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修3-5 试题汇编
高中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汇总

高三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A.(选修模块3-3) (12分)⑴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气体的分子势能 __________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大”) 。
⑶2015年2月,美国科学家创造出一种利用细菌将太阳能转化为液体燃料的“人造树叶”系统,使太 阳能取代石油成为可能。
假设该“人造树叶”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将33-2已知水的密度p =1.0 X 10 kg/m 3、摩尔质量M=1.8 X 10 kg/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23N =6.0 X 10 mol -1。
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①被分解的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②一个水分子的体积 V 。
C.(选修模块3-5) (12分)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A •链式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缩短C. 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小,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D. 根据E =mC 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⑵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多个能量不同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e,若用此光照射到逸出功为2.75 eV 的光电管上,则加在该光电管上的遏止电压为 V 。
⑶太阳和许多恒星发光是内部核聚变的结果,核反应方程1H 1H;X 1e e是太阳内部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其中;e为正电子,v e 为中微子,压紧的铅块会“粘”在一起甲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丙A. 甲图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乙图在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时,多撒痱子粉比少撒好 C.丙图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D. 丁图水黾停在水面上的原因是水黾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⑵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 A B 间装有阀门S, A 中充满气体,分子与分子之间 存在着微弱的引力, B 为真空。
打开阀门 S 后,A 中的气体进入 B 中,最终达到平衡,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气体的内能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0-6g 的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高中人教版数学选修3-5经典题目及解析

高中人教版数学选修3-5经典题目及解析第一题题目:若函数 $f(x) = \frac{1}{x^2}$,求函数 $f(x)$ 的极值。
解析:我们要求函数 $f(x) = \frac{1}{x^2}$ 的极值,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法来解答。
首先,我们对函数 $f(x)$ 求导数,得到 $f'(x) = -\frac{2}{x^3}$。
然后,我们令导数为零来求得函数 $f(x)$ 的驻点。
即 $f'(x) =0$,解得 $x = 0$。
所以,函数 $f(x)$ 在 $x=0$ 处取得极值。
接下来,我们使用二阶导数判定法来确定函数 $f(x)$ 在$x=0$ 处的极值类型。
计算二阶导数得到 $f''(x) = \frac{6}{x^4}$。
当 $x=0$ 时,$f''(0)$ 不存在。
因此,函数 $f(x)$ 在 $x=0$ 处不是极值点,也不是拐点。
综上所述,函数 $f(x) = \frac{1}{x^2}$ 在 $x=0$ 处取得驻点。
第二题题目:已知等差数列的前四项分别为 2, 5, 8, 11,求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我们已知等差数列的前四项为 2, 5, 8, 11,可以通过求公差的方法来确定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首先,我们计算出公差 $d$。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有$a_2 - a_1 = a_3 - a_2 = a_4 - a_3 = d$。
代入已知的数值,得到 $5 - 2 = 8 - 5 = 11 - 8 = d$。
解得 $d =3$。
然后,我们确定等差数列的首项$a_1$。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有 $a_n = a_1 + (n-1)d$。
代入已知的数值,得到 $2 = a_1 + 0 \times 3$。
解得 $a_1 = 2$。
综上所述,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_n = 2 + (n-1)3$。
第三题题目:已知矩形的长为 $x$,宽为 $y$,且 $2x + y = 10$,求矩形的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
高中物理选修3-5全册综合测试(全册)

物理:(选修3-5)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共60分)1、下列观点属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有:( )A .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点的中子B .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 .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2、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A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B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 .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D .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3、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B .氢原子的能量增大C .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D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4、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b 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将要:( )A .发出波长为λ1-λ2的光子B .发出波长为2121λλλλ-的光子 C .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D .吸收波长为2121λλλλ-的光子5、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 =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 .13.6eVB .3.4eVC .10.2eVD .12.09eV 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B .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C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F θD .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7、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 、B 两小车中间夹了一压缩轻质弹簧,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手同时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零B .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C .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D .两手同时放开,A 车的速度小于B 车的速度8、水平推力F 1和F 2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都从静止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如果物体在两种情况下的总位移相等,且F 1>F 2,则 ( )A 、F 2的冲量大B 、F 1的冲量大C 、F 1和F 2的冲量相等D 、无法比较F 1和F 2的冲量大小9、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相等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10、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运动,则在时间t 内 ( )A .重力的冲量为0B .拉力F 的冲量为FtC .拉力F 的冲量为FtcosθD .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Ftcosθ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光电效应》6年高考试题精选

高中物理选修3-5《光电效应》6年高考试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2011·上海卷】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答案】B【解析】每一种金属对应一个极限频率,低于极限频率的光,无论照射时间有多长,光的强度有多大,都不能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只要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或者等于极限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效应,因为X射线的频率高于紫外线的频率,所以改用X射线照射能发生光电效应,B正确【考点定位】光电效应2.【2014·江苏卷】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1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A.波长 B.频率 C.能量 D.动量【答案】 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理解与应用问题,属于中档偏低题。
3.【2013·上海卷】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答案】C【解析】光电效应发生的过程是锌板原子核外层电子在吸收光子后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逃离锌板,导致锌板带正电,选项AB错误,C正确;锌板失去电子后带正电,因同种电荷排斥,所以锌板不会吸引空气中的正离子,D错误。
【考点定位】光电效应的发生。
4.【2013·天津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 .射线、射线、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答案】C【考点定位】原子核衰变、玻尔理论、光电效应。
选修模块3—5历年高考题集

O
P
Q
解: 从两小球碰撞后到它们再次相遇,小球 A 和B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根据它们通过的路 程,可知小球 B和小球 A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之比为4∶1 即 v 2 4v1
两球碰撞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m1v0 m1v1 m2v2 1 1 1 2 2 2 mv0 m1v1 m2 v 2 2 2 2 m1 解得: 2 m2
1 7 4 4 7 4 4 答:1 或 H Li He H X He He 1 3 2 2 He 1 3 2 2 E 29 m 2 3.1 10 k g c
2m 9 联立这两式得B和C碰撞前B的速度为 v B v0 5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滑块 A、B、C,质量分别为mA=mC=2m, mB=m,A、 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 (弹簧与滑 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运动,C 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 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 度恰好相同。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解: 设共同速度为v,球A和B分开后,B的速度为vB,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v0 (mA+ mB)v0= mAv+ mBvB, A B C mBvB=(mB+ mC)v
2.2009年理综山东卷38 38.(8分)[物理——物理3-5] (1)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 1 用加速后动能为0.5MeV的质子1 H 轰击静止 4 A 的 Z X,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 2 He. (1MeV= 1.6×10-13 J) 1 7 4 4 1 H 3 Li2 He 2 He 。 ①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1×10-29 ②质量亏损为______________kg 。
202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汇编-选修3-5讲评

2022全国各省市高考物理试题汇编,ppt课件,方便教师用户上课使用2022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5试题讲评2022全国各省市高考物理试题汇编,ppt课件,方便教师用户上课使用C. (2022年江苏)(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A )(2)按照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大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E1<0), 电子质量为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γ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普朗克常量为h ).hγ=W+EkW=-E1EK=hγ-W=hγ+E1=mv2/22(h E1 ) v m2022全国各省市高考物理试题汇编,ppt课件,方便教师用户上课使用(3)有些核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例如在X+147N→ 178O+11H中,核反应吸收的能量Q=[(mO+mH)-(mx+mN)]c2,在该核反应中,X表示什么粒子?X粒子以动能EK轰击静止的147N,若EK=Q,则该核反应能否发生?请简要说明理由。
X表示粒子42He若 EK=QmOvO2/2+mHvH2/2=0 而根据动量守恒mHevHe=mOvO+mHvH ≠ 0 则mOvO2/2+mHvH2/2 ≠ 0 若EK=Q,则该核反应不能发生2022全国各省市高考物理试题汇编,ppt课件,方便教师用户上课使用18 (2022全国卷1).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 En=E1/n2,其中n=2,3…。
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4hc/3E1 B. -2hc/E1 C. -4hc/E1 D. -9hc/E1C原子从n=2跃迁到+ ∞hcE1 E E2 44hc E12022全国各省市高考物理试题汇编,ppt课件,方便教师用户上课使用19(2022海南).模块3-5试题(12分) (1)(4分)2022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
物理选修3-5高考真题汇编

1.[物理——选修3-5](15分)(1)(6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21H+31H →42He+x ,式中x 是某种粒子。
已知:21H 、31H 、42He 和粒子x 的质量分别为2.0141u 、3.0161u 、4.0026u 和1.0087u ;1u=931.5MeV/c 2,c 是真空中的光速。
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 是____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 MeV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9分)如图,小球a 、b 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 。
让球a 静止下垂,将球b 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
从静止释放球b ,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60°。
忽略空气阻力,求 (i )两球a 、b 的质量之比;(ii )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b 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2.23592U经过m 次a 衰变和n 次β衰变20782Pb,则 ( )A.m=7,n=3B.m=7,n=4C.m=14,n=9D.m=14,n=183.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 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B.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C.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D.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4、一个氢旅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该氢原子 ( )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5、“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一恒定电压U ,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 的电磁波,且与U 成正比,即v =kU ,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
高中物理选修3-5高考题分类(原创)315

高中物理选修3-5高考题分类(原创)一、纯动量守恒问题(一)1.如图所示,甲乙两小孩各坐一辆冰撬,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乘的冰撬质量共为M=30kg ,乙和他乘的冰撬质量也是30kg 。
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m=15kg 的箱子,共同以速度v 0=2.0m/s 滑行,乙以同样大的速度迎面而来,为了避免相撞甲突然将箱子沿冰面推给乙,箱子滑到乙处时乙迅速把它抓住。
若不计冰面的摩擦。
求甲至少以多大的速度(相对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相撞。
2.两磁铁各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 kg ,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 kg.两磁铁的N 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车的速率为2 m/s ,乙车的速率为3 m/s ,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求:(1)两车最近时,乙车的速度为多大?(2)甲车开始反向运动时,乙车的速度为多大?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0.5 kg 、m B =0.4 kg 的长板紧挨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C =0.1 kg 的木块C 以初速v C 0=10 m/s 滑上A 板左端,最后C 木块和B 板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v CB =1.5 m/s.求:(1)A 板最后的速度v A ;(2)C 木块刚离开A 板时的速度v C .4、(2012山东卷)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 、B 、C ,质量分别为m A =3m 、m B = m C =m ,开始时B 、C 均静止,A 以初速度V 0向右运动,A 与B 相撞后分开,B 又与C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 与B 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求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大小。
5.(2008山东卷)(2)一个物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外面扣一质量为M 的盒子,如图1所示。
现给盒子—初速度v 0,此后,盒子运动的v-t 图象呈周期性变化,如图2所示。
请据此求盒内物体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5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P―→3014Si+X,94Be+21H―→105B+Y,154He+42He―→73Li+Z.2其中()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2.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在科研、医疗、生产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放射线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3.2010年2月,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凭借申雪/赵宏博在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的完美表现,获得本届冬奥会上的第一块金牌,这也是中国队在花样滑冰赛场上获得的首枚奥运会金牌.若质量为m1的赵宏博抱着质量为m2的申雪以v0的速度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赵宏博突然将申雪向前水平推出,推出后两人仍在原直线上运动,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分离时赵宏博的速度为v1,申雪的速度为v2,则有()A.m1v0=m1v1+m2v2B.m2v0=m1v1+m2v2C.(m1+m2)v0=m1v1+m2v2D.(m1+m2)v0=m1v1.4.“中国月球着陆探测器”在中国航天馆揭开神秘面纱.它将带着中国制造的月球车,在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表面闲庭信步.月球的表面长期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使得“月壤”中的32He含量十分丰富,科学家认为,32He是发生核聚变的极好原料,将来32He也许是人类重要的能源,所以探测月球意义十分重大.关于3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He的原子核内有三个中子两个质子B.32He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两个质子C.32He发生聚变,放出能量,一定会发生质量亏损D.32He原子核内的核子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和质子结合氘核时吸收能量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减小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D.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6.(2011·温州模拟)2010年7月25日早7时,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航母驶离韩南部釜山港赴东部海域参加军演,标志此次代号为“不屈的意志”的美韩联合军演正式开始.在现兵器体系中,潜艇和航母几乎算得上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对头,整个二战期间,潜艇共击沉航母17艘,占全部沉没航母数量的40.5%.中国有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拥有自行开发的宋级柴电动力潜艇和汉级核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成动能和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核反应方程23592U+n→14156Ba+9236Kr+α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众多核反应的一种,n为中子,X为待求粒子,α为X的个数,则()A.X为质子α=3B.X为质子α=2C.X为中子α=2 D.X为中子α=37.颜色不同的a光和b光由某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分别为C a和C b,且C a> C b.当用a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现改用b光照射,则()A.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C.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D.入射光强度增加8.(2011·合肥模拟)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与质量为3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0.6v B.0.4vC.0.2v D.v9.由于放射性元素23793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93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83Bi,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核20983Bi比核23793Np少28个中子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D.发生β衰变时,核内中子数不变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木板,木板上有质量为m=1kg的物块.它们都以v=4m/s的初速度反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且木板足够长,当木板的速度为2.4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C.做匀速运动D.以上运动都有可能1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A.原子不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再分.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B.利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C.玻尔理论是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势能增大,总能量增大13.如图所示,用一束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A中有一定读数,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的是()A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B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C 滑片P向右移动D 滑片P向左移动14、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 从静止开始运动,所受阻力是f ,经过时间t ,它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是( )A.(ma+f )V/aB.mvC.matD.(ma-f )V/a15.如图6—2—4所示,质量为m 的A 小球以水平速度u 与静止的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3m 的小球B 正碰后,A 球的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碰后B 球的速度是(以u 方向为正方向)( )A .B .u -C . D16.(福建)[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爱因斯坦因提出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
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 .逸出功与ν有关 B. Ekm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 .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 图中直线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2)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v 的A 球与质量为2m 的B 球碰撞后,A 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
则碰撞后B 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 .0.6vB .0.4vC .0.3vD .0.2v17.(2011全国卷1).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激发态能量21/n E E n =,其中n=2,3…。
用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A .143hcE -B .12hcE -C .14hcE -D .19hcE -18.(2011全国理综).【物理——选修3-5】(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0λ,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
6u 2u 3u-若用波长为λ(λ<λ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_____。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19.(2011天津).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A.光电效应实验B.伦琴射线的发现C.α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20.(2011上海).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21.(2011上海).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22.(6分)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首次参寒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喜获铜牌,如图为中国队员王冰玉投掷冰壶的镜头.假设在此次投掷中,冰壶运动一段时间后以0.4m/s的速度与对方的静止冰壶发生正碰,碰后中国队的冰壶以0.1m/s的速度继续向前滑行.若两冰壶质量相等,则对方冰壶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m/s.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规律可知,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故D正确.2[答案] D[解析] 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泄出;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行人体透视;作物种子发生的DNA 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筛选才能培育出优秀品种;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严格控制剂量,故选D.3[答案] C[解析] 因两人分离时赵宏博的速度为v 1,申雪的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m 2)v 0=m 1v 1+m 2v 2,C 正确4[答案] BC [解析] 32He 是氦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质量数是3,电荷数是2,原子核内有两个质子一个中子,所以A 错误,B 正确;发生核聚变放出能量就会有质量亏损,C 正确;原子核内的核子是靠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靠万有引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的,D 错误.5[答案] C[解析] 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放出能量.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不受温度的影响.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核内的中子数减少2个,一次β衰变核内的中子数减少一个.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不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6[答案] D[解析] 由重核裂变方程以及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可得出X 电荷数为0,即X 应为中子,又由质量数守恒可得α=3,因此,答案选D.7[答案] B[解析] 由sin C =1n可知n a <n b ,则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因此B 对.8[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碰撞和动量守恒,意在考查学生对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问题的处理能力.根据动量守恒得:m v =m v 1+3m v 2,则当v 2=0.6v 时,v 1=-0.8v ,则碰撞后的总动能E ′=12m (-0.8v )2+12×3m (0.6v )2=1.72×12m v 2,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由于碰撞过程中能量不增加,故选项A 错误;当v 2=0.4v 时,v 1=-0.2v ,则碰撞后的总动能为E ′=12m (-0.2v )2+12×3m (0.4v )2=0.52×12m v 2,小于碰撞前的总动能,故可能发生的是非弹性碰撞,选项B 正确;当v 2=0.2v 时,v 1=0.4v ,则碰撞后的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而两球碰撞,A 球不可能穿透B 球,故选项C 错误;当v 2=v 时,v 1=-2v ,则显然碰撞后的总动能远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故选项D 错误.9[答案] B[解析] 因为核反应方程的质量和电荷数守恒,可以知道该核反应方程为23793Np →20983Bi +742He +40-1e ,B 正确;20983Bi 和23793Np 的中子数分别为126和144,相差18个,A 错;β衰变是核内中子变为质子而放出的,故核内中子数要减少,D 错.10[答案] A[解析] 当木板速度为v 1=2.4m/s 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v -m v =M v 1+m v 2,解得v 2=0.8m/s ,方向向左,可见物块已经向左匀加速运动,选项A 正确. 11 c 12 bd 13BC 14 BC 15 D 16 (1)D (1)A17 解析:原子从n=2跃迁到+∞所以124E hcE E λ+∞=-=-故:14hc E λ=-选C18解析:(1)由极限逸νh w =和λνc=得0λchw =逸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逸w chE k -=λ和Ue E k =得λλλλ00-=e hc U 截止19【解析】:物理学史、常识考查题,简单题,其中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 选项错误;X 射线(伦琴射线)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 射线1896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B 选项错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 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