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给太原居士的开示(五台山比丘果戒)

师父给太原居士的开示(五台山比丘果戒)
师父给太原居士的开示(五台山比丘果戒)

居士问:师父,梦游是怎么回事?

师开示:梦游是被附体了,有东西在指挥着他的身体,他本人是不知道的。他虽然在梦游中,但是他还能做一些事情,出去转悠不会迷路,能躲避障碍物,能原路返回。一般这个玩意有祖传的,一代一代的往下传的。

居士问:那当他啥都不知道,非人附在他的身上的时候,他自己在那呢?

师开示:在无明里面。我们平时的瞌睡和昏沉就是一种无明烦恼,他就是在这种无明里面。

居士问:那平时老百姓讲的丢了魂,人看上去傻傻的,这个是什么状况。

师开示:那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受了很大的刺激,根、尘、识混在一起了,已经乱了,一乱就叫丢魂了。

居士问:有人说“若想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拿这个话来堵人的嘴。

师开示:净空毁谤僧宝毁谤的最厉害,但净空的“法”最兴盛,那么这个“若想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怎么解释?以前那些气功师们两三年之内,就能发展上亿的弟子,可人家没赞叹过僧,而且拿的还是佛教的经典来毁灭佛法,这个又怎么解释?你让他们回答回答。

居士问“如何克服孤独和寂寞?

师开示:要经常思维生死无常,来也是你自己来,走也是你自己走,本来就是独来独往,还怕什么孤独寂寞呢?

居士问:现在净空派的人动不动就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句话拿出来,作为弘扬《弟子规》的一个理由。

师开示:这是经中的原话,没有错。孝顺父母我们佛教从来不反对,对于世间人来说,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但我们反过来要问问他,释迦牟尼佛离开父母,出家修道,是不是“孝养”父母了?如果你凭这句话有胆子把释迦牟尼佛给否定了,那你还称什么佛弟子呢?既然你不是佛弟子,我们就没有共同语言,我对你也无话可说。达摩祖师,虚云老和尚这些历代祖师都是放弃了父母偷跑着出家修道的,那你们是不是都把这些祖师给否定了呢?如果你否定不了佛和历代祖师,那么佛和历代祖师怎么修行,我们佛弟子老老实实跟着做就是了,不要再自创一套,跟佛对着干!

佛和历代祖师没出家之前,那在世间都是很厉害的角色。要福报有福报,要智慧有智慧,那谁能比的过?这么聪明的人都只能在做世间孝子和出家修道之间选择一个,难道你能两者兼得?如果你能两者兼得的话,佛和历代祖师也能两者兼得,但是为什么他们选择出家修道,这就是给我们做的示现。所以你做到世间的

孝,你决定做不到出世间的孝。你做了一个世间标准的人,你决定做不了出世间的佛!难道你的福报和智慧比佛和历代祖师都要厉害?

我们现在老听有些人说:在家修行也是一样,在家修行也能成佛,甚至出家人还不如在家人呢。这是在毁谤佛和历代祖师,这是断人法身慧命。我就不相信,我们出家人放弃世间的这些俗事,昼夜六时专心办道,我果戒自从出家这些年来也不敢有所松懈,还算精进,就这样天天修行,还不敢说有什么成就,你们在家人每天俗事缠身,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没完没了的纠缠着你们,欲望都那么强烈,每天连几个小时看佛经,拜佛的时间都没有,你还想成佛?简直是痴心妄想,那你把成佛也看的太简单了!在家有成就的人有没有?我们不能说没有,古往今来,从维摩诘居士到历代的一些大居士们,都有在家成就的,但我们要明白一点,这些都是再来人,都是累生累世修的差不多了,这一生才能成就的,否则绝对不可能一生成就的,所以修行当然是出家好。

王凤仪老善人不怨人语录 看了开大智慧,附修忍辱精华文章,错过一定后悔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 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么?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2.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药。人若能反省,找着自己的不是(错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3. 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个不怨人,就能成佛。现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4. “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不怨人就是真阳土) 不生气,不上火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6. 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

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7. 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用事,鬼来当家。因为生气、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给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来;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当神,甘愿做鬼!8. 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9. 动性(耍脾气)是火,心里生气,才是气。佛说“七处心灯”,我说不如掐死一头。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动,道心自灭,争贪的念头就生出来了。因争生气,因贪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就是富贵,也没乐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说把心掐死,多么省事! 找好处,认不是 10.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11. 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是历史真实事件电子教案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是历史真实事件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是历史真实事件 特别提示:本文摘自果卿居士编写的《现代因果实录》 九七年七月,某地大学的一位朱女士在先生陪伴下前来五台山拜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妙法老和尚很有修行,于是约了时间特来请教。 朱女士大约三十二、三岁的年纪,中等身材,相貌端秀,肤色白皙,鼻梁上架着一付金丝镜,一幅女学者的幽雅风度。 朱女士说她的双眼从孩提时代就不好,总有火辣辣的感觉,时时隐隐作痛。为了这双眼睛,父母亲不知操了多少心,花了数不清的钱,但都没有疗效。后来,她到美国求学期间也四处求医,仍然没有办法治愈。 朱女士向师父讲述了自己眼睛的情况后,师父微闭双目,少倾,讲述了一个连我都不敢相信的有趣故事。 师父问:“你们知道传说中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吧?” 我们回答说:“知道,小孩子时就看过这出戏,以后还看过电影。” 师父说:“人们都以为这只是一出编造的神话故事,其实历史上真有其事。一些动物经过长年累月的修行会出现所谓的神通,这并不希奇。白蛇化现成白娘子,是因为她修炼过程中不能断除淫欲,误入岐途,执意想追求人世间的男欢女爱,但是大自然的法则是不允许这种人畜交媾的乱伦行为的。

即使是文明高度进步,观念迅速更新的今天,也是为社会伦理所不容的。《白蛇传》里的法海和尚阻止白蛇正是出于大慈悲心,因为白蛇如果不立即终止这种乱伦行为,并深刻地忏悔,将会毁了她多年的道业,并堕入地狱。把白蛇压在雷峰塔下,实际上是让她闭门思过、闭关修行,帮助她消除淫欲心。《白蛇传》竭尽毁法谤僧之能事。故事把慈悲的法海和尚编造成恶魔,把佛菩萨写得那么不通情理,拆散人间美满爱情。而把妖邪渲染得极富人情味,却忽略了人与畜生有根本分别这一事实。作者这样正邪颠倒、误导大众,诽谤佛教,是要背因果的。是非曲直,明眼人一看就会明白。 “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给你们听呢?因为朱女士的眼病跟这个故事有关;也是她念佛,护持佛教的德行所感,此业当了。 “‘水漫金山寺’讲的是白蛇、青蛇不听法海老和尚劝告,反而和他斗法,用邪咒调动水神兴风作浪,水淹金山的事情。当时,水神不明事理,助纣为虐,兴水淹寺,激怒了护法天神。天神以雷电击打水神,当火球将要击中水神面门的瞬间,身手敏捷的水神迅速沉入水中逃得一命。但双目已被电光灼伤,疼痛难忍。水神的部下用白绫包扎水神的双眼,护送她急去另一座山上的小庙里,求助于一个有功夫会治病的和尚。当水神去掉蒙着双眼的白绫时,修行多年的和尚被水神的美貌惊呆了,顿起爱慕之心。一念之差,功力顿消,病也治不成了。故事中的水神就是现在的朱女士,这就是朱女士你今生患眼疾的前世因缘,你今天的先生就是那个看见水神动了凡心的和尚。他是不是非常的喜欢你,照顾你呀?”

四分比丘尼戒本(诵戒专用)

四分比丘尼戒本出曇無德部 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寶華山傳戒比丘讀體依藏重刻 稽首禮諸佛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 欲護聖法財眾集聽我說 欲除八棄法及滅僧殘法 障三十舍墮眾集聽我說 毗婆尸式棄毗舍拘留孫 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文 諸世尊大德爲我說是事 我今欲善說諸賢咸共聽 譬如人毀足不堪有所涉 毀戒亦如是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 常當護戒足勿令有毀損 如御入險道失轄折軸憂 毀戒亦如是死時懷恐懼 如人自照鏡好醜生欣戚

說戒亦如是全毀生憂喜 如兩陣共戰勇怯有進退 說戒亦如是淨穢生安畏 世間王爲最眾流海爲最 眾星月爲最眾聖佛爲最 一切眾律中戒經爲上最 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 僧集不。答己集。和合不。答和合。未受大戒者出不。有者依言遣出。無者答言已出。不來諸比丘尼說欲及清淨。有者依言說之。如無答云。無說欲者。僧今和合。何所作爲。答言。說戒羯磨。 大姊僧聽。今十五日。前半月云白月十五日。後半月云黑月十五日。月小云十四日。眾僧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說戒。白如是。 諸大姊。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戒。諸比丘尼共集在一處。當諦聽。善思念之。若有犯者應懺悔。無犯者默然。默然故。知諸大姊清淨。若有他問者。即應如實答。如是諸比丘尼在於眾中。乃至三問。憶念有罪。不發露者。得故妄語罪。佛說妄語是障道法。若彼比丘尼自憶知有

罪。欲求清淨者當懺悔。懺悔則安樂。諸大姊。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姊。是中清淨不。三說 諸大姊。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諸大姊。是八波羅夷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 若比丘尼。作婬欲。犯不淨行。乃至共畜生。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一婬戒 若比丘尼。在聚落。若空處。不與。懷盜心取。隨所盜物。若爲王。若王大臣所捉。若殺。若縛。若驅出國。汝是賊。汝癡。汝無所知。若比丘尼作如是不與取。是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二盜戒 若比丘尼。故自手斷人命。若持刀授與人。若歎死。譽死。勸死。咄。人用此惡活爲。寧死不生。作如是心念。無數方便歎死。譽死。勸死。此比丘尼波羅夷不共住。三殺人戒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是历史真实事件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是历史真实事件 特别提示:本文摘自果卿居士编写的《现代因果实录》 九七年七月,某地大学的一位朱女士在先生陪伴下前来五台山拜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妙法老和尚很有修行,于是约了时间特来请教。 朱女士大约三十二、三岁的年纪,中等身材,相貌端秀,肤色白皙,鼻梁上架着一付金丝镜,一幅女学者的幽雅风度。 朱女士说她的双眼从孩提时代就不好,总有火辣辣的感觉,时时隐隐作痛。为了这双眼睛,父母亲不知操了多少心,花了数不清的钱,但都没有疗效。后来,她到美国求学期间也四处求医,仍然没有办法治愈。 朱女士向师父讲述了自己眼睛的情况后,师父微闭双目,少倾,讲述了一个连我都不敢相信的有趣故事。 师父问:“你们知道传说中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吧?” 我们回答说:“知道,小孩子时就看过这出戏,以后还看过电影。” 师父说:“人们都以为这只是一出编造的神话故事,其实历史上真有其事。一些动物经过长年累月的修行会出现所谓的神通,这并不希奇。白蛇化现成白娘子,是因为她修炼过程中不能断除淫欲,误入岐途,执意想追求人世间的男欢女爱,但是大自然的法则是不允许这种人畜交媾的乱伦行为的。 即使是文明高度进步,观念迅速更新的今天,也是为社会伦理所不容的。《白蛇传》里的法海和尚阻止白蛇正是出于大慈悲心,因为白蛇如果不立即终止这种乱伦行为,并深刻地忏悔,将会毁了她多年的道业,并堕入地狱。把白蛇压在雷峰塔下,实际上是让她闭门思过、闭关修行,帮助她消除淫欲心。《白蛇传》竭尽毁法谤僧之能事。故事把慈悲的法海和尚编造成恶魔,把佛菩萨写得那么不通情理,拆散人间美满爱情。而把妖邪渲染得极富人情味,却忽略了人与畜生有根本分别这一事实。作者这样正邪颠倒、误导大众,诽谤佛教,是要背因果的。是非曲直,明眼人一看就会明白。 “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给你们听呢?因为朱女士的眼病跟这个故事有关;也是她念佛,护持佛教的德行所感,此业当了。 “‘水漫金山寺’讲的是白蛇、青蛇不听法海老和尚劝告,反而和他斗法,用邪咒调动水神兴风作浪,水淹金山的事情。当时,水神不明事理,助纣为虐,兴水淹寺,激怒了护法天神。天神以雷电击打水神,当火球将要击中水神面门的瞬间,身手敏捷的水神迅速沉入水中逃得一命。但双目已被电光灼伤,疼痛难忍。水神的部下用白绫包扎水神的双眼,护送她急去另一座山上的小庙里,求助于一

《戒律确实很重要!》讲解

《戒律確實很重要!》講義 常慚愧學戒沙門釋定弘講於台南國學書院 2014-2-5至2-7 略科 甲一、引言 甲二、正說三 乙一、引經律論二 丙一、自利三 丁一、世善 丁二、出世善 丁三、遵佛制 丙二、護法 乙二、求戒感悟七 丙一、悔過 丙二、無戒 丙三、仰慕祖德 丙四、戒體略釋 丙五、求戒特別法 丙六、立誓求戒 丙七、增信安穩 乙三、解惑釋疑五 丙一、持戒乃宗教必須 丙二、學戒須博學反約 丙三、念佛須嚴持淨戒 丙四、弘法以持戒為本 丙五、諸祖皆尊重戒法 甲三、結勸 甲一、引言 甲二、正說三

乙一、引經律論二 丙一、自利三 丁一、世善 《四分僧戒本》: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持戒三樂) 《地持經》: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賤人身,況大人相報。 《大智度論》:人雖貧賤而能持戒,香聞十方,名聲遠布,天人敬愛,所願皆得。 丁二、出世善 《楞嚴經》: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華嚴經》: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 蕅祖於《靈峰宗論》云:「二死大海,戒為舟楫。欲受戒品,尤以發菩提心為本。蓋菩提心,正出世戒體;大小律儀,則菩提心之相也。」 《大智度論》:若求大利,當堅持戒,一切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以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又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渡,是不可得;若無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

《觀無量壽經》三福中,「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亦是往生淨土及三世諸佛之淨業正因。 《無量壽經》往生正因品曰:「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 丁三、遵佛制 《行事鈔?標宗顯德篇》:「十誦,諸比丘廢學毗尼,便讀誦脩多羅、阿毗曇。世尊種種訶責;乃至由有毗尼,佛法住世等。多有上座長老比丘學律。」 《資持記》釋云:「十誦中,佛制比丘,五夏已前,專精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然後乃可學習經論。今越次而學,行既失序,入道無由,大聖呵責,終非徒爾。 又彼律云,佛見諸比丘不學毗尼,遂讚歎毗尼,面前讚歎波離持律第一。後諸上座長老比丘,從波離學律也。 今時纔霑戒品,便乃聽教參禪。為僧行儀,一無所曉。況復輕陵戒檢,毀呰毗尼?貶學律為小乘,忽持戒為執相。於是荒迷塵俗,肆恣兇頑。嗜杯臠1自謂通方,行婬怒言稱達道。未窮聖旨,錯解真乘。且戒必可輕,汝何登壇而受?律必可毀,汝何削髮染衣?是則輕戒全是自輕,毀律還成自毀。妄情易習,正道難聞。拔俗超群,萬中無一。請詳聖訓,能無從乎?」(事鈔記卷三?三四?七) 丙二、護法 1臠:luan2,切成小塊的肉。

虾王的故事

虾王的故事 嗔恨狭隘招堕落,息嗔忏悔得解脱 ——虾王往生前的告白 这是一个有关当代人面疮的真实故事,若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虾面疮”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悟达国师和人面疮的故事①,说的是唐朝时期的悟达国师因皇帝(唐懿宗)赐予沉香法座,生起名利之心,结果宿世的冤家、西汉时期被其前身袁盎屈斩的晁错得以化为人面疮,使其备受痛苦折磨而群医束手无策,后蒙迦诺迦尊者以三昧法水相救,解开怨结,超度了冤家,得以痊愈,这就是佛教著名的《慈悲三昧水忏》的缘起。 多年前刚阅读这个故事时,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今生也会遇到类似的人和事,还会受当事众生所托来写相关文章。本文就是受其中的虾王同修所托而写,希望以此文普告大众因果不虚,以警世人切勿再杀生吃肉,自招其殃,也把虾王在往生前对世人所说的肺腑之言借此文公布于众。 事情要从2010年6月25日的深夜说起,当时我手机突然接到了一个长短信,打开一看,是相熟的华**居士的一个求助短信,她是湖北某地的居士林副林长,曾因邀请果卿居士赴当地弘法而与我建立了联

系,后来又因常与我探讨一些教理问题而相熟,现在广西北海市居住。短信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这两天她腰间长了一群一群的红色小疙瘩,分成几片,又痛又痒,如钻心一样,令她痛苦得难以忍受,她知道事关因果,白天到海边散步时,路过一家叫三婆庙的小庙,里面有观音菩萨像,就跑到像前做了忏悔,出来后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当时还打了一个妄想:“南海里真的有龙王吗?不知道会不会有缘遇到这位护法神和他的眷属们?”晚上回来后,患处疼得特别厉害,她灵机一动就到卫生间用水洗,一边洗一边观想是观音菩萨的甘露水在洗涤患处,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她自己的嘴巴突然不受自己控制的骂了起来,说到:“你这个混账东西什么都吃,虾蟹吃了那么多,我是南海的大虾王,也被你煮了吃掉,我就是带着子孙眷属们来报仇的!让你也尝尝痛苦的滋味!”华居士当时思维还是很清醒,低头一看,那一片最大的红疙瘩,竟真的就是一只大虾的形状!她马上想到自己未学佛时大吃各种海鲜的情景,当时只知大快朵颐,以为是口福,哪里曾想到过被吃虾蟹的痛苦?更不会知道这种行为只有一时之快,却最终会带来如此难以忍受的痛苦。她立刻就地跪下向虾王和眷属们忏悔,乃至于痛哭流涕,她告诉虾王,自己现在已学佛,明白因果、戒杀茹素,再也不会吃众生肉了。虾王没有再讲话,华居士看看那些红疙瘩,颜色

宣化冈解说词

张家川县宣化冈解说词 在巍巍关山脚下,在黄土高原群岭环抱的一个小山湾中,有座著名的旅游胜地——宣化冈!它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北7.5公里的查湾村,始建于清代光绪15年(1889年),经历四代人一百多年的不断修建完善,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在这里高度交流融合,在建筑艺术、汉文典籍和民族团结、家国情怀等诸多方面,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民国十一年(1922年),国民军西北第一路军总司令丁右仁路过张家川,赋诗一首:振臂一呼此磐疆,河山耕牧势犹强。 早知骑射雄西北,今见威仪似帝王。 万户蒸腾风又雨,一川填咽海还桑。 天荒地变真闲事,金碧参差宣化冈。 这首诗写出了宣化冈的险峻辉煌,也吟诵着哲合忍耶学派几代导师爱国爱教的博大胸襟及渊博的知识与思想境界,读之让人思绪万千。 这里,长眠着中国伊斯兰教哲合忍耶学派最有影响力的三代教主,是哲合忍耶的宗教活动中心。 这里,矗立着100多年来不断设计、修建、不断完善,占地20多亩,鳞次栉比、错落有序、依山就势、独有特色的中国宫殿式宏伟建筑群。 这里,每年多次举行尔曼里活动,全国哲合忍耶信教群众远道而来,虔诚上坟,记主赞圣、祈祷安宁。 每年正月十三,宣化冈拱北都会聚集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哲赫忍耶教民,沐浴焚香,口诵古兰,用盛大尔麦里纪念“为众舍生”的哲合忍耶第五代导师马化龙。透过氤氲缭绕的芭兰香雾,哲派道祖马明心踽踽独行的身影和他身后坎坷起伏的哲赫忍耶历史若隐若现。

哲合忍耶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有“高念”或“彰明”之意。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之一,公元18世纪中叶传入中国,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道祖马明心,生于1718年,殁于1781年。他幼时聪明,7岁念经,9岁时奉母命随二叔徒步沿丝绸古道赴麦加朝觐。在途中突遇风暴,二叔失踪,马明心得人营救,随后去也门道堂求学并完成朝觐。23岁(1740年),清乾隆五年回国,开始传播哲合忍耶教义,后被清政府杀害于兰州城头,并从此拉开了一幕长达近百年的血腥屠杀、流放、驱逐和迫害的史卷。 十九世纪末,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几乎被清政府赶尽杀绝,教门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劫后余生的马元章(马明心四世孙)和其弟马元超历经千难万险,从西南辗转西北,流离数年,终于在1875年落脚张家川。1882年,马元章、马元超二人用重金买回了被清政府屠杀的第五代导师马化龙及其三弟马成龙等人的颅骨,秘密埋葬在张家川北山,1889年,马元章在马化龙的墓地上建起了八卦圆顶屋,始称“北山拱北”,1915年,马元章将北山拱北取名宣化冈,“宣化”即宣扬,教化之意,并修建了观光楼。 马元章本是人中翘楚,谦谦君子,他生于公元1853年,自幼聪敏好学,精通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长于谋略,是哲赫忍耶历代教主中兼通汉、阿两文并有论著的唯一人物。他在宗教上除遵循马明心的教导外,还接受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刘介廉的宗教思想,强调结合儒家思想,宣扬伊斯兰教义。马元章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哲赫忍耶学派的一些主张进行了改革。他说:“伊斯兰教是为活人创立的,不是为死人创立的,我们都‘舍西德’了,《古兰经》叫谁念?绿旗(伊斯兰教的旗帜)叫谁举?‘舍西德’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最后迫不得已的。自找的死,就不是‘舍西德’,教门未成身先死是最大的遗憾!”。 宣化冈自建立伊始,马元章兄弟就主张和汉族人民和平共处,荣辱与共。民国十八年,陕甘两省大灾,马元超拿出道堂内仅存余粮,不分回汉一律救赈,他施药贷谷的精神,让汉族同胞送上了“马大善人、马三善人”的美称。马元章、马元超兄弟的

四年不间断放生,收获许多,改变许多,望大家坚持不退转

四年不间断放生,收获许多,改变许多,望大家坚持不退转因为工作忙碌,虽然放生依旧,但近年很少来贴吧了,看到放生吧从最初的两三百人到现在的两万余人;从最初冷清的几面帖子,到现在三万多主题,近70万帖子;从最初粘贴复制,到现在那么多精彩的放生记录和高质量原创帖;从最初乃至发展中期的屡遭质疑和遭受攻击,到现在贴吧氛围的宁静和谐,让我感动的是善念把我们团结聚集在一起,感动的是一批又一批贴吧团队的默默付出感动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因此而走上放生吃素的慈悲之路,走上断恶向善的解脱之路。 一些老吧友们可能还记得我,我和老婆共同吃素放生已有四年,在放生吧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放生经历,这四年走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放生改命是真实不虚的。 一、放生让我和老婆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愉快生活 在没有接触佛法之前,我和老婆也是“大奸大恶”之人,做了很多错事和坏事,可以说人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面相恶化,没有工作,生活不顺,如果说不是因为吃素放生学佛,现在一定过得非常悲惨。 2011年观音菩萨诞,我和老婆在当地寺院门口收到善心人士给的果卿居士《现代因果录》一书,看完后,大受震撼,决定吃素放生,那天我们花了20几块钱,从超市买了7、8尾小鲫鱼在河边放生,那时也不会念什么仪轨咒语,只会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两个圣号,望着小鱼儿们欢快地游向远处,内心第一次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愉快。 就这样,放生的数额越来越大,放生的物命越来越多,到了后来,几乎是省吃俭用,剩下的所有收入都用来放生和做善事。 2011年,老婆非常幸运地考入机关工作,本来只招1人的岗位,在面试时,另外两人居然没来。虽然工作地点不在本地,但也距离不远。 2012年,我也幸运地考入机关工作,虽然在最基层,苦点累点,但得到领导重用、同事钦佩,感到发挥了所长。 有了稳定的收入,虽然工作忙,但放生救生的能力就更大了,这样一天天过去,福报一天天积累,到了2013年,我又到了更好的平台发挥所长,又得到了更多更大的领导的关注和赏识。2014年,我老婆也回到了本地,工作也更加轻松,待遇也更好了。 到现在,我和老婆相恋7年,虽然双方家庭没有阻止住我们在一起,但到2014年年底,我们才真正领证,这一切很不容易。 二、放生让我和老婆气场发生了改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场,这就是为什么阅历丰富的人一看对方,就能猜到对方的职业,摸透对方的性格,因为气场会说明一切。 外在形象变好了。在很多人眼里,都以为我和老婆是兄妹,而不像夫妻,眉宇间都是透彻不一样的气息。还有人说看到我和老婆走在一起,就好像一对金童玉女,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比原来的形象好了不少。对比身边的朋友,我们显得比实际年龄小,不少人因为吃肉喝酒邪淫开始有横肉,开始发福时,我们还是保持了较好的形体。 身心很愉悦。对我们来说,烦恼的事情很少,或者是说引起我们烦恼的事情不多,即使有让很多身边人会想不开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也很容易释然,不记得仇恨,不记得忧伤。

好好活着,不要生气

好好活着,不要生气 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是很傻的行为。 有一天,一位妇人去找高僧求教,高僧听了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里,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还是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 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为什么?”“气也没办法啊!” 高僧又离开了.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高僧笑道:“你还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中还有气根。”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道:“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我们的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样,转瞬间就和泥土化为一体,光阴如此短暂,生活中一些无聊小事,又哪里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生气呢?相信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为琐事生气的经历,无非是为了争高低、论强弱,可争来争去,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 你在这件事上赢了某个人,保不齐会在另一件事上输给他,输输赢赢,赢赢输输。当你闭上眼睛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你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样的:一无所有,两手空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不要把时间耗在争名夺利上,不要总把“就争这口气”挂在嘴边。真正有修养的人会把这口气咽下去,因为气都是争来的,你不争就没气,只有没气你才会做好事情.也只有没气你才会健康的活着。 阿弥陀佛!

善缘的空间精彩纷呈,不要急于离开: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四分尼戒本

四分尼戒本(并序)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 夫戒者,乃是定慧之宏基、圣贤之妙趾,穷八正之道、尽七觉之源。然既树五制之良规,传须获实;扬六和之清训,学者知诠。窃寻流行,总有四本,据其理虽复同、会其文则有异,致使弘扬失于宗叙、修奉乖于行仪,亏鹿野之微言、紊龙城之要旨。故今详捡律本,参验戒心,依于正文录之如左,庶使顺菩提之沙业、成实相之嘉谋,作六趣之舟航、为三乘之轨躅者也。 四分比丘尼戒本 后秦三藏佛陀耶舍译 稽首礼诸佛,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众集听我说。 欲除八弃法,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众集听我说。 毗婆尸式弃,毗舍拘楼孙, 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

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间者, 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死时怀恐惧。 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净秽生安畏。 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半月半月说。 “僧集?”(答云:“僧集。”) “和合?”(答云:“和合。”) “未受大戒者出?”(有者,遣出。遣已,答言:“已出。”无者,答:“无。”)

“不来诸比丘尼,说欲及清净?”(有,依法说。无,答言:“无。”)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答言:“说戒羯磨。”) “大姊僧听!今十五日,众僧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说戒。白如 是。”(“作白成不?”答云:“成。”) “诸大姊!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姊清净。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尼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故妄语者,佛说障道法。若彼比丘尼,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诸大姊!我已说戒经序。 “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如是至三)。 “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姊!是八波罗夷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若比丘尼,作淫欲,犯不净行,乃至共畜生。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在聚落、若空闲处,不与,怀盗心取;随所盗物,若为王、若王大臣所捉,若缚、若杀、若驱出国:‘汝贼!汝痴!汝无所知。’若比丘尼作如是不与取,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故自手断人命,若持刀授与人,若叹死、誉死、劝死:‘咄!人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作如是心念,无数方便,叹死、誉死、劝死。此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尼,实无所知,自叹誉言:‘我得过人法,入圣智胜法,我知是,我见是。’后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求清净故,作如是言:‘诸大姊!我实不知、不见,而言我知、我见,虚、诳、妄语。’除增上慢。是比丘尼波罗夷,不共住。

五戒

居士五戒 有不少皈依佛门多年的居士,都对居士五戒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为了令大家能够正确地进行取舍,今天简单地介绍一下居士五戒。 一、总述 戒律包括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等。其中的居士五戒,是佛陀对佛教徒的起码要求。 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就可分为两种——在家人和出家人。因为出家人不用处理很多的世俗事务,可以毫无牵挂地将所有身心都投入到修行当中,所以对出家人的要求就比较高。作为出家人,就应受持难度较大的沙弥戒与比丘戒等等; 而作为在家人,则需要面对各种生存的压力、世事的牵绊,所以相对而言,就往往达不到太高的标准。因此,佛陀对在家人戒律方面的要求也就比较低。即便如此,作为在家人,也必须受持不同层次的居士戒。 居士五戒属于别解脱戒。为什么称为“别解脱戒”呢?所谓别解脱,也即别别永久解脱或分

别永久解脱的意思。分别解脱的内涵虽然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就是谁受持该戒,谁就会得到永久解脱的意思。比如说,两人当中一人受戒,而另一人不受戒,则受戒的人可以获得永久的解脱,不受戒的人就不能获得解脱。 是否所有人所受持的杀盗淫妄酒五戒都称为别解脱戒呢?并非如此。杀盗淫妄酒五戒可分为三个层次——世间的五戒、小乘的五戒以及大乘的五戒,共计十五条戒。也就是说,不杀生戒可以分为世间的不杀生戒、小乘的不杀生戒以及大乘的不杀生戒三种。举一反三,不予取(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酒戒也都可分为三种。区别三个层次的依据,就是以前所讲的三个差别。 同样,沙弥十戒也可分为三种,也即三十条戒,包括世间的十戒、小乘的十戒以及大乘的十戒;依此类推,二百五十三条比丘戒,三百六十多条比丘尼戒等等,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世间的戒律、小乘的戒律以及大乘的戒律。 是否属于别解脱戒,就要根据受戒人的动机来判定。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的动机,是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为了来世可以转生为天人,或

比丘戒的意思-比丘戒是什么意思

比丘戒的意思|比丘戒是什么意思 尼三十)、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其余十诵律、五分律、善见律毗婆沙、巴利戒本、西藏戒本等所传各异。受此戒时每有特别受戒之作法,例如具备三师七证、白四羯磨等条件。又由具足戒中抽取五戒、八戒等,相应于根机而令遵守之,并次第诱导,乃持具足戒之前方便,称具戒方便。受戒之资格则不得与十三难十遮互相抵触。 我国僧尼自隋唐以降,皆依四分律受戒;并特于受持具足戒外,加受四重四十八轻戒之菩萨戒。此外,欲受此等具足戒者,当得身体强健,诸根具足,无有聋盲等众患,身器清净,无有边罪、犯比丘尼、贼住等杂过,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已受沙弥(尼)戒,且年龄已满二十岁而未逾七十岁之间。盖具足戒亦仅标示主要之戒律,令持戒者由此而于一切境界中远离罪恶,趋于圆足,故谓具足戒。若就戒数而言,实系无量无边,须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比丘经典总有三藏。在家俗侣得闻二藏,谓论及经。毗奈耶教是出家轨式,俗不合闻。《戒本疏行踪记》(引十住毗婆沙论)云三藏为言,律藏胜故、蜜故、为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大智度论》毗尼中说白衣不得闻律,《分别功德论》:毗尼者禁律也,为二部僧,非沙弥清信士女所可闻见。杨仁山居士在《大藏辑要》序例中说小乘律,声闻调伏藏,非受具戒者,不宜检阅。释道安在《增一阿含经》序中说:此经往往有律语,有些在外国不许沙弥与在家人阅读。而今以后,幸共护之,使与律同,此乃兹邦之急者也。斯谆谆之悔,幸勿藐藐听也。戒律是如来秘宝,古来不轻以示人。小众不得听大众的说戒羯磨,所以古德多认为未受具足戒者,亦不得阅读大戒,否则便成贼住而障受大戒。即不得听,也不得读。《僧祗律》中规定,比丘若向未受具人说五篇七具之名,便犯越毗尼罪,这是比丘不应鼓励小众及俗人看律的有力根据。

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

佛教研究 道安之佛经翻译及翻译思想考述 俞森林 提 要:道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虽不通梵语,但他整理考校旧译佛经,主持并参与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功不可没。他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的五失本,三不易!等翻译思想也为后世佛经翻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佛经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考察道安对佛经翻译事业的贡献及其翻译思想。 俞森林,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 主题词:道安 佛经翻译 翻译思想 道安(312-385),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县境)人,12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24岁师事佛图澄。他一生博览众经,注经作序,编撰经录,注释佛典,制定僧尼轨范,主持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正是在道安及其众多弟子的努力下,中国佛教逐渐扎根中国,并开始走向隋唐发展的高峰。本文拟考察道安对佛经翻译事业的贡献及其翻译思想。 一、整理、考校旧译佛经 大约公元335年,道安师事佛图澄,在禅修、戒律、毗昙、般若等佛学理论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佛图澄去世后,为避石氏内乱,道安在河北、山西一带山居,与竺法济、竺僧辅和竺道护等共同研究安世高翻译的#阴持入经?、#道地经?和#大十二门经?等禅学经典,并为之作注。公元364年以后南下襄阳,集中研习般若学。除每年讲两次#般若经?,并对#般若?#道行?#密迹?和#安般?等经作注之外,道安收集整理前朝旧译佛教经典,其#综理众经目录?便是在此期间产生的。 道安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系统整理译经,编纂经录的佛教学者。佛教传入中国以来,许多印度、西域及汉族僧人把大量佛经译成汉文,社会上流传的各种手抄经本已经很多。有的佛经有多种不同译本(异经!),有的已不知译者(失译!)和译出年代,并且出现不少中国人编撰的伪托佛经。道安以前,虽有一些佛教学者编撰经录,对已有的佛典进行过整理,然诸录但列经名!,对品类时代盖阙而不纪,使得后人披览莫测根由!%,传经之人,名字弗记,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在此背景之下,道安着手撰写#经录?,以总集名目,表其时人,铨品新旧!&。 道安视外来译经为真经,中国人编撰者伪经!。他据此标准对当时已有佛经进行对照考证,编纂经录,其所著#综理众经目录?,或称#道安录?、#安录?,虽已佚失,但从梁僧祐的#出三藏记集?中可知其概貌。 #安录?包括古异经录(收录早期译出且已散失不全的佛典残篇92部92卷)、失译经录(收录译者姓名不详的佛典142部147卷)、凉土异经录(收录遗失译者姓名、流传于甘肃黄河以西地区的佛经59部79卷)、关中异经录(收录遗失译者姓名、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佛经24部24卷)、疑经录(收录道安鉴定为伪托的佛经26部30卷)等五部分,以译人年代为次,自后汉安世高至西晋末法立,共著录17家,343部、372卷。 #安录?开中国佛典目录学之先河,为后来长安译经作了很好的铺垫。僧祐评价#安录?云:爰自安公,始述名录,诠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征,实赖伊人!,众经有据,实由其功。!?

佛教中部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简解: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三途:火途、刀途、血途。 四谛:苦、集、灭、道。 四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勿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五根:信根、进根、定根、念根、慧根。 五力:信力、进力、定力、念力、慧力。 五蕴:色、受、想、行、识。 五戒:杀、盗、淫、妄、酒。 五利使:见惑的五大类,即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五顿使:思惑的五大类,即贪、嗔、痴、慢、疑。 五邪命:五种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 六道:天、修罗、人、畜生、鬼、地狱。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七菩提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八圣道分: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识盛。

八难: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无想天难、北俱芦洲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每一谛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共十二行法轮。 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劝修转: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见思烦恼:即执着,共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断见惑超三恶道、断思惑超六道。 尘沙烦恼:即分别, 无明烦恼:即妄想, 佛教的名称: 佛:觉悟的人,即快乐无忧名为佛。 菩提萨埵: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2016修订)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2016修订) 【法规类别】宗教事务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中国佛教协会 【发布日期】2016.09.20 【实施日期】2016.09.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业规定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 (2016年9月2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和《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中汉传佛教教职人员须圆具三坛大戒的规定,使传戒工作得以如法如律地进行,确保中国佛教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举办传戒法会,须经中国佛教协会统筹安排、审批。特殊情况下,须由中国佛教协会商得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未获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批准,不得发布与传戒法会相关的公告。

第三条中国佛教协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为传戒法会的主办单位,寺院为传戒法会的承办单位。 第四条全国汉传佛教传授三坛大戒,每年掌握在十次左右。 第五条传授三坛大戒的新戒人数,每期规定在三百五十人以内(同期传授二部僧戒的两座寺院,每寺不超过三百五十人)。 第六条传授比丘尼戒一律实行二部僧授戒制度。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对符合条件并同意其受戒的人员,须同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交备案要求的相关材料。举办传戒法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应及时将外省受戒人员是否取得比丘、比丘尼资格的情况函告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 第八条传戒寺院所需戒牒一律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编号、颁发。 第九条传戒期间,必须分别讲授戒本,组织新戒学习戒相律仪,不得举办与传戒法会无关的其他活动。戒期不得少于四周。传戒仪轨中烫香疤的习俗,应予废止。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济群法师《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济群法师发布时间:2011-6-19 1:48:55繁體版 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为什么叫戒律?戒与律有什么不同?戒律有哪些种类?出家人学戒、持戒,究竟为了什么? 一、戒的名称 戒为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法修学的基础项目,内涵广泛而名称众多,如戒、律、波罗提木叉等。了解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1.戒】 戒,梵语尸罗,意为清凉。所以名之为清凉,主要是就其作用而言。正如《大乘义章》所说: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在我们内心,三毒烈火时时燃烧,不曾少息。由此带来的煎熬、痛苦和热恼,又会引发诸不善行,成为新一轮痛苦之因,使烈火继续蔓延,所谓“贪恚痴火常炽然”。而戒正是止息热恼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清凉的内涵。 那么,戒又是从哪些方面止息热恼呢?首先是远离。烦恼由因缘所生,我们会随妄境而转,也会被内在无明所扰,起贪嗔,起爱恨,起种种烦恼。而戒能使我们远离引发热恼的因缘,避免使内心陷入不良情绪。 其次是依靠戒体所具备的防非止恶的功能。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就像铠甲在身,使烦恼不再有可乘之机,从而获得内心清凉。 此外,戒还能警策身口意三业。《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说: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依戒行事,能使我们言行清净,举止如法,远离扰乱内心安宁的种种恶缘。 当然,戒的作用主要在防御,并不能将烦恼彻底铲除。如果仅仅持戒,即使烦恼暂时没有现行,但种子还在。所以我们还要将心安住于佛法,不断培养内在

佛法有五种缘起(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有五种缘起(xxxx果戒) 师开示: 藕益大师重制毗尼的时候就说过,玄奘法师当年去印度求学的时候,就看到印度有大乘、声闻各种不同的寺庙,这和我们国家的禅宗、净土宗、律宗各种道场共同存在是一回事。像我们国家的律宗道场就是以学修声闻戒为根本,重在树僧相,为了自利,类似于印度的小乘道场。而菩萨戒是以利生为根本,禅宗就是以大乘菩萨戒为主,相当于印度的大乘道场,而净土宗还是摄在大乘里面。 所以,我们国家的三坛大戒重在利生,但是在利生之前你首先得自利,因此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先受比丘戒,如果没有比丘戒,你连僧相都树立不起来,你连自利都拿不下来,你怎么能利益众生呢? 居士问: 有人说,过午吃饭是畜生的种性,这个对吗? 师答: 贪著物欲是饿鬼的种性,贪著情欲是畜牲的种性,求知而解惑是人道的种性,知见坚固、争强好胜是修罗的特点,清高傲慢不染俗流是天道的特征,噌恨炽盛、心狠手毒是地狱的种性。除此之外,佛法有五种缘起,分别是业感缘起,属于藏教;阿赖耶缘起,属于通教;真如缘起,属于别教;法界缘起,属于圆教。此外就是密宗的六大缘起。 佛在上午应供,畜生在下午应供,饿鬼在晚上应供,这是业感缘起。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这对修行人们来说不能不谨慎,所以佛教的每个戒律都会感应相应的果报,三皈、五戒最为重要,受八关斋戒和菩萨戒的居士及所有的出家人等,对持午、不贪金钱等,所有的戒都如果能努力守护的话,果报岂在人天?当知如来制戒,不为增生,只为一切众生令得正觉菩提。 当然,通教对藏教而讲是了义的,所以我们就依通教,而不依藏教。如果把别教和通教放在一起,别教就是了义的,我们就依别教而不依通教。当别教和圆教放在一起,我们就依圆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