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爆等级划分
国标防爆等级的划分

国标防爆等级的划分
2012年05月24日星期四
防爆等级的划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各自的标准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我国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一致)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及时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0区一般只存在于密封的容器。
贮罐等内部气体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1区也很少存在,大多数情况属于2区。
1.2 防爆电器设备分为二类:
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矿井以外的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
1.3 Ⅱ类电气设备,按期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 ⅡB ⅡC三类,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 六组
性质: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纸币。
中国规定气体、蒸汽危险物质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级,ⅡB级和ⅡC级。
ⅡA级:最小电流比≤1.0,>0.8 例;乙烷
ⅡB级:最小电流比≤0.8,>0.45 例:乙烯
ⅡC级:最小电流比≤0.8 例:乙炔
防爆级别
Ⅱ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分组
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
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防爆等级

防爆等级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如:可燃性气体,粉尘环境,炼油、石化厂,加油站、加气站等) ,爆炸性气体环境: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汽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如:CH4,C2H2,C2H4,NH3,CO,C2H5OH等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等级概览在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
分为两类:Ⅰ类: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说明:ⅡC标志是较高的防爆等级,但并不表示该设备性能最好。
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工作时,可能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任何部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可燃温度。
例如:传感器使用环境的爆炸性气体的点燃温度为100℃,那么传感器在最恶劣的工作状态下,其任何部件的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100℃。
温度组别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划分为T1-T6组别T1 T2 T3 T4 T5 T6450 ℃300 ℃200℃135 ℃100 ℃85℃危险区域和非危险区域危险区域:爆炸性气体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可能大量出现,以致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措施的区域。
非危险区域:爆炸性气体环境中预期不会大量出现,以致不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措施的区域。
例如:变送器B1不可安装在危险区域(本安关联设备不可用在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防爆形式本安型“i”(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及其关联设备)本质安全电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汽的电路。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全部电路为本质安全的电气设备。
本安型设备和关联设备的本质安全部分分为ia和ib:ia:正常工作 + 一个故障 + 任意组合的两个故障均不能引起点燃的电气设备。
防爆设备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设备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设备的等级划分标准通常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IEC标准,其中主要有以下等级划分:
1. 防爆设备等级 Ex d(防爆密封):这些设备采用防爆密封结构,能够抵御爆炸或火花扩散至设备内部,并能防止气体等可燃物进入或从设备内部排出,有效防止爆炸蔓延。
2. 防爆设备等级 Ex e(增安型):这些设备在设备内部为电气元件提供加固保护,进一步减少火花和高温产生的风险,降低爆炸概率。
3. 防爆设备等级 Ex i(隔爆型):这些设备在设备内部增设隔爆壳,并以隔爆骨架防止火花扩散,有效隔离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爆炸源。
4. 防爆设备等级 Ex n(非发火型):这些设备通过限制电气能量、表面温度和火花产生的速度来防止可燃物爆炸,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没有产生爆炸危险。
5. 防爆设备等级 Ex p(防爆联锁型):这些设备通过特殊的结构和电气接触设计,可以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不会产生火花并避免爆炸。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要求,防爆设备还有几个附加标志,用于指示设备的适用范围和详细特征:
1. G:表示适用于含有可燃性气体的环境;
2. D:表示适用于含有可燃性粉尘的环境;
3. IA/IIB/IIC:表示设备适用于不同等级的可燃性气体(IA为最高等级);
4. T1-T6:表示设备的温度等级,用于指示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表面温度范围。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防爆设备等级划分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法规和标准进行适应性调整和补充。
防爆危险区域划分标准

防爆危险区域划分标准普法内容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危险区域的等级分类:0区(Zone0):易爆气体始终或长时间存在;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1区(Zone 1):易燃气体在仪表的正当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或存在;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2区(Zone 2):一般情形下,不存在易燃气体且即使偶尔发生,其存在时间亦很短;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防爆国家标准(GB3836)》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
针对爆炸性气体环境,GB 3836.14- 2000标准中规定: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中国防爆等级划分标准普法内容依据我国有关标准的规定,由于在爆炸性的气体或大气环境下,气体等与空气构成混合物,在次混合物中被点燃,从而引发爆炸。
中国的防爆等级划分标准为:1、煤矿内的电气设备;2、二类为在除去煤矿等环境下使用电气设备;3、三类为除去煤矿等气体性爆炸环境的爆炸性粉尘环境下的电气设备。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防爆等级划分标准为:Ⅰ类:煤矿井下电气设备;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
ⅢA类:可燃性飞絮;ⅢB类:非导电性粉尘;ⅢC类:导电性粉尘。
国标防爆等级的划分

国标防爆等级的划分
2012年05月24日星期四
防爆等级的划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各自的标准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我国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一致)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及时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0区一般只存在于密封的容器。
贮罐等内部气体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1区也很少存在,大多数情况属于2区。
1.2 防爆电器设备分为二类:
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矿井以外的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
1.3 Ⅱ类电气设备,按期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 ⅡB ⅡC三类,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 六组
性质: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纸币。
中国规定气体、蒸汽危险物质按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级,ⅡB级和ⅡC级。
ⅡA级:最小电流比≤1.0,>0.8 例;乙烷
ⅡB级:最小电流比≤0.8,>0.45 例:乙烯
ⅡC级:最小电流比≤0.8 例:乙炔
防爆级别
Ⅱ类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分组
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
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防爆的基本原理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 )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氧气:空气。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为什么要防爆易爆物质: 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
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 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点燃源: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 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
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
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仪表防爆的原理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爆炸性物质区域定义中国标准北美标准气体(CLASS Ⅰ) 在正常情况下,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0 区Div.1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1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 区Div.2粉尘或纤维(CLASS Ⅱ/Ⅲ)在正常情况下,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 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0 区Div.1在正常情况下,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11 区Div.2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序号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1 隔爆型 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Zone1,Zone22 增安型 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3 本安型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0-2本安型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1,Zone24 正压型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5 充油型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6 充砂型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7 无火花型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28 浇封型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9 气密型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如下表:工况类别气体分类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矿井下Ⅰ甲烷0.280mJ矿井外的工厂ⅡA 丙烷0.180mJⅡB 乙烯0.060mJⅡC 氢气0.019mJ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CLASS( 类别):CLASS Ⅰ气体和蒸气; CLASS Ⅱ尘埃; CLASS Ⅲ纤维 . 然后再将气体和尘埃分成Group( 组) :组名代表性气体或尘埃A 乙炔B 氢气C 乙烯D 丙烷E 金属尘埃F 煤炭尘埃G 谷物尘埃气体温度组别划分:温度组别安全的物体表面温度常见爆炸性气体T1 ≤ 450℃氢气、丙烯腈等46 种T2 ≤ 300℃乙炔、乙烯等47 种T3 ≤ 200℃汽油、丁烯醛等36 种T4 ≤ 135℃乙醛、四氟乙烯等6 种T5 ≤ 100℃二硫化碳T6 ≤ 85℃硝酸乙酯和**仪表的防爆标志Ex(ia)ⅡC T6 的含义:标志内容符号含义防爆声明Ex 符合某种防爆标准,如我国的国家标准防爆方式ia 采用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0 区气体类别ⅡC 被允许涉及ⅡC 类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T6 仪表表面温度不超过85℃Ex(ia)ⅡC 的含义标志内容符号含义防爆声明Ex 符合欧洲防爆标准防爆方式ia 采用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0 区气体类别ⅡC 被允许涉及ⅡC 类爆炸性气体: 注: 该标志中无温度组别项, 说明该仪表不与爆炸性气体直接接触 .防爆术语:有关防爆术语及标准安全栅安全参数定义:•安全栅最高允许电压:Um保证安全栅本安端的本安性能,允许非本安端可能输入的最高电压•安全栅最高开路电压:Uoc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开路时电压最大值•安全栅最大短路电流:Isc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短路时的电流最大值•安全栅允许分布电容:Ca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容•安全栅允许分布电感:La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感防爆标志格式说明:将工厂或矿区的爆炸危险介质,按其引燃能量,最小点燃温度以及现场爆炸性危险气体存在的时间周期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以确定现场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和防爆形式。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
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防爆的基本原理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 )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氧气:空气。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为什么要防爆易爆物质 : 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
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 80% 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 : 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点燃源 :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 , 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
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
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仪表防爆的原理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爆炸性物质区域定义中国标准北美标准气体(CLASS Ⅰ) 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0 区 Div.1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1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 区 Div.2粉尘或纤维(CLASS Ⅱ/Ⅲ)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 , 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0 区 Div.1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11 区 Div.2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序号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1 隔爆型 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Zone1,Zone22 增安型 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3 本安型 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0-2本安型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1,Zone24 正压型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5 充油型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6 充砂型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7 无火花型 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8 浇封型 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9 气密型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 如下表 :工况类别气体分类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矿井下Ⅰ甲烷 0.280mJ矿井外的工厂ⅡA 丙烷 0.180mJⅡB 乙烯 0.060mJⅡC 氢气 0.019mJ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 CLASS( 类别 ):CLASS Ⅰ气体和蒸气 ; CLASS Ⅱ尘埃 ; CLASS Ⅲ纤维 . 然后再将气体和尘埃分成 Group( 组 ) :组名代表性气体或尘埃A 乙炔B 氢气C 乙烯D 丙烷E 金属尘埃F 煤炭尘埃G 谷物尘埃气体温度组别划分:温度组别安全的物体表面温度常见爆炸性气体T1 ≤ 450℃氢气、丙烯腈等 46 种 T2 ≤ 300℃乙炔、乙烯等 47 种T3 ≤ 200℃汽油、丁烯醛等 36 种 T4 ≤ 135℃乙醛、四氟乙烯等 6 种 T5 ≤ 100℃二硫化碳T6 ≤ 85℃硝酸乙酯和亚硝酸乙酯仪表的防爆标志Ex(ia)ⅡC T6 的含义 :标志内容符号含义防爆声明 Ex 符合某种防爆标准,如我国的国家标准防爆方式 ia 采用 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 0 区气体类别ⅡC 被允许涉及ⅡC 类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 T6 仪表表面温度不超过 85℃Ex(ia)ⅡC 的含义标志内容符号含义防爆声明 Ex 符合欧洲防爆标准防爆方式 ia 采用 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 0 区气体类别ⅡC 被允许涉及ⅡC 类爆炸性气体注 : 该标志中无温度组别项 , 说明该仪表不与爆炸性气体直接接触。
国标防爆等级

国标防爆等级
国标防爆等级是指根据《防爆器材分类和防爆等级》(GB 3836.1-2010)标准对防爆器材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的系统。
国标防爆等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防爆等级:Exd:表示适用于可燃气体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具有防爆能力,并且能够防止在设备内产生的任何可能引发爆炸的火花或电弧引发可燃气体的爆炸;
2. 防爆等级:Exe:表示适用于可燃气体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具有防爆能力,但不能有效地防止设备内可能产生的火花或电弧引发可燃气体的爆炸;
3. 防爆等级:Exp:表示适用于可燃粉尘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具有防爆能力,并且能够防止在设备内产生的任何可能引发爆炸的火花或电弧引发可燃粉尘的爆炸;
4. 防爆等级:Exn:表示适用于可燃气体环境下的电气设备,具有非防爆的特点,但能够在不引发爆炸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这些防爆等级的划分是为了不同环境下的电气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防爆要求,确保设备能够在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一、等级定义:
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II类电器设备又分为:IIA、IIB、IIC 三个类别。
以上四个类别主要是根据不同工况下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此四个危险等级,具体区别如下表:其次,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差异,组别又分为T1、T2、T3、T4、T5、T6六种,引燃温度用t(℃)表示,
引燃温度
T1为:450℃<t;
T2为:300℃<t ≤450 ℃;
T3为:200℃<t ≤300 ℃;
T4为:135℃<t ≤200℃;
T5为:100℃<t ≤135℃;
T6为:85℃<t ≤100℃。
再次,针对不同的用途,防爆电气的防爆型式有所不同,型式分主要包括为:
1、各种防爆型式的对应标准:
9 气密型h GB3836.10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Zone1,Zon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