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精品推荐)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专练 专练三 静态数据分析型【优品】

专练三静态数据分析型

产输比是指流域内产沙模数与河流出口水文站控制区输沙模数之比,产沙模数等于区内年均产沙量除以该控制区面积,输沙模数是水文断面实测输沙量除以水文控制区面积。下图为“林草梯田覆盖率变化对流域产输比的影响图”。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造成黄土丘陵区与砾质丘陵区产输比差异的因素是( )

A.气候B.土壤

C.地形D.植被

2.有关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砾质丘陵区输沙量大于黄土丘陵区

B.林草梯田覆盖率越高产沙量越大

C.产输比越大水土保持效果越好

D.产输比越小输沙量越小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产输比是指流域内产沙模数与河流出口水文站控制区输沙模数之比。因此黄土丘陵区土壤颗粒小,易被输送到河口区,输沙模数大,产输比小。砾质丘陵区砾石多,砾石较重,不易被输送到河口,输沙模数小,产输比大。造成黄土丘陵区与砾质丘陵区产输比差异的因素是土壤,B对。气候、地形、植被差异不明显,不是主要原因,A、C、D错。第2题,砾质丘陵区输沙量小于黄土丘陵区,A错误。林草梯田覆盖率越高产沙量越小,产输比越大,B错。产输比越大,输沙量越小,水土保持效果越好,C正确。产输比越小,输沙量越大,D错误。

(2018·镇江高三模拟)我国人口众多,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下图为“我

国各省新增城镇人口与商品房销售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图中反映2011~2015年的情况正确的是( )

A.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也最多

B.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低的都为西部省份

C.经济发达省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多

D.江苏、广东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导致新增城镇人口多

4.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带来的影响是( )

A.增加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

B.造成农村经济的倒退

C.提高城镇老年人口比重

D.造成严重的排外情绪

答案 3.D 4.A

解析第3题,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份为山东,商品房销售面积最多的是江苏,A错误;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低的并非都为西部省份,如海南,B错误;天津、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并不多,C错误;江苏、广东等地经济发达,自然增长率低,新增城镇人口多,主要是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导致,D正确。故选D。第4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会导致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压力加大,A正确;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会影响农村经济,但不一定会导致农村经济倒退,B错误;城镇增加的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会降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C错误;D选项与事实不符,D错误。故选A。

(2018·南京市、盐城市高三调研)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于北京时间2016年6月16日在上海正式开园。下图为“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部分省级客源市场份额比重及人均GDP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M、N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湘、豫 B.浙、甘 C.晋、黑D.京、鄂

6.关于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的省级客源市场份额差异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皖人均收入比津高,旅游人数较多

B.赣距旅游地比鲁远,旅游人数较少

C.人均GDP最高,所以沪旅游人数最多

D.苏人均收入高且距离近,旅游人数较青多

答案 5.B 6.D

解析第5题,苏、沪、浙三地经济发达,且距迪士尼公园最近,客源市场份额比重高,点M为浙江;甘是四选项中距迪士尼公园较远且经济最落后的省区,符合点N客源市场份额比重及人均GDP都低的特点,点N为甘。故选B。第6题,皖人均收入比津低,因距上海较天津近,旅游人数较多,A错误;赣距旅游地比鲁近,但经济水平不如鲁,旅游人数较少,B错误;迪士尼公园位于沪,所以沪旅游人数最多,C错误;苏人均收入高且距离近,旅游人数较青多,D正确。故选D。

(2018·徐州市高三模拟)渭干河绿洲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缘,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光热和土地资源,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下图为“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盐分含量垂直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渭干河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盐分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地的土壤盐分大量集中于土壤表层

B.耕地的土壤盐分始终小于草地和荒地

C.草地的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迅速减小

D.耕地的土壤盐分呈现出上下部高、中间低的特征

8.荒地的土壤盐分呈现图示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灌溉 B.蒸发 C.降水 D.地形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荒地的土壤盐分大量集中于土壤表层,A对;耕地的土壤盐分与草地的土壤盐分有部分相等,B错;深度大于50cm时,草地的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C错;耕地的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D错。第8题,荒地的盐分大量集中于表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盐分大幅度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原因在于受蒸发作用的影响,盐分被大量搬运至表层。故选 B。

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主要根据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各种车辆车道行车的比例、行车的路面状况等决定的。人流量大的地方,红绿灯时间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到车让人。下面是“某城区四个路口,甲、乙、丙、丁的红绿灯时间长度统计表”。据此回答9~10题。

9.甲、乙、丙、丁四路口距市中心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丁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

C.居住区D.行政区

答案9.A 10.A

解析第9题,距离城市中心近,行人流量大,设置红绿灯时考虑行人红灯时间会长些。甲地红灯时间长,距离市中心近。A项正确。故选A。第10题,丁地红灯时间短,说明道路上行人较少,可能是工业区,人口少车流量大。A项正确。故选A。

下图为中国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河流域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B.草地

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

12.该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B.松花江

C.淮河D.珠江

13.该河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体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大,但日蒸发总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水体深度

C.气候条件D.水体含沙量

答案11.B 12.A 13.C

解析第11题,日蒸发总量为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图中草地日蒸发量较小,但日蒸发总量远远大于其他,说明草地面积辽阔。第12题,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大;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干旱盆地,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未利用地面积广,植被以荒漠、草地为主,因此最可能是塔里木河。松花江、淮河和珠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开发程度高,未利用地面积小。第13题,水体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大,但日蒸发总量小,说明当地陆地水缺乏,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干燥,降水少,故C正确。同流域相邻的不同利用类型土地接受的太阳辐射是一样的;水体深度和水体含沙量对蒸发量影响不大,故A、B、D错误。

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指标,反映了某一区域要素在高一级区域的地

位和作用,区位熵值越大,说明地位和作用越高。下表是2016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各圈层区位熵(如核心区居住用地的区位熵是核心区居住用地面积与核心区总面积的比值比上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据此完成14~15题。

14.圣彼得堡城市化正处于( )

A.虚假城市化阶段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15.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的原因是( )

A.人口密度B.规划建设

C.土地价格D.产业结构

答案14.B 15.D

解析第14题,材料显示,圣彼得堡市的近郊区居住、商业区位熵高于平均值,且高于老城区,这说明近郊区正处于城市化阶段,据此选B。第15题,表中显示,核心区、近郊区的居住区、商业区的区位熵较高,而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这很明显是由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不同造成的,产业结构影响人口分布,工业区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规划建设、土地价格都不是主要因素,选D。

(2018·泰州模拟)纳木错(图1)位于藏北高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湖面封冻,冰面厚达2m。7月,某科考队前往纳木错考察湖泊水温的垂直变化。图2示意科考队员绘制的某观测点7月水温垂直变化。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2示意的水文观测点是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图2中7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15 m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

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

C.地表径流汇入量大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

18.推断纳木错水温垂直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

A.1月中旬B.3月中旬

C.5月中旬D.7月中旬

答案16.B 17.A 18.C

解析第16题,结合图1中甲、乙、丙、丁的水深与图2水文观测点的水深可知为乙地。第17题,由图可知,表层到水深15米处水温几乎一致,说明受热均匀,热量接近,湖水表层气温变化受外界影响较大,该种分布说明表层到水深15米处光照强烈且水质好,受热情况接近,据此选A。第18题,纳木错湖冬春表层封冻,水温垂直差异大,A、B错。5月湖面应该刚解冻不久,水温上升不多,与湖水深处水温相差不大。7月湖面水温最高,水温垂直差异大,据此选C。

(2018·苏州模拟)2018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2017年出生人口1 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将消失一半。下图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高峰,推测历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 )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

C.1970~1980年D.1980~1990年

20.“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 )

A.出生人口数量太少

B.全面二孩政策失效

C.整体人口极度老化

D.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

答案19.B 20.D

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图中20~24,25~29和40~44,45~49为两处明显的高峰,结合常识妇女20岁左右进入生育年龄,20~24,25~29岁年龄段人口可能是40~44,45~49岁年龄段的后代,从而推测,最高峰应是40~44,45~49出生的时间(1965~1974年)。1971年中国开始全面计划生育,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故选B。第20题,人口形势雪崩,关键在于未来形势发展,出生人口数量比预期的少,不是现有人口数量少;全面二孩受生育成本高、生育观改变等影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但不能定论为失效;结合中国人口结构图可以得出人口老龄化未来会加速发展;民众整体生育意愿走低,如低生育率不能逆转,人口可能消失一半,因此人口雪崩主要指未来的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故选D。

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为“1988~2014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读图回答21~22题。

21.以下时段中河段河道变宽的是(双选)( )

A.1991年B.2000年

C.2007年D.2013年

22.关于图中所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该河段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

B.河道宽窄的变化与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关

C.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小可能是上游水库投入运行

D.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大可能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

答案21.AD 22.BC

解析第21题,由图可知,该河段1991年和2013年左、右岸都被侵蚀,河道展宽,A、D正确;2000年左岸淤积大于右岸侵蚀,河道变窄,B错误;2007年右岸淤积稍大于左岸侵蚀,河道不会变宽,C错误。第22题,仔细读图可知,2001年之前该河段两岸淤积侵蚀年变率较大,A错误;河道宽窄的变化取决于侵蚀和淤积的对比,与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关,B正确;从图中可知,河道宽度变化幅度总体趋于变小,D错误;上游水库的投入运行可使河流流量维持平稳,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小,C正确。故选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