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传统教学方法利弊浅谈
护理教学方式

护理教学方式护理教学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不仅需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护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几种不同的护理教学方式,并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护理教学方式主要围绕着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临床实习展开。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护理理论知识;在实验室里,学生通过模拟操作,熟练掌握护理技能;而在临床实习中,则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
优点: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有助于学生建立扎实的护理基础;实践操作环节丰富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缺点:传统教学方式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课堂教学内容可能与实际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难以贴合实际需求。
二、问题导向教学方式问题导向教学方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探讨、研究、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提升知识和技能。
优点:问题导向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缺点:问题导向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做好风险管理和指导工作。
三、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实际生活案例来进行学习和教学的方式。
通过引入真实案例、模拟场景等,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优点:案例教学方式贴近实际护理工作场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判断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缺点:案例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案例资源,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案例成为一个挑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案例设计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第2 4卷
第 5期
川
北
医
学
院
学
报
Vo . 4. . 1 2 No 5
20 0 9年 1 O月
J URNAL OF NOR H I HUAN MED C L EG O T SC I AL CO L E
O t2 0 c・ 0 9
5 07
;
雾
对 《 年 护理 学 》 学模 式 的思 考 老 教
当前 全球正 面 临 着老 龄 化 趋 势 , 尤其 是发 展 中
国家 。人 口老龄 化 给 医疗 保 健 事业 带 来 巨大 挑 战 , 因此发展 老年护 理 已成 当务之 急。 为顺应 老龄 化趋 势 , 校 自 20 我 0 4年为护 理本科 生开 设老 年护 理学 课 程 , 本遵 循 以课 堂 授课 为 主 的 教学 模 式 。鉴 于老 基 年 护理学 安排在 第 四学年 , 生 已基 本 掌 握 了基 本 护 医疗 知识 和护理 知 识 , 加上 老 年 护 理 学 的部 分 课 再 程 和 内科 护理学 、 外科 护理 学有交 叉 重叠 之处 , 传统
i urc le e Bu n yusn h e c i eh d o r dto llcur o l o e hene dso hehoit urig a d q a iye u— n o ol g . to l i g te ta hngm to fta iina e t e c u d n tme tt e ft lsi n sn n u lt d c c to n t e n r i d ain. S e o me he ta iina e c i g p t r ain i h u snge uc t o ower fr d t r d t o lta h n at n. I ls ro isr c in we atm pe ous h t e n ca s o m n tu to te td t et e meh— o fta iin llcur r l a i d o r d t a e t e,oe plyng,c s s ta h n t d a d d s u so o c n pato u e c i g o r e . An x erme tl o a e e c i g meho n ic s in tpis i r fo r ta h n c u s s d e p i n a ta h n r ci e we ti d t o i e t i l lni r b to t o ilp a tc ci iis,e pa d t rbain t c n ra,a e c i g p a tc re oc mb n hesnge ci c p o a in wi s ca r ci ea tvte h x n he po to ea hig ae nd ma e t e f lus fsu ns a blt . k h ul e o tde t’c pa iiy Ke o d y w r s: Gei ti n ri g; Nuri d c to eo m rarc u sn sng e u a in r f r
《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针对老年人特殊需求和护理管理的学科,而教学模式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对于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适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
在探讨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模式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讨论: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下降,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相关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使老年人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模式:老年人学习的能力需要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培养和提高。
教师可以引导老年人参与具体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学习并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护理方式,提高老年护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践教学模式:老年护理学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实践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老年人参与到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中,如模拟护理操作、真实护理场景的观摩和实地实习等。
通过实践教学,老年人可以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提高护理质量。
四、跨学科教学模式:老年护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与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跨学科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老年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
五、个性化教学模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根据每个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调研和了解,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六、互动式教学模式:老年人往往有一定的社交需求和交流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互动意识。
总之,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采用问题导向、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跨学科教学、个性化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模式相结合,以提高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效果和培养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
“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护理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水平,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护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老年护理学教学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尽管这种模式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以下新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这种模式以问题为核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主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法包括:教师设定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搜集资料,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团队合作学习: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团队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通过划分不同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讨论和汇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学生分组,分配主题,小组调研,讨论并形成汇报内容,最后进行全班分享和评价。
直观教学:直观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使用模型、道具、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老年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利用教具进行演示,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观看专业视频,参加模拟演练等。
为了评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评估指标:设立客观和主观两类指标,客观指标包括学生的成绩、实践操作能力等,主观指标包括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等。
评估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将参与新教学模式的学生与未参与的学生进行对比,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反馈和建议。
评估结果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比较参与新教学模式的学生与未参与学生在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上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
新的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老年护理教学在目前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滞后等问题。
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现代护理教学需求。
教学内容缺乏更新和多样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水平。
教学方式滞后,无法与时俱进,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和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引入前沿知识和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引入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以上对策,可以有效提升老年护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专业能力提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进,打造更加完善的老年护理教学体系,为我国的养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老年护理教学、现状分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策、结论、展望、建议、改进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护理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年护理工作也日益显得重要。
目前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滞后成为制约老年护理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高老年护理教学质量,深入探讨老年护理教育的现状以及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变得迫在眉睫。
当前,老年护理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严重制约了老年护理教学的发展。
教学设备陈旧、教学人员配备不足、实习基地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前沿性,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培养不足。
教学方式滞后,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老年护理教学现状的分析迫在眉睫,为了提高老年护理教学的质量,必须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老年护理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目的老年护理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护理水平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疾病情况。
浅谈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

浅谈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发表时间:2012-12-28T14:36:46.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蒋璐遥[导读] 行为规范和沟通技巧众所周知,现在医患关系大为紧张蒋璐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四川雅安 625000)【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249-02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滞后,急需这方面的护理人才。
加之,老龄社会的到来,势必对老年护理教育有更高的要求标准和要求。
笔者从事老年护理学教育多年,对临床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进行总结,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经验,希望能对我国的卫生事业做点贡献。
【关键词】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要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国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这势必会对老年护理领域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1]为应对老龄化的人群的增多,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积极的培养有责任、有爱心、高水平、高业务能力的护理人才已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
老年护理学以老年人为对象,其综合运用基础医学、基础护理学等知识,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个体及群体存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机体的最佳功能,保持老年人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老年护理任重而道远,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合格护理人员。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探索,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新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1 重点讲解,注重理解老年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有着自己特点。
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使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和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在老年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及效果

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及效果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老年护理已经成为护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
因此,在护理本科生的教育中,老年护理学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学教学的方法及其效果,以期为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老年护理学的课堂教学是老年护理学教学的基本形式。
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老年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老年护理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应当注意实习教学的安全和风险控制。
3.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老年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论文写作,学生可以加深对老年护理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论文写作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应当注重论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老年护理学教学效果1. 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通过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2.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老年护理学的实习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老年护理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老年护理学的论文写作,学生可以加深对老年护理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论文写作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应当注重论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老年护理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1.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学教师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
护理教学方式

护理教学方式护理教学是培养护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
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护理教学方式,并对各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护理教学方式一直被广泛应用,它以教师为中心,传授护理知识为主要任务。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知识点、演示操作技能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递知识的效果比较明显,教师的角色明确。
然而,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缺乏思维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问题导向教学方式问题导向教学方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和研究,并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问题导向教学方式也存在着学习进度难以掌控、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可能存在偏差等问题。
三、团队合作教学方式团队合作教学方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团队协作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式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互相交流、协作、分享信息和经验。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是,团队合作教学方式也存在着学生分工不均、沟通协作困难等问题。
四、案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方式下,学生通过学习真实的护理案例,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然而,案例教学方式也存在着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困难、学生对案例理解的不一致等问题。
综上所述,不同的护理教学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同时,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护理学传统教学方法利弊浅谈
作者:赵秀娟
来源:《职业·下旬》2015年第04期
摘要:老年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法合理有效的运用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笔者对所在学校老年护理学常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利弊,提出面对当前老年护理岗位的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老年护理学传统教学方法利弊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首要的社会问题,为如何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老年护理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包括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人精神和心理护理、家庭护理、老年病的康复等,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学生觉得难学,教师也觉得难教。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尚待进一步探讨。
然而,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笔者对所在学校常用的老年护理传统教学方法的利弊进行了总结,以利于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是指在传统教学理论规范下的课堂教学。
杜威对传统教学有如下见解:“教育上所用的教材由过去已经编好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组成,因此,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新的一代。
”赫尔巴特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以传授书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三是以教室为基本场地。
根据调查,传统教学方法在当前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并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发挥着作用。
二、传统教学方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在教学效果上,教师起到示范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
”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职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及自控力不高,这就需要一个好学的老师作为他们的榜样,带领他们前行。
2.在教学内容上,循序渐进,启发诱导
老年护理学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强,比较枯燥,部分教学内容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一些老年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问题等需要教师具备深厚功底,在授课时做到讲解层次分明,层层深入,使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总结、反思进而升华,循序渐
进。
通过巧妙的设疑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回答,从而达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最终,让学生有规律地掌握知识、技能,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3.在教学时间上,经济、高效
老年护理学教学学时比较少,很难应对到多而杂的教学内容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学方法还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授课知识进行整合,依照教学目标,有层次地组织教学,达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并融会贯通。
三、传统教学方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弊端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学方法片面地理解为只包含教的方法,忽略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笔者所在学校传统的老年护理教学就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教师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标,没有更好地考虑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过多注重了教师教的作用。
老年护理学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弊端如下。
1.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形成评判性思维
老年护理学整个课程内容是以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方法为基础设计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它去实际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而评判性思维是有效实施护理程序的内在形式,评判性思维是现代护士核心能力之一,核心能力在护理专业及护理人员的能力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位置往往限制了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被动地学习使学生习惯了教师将知识灌输给他们,学生从不质疑教师讲授的内容,被动地理解与记忆便成了他们主要的学习方法。
一旦学生独立面对问题时,必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与岗位需要是脱轨的。
随着医疗环境的发展及护士职业角色的扩展,老年人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判性思维决定了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评估病人需要的能力以及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能力。
2.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是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等,根本无心学习。
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意志薄弱,学习惰性强。
因此,完全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的职业教育要求,也难以满足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职业学校学生虽然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3.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加深学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典型的综合性应用的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学习,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学生虽然将教科书中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烂熟于心,但面对真实的病例时却不知所措。
所以,应在教学中创设临床情景,形象直观地将临床引入课堂,让学生熟悉临床护理的工作流程,体会不同阶段护理工作的动态变化特点。
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至关重要。
4.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者是目前社会对护理人员更加强调的一个角色,尤其是老年护理岗位。
随着人的老化,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预防意识及控制疾病的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其健康意识和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传统教学方法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难以使学生认识、体会、担当健康教育者的角色,导致学生缺乏责任感及角色意识,更不能达到能力的培养。
总之,传统教学方法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结晶,有很多合理因素可以继承。
例如,在帮助学生学习老年护理学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非常有效,我们不能盲目抛弃。
但如果不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就会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鉴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使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达到最优化,笔者想强调两点:第一,要充分了解老年护理岗位的职业要求;第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资源、教学学时等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文海.课题式教学方法与传统式教学方法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差异性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3(13).
[2]朴姬善.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优化整合实证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5).
[3]李有成.谈谈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S2).
[4]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
[5]朱正宏,冯小东,刘静明.seminar学习模式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口腔医学,2005(13).
[6]韩伟.如何提高护士做好健康教育的能力[J].实用医技杂志,2007(12).
[7]吕红,孔令粼,李莉.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卫生学校)。