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被假象蒙蔽

为什么会被假象蒙蔽

为什么会被假象蒙蔽

我们每天都看到,早晨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落到西方,眼前的这个状况,使我们感到太阳好像每天都围绕地球转一圈,可能,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地球中心说”的根据了。但是,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于是,他们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科学实验进行研究,终于得出了结论:真实的状况恰恰相反,不是太阳围绕地球旋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并且自转。于是,“太阳中心说”取代了“地球中心说”。

其实,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假象。当然,假象也是一种现象,不过,它与一般的现象不同。在通常的情况下,事物一定的现象,是以肯定的形式反映它的某种本质的;假象这种特殊的现象,虽然也反映事物的本质的一个方面、一种规定、一个环节,但是,它是以歪曲的、颠倒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某种本质的。这样,事物的假象,就会给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造成干扰,甚至颠倒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以假乱真,从而使我们受到蒙蔽。

不但在自然界有许多假象,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也有不少的假象,而这样的假象,许多都是人为的。由于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假象是不能靠就事论事所能识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揭露假象,正确认识本质,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这就是必须增强哲学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是因为,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不是人们的感官能够直接看到的,必须通过人的抽象思维活动,以概念的形式,在理性上才能加以把握。可见,有一个哲学头脑,对于识破假象,不受蒙蔽,实在太重要了。

从人的认识过程的这个特点来看,假象或许有自己的特殊认识功能,它很可能是催生人的智慧的一个教师。诚如一句人生箴言所说,世界上如若没有虚假,就不会有怀疑;如若没有怀疑,就不会有探索;如若没有探索,也就不会有智慧、知识和天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练习 (6)

自测练习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A.客观性 B.辩证性 C.实践性 D.系统性 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A.投身社会实践 B.认识客观规律 C.加强主观努力 D.制订周密计划 5.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A.共同的发展规律 B.共同的发展过程 C.共同的本原 D.共同的形式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7.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 8.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 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0.中共十六大报告既充分肯定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又实事求 是地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为前者是主流,后者是支流。这是用() A.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马原题库 全

马原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C】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2.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D】 A.批判其错误观点B.吸收其合理思想C.把二者结合起来D.批判地继承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逻辑推理的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B】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5.空间是指【B】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6.规律是指【A】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 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7.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C】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B】 A.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B.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C.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D.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12.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D】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B. 医生给病人作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14.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B】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D.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B】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17.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24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24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 1.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表现在( ) (分数:2.00) A.思维根源于存在√ 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是存在的固有属性 D.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恩格斯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即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基本问题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容割裂。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这属于本体论的内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认识论的内容。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本身的存在和本质的理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与发展的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不能脱离本体论;同时,本体论问题是认识的结果,解决本体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认识论的问题。选项C把思维看作是存在的固有属性,这等同于是在说“凡是存在都有思维”,实际上这是原始人所认为的万物都有灵魂的“物活论”观点。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选项AB。 3.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哲学都是世界观√ B.世界观都是哲学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二者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中的一种,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所以,世界观的外延要大于哲学。就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可以说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故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4.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正确理解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混淆了物质的属性与物质本身√ D.是正确的命题,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解析:解析:分析题干:通过对题干及选项的分析,可知本题关键词是“物质”、“运动”,由此判断本题考点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的原因也在物质自身。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分析选项:题干充分反映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因此而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认为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但不是说两者没有区别,不能把物质的属性同物质本身等同起来。所以,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是BC。AD选项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故排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A.客观性 B.辩证性 C.实践性 D.系统性 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A.投身社会实践 B.认识客观规律 C.加强主观努力 D.制订周密计划 5.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A.共同的发展规律 B.共同的发展过程 C.共同的本原 D.共同的形式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7.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 8.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0.中共十六大报告既充分肯定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为前者是主流,后者是支流。这是用() A.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看问题 11.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融合 D.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12.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C.真象是相对稳定的,假象是活跃易变的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试题 姓名:专业: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运动绝对性原理 B.普遍联系的原理 C.矛盾普遍性原理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3.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5.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6.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逻辑推理的方法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9.量与事物的关系() A.量与事物直接同一 B.二者不是直接同一的 C.事物可以没有量 D.量可以脱离事物 10.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 C.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表现本质 D.真象是稳定的,假象是多变的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1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法观点 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物质的可知性 B.运动的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发展的规律性 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错觉和假象

“真象与假象、假象与错觉”关系的比较 有人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有人说:“不要相信你的眼睛,你的眼睛也会欺骗你。要相信你的大脑。”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分清真象与假象、假象与错觉的关系。 一、真象与假象的关系 1. 区别: (1)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而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2)例如,苹果落地的现象,是真象。月亮在晚上发光的现象,是假象,月亮本身不发光,但皓月当空时,使人感到它是个能发光的天体。 2. 联系: 真象与假象都属于客观范畴,都是客观的东西,是本质的表现形式。 二、假象与错觉的关系 我们可做一个小实验:我们把自己的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盆中和冷水盆中,感觉一个是热的,一个是冷的,这种感觉是正确的。然后再把自己的两只手同时放入温度一样的温水盆中,先前放入热水盆中的手此时感觉水是冷的,先前放入冷水盆中的手此时感觉水是热的。其实这盆温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但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这究竟是假象还是错觉呢?下面我们对假象与错觉作一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1. 区别: (1)假象是由客观事物本身决定并歪曲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留给人的印象,不是感知上的错误,而是人们由于客观事物外部实际表现的反映。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知,是对被感知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既不属于客观事物,也不是客观事物本质的某种体现,它表明的是客观事物与主观反映者之间的矛盾。 (2)假象是属于客观范畴的东西,错觉是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 2. 联系: 假象是引起错觉的一个主要原因,错觉是由于人们受假象迷惑的结果。 因此,假象不是错觉。人们对同样温度的水感觉差异很大,这是一种错觉,不是假象。如2003年圣诞节前夕,在英国汉普顿宫再现“鬼影”,科学解释:可能是寒冷气流和昏暗照明造成的错觉。 综上所述,前文中的两种观点都有合理之处,也都是片面性。若眼见的是真象,就会“眼见为实”;眼见的是假象,那就会“眼见不一定为实”;若是视觉出问题,那就是错觉。第一种观点,强调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相信道听途说,不要人云亦云,这是合理的一面。但事实上,眼睛所看见的只是事物的现象,看不见事物的本质,且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再加上错觉的存在,所以,只相信自己的感觉,自以为是,不相信别人,不相信科学理论,这是极其片面与错误的。一部分人相信和宣传李洪志的歪理邪说,所持的理由就是“亲眼所见,绝对可靠”。第二种观点,正如上面所分析的,“眼见不一定为实”,如我们天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实际上不是太阳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太阳转。所以眼睛有时也会欺骗我们,只有凭大脑进行抽象思维,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但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没有大量的感性认识作基础,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是靠不住的;现象与本质又是密切联系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必须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以丰富生动的现象为先导,从现象入手,不可否认现象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否认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了研究现象的重要性,因而是错误的。

哲学-第一、二套作业及答案

哲学 第1套 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 辨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理论和经验论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般旧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阶级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系统性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C 3、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 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 B. 深化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C. 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永恒真理 D. 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明() A.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和源泉 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 观念和物质没有本质区别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C 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C.事物的局部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普通性和特殊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稳定性和变动性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8、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它的理论依据是() A.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C.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C 9、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赖 C.原因和结果的相互渗透 D.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D 10、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16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____。 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 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满分:2 分 2.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满分:2 分 3.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_。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满分:2 分 4. 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满分:2 分 5.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____。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满分:2 分 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A. 生产不足 B. 生产过剩 C. 消费不足 D. 失业增加 满分:2 分 7.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 )的统一 A. 科学性与革命性 B. 世界观与方法论 C. 唯物论与辩证法 D. 政治与经济 满分:2 分 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满分:2 分 9.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 )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C.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最初的历史形态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自然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条件是( ) A.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B.被统治阶级奋起反抗统治阶级 C.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资产阶级由进步阶级变为反动阶段 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普遍联系性 C.永恒发展性 D.直接现实性 5.某种思想是否正确,在于它( ) A.是否符合领导的意图 B.是否符合多数人的意见 C.是否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 D.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6.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制定的 B.自然规律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不能认识 7.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物质的 B.实践的 C.相互联系的 D.发展变化的 8.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 吾心便是宇宙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心外无物 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3. 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4.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5.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说法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6. 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其中一种是循环论,另一种是 A. 激变论 B. 庸俗进化论 C. 直线论 D. 庸俗唯物论 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是 A. 认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B. 认识来源于绝对精神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 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 9.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 杰出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 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变化性 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 D. 广延性 11.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12. 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 A. 属于上层建筑 B. 不属于上层建筑 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 其中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 13.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 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A】 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D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C】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 4 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这说明 A 意识决定物质 B 意识创造物质 C 意识离不开物质 D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 5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 6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A】

7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 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 是否普遍联系 C 是否运动发展 D 是否有共同的规律【A】 8 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 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 9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变动性和稳定性 D 绝对性和相对性【B】 10 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 A 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B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 C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B】 11 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 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B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C 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D 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C】 12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 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B 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 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虚假的【A】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题

1.恩格斯提出的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关系。 2.对思维和存在是否一致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前者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后者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区分哲学两大派别系的根本之点在于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 4.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水位第一性的问题是红曲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标准。 5.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事实践。 6.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7.科学的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是否坚持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的关系问题,唯 物主义路线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 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 9.属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有自由和必然真理和客观规律理论和实际社会意识和社 会存在。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里同一性的含义有正确的意识可以达到 与对像的一致,正确的一致可以达到与对象的符合。(是符合不是完全相等,因为思维对于存在的反应具有历史性,受一定条件的制约) 1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2.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 1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归结的本源归结为原处物质。 1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5.唯心主义和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表现为他们都是对于世界总的看法,宗教是拙劣的唯心主 义,唯心主义是精致的宗教;他们都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16.绝对精神,绝对什么的都是客观唯心的。 17.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自然主义历史观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 18.马克思主义最大达贡献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位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自然观的统一的关键是把实践理解为对象 化活动。 20.把哲学看做科学之科学,是认为哲学是整体而科学是部分哲学是本质而科学是现象这些 都是旧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与科学看做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则是研究世界某一领域的规律。 2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以为她科学的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以科 学的时间观为基础,提醒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2.马克思的两大贡献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2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 革命的批评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目的。 24.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就哲学其优点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坚持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 能动的唯物主义。 25.马克思主义哲学受此提出的理论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的实践观。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中山大学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第一部分(全校统考部分) 系-----------专业-----------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单选题答案的表格中,否则不算分数。每小题1分,共40分) 1.哲学是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5、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激变论的观点 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8、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的是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1、人们对森林的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气候恶劣化,生物物种减少。在因果联系上,这属于 A.一因多果B.一果多因 C.多因多果D.同果异因 12、“存在即是过程”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主义的观点 13、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为 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 15、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昼夜交替B.寒来暑往

辨析题

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答: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1)“科学之科学”是指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 (2)近代以来,随着各门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为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4)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其发展。 2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错误。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但唯心主义不都是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划分的。二者虽有联系,但又有不同。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当然是错误的,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又认为,人的思想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论。只有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3 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错误。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观点。 (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答.正确。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的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 (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人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并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5 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答 1.错误。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1)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16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16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萨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意义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分数:2.00) A.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B.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D.主张辩证地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 解析:解析:解答本题时,一定要十分注意题干中的“其根本原因是”,因此,该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选项B,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况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恩格斯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期。选项C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点。选项D 之所以错误,是因为黑格尔也主张辩证地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但黑格尔是唯心主义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 3.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 (分数:2.00) 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象的是假象 C.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 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真象与假象的区别。真象和假象在日常生活语言中有约定俗成的含义,这容易给选择带来困惑。A、B、C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真象和假象的区别的表述。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因此,正确答案为D。 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分数:2.00)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感性认识的局限性的把握。题干是毛泽东对感性认识的论述,是说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C项说法错误,排除。A、B、D三项都是有关感性认识的正确观点。但毛泽东这句话主要不是讲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地位,而是讲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正由于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才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将A和D两项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B。 5.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 (分数:2.00)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了认识去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A.客观性 B.辩证性 C.实践性 D.系统性 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A.投身社会实践 B.认识客观规律 C.加强主观努力 D.制订周密计划 5、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A.共同的发展规律 B.共同的发展过程 C.共同的本原 D.共同的形式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7、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 8、1958 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 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0、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A.由谁来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11、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融合 D.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12、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C.真象是相对稳定的,假象是活跃易变的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14、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5、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16、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