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改革开放的起步

合集下载

新版八下历史课件: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新版八下历史课件: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5)会饲养家畜 (6)会制造陶器 (7)会制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器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 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 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约在公 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 重要的物质基础。
3.影 响: (1)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 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 (2)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 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长期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
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 的变革或调整? 1950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 1953年 人民公社 1978年
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 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
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新课讲授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约6000年
2.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 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 上的特殊。
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不是为了引入资本主义, 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
深圳经济特区
•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 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侨毗 实特提不 • 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资邻 行殊下损 市政,害 ? 与港 外澳 场策实国 资、 经与行家 济灵更的 重 ;活加主 要 利 开 权 措 侨 用施放前 乡;

第7课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7课改革开放的起步

“小岗村的故事”:一切始于40年前的那个冬夜当时,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帷幕,饱尝饥饿之苦的小岗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冒死”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

2018年1月15日,“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启动,全国主要网络媒体都走进了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改革第一村怎样炼成?40年前,安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为了不再挨饿、不再讨饭,18位庄稼汉将家人“托孤”,把分田到组“秘密”改为分田到户,搞“大包干”。

18个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范本。

“大包干”签字室:这18人被称为“大包干”带头人,他们是:关延珠、严立富、严立华、严立坤、严金昌、严家芝、严学昌、严立学、严俊昌、严美昌、严宏昌、严付昌、严家琪、严国品、关友生、关友章、关友江、韩国云,如今健在的还有11位。

“在当时的政策下,农民到地里去,不管怎么干活都一样,思想已经被搞乱了。

”关友江介绍,“最后造成不够吃,国家供应又不够,就只能去讨饭”。

纸包不住火,“秘密”很快被公社得知。

“小岗村的牛草贷款、粮种贷款全部被扣下来,不给了,粮农贷款也不给了。

”严金昌回忆称,“实在没办法,为了吃饱只能走这条路,没有粮食没有种子,我们只能到处去借,硬是度过了难关。

”实行“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获得大丰收,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1979年的春节,小岗村人第一次不用出门讨饭。

“包产到户”很快得到了县委领导的支持,这种做法被巧妙地称为“大包干”。

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到小岗村考察,看到有这么多粮食,看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感到很自豪。

“大包干”获得了万里的力挺,1979年3月16日,针对《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的甘肃省档案局原干部张浩来信,万里说:“是或非,只能从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衡量,靠时间来检验……”3月19日,万里在《让农民、集体、国家都增加收入就是好办法》的谈话中指出:“你们的办法,明年可以干,后年还可以干……”中央在1980年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的75号文件后,又连续几年发出中央1号文件,使“大包干”迅速在全国普及开来,并不断得到完善,成为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

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课件《改革开放的起步》

新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课件《改革开放的起步》

------感知改革· 改革的尝试:小岗村的故事------
地委批准你们干三 年,我批准你们干 五年。
凤阳农民喜庆丰收
2.经 过:
不同时期的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化大革命”时期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1979年
陈永贵
大寨是山西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 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 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 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 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 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 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 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我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 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 其中也被极“左”思潮利用过。 “工业学大庆”开始于1964年初的工业学大 庆运动,即号召当时的工人阶级发扬“大庆精 神”。 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春节 座谈会上发出号召:“要鼓起劲来,所以,要学 解放军、学大庆。要学习解放军、学习石油部大 庆油田的经验,学习城市、乡村、工厂、学校、 机关的好典型。”此后,“工业学大庆”的口号 在全国传播。
------感知改革· 改革的尝试:小岗村的故事-----一年后的小岗村
年份
油料卖 出
粮食产 量
人均口 粮
人均收 入
还贷款
交售粮 食
1976
100多 斤
35000 斤
230斤
20元
0
0
1979
多斤
3 万多 13万多 800斤 13万 3万 斤 斤

新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体验式教学【设计思路】《改革开放的起步》

新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7课 体验式教学【设计思路】《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起步》
教学模式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学思路分析:
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掌握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及作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措施及作用。

理解积极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必要性,一些重要概念,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在农村带来活力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贯穿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国
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第7课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7课改革开放的起步

学习目标:
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加深对人 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知识:掌握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加深对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认识;了解城市经济体制 改革的基本过程,知道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现代企业制 度的基本特征,明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达标测评
1.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B ) A.国有企业 B.农村 C.机关 D.学校 2.20世纪70年代末,率先把村里的土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 搞起了“包产到户”的农民是( ) C A.河南农民 B.河北农民 C.安徽农民 D.广东农民 3.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 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B )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农民反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
上海郊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农民在年终分配时露出了笑脸。
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调 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效 果(所起的作用): 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生产 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预习交流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1)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1)
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学习目标 1.掌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 特区特别是深圳发展的基本史实。 2.培养和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感 受开拓进取的精神。
自主学习
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我国改革开放首先在农__村___取得突破,_1_9_7_8_年,安徽凤 阳_小__岗__村__成为全国农村发展的典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 给各户农家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二、对外开放:经济特区
国家为什么会将这几个 城市设为经济特区?
著名侨乡,海外交往密切; 毗邻港澳台,靠近沿海,交通便利,利于引资;
的是(B )小岗村农民。
A.安徽合肥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2.请你按从北向南的顺序说出四个经济特 区的名字。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中国复兴需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之音,是强国之路。
从生死契约到杀出一条血 路,从小岗村到深圳,历史 中的他们开拓进取,书写改 革开放起步的故事。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思考
有人说:当年,为了把帝国主 义赶出中国,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 价。而如今,我们打开国门,把他 们请进来,不是引狼入室吗?对此, 你们怎么看?
(提示:可从背景、国家行 使主权、影响等方面思考)
典型——深圳特区的发展
边陲小镇
当堂检测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到户”
过渡时期(1949~1956)经济建设起步: 经济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探索有成绩 有失误:中共八大正确探索、 1958年总路 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八 字方针”正确

八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 第七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八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 第七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12/13/2021
◆知识梳理
◆达标演练
◎基础知识过关 ◎综合能力提升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历史的定格 记忆的沉淀
1980年,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取消人民公社
历史的定格 记忆的沉淀
发展乡镇企业
历史的定格 记忆的沉淀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历史的定格 记忆的沉淀
促进传统农业向代化农业转化
历史的定格 记忆的沉淀
第二篇章——对外开放促发展
昨天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福建省:厦门 1988年 : 海南岛(最大)
第二篇章——对外开放促发展
1、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2、晚清“门户开放”和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 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1.特区实行市场经济; 2.利用侨资特、区外姓资“进社行”建不设;姓“资”。 3.为外商提供优惠的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 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2、与人民公社比较,优势是什么?
经营方式:统一经营
的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时期的凤阳花鼓词

人均年口粮仅有200多斤,一天做10个工分仅值 两角钱,小岗生产队成为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 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
——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下的小岗生产队
历史的定格 记忆的沉淀
第一篇章——农村改革见成效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2、理解改革农村产业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回顾旧知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重大决 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为什么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样开始的?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什么?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什么效果?
为什么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克服人民公社在经营管理体制上的弊端
1953-1956农业生产 合作社 1958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 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政社合一,集中劳动 吃大锅饭 特点:“一大,二公”
人民公社的弊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 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 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 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 蛤蟆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 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 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 哨子慢慢晃
陕西长安县韩家塆村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建立和普遍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20世纪 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什么效果?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1)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解放农村生产 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长期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 调整?
1950土地改革
2010年
已超过1000万 3422.80亿元 32380元
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的促进了特区本身的经济发展。
说说深圳的发展情况怎样? 它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 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 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深圳
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 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 上的特殊。
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不损害国家的主权前提下,
深圳经济特区
看看:
以深圳为例,开放使它产生了哪些变化?
深圳今夕之对比
1980年
常住人口 生产总值 人均收入 33.3万 2.70亿元 400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样开始的?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在全国农村率先搞“包干到户”
看P49页小字部分,短短一年小岗生产队发生的变 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什么?
家庭-------以家庭为单位 承包--------长期承包集体土地
责任---------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984年底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
经济特区的设置
★1979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第一)
1980年
珠海 汕头 1980年 厦门
广东
福建
经济特区的设置
毗邻港澳, 国家为什么会 重要侨乡, 选择这几个城 市作为经济特 便于吸引侨 区? 资、外资和 扩大贸易
厦门 汕头 珠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