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临床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雷米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静脉麻醉效果的比较

雷米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静脉麻醉效果的比较

遥 控对 比剂跟踪技术摄影提供了一个观察全程血液结构的新 方 法 ,可减少患 者辐 பைடு நூலகம்剂 量和 对比 剂用 量 , 即缩 短了 检查 时 间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
(收稿日期 : 2008 2 072 11)
雷米芬太尼和氯胺 酮复合异丙酚在小儿 静脉麻醉 效果的比较
周泽钢 ,何志文
(邛崃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邛崃 611530 )
血管内 的行 程较 远 ,过高的对比剂浓度刺激血管内膜 ,使肢体 产 生疼 痛性抖动出现图像模 糊 , 用量过 多会对 肾功能 造成不 良影响 ,对比剂浓度过低或用量不足 , 会影响到细小或远端血 管 的显 示 。因此 四肢 动脉 DSA 应 使用 低渗 离子型 或非 离子 型 对比 剂 。刘玉 清教授建议 外围动 脉造影 ,尽量 用非离 子型 对 比剂 ,且浓度不超过 40%。我室在作 B lous Chsa ingimage检 查 中把 65%安奇格拉芬 、 优微显或 欧乃派克对 比剂浓 度稀释 成 40%左右 即可 获 得对 比度 高 和分 辨 率较 高 的血 管 图 像 。
拟订和指导具有重要的价值 。DS A 通过 计算 机进行图像数据 处理 ,可减去与血管 图像无 关的其他 影像 , 使血 管清晰 显示 , 且对比剂用量大为减少 ,故具 有简便 、 安 全的优 点 ,广 泛适用 于多种血管疾病的检查 。对比剂跟踪 (B lous Chsaingi m age )技
段 成像 才能完成全段血管显 像的实 际问题 ,解 决了需 多次曝 光 和多 次注射的矛盾 ,解 决了以 前血液 流速和 摄影程 序不一 致 ,而出现血管显示不佳或不能显示的问题 ,在减影或非减影 方 式下 都可实时地观察摄影图像 。 在 B lous Chsaingimage技术检查中 , DSA 图像的采 集必须 在检查 床停 留的 瞬间 ,检查床在移动时不能采集图像 ,因此合 理 的步 长设定及检查床的移动速度的熟练控制是追踪显示血 管能否 成功 的关 键 ,步长过大或检查床移动过快 ,会导致检查 床 超过 对比剂的流速 ,反 之则不 易追上 对比剂 在血管 内的流 速 ,从而不能抓住血管显影的最佳时机而影响血管成像质 量 。 我 院在 作下肢动脉 B lous Chsaingi m age检查时 ,使用步长为 6. 3 cm。这样即可追踪观 察对比 剂在下 肢动脉 内的流 动 , 也可 在 出现 病变后停留或加快检查床的流速以充分显示其血管病 变 的长 度及病变范 围 。从本 组患 者来看 , 6 例 次造 影质 量欠 佳 , 2 例因为步长过小而未 能跟踪 上对比剂 , 1 例因 为步 长过 大 而病 变部位显示不清 , 3 例因为手柄 控制不熟 练 ,导 致检查 床 移动 速度与对比剂流动速度不一致而导致造影失败 。 由 于 B lous Chsaingimage检查观察血管范围 广 ,对 比剂在

两种麻醉药物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效果比较分析

两种麻醉药物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效果比较分析

取仰卧位 , 保 留患 儿 自主呼 吸 , 不 给予 气 管 插 管 , 面罩吸氧。
A 组 : 在上 述基 础 上 , 用 微 量 注射 泵 输 注瑞 芬 太 尼 ( 国药 准 字
数± 标准差 ( ± s ) 表示 , 进行 t 检验 , 计 数资料进行 x 检验 。
2 结 果
选取该 院收治 的 9 0例美 国麻醉 师协会 ( A S A) I~ Ⅱ级患 儿。 将其按入院单双 日随机分为 A 、 B两组 , 每组各 4 5例。 其中A 组男 2 5 例, 女2 0例 , 年龄 8 个 月~ 6 岁, 平 均年龄 为 ( 4 . 4 6  ̄ 1 . 1 3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和度 ( S p O : ) 、 收缩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B P ) 等变化 。 并观察患儿有无术 中体动 、 痉 挛、 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等不 良反应 发生。
1 . 4 统 计 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 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 资料采 用均
5 m i n 、 1 5 m i n及术后 D B P及 HR值均低于对照组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见表 1 。
表1 两组患者 HR、 Sp Oz 、 SB P变化比较分析
所有患儿根据不 同年龄 给予 术前 禁食 、 禁水 , 并于术前 0 . 5 h 肌 内注射 阿托 品 0 . 0 5 m s / k s , 建立静脉通路 。人室后用 脉搏 血氧 仪对 患儿 的血氧饱 和度 、 血压、 心率等 生命 体征 变化进行 监测 。 缓慢静 注氯胺酮 ( 国药 准 字 H3 2 0 2 5 2 5 5 ) 2 mg / k g ; 所有患 儿均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前准备好抢救用具( 喉镜 、 气管导管 、 吸痰管) 。待患儿入
手术 室 后 。 A组 肌 肉 注射 氯 胺 酮 6 S g 首量 不 超 过  ̄m ̄ , 1O 。术中如果有肢体抽动 。 5 mg 静脉注射追加氯胺酮 2 gl 。 m ,g 【 B组在手术开始前 1 0分钟静脉注射”氯一 ”合 剂 ( 芬 氯胺酮
表 两 组 围麻 醉 期 间 A H S O2改变 (  ̄ n 1 0) P、 R、 p x s。= 0
收 稿 日期 :0 8 0 — 4 20—20
维普资讯
医学信息 20 0 8年 5月第 2 1卷第 5期 Me ia Ifr ain Ma . 0 8 V 12 . o dclnom t . y 20 . o. 1 N . o 5
术前 常规禁食 6 。术前 3 rn肌 肉注射阿托品 00 m h 0i a . 2 k( g发热患儿给东莨菪碱 0 1 g )在病房常规开放静脉 。 . g 。 0 m
后改善 , 气道分泌物很少 , 出现喉痉挛病例 ; 未 无一例出现精
神症状。 两组围麻醉期 间 MA 、 R、p 2的改变见表 1与麻 P H s0 。 醉前相 比, A组 MA 、 R变化显著 ( PH P均< .5,p 2 0 )s 0 未见明 0 显变化 ; B组 MA 、 R无 明显变化( PH P均> .5, 0o )麻醉后 S O p2 稍有下降 , 面罩给氧一段时间后均较快改善 。
维普资讯
医学信息 2 0 年 5 08 月第 2 卷第 5 M d  ̄ I o,t M y 2 0 . d 2 . o l 期 ei I J a ∞. a。 0 8 V . 1 N . e l1 j f l 5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氯胺酮-芬太尼亚麻醉剂量辅助小儿区域麻醉观察论文

氯胺酮-芬太尼亚麻醉剂量辅助小儿区域麻醉观察论文

氯胺酮-芬太尼亚麻醉剂量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芬太尼亚麻醉剂量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芬太尼亚麻醉剂量辅助椎管内麻醉组)和b组(单纯氯胺酮麻醉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前后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a组患儿较b组患儿rr、hr及spo2变化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均执行术前常规操作及麻醉前操作,术前30min均给予阿托品及鲁米钠的常规注射。

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患儿体重给予氯胺酮基础麻醉(一般为5mg/kg),进行体征监测。

a组患儿进行1.5%利多卡因少量椎管阻滞,观察无异常反应后,根据患儿及手术具体情况再进行补充注射;手术开始后持续静注氯胺酮0.25mg/kg,芬太尼1ug/kg。

b组患儿手术开始前一次性注入1.5%利多卡因0.3~0.5ml/kg,手术开始后间断性追加氯胺酮1mg/kg。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前后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儿手术不同时段的指标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a组患儿较b组患儿rr、hr及spo2变化小(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

2.2 肌松、苏醒及不良反应情况a组肌松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b肌松无,时有体动,术后出现恶心2例;b组患儿术后苏醒明显长于a组。

3 讨论氯胺酮(ketalar,ketamine,ketaject)曾广泛用于小儿麻醉的各领域,随着经验的积累,其应用指征较前缩小。

患儿手术应用氯胺酮的麻醉管理

患儿手术应用氯胺酮的麻醉管理

量; 高于 1 e 0mH 0~1e i: 2 m 0应控制 输液速度。注意观察皮 l 肤色泽 和弹性 、 尿量及性质 , 正常尿量不 少于 3 m/ , 0 lh 颜色淡
黄。
但是由于氯胺酮可使唾液分 泌物增多 , 单独使用 可能 出现肌 张力增强 、 眼球凝视或震颤等木僵症状 , 大剂量使用 易引起 呼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患者共计 66例 , 2 均为 20 0 5年 6月 一
20 09年 6月我科实施氯胺酮麻醉的各类 患儿 , 其中男 39例 , 7 女 27例 , 4 最小年龄 5天 , 最大 年龄 1 , 3岁 平均 年龄 5±14 .
岁 。麻 醉 时 间 3 0~10 i, 均 5 m n 8 mn 平 4 i。术 后 2 5例 恶 心 、 呕
吐 ,8例呃逆现象发生 , 1 9例有 幻觉 产生, 6例苏 醒延迟 , 5例
有 呼 吸 困难 现 象 。 12 麻 醉 方 法 . 术 前 3 mn肌 肉 注 射 阿 托 品 0 0 0i . 1—0 .
0 m / g地西泮 0 1 . m / g入 室后 开放静脉 并常 规监 2 gk 。 . ~0 3 gk , 测生命体征, 氯胺酮诱导 1— m , g入睡后静脉持续输注 0 2 gk , / . 1 %氯胺酮溶 液, 输注速度为 1 2 g・ g一 h一1 ~ m k 1・ 。 13 麻 醉 管 理 . 13 1 术前 .. () 1 术前访 视 : 前备皮 禁食 , 术 注意患儿 有无
中国中医药咨讯

21 0 0年 1月
第 2卷
第1 期
1 ・ 78
Jun lo hn rdt n lC iee Me iieIfr t n or a fC iaT a io a hn s dcn nomai i o

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经过 了相 关 的临床检 查之后予 以确 诊。
12 方 法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5 ; . ) B组患儿在麻醉药物应用后生命体征 0 变化 幅度明显小 于 A组患儿 ,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00 ; .5)
B组患 儿手 术清醒 时间 明显 早于 A组患 儿 , 异具 有统计 学意 差
较 明显 。
【 关键 词 】 管阻滞 ; 骶 小剂量 ; 氯胺 酮 一芬太尼 ;患儿 ; 醉 麻 【 中图分类号 】 7 61 R2. 【 文献标识 码 】 B 【 文章 编号 】 0 5 0 1 ( 0 2) 2 9 一 2 29— 66 2 1 1— 3O
13 麻 醉 效 果 评 价 .
【】 天小 , 树 海 . 剂量 氯 胺酮 对 全麻 围手 术 期免 疫 功能 的 影响 【. 国 3孙 韩 小 J中 】 医学创 新 ,O 2 1 1 : 12 . 2 l ,o( O) 2 — 3 [] 海 波 亚 麻 醉剂 量 氯 胺 酮 一芬 太 尼辅 助 tJ 区域 麻 醉 临 床观 察 【. 4潘 l L , J 中 ] 国现代 医生 ,O 14 3 : 16 . 2 l,9( 3) 6 —2
种苯环 哌啶类 衍生物类 药物 , 中枢 神经系统 有非 常明显 的 对
抑制 和兴奋 双重作 用 , 由于该 药 物 的给药方 式 比较 简单 、 起效 速度 相对较 快 , 且 同时具 有镇静 和镇 痛 的作用 , 并 临床 上一直 将其 作为对 小儿进 行外科 手术治 疗 的一种常用 麻醉 药物 。 氯胺 酮 的用 量如果 过大或 推药 的速度 过快 , 可对 患儿 的呼 吸产 生抑 制 , 尤其 是 患儿在 手术结 束 后 回到病房 , 由于 疼痛产 生 的刺激 及麻 醉 药效 的消退 , 易出现 躁动 、 吸抑 制及 气管 痉 呼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氯胺酮是左旋和右旋体的消旋混合物,属于苯环己哌啶衍生物。

氯胺酮这种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镇痛作用等优点所以经常在临床上用作麻醉诱导剂或者手术麻醉剂。

本文通过对氯胺酮在手术麻醉用药、扩张支气管、抗炎及抗感染休克作用、疼痛治疗、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氯胺酮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氯胺酮;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390-01氯胺酮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它是目前现代临床医学应用的各类麻醉药物中具有多项药效于一体的静脉麻醉药物,并因为具有作用迅速、兴奋循环、麻醉时间短、抑制呼吸轻微等诸多优点而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引用。

虽然在临床应用中氯胺酮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目前它仍然是最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本文主要对氯胺酮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1.手术麻醉用药1.1 小儿基础麻醉及术前用药对患者采取0.05mg/kg的咪达唑仑,3~4mg/kg 的氯胺酮以及0.02mg/kg的阿托品进行肌肉注射能够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1]。

但是在肌肉注射时比较疼痛,对小儿患者的刺激较大,如果改为口服4~6mg/kg的氯胺酮以及0.02~0.04mg/kg的阿托品在15min内就可以使小儿保持安静,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Funk等研究发现,咪达唑仑联合小剂量氯胺酮使用,能够在不延长恢复时间以及不增加副作用的前提下能够使小儿术前用药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1.2 全麻诱导临床上把通常使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进行全面诱导,在取得良好的诱导效果的同时,会使患者出现明显血压下降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不能自动缓解只能使用升压药进行纠正。

如果单独使用氯胺酮进行静脉注射,大约20~30s内就会起效,3~5min就会达到高峰,但是同样能够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2]。

如果在使用其他全麻药诱导时同时联合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这样能够在取得良好诱导效果的同时,能够防止出现血压、心率的大幅度波动的情况。

氯胺酮有何利与弊

氯胺酮有何利与弊

氯胺酮有何利与弊【术语与解答】氯胺酮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静脉全麻药中唯一具有显著性镇痛作用的药物,且静脉、肌肉注射均可,故可单独用于某些选择性小手术,尤其较适用于小儿。

1. 药理作用机制①氯胺酮为中枢兴奋性氨基酸递质NMDA(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的非特异性阻断剂,能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新皮层的传导,同时又能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从而引起意识消失、短暂性记忆缺失以及显著的镇痛效应,但常有梦幻现象,此状态又称分离麻醉;②根据脑电图研究结果认为,氯胺酮对丘脑-新皮质系统有抑制作用,此外,还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对痛觉的传入信号,从而产生很强的镇痛作用。

2.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①氯胺酮呈高度脂溶性,因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内,故静脉注射氯胺酮后意识较快消失,但起效较硫喷妥钠慢;②氯胺酮注射后首先出现麻木、失重、悬空感,而有些患者表现为睁眼凝视、眼球震颤、肌张力增加,有时出现不自主肌肉活动,但喉反射不受抑制;③氯胺酮可使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增多,颅内压随脑血流量增加而增高;④患者苏醒过程中常出现精神运动性症状,表现为噩梦、幻觉、谵妄、恐怖感等,成人较小儿更易发生;⑤地西泮(安定)、咪达唑仑等药物与氯胺酮合用有助于减少上述不良反应。

3. 循环系统影响①氯胺酮对心血管系统有双重作用,既有直接抑制心肌作用,又能通过兴奋交感神经而间接地兴奋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兴奋作用大于抑制作用,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②氯胺酮抑制心肌收缩的程度与剂量相关,尤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耗竭和儿茶酚胺类储存不足时,氯胺酮对心肌的抑制则显得尤为明显,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休克晚期患者应用氯胺酮,可导致收缩压下降。

4. 呼吸系统影响①临床应用剂量氯胺酮只要静脉注射缓慢,则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即便有影响,也是一过性,且很快恢复;②静脉注射剂量较大且速度过快,尤其与麻醉性镇痛药复合应用时,可引起较显著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这对小儿和老年患者呼吸抑制更为明显;③氯胺酮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且间接的通过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促使β-受体兴奋而致支气管扩张,故可部分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所致的细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因此,氯胺酮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麻醉;④此药可使呼吸道少部分唾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加,采用氯胺酮麻醉前应使用抗胆碱药;⑤氯胺酮不抑制咽喉反射,若咽喉稍给予刺激,易引发咳嗽或呃逆,甚至出现喉痉挛(在小儿较多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 言
在 当前 临 床A , J L 麻 醉 领域 中 , 氯 胺 酮往 往 是行 区域 麻 醉 的 首选 药物 , 然 而单 纯使用 氯 胺 酮进行 麻 醉往 往难 以取得 有 效 的麻 醉效 果 】 。为 了进 一步 提升 麻 醉质 量 , 降低 麻醉 后不 良反 应及 其他 风 险 的发 生率 , 我 院对收 治 的手术 患 儿 给予氯 胺 酮联 合芬 太尼 进行麻 醉 , 发 现 临床 效果 良好 , 现报道 如下 。
世 界最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 0 1 5年第 l 5卷第 3 6 期
・Hale Waihona Puke 7 5 药物与临床 ・
探析 临床 / J  ̄ J L 区域麻 醉 中氯胺 酮和芬太 尼的应用价值
孙 杰 峰 。 安 培 玉
( 中 国人民解放军第 9 1 中心 医院,河南 焦作 4 5 4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析 临床 小儿 区域麻醉 中氯胺酮和芬 太尼 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我院收治 的 l 1 6例 手术患者依据 随 机双盲原 则分 为对 照组与观察 组。对 照组 5 8例患者给 予氯 胺酮进行麻醉 ,观察 组 5 8例 患儿给 予氯胺酮联合芬太尼 进 行麻 醉。对 两组患儿 的各 项临床指标 变化进行 比较 。结果 观察组 患儿麻 醉剂 量显著少 于对 照组 ,术后唤醒 时间显著 短于对 照组,心率、血压 等 5 项指标 显著优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结论 在小儿 区域麻 醉 中给 予氯胺酮联合 芬太尼进行 麻 醉能取得 良好 的麻醉效果 ,可有 效降低麻 醉用量 ,有效缩短麻醉后患儿的唤醒 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儿 区域麻醉 ;氯胺酮 ;芬太尼 . 中图分类号 :R 9 7 1 + . 2 文献标识码 :B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5 . 3 6 . 0 6 3
H R( 1 1 8 . 4±1 1 . 3 ) 次/ mi n 。观 察 组 患 儿 手 术 中 R R、 D B P 、 S B P 、 S p O 2 、 HR共计 5项指标 显著优 于对照 组 , P< 0 . 0 5 。 2 . 2 两 组麻 醉剂 用量及 术后 唤醒 时 间比较 观 察组 患儿氯胺 酮用量 为 ( 5 4 . 3 3 ±1 0 . 3 2 ) m g / k g 。 芬太尼 用 量为 ( 2 1 . 2 2士7 . 1 2) g / k g , 术后 唤醒 时间为 ( 1 1 . 2 8±4 . 8 2) ai r n ; 对 照 组 患 儿 氯 胺 酮 用 量 为(1 6 4 . 5 3±2 8 . 3 5) mg / k g , 芬 太 尼 用 量 为( 3 9 . 2 2±1 1 . 4 2) g / k g , 术 后 唤 醒 时 间 为 ( 3 2 . 2 3 ± 8 . 6 3 ) a r i n 。观察 组患 儿麻 醉 剂用 量 、 术 后 唤醒 时 间 均 显著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资 料 将我 院 2 0 1 3年 8月 至 2 0 1 4年 8月 期 间 收 治 的 1 1 6例 手 术患儿作 为研究对象 , 其 中男 6 8例 , 女4 8例 , 年 龄 8个 月 一l O岁 , 平均( 7 . 1 ±1 . 2) 岁; 上肢骨折 后内固定手术 2 1 例, 下 肢骨 折后 内固定 手术 1 9例 , 疝气 修补 术 2 3例 , 阑尾炎 切 除手 术 2 O例 , 尿 道 修 补术 l 2例 , 肠切除术 1 0例 , 上 肢 外
伤 1 1 例 。将 1 1 6 例 患者 依据 随 机双 盲 的原则 分 为对 照 组与 观 察组 各 5 8 例, 两组 患者 一般 资 料 比较差 异无 统 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存 在 可 比性 。 1 . 2 方 法 两 组 患儿 在 术 前 均 禁 饮 、 禁食 8 . O h , 在手术前 3 0 mi n内 给予 阿托品 0 . 0 3 m  ̄ k g 、 苯 巴比妥 3 . 0 m g / k g 常规注射 , 待 患 者 进 入手 术 室 后 , 给 予 氯胺 酮 6 . 0 mg / k g进 行基 础 麻 醉 , 建 立 静 脉通 道 后进 行 术 中监 护 【 2 】 。对 照 组 5 8 例 患 者 给予 氯胺 酮 进行麻醉, 观 察 组 在此 基 础 上 给予 芬 太 尼辅 助 麻 醉 , 具 体 剂 量 为 氯胺 酮 O . 2 8 m g / k g , 芬太尼 1 . 0 g / k g 。对 于 行腹 部 及 下 肢 手 术 的患 者 , 给 予 亚 麻 醉 剂 量 氯 胺 酮 联 合 芬 太 尼 进 行 麻 醉, 同时 患儿 行椎 管 阻滞 , 进行 内置 管 穿刺 之后 , 抽 吸直 至没 有 发 现脑 脊 液 、 血液之后, 再 注入 含 有 6 . O n g / k g肾上 腺 素 的 1 . O % 利多 卡因 3 . O ml , 观察 6—8 mi n 确 定患儿 无异 常反 应后 , 给予 5 . 0 ~ 7 . O m l 左 右 的麻 醉 剂 量 进 行手 术 测 试 [ 3 1 ; 上 肢 手 术 患儿 需要 依据 病 情行 腋窝 穿刺 , 穿刺 成 功后 予 0 . 7 5 %利 多 卡
3 讨论
临床上, 在对4 , J L 进 行 手 术麻 醉 的时候 , 多 数 都 是考 虑 到麻醉对4 , J L 大脑、 神 经及 身 体 发 育 造 成 影 响 降低 最 低 限 度, 一般 会优 先选 择 区域 麻醉 [ 4 ] 。芬 太 尼 的主要 镇痛 机 制为 激 活 阿片 类受 体 , 能 够发 挥 显著 的镇痛 效 果 , 然而 芬 太尼 容 易 导致 一 定 的 不 良反应 , 可 能诱 发 患儿 出现 血压 下 降 、 呼 吸 抑制 等不 良症状 【 5 】 。 氯胺酮 是非 巴 比妥类 静脉麻 醉剂 的一种 , 该麻 醉 剂能够 对机 体 大脑视 丘 系统 产生选 择 性抑 制作 用 , 并 且 能 有效 抑 制 N 一甲基 一 D一天 门冬 氨 酸受 体 及 兴 奋 性神 经 递质, 主 要 与机 体 丘脑 新 皮层 系统 进行 作 用 , 从 而 能 发挥 快 速 的麻 醉效 果 【 6 】 。氯胺 酮的 主要 镇痛 机制就 是对 机体 的脊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