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课文中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句子,探讨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课文朗读活动。通过朗读,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4)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可能存在紧张、胆怯等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点和难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举例、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升学科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秋天的怀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在某个特别的时候,特别想念一个人?”(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作者如何在秋天的背景下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主题和背景。课文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来实现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段落。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将怀念之情融入秋天的景色中,以及这样的表达如何触动读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秋天的怀念》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备主备人: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两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秋天的快乐”,不仅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交流的习惯。
“习作”选一幅与秋天有关的图画,可以是秋天的景物,也可以是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先按一定顺序把画面内容说清楚,再写清楚、写通顺。
二、学情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
学生对秋天已有初步印象和了解。
学习本组课文,结合学生的生活积累,借用语言载体,通过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品析词句,进一步认识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感受秋天的韵味和独有的风情,在读秋天、画秋天、写秋天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在朗读、理解、背诵中积累语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会认20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会认的字要读准字音,会写的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并能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生词。
B.读懂古诗、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c.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完成口语交际,语句完整、通顺。
D.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描述画面内容。
过程与方法:A.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古诗、课文表达的意境、情感。
B.利用生活积累,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秋天的美。
c.写一篇,画一幅“秋景图”,体现秋天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品尝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快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四、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围绕秋天这个专题,整体把握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它通过描述和叙述来展现作者的童年生活。记叙文是文学创作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它通过生动的细节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一些具体描述。这些描述展示了记叙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3)通过讨论交流,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2)教育学生珍惜童年时光,感恩成长过程中的陪伴;
(3)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学习、文章分析、情感体验、写作手法探讨等,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对鲁迅描绘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通过对比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场景,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作者对自然和童年的热爱。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文章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虽然我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进行了讲解,但可能还需要寻找更多贴近他们生活的实例,以便让这些知识点更加通俗易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使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写作技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教案:秋天的怀念

- 情感体验与表达: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感悟作者在困境中展现出的乐观精神,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举例:在分析“秋天,是用来怀念的季节”这句话时,重点讲解作者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秋天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情感、富有诗意的散文。散文是……(详细解释概念)。它以真实的情感、优美的语言,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篇课文。课文展示了散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情感、解决问题。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秋天怀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秋天的怀念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在分享成果时,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目标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有待提高。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感悟古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诵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歌中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e.艺术特色: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
f.诗歌鉴赏: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提高审美能力。
g.课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表现家国情怀的古诗,如《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016)《第三单元》教案

-写作技巧:通过仿写,学会如何构建生动的自然景观画面,提升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
-难点一: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例如,《春》中“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这句话中,学生需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鸟儿的欢快来表现春天的生机。
1.创设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加强写作技巧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
4.课后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表达心中所想。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和描绘方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个季节的景色。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描绘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难点二: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需要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雨的四季》中“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中的“最寻常”是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雨的平凡与重要。
-难点三:词汇的准确运用。学生往往在成语和生僻词汇的使用上存在困难,如《济南的冬天》中的成语“温润如玉”,需要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在观点交流和问题解决方面还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讨论效果,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尝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散步》教案

(3)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家庭亲情和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难点解析:这一难点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亲情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词语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词、成语,理解其含义。
3.内容理解: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其性格特点。
5.修辞手法: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6.主题思想: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生命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分析课文《散步》的语言特点,掌握词汇、成语及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写作技巧。
2.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情节及人物形象,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创造。
5.精讲精练,突出重点: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修辞手法进行了详细讲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大全优秀3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大全优秀3篇穷人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解题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1、穷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抄写生字词穷人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4.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声练习:iū,努力学习要得优。iú,我替妈妈去买油。
iǔ,他是我的好朋友。iù,我们要尊老爱幼。
(四)巩固练习。
1、看卡片,认读复韵母ao ou iu。
2、打乱次序读带调的ao ou iu。
(五)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ai ei 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运用多种形式读准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ye、yue的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
查阅
学习内容
ie üe er
总第40课时
2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复韵母ie、ü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查阅
教导处
查阅
学习内容
an en in un ün
总第 41 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6.9.2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7.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8.指名读,鼓励学生背下来。
五、读全文
1.自己试着读一读。
2.同桌同学,一人读一人听,相互正音。
3.齐读。
4.指名读。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与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交上了好朋友。同学们拼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2)请同学说说自己的学习过程。
(3)教师适当地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方法。纠正后教师范读,学生随读体会,指名读,开火车读。
(4)教师讲解: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一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
2.学习er的四声
(1)板书:ēr ér ěr èr
1、用翻板卡片复习ao ou iu构成的音节。
2、出示:z—ǎo→zǎo l—óu→lóu j—iǔ→jiǔ,分别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指名读、齐读)
3、四声组词,由教师领读。
(三)学习带有ao ou iu的三拼音音节。
1、j q x要想和a做朋友,都要谁做“中间人”?(介母i)
用翻板卡片练习j q x与a构成的三拼音。
(1)让学生读一读。
(2)说说ü上两点省略规则
3.我们学习几个复韵母了?按顺序说一说。
今天我们再学习2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谁有信心能学好!真棒!
板书:12 ie üe er
二、利用插图学习复韵母ie、üe和er的音形及er的四声
1.学习ie、üe、er的音形
(1)出示3幅插图
问:你们能不能利用这3幅插图自己学习ie、üe、er的音形呀?
学习重点
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学习难点
能够看图说一句话。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a o i u,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指名读复韵母ai ei 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形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变。ai是复韵母,发音使口形从a向i滑动,a重i轻。)
(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教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指名读)
(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āo(凹进凸出)áo(熬药)ǎo(棉袄)ào(骄傲)
2、教学复韵母ou。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学习难点
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习直呼。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复韵母。
板书:ai ei 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情感态度与方法:体会学习的快乐并能与人分享学习成果。
学习重点
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的音形,并能正确书写。
学习难点
正确区别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出示i和yi、ü和yu。
(1)让学生读一读。
(2)说说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2.出示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知道复韵母发音时口形要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滑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3个复韵母,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ao ou iu。
1、教学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
查阅
学习内容
ao ou iu
总第37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6.9.1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过程与方法:在听故事、说发现、合作学习、游戏中认识、学会复韵母ao、ou、iu。
情感态度与方法:体会学习的快乐并能与人分享学习成果。
查阅
学习内容
ao ou iu
总第38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6.9.1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四声。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
过程与方法:在听故事、说发现、合作学习、游戏中认识、学会复韵母。
情感态度与方法:体会学习的快乐并能与人分享学习成果。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ou的声调标在o上,谁会给ou标上四声?练读ou的四声:ōu(海鸥)óu(óu,真奇怪)ǒu(鲜藕)òu(怄气)
3、教学复韵母iu。
(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人们在游泳池里游泳。)出示:iu。
(2)iu:i在前,u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
谁能说说怎么发iu这个音?(先发i,口形再变到u,i重u轻。)指名读、齐读。
学习内容
ai ei ui
总第35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016.9.1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a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形,读准音。
过程与方法: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 ei ui的拼音。
情感态度与方法: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习直呼。
学习重点
学会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
学习重点
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四声。学会声母与ao ou 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
学习难点
学会声母与ao ou 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巩固。
1、对比读:a——ao o——ou i——iu,说说有什么不同。
2、认读带调的ao ou iu。
(二)拼读ao ou iu构成的音节。
2、j q x要和a开头的复韵母做朋友,也需要i做“中间人”。出示三拼音的练习。(自由拼读、指名读)
(四)游戏。
做“摘星星”的游戏。
出示:蓝天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每颗星星下是一个词语的音节,月亮下是一句话的音节。谁能读出词语的音节,老师就把星星奖给他,谁最能干,能读出这个句子,老师就把月亮摘下来,表示他登上了月球。
过程与方法:在听故事和游戏中认识、学会复韵母及其四声。
情感态度与方法:体会学习的快乐并能与人分享学习成果。
学习重点
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的音形,并能正确书写。
学习难点
正确区别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拼读n、l与üe,j、q、x与üe相拼的音节。
1.出示:
2.对比两组音节,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强调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
4.引导学生自己练习拼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
6.指名读,开火车读,达到熟练拼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P30页下面的图
指导学生看图:老爷爷在干什么?院子里有些什么呢?
2.出示音节
3.自己试着读一读。
方法:1.看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下的四个短句。
3.直呼音节读出句子。
四、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