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XXXXX—XXXX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etailed rule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industry commerce and trade hidden risks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2017-5-XX发布2017-6-XX实施目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要求 (2)4.1 成立组织机构 (2)4.2 实施全员培训 (5)4.3 编写体系文件 (6)5 工作程序和内容 (6)5.1 风险点确定 (7)5.2 危险源辨识 (10)5.3 风险评价 (17)5.4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0)5.5 风险分级管控 (22)6 文件管理 (23)7 分级管控的效果 (24)8 持续改进 (24)8.1 评审 (24)8.2 更新 (24)8.3 沟通 (25)附录 A 风险评价方法 (27)附录 B 作业活动清单 (29)附录 C 设备设施清单 (29)附录 D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29)附录 E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29)附录 F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29)附录G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29)附录H 风险告知卡 (29)附录I 参考文献 (2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泰安启程车轮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家虎、李茂才、牛勇、李红、乔建斌引言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轮胎安全生产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轮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轮胎产品质量,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分级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分级标准根据轮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危害程度、事故概率等因素,将轮胎安全生产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安全生产:指生产过程中存在极高危险性、危害程度严重、事故概率极高的环节。
(2)二级安全生产:指生产过程中存在较高危险性、危害程度较严重、事故概率较高的环节。
(3)三级安全生产:指生产过程中存在一般危险性、危害程度一般、事故概率一般的环节。
(4)四级安全生产:指生产过程中存在较低危险性、危害程度较低、事故概率较低的环节。
2. 安全生产分级管理措施(1)一级安全生产管理:1)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一级安全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对一级安全生产环节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完好,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4)对一级安全生产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二级安全生产管理:1)设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二级安全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2)对二级安全生产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3)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三级安全生产管理:1)对三级安全生产环节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定期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4)四级安全生产管理:1)对四级安全生产环节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定期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三、安全教育培训1. 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活动,检验员工的安全技能。
轮胎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资料

安全风险点分级管控手册2019年12月目录前言 (3)一、编制依据 (4)二、作业活动清单 (5)三、设备设施清单 (6)四、危险源辨识分析及评价记录 (7)1.工作危害分析(JHA)及评价记录 (7)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及评价记录 (23)五、风险点分级管控台账 (35)1.作业活动风险点分级管控台账 (35)2. 设备设施风险点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46)六、风险点分级管控告知牌 (57)前言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公司根据《河北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规定》要求的方法、内容,全面排查、辨识、评价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制定有效措施控制措施,形成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手册。
一、编制依据二、作业活动清单三、设备设施清单四、危险源辨识分析及评价记录1.工作危害分析(JHA)及评价记录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及评价记录232425262728293031323334五、风险点分级管控台账1.作业活动风险点分级管控台账35363738394041424344452.设备设施风险点风险分级管控措施4647484950。
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为落实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深度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提高企业岗位人员生产作业过程中对风险的预见性和掌控能力,强化安全风险全过程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纵深防御、关口前移和风险辨识常态化、隐患排查规范化、安全管理标准化的目标,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山东省(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风险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
通过企业获得的风险点信息,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使企业隐患排查点更加具体,切实落实上级部门有关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要求,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更加明确,以达到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
1. 适用范围 (2)2. 编制依据 (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3)4. 职责分工 (4)5. 术语和定义 (5)6. 风险点识别方法 (7)7. 风险评价方法 (11)8. 风险分级管控 (11)9.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15)10.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17)11. 风险更新 (18)12. 附件 (18)附件1 危害因素分类标准 (20)附件2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方法 (27)附件3 记录文件 (29)附件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31)附件5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32)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303号令)《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冲天炉与冲天炉加料机安全要求》(GB201501)《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20905)《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GB20906)《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GB1573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17750)《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56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3.1. 总体要求按照“动态识别、科学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TXXXXX—XXXX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Implementary guide f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risk classification of tyr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勤橡胶工业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荣凤、程建昭、王光华、徐亚萍、孔伟、朱德康、孔令涵、张朋飞、刘榜、白凤丹。
引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的精神,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结合轮胎制造企业的工艺特点和职业病危害管控的成功经验编制本标准。
本体系指南通过对轮胎制造企业深入的工程分析,全面辨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空分布,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价,制订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清单,指导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山东省内轮胎制造厂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分级与管控,其他轮胎制造企业作为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是山东莒州浮来水泥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支持宣传推广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处:
处长:贾立军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风险是危(wei)险源的属性,危(wei)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5.3风险点
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wei)险源。
5.4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附件
附件A风险点分类标准
附件B作业风险程度评价方法(MES)
附件C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附件D建设过程记录信息
(1)作业岗位清单
(2)设备设施清单
(3)危(wei)险源点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4)风险点辨识结果汇总表
(5)重大风险信息统计表
附件A:风险点分类标准
A.1物的不安全状态
A.1.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建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为确保该项工作有序开展及事故纵深预防效果,公司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定实施内部激励考核方法。激励考核办法另行发布。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手册

1、目的 (1)2、合用范围 (1)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1)4、职责要求 (1)4.1 职责 (1)4.2 基本要求 (2)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 (3)5.1 职业病隐患分类 (3)5.2 职业病隐患分级 (4)6 工作程序和内容 (5)6.1 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编制 (5)6.2 职业病隐患排查 (5)6、3 职业病隐患管理 (6)6.4 职业病隐患验收 (7)6.5 职业病隐患管理台账 (7)7 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 (7)7.1、文件管理 (7)7.2 持续改进 (8)为进一步发现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加大职业病隐患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病风险,改善作业环境,降低职业病发病,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合用于公司内所属各单位的职业病隐患排查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 52 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安监发〔2022〕76 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22]第 47 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22]第 48 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22]第 90 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安监总厅安健[2022]171 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国卫疾控发[2022]48 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卫疾控发[2022]92 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安监总厅安健[2022]111 号《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试用版)《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管理体系细则》4.1 职责4.1.1 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职业病隐患管理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管理情况,管理重大隐患前催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某橡胶轮胎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简版)

某橡胶轮胎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某台资企业新建一橡胶轮胎生产车间,我们对该项目竣工后试生产阶段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l 对象与方法1.1评价对象某台资企业新建橡胶轮胎生产线及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成型、喷粉、硫化、打磨以及办公等生活设施。
1.2评价内容工程总体与生产工艺布局、设备布置的卫生学要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与措施、操作室与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
1.3方法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采样规范》GBZl59—2004要求,对工作场所作业人员经常操作处设点。
按《限值》GBZ2.1、2.2—2007进行测定;粉尘浓度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一部分:总尘浓度》GBZ/T192.1—2007进行测定;毒物浓度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7L51进行;综合评价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L6J、《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执行。
1.4 仪器设备Hs6288D型倍频程噪声仪,QT一36—3型WBGT热指数监测仪,Gilian-3型高低流量个体空气采样器,ZC—F粉尘采样器。
2 结果2.1一般情况项目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同年9月建成试运行,总投资960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各种汽车、摩托车内胎和外胎,年产量700万条。
总用地面积38 271 m2,建筑物占地面积13 500 m2。
本项目的主要工艺流程为:胎面挤出和延压—裁断—成型—喷粉—硫化—打磨—质检、包装入库。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正己烷、正庚烷、异丙醇、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噪声、高温等。
劳动定员416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人数为233人。
2.2检测结果与评价化学、物理有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超标部分见表l,其余岗位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相应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 TXXXXX—XXXX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Implementary guide f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risk classification of tyr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送审讨论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职责要求 (2)5 工作程序和内容 (2)6 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 (6)附录A(资料性附录)轮胎制造厂工艺流程图 (7)附录B(资料性附录)轮胎制造厂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8)附录C(资料性附录)轮胎制造厂职业病危害危害风险管控措施 (13)附录D(资料性附录)轮胎制造厂职业病危害重大风险应急处置措施 (21)附录E(资料性附录)轮胎制造厂职业病危害风险告知卡举例 (2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勤橡胶工业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荣凤、程建昭、王光华、徐亚萍、孔伟、朱德康、孔令涵、张朋飞、刘榜、白凤丹。
引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的精神,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结合轮胎制造企业的工艺特点和职业病危害管控的成功经验编制本标准。
本体系指南通过对轮胎制造企业深入的工程分析,全面辨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空分布,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价,制订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清单,指导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山东省内轮胎制造厂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分级与管控,其他轮胎制造企业作为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50643 橡胶工厂职业安全与卫生设计规范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XXX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3 术语和定义GBZ/T 224 、DB37/T 2882和DBXXX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轮胎制造企业tyr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以固态生胶为主要原料,生产轮胎、摩托车胎的企业。
3.2基础管控措施 bas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职业卫生档案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3.3现场管控措施 workplac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运行及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及佩戴、警示标识设置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3.4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list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及其管控措施信息集合。
4 职责要求4.1 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实施分级管控。
4.2 应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3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采用有效地职业病防护设施,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救援设施,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 50643、GB/T 50087、GBZ 1、GBZ/T 194的规定。
4.4 必须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应按GB 2626和GB 11651的要求选用和配备。
4.5 应按照GBZ 188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
4.6 应对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4.7 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4.7.1 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明确职业卫生负责人。
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4.7.2 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等。
4.7.3 应及时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
4.7.4 应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7.5 对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原料及产品必须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应符合GBZ 158的要求。
4.7.6 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及其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和管理应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
5 工作程序和内容5.1 职业危害识别与分析5.1.1 轮胎制造的主要生产工艺在炼胶工序将天然胶、合成胶、炭黑及橡胶助剂等原材料制备成混炼胶料,混炼胶料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送往复合挤出工序、压延工序。
在复合挤出工序制备胎侧、胎面、内衬层、三角胶等半成品部件,在压延工序将混炼胶料与纤维帘布或钢丝帘线加工生产并裁断成胎体、带束层等部件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将三角胶与钢圈贴合制备出胎圈,然后将胎圈和其他半成品部件通过成型机制备出胎胚。
胎胚经硫化机硫化后即为成品轮胎。
成品轮胎经外观、X光设备、均匀性设备等检验合格后便可分类入库。
典型轮胎制造工艺流程图见附录A。
5.1.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5.1.2.1 炼胶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炭黑、白炭黑输送环节产生的炭黑粉尘、白炭黑粉尘;——隔离剂制备环节产生的粉尘;——人工配料、自动秤投料、自动秤称量等环节的氧化锌、酚醛树脂、其他粉尘;——母炼机投料环节产生的氧化锌、酚醛树脂、炭黑粉尘、白炭黑粉尘、其他粉尘、热胶烟气(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二氧化硫);——终炼机投料环节产生的其他粉尘、热胶烟气(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二氧化硫);——烘胶环节产生的高温;——炭黑输送设备、化学小料自动秤、导切机、密炼机、液压站、挤出机、开炼机、除尘风机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挤出机、开炼机生产环节产生的高温、热胶烟气(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二氧化硫)。
5.1.2.2压延压出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复合挤出机、内衬层挤出机、三角胶挤出机、冠带挤出机的挤出环节以及压延机的压延环节产生的热胶烟气(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二氧化硫)、高温。
对于存在热喂料的工序,使用的挤出机、开炼机也会产生热胶烟气(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二氧化硫)、高温;——复合挤出机、内衬层挤出机、三角胶挤出机、开炼机、钢圈机、直裁裁断机、斜裁裁断机等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胶浆制备及刷胶浆环节挥发逸出的溶剂汽油。
5.1.2.3成型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成型机运行产生的噪声;——使用汽油处理粘连胶料环节挥发逸出的溶剂汽油。
5.1.2.4硫化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硫化环节产生的硫化烟气(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二氧化硫)、高温;——模具维修环节产生的粉尘、噪声;——干冰清洗模具环节产生的粉尘、噪声。
5.1.2.5成品检验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均匀性、动平衡、传送带等运转产生的噪声;——研磨机产生的粉尘;——X光机产生的X光辐射。
5.1.2.6检维修及附属设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噪声、紫外辐射、高温;——打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粉尘、噪声、手传振动;——气割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粉尘、高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噪声、紫外辐射等;——检修工具运行可能产生的噪声、手传振动;——密闭空间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缺氧等;——配电室维修作业接触工频电场、噪声;——空压机、制冷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5.2 风险点确定5.2.1 风险点确定原则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总和确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示例1:炭黑输送工接触炭黑粉尘、白炭黑粉尘。
5.2.2 风险点划分5.2.2.1将生产过程划分为炼胶工序、压延压出工序、成型工序、硫化工序、成品检验工序、检维修及附属设施六个单元。
5.2.2.2 按照单元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工种)及其工作内容、接害环节(工作地点或设备设施)、接害种类、接害方式和时间、可能发生的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
5.2.2.3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及其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区域,形成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轮胎制造厂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参见附录B。
5.3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5.3.1 评价方法5.3.1.1 通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检测,结合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按照DBXXX计算G值并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5.3.1.2对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指数(G)、接触人数、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职业病或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赋值,按照DBXXX计算T值并进行作业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