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刚架钢结构设计及施工问题分析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设计及施工中一些问题和措施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设计及施工中一些问题和措施摘要:本文根据本人实际工程经验,阐述门式刚架结构设计及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针对类似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门式刚架钢结构结构设计施工安装0 引言钢结构在我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尤其近十年日趋发展完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更是从理论、设计规程到加工、安装日益成熟。
近几年来门式刚架钢结构工程以其造价低,施工进度快深受人们的喜欢,厂房、车间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但随之在设计及施工环节也爆出一些问题,如钢梁变形过大、悬挑构件下挠严重、结构不稳等等。
针对此类常见问题,结合本人经验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及改进措施。
1. 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1.1 门式刚架钢结构变形过大1.1.1 恒荷载、活荷载取值偏小门刚压型钢板屋面的恒荷载取值一般是靠经验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A确定的,通常单层板自重为0.08~0.14kN/m2,当有保温隔热要求时,采用的双层钢板中间夹保温层(超细玻璃纤维棉或岩棉等)或夹芯板亦不会超过0.4 kN/m2。
活荷载规定不上人屋面为0.5kN/m2,但构件的荷载面积大于60m2的可乘折减系数0.6.,门式刚架一般符合此条件,所以可用0.3kN/m2。
有些钢厂设计人员为了一味减低含钢量、降低成本,荷载取值都采取极限最小值,甚至一些附加荷载也省略掉了,比如屋面的风机荷载。
活荷载要考虑当地雪荷载,积雪多的一般在常阴面、檐口、高低屋面、女儿墙遮挡范围内,因此计算此范围结构时要增加荷载,有些设计人员却按统一的均布荷载考虑。
积灰大的屋面更应同时考虑积灰荷载,忽略一方面都可能荷载取值与实际不符。
最后设计出的钢柱、钢梁偏小太细,安装完成后,在实际荷载下变形厉害,尤其冬天屋面积雪过厚后。
1.1.2 风荷载考虑不当门式刚架的风荷载标准值采用公式Wk=βzμsμzw0确定,关于门式刚架风荷载系数μs取用,目前有两种。
一种是《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一种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门式刚架轻钢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a端 板竖放 b 板横放 端
图 1梁柱 连接形式
c 端板斜放
在 门式 刚架 结 构 分 析 中 , 柱 连 接 通 常 作 为刚 梁
O88 8 其 中 .9 +1 ,
生 计算出来 的。
是 按 ( B5 002 0) 81 — G 0 1.0 2 式 .. 1 2
Nmm2 21. 2 1 。 中 按 ( B5o O2 0 ) / ; %= . 9 + 3 其 02 G 0 1.02 式
8121计算 。 .. . 壹
理 的柱 距 。
柱网布置、 钢材选择、 梁柱节点、 刚架位移限值及支撑构件等
进 行 了探 讨 。
【 键词】 关 门式刚 架; 轻钢 结构 ; 网; 柱 钢材选择 ; 节点 刚度
【 中图分类号】T 9 . U3 25 【 文献标 志码I n
近年来 , 随着 我 国经济建 设 的迅速 发展 , 门式 刚架 轻 钢 结构 以其 自重 轻 , 价 低 , 作 简 便 , 装 造 制 安
维普资讯
咖 螽瑚蜘 勒 }
【 章 编 号 】 0 79 6 (0 7 0 .0 0 文 10 .4 72 0) 60 3 -4 1
一
门 式 刚 架 轻 钢 结 构 设 计 中 些 问 题 的 探 讨
■ 杨 帆( 中元 国 际工程设 计研 究院 , 北京 10 8 ) 0 0 9
【 参考文献】
[1 1 张誉 , 苏小卒 , 李杰 , 混凝土 结构基本原理【 . 等. M】 北京: 中
门式刚架钢结构工程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

门式刚架钢结构工程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门式刚架钢结构工程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技术人员、工人对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学习,切实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积极发挥施工、监理等各方面的作用,做好各分项工程的工序验收工作,才能保证钢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
以下是钢结构工程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构件的生产制作问题门式钢架所用的板件很薄,最薄可用到4毫米。
因为用火焰切割会使板边产生很大的波浪变形。
目前H型钢的焊接大多数厂家均采用埋弧自动焊或半自动焊。
如果控制不好宜发生焊接变形,使构件弯曲或扭曲。
多薄板的下料应首选剪切方式而避免用火焰切割。
(二)钢结构安装问题(1)应用定型卡盘将预埋螺栓按设计位置卡住,以防浇灌混凝土时发生位移;柱低钢板预留孔应放大样,钢柱位移预控措施浇筑混凝土基础前,确定孔位后再作预留孔。
(2)对垂直偏差,应在固定前予以修正。
柱垂直偏差过大预控措施钢柱应按计算的吊挂点吊装就位,且必须采用二点以上的吊装方法,吊装时应进行临时固定,以防吊装变形;柱就位后应及时增设临时支撑。
(3)如采用二次灌浆法,在柱脚底板开浇灌孔(兼作排气孔),利用钢垫板将钢柱底部不平处垫平,并预先按设计标高安置好柱脚支座钢板,然后采取二次灌浆。
钢柱底脚有空隙预控措施钢柱吊装前,应严格控制基础标高,测量准确,并按其测量值对基础表面仔细找平。
(三)柱脚安装问题(1)锚栓连接问题现象:部分未露2~3个丝扣的锚栓。
柱脚锚栓未拧紧,垫板未与底板焊接。
措施:应采取焊接锚杆与螺帽;以防失火时影响锚固性能,应补测基础沉降观测资料。
在化学锚栓外部,应加厚防火涂料与隔热处理。
(2)预埋件(锚栓)问题现象:直接造成钢柱底板螺栓孔不对位,造成丝扣长度不够。
整体或布局偏移,标高有误,丝扣未采取保护措施。
措施:必须复核相关尺寸及固定牢固。
钢结构施工单位协同土建施工单位一起完成预埋件工作,混凝土浇捣之前。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及施工(1)(精)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及施工(1)自《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98)公布已来,此类工程发展很快,但也陆续听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
去年雨水较大,降雪较多,有些地方雪特别大,结构被压坏恐怕很难避免,但有的地方雪不大房子也有垮的,漏水的更多。
另外,也看到一些工程,有的框架梁太细,令人担心,遇到大雪很可能出问题。
有的骨架立起来摇摇晃晃,没有支撑,说装上墙板就好了,好象有了墙板就可以不支撑。
现在排架多起来。
用钢筋砼柱、轻钢梁,造价较低,但有的严重不合规定。
以下就轻钢结构设计及施工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门式刚架钢结构一。
设计方面1.屋面活荷载取值框架荷载取0.3kN/m2 已经沿用多年,但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板和檩条,其活荷载提高到0.5kN/m2.《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不上人屋面的活荷载为0.5kN/m2,但构件的荷载面积大于60m2的可乘折减系数0.6.门式刚架一般符合此条件,所以可用0.3kN/m2,与钢结构设计规范保持一致。
国外这类,考虑0.15 -0.5N/m2的附加荷载,而我们无此规定,遇到超载情况,就出安全问题。
设计时可适当提高至0.5kN/m2.现在有的框架梁太细,檩条太小,明显有人为减少荷载情况,应特别注意,决不允许在有限的活荷载中“偷工减料”。
2.屋脊垂度控制框架斜梁的竖向挠度限值一般情况规定为1/180,除验算坡面斜梁挠度外,是否验算跨中下垂度?过去不明确,可能不包括屋脊点垂度。
现在应该是计算的。
一般是将构件分段,用等截面程序计算,每段都计算水平和竖向位移,不能大于允许值,等于验算跨中垂度。
跨中垂度反映屋面竖向刚度,刚度太小竖向变形就大。
的度本来就小,脊点下垂后引起屋面漏水,是漏水的原因之一。
有的工程由于屋面竖向刚度过小,第一榀刚架与山墙间的屋面出现斜坡,使屋面变形。
本人有此想法,刚架侧移后,当山尖下垂对坡度影响较大时(例如使坡度小于1/20),验算山尖垂度,以便对屋面刚度进行控制。
门刚结构设计与分析中的关键问题的探讨

门刚结构设计与分析中的关键问题的探讨摘要:在钢结构建筑中,门式刚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通常用于大型工业厂房、仓库、会展中心等,对于门式刚架结构的设计与分析,一般设计人员通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问题,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结合PKPM结构设计软件,详细论述在门刚设计当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处理方法,为从事门钢结构设计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门式刚架;设计分析;处理方法0引言本案例来源于河北某物流仓库,仓库长206000mm,宽76880mm,檐口标高8500mm。
共19榀刚架,中间榀刚架间距为12000mm,边榀间距为7000mm。
主体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
该仓库采用双坡门式刚架结构,按平面受力体系进行分析,材料只考虑其弹性承载力,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刚架柱采用实腹式变截面H形钢,刚架梁采用轧制H型钢和实腹式变截面H 形钢相结合的布置方式,这样既节约钢材,又能充分利用材料,保障结构的安全性。
刚架柱与基础采用铰接形式,且为单层结构,房屋高度较低,柱脚做成铰接可有效减小柱脚截面,减小基础,降低基础造价,方便施工。
1恒载的选取与布置恒载应包含屋面彩钢板及彩钢板连接件、保温岩棉、檩条及檩间支撑等构件的自重。
本案例恒载取0.2KN/m2。
在PKPM软件中应选择恒载布置当中的梁间荷载布置选项。
对于边榀刚架荷载宽度取1/2柱距,对于中间榀,左右各取1/2柱距。
2活载的选取与布置2.1均布活载活载包括雪荷载、风荷载和积灰荷载等。
根据相关规定,屋面均布活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对承受荷载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m2的钢架构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可取不小于0.3KN/m2。
笔者认为这种规定是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若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m2的钢架构件,均布活荷载仍按0.5KN/m2取值,则刚架截面尺寸过大,且门刚结构未考虑材料的塑性发展和结构的蒙皮效应等因素,故适当降低均布活荷载取值,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浅析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

3 抗 剪 键 的设 计
由于 门 刚 结构 自重 较 轻 ,在 风 荷 载 较 大 地 区 的 工 程 设 计 中 ,有 时
会 出现 剪力 较大 ,而 竖 向力较 小 ,甚 至会 出现 拔 力的情 况 ,此 时 , 单单靠柱底板 与基 础顶面 的摩擦 力难 以抵抗 水平力 ,因而 ,需要设 置 抗剪键来分担 水平 剪力。抗剪键一 般采用截面 刚度 较大的槽钢或工字
柱距 7 2 ,边柱柱顶标 高 8 7 0 .m . 3 m,【柱为摇摆柱 。仓库屋面为压型 } 1
钢 板 屋 面 , 四 周 为 砌 体 围 护 结 构 。 每 列 柱 ,沿 纵 向共 布 置 四 道 柱 问
距或 两倍 隅撑 间距 ,实 际上 , 由于 隅撑 都是 采用 普通 螺栓连 接 ,且 与隅 撑 卜端相 连 的檩条 也是 通过普 通 螺栓 与刚架 梁上 翼缘 连接 ,因 此 ,只有 梁下翼缘发 生一定的侧 向位 移时 ,隅撑才 能起到侧 向支撑 点 的作用 ,考虑到梁 缘 同时也会 发生侧 向移动 ,粱 卜 翼缘侧 向支 撑 点 t部位 置 的隅 撑作为支撑 点的作用将进 一步削弱 。因此 ,如考虑 隅 ” 撑作 为 卜翼缘 侧 向支 撑点 ,应取 靠近 系杆所 在位 置 的隅 撑 。
设计计 算一般只考虑 正面角焊缝 的作用 ,计算公式 如 F:
L ( 一 0 4 v . N)/ ( . B )+ 0 0 7f 4
大高 度 ,减 小腹 板 厚度 , 以便 实现 截面 最 大抗 弯承 载 能力 。因 此 ,
在 门 式 刚 架 的 实 际 设 计 一 , 刚 架 梁 的 截 面 通 常 是 由 整 体 稳 定 控 制 ,计 } 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施工中的几个问题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施工中的几个问题1.前言《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公布以来已经快三年。
这几年,这类工程发展,《规程》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也陆续听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
今冬雨水较大,降雪较多,有些地方雪特别大,结构压坏恐怕很难避免,但有的地方雪不大房子也有垮的,漏水的更多。
最近某厂屋顶漏水解决不了,找到钢结构委员会来了,不是雨水,是冷凝水,以前还没有碰到过。
另外,也看到一些工程,有的框架梁太细,令人担心,遇到大雪很可能出问题。
有的骨架立起来摇摇幌幌,没有支撑,说装上墙板就好了,好象有了墙板就可以不要支撑。
现在排架多起来。
用钢筋砼柱、轻钢梁,造价较低,但有的严重不合规定。
现在是市场驱动,有些企业搞承包能省就省,尽量压低造价,管它是否符合规定。
有的连规定也不清楚。
利用开年会的机会,结合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就门式刚架房屋设计施工中的问题,作一个发言,抛砖引玉,希望和与会代表交流,取得一致看法。
2.设计方面1)屋面活荷载取值框架荷载取0.3kN/m2已经沿用多年,不打算修改。
但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板和檩条,其活荷载要提高到0.5kN/m2。
《钢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不上人屋面的活荷载为0.5kN/m2,但构件的荷载面积大于60m2的可乘折减系数0.6。
门式刚架一般符合此条件,所以可用0.3kN/m2,与钢结构设计规范保持一致。
国外这类,要考虑0.15-0.5N/m2的附加荷载,而我们无此规定,遇到超载情况,就要出安全问题。
现在有的框架梁太细,檩条太小,明显有克扣荷载情况,今后应特别注意,决不允许在有限的活荷载中“挖潜”。
2)屋脊垂度要控制框架斜梁的竖向挠度限值一般情况规定为1/180,除验算坡面斜梁挠度外,是否要验算跨中下垂度?过去不明确,它可能讲课时说过不包括屋脊点垂度。
现在了解到,美国是计算的。
他们作框架分析,一般是将构件分段,用等截面程序计算,每段都要计算水平和竖向位移,不能大于允许值,等于要验算跨中垂度。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疑难问题释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疑难问题释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是目前建筑领域中一种高效、节能的结构形式,采用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快速建设和灵活改造的需求。
然而,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需要解决。
一、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设计疑难问题1、结构设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结构采用钢材框架结构,需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强度和刚度等参数,以确保整个房屋的抗风、抗震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意结构的布局和拼接方式,以保证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热工设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热工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热性、保温性等参数,以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和舒适。
同时,还要注意窗户、门的隔热性能,避免热量的大量损失。
3、防火设计:由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采用的是钢结构,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防火墙的设置和材料的选择,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施工疑难问题1、基础施工: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基础需要考虑钢结构的重量和承重能力,以确保整个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灌注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技术,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2、材料搭配: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采用多种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搭配,避免出现矛盾和影响整个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施工技术: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施工需要使用一些先进的钢结构加工和安装技术,如激光切割、自动化焊接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的操作和质量控制,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设计和施工存在一些疑难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力量和质量控制,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问题,推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式刚架钢结构设计及施工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钢结构被应用在了大量的建筑物中,由于钢结构建筑物具有施工周期短以及造价成本相对比较低等特点,所以很多的工业厂房、超市以及展厅等都采用了钢结构建筑的形式,因此我国的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本文就总结了钢结构设计及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与体会。
对这些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门式刚架;问题;分析;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steel structure is applied in 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s, as th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has a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cost is relatively low, so a lot of industrial plants, supermarkets and hall were used steel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form, t herefore China’s steel stru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as been very goo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steel structural design and some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nd experience. Thes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steel structure; portal frame; problem analysis; measures;
一、前言
然而在钢结构建筑工程迅速发展的同时,在设计和施工中也时常发现一些例如钢结构建筑的房屋被压坏以及漏水严重等问题。
由于一些钢结构工程的钢架太细在遇到大雨、大风、大雪等情况时很可能出问题,实在令人担心。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有的承包企业是能省就省,尽可能的降低造价成本,不管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本文结合了实际工程中的一些设计和施工情况,就门式刚架钢结构房屋的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二、设计方面
1、防水设计
(1)在实际的设计工程中,建设单位为节约成本或方便施工等原因,要求尽可能的减小屋面的设计坡度。
我们设计单位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屋面的坡度,防止钢结构工程的建筑屋面坡度过小,而引起的屋面雨水不能及时的排入天沟中,导致屋面积水,甚至造成屋面渗水现象。
(2)进行节点设计时,由于施工单位随意选用节点,会造成屋脊处的女儿墙高度太低,以至于伸出屋面的管道以及排气道高度不够,我设计时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以防止影响到防水层施工困难的现象。
(3)如果设计的围护部分彩板过薄,在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外板腐蚀或由于温度的影响发生变形的现象,导致板间出现较大的缝隙。
我们
进行设计时,要特别的注意保证使用期的良好质量,做到防水的效果。
(4)进行屋面雨水系统设计时要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设计溢流措施,防止在暴雨强度超过系统排放能力时发生漫上屋面的现象,造成安全事故。
(5)依照相关规范的规定设计构件变形控制值,例如屋面梁的挠度L/180(L为受弯构件跨度),防止屋面檩条截面设计过小、在风荷载作用下檩条与压型板发生变形现象。
2、屋脊垂度设计
钢结构建筑设计的框架斜梁在竖向挠度极限值一般情况规定为1/180。
设计计算时一般是先将构件分段,再用等截面程序计算,计算每段的水平与竖向位移时,都不能大于规定的数值。
跨中垂度屋面竖向刚度的反映,如果刚度太小就会发生竖向变形过大的现象。
至于屋面漏水的现象是由于脊点下垂引起的,因此在有的工程中,因为屋面竖向刚度设计过小的现象导致第一榀刚架和山墙间的屋面出现斜坡,导致屋面变形。
个人认为在刚架发生侧移后,要先对山尖垂度进行验算,以便对屋面的刚度进行合理控制。
3、钢柱结构设计
在钢结构设计建筑中,有一些门式刚架的设计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柱与轻钢斜梁结合的组成结构,钢斜梁用竖放式的端板与混凝土柱中的预埋螺栓相连接,形成刚接。
在一些工业的厂房设计中,有很多是采用混凝土柱与钢桁架组成的框架,然而这种梁柱只能进行铰接,不能进行刚接,可以增加其稳定性,而且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高层建筑中,钢梁和墙的连接方式一般也是铰接。
由于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施工材料,虽然混凝土构件可以通过内部的配筋承受剪力与弯矩,但是在其连接的部位,它的抗冲切、抗拉的物理性能却很弱,一旦在外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发生松动于破坏的现象。
因此在一些门式刚架钢结构设计中,在门式刚架设计完成后,还要根据业的主要求将钢柱换成混凝土柱,而梁的截面积不变。
混凝土柱加钢梁制作成排架的设计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将刚架中的钢柱换成混凝土柱,是不行的。
4、檩条安全设计
钢结构设计时的计算问题很严重的问题。
檩条是一个冷弯薄壁构件,在结构受力时就会发生弯曲。
檩条进行强度计算时应采用的有效宽度,对于原有的截面计算要减弱,不能用全截面进行有效计算。
然而我们设计人员在强度计算时往往忽略要用净断面,以及钉孔减弱的相关计算要求,这种减弱,对于小截面的窄翼缘梁的影响比较大。
门式刚架进行整体分析时采用的是全截面计算,如果檩条强度计算时不用净截面进行,那实际的应力就会高于计算值,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三、施工方面
1、屋面及围护结构施工
门式刚架的钢结构建筑由于施工的不完善,会造成建筑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水现象。
(1)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屋面围护的保护,不能随意的踩踏屋面,这样破坏屋面的平整度,严重时甚至出现裂纹。
在钢结构施工完成后,还要用密封胶对屋面进行密封处理;对于打拉铆钉过多的位置不正确,还要进行防水处理。
(2)施工单位在对天沟进行防腐处理时,不能只是沥青漆或刷防锈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天沟进行二次腐蚀处理,确保其质量得到保障;并且在天沟施工制作时应至少保留0.5%的坡度,以防止存水腐蚀。
(3)在钢结构工业厂房的屋面板施工时,由于跨度过大等原因,屋面板存在搭接的现象,在安装施工时要严格的按照设计理论标准进行:在搭接等处采用聚氨酯密封胶密封等处理,防止出现漏雨的情况。
2、柱子施工
在经常出现的一些实际事故中:有的刚架在刮大风时出现柱子被拔起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在设计柱间支撑时,没有充分的考虑和计算支撑传给柱脚的拉力。
特别是是房屋纵向的尺度比较小时,仅仅设置少量的柱间支撑抵抗纵向的风荷载,造成支撑传给柱脚的拉力非常大,并且柱脚没有可靠的抗拔措施,致使将柱子被拔起。
因此风荷载比较大的地区,在进行刚架柱的施工时,在柱脚部位应设置抗拔构造,如在锚栓端部设锚板等。
3、端板施工
端板是钢结构的重要部分。
施工时应严格依照相关的规定进行,防止出现腹板和端板间的夹角过大,以至于两块端板对不上的情况发生,要对两块端板用螺栓进行拉结,以免出现缝隙,影响工程质量。
4、防止保温材吸水施工
有的钢结构房屋雨、雪天发生坍塌事故就是由于是屋面的防水施工不完善,导致雨水、融化后的雪水逐渐的渗透进入屋面中,被保温层所吸收,导致钢结构的荷载严重增加。
当保温材料的吸水量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屋面钢结构的所能承载荷载能力,就会倒塌,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屋面进行良好的防水处理,保温材料尽量采用吸水性能差的材料。
5、保温材料安装施工
施工中对于保温材料的选取一般采用玻璃棉。
施工工艺是采用背面带铝箔隔汽层的玻璃棉。
这种材料可以防止水汽凝结成冷凝水,造成屋顶滴水的情况,铝
箔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实际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隔汽层。
施工中一般采用玻璃纤维布或者钢丝网承受保温材料悬挂时的拉力。
而且内层钢板吊顶施工时,为了施工的方便不是将保温卷材压在檩条上,而是将保温材剪断放在檩条之间的吊顶上,形成冷桥。
四、总结
随着我国钢结构工程的快速发展,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钢结构工程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 钢结构设计规范 上册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 钢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