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概论
油藏工程绪论

采工艺等方面对一个区块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对油田开采现状进行分
效能。
井具有双重作用,既是采集油气的通道、影响地层的处所,又是窥
探油气藏内部获得各种信息的窗口。
4、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程。
油田开发工程是个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巨大系统工程,涉及地质、物 探、钻井、采油、油藏、储运、经济、管理、水电、土建部门。海洋油 田开发还要考虑海洋气象、风流、海工建筑及海空支援。
1、油藏的认识不是短时间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长期的 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2、油气田是流体矿藏,凡是有联系的油藏矿体,必须视
作统一的整体来开发,不能像固体矿藏那样可以简单的分 隔,独立开发,而不影响相邻固体矿藏的蕴藏条件及邻近 地段的含矿比。
三、油田开发的特点
3、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每口井的双重作用——生产与信息的
绪
论
1、油藏工程的概念;
2、油藏工程的内容;
3、油田开发的特点;
4、油藏工程的发展历史;
5、世界石油开发现状;
6、明确学习目的与要求。
油藏工程(Reservoir Engineering)——油田开发
研究油田开发方法的一门科学技术;
从总体上认识油气藏和改造油气藏的综合工程 学科。 静态过程
总体包括两个方面:
下图就是经编制方案后考虑的油田 布井方案
4 开发调整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一、油藏地质学1. 油气形成与成藏条件油气形成是指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机质经过生物、地质和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烃类化合物。
油气成藏是指油气在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含量的油气藏。
了解油气形成与成藏条件,可以帮助地质工程师准确地找到油气储量丰富的地质构造。
2. 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发现新的油气藏或者发现已知油气藏的储量和分布情况等。
包括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勘探、岩心分析等技术手段。
这些勘探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找到油气藏的位置和储量。
3. 油气储层地质特征了解油气储层的地质特征,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价储层的渗透性、孔隙度、饱和度等物理性质,从而进一步评估油气产能和储量。
二、油藏工程原理1. 油藏开发技术油藏开发技术是指在发现并确认了油气储量后,通过相应的开发技术手段,实现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包括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井筒设计、注水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增产技术等。
2. 油藏物理化学性质油藏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油气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溶解度等。
通过分析了解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工艺,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3. 油藏数值模拟油藏数值模拟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油气开发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最佳的开采方案、评估油气储量和产能,并指导实际开采操作。
三、油气工程设备1. 油井钻采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钻井平台、钻机、钻头、管柱等,用于进行油气勘探和开采作业。
2. 油气生产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油气开采设备,如泵浦、管线、压裂装置、人工提高采收率装置等,用于实现对油气的生产和采集。
3. 油气处理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油气处理设备,如分离器、脱硫装置、脱水装置、燃烧装置等,用于对采集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处理和加工。
四、油气工程安全与环保1. 油气开采环保技术油气开采环保技术包括生产废水处理、废气处理、渗透液处理等技术手段,用于确保油气开采作业的环境友好和安全。
油藏工程第一章油气藏概述N

相关课程: 《石油地质》、《油层物理》、《渗流力学》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3
主要参考书
1、林平一,《油藏工程学》 2、秦同洛,《实用油藏工程方法》 3、黄炳光,《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 4、陈元千,《油气藏工程实用方法》 5、郎兆新,《油藏工程基础》 6、F.W.科尔,《油藏工程方法》 7、L.P.Dake,《油藏工程原理》
油藏工程基本原理
主讲:王怒涛 联系:13980431010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1
调课通知
从第2周—11周星期五8,9节 改在星期四1,2节,前10周 地点在明德楼B302,第11周 在明辨楼C402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2
油藏工程基本原理
<<油藏工程>>学习目的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4
用户
采油工程 油藏工程
储运工程
Gas
GOC
Oil
WOC
对整个油气藏的认识
WOC
Water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5
绪论
作为一个合格的油藏工程师,您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知识。
1、能够进行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的发 展趋势是什么?
现代油藏描述 技术状况及发 展趋势
原生孔隙 孔隙(粒间孔隙)
次生孔隙
(3)、孔隙类型 裂缝
溶洞
单一介质:岩石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孔隙存在
油藏工程技术

油藏工程技术油藏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到油气田的勘探、开辟和生产等方面。
在油藏工程技术中,需要应用各种工程原理和技术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田的开采效率和产能。
一、油藏工程技术的背景和概述油藏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领域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发展与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辟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藏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油藏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油气田的地质勘探、储层特征分析、油藏开辟方案设计、油田生产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油气田地质构造和储层特征的研究,可以确定最佳的开辟方案,提高油气田的开采效率和产能。
二、油藏工程技术的关键技术和方法1.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油藏工程技术的基础,它通过地质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手段,确定油气田的地质构造和储层特征。
常用的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测井技术、岩心分析等。
2. 储层特征分析技术储层特征分析技术是油藏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流体性质进行分析,确定储层的渗透性、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
常用的储层特征分析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技术、电阻率测井技术、压汞法等。
3. 油藏开辟方案设计技术油藏开辟方案设计技术是油藏工程技术中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对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开辟方案。
常用的油藏开辟方案设计技术包括水驱开辟、气驱开辟、聚合物驱开辟等。
4. 油田生产管理技术油田生产管理技术是油藏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油气田的生产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油气田的生产效率和产能。
常用的油田生产管理技术包括生产数据分析、生产监测技术、注水管理技术等。
三、油藏工程技术的应用案例1. 某油气田的勘探和开辟通过对某油气田的地质勘探和储层特征分析,确定了该油气田的地质构造和储层特征。
在油藏开辟方案设计阶段,采用了水驱开辟技术,并通过注水管理技术提高了油气田的采收率。
通过油田生产管理技术,实现了油气田的稳定生产和产能提升。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概述(doc 58页)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概述(doc 58页)目录1 油藏描述 (1)1.1油藏概况 (1)1.2油藏地层特征 (1)1.3油藏沉积特征 (2)1.4油藏构造特征 (2)1.5岩石学特征 (3)1.6物性特征 (4)1.7温压系统 (7)1.8原油性质 (8)1.9地层水性质 (9)1.10渗流物理性质 (9)1.11储量计算及评价 (10)1.11.1储量计算方法 (10)1.11.2储量参数的确定 (11)1.11.3储量评价 (12)2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13)2.1导入井头数据、分层数据 (13)2.2断层模型 (14)2.3网格模型设计 (15)2.4构造模型 (15)2.5属性模型的建立 (16)2.5.1渗透率模型 (16)2.5.2孔隙度模型 (17)2.6划定油水界面 (17)2.7储量计算 (18)2.8三维地质模型储量计算及储量拟合 (19)3.数值模型建立 (19)3.1地质模型导入 (20)3.2流体性质 (21)3.3相渗关系 (24)3.4储量计算 (25)3.5储量拟合 (26)4 油藏工程论证 (27)4.1油藏产能评价 (27)4.2单井产能 (28)4.3开发层系划分 (29)4.3.1开发层系的分析 (29)4.3.2开发层系划分的原则 (30)4.4开发方式论证 (31)4.4.1天然能量驱动采收率预测方法 (32)4.4.2注水开发水驱采收率预测方法 (33)4.4.3注水开发可行性论证 (34)4.5井网密度的计算 (38)4.6井网密度和井距的确定 (42)4.7注采压力系统优化 (42)4.8注水压力 (45)4.9注水井注水量 (47)5 开发方案设计 (47)5.1开发方案设计原则 (47)5.2开发井网部署 (48)5.3开发方案指标预测 (49)5.4经济评价及方案优选 (54)5.5 方案优选 (55)1 油藏描述1.1 油藏概况LJ油田位于G省QL山山前地带JX盆地南部LJ隆起带,区块拐点坐标如表1.1所示。
油藏课件-油藏工程

数值模拟法
总结词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模拟油藏的开发过程,预测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
详细描述
数值模拟法是油藏工程中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油藏 的开发过程,预测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油藏的开发效果,为制定合理 的开发方案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发展趋势二:大数据技术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数据整合与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油藏工程涉及的各种数 据,包括地质、工程、生产等方面的数据, 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为油藏工程决策提供 有力支持。
数据驱动的决策
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实现数据驱动的油藏 工程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发展趋势三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Part
04
油藏工程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油田的油藏描述
总结词
详尽的油藏地质特征分析
详细描述
该案例对某油田的油藏进行了详尽的地质特征分析,包括储层结构、物性参数 、流体性质等,为后续的油藏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案例二:某油田的油藏模拟
总结词
基于数值模型的油藏动态预测
详细描述
该案例利用数值模型对某油田的 油藏动态进行了预测,包括油藏 的压力、温度、产量等,为油田 的开发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
Part
06
油藏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人工智能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 技术,对油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预 测分析,提高油藏工程决策的准确性 和效率。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油藏工程过程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VS
石油工程导论-油藏工程部分-10.15

2.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3.气体分子间是弹性碰撞;
天然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多组分混合物,不是理想气体
压缩因子: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体 积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Z=V实际 V理想
= V实际 nRT
P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ZnRT
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
把砂岩和碳酸盐岩中的固体部分统称为基质,除组成骨 架的颗粒外还有胶粘物等。
一、砂岩的粒度组成及比面
1.砂岩的粒度组成 砂岩的粒度组成: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
粒的相对含量。
测定方法
薄片法 较大直径的砂粒组成 筛析法 中小直径的砂粒组成 沉降法 粒径小于72μm以下颗粒
2.岩石的比面
岩石的比表面积:
第一节 油气的化学组成
一、天然气的组成
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烷烃(主要)
CH4
70-98%
C2H6
C3H8
C4H10
>C5
非烃气体(少量)
H2S CO2 CO N2 H2O
惰性气体He、Ar
天然气的分类
矿藏
气藏气 油藏气 凝析气
汽油蒸汽含量
富气 干气
≥100g/m3(湿气) <100g/m3
硫含量
酸气 净气
Bw 1
油藏条件下的体积 地面条件下的体积
3. 等温压缩系数
在等温条件下,地层水随 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Cw
1 Vw
Vw P
T
无溶解气地层水压缩系数
第二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
孔隙 裂缝 溶洞
为油气提供
储集空间 渗流通道
油藏工程技术

油藏工程技术标题:油藏工程技术引言概述:油藏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中的重要领域,涉及到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等方面。
通过油藏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一、油藏描述1.1 油藏类型:油藏可以分为常规油藏和非常规油藏,常规油藏主要包括裂缝型油藏、孔隙型油藏和混合型油藏,非常规油藏包括页岩油、油砂和重油等。
1.2 油藏特征:油藏的特征包括岩石孔隙结构、岩石渗透性、流体性质和地层压力等,这些特征对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1.3 油藏评价:通过地质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可以对油藏进行评价,确定油藏的规模、储量和产能等参数。
二、油藏开发2.1 井网布局:根据油藏的特征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井网布局是油藏开发的关键,包括主井、辅助井和注水井等。
2.2 采收率提高:通过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采收率提高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2.3 油藏压裂:油藏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通过在井眼周围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裂缝扩张,增加油气流通能力。
三、油藏生产3.1 人工举升:人工举升是油藏生产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泵浦将地下的原油提升到地面,然后输送至油罐进行储存。
3.2 气体注气:气体注气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气体,提高油藏的压力,促进原油的产出。
3.3 油藏管理:油藏管理包括生产压力管理、水驱管理、油藏改造等方面,旨在保持油藏的稳定产能。
四、油藏改造4.1 水驱改造:水驱改造是一种常用的油藏改造技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水,提高油藏的压力,促进原油的产出。
4.2 酸化处理:酸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油藏改造技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酸液,溶解岩石中的碳酸盐,增加油藏的渗透性。
4.3 水平井应用:水平井是一种有效的油藏改造技术,通过在地下水平方向钻探井眼,增加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
五、油藏监测5.1 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一种常用的油藏监测技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可以获取地下岩石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阶段:60年代-80年代,现代化发展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概念普及;各种先进的技术得到应用, 例如大型水力压裂、定向井、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发展的 理论有油藏数值模拟的发展、EOR原理、油藏的经营管理。
0.5、油藏工程的发展史-经历了5个阶段
第五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高新技术发展阶段
特点:采用各种的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水平井等。
(3)不同时期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为油藏描述和开发方案设计 做准备。 油田全面开采阶段:开发方案的实施和调整。
油田开发后期: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与措施的实施及
其效果评价。
0.5、油藏工程的发展史-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初期(基本同步于石油工程的发展)
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开始挖掘油井。
油藏工程 Reservoir Engineering
讲授内容
油藏工程概论
油藏工程设计基础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试井分析原理与方法
参考书: 1. 2. 3. 4. 姜汉桥、姚军等. “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 郎兆新. “油藏工程基础” 黄炳光等. “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 李传亮. “油藏工程原理”
公元前1世纪,在中国的陕西、四川开始有气井出现。
石油工业的起点应该从1859年开始算起,在宾西法尼亚州开钻的第一 口井,井深21.2m。 真正的石油工业开始阶段上20世纪(1930年前),油田的开发是以单 独的油井为一个单元,采用的是密井网的做法,比目前的要大,井的 产量比较低。
0.5、油藏工程的发展史-经历了5个阶段
(1)对象不可见 油藏工程是石油工程领域中专门从事地下储层特征及流
体特征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专门研究油田开发方法的一
门综合技术学科。所以说油藏工程的研究对象是油藏, 其研究范围是从油藏到井底的整个过程,通俗说就是油 藏工程师的岗位在地下。而采油工程的研究范围是井底 管到地面,主要研究举升方法、注入技术、增产原理及 工艺和监测工艺。
第二阶段: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 在油藏工程的指导之下,石油工程得到了发展,产量迅速 提高,此时将整个油藏作为了一个整体,产生了许多的油藏 工程理论,如油藏驱动能量学说、地下流体力学等,从理论
上对油田的开发有了一个指导。
我国的玉门油田1939年8月投入了开发。
0.5、油藏工程的发展史-经历了5个阶段
储运工程
用
WOC WOC 对整个油气藏的认识
Water
(2)涉及的学科多(高度综合的学科) 它综合应用地球物理、油藏地质、油藏物理、渗流理
论、测井、采油等方面的成果和信息资料,对油藏开
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从开采的角度进行评价, 作出预测,并根据预测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进行相应的开发设计与适时调整,以便获得最大的采 收率。
0.3、 油藏工程的任务
从油藏工程的定义不难看出,油藏工程的任 务就是回答三个问题:油藏如何开发、动态如何
变化、如何开发的更好?
具体来说就是选定油气藏的最优开发方式
(确定层系、井网、井距、注采方式及注采井的
工作制度);计算开发指标,进行开发动态预测、 监测和分析;制定开发调整方案。
0.4、油藏工程特点
第三阶段:40年代-50年代,发展阶段 全方面的进行了油田的开发和改造,采用人工补充地层能 量的方法,注水、注气、注汽开发;有了比较完善的油田 开发理论,例如苏联克雷洛夫《油田开发科学系统》、
masket的《采油物理原理》、B-L驱油机理、物质平衡方
程、各种经验统计方法。
0.5、油藏工程的发展史-经历了5个阶段
0、油藏工程概论
0.1几个概念 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 聚集。 圈闭:指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使油气聚集起来形成 油气藏的地质场所。圈闭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 组成。 如果在一个圈闭中只聚集了石油,称为油藏;只聚集了 天然气,称为气藏。一个油藏中可以有几个含油砂层时, 称为多层油藏。
0、油藏工程概论
0.2、油藏工程定义
定义1:油藏工程是一门从总体上来认识和研究油气藏的技术学科。总体 是指:一是认识和分析组成油藏的各个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油气 藏开采中的作用(静态认识);二是在油气藏的开采过程中,油藏内部 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机制及其对油气开采的影响(动态认识)。它 最终的目标是提高经济采收率。 定义2:应用地球物理、地质、油层物理、渗流力学及采油工程方面的方 法、成果、资料,对油藏的开发方案进行设计、调整、评价,以及应用 有效的开采机理、驱替理论和工程方法来预测分析油藏的未来的开发动 态,并根据这种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便获得油藏最大的采 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