目航班计划的合理编排 摘要: 本文从提高飞机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航空公司经济效益等角度出发,来研究航班计划的合理编排。我们先后建立了,相关性分析模型,0-1整数规划模型,改进的0-1整数规划,鲁棒性评价模型等模型,并运用matlab,spss等相关软件对各模型进行求解,进而对题中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答。 针对问题1,首先对附件1中的数据进行了检查,并合理地更改了一些不合理的数据,例如对附件1中餐食费为0的数据我们进行了合理的更改(见附录附表1)。其次,为了找到影响航班收益的主要因素,我们求出了各航线的收益, 建立了相关性分析模型,并给出了附件1中各因素与航班收益的相关系数。通过对相关系数排序,我们找出了8各主要因素(见表1)。同时基于这8个主要因素,我们对亏损航线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针对问题2,首先根据问题中的假设条件,我们将求解航空公司收益最大化问题转化为了求解飞机利用率最高的问题。为使飞机利用率最高,我们假设每架飞机每天的最大飞行时间为17.5小时,并针对西安、天津两个独立基地以及A320、E190两种机型分别建立了4个0-1整数规划模型,并将其转化为NP-hard问题 求解。我们利用动态规划算法,通过matlab软件求解,计算出航空公司最少需要再去租4架A320机型和2架E190机型的飞机。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下个月的航班计划(见附录附表1),并计算出公司的最大收益为4237.1万元。 针对问题3,在问题2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虑了飞机累计飞行130小时就必须在维修基地停场维修24小时的条件,进而建立了改进的0-1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求解,我们计算出在问题2的基础上至少需要增加A320机型和E190机型的飞机各2架,同时列出了一份各飞机停场排班表(见表11-14)。 针对问题4,首先给出了评价航班计划“鲁棒性”的评判标准。基于该评判标准,我们对问题2中制定的航班计划的“鲁棒性”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我们发现问题2的中制定的航班计划的“鲁棒性”较差。为了提高航班计划的“鲁棒性”,减少航班延误对后续航班的影响,我们根据“鲁棒性”评判标准,建立了带有“鲁棒性”约束条件的新0-1规划整数模型。通过matlab对该模型求解,我们制定了具有较好“鲁棒性”的航班计划(见附录附表2)。 关键词:相关性分析法,整数规划,动态规划 一问题重述 航班计划是航空公司运输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计划,它规定了飞行的航线、航段、机型、航班号、班次和班期、(起降)时刻等。一个合理的航班计划应该既有助于航班的安全运行,又能提高飞机的利用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及维护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国内某个以客运为主的航空公司,该公司运行指挥中心每个月的月末都会对本月各航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