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伟大的悲剧》课文全解

伟大的悲剧一、课文导读(一)文题诠释《伟大的悲剧》,题目中“悲剧”与“伟大”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
失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的确。
令人悲哀,但其中体现的英雄气概、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变成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撼人心。
本文的题目点明了主旨。
(二)谋篇立意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
因原作篇幅过长,选作课文时,删去了前面写斯科特一行的探险准备和出发去南极的部分,而主要保留了他们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全文的主旨、斯科特的精神、精彩的语句,大多集中在这一部分。
是以斯科特一行五人冲击南极失败、返回途中遇难的悲剧为线索的。
本文通过叙述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及其四名伙伴在第二个到达南极点后在返回途中先后死去的故事,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层次划分全文共16个自然段,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到达南极点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15自然段):写斯科特一行五人返回基地途中的种种不幸和遭遇。
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第4—5自然段):写他们返回比来时更艰难(顺着原来的足迹走、缺乏精神支柱)。
第二层(第6—7自然段):写埃文斯不幸突然死亡。
第三层(第8—10自然段):写奥茨一步步走向了死亡。
第四层(第11-13自然段):写斯科特和另外两名队员静静的死去。
第五层(第14—15自然段):写找到英雄们的尸体并为英雄悼念。
第三部分(16自然段):议论抒情,表达对英雄们的悼念。
(四)写作特点及借鉴写作特点:1.故事情节清晰。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的死去。
一方面,作者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
先是被认为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
伟大的悲剧课文注释

伟大的悲剧课文注释第21课《伟大的悲剧》⑴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
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批注]指地理上的南极点,这样形容表现出探险队员们对南极点美好而迫切的向往,与下文“‘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形成极其鲜明的对照,理想破灭的痛苦与失望表露无遗。
[批注]既是作者的客观描述,又是对探险者们的心理展示。
一个无情的结论,一声无奈的慨叹,短短几个字把叙述、描写、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情绪融合在一起。
每一位读者都会为之心情激荡。
[批注]本文是一篇节选文章,对此类文章进行解读时,应该站在整篇文章的高度上,避免造成断章取义的误读。
建议在阅读《夺取南极的斗争》的基础上学习本文。
课题可视为全文的文眼。
理解“伟大的悲剧”的内涵,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⑵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3张ppt)

起因,经过,结果 2.某人 + 做了某事 + 结果怎样
悲剧?
伟大?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 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 在哪些方面?斯科特一行的“伟 大”体现在哪里?
1-4组探究“研读探究悲剧 ” 5-7组探究“合作探究伟大”
品味语言
HERO
111111
思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
考
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 所有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么要这样比喻?)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 亲人和朋友的怀念。虽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是” 海市蜃楼”,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合作探究 伟大: 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体现在哪里?
①坚毅,勇敢,执著,坦然面对死亡,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他们自己所进行的
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 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牺牲时,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②诚实守信,有绅士风度。
他写过许多名人传记,如《三位大师》 《罗曼·罗兰传》等。他的传记小说能抓住历 史人物性格进行再创造,别具一格,引人入 胜。
《伟大的悲剧》节选自1927年出版的历 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一篇名为 《夺取南极的斗争》的文章 。在这本传记 中,十四个足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事 件在其笔下被精准且生动记录成册。
伟大的悲剧
斯蒂芬·茨威格
1. 学习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感悟情感。
教学目标:
22课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

22课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摘要:一、课文背景1.作者介绍2.作品创作背景二、故事梗概1.故事的开端2.探险队的目标和过程3.故事的高潮4.悲剧的结局三、人物分析1.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人物之间的关系四、主题探讨1.悲剧的原因2.对英雄主义的理解3.人与自然的关系五、作品评价1.文学价值2.现实意义正文:【课文背景】《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篇传记文学。
作者以严谨的笔触,描绘了斯科特探险队挑战南极点的历史事件。
本文通过讲述这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勇气。
【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率领一支探险队,试图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
在艰苦的极地环境中,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暴风雪、严寒、食物短缺等。
在竞赛中,斯科特一行人不幸成为第二支抵达南极点的队伍,但他们却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
在失望与痛苦中,斯科特等人决定继续完成抵达南极点的任务。
然而,在归途中,他们因为恶劣的环境和疲惫不堪的身体,不幸丧生。
【人物分析】1.斯科特:英国探险家,本文的主人公。
他勇敢、坚定、严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为团队树立了榜样。
2.弗斯:斯科特的得力助手,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他在探险过程中为斯科特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是斯科特成功完成任务的关键人物。
3.奥茨:队中的医生,为人热情、善良。
他在队伍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持角色,为队友提供医疗救助。
【主题探讨】1.悲剧的原因:斯科特探险队之所以遭遇悲剧,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南极点竞赛中的决策失误,以及归途中恶劣的环境。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他们的不幸结局。
2.对英雄主义的理解:在《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等人为了实现目标,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他们为了国家和荣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种为理想和信仰献身的精神,体现了英雄主义的价值。
3.人与自然的关系:文章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挑战和征服。
然而,在这场斗争中,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完整版)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的视觉冲击力。
04
古希腊悲剧与现代审美观念比较
古希腊悲剧审美特征概述
命运观念
古希腊悲剧中,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人物往往因命运的捉弄 而走向悲剧结局。
英雄主义
悲剧中的主人公通常是英勇、高尚的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引发 观众的同情与怜悯。
情感共鸣
古希腊悲剧通过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达到净化心灵、宣泄情感 的目的。
情感渲染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 描绘,充分展现人物内心 的痛苦、挣扎和抗争,引 发观众共鸣。
情节安排
巧妙安排情节的起伏和高 潮,使悲剧冲突更加引人 入胜,增强观众的观赏体 验。
象征手法在剧中的运用
象征元素
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 场景、服饰等元素,隐喻 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 运走向。
象征性动作
通过具有象征性的动作和 表演,传达人物内心的情 感和思想,深化观众对剧 情的理解。
对世界戏剧的多样化贡献
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了世 界戏剧的宝库,为世界戏剧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伟大的悲剧》作为古希腊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传播过程 中与不同文化产生了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 互理解与融合。
对当代戏剧创作的启示意义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思考题
悲剧中的命运与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如同悲剧中的人物一样。这些困境和挑战有时看似是命运的安排,但 实际上也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社会环境有关。
如何面对命运
面对命运,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地接受挑战,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减少命运对 我们的影响。
代表作品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幻灯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南极地图图片及南极风光图,引入探险故事,导入课题。
二、简单认识作者三、整体感知全文1、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
(如:感动、敬佩……)2、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不幸遇难。
3、理清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充满希望)(沮丧)(悲壮)四、深入探究1、分小组分别讨论以下问题:①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②文中的“悲”,体现在那几个方面?③文章所渲染的“悲”,是悲哀还是悲壮?请用悲壮的语气试读这句话。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④斯科特一行体现了哪些伟大精神。
2、讨论后请各组派代表金明确答案3、教师明确答案①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②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③死的是他们的肉体,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所以是悲壮而不是悲哀。
④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4、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全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是高尚的。
一切高尚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5、全班讨论: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在于什么?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五、精彩语句品味请朗读你认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伟大的悲剧人物形象赏析
伟大的悲剧人物形象赏析摘要:一、人物形象概述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1.斯科特2.埃文斯3.奥茨4.鲍尔曼三、人物形象的意义正文:一、人物形象概述《伟大的悲剧》是犹太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部著作,该作品通过描写斯科特一行人勇敢探索南极点,到达目的地之后却发现由阿蒙森为首的挪威探险队已经先于他们到达此地了,这让他们丧失了信心和来时的雄心壮志,最终因缺水,缺食物又却热能而冻死在雪地里的事。
作品赞扬了斯科特一行人为了祖国荣誉的不惜献身的精神和批判了发现他们自己已不再成功时的悲观。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刻画了四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斯科特、埃文斯、奥茨和鲍尔曼,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矛盾。
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1.斯科特斯科特是探险队的领导者,他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在面对困境时,他始终保持平静和诚实守信,对待朋友如同亲人一般。
在发现阿蒙森探险队已经先到达南极点的消息后,他表现出了坚强的毅力和决心,决定继续前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形象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为国捐躯的英勇品质。
2.埃文斯埃文斯是探险队中最强壮的成员,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在探险过程中,他一直担任队伍中的顶梁柱,负责照顾其他队员。
然而,在发现阿蒙森探险队已经到达南极点的消息后,他内心的希望破灭,最终在困境中逐渐崩溃,变得疯狂。
他的形象反映了人在面对巨大挫折时的无助和绝望。
3.奥茨奥茨是探险队中的科学家,他为人谦逊,富有同情心。
在探险过程中,他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为队伍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面临困境时,他表现出了不拖累朋友的崇高品质,决定牺牲自己,为队友留下更多的生存机会。
他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无私。
4.鲍尔曼鲍尔曼是探险队中的医生,他虽然没有被明确提及,但他在故事中一直默默地为队伍提供医疗支持。
在困境中,他坚持自己的工作,为队员治病疗伤。
他的形象体现了职业精神的崇高和敬业精神。
三、人物形象的意义《伟大的悲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勇敢面对困境、为国捐躯的悲壮画卷。
《伟大的悲剧》
故事以时间为线索,从1910年开始 ,到1913年结束,完整地呈现了这 场伟大的悲剧。
主要人物形象与特点
弗兰斯·约瑟夫·塞弗里茨·威廉·南森
01
挪威探险队的队长,勇敢、坚定、富有经验,对队员们充满爱
心,尤其是对爱斯基摩犬的照顾。
罗伯特·斯科特
02
英国探险队的队长,自信、乐观,对探险充满热情,但在面对
作者介绍与创作历程
作者介绍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是19世纪末苏格兰著名的 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冒险和神秘色彩。
创作历程
《伟大的悲剧》是史蒂文森根据斯科特探险队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为了还原 历史的真实面貌,史蒂文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采访了斯科特和阿蒙森等人的 亲友和同事。
阿蒙森
挪威探险队的先驱,他的成功激发了塞弗里茨的雄心,也与英国队 形成了竞争。
05
《伟大的悲剧》的主题与 意义
《伟大的悲剧》的主题思想
描述了人类探索未知 领域过程中面对的困 难与挑战
揭示了人类对生命价 值的思考与追求
呈现了人类在面对困 境时的勇气与决心
《伟大的悲剧》的意义与影响
激发人们对探险活动的兴趣与热 情
04
《伟大的悲剧》的情节与 人物形象
《伟大的悲剧》的情节概述
事件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极富挑战性的 南极探险背景下,描述了一支 英国探险队与挪威探险队之间 的竞争,以及两队之间的不幸
遭遇。
探险历程
从两支探险队的启程到在南极洲的 竞争,再到他们遭遇各种不幸,以 及最后部分队员的生存与死亡,都 得到了详尽的描述。
悲剧往往展现出人类在面对苦难和挫折时的英勇和悲壮, 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崇高的美感。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2022(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的含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教学要点】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
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一、激趣导入【课件】展示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
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
(出示课题)。
二、资料连接(一)作家及作品简介(二)南极简介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请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读后的感受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912年3月,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难。
)3、他们发现阿蒙森探险队比他们早到后,表现如何?(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4、他们归途中所遇到的不幸有哪些? 请一一列举。
(1)恶劣的天气。
(2)路程危险增加十倍。
(3)身体非常虚弱。
埃文斯和奥茨相继死去。
(4)储藏点的燃料太少。
(5)燃料告罄,却遭凶猛的暴风雪袭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知识点汇总学习目标:➢了解茨威格及相关背景,能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理清故事情节。
➢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理解课文中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一、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家庭。
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
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等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
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躁》《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
二、故事背景本文写了人类历史上先后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挪威的阿蒙森队和英国的斯科特队。
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中旬到达南极点,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几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空,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原之中。
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日记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了这篇文章。
三、字、词读一读shuānɡ拽zhuài毋wú宁吞噬shì羸léi弱告罄qìnɡ遗孀踉liànɡ跄qiànɡ贮zhù藏蹒pán跚shān胆怯qiè角jiǎo逐辜ɡū负销蚀shí鲁莽mǎnɡ迸bènɡ发厄è运悼dào念海市蜃shèn楼毛骨悚sǒnɡ然怏yànɡ怏不乐忧心忡chōnɡ忡绑bǎnɡ搂lǒu昔xī日堡垒lěi凛冽liè四、理解词义1.坚持不懈: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毫不松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假如你是一位作家,你会为 谁作书立传? 4、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斯科特 和胜利的阿蒙森?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不在 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 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 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美妙 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 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 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 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里根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 “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 第一个到达南极。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 险家弗里乔夫· 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 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 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 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 12月14抵达南极。
茨威格(奥地利)
1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1912 2 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 队? 英国 3 这个探险队共有几个人? 5个
4 先期到达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挪威 5 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在南极点 看见了什么? 一面黑旗在滑雪杆上 6 斯科特探险队返回基地的途中他 们遇到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恶劣的风雪天气。
背景介绍:
斯科特被英国人称为20世纪 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1910 年6月1日,他带领探险队离开 英国,向南极点发起冲刺。当时,挪威 人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 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 都想争取“国家荣誉”,第一个在南极 点插上自己国家的国旗。结果阿蒙森队 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 队
5,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 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1. 罗伯特· 福尔肯· 斯科特——
2. 3. 4. 5.
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 究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劳伦斯· 奥茨—英国皇家禁 卫军的骑兵上尉
6,“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 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 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课文中,
写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 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 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 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 死得悲壮。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
茨威格认为:“一个人„„最伟大 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 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 功者,还有许多历史事件或人物背 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 这个价值标准,他当然认为给斯科 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们更 长久的思考与鼓舞。
。 生活拾贝 共同感动 联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伟大 的悲剧式”的人物或事件。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 于承认失败,并愿意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而这正是 他所热烈追求的事业。
3. 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 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 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4.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爱的真情流露。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 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 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 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 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 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 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 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 中,麦哲伦阵亡。
1986. 1.28 美 “挑 战者” 号升 空后 爆炸.
2002年北大“山鹰”登山 队在希夏 邦马峰遭到雪崩,5名队员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哥伦比亚” 在返回地面时失事,7名宇航员全 部遇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给同学们的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人类历史上有许多这样虽在未 成功的事业中悲壮地毁灭了生命,但他们在奋斗 中对事业的追求,对自我的挑战的精神去激励着 后人。同样,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 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我们也 应肩负时代的使命,秉承英雄们的优秀品质和伟 大精神,去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去打开"宇宙" 的一扇扇神秘之门,去实现我们生命的意义!人 生的价值!
荆 刺壮 风 轲 杀士 萧 秦一 萧 皇去 兮 失兮 易 败不 水 的复 寒 返,
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 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
一叶轻舟,漂流长江 而翻船身亡的尧茂书
长江漂流
美国作家海明威 《老人与海》中 与鲨鱼搏斗的老 人
伽利略被受教会打击, 科学沉冤三百年。
维萨里《人体构造》引来
横祸,赎罪惨死海岛。
麦 哲 伦
麦哲伦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 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 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 行路线, 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 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 接着几名船长密谋 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 哲伦将谋 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 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
克里斯托 弗· 哥伦布于 1451年出生在 意大利的热那 亚港,14岁时 就到海上生活。 他通过对地图 和书本的学习 和研究后确信, 向西横越大西 洋航行能到达 亚洲。
哥伦布的 3艘船---“尼纳号”、 “平塔号” 和“圣马 利亚号” 正横越大 西洋。
调们 南 阿 整就 极 蒙 ,在 洲 森 准这 的 和 备里 掩 他 向修 蔽 所 南理 所 率 极设 内 领 冲备 过 的 击、 冬 人 。休 。 员 息他在
1.坚毅,勇敢,执著,坦然面对死亡,有 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没有 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 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牺牲时, 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 壮。
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体现在哪里?
2.诚实守信,有 绅士风度。
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 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 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 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 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 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 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 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 个冰冷的世界。
2、伟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精神;
集体主义精神;
诚实守信、爱国、勇敢坚强„„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
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
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 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 己所热烈追求的”
3、你认为斯科特海军上校一行 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及人类自身 ,实现生命价值,给后人以精神 鼓舞.
心灵驿站
1、假如你是挪威探险队员阿蒙森, 当你通过卫星电视看到斯科特一行 在南极艰难 的情景,你会怎么办?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 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 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
张骞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
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 4万千米,途经阿 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 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 界去旅行。
马可· 波罗出身于旅 行世家。他的父亲 尼科洛和叔叔马泰 奥都是威尼斯商人。 他俩于13世纪60年 代因经商到了中国。 1271年,两再度出 访,并带年轻的马 可一起前往。
各抒己见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 写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 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
结合课文说认识:
失 败 与 英 雄
悲 剧 与 伟 大
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 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 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 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这三个人是:
1. 斯科特 2. 鲍尔斯 3. 威尔逊
斯蒂芬· 茨威格(1881—
1942年)奥地利作家。一战前从 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战争爆 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 亚》,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 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 作方面,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 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代表作《最有中短篇小说集 初的经历》、 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 的时刻》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 还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则于1912年1月16日才 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 一个多月。不幸的是, 在返程途中,南极寒冷 天气提前到来,斯科特 队供给不足,饥寒交迫。 他们在严寒中苦苦拼搏 了两个多月,终因体力 不支而长眠于皑皑冰雪 中。
3,字词积累
拽( zhuài ) 毛骨悚( sǒng 然 ) 怏怏( yàng )不乐 毋( wú )宁 吞噬( shì ) 羸( léi )弱 ng 告罄(qì ) 癫( diān )狂 凛冽( lǐn ) 步履( lǚ ) 姗姗( shān )来迟 忧心忡忡(chōng ) 疲惫( pí )( bèi )不堪
跳读
整体感知 课文读完后,你的第一感觉是 什么? ------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回顾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
括课文主要内容。
奔向南极点 → (充满希望)
带信返程 → (沮丧)
一个个牺牲 (悲壮)
4,理清故事情节 英 课文写的事件发生在 1912 年, 国人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 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到达 时间为 1月18日,但却悲哀地发现已 经有人捷足先登,他们仅仅比 挪威 人阿蒙森迟了一个月,于是只好垂头 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 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