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时代CMNET网络建设规划
内蒙古移动CMNET网络建设方案探讨

分布情况,对移动用户的行为及终端类型进行分析,以便更
好的对网络流量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业务收入。
第二章 CMNET流量分析与控制系统
设计目标
网络及用户可视化:流量流向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等。
业务控制:虚拟运营VoIP检测与控制、共享接入监控、
P2P控制和不良网站封堵等。
系统完成功能
流量分析功能。 流量控制功能。 VOIP监控与干扰功能。 不良网站封堵功能。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安全机制
移动互联网面临的威胁
终端的安全威胁。
网络的安全威胁。
业务的安全威胁。
第二章 CMNET流量分析与控制系统
方案概况
本章将为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CMNET流量分析与控制系统讨
论可行性方案,近几年来,随着内蒙古移动CMNET网络的迅
速发展,越来越多类型的网络应用出现。在增长速度方面, 网络流量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用户群体的增加,所以移动
互联网络带宽扩容变得越来越迫切。通过对中国移动内蒙古
针对移动互联网安全的策略
就服务方式提供认证和统一的身份管理 数据在不同的安全通道传输 节点自身预防攻击 构建移动互联网中的信任模型
第四章 P2P缓存机制
P2P缓存的基本原理
P2P缓存系统原理图
第四章 P2P缓存机制
系统架构 系统完成功能
协议分析。 内容缓存。
内容分发。
第四章 P2P缓存机制
内蒙古移动缓存服务器容量计算
BT缓存计算 迅雷私有缓存计算 HTTP/P2SP缓存计算
内蒙古移动CMNET网络建设 方案探讨
内蒙古移动CMNET网络建设方案

内蒙古移动CMNET网络建设方案探讨摘要CMNET定位于一个开放的信息承载网络,是全球互联网的一部分,承载对安全性和QoS 要求相对不高的业务。
CMNET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和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平台提供各种业务的接入和承载。
伴随着中国移动大力发展宽带接入业务,网络用户数量、业务类型和流量的急剧增加,省网核心层网络带宽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内蒙古移动提出本期常规扩容工程项目的建设,本期工程涉及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乌海及锡盟共8个盟市,另外,本期工程对省出口带宽也进行相应扩容。
从业务发展及流量增长两个方面对CMNET流量进行预测,综合考虑预测结果后得出相应结论。
本文将从流量的分析与控制,安全机制,P2P的缓存机制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来研究本期内蒙古移动CMNET网络建设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关键词网络建设流量的分析与控制安全机制中国移动ABSTRACTCMNET hosted network positioning in an open information, is part of the global Internet,carrying on business security and QoS requirements which are relatively high。
CMNET as China's mobile Internet business and mobile data business hosting platform providing various business access and hosting.With China mobile developing the broadband access services,there is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network user number, business type and the flow ,province network core layer network bandwidth to meet the needs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中国移动Cnet实施方案建议书-神州数码

中移北京公司CMNET城域网一期工程(集成部分:附件三)中移北京公司CMNET城域网一期工程(集成部分)附件三:实施方案建议书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2009年6月目录第1章综述 .................................................................................................................................... - 4 -1.1工程背景 (4)1.2网络建设目标 (4)1.2.1总体目标.................................................................................................................... - 4 -1.2.2本期城域网建设目标及思路 .................................................................................... - 5 -1.3网络建设原则 (5)第2章总体方案建议 .................................................................................................................... - 6 -2.1网络现状 (6)2.2总体网络建设方案 (6)2.2.1CMNET城域网核心层设计 .......................................................................................... - 7 -2.2.2CMNET城域网汇聚层设计 .......................................................................................... - 8 -2.2.3CMNET城域网接入网设计 .......................................................................................... - 9 -第3章路由设计 ............................................................................................................................ - 9 -3.1自治域规划 (9)3.2EGP规划 (10)3.3IGP规划 (10)3.3.1IGP现状 ...................................................................................................................... - 10 -3.3.2IGP路由建议方案....................................................................................................... - 10 -3.3.3流量规划和路由策略 ............................................................................................... - 11 -3.4路由快速收敛和恢复 . (13)第4章IP地址和VLAN规划设计........................................................................................ - 14 -4.1IP地址设计原则 (14)4.2IP地址详细设计 (15)4.2.1IP地址分类 ................................................................................................................. - 15 -4.2.2用户地址分配原则 .................................................................................................. - 15 -4.2.3网络地址分配原则 .................................................................................................. - 15 -4.2.4地址调整原则 .......................................................................................................... - 16 -4.3IP V6方案设计. (16)4.3.1从IPv4向IPv6过渡的策略和方法 ....................................................................... - 17 -4.3.2隧道技术.................................................................................................................. - 18 -4.3.3协议转换.................................................................................................................. - 20 -4.4VLAN规划设计 (20)第5章MPLS VPN及城域网业务规划 ................................................................................. - 21 -5.1CMNET城域网业务承载 (21)5.2MPLS VPN业务规划 (21)5.2.1MPLS VPN组网方案................................................................................................... - 22 -5.2.2MPLS BGP VPN的实现 .............................................................................................. - 23 -5.3二层VPLS VPN . (25)5.4VPN业务解决方案 (26)5.4.1企业流媒体VPN解决方案..................................................................................... - 26 -5.4.2M2M业务VPN运营解决方案 ................................................................................... - 27 -5.4.3企业互联业务VPN解决方案................................................................................. - 27 -5.4.4VPN用户访问Internet ................................................................................................ - 27 -5.4.5MPLS VPN跨域互通................................................................................................... - 28 -第6章QOS设计..................................................................................................................... - 31 -6.1IP城域网QOS设计原则 (32)6.2体系结构的选择 (32)6.3QOS总体模型 (34)4.2.QOS等级规划.................................................................................................................... - 35 -6.4实现机制 (36)6.5Q O S配置和管理 (39)第7章流量工程规划 .................................................................................................................. - 40 -7.1流量工程概述 (40)7.2流量工程的实现 (41)7.3流量工程与Q O S (43)第8章组播规划 .......................................................................................................................... - 45 -8.1北京移动CMNET城域网组播规划 (45)8.2组播业务管理-可控组播 (46)8.3组播安全控制 (48)第9章网络可靠性及安全规划 .................................................................................................. - 50 -9.1骨干网可靠性设计 (50)9.2网络安全 (52)9.3网络设备安全 (53)9.4网络边界安全 (54)9.5用户接入安全 (54)9.6北京移动CMNET城域网的安全防御 (55)9.6.1核心层设备安全措施 .............................................................................................. - 55 -9.6.2汇聚层SR设备安全措施 ........................................................................................ - 56 -9.6.3汇聚层BAS和交换机设备安全措施 ..................................................................... - 57 -第10章北京移动RADIUS系统设计..................................................................................... - 64 -第11章网络管理及时钟管理 .................................................................................................. - 67 -11.1集成统一网管的方案建议 (67)11.2城域网NTP时钟管理设计 (67)第1章综述1.1 工程背景北京移动CMNET城域网作为CMNET网络在城域范围内的延伸,负责城域范围内的业务汇聚及接入等。
4G网络设计方案

4G网络设计方案1.4G网建设思路和基本策略1.1.4G网络发展思路1)精准建设,保障VoLTE商用➢依托省内移动大数据平台定界定位,明确优化建设需求,有效提升网络覆盖;➢新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随建场景同步建设,实现有效覆盖,保障客户体验。
2)挖潜增效,提升深度覆盖➢精准规划,聚焦客户需求,采用多手段建设方式,提升室内深度覆盖水平,提高投资效益;➢挖潜增效,通过直放站替换主设备信源,盘活现网资源;➢共建共享,以5G共建共享为契机,加强4G室分的共享力度。
3)网络扶贫,彰显企业责任➢协同考虑第五批4G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以及湘赣边区、贫困村脱贫攻坚等扶贫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国家网络扶贫;➢借助扶贫政策,开展效益化建设,提升网络能力。
4)动态扩容,确保用户感知➢聚焦高流量高价值区域,精准、高效支撑大流量套餐用户发展;➢重视数据业务投诉压降,保障客户体验,提升网络使用感知;➢关注友商网络超忙情况,竞对分析精准扩容,应对携号转网。
1.2.4G网络发展基本策略a)4G网络发展总体策略总体策略: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中国电信CTNet-2025网络架构白皮书为指引,推进网络智能化,打造精品网络。
✓举措一:推进网络智能化,利用大数据辅助智能化目标网规划建设手段,精准补盲、精准扩容,提升投资精准化水平。
✓举措二:夯实网络覆盖,引入多种技术手段和增强技术,提升V oLTE语音质量。
✓举措三:深挖4G网络潜力,资源增效,5G技术4G化,提升用户体验。
✓举措四:启动eMTC工程部署,打造全系列4G物联网络竞争能力。
b)4G网络频率策略根据集团指导意见,高频段保容量,低频段保覆盖,差异化频率部署策略。
800M频率定位全网覆盖层,1.8G/2.1G/2.6G频率定位于高话务区容量层。
V oLTE 频率承载策略应充分考虑各频段的覆盖特性和容量承载能力,优选800M承载,做好各频段V oLTE话务分担。
●800M频率策略:全网覆盖,持续完善农村4G网络广覆盖,解决城区深度覆盖,承载V oLTE、NB-IOT。
复杂网络加边扩容中的CMNET

复杂网络加边扩容中的CMNET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网络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规模也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趋势,很多公司和组织都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网络扩容。
而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加边来扩容网络,这个过程就是复杂网络加边扩容。
而CMNET,作为一个国内较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其整个网络架构设计的过程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来实现网络扩容。
CMNET是中国移动建立的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之一,其管理着包括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和信息服务等多种业务。
然而,由于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和接入技术水平的提高,CMNET的网络负荷也不断增加,对其网络扩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CMNET采取了加边扩容的方案来应对这个挑战。
首先,CMNET在网络中加入了一些新的节点,这些节点通过已有的链路或新的链路连接到原有节点。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更加庞大的网络,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和流量。
同时,为了保证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CMNET还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对新组成的网络进行优化和管理。
然而,加边扩容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网络扩容的问题,但它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
具体来说,加边可能会导致网络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增加网络维护的难度。
同时,加边也可能会对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因为新加入的节点和边缘设备可能会引入新的安全风险和故障隐患。
针对这些弊端,CMNET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CMNET采用了高可靠性的设备,以保证网络的运行稳定性。
其次,CMNET也进行了周密的数据备份和紧急应对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CMNET还注重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CMNET的复杂网络加边扩容方案虽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但它也为网络扩容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的解决方案。
在加边扩容的过程中,CMNET也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保证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加边扩容法也将在整个互联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5年广东移动CMNET地市延伸网络规划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CMNET城域网规划和配置指导意见广东公司规划技术部2014年6月目录一、概述 (1)二、CMNET城域网规划宏观策略 (1)三、CMNET城域网规划目标 (1)四、CMNET城域网规划分工 (1)五、CMNET城域网网络现状 (2)1、CMNET城域网网络架构现状 (2)2、CMNET城域网业务现状 (2)六、CMNET城域网规划原则 (4)1、总体原则 (4)2、CMNET城域网网络演进 (4)3、CMNET城域网与OLT联合组网模型 (9)4、CMNET城域网业务模型参考 (12)5、核心层规划原则 (13)6、业务控制层规划原则 (13)7、汇聚层规划原则 (15)8、端口及链路规划原则 (16)9、VPN规划原则 (17)10、Q O S规划原则 (18)11、网管建设原则 (18)12、其他相关系统建设原则 (18)七、CMNET城域网配置原则 (19)1、CMNET城域网设备配置原则 (19)2、VLAN规划原则 (19)3、IP地址规划原则 (20)八、投资估算 (21)一、概述根据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总体网络、业务发展定位,CMNET城域网是CMNET在城域内的延伸,汇聚业务并对业务进行控制,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综合业务的接入与承载服务。
为贯彻“一张光缆网+IP+IMS”的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CMNET城域网经过六期工程的建设,基本搭建了网络架构,覆盖了全省的大部分地区范围,目前主要主要实现了IMS、集团专线、WLAN、地市自有业务、固定宽带等业务的接入和承载。
为进一步适应新的规划环境,满足业务需求,完善网络规模,特下发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规划和配置指导意见,以指导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的中长期规划,使全省的网规划和配置更加合理高效统一。
二、CMNET城域网规划宏观策略广东移动CMNET城域网遵循“初期搭建网络框架,完成功能实现,后续逐步提升性能,按需扩充容量”的规划策略,目前已按照目标架构完成核心层、业务控制层和接入层网络框架的搭建,并完成业务汇聚区的全覆盖,规划期内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扩大网络容量,并结合传输技术的发展提高网络可靠性。
通信行业G网络建设方案
通信行业G网络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通信行业也在不断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建设一个强大高效的G网络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通信行业G网络建设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二、需求分析1. 用户需求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对于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用户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畅快地进行高清视频观看、在线游戏和大数据传输等操作,因此G网络建设必须能满足大规模用户的高带宽需求。
2. 业务需求当前通信行业的业务形态多样,包括语音通信、短信、数据传输等。
同时,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G网络的延迟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G网络建设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业务类型的需求,确保网络的高速、低延迟和高可靠性。
3. 技术需求G网络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的技术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硬件设备方面,需要选择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和高性能的基站设备。
在软件方面,需要有高效的网络管理和运维系统,以便实时监控和调整网络状态。
三、G网络建设方案1. 基础设施建设G网络建设的第一步是搭建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
在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建设基站时,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貌、人口密度、通信覆盖范围等因素。
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意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2. 频谱规划频谱规划是G网络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频谱资源的使用,可以充分提高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从而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需求。
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频段的干扰问题,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3. 接入技术选择G网络建设中,接入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和用户的体验。
目前常用的接入技术有LTE、WiMAX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接入技术。
同时,为了提高接入速度和降低网络延迟,可以考虑使用新一代的5G技术。
4. 网络管理和维护在G网络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和运维系统来保障网络的稳定运行。
CMNET省网及城域网资源规划方案
中国**公司C M N E T省网及城域网资源规划方案资源规划方案目录1.IP地址规划 (1)1.1.CMNET省网及城域网地址总体规划 (1)1.2.设备管理地址规划 (1)1.3.设备互联地址规划 (2)1.4.业务地址规划 (2)1.4.1.集团客户宽带接入业务地址规划 (2)1.4.2.有线宽带接入业务地址规划 (2)1.4.3.虚拟专线/专网业务地址规划 (2)1.4.4.WLAN业务地址规划 (3)1.4.5.IPTV业务地址规划 (3)1.4.6.IMS业务地址规划 (3)2.VLAN规划 (4)2.1.1.城域网业务VLAN规划 (4)3.VPN规划 (6)3.1.1.RD规划:AAA : BBB (6)3.1.2.RT规划:AAA:BBB (7)4.网元设备命名规范 (8)4.1.网元设备命名原则 (9)4.2.网元设备命名规则 (9)5.VPN实例命名规范 (11)5.1.VPN实例命名原则 (11)5.2.VPN实例命名规则 (11)5.3.典型VPN实例命名示例 (12)6.端口描述 (13)6.1.**城域网设备互联端口描述 (13)6.1.1.端口描述原则 (13)6.1.2.单机框设备端口命名规范 (13)6.1.3.多机框设备端口命名规范 (15)6.1.4.典型设备端口命名示例 (15)7.策略命名 (16)7.1.策略描述原则 (16)8.设备连接线缆标签命名 (16)8.1.规则说明 (16)8.2.规则描述 (17)8.3.典型标签描述 (17)9.附录 (18)9.1.附1:**移动本地网名称和英文缩写对照表 (18)9.2.附2:**移动城域网承载业务名称和VPN实例名称对照表 (19)中国**公司C M N E T省网及城域网资源规划方案1.IP地址规划(1)按需分配,避免IP地址的浪费。
地址分配时应根据网络各节点的规模、建设周期、业务发展预测等因素综合考虑,本着既满足需求又不造成浪费的原则进行分配。
互联网行业的网络容量规划与扩展方法
互联网行业的网络容量规划与扩展方法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容量规划和扩展方法成为了互联网行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网络容量规划涉及到网络的带宽、服务器配置以及流量管理,而扩展方法则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而进行的相应网络扩容。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行业的网络容量规划与扩展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互联网行业的网络容量规划1.带宽规划网络带宽是互联网行业中最基础的资源,它影响了用户的上网速度以及网络服务的质量。
网络带宽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用户数量、网络流量和应用需求等因素。
一般来说,带宽规划应当预留适当的冗余,以应对网络流量的突发增长和故障的发生。
2.服务器配置在互联网行业中,服务器是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核心设备。
服务器的配置包括硬件性能、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等方面。
在网络容量规划中,需要根据用户数量、服务类型以及应用需求来合理配置服务器。
同时,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以确保服务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运行。
3.流量管理网络流量管理是确保网络服务的稳定和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流量管理,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调度和优化,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减少网络拥塞和延迟。
流量管理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流量进行优先级排队和分配,以保证关键应用或用户的服务质量。
二、互联网行业的网络扩展方法1.垂直扩展垂直扩展是通过提升单台服务器的硬件性能来扩展网络容量。
这包括增加处理器核心数、内存容量和硬盘容量等,以提供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垂直扩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需改变系统架构,但由于单台服务器的物理限制,扩展能力有限。
2.水平扩展水平扩展是通过增加服务器数量来扩展网络容量。
这可以通过添加新的服务器节点来实现,从而将负载均衡地分布在多个服务器上。
水平扩展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但需要额外的成本和平衡调度策略。
3.云计算云计算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中兴起的一种网络扩展方法。
通过将网络服务和资源虚拟化提供,云计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弹性扩展,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移动CMims网络总体建设方案
中国移动CM-IMS网络总体建设方案V1.6.41 概述为满足全业务市场竞争的需求,推进核心网络融合,提供多媒体业务及融合应用,达到网络低成本高效运营的目的,中国移动已组织完成了CM-IMS现网的试点工作。
验证了CM-IMS 跨省大规模组网、多媒体业务提供和接入能力、验证了CM-IMS 对多种接入和终端的控制能力、验证了主要厂家IMS 网络设备、业务平台和终端的成熟度以及不同厂家设备的兼容性、验证了网管系统和计费系统对CM-IMS的支撑能力。
CM-IMS 技术的引入是促进中国移动核心网络融合和演进的关键一步,是整合网络资源、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
根据前期试点情况,公司决定推进CM-IMS网络的部署和商用。
2 CM-IMS业务提供能力2.1 CM-IMS提供的业务CM-IMS部署初期,面向有业务需求的集团客户、家庭和个人客户,各省可按业务需求提供多媒体电话业务、企业统一Centrex 业务、多媒体彩铃业务;在规范测试完善的条件下,各省可开放自有特色业务:融合一号通业务等;多媒体会议、即时消息业务平台需集团统一部署。
对于跨省集团客户提供的统一通信业务(包括统一Centrex、融合一号通业务、多媒体会议、即时消息、传真、多媒体彩铃业务)均可由已部署平台提供。
(1)多媒体电话业务多媒体电话业务是向个人用户和家庭用户开放的点到点语音+视频业务,提供呼叫转移、呼叫等待、呼叫保持、呼叫限制、主叫号码显示\隐藏等在内的补充业务。
具体业务特征参见《中国移动CM-IMS多媒体电话业务规范》。
(2)统一Centrex业务统一Centrex 业务是面向企业用户提供继承传统Centrex 业务基本属性的实时会话业务,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增强。
具体包括以下业务特征:群内呼叫、群外呼出、群外呼入、补充业务、话务台、以及固定移动融合VPMN 业务等。
具体业务特征参见《中国移动CM-IMS统一Centrex业务规范》。
(3) IMS多媒体彩铃业务IMS 多媒体彩铃业务面向个人、家庭和集团用户提供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twork World •
网络天地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1
【关键词】CMNET 物联网 AR 千兆城市
1 CMNET网络现状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城域网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在城域内的一种拓展,在城域里保证各类业务的互相链接,同时确保这些业务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近些年,CMNET 城域网正逐步推进“业务控制层+核心层+业务汇聚层”朝着“业务控制层+核心层”方向转变。
核心路由器构成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城域网中的核心层,它不只用于构建核心层,还被用作出口路由器,完成了核心层和业务控制层之间的链接,同时把城域网提供到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省网和国干网的出口上。
业务控制层由双边缘和单边缘设备构成,其中双边缘设备由业务路由器和宽带接入路由器构成,单边缘设备为BNG,相当于BRAS 和SR 设备功能的合设。
现网业务主要通过BRAS/BNG 插NAT 板卡方式实现私网地址转换。
另外独立设置铁通协同BRAS 实现移动城域网与铁通城域网的互通。
目前BRAS/SR 已实现双节点配对,BNG 设备以配对设置为目标。
铁通协同BRAS 无配对。
城域网的汇聚交换机和WLAN 专用交换机构成了业务汇聚层。
如图1所示。
2 业务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IPTV 、4K 视频、VR 、AR 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推广,使得CMNET 网络承载业务压力愈发增大。
未来主要业务需求如下:2.1 近期IPTV、4K视频业务
IPTV 又叫作交互式网络电视,它把多种网络以及通信多媒体业务都集中到一起,IPTV 的面向对象是家庭客户,为客户提供电影、电视等多种业务。
4K 视频是以中国超高清视频,分辨率相
大流量时代CMNET 网络建设规划
文/黄德明
随着物联网、8k、AR 以及千兆城市等项目的推进,CMENT 承载流量也将急剧增加,为此本文提出了大流量时代CMNET 网络建设规划的概念。
摘 要
对以往来说大大提升,达到了4096×2016,目前被广泛的用在电影院提供高清画质,是清晰度极高的一种数字视频,当然占得内存也较大。
IPTV 技术在实现过程中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首先IPTV 的频道带宽一定要大于8Mhz ,同时网络延迟必须要在二百毫秒之下,最重要的是为了保证网络电视的画面质量以及声音质量,丢包率必须要极低,IPTV 中要求的丢包率必须在1.28×10-6
之下。
相对IPTV 技术,画质更加高清的超高清4K 视频,对视频传输带宽、传输速率、网络延迟丢包率等方面的要求更加的严格。
如表1所示。
2.2 8K视频、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业务
8K
视频与4K 视频相比,差别还是有些大的,8K 视频比4K 视频更加的高清,画质更加优秀,清晰度也更高,分辨率是4K 的四倍,
图1
图2
网络天地
• Network World
12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占用内存也比4K 视频更多。
4K 视频和8K 视频都在Super Hi-Vision 技术的范畴中,这个技术最早是由日本提出,之后国际电信联盟认可了此项技术,将此项技术作为UHDTV 的草案。
VR 技术指的是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是利用外部设备譬如电脑等,构建一个虚拟的是哪位空间,然后由视觉感应器如VR 眼睛提供给客户构建的虚拟视觉体验,由耳机或者音响等音频设备给用户提供虚拟的听觉体验,通过构造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同的虚拟空间,让用户切身的体验虚拟师姐。
AR 技术指的是增强现实技术。
与VR 技术不同,增强现实技术是把虚拟世界的东西譬如信息之类的在真实的世界使用,不是像VR 技术那样体验虚拟世界,而是把虚拟技术用来增强现实世界,从而做到“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这几种业务都需要更大的流量带宽。
如表2所示。
2.3 千兆城市
目前中国电信已在苏州、南京、上海开展建设起了超宽带网络,数据流量可道道上千Mhz 级别,因此也称之为“千兆城市”。
千兆城市所具备的千兆带宽,通常意义上指的就是接入链路数据达到了千级别的Mhz ,也就是说现阶段能提供千兆城市的宽带服务能力就能跻身全球一流水平。
也就是说现阶段能提供千兆城市的宽带服务能力就能跻身全球一流水平,用户的下载速度会超大幅度的提升。
但千兆城市带来远远不止速度上的改变,而更多是能让我们实现对很多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 大流量CMNET网络建设的规划
数据承载网的规划思路应该重点考虑网络架构和网络规模。
在前期的规划过程中,应围绕着优化网络架构的思想,同时考虑增大网络的规模,同步增强承载网的数据业务接入能力。
在做大流量CMNET 网络建设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如下三点:3.1 网络结构扁平化
中国移动CMNet 做为互联网信息承载网络,主要承载互联网相关的多种业务。
通过推动网络结构的扁平化,可以保证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省网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城域网达到共自治域的需求。
要想做好网络结构的扁平化,应该加大力度推进100G 端口的使用,保证每个节点都有着更高效的处理能力。
同时在做网络结构扁平化规划时,应该一次性做好规划,争取一劳永逸,不要规划部署完之后再去频繁修改,以免造成机房的经常搬迁影响性能。
3.2 网络设备与带宽
高带宽的业务需求要求CMNet 城域网加快提升网络规模及业务接入能力。
随着NFV 技术的成熟,城域网引入VBRAS ,实现控制面集中化,业务集中控制;转发面本地化,改造现有硬件设备,流量本地转发,实现网络资源的调优。
3.3 组播的实现
随着BRAS 的下沉设置,IPTV 的建设也将更贴近用户,随之下沉部署,保证用户到网内内容之间经过的网元尽量少,减小时延与丢包 。
为减少视频直播对带宽压力,CMnet 城
表1
点播
直播
用户体验
卡顿次数
初始加载时长
花屏次数
频道切换1<1s
1<500ms
网络要求
丢包率
带宽时延丢包率带宽时延≤2.4*10-4
>30M
<22ms ≤1*10-4
≥56Mbps <30ms
表2
业务类型带宽要求低时延低丢标率8K >100Mbps RTT<20ms PLR<10-5VR 、AR
>300Mbps ,上下行对称
RTT<12ms
PLR<10-5
域网内建议开启组播功能。
当网络中的某些用户需要特定内容(比如观看某个IPTV 频道)时,组播源(即IPTV 业务平台)对每个复制点仅发送一份内容,组播设备借助组播协议为组播数据包建立树型路由,被传递的内容在尽可能靠近用户侧的分叉点进行复制和分发,采用组播后,带宽只与频道数有关、与用户数无关。
采用组播可以降低对IPTV 业务平台的压力,改善用户频道切换的时延。
4 结束语
在目前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加速数据承载网的升级换代对满足未来业务需求有着重要意义,CMNET 网络作为承载中国移动用户接入业务的主要平台之一,应当适度超前规划,为未来超大带宽用户接入及物联网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熙.IPTV 承载网网络技术分析[J].中
国新通信,2018(06).
[2]张志清.IPTV 组网模式对IP 承载网的改
造影响[J].信息通信,2018(06).
作者简介
黄德明,男,大学本科学历。
现任职于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承载网、光缆网、业务网的网络规划咨询工作。
作者单位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