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讲中国地理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概况

气候类型及分布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秦岭-淮河以 北地区,冬季寒冷干 燥,夏季高温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秦岭-淮河以 南地区,冬季温和少 雨,夏季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云南南部、雷 州半岛、海南岛以及 台湾南部,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湿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于西北内陆地区 ,冬冷夏热,全年降 水较少。
06
经济产业与区域发展差异
农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农产品
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 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科 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 稳定增长。
特色农产品
中国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多样,形成 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如东北的大米 、山东的苹果、新疆的棉花、云南的 普洱茶等。
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 相对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同时,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节约用水和 合理用水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04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矿产资源种类及分布
种类丰富
01
中国拥有世界上已知矿种的大部分,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等。
分布广泛
02
矿产资源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但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如
山西的煤炭、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江西的钨和稀土等。
开采利用
0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开采国之一,对全球矿产资源市
场具有重要影响。
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
1 2
森林覆盖率
中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但仍然低于全球平均 水平。
中国地理概况
汇报人:XX 2024-01-23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41讲中国地理概况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41讲中国地理概况

宝鸡市陈仓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2008年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41讲 中国地理概况)[考纲要求]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国土构成。

行政区划。

中国的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讲解]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 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 ²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领 土 四至点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东:朝鲜北:俄罗期、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二、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附1:我国邻国记忆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空格处请学生自己填写)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中国地理 知识点

中国地理 知识点

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概况: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第三大面积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它东临黄海和东海,南界南海,西连新疆、西藏、云南,北接蒙古和俄罗斯。

中国的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丘陵和沙漠等地形地貌。

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中国的边界线长达2.2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蒙古、俄罗斯、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

这些边界线跨越了高山、河流和湖泊等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样化,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带、华北平原、西南高原、青藏高原、新疆盆地和东北平原等。

东部沿海地带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

华北平原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地带,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西南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包括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这个地区地势较高,山脉交错,气候多样。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亚洲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新疆盆地位于中国的西北边疆,是亚洲内陆最大的盆地之一。

这个地区拥有广袤的沙漠和戈壁地貌,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能源生产区。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这个地区也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主要山脉和河流:中国拥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

其中,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除此之外,还有松花江、黑龙江、珠江等重要河流。

中国的主要山脉包括秦岭、太行山、华山、长白山、黄山和喜马拉雅山等。

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西南边界,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也是珠穆朗玛峰所在地。

气候和自然资源: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北方和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

北方气候干燥,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而南方气候湿润,四季温暖。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它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等矿产资源。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重要的农业和渔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渔业资源。

中国地理讲解

中国地理讲解

中国地理讲解中国地理位于东亚,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中国地理上北纬18°10'到53°33',东经73°40'到135°05'之间。

它与14个国家和4个海域接壤,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中国拥有广阔的陆地面积,总面积约为96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其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中国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4.43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中国还拥有大量的湖泊,其中最大的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

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气候多样性和地理区域划分。

中国的气候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条件使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包括东北、华北、东南、西南、华中、西北和台湾等七大地理区域。

每个地理区域都有独特的地形、气候和资源。

中国地理还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出国。

同时,中国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金属矿藏和水资源。

这些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国地理的多样性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黄山、九寨沟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如桂林的山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和青海湖的高原风光。

中国地理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资源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国家。

它的地理特点和地理区域划分为其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了解中国的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度。

高中中国地理笔记

高中中国地理笔记

高中中国地理笔记中国地理概况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地处北半球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10'至53°33'之间。

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类地貌。

气候中国的气候分布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寒温带、温带、副热带和热带气候。

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决定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

例如,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盛产农作物如大豆和玉米。

而华北地区温带气候适宜小麦和棉花的种植。

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高原、山脉、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地形特征。

中国的四大高原为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

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长江三峡及长江流域等是中国的重要地理特征。

水系中国拥有广泛的水系,包括大江、河流和湖泊。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如太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等。

人口与城市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14亿。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

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拥有庞大的人口和繁荣的经济。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中国也面临着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环境的挑战。

经济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

中国工业和制造业也非常发达,成为全球重要的出口国。

同时,中国也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和环境保护。

地理环境与生态保护中国面临着许多环境挑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退化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长江保护和黄河保护计划,并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

区域发展中国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21版:中国地理概况(步步高)

21版:中国地理概况(步步高)

第38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纲呈现]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2.中国社会经济地理特征。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区域认识:了解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识记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

2.综合思维: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与保护;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发展条件。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

(2)辽阔的疆域①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在下图中填出四至点。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km2,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分布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考向一结合区域图考查我国疆域及其地理意义(上海地理)“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读图回答1~2题。

1.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上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2.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1.A 2.B解析第1题,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甲岛。

浙江专版2022年中考科学第41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精讲本课件

浙江专版2022年中考科学第41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精讲本课件

2.太阳活动的类型
(1)太阳活动的类型:①太阳___黑__子___,位于光球层层、②日 珥和③__耀__斑____位于色球层,④太阳风位于日冕层。太阳活动 的周期是___1_1年_____。
(2)太阳黑子产生于__光__球____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 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___黑_子____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 强弱的标志。
3.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太阳活动会影响气候和人类健康;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 通讯衰减或中断;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 光等。
4.太阳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地球上的 所有能量最终来源于__太__阳__能____。
5.月球的基本概况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天__然__卫__星____,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更替
2.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绕日 公转的方向;对北半球而言,B位置的节气是 夏至 。
题型三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 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 质量占到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请回答: (1)银河系是由_众__多__恒_星____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2)哈勃的发现告诉我们,星系间的距离__在__扩__大___(填“在扩 大” “保持不变”或“在缩小”)。
(3)上述科学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___科__学__在__不_断__发__展__,__我_们__要__用__发__展_的__观__点__看__问_题__,__相__信__科__ _学__,__相_信__真__理__。________
B.3~4之间 D.7~8之间

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地理特征的国家。

本文将对中国地理概况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和人口分布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南与缅甸、印度等国接壤,北面与俄罗斯等国为邻,南面与越南等国相邻。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和河流等。

中国地势由东部向西北逐渐升高,形成了东部沿海平原、中部丘陵高原和西部高山峡谷的地貌格局。

1. 高山中国拥有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和祁连山脉等高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而祁连山脉则是亚洲主要分水岭之一。

2. 平原中国主要的平原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

3. 丘陵中国的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

丘陵地形起伏不平,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的柏垒盆地等。

盆地相对封闭,水资源相对丰富,适合发展农业和工业。

5.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6. 河流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其中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最为著名。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珠江则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

三、气候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

各个气候带的特征对中国的农业、生态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北方气候中国北方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 南方气候中国南方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3. 西部气候中国西部气候以高原气候和干旱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

四、水文特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

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41讲 中国地理概况)[考纲要求]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国土构成。

行政区划。

中国的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讲解]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跨纬度近50度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 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太平洋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 ²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东临四海—洋 海岸线与岛屿领 土 四至点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北:俄罗期、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十五邻国陆上环 朝鲜俄国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马文菲日韩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空格处请学生自己填写)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大区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大区黑 东 北 区 湘 中南区吉 鄂辽 粤晋 华 北 区桂内蒙古 琼京豫陆上邻国(14个) 隔海相望国家 (6个)津 川或蜀 西 南 区冀 云或滇 沪 华 东 区贵或黔 苏 藏 浙 渝 赣 陕或秦 西 北 区 鲁 甘或陇 皖 宁 闽 青 台 台北 新 港 香港澳澳门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 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1)2000年我国总人口:12.95亿,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 ²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4)华侨(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与华人 侨乡 :广东、福建(5)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分析:四、我国的民族(1)分布: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2)分布特点:小聚居,大杂居 (3)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400万人口以上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8个。

(4)少数民族节日: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五、地形1.地形概况(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的情况:资源浪费 人均量少人口增长 过多过快消费量> 生产量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 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①关注:阶梯交界处的水电站②德国地形的三级阶梯:由南向北——阿尔卑斯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北德平原 ③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 沿经线作剖面:30°N 、38°N 、45°N 沿纬线作剖面:90°E 、100°E 、110°E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2.地形分布(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 注意: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地势对气候 河流的影响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与澜沧江、长江)(2)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地形区名称分布特点青藏高原我国西南部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内蒙古高原我国北部祁连山麓——大兴安岭①我国第二大高原②地面坦荡黄土高原祁连山东端——太行山长城——秦岭之间①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云南东部、贵州大部①地势西高东低②石灰岩广布③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新疆境内天山南北①周围高山环绕②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①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②东部多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四川省东部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注意:塔克拉马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世界最大流动沙漠。

吐鲁番盆地我国大陆最低-155米。

察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几字湾内部分仍属于内蒙古高原;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属于东北平原。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名称分布特点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①我国最大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 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①我国第二大平原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海滨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②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主要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关注: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②各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③泥石流: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云南、四川等西部山区。

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

六、气候 1.卫星云图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

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雨愈大。

2.气温分布与温度带(1)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原因:①南北太阳高度;②昼长时间;③地形阻挡冬季风南下,南方降温小(东北温低与西北风顺大兴安岭地势而下,冬季风风力大有关);④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兴安岭除外)。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0°C 等温线——秦岭—淮河 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 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 兰州附近河谷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⑤最低温处——漠河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③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2)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区别:分类内容冬季风夏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印度洋风向偏北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温润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活动规律每年9,10月至第二年4、5月,爆发式活动,快速南下由南向北推进。

5月到南部沿海,6月到长江流域,7、8月到华北、东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对气候的影响使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

到达地区降水增多(3)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温度带范围≥10℃积温作物熟制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1600℃一年一熟。

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复种荞麦等,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

稻麦两熟或双季稻。

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8000℃水稻一年三熟。

甘蔗。

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一月均温大于0℃小于0℃干湿状况湿润地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小于800毫米河流结冰否冬季河流不结冰冬季河流结冰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耕地类型水田旱地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经济作物甘蔗、油菜、棉花甜菜、大豆、棉花1.降水(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800mm等降水量线。

读降水量分布图注意:①东北800mm年降水量——长白山以东②新疆西部迎风坡③雅鲁藏布江谷地④湟水谷地⑤东南部湿润区的山地迎风坡⑥台湾岛、海南岛东西部降水差异⑦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年均6558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