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远古呼唤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远古的呼唤》教案2 湘美版

远古的呼唤1教学目标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培养学生自我规划、组织的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为中学八年级学生,美术专业知识相对较少,部分同学存在兴趣不高,实践能力差的现状,鉴于本班学生的实际,,立足于学生兴趣.,更多考虑的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为高年级欣赏课的开展形成有效知识链接。
3重点难点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播放远古祭祈福的视频以及体现原始艺术特点得图片资料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1、面具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
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一般指演员的面部塑形化妆,又称“假面”、“脸子”。
英文称“mask”。
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活动,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
傩祭、傩戏及其面具艺术是中国古老而神秘又极富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堪称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八年级美术上册7远古的呼唤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绵延500里, 在贺兰山东麓发觉了数以万计古代岩画, 它统计了远古人 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奠、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 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各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 落自然崇敬、生殖崇敬、图腾崇敬、祖先崇敬文化内涵, 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 宗教史、原始艺术史文化宝库。距银川市区56公里贺兰口岩画风景名胜区, 是 贺兰山岩画荟萃之地。这里山势峻峭, 风景如画, 山泉四季不竭。在山口内外分 布着5000多幅岩画, 其中人面像岩画就有700多幅。
内, 自1965年发觉以来, 先后经过数次调查,
云 共发觉岩画点10处。岩画分布区内, 山峦起
伏, 森林茂密。作画崖面普通较平滑, 崖前
往往有一块小平台, 崖壁内凹, 形成岩厦,
南
沧 能够防止雨水冲刷。 在沧源10个岩画点, 共发觉有图形1000
源 多个。其中最多是人物图像, 有头饰羽毛、
穗状物, 有头饰兽角、兽尾, 耳饰和腰饰也
崖 很丰富。其次是动物, 有牛、猴、猪、大象
等。另外, 还有树木、道路、房屋、村落、
画 岩洞、太阳、手印和一些表意符号等。图形
普通较小, 就人物而言, 大者身高不过20-
30厘米, 小者不足5厘米。
19/25
崖画内容丰富, 表现出当初人们各 种各样生产和生活场面。描写狩猎, 多 数是持弓而射, 也有长兵器刺杀, 或追逐 围猎, 还有持叉猎蟒和设栅捉猴画面。 有猎人身边有狗相随, 说明当初狗已被 驯养。牛图像最多, 有牛群成行或颈上 套着绳索被拖拉图形, 大约是放牧场面 。描写采集, 有摘取树上果实, 或举手可 得, 或树倒后遍地充满球形果实, 人在拾 取, 鸟在啄食。描写舞蹈, 最显著画面是 在第七地点, 为五人圆圈舞。另外还有 手持牛角围猎舞, 和手持盾牌战争舞等 等。
湘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7课远古的呼唤备课教案

投入地参与制作与表演,能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
本课重点
重点: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
难点:能通过创作、表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图片。
学具:各种用来制作的材料,包括树叶、绳子、纸张、羽毛、布等
板书设计
远古的呼唤:
面具(制作)
脸形
变五官
脸部装饰 (与众不同)
头饰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与
反思
今天,我们用各种的材料制作了这么漂亮、生动的面具,我相信,只要大家平时注意观察,注意发掘,就一定能把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变成美丽而且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老师有一个提议,把你们制作的面具带到圣诞化妆舞会上,好吗?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各位同学,下课。
媒体课件。
四、展评作品:
合作展示,说明创意并简单表演
1.邀请同学上台展示,并说明创意。
2.根据剧情,分角色简单表演。
3.师生一起欢呼,尽情释放激情,感受创作的乐趣。
作业与课堂评价
好,同学们请安静,做好的同学举起来可我看一下好吗?同学们做的真好。最好的同学带上你们的面具到讲台上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看。(学生上来)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好吗?()好,请没有完成的同学课后完成好,下次上课前交上来。下课。
情感与态度目标
投入地参与制作与表演,能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
本课重点
重点: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
难点:能通过创作、表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7《远古的呼唤》教案

7《远古的呼唤》教案教案:《远古的呼唤》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远古的呼唤》,让学生了解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和文化。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
3.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和思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准备:1.《远古的呼唤》文本。
2.幻灯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远古的呼唤》的故事内容,重点提及远古时期的环境和人类生活方式。
阅读活动:1.分发《远古的呼唤》文本给学生。
2.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并根据问题回答问题:a.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条件如何?b.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是如何生活的?c.为什么主人公感到远古时期的生活方式更好?d.你认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足之处?讨论和思考: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参与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为什么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会被主人公视为更好的选择?b.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哪些问题或挑战?c.如何平衡现代生活的便利与远古生活的简朴?d.你认为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对现代人有何启示?文本解读和批判思维:1.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和批判思维,思考以下问题:b.远古时期的生活方式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哪些方面有区别?c.文中的主人公是否具有典型代表性?为什么?总结:1.总结文本故事的内容和主题,重点强调远古生活的简朴与现代生活的繁忙。
2.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人应如何在追求便捷的同时保留简朴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3.鼓励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拓展活动:。
第7课 远古的呼唤-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7课远古的呼唤-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原始艺术的特点和风格;2.掌握原始艺术常用的图案和符号;3.学会用手工制作的方式来表现原始艺术;4.培养学生对原始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原始艺术的风格与特点;2.学会选材与构图,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原始艺术;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从原始艺术中激发灵感创作。
三、教学内容1.原始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原始艺术的风格和图案;3.利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原始艺术;4.原始艺术的鉴赏与欣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问候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尽快进入原始艺术的世界。
2. 讲授(30分钟)1.介绍原始艺术的概念、特点和风格;2.让学生了解原始艺术常用的图案和符号;3.展示一些原始艺术品,让学生了解原始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3. 操作(60分钟)1.设计教师所准备的简单原始艺术作品,要求学生用手工制作的方法来表现;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加强实践性操作,让学生在创作中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并在实践中体现出原始艺术的风格和图案。
4. 交流(25分钟)1.让学生到班级前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原始艺术品;2.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制作的作品,并互相学习;3.让学生对每件作品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并相互分享。
5. 课堂小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强调原始艺术的风格与特点;2.强调学生在学习美术时要注重实践和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以原始艺术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原始艺术的风格、图案和构图特点,学会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原始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实践性操作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在学生进行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时,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提高了学生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远古的呼唤》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远古的呼唤》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生能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培养其宽容态度和健康审美心理;
2、学生通过展示有关原始社会生活、图片、音像资料,能初步感受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追求,品味原始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3、学生能通过创作实践,进一步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引导学生参与展示和表演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喜欢展示自身才艺。
3重点难点
1、通过面具的制作或绘画、展示,使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并掌握其制作方法。
2、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尽情体会远古时代的特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以一首音乐《聆听远古呼唤》引出《远古的呼唤》
师问: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感受到什么?
学答:觉得很空旷、幽静、有一种在呼唤的感觉。
学答:没有感觉?
师答:没有关系下面我们继续欣赏一个非常有趣的短片《石器时代》。
学答:好!。
新湘版美术八年级上册教案 远古的呼唤

新湘版美术八班级上册教案远古的呼唤教学设计《远古的呼唤》一、教材分析湘美八班级下册第七课《远古的呼唤》依据“综合探究”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选择了原始状态下的艺术行为作为教学内容,使同学通过创作、表演在潜移默化中接近和理解原始艺术,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设计、制作和组织力量。
本课可以从两方面绽开,一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了解原始美术的特征,二是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来制作呈现面具服饰等,结合角色定位、表演加深对原始美术的印象。
教材以《火种》这一剧本为线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通过策划、组织、创作、呈现等一系列活动,追溯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情感。
课前预备:收集、布展和参观1、布置同学通过阅读、网上查询等途径,收集关于原始生活的艺术图片、文字资料文件资料,并通过师生的合作,布置一个图文并茂的展览。
2、查找具有原始风格的实物,结合展览,营造氛围。
3、收集包括原始陶器、建筑、雕塑、壁画、服饰等方面的图片、音像资料文件资料,制作师生演示用课件。
各种用来制作的材料,包括树叶、绳子、纸张、羽毛、布等。
设计意图:同学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关于资料文件资料,布置展览,培育同学自我探究的力量。
通过这一系列课前预备活动,使他们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的了解从无到有,并能结合他们的生活阅历感悟原始风情,为制作和包装角色做好心理和认知上的预备。
此外,呈现大量原始艺术品图片及具有原始味道的仿制品,也是有意向识地对同学进行一种艺术的熏陶,为活动营造一种原始的氛围。
二、教学目标1.同学通过在图书馆、网上搜集关于原始社会生活、生产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文件资料,了解原始风情,感悟原始艺术。
同学能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培育其宽容态度和健康审美心理。
同学能初步感受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追求,品尝原始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湘美八上 7远古的呼唤 教案设计

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远古的呼唤》教学设计教案
周次周课时第一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师
上课时间
第五课:《远古的呼唤》
一、教材内容
八年级下册第五课《远古的呼唤》
二、学生特征分析
1. 说明学生的地域、年级
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峨港学校八年级学生
2. 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确定认知结构变量2
有少许审美能力和美术知识的接受能力,但是一部分兴趣不高,实践能力差。
三、知识点的划分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序号知识点内容简述教学目标描述教学目标2随堂提问
1 对原始社会的印
象了解你们觉得原
始社会是怎么样
的?
2 原始艺术的元
素(色彩,图案)了解知道原始文化的特
点,为下一步绘画做准
备
看课本图片
的人们穿的衣服
都有什么颜色?
什么是这些颜
色?
3 绘画一个具有
原始风情的面具。
实践训练动手能力,自
己组织学到的原始艺术
的元素,画在裁好的面
具模板上。
四、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教学重点:
1、原始艺术的元素(色彩,图案)
2、绘画一个具有原始风情的面具。
教学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远古的呼唤
授课人: 课题:远古的呼唤教学时数:40分钟课时时间:
教学目标◆学生能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培养其宽容态度和健康审美心理;
◆学生通过展示有关原始社会生活、图片、音像资料,能初步感受
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追求,品味原始艺术的特点和
价值;
◆学生能通过创作实践,进一步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
力,并引导学生参与展示和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面具的制作或绘画、展示,使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并掌握其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尽情体会远古时代的特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图片、纸张、剪刀、颜料、毛笔、毛线、浆糊。
教学方法音乐、短片欣赏—提问—讲解—欣赏—作品展示—操作实践
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一
导入
以一首音乐《聆听远古呼
唤》引出《远古的呼唤》
师问: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感
受到什么?
学答:觉得很空旷、野性、
有一种在呼唤的感觉。
学答:没有感觉?
师答:没有关系下面我们继
续欣赏一个非常有趣的短
片《石器时代》。
学答:好!
师问:通过这个短片我们是
不是对原始社会有了一定
教师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让学
生在自己知道
的知识范围内
回答问题、探究
问题,学生积极
思考,教师继续
引导,进而引出
主题
让学生发挥
自己的想象,
更让他们了
解到课本上
没有的课文
知识,诱发学
生的好奇心
的认识,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学答:原始社会的生活非常的简单、劳动工具落后。
师说:那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远古时代的壁画、彩陶、建筑、雕塑、服饰
二
分析欣赏作品知识讲
解一:展示远古的壁画,分析
作品《古埃及壁画》《受伤
的野牛》的艺术特点;(色
彩艳丽、形象逼真)
二:原始的彩陶;中国彩陶
艺术的特点;(造型朴实、
图案抽象)
三:原始的建筑;古埃及、
古希腊、古罗马;
四:原始的雕塑;(体态丰
满、表现出原始人对生殖崇
拜;王者造型的严肃,具有
震慑性)
五:原始部落的头饰、服饰;
六:面具。
让学生了解
更多的原始
社会艺术的
内容,增长知
识
三
展示作
品一:以往优秀学生面具作品
展示
二:老师作品展示:
师生作品的学
习与交流,进一
步开阔学生创
作视野。
以优秀的师
生作品带动
学生的创作
的积极性,激
发他们的创
作才能
四
动手实
践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范
例作一幅画,材料不限
与学生共同创
作,引导学生相
互交流
更大程度的
发挥学生的
想象力
课后小结
通过本次创作实践,我们一起走入了原始而古老的生活当中,体会了原始的艺术魅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进一步关注原始风格的物品,做有益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