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B卷)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精选试题B卷附解析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精选试题B卷附解析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精选试题B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式比赛的篮球架的篮板高约2.2mB.常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C.一盏家用白炽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约2AD.广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指导书的质量约1.8kg2.在我国辽阔的草原上,正在兴建大型的风能发电站,风能发电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下列有关风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技术上已比较成熟B.风能的资源丰富C.对环境无污染D.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3.如图所示,为我国某地的等高线图,若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a点和b点,则物体的重力势能 ....................................................................................................................... ()A.在a点时大B.在b点时大C.在两点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

则乒乓球........................................................................................ ()A.下落,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B.下落,因为用力对它吹气C.不下落,因为它上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D.不下落,因为它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小5.常见的热水瓶(保温瓶),其容积大约为:A.200mL; B.2L; C.200L; D.20mL.6.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A.电铃B.电吹风C.发电机D.扬声器7.如图所示,小磁针的指向不正确的是()8.质量相等的水和水银,其体积之比是:()A.1∶13.6; B.5∶68; C.68∶5; D.以上都不对.9.甲、乙两导体中电流之比为I甲:I乙=3:2,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之比为Q甲:Q乙=3:2,则它们通电的时间之比为 ()A.1:1 B.9:4 C.4:9 D.2:310.下列四对电阻并联,那个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最小()A.30Ω 50Ω B.60Ω 100Ω C100Ω 100Ω D.1Ω 1000Ω.11.人们可以凭听觉识别出不同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精品试题B卷附解析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精品试题B卷附解析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中考物理精品试题B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下图是小朋友玩蹦蹦床的情景,对他们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小孩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B.小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蹦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D.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的动能最大2.如图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从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过程中()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3.如图所示,在一个较大的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dm3,重7.84N 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

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4.小华在“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时,提出了如下四个猜想。

根据你对本实验的探究,发现其中与实验结论不相符合的是......................................................................... ()A.使接触面变粗糙,摩擦力就变大;B.使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变小,摩擦力就变大;C.使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就变大;D.把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就变小.B5.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6.用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A.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只是被磁铁吸引,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B.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不是磁铁,不能吸引别的物体;C.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很细;D.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大头针,大头针也吸引磁铁.7.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它必然也是施力物体C.生活中的有些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受三个力的物体一定不会静止8.有关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大,其体积也一定大;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实心物体的物质密度比空心物体的物质密度大;C.同种物质,质量大的物质与体积的比值比质量小的物质与体积的比值大;D.同种物质,质量大的物质与体积的比值等于质量小的物质与体积的比值.9.在“安全用电与保护”讨论交流中,下列防止发生事故或处理事故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天,应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B.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C.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用水灭火D.有金属外壳的电器用三孔插座10.如图所示电路,在电源电压恒定的情况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B.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11.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带正电物体的甲原子与带负电物体的乙原子,它们束缚电子的本领是()A.相同B.甲比乙强 C.乙比甲强D.无法比较12.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50℃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D.该物质在10至25分时间段不吸热.13.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 ()A.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D.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14.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A.花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二、填空题15.(4分)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看到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重庆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I0N/kg. 水的密度ρ=1.0x10'kg/m3.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1·重庆B卷)下列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初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0.8m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为340km/sC.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0CD.通过普通家用电视机的电流约为500A答案:A解析:课桌高度约为0.8m,接近实际,A正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为340m/s而不是340km/s,B错误;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0C,C错误;通过普通家用电视机的电流约为500mA=0.5A,D错误。

2.(2021·重庆B卷)如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后视镜中的汽车B. 夜空中的光柱C. 池底变浅的游鱼D.湖水中的夕阳答案:C解析:后视镜中的汽车可以用光的反射解释,A不符合题意;夜空中的光柱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B不符合题意;池底变浅的游鱼,是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C符合题意;湖水中的夕阳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解释,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1·重庆B卷)冬泳逐渐成为部分人们喜爱的锻炼方式,关于冬泳的情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湖面上方出现少量“白气”是液体汽化形成的B.水易流动且没有固定形状说明水分子间没有作用力C.人体在水中觉得寒冷主要是做功改变了人体的内能D.在有风时出水后感觉特别冷是由于体表水蒸发吸热答案:D解析:冬季湖面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液态的水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A错误;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水易流动且没有固定形状,不能说明水分子间没有作用力,B错误;人体在水中觉得寒冷,主要是热传递改变了人体的内能,C错误;在有风时出水后感觉特别冷,是由于体表的水蒸发加快,吸热加快,D正确。

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B卷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B卷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一、选择题1.(3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温度约为40℃B.地球直径约为1kmC.手机电池电压约为220V D.珠穆朗玛峰大气压约为5×105Pa2.(3分)诗人李白根据光的反射现象写下美妙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图中也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球成像B.晷针留影C.江面倒影D.铅笔“折断”3.(3分)春节是世界华人共同的节日,以下春节活动涉及的物理知识,辨析合理的是()A.糖画师做糖画,糖汁固化成型是凝华现象B.大年夜吃汤圆,碗中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C.用胶水贴春联,春联紧贴在门楹上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D.燃放烟花爆竹,闻到空气中的火药味说明分子在做规则的运动4.(3分)2023年3月19日,重庆马拉松比赛在南滨路举行,如图。

运动员在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跑鞋底部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起跑前静止时所受重力和人对地的压力相互平衡D.通过弯道和加速快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5.(3分)关于电与磁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过程,创造了电荷B.螺线管通电时,周围存在着磁场C.测电笔使用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D.灯泡未通电时,它两端电压为零其电阻也为零6.(3分)2023年5月30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如图是飞船与火箭组合体加速上升的情境,以下分析恰当的是()A.飞船的机械能在减小B.飞船相对于火箭是运动的C.火箭在对飞船做功D.火箭采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不环保不高效7.(3分)小俊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质量为1.35kg的圆柱体,从如图位置缓慢浸入装满水、深度合适的溢水杯中,圆柱体底面积为100cm2、高为5cm。

则圆柱体下降过程中()A.浸没前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大B.浸没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C.浸入一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1N D.刚浸没时圆柱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8.5N8.(3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

2019年重庆省中考物理试卷 试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省中考物理试卷 试题及答案

•试题:重庆市2020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物理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4.全卷取g =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2m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C.手机正常通话时的电流约为5A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4.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5. 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如图2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

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B.熔化 C.升华 D..汽化6.5月I8日,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0年重庆科技活动周在重庆市科技馆开幕,市民充分感受了科技带来的无限趣味,如图3所示,人形机器人正在为观众表演舞蹈,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人表演舞蹈时没有惯性:;B.机器人鞋底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C.机器人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机器人站立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差变大B.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和变大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变大8.如图5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二、填空作图题(第14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德国物理学家最先通过实抢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

2024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A卷)

2024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A卷)

2024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A 卷)(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80分 与化学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全卷取g =10N/kg ,水的密度331.010kg/m ρ=⨯水。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B. 教学楼廊道护栏的高度约为12mC. 真空中声音的速度约为340m/sD.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5310m/s⨯【答案】A【解析】【详解】A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约为2V ,故A 符合题意;B .教学楼廊道护栏的高度比中学生的身高要低,约为1.2m ,故B 不符合题意;C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真空不能传声,故C 不符合题意;D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为8310m/s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拍摄的“中国年·中国味”活动情境,对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说明汽化不需吸热C. 汤圆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D. 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详解】A .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是墨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即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A 错误;B .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是因为砂锅煲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沸腾,故B 错误;C .汤圆上方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放热过程,故C 错误;D .敲鼓时,听到的声音由鼓的振动产生的,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的,故D 正确。

2017年重庆永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b卷

2017年重庆永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b卷

2017年重庆永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B卷一.选择题1.(3分)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C.洗澡淋浴时水温约为80℃D.重庆地区大气压的值大约是100Pa【答案】B.2.(3分)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闻到了一股“酒精味”,想到“酒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较多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闻到酒精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利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C.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液化放热D.酒精的沸点为78℃,可用酒精温度计测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答案】A.3.(3分)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字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D4.(3分)中国的一些美食与传统节日有关,在如图所示的美食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饺子皮改变了形状B.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重力改变了C.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如果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减小【答案】A.5.(3分)下列电学基础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只要电子在运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D.电阻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和长度有关【答案】C.6.(3分)如图与电有关的设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电能表是用于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B.乙图中三角插头的其中一个脚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C.丙图中无人机的电动机在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丁图中POS机检测头利用的电磁感应原理是安培首先发现的【答案】B.7.(3分)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300N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OB=2OA,图乙中动滑轮重为60N,重物上升速度为0.01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 B.甲方式F1由150N逐渐变大C.乙方式机械效率约为83.3% D.乙方式F2的功率为3W【答案】C.8.(3分)如图甲为一个超声波加湿器,如图乙为其内部湿度监测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200mA,电压表的量程为0~9V.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R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其阻值最大为120Ω(图中未画出).则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计算可得出()A.R的电流最小值为80mAB.R的电功率最大值为0.9WC.R0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3WD.装置能监测湿度最大值为90%【答案】C.二.填空作图题9.(2分)“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1165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5 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5;运动.10.(2分)在“母亲节”这天,小唐同学为妈妈炖了一碗排骨汤,然后用盆子装了5kg的水,将装汤的碗放在水中进行冷却.小唐同学用水进行冷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过了一会儿,水温由20℃升高到25℃,水吸收的热量为 1.05×105J[c水=4.2×103J/(kg•℃)].【答案】比热容;1.05×105.11.(2分)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2V,定值电阻R0为5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50Ω,小灯泡上标有“6V”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若开关S、S1、S2都闭合,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48 A.若开关S闭合,S1、S2都断开,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 3.6 W.【答案】0.48;3.6.12.(2分)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足够高的柱形容器M装有20cm深的水,置于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硬塑料瓶固定在轻杆上,内有适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塑料瓶ABCD部分为柱形,柱形部分高度h AB为16cm.用手拿住轻杆,将该瓶从图甲中刚接触水面位置,缓慢竖直下降6cm,杆对瓶的拉力F随下降高度h之间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然后从该位置继续向下,直到水面与AD相平为止.则瓶内所装水的重力为 2 N;当水面与AD相平时,瓶外的水对容器M底部的压强为2400 Pa.【答案】2;2400.13.(2分)如图所示,2017年5月5日下午2点,中国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浦东国际机场正式首飞成功,实现了国产客机领域的突破.C919采用先进的发动机以降低油耗;使用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的铝锂合金减轻机身自重等.C919还采用先进照明设计、提供给旅客更大观察窗;其座椅宽大、提供给旅客更好的乘坐舒适性;C919的机翼的目前国际航空设计中最为先进的机翼设计,能比传统机翼减小5%的飞行阻力.另外,每个机翼都有36米长,除了装有起落架之外,还能储存燃油.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采用先进的发动机;物理知识:发动机将内能转化机械能.作答:物理信息:大量采用先进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较大比例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物理知识:在体积一定时,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密度较小,可减轻客机的质量.【答案】大量采用先进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较大比例减轻了飞机的结构重量;在体积一定时,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密度较小,可减轻客机的质量.14.(1分)完成下列作图:请作出如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5.(1分)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由于惯性向右运动,请作出该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作用点请画在物体的重心O上).【答案】过力的作用点O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f表示,如图所示:.三.实验探究题16.(6分)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杨同学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将会呈现一个倒立、缩小(选填“缩小”、“放大”或“不变”)的实像,如图1所示,此时的像距为16.5 cm.生活中的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2)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36 ℃;小宇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min时处于液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答案】(1)缩小;16.5;照相机;(2)36;晶体;液态.17.(8分)小宇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滑片P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小宇同学首先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片P滑到 B (选填“A”或“B”)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0.4 A.(3)接下来,小宇同学应该断开开关,并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处,然后将5Ω的电阻替换为10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 2 V,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次数 1 2 3电阻R/Ω 5 10 20电流I/A 0.4 0.2 0.1(4)将定值电阻换成20Ω重复第(3)的操作,由表格中数据发现: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选填“正比”或“反比”).本次探究中若换用3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无论怎样调节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所需电压.【答案】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滑片P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即变阻器滑片以左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1)如上所示;(2)B;0.4;(3)断开开关;2;0.4;(4)反比;大于.18.(8分)如图1所示,小彬同学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1)实验前首先应按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拉环(选填“拉环”或“刻度盘”).(2)小彬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第①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为 2.5 N.通过解析发现,浸没在纯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进一步解析得出:物体浸没后与放入前相比,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了 1 N.(3)小彬同学又进行了“盐水浮鸡蛋”的实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悬浮在盐水中如图2所示位置的鸡蛋,如果用外力将鸡蛋轻轻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撤销外力后它马上又回到原来位置悬浮.此现象初步表明:深度增大,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为了精确检验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小彬同学找到一个分度值为0.1kg的电子秤,将图1中的纯水换成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图1中的同一物体,依次进行了图3所示的实验.解析电子秤的示数可知:(3)中的结论是正确的.进一步解析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盐水的密度随深度面变化.小彬同学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万分高兴,但他并没有停下探究的脚步,再一次解析,他计算出图3②到图3④细线对物体拉力的变化量为0.025【答案】(1)调零;拉环;(2)2.5;无关;1;(3)增大;(4)密度;0.025.四.论述计算题19.(6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答案】(1)电源电压为8V;(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9.6W.20.(8分)如表所示为某电烤箱的铭牌,高温档额定功率模糊不清.如图虚线内所示是电烤箱内部的简化电路图.R1和R2均为电热丝,R2=72.6Ω.电烤箱开关接1时是低温档,接2时是高温档.求:(1)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10min电流做的功;(2)R1的阻值;(3)在某用电高峰期,若家庭电路中只有电烤箱在高温档工作,发现标有“3000imp/kW•h”的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81次共用时2min,求此时家庭电路两端的实际电压.××牌电烤箱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高温档×××W低温档400W【答案】(1)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10min电流做的功为2.4×105J;(2)R1的阻值为48.4Ω;(3)此时家庭电路两端的实际电压为198V.21.(8分)如图甲所示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 下水时的情景.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航母下水前的一个过程,他们将一个质量为2kg 的航母模型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个薄壁柱形容器底部,该柱形容器质量为6kg ,底面积为0.03m 2,高为0.4m ,如图乙所示.现在向容器中加水,当加水深度为0.1m 时,模型刚好离开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继续加水直到深度为0.38m ,然后将一质量为0.9kg 的舰载机模型轻放在航母模型上,静止后它们一起漂浮在水面.求:(1)图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帕?(2)图丙中航母模型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3)放上舰载机后整个装置静止时,相对于水深为0.38m 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帕?【答案】(1)图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103Pa ;(2)图丙中航母模型浸入水中的体积为2.0×10﹣3m 3;(3)放上舰载机后整个装置静止时,相对于水深为0.38m 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了200Pa .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二】半角型:图形特征: 45°4321D A1F DAB 正方形ABCD 中,∠EAF =45° ∠1=12∠BAD 推导说明: 1.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FAE =45°,求证:EF =BE +DFE1.2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EF =BE +DF ,求证:∠FAE =45°E挖掘图形特征:x-aa运用举例: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点,且∠EDF =45°.将△DA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 (1)求证:EF =FM(2)当AE=1时,求EF的长.E3.如图,梯形ABCD中,AD∥BC,∠C=90°,BC=CD=2AD=4,E为线段CD上一点,∠ABE =45°.(1)求线段AB的长;(2)动点P从B出发,沿射线..BE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则t为何值时,△ABP为等腰三角形;(3)求AE-CE的值.变式及结论: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1),求证:△AEG≌△AEF;(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求证:EF2=ME2+NF2;(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F。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传统文化中的物理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传统文化中的物理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传统文化中的物理专题一、物态变化1.(2019重庆B卷,3)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 "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一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2.(2019长沙,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3.(2019安顺,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

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包粽子时,米粒之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C.手上沾些水,刚拿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4.(2019北京,9)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5.(2019鄂州,3)“梁湖碧玉茶”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色农业品牌,曾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

下列对于沏茶和品茶过程中情境的解释,正确的是A. 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这是汽化现象B. 沏茶时,玻璃杯的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C. 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升华现象D. 品茶时茶香四溢,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6.(2019扬州,4)《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7.(2019湘西州,3)描述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若干丰富的物理知识,描述“霜降”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华二、声现象8.(2019湘潭,17)下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浮力B.紫砂壶属于连通器C.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D.正在发声的编钟在振动9.(2019益阳,2) 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10.(2019咸宁,14)远古时代,鼓被赋予神秘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附参考答案物理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4.全卷取g =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2m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C.手机正常通话时的电流约为5AD,教室里的大气压强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2.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4.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5.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如图2所示,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

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B.熔化C.升华D..汽化6.5月I8日,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重庆科技活动周在重庆市科技馆开幕,市民充分感受了科技带来的无限趣味,如图3所示,人形机器人正在为观众表演舞蹈,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人表演舞蹈时没有惯性:;B.机器人鞋底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C.机器人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机器人站立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差变大B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和变大C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变大8.如图5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二、填空作图题(第14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9.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探究精神,德国物理学家 最先通过实抢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RU I 。

为了纪念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将他的名字命名为 的单位。

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10.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若发动机的水箱中贮有10kg 水,当水温升高2a ℃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J 。

[C 水=4.2×103J/(kg ·℃)]11.如图6所示滑轮组提升正方体物体,动滑轮重2N,不计摩擦和绳重。

物体边长为0.1 m,密度为2×103 kg/m3,物体的质量是_kg;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N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00Pa。

12.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为18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的量程为0一1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100Ω,小灯泡L标有“6V3W”字样,闭合开关S,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W,若灯泡的电阻不变。

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13.2013年4月11日,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在重庆开始建造,预计明年上半年就能下海试水,如图8所示为该船的效果图。

这艘考古船将使用全电力推进的动力方式,船上设有专门的液压折臂吊,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将海底的文物直接吊上船。

并进行180度旋转,放在甲板上进行晒干和清理。

请参照示例写出上述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现象:在甲板上晒干文物物理知识:汽化现象作答:物理现象:物理知识:14.(1)请在图9中标出开关S闭合后通电螺丝管的“N”极。

(2)请在图10中画出使轻质杠杆OA在图示位置保待平衡的小力F的示意图。

三、实脸与探究题(第15肠5分,第16题8分.第l7题9分,共22分)15.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脸中:(1)如图1l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其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当烛焰距凸透镜6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6.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到弹簧时,弹簧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使用弹簧测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在的位置,若不在此位置,应进行调整后再之使用。

(2)如图12(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N。

(3)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12(乙)所示。

在烧杯中倒人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人水中,如图12(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

(4)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图12(丙)所示的水块受到的浮力,为N,木块的密度为kg/m3。

(5)如果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将该木块全部拉入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6)如果实验中先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人水中,然后取出木块直接测量木块的重力,从理论上分析,按这样的实验顺序测得的木块密度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I7.小亮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1W)、滑动变阻器(50Ω1A)、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表、开关和导线。

如图13(甲)是小亮同学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I3(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3)小亮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4)小亮同学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同时,眼睛应注视(选填序号)。

A.小灯泡亮度B.电压表示数C.电流表示数D.滑动变阻器滑片(5)小亮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应将滑片P向端移动(选填“A”或“B" )。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3(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Ω。

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的作用。

(6)小亮利用该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将小灯泡换成多个定值电阻R,保持电示数始终为如图13(丙)所示,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并记录各次电流表的示数,若不更换其他器材,为了能够完成实验,更换的电阻阻值不能够大于Ω。

四、论述与计算题(第18题6分,第19题7分,第20题9分,共2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8、一条老年金鱼患上了浮鳔病,这种疾病使它沉到水箱底部浮不起来,它的主人给它穿上用软管制作而成的“救生衣”后,它重获新生,再次正常游泳。

如果水箱内水深0.8 m,金鱼和“救生衣”总质量0.2 kg, 金鱼悬浮在水中,如图14所示。

请计算:(1)金鱼和“救生衣”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是多少?19生活中大多数电热器都有多个档位,学习了电功率知识后,小锐同学利用电压为6V的电源,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电热器多档位的问题。

已知R1=10Ω,R2=30Ω,请计算:(1)S1、S2断开,S3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2)S1断开,S2、S3闭合时,通电5min电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该电路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比是多少?20.随着科学习技术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小周和他爸爸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对家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若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有75%转化成机械能,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240W,正常工作时电流为5A,求(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是多少?(2)小周骑着电动自行车测试时,电动自行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获得了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16所示,此过程中电动自行车的牵引力是多大?(3)若测试中电动自行车一直以额定功率行驶,小周骑着电动自行车匀速经过一段平直公需要1min,小周的爸爸骑车时受到的阻力是小周骑车时的1.2倍,小周的爸爸骑车匀速经过同一路段需要多少时间?重庆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B)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A C B D C C A二、填空作题题9、欧姆电阻10、大8.4×10511、2 812、6 24~6013、物理现象:考古船使用全电力推进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物理现象:液压折臂吊物理知识:帕斯卡原理物理现象:折臂吊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物理知识:折臂吊是一个费力杠杆14、三、实验与探究题15、(1)同一高度光屏中央(2)倒立照相机(3)不能16、(1)大 零刻度(2)0.6(3)大气压(4)1 0.6×103(5)0.8×103(6)偏大17、(1)P =UI(2)(3)小灯泡开路(4)B(5)B 0.5 5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6)25四、论述与计算题18:解:(1)因为老年金鱼穿上救生衣后悬浮在水中 所以:F 浮=G =mg=0.2K g ×10N/Kg=2N(2)P=ρgh =103Kg/m 3×10N/Kg×0.8m=8×103Pa 19:解:(1)当只闭合S 3时,R 1和R 2串联在电路中 R 串=R 1+R 2=10Ω+30Ω=40ΩA V R U I 15.0406==串Ω=(2)当只断开S 1时,只有R 2接入电路中()J s V t R U W 360300306222=⨯Ω==(3)当R 1和R 2并联在电路中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430301030102121ΩΩ+ΩΩ⨯Ω+===并R R R R R并R U P 2max =当R 1和R 2串联在电路中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小 串R U P 2min =3163044022min max==串并Ω⨯Ω⨯=U R R U P P20:解(1)V A WI P U 485240===(2)P 有=P ηFv =P ηN s m W v P F 30/675.0240=⨯=η=(3)因为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F =f F /=1.2f=1.2F t Fs t W P =小周有= ///t sF t W P =爸爸=//t sF t Fs = s F sF F t F t 726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