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古代经典儿科方剂关键信息表-清宁散

基本信息
现代对应情况
出处
处方、制法及用法
药味名称
基原及用药部位
炮制规格
折算剂量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幼幼集成》(清•陈复正)
桑白皮(蜜炒),甜葶苈(微炒),赤茯苓(酒炒),车前子(炒),炙甘草减半。右为细末,每服五分,生姜、大枣煎汤调服。
桑白皮
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L.的干燥根皮
注:由于剂型和煎煮法不同,表中各药折算剂量与备注中的日服量可能存在差异(由小数点进位导致),建议以备注中各药的日服量折算结果进行研发。
蜜桑白皮
0.42g
上药粉碎为细末,每服1.87g,生姜、大枣煎汤调服。
【功效】清肺宁心,泻肺止咳。
【主治】小儿心肺郁热之咳嗽。症见咳嗽有声,面红,发热,心烦,或咽痛声哑,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
葶苈子
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 ) Webb. ex 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
炒甘草
0.21g
生姜
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Rosc.的新鲜根茎
鲜品
——
大枣
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生品
——
备注
1.桑白皮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蜜桑白皮规格;葶苈子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葶苈子规格;本方明确强调用赤茯苓,因此建议用茯苓性状呈淡棕色、淡红色者。本方中茯苓注明炮制方法为酒炒,可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酒炙法;车前子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清炒法,炒制后入药;炒甘草建议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清炒法,“将甘草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炒至微黄,干燥”。
《幼幼集成》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幼幼集成》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幼幼集成》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幼幼集成》是中医儿科著作。
中医儿科学填空题

选择填空:《颅囟经》保存至今的最早儿科专著,被称为“幼科之宗”。
扁鹊,最早的儿科医生。
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书中将小儿病理生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钱乙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首创儿科五脏辩证体系。
北宋董汲寒凉疗法;南宋陈文中儿科温补学派创始人。
元代曾世荣《活幼心书》大成。
明代万全的儿科著作《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片玉痘疹》育婴四法,二有余三不足。
陈复正号飞霞《幼幼集成》。
体重:一岁10千克,6岁20千克。
出生时体重约为3kg,出生后的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kg。
【计算公式】(1)≤6个月体重(kg)=3+0.7*月龄(2)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3)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
身高: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一岁75厘米。
出生后第一年生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3个月增长12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
2周岁后至青春期前身高增长比较平稳,每年约7cm2~12岁【身高公式】(2-12岁)身高(cm)=70+7*年龄。
囟门: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
后囟出生时就已经闭合,未闭合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
牙齿: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先下颌后上颌,约在2~2.5岁出齐20颗乳牙。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课恒牙,恒牙在28~32颗之间。
【2岁内乳牙数计算】乳牙数=月龄-4(或6)。
运动发育:发育顺序: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进展。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勃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三不足二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小儿病因:先天因素、外感因素、乳食因素、情志因素、意外因素、其他。
五色主病白:寒证、虚证;;红:热证;黄:脾虚、湿浊;青紫: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黑:寒证、痛证、瘀证、水饮。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

南苏子(炒)、苦葶苈子(微炒)各等分。
右为细末,蒸枣肉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姜汤下。
丸剂
6
人参五味子汤
《幼幼集成》(清•陈复正)“治久嗽脾虚,中气怯弱,面白唇白。”
官拣参一钱,漂白术五钱,白云苓一钱,北五味五分,杭麦冬一钱,炙甘草八分。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温服。
汤剂
7
清宁散
《幼幼集成》(清•陈复正)“治心肺有热而令咳嗽,宜从小便利出。”
煮散
4
消乳丸
《婴童百问》(明•鲁伯嗣)“治温中快膈止呕吐,消乳食,脉沉者,乃伤食不化故也。”
香附一两(炒),甘草(炙)、陈皮各半两,缩砂仁、神曲(炒)、麦芽(炒)各一两。
右为末,泡雪糕丸如黍米大,七岁以上绿豆大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丸剂
5
苏葶丸
《医宗金鉴》(清•吴谦)“小儿……若停饮喘急不得卧者,又当泻饮降逆,苏葶丸主之。”
人参二钱五分,白茯苓五钱,白术五钱(炒),藿香叶五钱,木香二钱,甘草一钱,葛根五钱。
右㕮咀,每服三钱,水煎。
煮散
3
异功散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乳食。凡小儿虚冷病,先与数服,以助其气。”
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陈皮(剉)、甘草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两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
附件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
序号
方名
原文
剂型
出处
处方
制法及用法
1
泻黄散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治脾热弄舌。”
【精选】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4)(有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患者,男,20岁。
咳嗽伴低热,盗汗,乏力1个月。
X线显示右肺上云雾状阴影。
应首先考虑的是A.原发型肺结核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浸润型肺结核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结核性胸膜炎【答案】C2、《幼幼集成》的作者是A.钱乙B.陈复正C.万全D.陈文中E.曾世荣【答案】B3、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是A.肺气失宣B.肺失清肃C.肺气上逆D.邪热闭肺E.痰热内蕴【答案】D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病理性胎黄A.生后24小时内出现B.黄疸10——14天消退C.黄疸退而复现D.黄疸持续加深E.黄疸3周后仍不消退【答案】B5、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A.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B.发病年龄不同C.胰岛素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D.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E.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答案】C6、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治法是A.调和脾胃,运脾开胃B.健脾益气,佐以温中C.滋脾养胃,佐以助运D.运脾化湿,消积开胃E.补脾开胃,消食助运【答案】A7、湿热下注,宗筋弛纵而致阳瘘的首选方为A.黄连清心饮B.三才封髓丹C.程氏萆薢分清饮D.知柏地黄丸E.龙胆泻肝汤【答案】D8、子宫穴定位A.中极旁3寸B.中极旁4寸C.关元旁3寸D.中极旁开2寸E.脐旁4寸【答案】A9、患者,男,43岁。
患乙型肝炎半年余,症见两胁胀满,口苦,食欲不振,有时欲呕,咽喉发干,舌苔薄白,脉弦。
宜选何方治疗A.四逆散B.大柴胡汤C.柴胡疏肝散D.小柴胡汤E.逍遥散【答案】D10、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为阴性,在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时为阳性的是A.血清脂肪酶B.血尿素氮C.血清淀粉酶D.血清正铁清蛋白E.血清钙【答案】D11、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A.化生精气B.贮藏精气C.藏而不泻D.满而不能实E.受盛传化水谷【答案】E12、患者,男,40岁。
结喉两侧各有1个3cm×2cm×1cm,表面光滑,质地韧,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的肿物。
儿科常用方剂

儿科常用方剂1、一捻金(《医宗金鉴》)一捻金中用大黄,人参槟椰二丑尝。
逐秽清热以通便,秽热不乳服此方。
由大黄、槟椰、黑丑、白丑、人参五味药组成。
逐秽清热通便。
主治秽热郁积,新生儿不乳。
大便不通等症。
2、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人参五味汤法良,苓术甘草姜枣藏。
再加麦冬养肺胃,敛肺止咳保安康。
由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八味药组成。
补益脾肺,敛肺止咳。
主治肺虚久咳,咳声无力,神疲自汗等症。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人参乌梅莲子草,木瓜山药方中找。
益气生津又止咳,痢下伤阴服后好。
由人参、乌梅、炒莲子、甘草、木瓜、山药六味药组成。
益气生津,敛阴止咳。
治发热口渴,久痢或久咳者。
4、丁萸理中汤(《医宗金鉴》)丁萸理中汤温中,参术干姜甘草同。
丁香吴萸功降逆,脾胃虚寒呕逆重。
由丁香、吴茱萸、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六味药组成。
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主治虚寒呕吐证。
5、三黄枳朴丸(《幼科发挥》)三黄枳朴连柏芩,大黄槟榔七物寻。
清热解毒通腑气,热毒内闭肠胃清。
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枳实、厚朴、槟榔七味药组成。
清热解毒,涤肠通腑。
主治下痢脓血,壮热烦躁等症。
6、千金龙胆汤(《千金要方》)千金龙胆柴芍芩,桔梗大黄与钩藤。
赤苓蜣螂甘草枣,肝热脐风此方寻。
由龙胆草、柴胡、黄芩、生甘草、钩藤、赤芍、大黄、蜣螂、赤茯苓、桔梗、大枣十一味药组成。
清热泻肝,祛风止痉。
治肝经热盛,小儿脐风抽搐。
7、下虫丸(《医宗金鉴》)下虫丸用苦楝根,木香槟榔配桃仁。
贯众芜荑使君子,鹤虱轻粉是蟆行。
由苦楝根皮、木香、桃仁、贯众、芜荑、槟榔、鹤虱、使君子、轻粉、干虾蟆十味药组成。
杀虫下虫。
主治小儿蛔疳证。
8、六神丸(《雷允上方》)六神丸用蟾雄黄,麝香冰珠及牛黄。
烂喉丹痧咽喉肿,疔疮疖肿功效彰。
由蟾酥、雄黄、麝香、冰片、珍珠、牛黄六味药组成。
清热解毒。
治小儿乳蛾,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及痈疽疮疖等症。
9、牛黄夺命散(《证治准绳》)牛黄夺命用大黄,黑白牵牛与槟榔。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7)【有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易错题1、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而遗精的首选方为A.黄连清心饮B.三才封髓丹C.程氏萆薢分清饮D.知柏地黄丸E.龙胆泻肝汤【答案】C2、患者,女,45岁。
2天前感觉胁肋部皮肤灼热疼痛,皮色发红,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状大小丘状疱疹,呈带状排列,兼见口苦,心烦,易怒,脉弦数。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A.大椎.曲池.合谷B.行间.大敦.阳陵泉C.血海.隐白.内庭D.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E.内庭.曲池.太白【答案】B3、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A.炙甘草B.人参C.桂枝D.干地黄E.阿胶【答案】D4、关于结核病的呼吸系统症状,下列哪项恰当A.痰中带血可因空洞中血管瘤破裂造成B.约1/2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C.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可出现剧烈胸痛D.咯血后发热持续不退,提示有结核病播散E.一般无急骤出现的呼吸困难【答案】D5、患者,女。
19岁,未婚。
经来先期,量少,色红,质调;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A.清经散B.丹栀逍遥散C.两地汤D.固阴煎E.归肾丸【答案】C6、尿量频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者,治疗主方首选A.程氏萆薢分清饮B.水陆二仙丹C.六味地黄丸D.左归丸E.知柏地黄丸【答案】C7、青舌黄苔的主病是A.酒毒内盛B.寒湿化热C.寒湿内盛D.寒凝血脉E.宿食内停【答案】C8、患者食欲减退,乏力。
查体:全身及巩膜黄染,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
应首先考虑的是A.胰腺癌B.胰腺炎C.胆道蛔虫症D.胆囊炎E.胆结石【答案】A9、急黄的主要病机是A.湿热蕴塞,胆汁外溢B.肝胆郁热,胆汁上逆C.湿热夹毒,热毒炽盛D.湿遏中焦,胆汁外泄E.外感疫毒,郁而不达【答案】C10、患儿,6岁。
2个月来胃纳不振,精神疲倦,伴有低热,遍身汗出,微恶风寒。
治疗应首选A.玉屏风散B.牡蛎散C.生脉散D.黄芪桂枝五物汤E.当归六黄汤【答案】D11、疳气的发病机制是A.脾胃虚损,积滞内停B.脾胃失和,纳化失健C.脾胃阴虚,津液内耗D.脾胃虚衰,津液消亡E.脾失健运,精微不布【答案】B12、《幼幼集成》的作者是A.钱乙B.陈复正C.万全D.陈文中E.曾世荣【答案】B13、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其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达到的数量是A.5〜10mlB.10mlC.20mlD.50mlE.60ml【答案】A14、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A.气管肿瘤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支气管哮喘D.气胸E.大块肺不张【答案】A15、治疗阳气暴脱,可于神阙穴施A.灯草灸B.隔姜灸C.隔蒜灸D.隔盐灸E.隔泥灸【答案】D16、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其正确的做法是A.婴幼患儿可以由监护人决定其诊疗方案B.家属无承诺,即使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也不得给予手术C.对特殊急诊患者的抢救都同样对待D.无须做到患者完全知情E.只经患者同意即可手术【答案】A17、小青龙汤中主要起温肺散寒化饮作用的药物是A.细辛.麻黄B.桂枝.细辛C.麻黄.桂枝D.细辛.干姜E.干姜.半夏【答案】D18、治疗肾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外关.风池B.太溪.行间C.太溪.外关D.太冲.曲池E.太冲.阳溪【答案】B1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恰当A.抑制激肽酶Ⅱ的作用B.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C.间接使PGI合成增多D.NO合成减少E.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答案】D20、下列何药不是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A.银花B.连翘C.玄参D.当归E.甘草【答案】B21、风中经络,口眼(口呙)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者,治宜选用A.地黄饮子B.大秦艽汤C.小活络丹D.活络效灵丹E.牵正散【答案】B22、小青龙汤中主要起温肺散寒化饮作用的药物是A.细辛.麻黄B.桂枝.细辛C.麻黄.桂枝D.细辛.干姜E.干姜.半夏【答案】D23、治疗肛痈火毒炽盛证,应首选A.透脓散B.仙方活命饮C.黄连解毒汤D.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E.萆薢渗湿汤【答案】A24、《希波克拉底誓言》蕴涵了医学伦理学的A.不伤害原则.为患者利益原则和尊师原则B.不伤害原则.为患者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C.尊师原则.整体医学理念和保密原则D.尊师原则.为群众利益原则和保密原则E.不伤害原则.尊师原则和保密原则【答案】B25、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水肿与湿热内侵水肿区别的关键是A.水肿轻重程度不同B.病因不同C.水肿先后顺序不同D.水肿兼证表现不同E.以上都不是【答案】D26、上腔静脉阻塞时,腹壁静脉血流方向为A.脐水平以上静脉血流向上,脐以下血流向下B.脐以上水平静脉血流向下,脐以下血流向上C.腹壁静脉血流全部向上D.腹壁静脉血流全部向下E.以脐为中心血流向四周【答案】D27、四逆散所治四肢厥逆的病机是A.血虚寒,客经脉B.肾阳衰微,阴寒内盛C.过汗亡阳D.传经寒邪,深陷于里E.以上都不是【答案】E28、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中的“三早一就”不包括A.早休息B.早发现C.早诊断D.早治疗E.就近治疗【答案】C29、正常QRS波群时限为A.≤0.10sB.≤0.11sC.≤0.13sD.≤0.12sE.≤0.14s【答案】B30、新加黄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党参.丹参.沙参B.人参.丹参.玄参C.人参.玄参.海参D.党参.海参.玄参E.人参.玄参.沙参【答案】C31、我国最早提出治疗脱疽用截趾手术法的专著是A.《刘涓子鬼遗方》B.《五十二病方》C.《金创瘈疯方》D.《山海经》E.《内经》【答案】E32、患者,女,51岁。
《幼幼集成》学术思想研究

《幼幼集成》学术思想研究刘寨华;于峥;杨威【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8)003【总页数】2页(P247,258)【关键词】幼幼集成;儿科;学术思想【作者】刘寨华;于峥;杨威【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9《幼幼集成》为中医儿科专著,是清代著名儿科医家陈复正所撰,全书六卷,刊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
陈氏医道兼修,擅治儿科,对儿科理论及临证颇多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经总结多年儿科心得,并广征博引,撰成此书。
后世对该书评价很高,尤以儿科指纹学说和惊风证治最为突出。
该书与《幼科铁镜》、《幼科释谜》并称为清代中医儿科学代表著作,又以《幼幼集成》成就最高。
该书集清代以前中医儿科之大成,具有内容丰富、义理严谨、用方简切、注重实用等特点,是研究清以前儿科学的最好范本,也是儿科最常用、最实用的临床指导医籍,在中医儿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
1 辨证重视指纹与脉法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陈氏施诊特别强调望小儿食指络脉,阐明了指纹在儿科临床诊断中的特殊意义。
书中立指纹脉法的辨证纲领,执简驭繁,对于指纹的诊治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陈氏用四句诗概括望指纹辨别疾病轻重的方法,即“初起风关证未央,气关纹现急须防。
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病势彰”。
他还用三句话来说明观察指纹形色而辨别主病的方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这种诊法迄今仍有临床参考价值。
《幼幼集成》提出诊脉之要,小儿三五岁,可以切脉,但手腕短促,三部莫分,惟以一指候之。
提出小儿的常见脉象为浮、沉、迟、数、有力、无力,较《内经》的“大小缓急”更为明晰。
2 立“三搐”说辟惊风旧论陈爱飞认为,世医遇到小儿发热症状,无论外感内伤统称为“惊风”,这种情景愈演愈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名>幼幼集成书名:幼幼集成作者:陈复正朝代:清年份:公元1750年<目录><篇名>裘序属性:余读太史公书而叹越人之善乎方也,邯郸贵妇人则治妇人,周贵老人则治老人,秦人爱小儿亦即治小儿,其施屡变,然其所奏亦并效。
何哉?盖古者卜筮、医药皆有专官,世授其业,不迁而为良。
苟能专其传、精其意,通知其理而无所惑,则妇人、孺子、老幼之各得其治,吾以为虽不必越人可也。
后世专业既失,凡其治方术者,又不能精而多通,由此,妇人、丈夫之与小儿,始各为分科。
而小儿之中又有所为疹者、疳者、惊风者、疮疡者,与夫他疾多端之分部。
《庄子》所云∶道为天下裂者,非耶?然世之为小儿医者,虽习其书、用其方,往往无所效,岂其传于古者,法犹有未备,而道或犹有所未至也乎!岭南陈君飞霞自幼知医,以治小儿者多所乖误,而弊实中于惊风家言,不惮大声疾呼,以辟其谬。
乃取前代之说,存其精要,辨其是非,订为一书,名之曰《幼幼集成》。
其间以搐子易惊字,标出误搐、类搐、非搐三条,既可使天下习惊风之教者,废然自返,而又俾从书中所载病因、证治,循涂守辙,庶几于动无不当,投无不宜。
君之心勤而语恳如此,此盖欲举天下之幼,扶持而安全之,令一无夭札而后快也。
君学仙好道,瓢笠洒然。
吾闻道家者流,以老氏为宗。
老氏言三宝,其一曰慈。
夫慈之为道大矣,固不独幼幼,然幼幼则所以为慈。
君本此意行之,而将托是书以为婴儿孺子之福,岂非仁人长者所乐与哉!乃因其请而为之序云。
\x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二级西昌裘日修撰\x<目录><篇名>梁序属性:医之为言,意也。
神存采心之间,心可得解,口不可得言。
然则方剂之着无益乎?而非也。
观乎《灵枢》、《素问》,肇自轩皇,嗣是而医家者流着书立说,不一其人,家相祖述,代有师承,于吕稽旧闻、谛诊视,救其偏败而济乎夭死,厥功伟焉!则不事方书,乃神于医者之深造自得,而非可以概天下也。
故医者济人之术,而方书之作,则以得诸心者传诸世,以济人于无穷也,独是书凭臆见,既虞师心之滞于偏,书守成规,又嫌胶柱而不知变。
盖观一言之误,贻害非轻,而叹方书之难言也。
虽然,为方书难,为方书而及幼科则尤难。
何则?呱呱襁褓,啼笑无端,疾痛痒,不能自白;其脏腑未定,则药物不能多受;其筋骨尚脆,则针砭尤非易施;误用刀圭,便伤生理。
此炼师陈君飞霞三折肱于斯道,有《幼幼集成》之作也。
君少慕冲举,学道罗浮,龙虎功能,洞然有得于性命之际,乃瓢笠云游,借医药以济世。
谓世之医小儿者,因前人以伤寒病症,称为惊风,讹谬相沿,无论外感内伤,遇发热者,率以惊风为名而妄用其法,致扎伤者多,心甚悯焉!乃取在昔幼科诸书,参互考订,按之临证之所心得,判其合离,析其同异,以搐字易惊字,概曰搐,将急惊、慢惊、慢脾三则,易为误搐、类搐、非搐,分门别类,详其审切之诀,附以经验之方,自胎孕乳哺及痘麻疮疡诸证,胥辨晰而条贯焉。
将受梓,征叙于余。
余循览之下,叹其宅心之良浓,而殚精之不辞其瘁也。
君已疾,多奇效,有他医治之垂绝,君则曰可生,服其药,无不活。
遇窭人疗之不受谢,有急需补剂者,或更以参术相资;意所不合,虽贵富人招之不可致。
盖天真疏放,不随俗俯仰,故游情方外而有急病让夷之思也。
是编也,本长生之妙道,作保赤之灵丹。
其斯为明六度而除四魔,以自利利他乎;其斯为父天地而母神明,悯幼稚之颠连,而弘煦妪于吾胞乎!后之业幼科者,习于斯而有得,将千载榛芜,一朝尽辟,以治婴孩,自足以辨析毫芒,随机用巧而利赖靡涯矣。
余既重君之行高而志浓,又信此书之足以行世而行远;而揆诸我夫子怀少之志,暨天子恤幼之仁,均有合焉。
爰浣笔以叙其端。
\x礼部进士文林郎候选县尹龙泉梁玉撰\x<目录><篇名>小引属性:稽自三坟启秘,神圣迭兴,《本草》、《内经》,昭垂星日。
盖圣人继天立极,位育为功,念天壤之间,阴阳代谢,运气推迁,至之先后,已无成规,应之早迟,靡有定律,其间六淫胜复,酿为灾眚。
哀此苍黎,能无因是而夭扎者,此岐伯演十世之传,黄帝启九章之问,而有医氏之学也。
伏读黄帝之谓岐伯曰∶至哉,圣人之道,天地大化,非夫子孰能通之?请藏之灵兰之室,非斋戒不敢示。
夫圣如轩皇,而于医事崇尚若此,岂非一体,胞与为怀,欲登万世斯人于仁寿者欤!《素问》而下,如伊芳尹《汤液》、皇甫谧《甲乙》、秦越人《问难》、张仲景《金匮》、王叔和《脉经》、陶弘景《肘后》,此数公者,虽曰祖述《灵》、《素》,其实以作为述。
自兹以往,医事寥寥,虽著作者代不乏人,求其无偏无陂,实难多观。
惟明末李时珍、张景岳、喻嘉言递出,阐明《金匮》、发泄《内经》,扫芜秽而返清纯,有功于医事者不小。
然数人虽产明代,而其书始盛行于康熙初年,大为世用。
盖由圣天子临御,德孚中外,仁协万方。
近纂《医宗金鉴》,遍周海宇,将见民无疵疠,物遂生成,故预产明良,以襄位育之功,非偶然矣。
惟幼科一门,不无遗憾。
虽嘉言微启其端,而其言未竟。
予每读惊风之书,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予幼禀亏多病,于医家色脉之要顿,尝究心长际仙师,授金鼎火符性命之秘。
嗣是遨游海岳,冀遇同俦,竹杖芒鞋,行方几半。
宅内凡绅衿士庶、名公巨卿,以及至贱至微者,盖尝随录而方便之。
其临证救治之多,有非笔楮所能罄。
第念惊风之说,在在讹传,莫获辞而正之,坐使无辜婴稚,枉受贻殃,前后相仍,迄无底止。
兹将惊风之说,概为删订,而附以一得之愚,自禀于胎元,火功烁艾,以及杂证麻痘,汤火疮疡,无不周备,汇为六卷,计数十万言。
书成付梓,颜曰《幼幼集成》。
其中延医权衡,一遵经旨,冈或偏枯,务期有当于理,无害于人而后已,非敢妄议前人,遂其一隅之见,第念保赤诚求,不中不远,此书不无万一之助,勿忍终默而息,不辞狂瞽,请政大方,岂曰井海瓮天,立言启后,亦聊体古圣仁民爱物之心,欲自效其负暄之悃云尔!\x时维大清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孟春月罗浮陈复正飞霞氏书于阳之种杏草堂\x<目录><篇名>凡例属性:一幼科之书几于汗牛,其惊风之传,诚多谬误。
喻嘉言、陈远公、程凤雏业已辟之,指出病痉,惜未申明病痉之由与治痉之法,仍无着落,不足服人,予兹彻底揭破,以伤寒病痉,杂病致搐,并竭绝脱证分为三则,以搐字概之∶曰误搐,曰类搐,曰非搐。
条分缕晰,证治判然,名目既正,庶治疗不惑。
周虚中曰∶开此三大法门,可济无穷夭扎。
一幼科论证,悉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说,乖误相承,流祸千古。
后人误以婴儿为一团阳火,肆用寒凉,伤脾败胃。
古初禀受敦庞,贻害犹浅。
今非昔比,怯弱者众,古方今病,每多龃龉,是故聊为删订,非敢轻前人而执己见,盖亦因时制宜之用也。
一胎婴芽嫩之姿,乍离母腹,如水上沤、风前烛,防护稍疏,立见殇夭。
而幼科所用毒劣之方,令其暗损真元,阴阳荣卫,即侥幸得生,而精神已耗,一生虚怯,莫可补救,况复不生者多。
兹于劫夺之方,毒劣之味,概行删去,而易以反正逆从之治,无辜赤子,或可免衔冤于九地。
一《颅囟》肇于东汉卫沈,而成于宋人钱仲阳,其能用仲景地黄汤治赋禀不足,以七味白术散治泻利作渴,岂不卓然有见。
迨门人某隐其名,存浓也,假托其名,辄用霸方劫夺,致人夭枉,遂致贻讥后世。
兹为用其所长,去其所短,非敢好为节略,实所以成仲阳之初志。
一幼科惟从惊风摹拟,而伤寒门类全然遗弃。
故学人但知有惊风,不知有伤寒,毫芒千里,害岂胜言!独程凤雏能见及此。
兹并纂入,以备酌用。
痘疹为幼科切要,诸家多不经意,或另立一门。
学人以为源流各别,不复留心讨论,今并纂入,使知痘实幼科本有,不敢不经心体察。
一痘科之书,如冯氏、陈氏、聂氏、翟氏、万氏,虽皆不为无见,而实繁简不侔。
又惟万氏明显,可以济急,惜原板毁于明末,康熙二年复梓者,则亥豕盈篇,鲁鱼过半,诗歌叶韵全亡,证论先后重复,识者鄙之,予甚惜焉。
因为详悉删润,纂入以成全璧。
一火功为幼科第一要务,济急无捷于此。
奈从前所传,悉犯关门逐盗之戒,不惟无济,而反有害。
今以异授神火,绘图作歌,公诸同志,急迫之间,可以回春顷刻。
一治疗自有正方,其未尽者,复以经验简方并外治之法,附于方后,内有起死回生之诀,若能留心记览,随宜酌用,其利无穷。
一是书不但为知医者设,即不知医者,亦能用之,盖理路通畅,用方简切,并无幽渺难明之说。
家置一册,可以对证调治,自利利人,不无小补。
一是书虽云编辑,而幼科家言,又未敢尽信以为确。
其理明义畅,有裨实用者取之,浮泛不切者去之,间有未妥之处,即参以鄙见,并素所经验者成全之。
故难分某段为何人之言,非敢掩人之功为己有也。
盖幼科非方脉之比,以其病因疾苦,莫能告人,一匕下咽,死生立判,故不敢不为详慎。
是书斟酌去取,颇为得宜。
一是书文义荒疏,由予幼时未尝学问,只以无辜夭扎,不忍坐视,所以忘其固陋,不禁率意言之。
语虽不伦,理虚非诬,明者幸毋以是见薄,第原其忠爱之心而赐之规正,是亦荛之幸也。
\x复正再识\x<目录>卷一<篇名>赋禀属性:夫人之生也,秉两大以成形,藉阴阳而赋命,是故头圆象天,足方象地,五行运于内,一曜明于外。
乃至精神魂魄,知觉灵明,何者,非阴阳之造就,与气化相盛衰。
然天地之气化有古今,斯赋禀由之分浓薄。
上古元气浑庞,太和洋溢,八风正而寒暑调,六气匀而雨若,人情敦茂,物类昌明,当是之时,有情无情,悉归于浓,非物之浓,由气浓也;及开辟既久,人物繁植,发泄过伤,攘窃天元,雕残太朴,世风渐下,人性浇漓,故水旱有不时之扰,流灾有比户之侵,生物不蕃,民用目促。
值此之际,有知无知咸归于薄,非物之薄,由气薄也。
然则今之受气于父母者,其不能不薄也可知矣。
况有膏藜异养,贵贱殊形,医术称仁,顾可视为不经之务。
夫膏粱者,形乐气散,心荡神浮,口厌甘肥,身安华屋,颐养过浓,身质娇柔,而且珠翠盈前,娆妍列侍,纵熊罴之叶梦,难桂柏以参天。
复有痴由贪起,利令智昏者;有雪案萤窗,刳心喷血者;有粟陈贯朽,握算持筹,不觉形衰气痿者;有志高命蹇,妄念钻营,以致心倦神疲者。
凡此耗本伤元,胚胎之植,安保其深根固蒂也!乃若藜藿之家,形劳志一,愿足心安,守盖廪瓶仓,对荆钗裙布,乃其神志无伤,反得胎婴自固,以此较彼,得失判然矣。
若夫怒伤元气,劳役形骸,迅雷烈风,严寒酷暑,日月薄蚀,病体初安,醉饱伤神,落红未净,胎孕之由斯愈薄,实又成于人所不觉者,故今之禀受,十有九虚,究其所因,多半率由于是。
业斯道者,当知气化浓薄,人事浇醇,因以察其胎元之受于父母者之盛衰坚脆,庶几近焉。
若但以上古成方,而治今时薄弱,胶柱鼓瑟,究归无当,泥而不通,未可以言达于理也。
<目录>卷一<篇名>护胎属性:《易》曰∶天地氤,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