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生态消费模式的探讨
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及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及论文工作计划————————————————————————————————作者:————————————————————————————————日期:研究生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题目:论我国生态消费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生姓名刘汉端学院政法学院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研究指导教师郭淑新培养类别硕士研究生填表日期2012 年4 月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填表说明1、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必须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并经审定后方可开始。
2、本表填写三份,报学院一份,导师、研究生各留存一份。
3、研究生培养类别是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师硕士、教育硕士、同等学力五类。
4、如页纸不够,可用A4纸加附页。
5、一律用A4纸打印、装订。
姓名刘汉端性别男入学时间 2010.9 学号 2010020012 论文题目论我国生态消费的现状及对策本题的根据:1、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从理论视阈看,本文对我国生态消费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是在现代工业文明朝着生态文明迈进的大背景下,基于人类文明的维持和发展与生产活动、消费活动、自然生态的相关性,把克服消费主义的弊病和这种努力必然涉及的人生意义的升华、消费结构的优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彰显,放在一起加以探究的。
这种探索,对于全面认识生态文明,正确把握消费对人生的意义,有效缓解当今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实际意义看,生态消费是克服消费主义的针对性举措。
它针对消费主义的种种弊病,主张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规范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质量,让人类生活在一个生态美好的环境中。
它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在高扬人的价值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生产生命的价值,使人类的生活内容和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式,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本题认为发展和实践生态消费,对于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具有釜底抽薪的功效。
论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培育

22 高校 生 态消 费主题 活 动 较 少 .
态消费理念 , 促使生态消费理念成为社会新 风尚 ; , 以 同时 还可 组织大学生到生态文 明示 范基地和单位参观学习 , 深化其对生 态文明 的理解 , 强化生 态消费观念 , 使其在实践 中获得真知并
躬 行。
3 . 加 强 生 态 消 费的 制 度 安排 3
这 就要求人类必须改变只注重人类 眼前利益而忽视 长远利益 、 只注重人类 当下发展而忽视未来发展 的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 ,
生态消费观念最大 限度地体现了消费中的公平性特点 , 包
括物 际公平 、 际公平和区际公平 。 人 物际公平 , 即人与 自然之间
的公平 ,是指 人们 在消费过程 中平 等地对待地球上 的所有 物 种, 不能因为人类 的消费需求而无视 甚至随意剥夺其它生物 的 生存权利 , 而应充分尊重 自然 , 大力赞助 自然 , 竭力维护人与 自 然的和谐 。 人际公平 , 即人与人之 间的公平 , 包括代 内公平和代 际公平 , 是指每一个人在消费过程中都应 以不妨碍 同时代的其 他人 和后代人对资源、 环境享受的权力为前提 。区域公平 即国 家与 国家 、 区与地 区之间的公平 , 地 是指任何 国家 或地 区的人 们在消费过程 中不能以损害其他地 区或 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生 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费观 念 。 关键 词 : 高校 ; 学 生 ; 态 消 费 ; 育 大 生 培
d i 036 /i n10 — 5 42 1 . . 5 o 1 . 9 .s. 6 8 5 . 0 3 : 9 js 0 017 7
0 引 言
1 1 适 度 性 .
消费是人类不断从 自然界 获取 自然资源并 向 自然 界排放 废弃 物的过程 , 直接影响着人与 自然 、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 一
关于生态文明视野下新型消费观若干问题研究

文 明形 态 也逐 渐 由原 始 文 明 发展 到农 业 文 明 、 工
一
、
21 年第 1 01 2期 ( 总第 2 1 ) 5期
学 术 论 坛
ACADEM I C FORUM
NO.2, 01 1 2 1
( muaieyNO.5 ) Cu lt l 2 v 1
关于生态 文明视野 下新型 消费观 若干问 题研究
陈 凤 芝
[ 摘要】 思工 业文 明 下消 费主 义扩张 型 消费观 给人 类 带来的 严重 危机 ,认 为 生 态文 明 背景 下应构 建 反
适 应 型消费 观 、 业 文 明下 的 扩张 型消 费观 。 工
议 程 》 出 : 球 所 面 临 的 最 严 重 问题 之 一 , 指 地 就是
不适 当的消 费 和生 产 模式 , 导致 环 境 恶化 , 困加 贫 剧 和各 国的发 展失 衡 。为了 摆脱生 态危 机 , 寻求 人 类 发展 的光 明前景 ,人 们 只 能选 择 一种 新 型 的消 费 观—— 生 态 文 明视 野 下新 型消 费 观米 代替 工 业
关 于 生态 文 明 视 野 下 构 建 新 型 消 费
观 的 必 要 性 问题
然 的能力 与 日俱 增 , 资 本 主义 自由竞争 的刺 激和 受
凯恩斯 主 义“ 贷 消费 ” 济理 论 的影 响, 的欲望 信 经 人
逐步膨 胀 , 现 为人类 中心论 为基 础 的消 费主 义意 表 识 形态 的 扩展形 成 了扩 张 型消 费观 , 结果是 资 源 的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与自然出现了不和谐因素。为了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模式和现代化模式 的生态转型成为必然。生态现代化建设,是追求一种人类发展的崭新模式,即要 求在环境友好的状况下,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西方生态 现代化理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生态现代 化的概念是德国学者胡'in矛u简尼克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以 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 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把生 态建设看成是发展之义、发展之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 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许多国家纷纷将理论转为实践,探索出自己的生态之路,这些理论探索和实践经 验将给予我们有选择性的推进生态现代化以帮助和启示,特别是在十七大上,胡 锦涛总书记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 新要求之一,对我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吸取适用的经验, 找到一条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合理路径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5
Abst ract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mization was proposed towards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some developed countties in the west.It reflected their shift of attention to ecology in social economic system.polic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mentality and ideology.This theory emphasizes how an enterprise.a government.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can adj ust their behaviors when faced with ecological problems.It points to a new approach to ecologic issues for US,that 1S,government,enterprises,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in China should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fer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ecological modemization theories indicates that the union of the econom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ecology modernization not only jS desirable.also iS feasible.For China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or“good and fast development”strategic goals,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我国生态消费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表 1 理 论研 究 与 实 证 研 究 论 文数 量 列 表
2 文献检 索 总体 情况
作者对 国内 19 年 1 ~ 08年 1 月 问 的中国期 刊 94 月 20 2 全文数 据库 、万 方数字 化期 刊数 据库 、超星 图书等进 行 了 检索 。以 “ 态消 费 ” 作 为 检 索 词 ,共 检 索 到期 刊学 术 生 论文 6 9篇 ;学位 论 文 7篇 ,其 中 博士 学 位论 文 2篇 、硕
消 费的生活 体系 , 人们 的生活 以一种 积极 、合 理 的消费 使 模式 步入小 康社会 。 我 国学界 便 开始 探讨 消 费模 式 的转 ” 变 ,生态消 费模式 逐渐受 到 了人 们 的关 注 。最 早提 出生态
消费模 式 的是 黄 志斌 和 赵 定 涛 ,他 们 在 19 9 4年 发 表 的 “ 论未来 的生态 消费 模式 ” 一文 中提 出 :现代 “ 生态 试 非
经 济研 究
中国市场 2 1 00年第3 4期 ( - 总第5 5 6 期)
我 国 生 态 消 费 的研 究 现 状 及 展 望
邱 高会
( 都 医学 院 思政部 , 四川 成都 60 8 ) 成 10 1
[ 摘 要 ] 生 态消费是 建设生 态文 明的有效路 径 之 一 ,是 近 年 来 国 内学术界 研 究 的热 点。本 文 分 别从研 究的 时序 、
态消 费是与 生 态工 农 业 相 对应 的生 态 模 式 即 一种 自 觉 调 控 、规 模适 度的消 费模式 。此后 ,学术界 逐渐涌 现 出了大 量关 于 “ 态消费 ” 的研究 成果 。 生
者 主要 分析 我 国生态消 费发展过 程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并提
试谈生态消费文化的构建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哲社版)
J o u r n a l o f Mu d a  ̄i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o . 6. 2 01 3
To t a l NO .1 7 8
试谈生态消费文化的构建
段 满 江 , 宋 大 权
( 牡丹 江 师 范 学 院 a . B克 思 主 义 学 院 b - . 学报编辑部 ,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1 1 )
[ 摘 要 ] 生 态 消 费 文化 的提 出 , 既 是 人 与 自然和 谐 相 处 的 需要 , 也 是 人 类 社 会 可 持 续 消 费 的需 要 。 生 态
、
构 建 生 态 消 费 文 化 的 意 义
生态消费文化的提出 , 首 先 就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了一
个 长 期 困扰 人 们 的 问题 , 即人 类 在 社 会 生 存 与 发 展 的 过 程中, 如 何 才 能 真 正 实 现 人 与 自然 的 天 人 合 一 , 和 谐 相 处 。 当前 , 生 态危 机 已经 威 胁 到 了人 类 自人 类 的传 统 消
生 态 消 费 文 化 的提 出 , 是 人 类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需 要 。消 费 是 生 产 的 最 终 目 的 , 没 有可持 续的消 费 , 就 没 有可 持 续 的生 产 。没 有 可 持续 的生 产 和 消 费 , 也 就 没 有人 类 社 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可见 , 可 持 续 的消 费 引 领 着人 类 社 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实 现 人类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消 费关 系着 人 类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生 态 消 费 文
以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以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

以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以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摘要】本文探讨了以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以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生态化理念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部分,我们分析了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的意义部分,我们讨论了生态化产业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们还介绍了生态化理念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产业化方式下的生态建设实践和结合实例。
我们对本文进行了结论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引起社会对生态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促进产业化方式下的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生态化理念、产业发展、产业化方式、生态建设、结合实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资源利用、创新发展、生态经济、社会责任、可再生能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工业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需求,生态化理念的提出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探索生态化理念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寻求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生态化理念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环保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则是在发展产业的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生态化理念如何影响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化方式如何建设生态,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问题阐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生态环境视角下生态消费观的构建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科目: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师:XX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XXXX 类别:XXXXXXXX 上课时间:XXXXXXXXXXXXXXXXXXXXXXX考生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生态环境视角下生态消费观的构建摘要反思传统的消费主义消费观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认为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绿色消费、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的生态消费是未来消费的发展趋势。
提倡用生态消费观来重建人们的消费理念,指导人们的消费行为,生态消费观的构建和推广对于拯救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消费生态消费观构建0 前言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断地向大自然索求的过程,也是人们消耗各种生活、生产资料的过程。
[1]所以,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大自然发生了一系列的关系,比如人们把消耗后的废弃物扔向大自然等等。
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结果对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消费观能够指导人们消费什么、消费方式等。
由于受到时代和文明程度的限制,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消费观。
但是,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有利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不合理的消费观不利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甚至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就是不合理的消费所带来的生态危机。
[2]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把消费需求看作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种以消费为目的的消费主义消费观极大的加快了资源的消耗。
人们也加快了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掠夺,从而使地球上资源贫乏、环境持续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
生态环境的的持续恶化使人们开始怀疑消费主义消费观的正确性,带着问题来探索一种可以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观—生态消费观。
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拯救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6月第24卷第3期消费经济CONSUMERECONOMICSJun.2008V01.24No.3构建我国生态消费模式的探讨口钟芸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长沙410004)摘要:现代社会过度追求消费的行为通过消费和生产的互动作用,引领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经济运行模式的发展,导致当今全球资源短缺、生态危机。
与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等消费模式相比较,建立在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基础上的生态消费模式,更为明确和科学。
因此,要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生态消费;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X24;F0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682(2008)03—0029—04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生态消费模式正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可见,建立新的生态消费模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消费模式的提出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消费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它要求消费既要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要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它把人类的消费纳人生态系统之中,接受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体现了人们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示出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尽情享受历史进步所带来的种种物质财富、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济的发展和消费上的纵欲无度,使社会进步在一种片面的、畸形的价值选择中,导致自然生态的日益恶化,危及人类生存的根基。
面对人与自然对立的过度追求欲求消费而造成的困境,我们唯一的出路在于通过理性反思,摒弃和超越传统的消费价值观。
从全球变暖到物种灭绝,消费应当对于地球遭受的不幸承担巨大的责任。
人类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它不是建立在满足基本需要基础上的消费,而是大大超出了人的基本需要,具有明显的奢侈性、浪费性,可称之为奢侈型消费方式。
…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刺激消费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通过奢侈型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在自己不断毁灭自己赖以生存的条件中运行的,其收稿日期:2008-04-10基金项目:2007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7YBB009),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7Qr062),循环经济与湖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作者简介:钟芸香(1966一),女,湖南临湘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29直接后果是耗竭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不仅使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身处当代的人们也深受其害,因而是不可持续的。
如今,健康食品、节能住宅、生态旅游,这些既节约资源又无污染或少污染、既对环境有利又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生态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很多理智的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已不再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时髦”产品,而是更多地考虑环保、健康、精神需求等因素;消费者在物质需求之外,开始更多地注重文化教育、健康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等高尚的精神追求的消费。
如果能崛起一个庞大的生态消费者群体,就会迫使更多的企业实行绿色生产。
从微观经济的意义上讲,正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决定了经济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
以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精神消费等为特征的生态消费方式的盛行,必然建立起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体系。
在这种体系中,消费品的特征将是持久耐用、可回收、易于处理的。
这将意味着奢侈品、一次性用品、耗用资源多的商品迅速衰落,普通用品、耐用品、节约资源的商品大幅度增长。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拥有一个清洁、质朴、舒适的未来。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消费是基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它要求消费既要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要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它把人类的消费纳入生态系统之中,接受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体现了人们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示出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
生态消费发展模式用生态理念规范消费方式,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惠互利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o[2J作为一种生态化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既要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要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既要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是适应人类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二、新消费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l、经济发展方式是决定消费需求的动力【3】经济发展方式与消费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来说明。
马克思在谈到生产与消费关系时指出:“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
”【纠同时又指出:30“就生产方面来说,(1)它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
消费而无对象,不成其为消费;因而,生产在这方面创造出、生产出消费。
(2)但是,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
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
””1因此,生产力水平低下时采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的是单纯量的扩张,产品科技含量低,消费需求必然是层次较低的。
如果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产品科技含量高,消费需求也必然进入较高层次。
2、消费模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指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
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
【6J‘‘如果说,生产在外部提供消费的对象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
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
【71这说明消费再生产出需要,而需要又决定着生产,从而明确了消费在经济发展、经济循环中的先导作用。
马克思接着说:“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
【81这也表明,从经济循环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来看,消费是先于生产的。
就消费和经济增长方式而言,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推动力。
当消费需求是低层次的,即人们只追求消费品数量上的满足时,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力较小;当消费需求处于较高层次时,即人们追求的是产品的质量时,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力也越大。
近代社会的经济增长无不通过工业化得以实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物质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消费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界的关系,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大到自然界,担当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在可持续消费思想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可持续消费倡导与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从而将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pJ。
三、构建生态消费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构建合理、科学的生态消费发展模式的关键是调整制度安排,即实施生态消费法,强化制度他律,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等,保证政府、企业和个人生态消费行为的实现。
生态消费是对消费活动或消费行为中的秩序追求,旨在通过对消费活动中消费行为的秩序规范,以保障消费活动的有序展开;通过生态消费法律保障,使人类消费模式符合生态伦理的要求,进而保持人类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消费发展模式,以保证政府、企业和个人生态消费行为的实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倡导新的生态消费理念和消费文化消费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关乎人的幸福,但消费却不是人生的目的。
传统消费方式使人的需求被片面地引向物质享受,物欲受到极度推崇。
人类在这样的消费过程中走向了反面,丢失了自我,成为依赖于物的人。
现代人陷入了生存危机和价值虚无的绝境,感性生命存在的根基岌岌可危,人类安身立命的灵魂居所分崩离析,人类的崇高理想和伟大信念尽失地盘,生命的空灵感和存在的意义隐而无痕。
而生态消费是一种不受物役、精神自在、杜绝奢侈和浪费的消费方式,是一种俭朴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消费方式。
特别是面对今天人类所遭遇的资源枯竭、环境危机与生态破坏,当我们为化解这些遭遇而苦思冥想的时候,深深感到经济增长的历史其实也是人类代价付出的历史。
因此,用生态消费的理念去引导消费行为,理性地实现自身的消费需求,这是生态文明昭示于人类的必然选择。
生态消费理念是指涵盖了可持续消费理念在内的以资源节约为核心,能体现消费者和社会长期利益的消费哲学。
在倡导生态消费理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的宣传,增强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可以通过编写培训教材,编写消费行为守则和资源节约公约,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消费行为。
(2)提高消费者素质,促进现有消费文化的优化。
消费者素质是指人作为消费主体在消费行为上所具备的修养和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审美鉴赏能力、识别和挑选能力、质量监督能力及适度消费能力。
提高消费者素质,建立生态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要积极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消费知识,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以助于引导消费者在物质消费上形成生态消费行为模式。
总之,生态消费理念的提出,意味着良好的生态即人与自然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人类消费活动具有基础性意义和根本性价值,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状况直接决定人类消费活动的运行状况。
人类消费活动能否健康、永续地进行,这从根本上取决于人类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其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人类永远都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良好的生态是人类消费活动乃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托。
人类消费活动的正常开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前提和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