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混合痔剥扎术中挑断部分内括约肌对术后肛缘疼痛与水肿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外切内扎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探讨

外切内扎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探讨
0 0 7. 88
统计 学 处理 : 所有 数 据 由 S S I . P SO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门直肠 疾病中最为严 重 的一种。传统 的术 式
外剥内扎术术后 肛 门疼痛 、 缘 水肿 、 肛 排
资料 与 方 法
观察 两组 的临床疗 效、 并发症 、 后遗 症等
方 面 的差 异 。结 果 : 组在 疗效 方 面 的 差 两
肛缘水肿 、 排尿 障碍 、 门狭 窄。术后 疼 肛 痛分 为 3度 : I : 门疼痛轻 , ① 度 肛 尚能 忍
异无统计 学意 义( 0 0 ) 两组在 术后 P> .5 ; 并发症肛 门疼 痛、 肛缘 水肿、 尿 障碍 等 排 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 义( 0 0 ) P< . 5 。 结论 : 外切 内扎松 解术治疗环状 混合 痔疗
关键词
治疗
环状 混合 痔
外 切 内扎 松 解 术
征消失 ; ②有效 : 症状 体征 改善 ; 无效 : ③
症状体征无改善 。
脉瘀积 , 以及静脉曲张都有很 大的益处 。
痔是 外 科 一 种 常 见 病 、 发 病 , 多 占肛
di 1 . 9 9 j i n 10 —64 . 0 2 o:0 3 6/. s . 0 7 s 1x 2 1.
又有外 痔 而两 者并 不 相 通 时是 内外痔 。
混合痔是人 类特 有的疾病 , 的 发生 、 它 发
肌作用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 内扎术 ,
以血管钳分段钳夹脱 出痔核 , 先用剪刀 在
外痔边缘做 “ 形切 口, 剪刀顺痔核 周 V” 用 围组织层次将痔核剥离至齿状线部位 , 再 用血管 钳 夹 持痔 核 根 部 , 7号 线 缝 扎 一

中医药防治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近况

中医药防治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近况

痔 )o , 6 例 显效 3 例 , 3 有效 2 , 4例 且该方多能在 2 — 8 4 4 小时 内产生疗效 , 疼痛缓 解 , 肿块 内张力 减轻 , 肿块 缩小乃 至消 失 。 活血化瘀法 。杨阿梅” ③ 采用血府逐瘀 汤加减治疗 3 O 例混合痔术后患者 , 照组 3 对 O例未用中药 , 结果治疗组肛门 水肿发生率 1.% , 照组为 3 .% 。黄解 申[J 67 对 67 t采用手术 4 结合活血化瘀 中药治疗急性嵌 顿痔 8 , 4例 对照组 8 4例采用
38 2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 1 0 0年第 2 O卷第 5期 Z e ag IC hj n T WM( o.0N . 00 i J V 1 o52 1 2
中医药 防治 混合 痔术后 肛 缘水 肿 的近况
黄 丽芳 关键词 混合痔 福 建省龙 岩市 中医院肛肠科 龙岩 3 4 0 600 肛缘水肿 中医药疗 法
收。彭努 中等 在混合 痔外 剥 内扎术后将透 明质酸酶 30 00
肛缘水肿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 , 其发病率约
占9 3 _ 。肛缘水 肿可使 患者 产生焦 虑、 .% l J 疼痛 , 至影响 甚 其生活质量, 本文就近年国内中医药 防治 混合痔术后肛缘水
肿 的近 况综 述 如 下 。 1 混合 痔 术 后水 肿 的 原 因
受阻 , 从而产生肛门内括约 肌的闸 门关闭效 应 , 为混合痔 成
变 , 前常用 的治 则 : 清热 利湿法 。如杨巍 等¨ 将 8 例 目 ① 2
痔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 三组 , 治疗组用痔血宁合剂( 槐角 、
侧柏 、 黄芩 、 黄柏 等) 中药对照组用槐角丸 , , 西药对 照组用安 络血 , 结果表 明治疗组 有效 率 明显高 于对照组 ( P<00 ) .5 。

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分析与处理

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分析与处理

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分析与处理目的:分析混合痔术后引起肛缘水肿的原因,减少肛缘水肿的发生率。

方法:通过对2009年1~12月, 本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93例,2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进行了观察,分析水肿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在术中和术后做出相应的处理。

结果:环状混合痔患者出现水肿9例,发生率为36%;3点以上(包括3点)痔核患者出现水肿12例,发生率为31.6%;3点以内痔核患者出现水肿2例,发生率为6.7%。

结论:预防是降低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的关键,及时的处理是减轻肛缘水肿的有效方法。

标签:混合痔手术;肛缘水肿;预防措施;处理方法肛缘水肿是指肛管及肛缘皮肤出现水肿、充血、隆起或肿胀疼痛的症状,是混合痔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 其发病率为2%~95%。

由于水肿加重患者的痛苦、延长术后病程, 因此有必要分析引起肛缘水肿的原因,减少肛缘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笔者于2009年1~12月, 对93例混合痔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其中有2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

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3例患者中,男38例, 女55例, 病程2个月~32年,年龄17~76岁,平均37.6岁。

其中环状混合痔患者25例,3点以上(包括3点)痔核患者38例,3点以内痔核患者30例。

术后发现切口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23例,占24.7%。

1.2 治疗方法腰麻或局麻生效后, 取左侧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扩肛后,行指诊和肛门镜检。

内痔用1∶1 消痔灵采用四步注射法。

艾利斯钳提起齿状线上缘内痔,血管钳夹外痔最隆起处皮肤, 作“V” 形切口, 剥离到齿状线上0.3 cm 处, 分离皮下曲张静脉丛, 然后用止血钳夹住外痔残端及内痔部分基底部, 用7号丝线结扎或用圆针“8”字贯穿缝扎, 扎紧后剪去外痔和被结扎的内痔部分。

肛缘皮肤切口呈放射状开放性。

如果痔核多,外痔静脉曲张明显, 两切口之间保留0.5~1.0 cm皮桥, 术毕检查伤口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吲哚美辛栓纳肛,可吸收止血纱布填塞,纱布加压包扎,宽胶布外固定。

混合痔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混合痔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混合痔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痔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关于痔病的治疗,现代概念认为80%以上的痔疮以保守治疗为主,仅少数在保守治疗无效或Ⅲ、Ⅳ度内痔病理解剖和生理功能不可逆时才考虑手术治疗,而手术的目的首要的是消除病灶、解除症状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正常组织。

笔者通过检索和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最新认识及主要治疗手段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对临床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Abstract]Hemorrhoid is a common and prevalent disease in clinic.A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more than 80% of hemorrhoids just nee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the modern idea.Only a few cases invalid by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or Ⅲ,Ⅳdegree of hemorrhoids which having irreversible pathological anatomy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then surgical operation is considered to use.The primary aim of the operation is eliminating lesions,relieving symptoms and reserving normal mucosa as much as possible.By searching and review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progresses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Mixed hemorrhoids;Surgical treatment;Study process;Energy device隨着对混合痔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手术治疗的目的已从过去力争将所有痔组织彻底切除,转变为尽可能保留肛垫组织的完整性的同时纠正肛垫的肥大和移位。

环状混合痔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环状混合痔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后 采取 “ 8 字形”结扎术逐 一结扎显 著隆起 的内痔核 , 于痔 以保证结扎线脱落后呈现出齿形 , 避免发生肛管狭窄 ; 弧形 核内注进无水酒精 , 注意结扎点不应 处于 同一水平 线 , 而呈 缝合 为按 肛门的生理及形态结构而设计 的缝合法 ; 外痔切除 现 出花瓣 形曲线 , 使 内痔脱落后形成 的创 面能够上下交错呈
中国理 药物应用2 0 1 4 年2 月第8 卷第嗍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F e b 2 0 1 4 , V 0 1 . 8 , N 0 . 4

4 9・
环 状混合痔 不 同手术 方法治 疗效果 的临床观 察
闫伟
痔 为一种常见 病 , 其 中环状混 合痔为痔 最严重 的阶段 , 占痔手术患者的 3 0 % - 4 0 % , 主要症状是血便 、反脱 出、嵌 顿 等, 其 病程常较 长 , 反 复发 作 , 病情 严重 。治疗关 键为 既要 除去痔核 , 又要保 留肛门形态 、功能 ¨ J 。因此 , 手术治疗 环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作者经治的 8 0 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
2 . 1 两组 术后疼 痛、水肿 和肛 门狭窄平 均分 的比较
对 照
研究对象 , 其 中男患 4 7 例, 女患 3 3 例; 年 龄范围 1 9 ~ 6 4 岁, 组7 2 h内创 面疼痛平均值 ( 4 . 4 2±1 . 4 o ) 分, 研究组 ( 3 . 4 5±1 . 4 2 ) 平均 ( 中位 ) 3 9岁 ; 病程范 围 2 — 2 1 年, 平均 ( 中位 ) 病程为 6 . 5 分, 两组 差异 具有统 计学 意义 ( f = 3 . 0 8 , P < 0 . 0 1 ) ; 1 周 内肛 缘 年。所有患者肛 检可见较大 内痔核 , 均在 3 个 以上 , 呈 现环 水 肿 平 均 值 ( 3 . 5 8 士 0 . 5 2 ) 分, 研究组 ( 1 . 4 5 ± 0 . 3 4 ) 分, 两 组 状; 外痔明显突 出 , 呈 现环 状或多处分布 。随机分 为对 照组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t = 2 1 . 6 8 , P < 0 . 0 1 ) ; 肛 门狭 窄 平 均 值 和研究组 各 4 0 例, 两组 性别构成 、平均年龄 和平 均病程 以 ( 1 . 7 5± 0 . 4 2 ) 分, 研究 组 ( 0 . 7 4± 0 . 3 7 ) 分, 两组 差异 具有 统计 及 病情等影 响研究结 果因素之 间的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均 学意义 = 1 1 . 4 1 , P < 0 . 0 1 ) 。 > 0 . 0 5 ) , 具 备可比性 。 2 . 2 两组 总有 效率 和复发 率 的 比较 对 照组 判定 为治愈 、 1 . 2 治疗 方法 好 转和无 效分别有 2 8 、6 和6 人, 总 有效率为 8 5 . 0 %; 研究 1 . 2 . 1 对 照组治疗方法 该组患者采用传统内扎外剥 术 , 组分 别有 3 7 、3 和0 人, 总有效 率为 1 0 0 . 0 %, 两组差异 具有 先提起痔体 , 于外痔边缘 “ v ”形切口切开 , 钝性剥离直至齿 统计学意义 ( 校正 = 4 . 5 0 , P < 0 . 0 5 ) 。对照组术后 1 年有 9 例 状线 , 创面开放并及 时换药 ; 内痔进行缝扎。 患者 复发 ( 2 2 . 5 %) , 研究 组 2例 复发 ( 5 . 0 %) , 两 组差 异具有 统 1 . 2 . 2 研究组治疗 方法 该组患者采用 内扎外切 弧形 缝合 计学意义 ( 校正 X = 5 . 1 6 , P < 0 . 0 5 ) 。 术 J 。硬膜外麻 醉后 使患者左侧卧位 , 常规消毒 、洞 巾 , 消 3 讨 论 毒肛 内、痔 间隙 , 手指涂抹液体 石蜡油后 给予 充分扩肛 , 使 内扎外切弧形缝合术是 根据肛 门的生理病理改变及 功能 肛门能够顺利地容 纳 3 - 4 个横指 , 拉开肛 门以充分 显露各个 而设计 的术式 , 符合 直肠肛管动 力学 , 关键 手术操 作是采取 痔核 , 确定 内痔数量、部位 以及和外痔关系 , 制定手术方案 。 舡门较紧者可将内括约肌齿状线 下部 分切 断并 松解 肛门 。然 齿形分段 法进 行结扎 , 确定剥扎术 范 围 , 使 黏膜桥 的数量及 部位得 以保 留。内痔 痔核 的结 扎点应该保证 处于平 面不 同 ,

外剥内扎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8例临床观察

外剥内扎加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28例临床观察

吸 困难 、 绀 甚 至休 克 的临 床病 症 , 紫 由于临 床 表 现 多 样 而复 杂 , 乏 典 型 的临 床 征象 , 因本 病 同 时伴 有 缺 又
胸腹 部 多个 脏 器 的损 伤 , 易延 误 诊 断及 治 疗 , 亡 容 死
伤时 , 呼吸道 内气体 通过 损 伤 的肺组 织进 入 破 裂 的胸 膜腔 , 成 闭合 性气 胸 , 形 当胸 膜腔 积 液时形 成 液气 胸 。 如肋 骨骨 折 断 端 刺 伤 脏层 胸 膜 或 撕 裂伤 较 重 波 及脏
因, 钝性 气道 损伤多 见于距 隆 突 25 r 的范 围 内 , .a e 右侧
[] 包丽薇, 志东. 3 王 胸部 创 伤 的 x 线 平 片 及 C T诊 断 分 析 [ ]内蒙 古 J.
医 学 院 学报 ,0 8 3 ( )4 0 4 1 2 0 ,0 6 :6 - 6 .
[ ] 肖建雄.O例胸部创伤 的 x线 平片及 C 4 7 T诊断 分析 [ ] J . 诊断 现代
因此追 踪 观察 患者 以辅 助 临床 治疗 } 2 】 伤性 湿肺 x 。创
线表 现 为磨 砂 状磨 玻璃 样 改变 ,与 受伤 部位 有 关 , 对 侧 多见 , 不按 肺 叶或 肺 段 范 围分 布 , 收 早为 4 h 最 吸 8, 晚为 2 8天 , 均为 1 [ 平 0天 1 I 。 液气胸 常为 多发性肋 骨 骨折 的并发症 。当胸部 创
与 治 疗 ,0 5 1( up )3 — 8 2 0 ,6 Sp 1 :7 3 .
主支气管 断裂 大多位 于距 隆突 05m 内 ,而左侧 因主 .c
外 剥 内 ̄ J 侧 方 内括 约肌切 断术治 疗环 状混合痔 :J Ln
1 8例 临床 观察 2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对改善痔术后疼痛的作用

l3 疗 效 评 定 - 采 用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法 (sa n— v ul a i a lgesoe A )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8h 1 、2 、 ou cr, S对 V 、2h 4h 4 8h的疼 痛程 度进 行 比较 , 同时进 行肛 缘水 肿 、 尿潴 留等术 后并 发症 比较 。 1 统 计 学处 理 . 4 采 用 S S 00 P S1.统计 分 析 软件 进
肛门部神经血管丰富, 痛觉极为敏锐 , 术后疼痛 成 为降低肛 门部手术满意度 的主要 因素之一。 自 20 年 始, 们运 用 内括 约 肌部 分 切 断 改善 重 度 痔 06 我 术 后疼 痛 , 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报告 如下 。 取 现 1 资料 与方 法 1 一般资料 . 1 本组 9 例均 为 Ⅲ、 6 Ⅳ期环状 混合
表 1 两组术后不 同时间V s比较 ± A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 .l OO
痔, 病程 2 5 , ~1 年 平均 5 年。按 就诊先后随机分 . 5 为 两 组 。治 疗 组 5 例 , 3 例 , 2 ; 均 年 龄 2 男 2 女 0例 平
(3 2±43 ) 。对 照组 4 例 , 2 例 , 1 例 ; 4. 2 .2 岁 4 男 5 女 9 平 均年龄 (51 4. 6±36 ) 。两 组在性 别 、 .7岁 年龄 、 疾病
表 2 两组术后与疼痛相关并发症 比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P< . O0 5
分期等均有可比性 ,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 0 5。 0 1 治疗方法 骶管麻醉 , . 2 全部采用 M lgn M r ii — o la — gn 。治疗组在痔手术完成后 , a术 于截石位 5 点或 7 点切 口切 断内括 约肌 下缘 , 长约 1 ~1 m 厚约 . .c , O 5 0 m 以肛管顺利通过 2 .c, 5 横指为度 。两组患者术后 均 不再 实施 其 他局 部止 痛 方法 。常规 给予 止 痛 片 2 片 口服 , 次/ , 2d 3 d共 。

外剥内扎、断桥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体会

外剥内扎、断桥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体会近年来,环状混合痔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在现代电子产品飞速发展的时代,诸多年轻患者喜欢在蹲厕时使用各种电子娱乐设备,导致蹲厕时间过长,腹压增加,肛门周围静脉回流受阻,肛垫破坏、下移,促使环状混合痔的形成。

采用外剥内扎、断桥缝合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令人满意。

一、一般资料:232个病例中,男性占125人,女性107人。

患者年龄24-75岁不等,其中40-60岁之间的患者184人,约占总数的79.3%。

患者病程4-40年不等,病程20年以上的患者201人,约占总数的86.6%。

二、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健康状况:如是否伴有其他基础病,营养状况,有无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对患者病情有潜在影响的因素。

术前先积极治疗基础病,让患者能完全耐受本次手术的刺激。

2、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患者的恐惧思想,医生要耐心细致的解释病情,实事求是,不要夸大或缩小病情,必要时给与镇静类药物。

有效的沟通可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

3、直肠指诊应常规检查,排除直肠癌的可能。

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排空肠道,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三、手术方法:取截石位:肛周常规碘伏消毒、铺巾,行腰俞麻醉或肛周扇形局麻,待麻醉生效后再行肛管内消毒。

充分扩肛后按痔核的形态和齿状线破坏的程度设计手术操作,重点将截石位3、7、11点位齿状线破坏明显的痔核外剥内扎。

爱丽斯提起混合痔的外痔部分行“V”型切口,然后向肛管内剥离至齿状线上0.3-0.5cm处,弯钳钳夹痔核基底部,使用10号丝线行“8”字贯穿缝扎。

必要时可在结扎根部上缘注射1:1的消痔灵1ml左右,以防脱线时出血。

其余点位根据齿线的破坏程度行断桥缝合(齿状线破坏严重的痔核不适合断桥缝合)。

大弯钳平行钳夹痔核,在弯钳上缘用手术刀整齐切除部分痔核,用0号丝线或3个0可吸收线一针一线缝合为佳,注意缝合时不紧、不松、不密,打结牢固,尽最大可能的保护肛管皮肤、粘膜。

外剥内扎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分析

h mo r o d f c. e h d e o p c v t d u e a t n y e tr a is cin a d i tr a ial n p u e rh i s e e t M t o s a r t s e t e s y o o r d p r r i u f me tb xe n ld s e t n ne n l t l s o l g o
表 1 2组术后并发症 比较
用外剥内扎注射术能较有效地解 :
本问题, 其具有
以下优点 : ①外剥 内扎只切除母痔部分 留了大部分皮肤 、 保 黏
膜及正 常肛垫组 织 , 患者的肛管生 理接近正常 , 使 术后精 细控 便能力不受影响 , 同时避免 了肛 门狭窄 、 禁、 失 黏膜露 出等功能
膜和皮肤 , 术后创面敷 以凡士林纱布包扎。 1 . 术后 处理 .2 2 ①术后 当 日 局麻 患者可进 食半流质 饮 食 , 麻患者补液 , 鞍 禁饮食 。⑦便后 1 5 0 高锰酸钾坐浴 , : 0 0 然
12 , 5 例 随机 分 为 2 , 疗 组 8 组 治 6例 , 4 男 8例 , 3 例 , 女 8 年
龄 1 9岁 一 8岁 , 6 平均年 龄 3 . , 程 1年 一 2年 ; 照组 83岁 病 3 对
6 例 , 3 例, 3 例 , 2 岁 一2 , 6 男 6 女 O 年龄 2 7 岁 平均年龄 4. , o 岁 病 2 程 2 一 5 。 组患者性别 、 年 3年 2 年龄 、 、 核分期及 大小 等差 病程 痔
作者简介 : 郭斌 。 本科 , 治医师。 男, 主
E mal 3 8 8 5 @q .o n - i 1 2 0 7 8 q c r : l
计数 资料采用 检 验 , 计量 资料采用

改良分段剥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96例临床观察


期以来 , 人们认 为母痔 的好发部 位与痔 上动脉 的分 支类型 有关 , 在作 内痔结 扎和 混合痔外 剥 内扎 时常对 痔上 动脉分 支进行结扎 , 以便达到高位截流 , 预防或减少术 后继发性大 出血 的发生 。宫崎治男(96 、 17 )张东铭 (96 通过 动脉造影 18) 观察肛垫 区内微血管 密度 , 发现 痔中动 脉和肛 门动脉 的微
时间 2 4 , 需用灌 肠帮 助排便 , 1 出现便 后大 出 — d5例 无 例 血 。3 例肛缘有轻度水肿 , 予以高渗盐水 , 5天左右消退 。
断术治疗嵌 顿 性环 状 混合源自痔 4 2例 .中国肛 肠 病 杂志 ,03 2 20 ,3
( )2 . 3 :6
2陈莉莉 . 镇痛泵在肛肠外科术后 应用的临床研 究.中国肛肠病杂
混合痔 。 12 手术方法 . 硬膜外麻醉成功后 , 患者取臀高俯 卧位 , 常 规消毒铺 巾, 充分扩肛, 后正中纵切 口约 3m ( c 年老 、 肛管 括
约肌收缩乏力 者除外 )切断部分 内括 约肌 。根据环状 混合 ,
痔分叶分布情况 , 一般 以母痔 为中心分段 , 用组 织钳提起 和 牵开相邻 两痔核 , 在分 叶间隔 自然 凹陷处用剪 刀 向齿线方 向纵形切开至正常皮肤 、 粘膜处 , 细针 1 号线将 切开 的顶 端 粘膜 、 皮肤对缝一针 , 向两 侧弧形 边切边 缝各 一针 , 欲 再 将
维普资讯
浙江临床医学 20 年 9月第 9卷第 9 07 期

l2 ・ 23
改 良分段剥 扎加 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 环状 混合痔 16 9 例临床观 察
徐道 昆 钱 伟 陈莉 莉
随 访 6—1 月 , 在 术 后 2个 月 出 现 肛 门 略 狭 窄 , 便 2个 1例 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状混合痔剥扎术中挑断部分内括约肌对术后肛缘疼痛与水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鸿兵
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剥扎术中挑断部分内括约肌对术后肛缘疼痛及水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9月份~2014年9月份入我院就诊的环状混合痔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环状混合痔剥扎术并挑断部分内括约肌的方法,对照组则采取环状混合痔剥扎术未挑断组。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水肿消减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剥扎术内括约肌肛缘疼痛水肿临床效果
环状混合痔,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痔疮类型之一,其被定为我国肛肠科的难点,由于该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因而其治疗效果备受关注[1]。

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我院特选取38例环状混合痔环状为研究对象,采取环状混合痔剥扎术挑断部分内括约肌的方法,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份~2014年9月份入我院就诊的环状混合痔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环状混合痔剥扎术并挑断部分内括约肌的方法,对照组则采取环状混合痔剥扎术未挑断组。

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环状混合痔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48±2.1)岁,平均病程为(10±6.7)年,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18~71)岁,平均年龄为(47±2.7)岁,平均病程为(11±7.3)年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1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肛门部位,铺治疗巾,消毒肛管直肠。

麻醉后,充分扩肛,暴露环状内痔。

根据痔核的大小、多少及其与齿状线、肛缘、肛管的关系,将环状痔分为若干个痔块,痔块之间一般保留3~4条肛管皮桥和黏膜桥。

外痔部分可作放射状的梭形切口。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选取肛门两侧3点处或9点处创面,利用弯钳挑断内括约肌下缘并切断。

注射长效止痛剂至齿状线上0.5cm,采用低张力缝合方法,并将肛管皮肤与皮桥皮肤理平后推回至肛管内,给予明胶海棉与油纱包扎固定。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的VAS评分
采取数字评分法(VAS)是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数字逐渐增大,疼痛程度逐渐加深。

由患者根据自身的疼痛程度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表示其疼痛程度。

0分表示无疼痛;≤3分表示有轻微的疼痛,患者可以忍受;4~6分表示患者感到疼痛并影响睡眠,尚可忍受,应作临床处置;7~10分表示患者有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以忍受。

统计分析每一数字段患者例数,进行比较。

1.3.2 水肿程度评定
按照水肿积分标准评定,0分为无水肿;1分且水肿直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分析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环状混合痔,即环状围绕直肠肛管的混合痔,混合痔位于齿状线上下,表明均有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

其是痔疮发展的终末阶段,也是我国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2]。

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法有多种,如痔环切术、外剥内扎术、分段齿形结扎术等,其均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较多,并未达到患者满意效果,因而,更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迫切需要[3]。

环状混合痔剥扎术,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单纯性的环状混合痔剥扎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手术刺激,内括约肌反射性痉挛,肛管压力剧增,致使皮下血液和相应的淋巴循环受阻,仍可引起患者术后疼痛、水肿等后遗症[4]。

而环状混合痔剥扎术挑断部分内括约肌的方法,可消除肛门内括约肌的闸门关闭效应,确保能彻底处理环状痔核和保持肛管正常的生理解剖功能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水
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研究中,环状混合痔剥扎术挑断部分内括约肌的方法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环状混合痔剥扎术中挑断部分内括约肌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水肿,使得该手术效果更为理想,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技术,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向东,余腾江,理习阳,贺加蓓,李艳羽.TST联合外剥内扎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1):36-38.
[2] 陈红霞,牛超,雒福东,唐学贵.混合痔手术切口水肿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81-82.
[3] 李敏,唐学贵,吴至久,杜丽娟.弧形切口皮桥游离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2)337-338.
[4] 贺应林,韩玲,叶茂.组合术式防治环形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的临床观察[J].使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1):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